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課外書讀書感想心得(精選28篇)

課外書讀書感想心得(精選28篇)

課外書讀書感想心得 篇1

此時應該還算是初秋吧,可在靜靜的夜晚,一場秋雨滴滴答答的落在窗台上,便有了一種荒涼、蕭瑟的深秋意境。此刻我又懷念起了起了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一文,和着雨聲和着電腦裏的音樂,我再一次和作者一起去讀他母親沒有説完的話:"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課外書讀書感想心得(精選28篇)

在這篇不足一千字的散文中,作者用並不旖旎華麗的文字詮釋了什麼是偉大的母愛,讀來直擊靈魂深處。

古有"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的詩讚美母愛的偉大,今有微信上到處傳頌的`佳句歌頌母愛的偉大,而在這篇散文中作者並沒有用多少重大的事件來反應母愛的偉大,而是通過母親一些細微的言語和動作把母親對自己的愛與自己少不懂事的追悔揮撒得淋漓盡致。

當作者喊着:"我活着有什麼勁!"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説:"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這樣簡單的一句彷彿是全文的中心,給了作者堅強活下去的勇氣;當母親無意識的説到"跑"字時,猛然意識到癱瘓的兒子,於是她忽然不説了,作者説:對於"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母親在用詞上所表現出的敏感和細膩正是源於一個"愛"字,她是怕自己的任何一個不當用詞會喚起兒子心底的傷痛;當作者獨自坐在屋裏,看着窗外的樹葉"刷刷拉拉"地飄落,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説:"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這裏的母親為什麼要擋在窗前?我想她一定是怕兒子看到蕭瑟的秋葉引起傷感,所以她希望用美麗的花朵讓兒子看到希望看見世間的美好。作者又寫道:"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這些貌似描寫花的開放之勢的文字,其實是反應了作者此刻的思念之情與花兒開放一般濃烈……能打動人的文字一定是能融進血液刻進生命的文字,作者用寥寥幾百字就俘獲了眾多讀者的心,這正是我喜歡這篇散文的原因,也是我喜歡這位身殘志堅的作家的原因。

作者在秋天雖然失去了母親,卻因為這份愛收穫了勇氣,收穫了生存的信念,也收穫了一份難忘的懷念……

正是因為這份愛,這個自稱職業是生病,業餘在寫作的殘疾作家在他短暫的59歲人生裏,他用頑強的毅力和意志支撐着殘缺的身體譜寫了《我與地壇》、《病隙碎筆》等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篇章。

靜靜的合上書卷,沉浸在《秋天的懷念》中,默默地品味着母愛的平凡與偉大,感悟着作者生命的無奈與堅強。這個秋天,我也懷念我的母親,我懷念,我亦堅強!

作者簡介:邢蘇華,84年漆中國中畢業,87年南京市幼兒師範學校畢業,現在高淳區淳溪中心幼兒園工作,高級教師。

課外書讀書感想心得 篇2

教師節前夕,收到了在煙台工作的一名學生送給我的禮物——尹建莉老師寫的教育讀本《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看了這本書,身為人母又身為人師的我,被書中的內容深深的吸引和打動。看的時候,我的心情一直起伏不定,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讓我發現,原本我們一直認為正確的教育方式,事實上是完全錯誤的,從而大大地貽誤了我們的孩子。

該書的作者是一位成功的媽媽,她16歲的女兒參加大學聯考,取得了超過當年清華錄取線22分的優異成績,這到還是其次,最主要的是,我們能從字裏行間感受到作者女兒從小到大的乖巧懂事、快樂和健康、成熟和自立,我們能感受到女兒所有的一切絕非天生,她的一切成績都來自於這個細心又有智慧的媽媽的教育。

文中:"年輕的父母會得到一塊玉--------可愛的孩子---------多年後的結果卻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滿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變化越來越失望。二者的區別,就是後者使用的,常常是鋤頭。"關於家庭教育,我們承認,孩子家庭教育的影響遠遠大於學校教育。本書的作者是一位媽媽也是一位老師,書中記敍了許多,作為一位充滿良知又懂教育的媽媽,她是如何一次又一次的,"冒險"抵抗女兒學校老師的不良教育。比如為了和女兒一起抵抗老師的"暴力"作業,她替女兒寫了幾年的家庭作業。為了抵抗老師不正當的處罰,她寧願女兒再次接受處罰,也不讓女兒做本來就是錯誤的事情。

雖然是一本家庭教育的書,但我認為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教育都是相通的。書中記敍了許多事情再次地證明了作為一名教育者只要真正從愛、理解、尊重孩子的立場出發,任何一個智力正常的孩子,都可以被塑造成為優秀的人才。

但真正的.問題是,當我們在一次又一次的抱怨孩子不懂事、不聽話、總是在犯錯誤,永遠達不到自己理想的時候,我們願不願意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我們願不願意向孩子承認或向自己承認"我錯了".如果我們沒有這種勇氣或不願做出這種反思,我們就不要奢望我們的孩子會有所改觀。甚至我們有的家長或老師對孩子不滿了,非打即罵,打罵的理由是充足又充足的,簡直無懈可擊。書中説:"打孩子是一種陋習和惡習。一個用武力征服兒童的成人,無論財富多麼豐厚,地位多麼顯赫,學問多麼高深,打人的理由多麼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現。

這一瞬間,你以為自己強大而正義,其實是缺少理智,恃強凌弱;你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全部失守,只能從體力上給自己找平衡--------在愛的名義下施暴,此時此刻你的行為如此粗野,不過是個穿西裝的野人。""在愛的名義下施暴"這句話給我很強烈的感受,它讓我越來越深刻的反思,我們作為老師在做學生工作的時候,總是在強調"我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我問心無愧。"良心和愛固然是必須的,但這畢竟主觀,而且我想這也是一種比較自私的想法,畢竟你主觀感覺的是對得起自己,那孩子呢?如果不被孩子所接受,即使我們再煞費苦心,也是失敗的教育。我們要求孩子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我們作為老師有沒有樹立起作為老師的理想;我們要求孩子從小認真學習,我們作為老師有沒有把"教育"作為一門功課來學習,如果我們沒有,又有什麼資格去要求我們的孩子。

作為一名老師,我們總是在強調一些客觀因素,國小老師説孩子沒有良好的家教,國中老師強調國小老師沒把孩子教育好,高中老師又抱怨國中老師無能,大學老師更是覺得沒有必要為學生的行為負責。如此,孩子便長大了,真的成為禍害別人的人了。誰為他負責呢?我們應該為此感到憂慮。沒有道德敗壞的孩子,只有不幸的孩子。我們沒法改變無法改變的事情,但我們可以讓每一個到我們手中的孩子感覺到幸運,要知道他已經不幸很久了。

作為一名老師,我越來越感覺自己的無知和無能。回想自己十幾年的教師生活,許多事情感覺力不從心,我們總是寬容自己一次又一次的犯錯誤,可我們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我們犯了錯誤可以改,可我們孩子的生活卻永遠不能夠從頭來過。

書中説"現代家庭教育中一個很大的問題是,父母可以為孩子付出生命,卻不肯為孩子付出時間和心思。"我們從來不否認一個溺愛孩子的父母對孩子深深的愛,所以我們也從來不否認作為一個良苦用心的老師對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但這遠遠不夠,如果我們真正能夠愛孩子,那就從改變自己做起,從加強自身的學習做起。

書中説"不是所有成為父母的人都會做父母。"所以不是所有成為老師的人都會做老師。教育是一門永遠學不完的功課。作為一名老師,我越來越感覺自己的力不從心。我想只有更多的學習,不斷地提高才是我當下要走的教育之路。

課外書讀書感想心得 篇3

看完路遙的《人生》,有些小感慨。也許人生真如戲劇一般,五湊六合的,有時眼看要成功的事,到頭來卻是一場空;有些看起來不可能的事,反而出現了奇蹟。時代背景可以影響一個人的命運,但選擇也可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高加林可以説是一個人才,他有理想,有抱負。然而,在時代背景下,由於家庭出身他沒有施展才華的機會,好不容易再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時,又被人擠下台,從半個知識分子又回到了農民的生活。他的人生一波三折,也導致了他個人情感糾葛多變。雖喜歡巧珍但在最後他們的愛情還是被現實的一系列不協調、不適合、不般配所扼殺。巧珍很愛他,但這種愛在現實文化差距、思想差距等的衝擊下不堪一擊。現實啊,我們可以看到,不管幹什麼事情都要從現實出發,儘管有再大的理想、再高的志向,一旦脱離了現實就會像斷了線的風箏。在命運的捉弄下,高加林再次失去了工作回到農村時,面對全村人的輿論,一種失落與絕望從心底油然而生。而此時,村裏順德爺爺的一番話點醒了他,"你啊,剛剛二十四歲,怎麼能有這麼混賬的想法。如多按你這麼説我早該死了!而我百歲的孤老頭子,無兒無女一輩子光棍一條。但我還是心裏熱騰騰的,想多活他幾年!別説你這懶娃娃嘍!我雖然沒有妻室兒女,但覺得活着還是有意義的。我愛過,也痛苦過;我用雙手勞動過,種過五穀,栽過樹,鋪過路,修過橋難道不是活着的意義嗎?拿你們年輕人的説法這叫幸福。"看到這裏,我突然有種説不出的感覺。我們每次抱怨自己所面臨的壓力時,這一切和真正的痛苦比起來又算得了什麼,一切的壓力和不幸僅僅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然而有時我們卻會為小小的一件事情、一次挫折、一次失戀而絕望,想一想生活其實挺好的,不要因為某一次而否定終生。

人生,本來就是彎彎曲曲的,但我們要用積極的心態,在這不平坦的路上發現生活的美並找到人生的意義。雖説人生的道路很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口的,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能影響你的一個時期,也可能影響你的一生。

生活有時能把現實變成夢想,有時也可能把夢想變成現實,有時會把社會中的各個角色調換,有時會把好事弄巧成拙,關鍵看我們怎麼去走這條人生之路,路上會有很多岔道口,我們選擇之前也會迷茫失措,也許也會和主人公犯同樣的錯誤,説白了這就是人生!唯一不同的是我們在選擇之前看到了人生這本書,它讓我們學會了在選擇之時三思而後行。

課外書讀書感想心得 篇4

《遇見未知的自己》是一本靈脩的書,總覺得所謂靈脩有些玄學的味道,看上去似乎有些“唯心”.然而,一個光鮮亮麗的新聞主播到一位為追求自我真相不辭艱辛跋山涉水的心靈脩行者的蜕變,讓我對所謂“靈脩”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她用一個深入淺出的故事把多年來靈脩的心路歷程呈現給大家。告訴我們如何走出困境快樂地生活。

本書的主人公若菱深感“活的好累”,她被外面的人和事評判着,同時也評判是對方。其實,生活中的我們何嘗不是如此。

書中一位老者給出答案:那是因為我們失落了真實的自己,沒有學會用潛意識的方式去處理情緒。老人教導若菱:“你不是你的工作,你不是你的表現,你不是你的成功,你不是你的失敗。這些外在的東西,絲毫動搖不了你那個內在的真我,看清楚小我的虛假認同。”我們常常用許多的信念、價值觀、態度、標準,來約束自己,也來衡量和批判他人。這些就是我們每日所想的基礎,可是我們從來不去檢測我們思想的基礎,從來不去檢測我們思想的正確性。生活中發生的一些事情,我們會根據我們的經驗和掌握的知識去判定它,不管它帶給我們的是快樂還是痛苦,其實大多數是因為我們的思想導致的。很多事情,並不是自然的發生,是我們自己的選擇,是我們自己選擇他們這樣的或那樣的發生。

生活中,我們遇到的許多煩惱,比如討厭某人、懷才不遇、不公平等等,這些看似外界對我們的困擾,實際是對自己的不瞭解、不認可。種.種的痛苦是來自我們對事情的解釋,是我們自己主觀創造出來的,為了尋求內心的平衡,為這些事情找到能夠安撫自己的解釋。這些問題和困擾到底是什麼造成的呢?書中的一個觀點,讓我豁然開朗:我們要接受那個不完美的自己,臣服於我們無法改變的結果。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會把自己當成受害者,按照這樣的思路走下去,抱怨和不滿就會油然而生,懷着這樣的思想去思考問題,自然無法得到正確的結論,這種受害者的思想讓我們總是尋求別人的理解和認同,陷入痛苦。

其實,外面沒有人,只有自己。我們到底有沒有真心關注過自己的內心世界?答案是否定的,我們一直在拼命地往前衝,根本沒有時間去顧及內心的聲音。改變從現在開始、從自己開始,換一個方式對待別人也是換個方式對待自己,寬容他人也是寬容自己,嚴苛別人的同時也為自己戴上了無形的枷鎖,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嘗試放鬆一些,換個方式想想,在理解別人的同時理解自己,包容和接受那個並不完美的自己。深呼吸——似乎有些釋懷了,有些沉靜了,有些感受到自己的內心渴求了……

給自己一個微笑,期待在未來遇見更好的自己!

課外書讀書感想心得 篇5

單位發了一本書《把信送給加西亞》,一看名字覺得無所謂,閒暇偶爾翻了一下,突然被它吸引了。《把信送給加西亞》這本書講述了美西戰爭時期, 年輕的美國陸軍中尉安德?魯羅文在接到總統需要把一封重要的信送給古巴起義軍首領加西亞的使命後,毫無怨言,在沒有任何人隨同的情況下,依靠自己的勇氣和智慧,歷經重重危險,最終出色的完成了任務的曲折故事。多年以來,羅文的事蹟得到了人們的廣為傳頌。這不僅僅是因為安德魯羅文中尉高超的軍事才能,更是為了他崇高的品德和不懈努力的精神,才使他永遠為人們所銘記。

讀了這本書使我受益非淺,故事的內容雖然簡單,但卻是一個永不過時的故事,它向我們傳達了優秀工作者必須具備的素質——敬業、忠誠、勤奮進取、認真負責、創造性的執行力、堅持不懈的精神、自信和良好的.心態。作為人民教師尤其要具備以上素質。

一、愛崗敬業。

敬業,首先要愛業,要樹立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幹一項事業,沒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就難入佳境,難出成績。而且,往往事業心比知識更重要,因為沒有使命之感,沒有敬業之心,沒有鋭意進取的勇氣,知識就只是擺設,終不能轉化為能力和成績。敬業,還要有恆心和毅力,百折不撓的進取意志,堅持不懈的努力和拼搏,不怕吃苦的精神。正如《把信送給加西亞》中所講:"年輕人所需要的不只是學習書本上的理論知識,也不只是掌握某種技能,而是需要加強一種敬業精神,對上級的託付,立即採取行動,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務——把信送給加西亞".

對於我們教師來説,要熱愛我們的教育事業,樹立對工作負責就是對學生負責的觀念。懂得用心思考問題,要做到勤勉敬業,主動豐富知識,掌握各項教學技能,努力上好每一節課。,多一些行動,少一些抱怨,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精益求精,積極主動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只有這樣才能完成"送信"的任務。

二、提倡忠誠。

正像書中所説,"如果説智慧和勤奮如同金子般珍貴,那麼還有一樣東西實際上比金子更珍貴,那就是忠誠!"忠誠者不談條件,不講回報,他們把"忠誠"看做一種責任、一種操守、一種人生最重要的品質。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羅文中尉就是懷着對自己祖國的熱愛、對自己祖國的忠誠,完成了一個軍人應該完成的任務,而且沒有絲毫怨言,沒有絲毫退卻。"一種職業的責任感和對事業高度的忠誠一旦養成,會讓你成為一個信賴的人,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所以,我們一定要養成對事業忠誠的品質,一旦擁有這種品質,我們就會成為最大的受益者。要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集體、忠於事業,時刻牢記集體的利益永遠高於個人的利益。

三、要有迎難而上的氣魄。

對待事情要有積極主動的態度,正如書中所説的"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不要被動服從,而要主動開拓".這本書告訴我們:困難是工作中客觀存在的,但如何去解決困難,面對困難,取決於每個人對工作的態度。責任可以促進能力的提升,林肯曾説"人所能負的責任我能負,人所不能負的責任我亦能負,這樣才能磨練自己。""勝利是屬於最堅韌的人".通往勝利的道路上佈滿荊棘,只有付出很多努力,經歷意想不到的磨練,堅韌不拔才能到達勝利的終點。因此,我們要有堅韌不拔、持之以恆的精神,不為任何干擾所動,不為任何困難所嚇倒,勇於承擔自己的這份職責,解決困難,面對困難。

四、要保持自信和良好的心態。

正如這本書上説的:"我相信世界上最美好的詞就是自信".要有"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的意志,人生經受一些挫折失敗在所難免,須知成功是無數失敗的積累,失敗是成功之母。我們對待工作和任務要有自信,哪怕失敗再重新做過,直至成功。良好的心態就是隻講奉獻,不求索取,踏踏實實幹事,坦坦蕩蕩做人,任何時候不亂心志,不改初衷,淡泊名利,主動地、開拓性地去工作,學習他人之長,彌補自己之短,用良好的心態完成工作任務。我們要勇於超越自己,選擇卓越,要比別人更執著,更敢於冒險,更敢於夢想,有更高的期望,我相信只有想了的人才會去做,做了才有成功的希望。

《把信送給加西亞》這本書雖然出自於硝煙瀰漫的戰爭年代,但是當今社會仍需要大批的能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需要千千萬萬的羅文在各個崗位上勤奮工作,才能共同創造更和平、更美好的美麗新世界。只有付出才有回報,只有主動才有創新,一個人只有具備了主動性,才能將許多的"不可能"變成"可能",才能化腐朽為神奇,才能最終超越自我,實現自身價值。讓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融入羅文精神,象羅文一樣用自己的誠心深愛自己的工作,把自己磨練成一個值得信賴的人,一個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

"獎賞僅僅給那些有用的人".永遠記住這句話,不要停留在原地等着天上掉餡餅,一切成功都是努力的結果,讓我們停止無謂的抱怨,收拾好心情,從頭開始,從現在開始,忠誠於你要做的每一件事,不斷完美自己,做一個現代的羅文。

課外書讀書感想心得 篇6

我用了兩天半的時間,看完了《小時代》。

2月22日00:17的時候,合上了《小時代3》。

眼前彷彿依稀的能看到那場大火。那麼多的朋友,經過種.種矛盾終於冰釋前嫌的時候,這場火,把一切都毀了。

這兩天,我看着書中一個個鮮明的人物,他們的愛與恨,他們互相的關懷,以及吵架時的憤怒。不管經歷多少事,他們之間始終有一根線在維繫着。而那根線,就叫做友誼,叫做愛。

書中的內容不需要我多説。因為看過的人,會覺得我在説廢話浪費時間,好奇心強的人會到百度搜索有關介紹,而從沒有看過這本書的人,我簡單粗略的幾句話,也一定吸引不了他們的眼球。

我終於發現了,大概除了郭敬明,沒有人可以狠到這種程度。

他讓每個人物都盡情地去愛去恨,他讓我們每個讀者都隨着書中人物的喜怒哀樂而喜怒哀樂,他讓我們像捧着至寶一樣對他的書愛不釋手。可是卻無一例外的,結局不是死亡就是離別。

那些鮮活的生命,終於被他扼殺。

我忍不住,想要輕輕責怪,郭敬明怎麼可以這麼狠心?

其實我並不是瘋狂的四迷,只能説是隨波逐流,跟着別人的腳步走。身邊的人都在看《小時代》,我也想看看郭敬明究竟有何本領抓住讀者的心。於是憑藉着借書的優勢,也在三天之內將三本小時代看完了。

我的心裏,有一個意識在對我説,你看郭敬明寫的東西,簡直就是浪費時間,那三本小時代,就是赤裸裸的拜金主義。除了滿臉淚水,能帶給你什麼?看你頹廢的樣子,根本就是被毒害的不淺。

可是另一個聲音在告訴我,郭敬明這麼紅肯定有一定的理由,他的文學功底真的很好,人物刻畫的很形象,細節、語言描寫的很生動,而且那種.種困難,更是有催人淚下的作用。多看看,多學學,是有些幫助的。

我看着這本書,迅速地從頭翻到尾,發出“嘩嘩”的翻書的聲音,並有一股涼風無情的吹在我的臉上,吹清了模糊的視線,吹乾了潮濕的眼眶。

小時代已經結束,我的生活與他們毫不相關。

我只是,只是感到有點憐惜。我們親愛的小四,他該有多麼複雜的心計,多麼悲傷敏鋭的性格,才能寫出這種複雜的悲劇呢?

可是,一切都結束了。以死的形式結束。

所有的人都死亡,而活着的那個人,是最寂寞的'。

課外書讀書感想心得 篇7

最近讀了《追風箏的人》,不敢説理解透徹,但是真的頗有感觸。

前言中的最後一句話,願你們的風箏飛得又遠又高。當我讀的過程中發現風箏對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意義,可以是某種情感,或是不懈追求的珍貴的精神或物質。對於阿米爾來説,風箏代表的是他人格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為健全的人。目前我還想不出來我人生的風箏到底是什麼,不過不管是什麼,我會勇敢的.去追逐,不管前方有多少的坎坷。

哈桑單純,忠誠,純良正直。阿米爾敏感,缺乏安全感,在感情和道德上搖擺不定。在他們脆弱的關係後盡然隱藏着親兄弟的血緣。全文盡展當代的阿富汗與阿富汗文化,作者描述的阿富汗温馨舒適,可即便是這麼美麗的國度,卻是如此分崩離析。作者安排的情節緊緊扣人心絃,角色的安排和情節的發展令人極度不安。小時候的過於早熟,讓阿米爾做出了錯誤的決定,趕走了哈桑,卻不知與以後的生活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還有命運的因果輪迴。當他為了帶走哈桑的兒子,被阿塞夫打成了兔脣,哈桑的兒子自殺被救活後的空洞,因為風箏終於被填補,那句“為你,千千萬萬遍”如今又成了阿米爾對哈桑的兒子。冥冥中的安排與救贖實在讓我感受頗豐。好在阿米爾總算追逐到了自己缺少的那部分人性,可是我們呢,真的可以追到我們的風箏嗎?

而阿米爾那受萬人敬仰的父親,盡然隱瞞着那樣的醜聞,還有男人為了養活自己的孩子出售自己的義肢,通姦的情侶在體育場被石頭砸的血肉模糊,而哈桑的兒子盡然也逃不過悲慘的命運,被迫塗着胭脂,帶着鈴鐺跳着猴子表演的舞步,並且和父親一樣被阿塞夫強迫,這些景象給人以很大的衝擊,實在令人回味無窮。

凡夫俗子在歷史狂濤裏的獨立奮鬥,一部非比尋常的小説。

所有的書,每一次閲讀會有不同的感觸,期盼下一次閲讀。

課外書讀書感想心得 篇8

原來只知道《論持久戰》是---寫的一篇很有名的文章,今天查了相關資料,看了原文才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它是---在1938年寫的延安抗日戰爭研究會的演講稿。當時抗戰全面爆發,在國民黨內出現了"速勝論"和"亡國論"等論調。在共產黨內,也有一些人寄望於國民黨正規軍的抗戰,輕視游擊戰爭。針對這些言論和戰爭的具體情況,---作了具體分析並且對於戰爭也作了預測和戰略部署。可以説是一部超前的戰略分析著作。

文中首先對於"速勝論"和"亡國論"予以否定並提出抗日戰爭將是持久戰。中國不會亡,中國人不會淪為亡國奴,我們必然會取得戰爭的勝利。全文總結起來原因有四點:敵強我弱,敵小我大,敵退步我進步,敵寡助我多助。由於敵強我弱,所以這場戰爭一定不會很快結束。而後三點則可説明我們一定會勝利,只不過要經過持久戰。文章條理清晰,娓娓道來。據理力爭的推翻了"速勝論"和"亡國論"的無科學理論,使人們對這場戰爭持正確的態度。同時,條條闡述我們會取得戰爭勝利的原因,增強了我們對戰爭的信心。

隨後文中闡述了我國將採取的戰略,分析了戰爭趨勢。我們的戰略方針是運動戰為主,游擊戰為輔。同時強調"兵民是勝利的根本",應團結廣大農民羣眾,只有人民戰爭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可見他把勝利的最重要因素放在人上面而非武器,也許日本在武器上比我們先進,但是勝利最終還是屬於我們的。而歷史也足以證明他的理論的正確性。

同時,也指明瞭中日都不會妥協以結束戰爭。與日本方面,他們的胃口很大,單純幾個省份的割讓並不能滿足他們的狼子野心;對於中國,我們也不容許日本保留中國的寸土。我們是絕不會妥協的,戰爭也是必然會進行下去的。

最後,而對於戰爭的趨勢,他預測將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敵之戰略進攻、我之戰略防禦的時期。第二個階段,是敵之戰略保守、我之準備反攻的時期。第三個階段,是我之戰略反攻、敵之戰略退卻的時期。三個階段的具體情況不能預斷,總體趨勢是我之戰略反攻、敵之戰略退卻的時期。這一點是我最為佩服的,當時---寫這篇文章時剛處於戰爭初期,而後來的事實證明他的對戰爭的推測準的讓我們吃驚。足以顯示了他對戰爭獨特而敏鋭的洞察力和他的軍事才華,也難怪這篇文章會被奉為經典,成為一部偉大的馬列主義的經典軍事理論著作,同時被譽為世界十大軍事名著之一。

在文中,---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對戰爭的根本問題作了精闢的論述,制訂了指導抗日戰爭的正確路線、方針、政策和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證明了其無比的正確性。它可用於指導反侵戰爭,並經得起實踐的檢驗。他在文中所展示的思考模式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即使在社會主義的今天,學習這篇著作也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

課外書讀書感想心得 篇9

讀完《朱子家訓》我感慨良多。它講述一個道理,一個人對他人、對生活應有的態度。全篇以偶句連成,頗具韻律。反覆吟讀,更覺得藴涵豐富,深意綿長。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即昏邊息,關鎖門户。"一種田園般的悠然生活,躍然於眼前,每天早晨伴着晨露,把庭院內外收拾的乾乾淨淨,迎接新的一天的到來。當太陽走完一天的行程,灑下最後一束陽光,便關鎖門户,卸下一天的勞累疲憊,準備進入夢鄉。這是怎樣的一種安然,一種恬靜,恐怕只有不被世俗沾染的人才能享受這份安逸吧。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微艱。"看看如今,美國的"次貸風波"引起了世界經濟的強烈波動,且不説其他,就一路飆升的糧價或許就是08年一個籠罩在人們頭頂的經濟陰霾。聯合國前祕書長安南前不久也發出警告:每天晚上地球上有8.5億人飢腸轆轆地入睡。或許一日三餐能吃上香噴噴的白米飯在很多人眼裏成了一種奢望。報紙上那些"饑民"特寫,怎不為我們一次次的敲響警鐘:杜絕浪費,從我做起。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社會的基礎。社會能否達到所謂的"太平盛世"歸根到底就是看每個家庭過的是否幸福如意。但是,總有太多太多的家庭處於不幸之中,隔閡、爭吵和打鬧,日子雞犬不寧,孩子的心沒有依靠,惴惴不安,心存膽怯,平靜的生活總是那麼短暫。一時話不投機,就可能瞬間爆發一場戰爭。對此前人早已告誡過我們,"居家戒爭訟,訟而終兇"是啊,兩個人從相遇、相知、相戀,到最後組建起家庭,畢竟都付出過,努力過,何苦用曾經接吻的嘴説出中傷對方的話呢!"凡事當留餘地,得意不宜再往"做事不能太絕,説話亦然,所謂話説太盡,緣分必定早盡。

可憐天下父母心。是父母把我們撫養成人,為我們創造了基本生活條件。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關心和愛護是最真摯的,最無私的。"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看重錢財,而薄待父母,豈不妄為人子?

讀完全篇我有太多的頓捂,太多的感慨,太多的欣喜。中國優秀文化,優秀傳統很多都包含在裏面。它對於一個剛剛踏出校園尚且稚嫩的青年,在對成人的世界探索中,是一筆不菲的財富。

當然所處的時代不同了,一些內容可能以不適合這個時代了,其中封建性的糟粕如對女性的某種偏見、自得守舊等是那個時代的'歷史侷限,但其大部分還是有道理的。人生是有取捨的,書中的內容也可以取捨。

課外書讀書感想心得 篇10

《輸贏》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是文學上的享受,更多的是對即將參加工作的我心靈的啟迪和知識的學習積累,與其去評價其文學價值,倒不如去研究它的實用價值,特別是對我這個即將在銷售領域裏摸爬滾打的在校學生。

在內憂外患的環境下,主人公周鋭臨危不懼,選擇了忍辱負重,接受重任。成為了低靡團隊的領頭人。在面對巨大銷售壓力下的周鋭説:"無論處於什麼樣的困境之中,都要有永不放棄的精神,否則活着還有什麼用呢?"説起來容易,可靜下心來好好推敲一下,"永不放棄"卻真的很難做到。尤其在訂單的緊要關頭,若不是他的永不放棄精神;若不是他清醒的分析局勢;若不是他在困難面前選擇了勇往直前;若不是他在敵人面前選擇了絕不退縮,整個團隊都不會贏得最後的勝利。也許正是他的這種"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堅韌不屈的個性,面對任何困難時,他都會選擇永不言棄,堅定不移的帶領着自己的團隊馳騁疆場。

毫無疑問方威是一個銷售天才,他酷愛競爭,也坦然面對競爭中的殘酷和血腥。他這就像馳騁沙場的將軍,"一腔熱血沸騰時,萬里--起波瀾。"即使面對的是強大的難以取勝的對手,也會勇敢地大吼一聲向前衝去,向對手毅然亮劍,即使戰死疆場也要面帶微笑馬革裹屍。"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也許這就是銷售員人員的宿命吧。戰死疆場是每個戰士的歸宿和榮耀,商場如戰場,這個世界根本沒有常勝將軍,鑼鼓已經吹響,號角已經鳴起,戰鬥就應該做好最壞的打算,即便是無比慘烈的結局!

通讀此書,使我印象深刻的不僅僅是使我豁然開朗的銷售技巧,更加讓我刻骨銘心的是對人生的感觸,惠康公司的駱伽,曾經憑藉出眾的天賦和心計在商場裏翻雲覆雨,她扭轉乾坤的能力在銷售業績上屢創傳奇。與其説她喜歡銷售,不如説是在銷售中她可以追求到那種眾人無法企及的成就感。為了更加成功,在愛人和事業之間她選擇了事業,失去了一生中的摯愛,當漂亮優雅的黃靜挽着周鋭的手臂,才子配佳人幸福的出在她面前的時候,她才知道她失去的遠比得到的多,可是"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當攀登到事業的最巔峯時,才發現自己是這樣的孤獨,終於意識到原來自己想要的不是這種生活,她真正想要的是和喜歡的人在一起、一起牽着狗看夕陽……幸福其實可以很簡單。

源於對成功的貪婪,使她常常和客户拉關係,在上司的默許之下,甚至用一些見不得光的手段,也註定這個冰雪聰明軟弱女子悲劇的下場。"輸"不是一個開始,"贏"又何嘗是結束!然而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當今社會,生存才是王道,信奉着"羊性為人,狼性做事","殺雞取卵","竭澤而漁"的行為層出不窮。人們懷着一顆對權利慾望的狂熱的心,在競爭中不擇手段的汲取競爭對手的血與肉,玩的就是驚心動魄。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誘惑面前,永遠不能忘記人生原則,逾越道德底線。書中塑造了兩個主要的反面人物——陳明楷和劉豐,陳明楷為了實現自己的目的,不惜犧牲公司的利益,將一個個優秀人員趕出捷科,培養親信。而作為經信銀行的銀行高級幹部劉豐,原本可以和家人一起安度晚年,看着自己的兒子結婚成家立業,但是為了謀取私利,接受賄賂,處心積慮以上壓下,影響招標結果,終導致身敗名裂鋃鐺入獄,連累自己的兒子,"多行不義必自斃",沒有恪守人生原則和社會準則必然會受到懲罰。

一場勝利的戰爭往往是以犧牲成千上萬的人為代價的,而商場同樣是殘酷的`,有人成功,就意味着有人失敗。既然選擇了這充滿挑戰性的職業,同時就必須要選擇"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魄力,也就選擇了追求"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勇氣,還要保持"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純淨。

窗外將圓未圓的明月,漸漸升至高空。一片透明的灰雲,淡淡的遮住月光,"輸"與"贏"只是人們自己給自己上的一道枷鎖。就像小説最後的宗旨,有人的認為贏就是無止境地追求沒有温度的金錢,有人贏是為了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有的人贏了過程確輸了結果,有人贏了結果輸了過程。周鋭他們贏了訂單,卻也贏得殘酷,在這場戰爭中,沒有人是真正的贏家。無論怎樣困難的境況都會過去的,夜深人靜之際輕輕回首,遇到的困難也會變成一點點回憶,顯得那麼的微不足道。

輕輕合上《輸贏》這本書,思緒難平,一本好書給靈魂上的震顫即便是行萬里路也不一定能體會得到,這是一本給人精神上一種伐骨洗髓的沐浴,就像向耶穌懺悔罪惡時那種可以解脱後的一種洗禮。當人們失去信仰的時候,這裏有一盞指向遠方的明燈,心不再迷惘。

課外書讀書感想心得 篇11

今天我讀了樓蘭的憂鬱這篇文章,讓我受益匪淺。心情久久不能平息。

《樓蘭的憂鬱》這篇課文,通過作者梅潔痛惜樓蘭古國的消亡,寧夏、青海等地環境的變化,感慨人類對環境的肆意破壞。接着通過介紹治沙人不懈努力成功治理沙坡頭的事,呼籲人們從小培養保護環境的意識,並自覺加入保護治理環境的行動之中。

當我讀到"馬蹄噠噠,駝鈴聲聲,商賈使節絡繹不絕",曾經的樓蘭古國是多麼的繁華,多麼的熱鬧,作為"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鎮,樓蘭古國創造了無數的輝煌,留下了許多動人的故事。可就是這個讓人心心念唸的樓蘭古國,如今卻因為人們自以為平常的舉動--砍樹而消逝得無影無蹤,只給後人留下了無限的遺憾與痛惜。而那些我平時裏一直欣賞的淳樸勤勞的山裏人,竟然是造成寧夏"面目全非"、"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的罪魁禍首。這是多麼令人可怕的事呀!

可是,現在的人又好得到哪裏去呢?我的老家在東北,原來那裏是個有山有水的地方,為了盲目的開發,隨着刺耳的電鋸聲,一棵棵參天大樹轟然倒下。綠色的樹木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黃色的沙土。往日悦耳的鳥鳴被電器的轟鳴聲代替。往日油綠的草地被寬闊的馬路代替。奔跑的動物也被急馳的汽車代替,更是個憾事。

當我讀到"樓蘭的悲劇並沒有結束","沙漠竟從來沒有停下它那要踩覆人類繁華的腳步".我突然間想,也許它就像個囂張跋扈的惡魔一樣潛伏在我們身邊,隨時窺視着我們,只要我們破壞環境,它就會張牙舞爪地向我們撲來,踐踏我們的道路,掩埋我們的源泉,掀翻我們的家園,直到我們被茫茫沙海包圍、吞噬……

當我讀到:經過了30年的奮鬥,人們佈下了幾萬畝的固沙林帶,黃沙就這樣被縛住了。頑強的治沙英雄已經用實際行動告訴了我們:只要我們不怕困難,不怕失敗,積極環保,科學改造,我們的天會更藍,水會更清,花會更美,人也將更加幸福。

讀了這篇文章使我懂得了:人生總會遭遇某種誘惑,我們常常被急功近利所矇蔽,只顧着去捕獲眼前的利益,卻忽視了身後的陷阱甚至災難;也告訴我們如果人類繼續破壞環境,沙漠就不會停下他那要踩覆人類繁華的腳步。

我們的家園靠我們來建設,當然也需要我們來保護,我們要讓地球媽媽停止哭泣,恢復以前年輕美麗的容貌。

課外書讀書感想心得 篇12

藍天下,深藍的海在海風餓吹拂下,閃耀着金色的光芒。這塊充滿神祕的海域。這本書雖然是作者在若干年前著成的,但其對大海的想象實在太像了,彷彿他就是生活在海底的生物,在大海中旅遊過一般。

作者的筆下大海是慈祥的,是傳奇的,是夢幻的。也許那怪怪的船長並沒有好的影象,但他淵博的知識令人佩服。

也許有人會説:“他是亂編的。”但我們仔細想想,假如讓我們生活在那個年代,我們能將大海想像的如此逼真,如此美麗,如此動人?我可以肯定的説我辦不到。你可以嗎?

作為現代的中學生,學的是別人發現好的定理,用的是別人發明好的東西,我們缺少了什麼?是一種想象和創造的精神。

也許,對我們來説創造與想象如死灰,因為太多的作業,太多的課程,填滿了我們的時間。但死灰也有復燃的時候,有一句話説的好“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需要擠。”如果把玩電腦的時間用來想一想這遊戲是怎麼設計出來的?讓我做,我可以嗎?看電視的時候,想一想,電視是怎麼造出來的,讓我做,我可以嗎?聽音樂的時候,想一想這音響是怎麼想到的,讓我做,我可以嗎?

也許,這樣問一問自己,開動大腦想一想,在未來的某一天你考慮到前人所不曾想道的,提出前人所不曾問過的問題,你的人生就會披上一片彩虹,你的人生也會多一筆美麗的回憶。

即使沒有什麼重大發現,但對我們自己來説,我們也會有一段值得珍藏一輩子的美好回憶。

想象是實踐的第一步,是花兒開放前的蓓蕾。創造是成功的墊腳石,是結果前孕育的胚胎。

我們要發揮自己的激情。點燃青春的夢想!

課外書讀書感想心得 篇13

有些鳥兒天生就是關不住的,它們的羽毛太鮮明,歌聲太甜美,也太狂野了,所以你只能放它們走,否則你哪天打開籠子餵它們時,它們也會想辦法揚長而去。—題記

《肖申克的救贖》講述了銀行家安迪由於有了婚外情,酒醉後本想用槍殺了妻子和她的情人,巧合的是有人剛好做了他想做的事。於是他被指控入獄,他有幸成為肖申克監獄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無辜者。

在漫長的監獄生涯中,他結交了許多朋友,開設圖書館。之後,他開始幫道貌岸然的典獄長洗錢,並且成功的獲取了一個新的身份。他通過種.種操作舉報了典獄長的貪污,典獄長吞槍自殺。更讓人驚訝的是他用一柄小小的尖頭錘子鑿了二十多年鑿出了一條通往自由的路,他在舉報典獄長的那個晚上成功越獄。

小説中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主角安迪對於自由的嚮往。也正是有了這份對自由的渴望和嚮往,他才能用二十多年日復一日的時間來鑿開一條自由之路。在我看來,安迪就是一隻心中住着自由的無足鳥,他的心中只有天空,他一生只有一次落地的機會,那便是死亡。沒有對自由的信念,他就不可能如此執着堅忍。

這部小説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便是那所肖申克監獄了,它不僅是僅有黑白灰三色的高牆深院,它還是一種壓迫人性丶剝削自由丶使人茫目麻木的一種體制,一旦你屈服了,你就被體制化了。

故事中的老布就屬於這種大腦被體制化了,他在肖申克監獄度過了整整六十多年的時光,當他聽到自己被假釋時,臉上盡是茫然和對未知的恐懼。

當老布重新踏入社會的.時候,他覺得自己和社會格格不入,他還是習慣在肖申克監獄當圖書管理員的日子,他更喜歡肖申克。於是他選擇了自殺。留下了一句簡單的遺書:老布,來過這裏。

當自由突然而至的時候,它也許已經失去了光輝,因為沒有了生活的支持,沒有生存意義的賦予,自由不過是另一所監獄。

就好比是沒有對自由的信念,即使離開監獄,也如同是身陷囹圄。

只要我們對自由有着真正的嚮往,即使身陷囹圄,我們也會是自由的,至少我們的心靈是自由的。

人生好比是海上的的波浪,有時起,有時落,但它永遠不會是一條平坦的道路。所以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中或許都有着一段類似肖申克式的黑暗不堪的時光。有些人身陷在裏面,而有的人卻昂首向前走去。

課外書讀書感想心得 篇14

我來到讀書會已經一個月了,每次都在輕鬆歡快的氛圍中和大家學習《論語》,分享各自的經歷與心得,這些就像純凈無雜質的温水,不斷注入我心中的杯子。

最近讀到《學而篇第一》的第四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國小時就已經知道這則了,但知道歸知道,根本談不上真正的瞭解和體會,但通過讀書會,便有了自己更深的感悟。曾子每天多次反省自己,而自省可通過三個方面:忠,信,傳。通過讀書會,我對於「忠」和「信」有了新的理解。

「忠」和「信」同屬於儒家強調的「八德」。盡己之謂忠,這是盡心的態度。「忠」字,心上一個中,便是懷着一顆「中庸」的心,不偏不倚。不偏,不偏離自己的初心,堅持自己一開始所堅持的始終不變;不倚,將重心放在自己身上,便會產生一種內在的力量,或許就是責任和擔當。做到這兩點,便離「忠」很近了;那何為「信」?以實之謂信。一是對己,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根細刺,那是難以暴露的私慾和雜念,不僅別人看不見,連我們自己也很難找到,這就需要我們抱着很大的勇氣去揭開自己的心並找到它;二是對他人,這也要分為兩個方面來談,首先是我們自身對於他人的信,懷着誠心、講誠信,便是「信」的.第一步;其次,是看清他人的虛實,就如學長在讀書會上所説:「看人就像看浪花一樣,不僅要看見海面上不斷迭起的波浪,還要看見浪花下的那片海。」看清他人實質的內心,分清誠偽虛實,也是「信」的一部分。

於這一則,另一個讓我深有感觸的是「自省」。就像前文所説,我們每個人的心裏都有一根刺,反省便是那個揭開內心尋找它,並將它連根拔起的過程,這個過程的確很痛,因為我們總是把眼睛放在別人的身上,看得見他人的是非對錯,卻覺察不出自己的問題。我有自省過,我知道那種需要將一切都放下、不斷揭開內心不敢暴露的陰暗面,發現自身的缺點並承認它、正視它的感受。或許由於自己並沒有那麼大的勇氣,我也很久沒有觀察自己的內心去尋找那根刺了。學姐説:「自省是一個過程,是需要不斷努力與反覆的過程,可能很快便發現自己改變了,但也有可能需要更久的時間與磨練,但是隻要堅持下去,最終會變得更好。」

很感謝當時聽從內心的聲音來到讀書會的那個自己,《論語》讓我認識到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自身的渺小與脆弱。我知道自己現在心中的那杯水沒有很多,但通過不斷注入,總會有醍醐灌頂的時刻。

課外書讀書感想心得 篇15

其實沒看過一本書就開始寫讀後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但是沒辦法……我足夠堅強……以下是看了活着讀後感的讀後感(至少70%是原創……)

“我知道黃昏正在轉瞬即逝,黑夜從天而降了。我看到廣闊的土地袒露着結實的胸膛,那是召喚的姿態,就像女人召喚着她們的兒女,土地召喚着黑夜來臨。”

從始至終,作者只是以這樣一種淡然來描繪一個只能在人的內心裏波瀾壯闊的故事,用他冰冷的手,生生地將殘酷的現實從美好的幻想中剝離出來。這也許太不人道了,讓讀者在閲讀中無聲地恐懼着,像是聽着自己微弱的心跳,在平靜和緩慢中,漸漸停止。然而正是這樣的冰冷殘酷,才讓作者對於生命的思考慢慢滲透進讀者的內心,他是不是想告訴我們,所謂活着,不過是一種孤零零的姿態,僅僅是一種真實的存在。對於活着本身,其實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所有的追尋,所有的夢想,在活着的巨大背景下只是虛誕。對此我曾不解,作為一個還算樂觀的樂觀主義者,我還是崇尚着一種追求,崇尚着生活的激情和美好。而作者,他是不是在用一次又一次的死亡來讓我們對所有的追尋產生畏縮,並且以一種長者的姿態告訴我們奮力鬥爭的無力和脆弱?顯然,他雖冷漠,卻不是欣賞這種消極的生活態度,“作家的使命不是發泄,不是控訴或者揭露,他應該向人們展示高尚。這裏所説的高尚不是那種單純的美好,而是對一切事物理解之後的.超然,對善與惡一視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他只是想告訴我們,這是現實,美好和痛苦都是現實的一部分,只不過痛苦的那一部分,往往我們容易感知罷了。從創作動機來説,他甚至是樂觀的,“我聽到了一首美國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經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對待世界,沒有一句抱怨的話。這首歌深深打動了我,我決定寫下一篇這樣的小説,就是這篇《活着》,寫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樂觀的態度。”他筆中活着的力量,正是來源於這種忍受,忍受生命賦予人們的責任。我想,忍受確實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過程,是人生最具體而頻繁的活動,但這並不是一個帶貶義的詞彙,一個人的精神快樂與否,並不是在於忍受的多少,而是在於建立在每一次忍受上的積極或消極的態度。正如整篇作品一樣,作者是在平淡地敍述活着的過程,具體的忍受經歷,而精神的層面——我們從中感悟到了什麼,以及在以後活着的日子裏將感悟到什麼,選擇什麼,——不是命運,是完全由我們自己主宰的。

課外書讀書感想心得 篇16

翻開《名人傳》,在首篇的引言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們周圍的空氣多沉重。老大的歐羅巴在重濁與腐敗的氣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質主義鎮壓着思想,阻撓着與個人的行動。社會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而死,人類喘不過氣來。打開窗子罷!讓自由的空氣重新進來!呼吸一下英雄們的氣息。”

顯然,羅曼·羅蘭要用英雄主義的精神來矯正時代的偏向。在羅曼·羅蘭看來,真正的英雄、真正的偉大是痛苦和孤獨,是自我同無形物的抗爭。在同一引言中他還説:”我稱為英雄的,並非以思或強力稱雄的人;而只是靠心靈偉大的人。”他正是緊緊抓住了英雄偉人痛苦的心靈,把戰勝苦難作為衡量英雄的一把閃亮標尺。而他的《名人傳》就是揭示人類歷史上三位苦難英雄的心靈傳記,他們是9世紀德國偉大音樂家貝多芬、文藝復興時代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俄國文壇鉅子托爾斯泰。

如果説《貝多芬傳》是英雄主義的號召,是力的頌歌,那麼《托爾斯泰傳》則是一首安魂曲、一支哀歌,一闋送葬曲。貝多芬偉大的痛苦是因為他在人生的盛年遭到厄運,托爾斯泰偉大的痛苦在他自身主觀意志的選擇。

《復活》是托爾斯泰暮年的又一部力作,羅曼·羅蘭所説:”妻子、兒女、朋友、敵人都沒有理解他,都認為他是堂·吉訶德,因為他們都看不見他與之鬥爭的那個敵人,其實這個敵人就是他自己。”

”托爾斯泰,你是否依照你所宣揚的主義而生活!”他痛苦地回答:”我羞愧欲死,我是罪人,我應當被人蔑視。”終於,在82歲的暮年,托爾斯泰在一個寒冷的冬夜,獨自逃出了家門,在一個無名的小城一病不起。彌留之際,他號啕大哭,對守在他周圍的人們説道。

“大地上千百萬的生靈在受苦;為何大家都在這裏只照顧一個列夫·托爾斯泰?”

其實,托爾斯泰發出的是對蒼生的疑問,也是對痛苦心靈的迴應,在這裏我們分明又聽到了貝多芬對生命的歡樂歌唱。

這就是羅曼·羅蘭在《名人傳》裏留給我們的永恆的精神光芒。

課外書讀書感想心得 篇17

誰有一個妙趣橫生的童年誰就擁有了世界,並可以讓我們留戀往返!

《湯姆索亞歷險記》的主人翁湯姆是個有理想有抱負也有煩惱的男孩,他和他的小夥伴討厭牧師騙人的鬼話,不喜歡學校枯燥刻板的教育,與循規蹈矩的人們唱對台戲,為了擺脱枯燥無味的功課、虛偽的教條和呆板的生活環境,他們作了種.種冒險來改變自身的環境。

湯姆的父母早年就去世了,寄養在姨媽家裏,在姨媽眼裏,他是個搗蛋鬼,而姨媽自己卻又情不自禁地喜歡這個孩子。湯姆本人則是一個天真活潑又調皮的典型美國少年,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自己想要的影子:聰明、勇敢、正直、樂觀。在那個年代,湯姆有一點叛逆,有一個夢想就是去當綠林好漢。在他們的頭腦裏,強盜就是劫富濟貧的英雄好漢。“西班牙海上黑衣大盜”,“血手魔王”,“海上霸王”,這都是孩子們嚮往的頭銜。在此次冒險中,他們完成了自己的心願,而湯姆成了這三個離家出走的孩子的領袖。逃到荒島後,人們以為他們淹死了,正在為他們舉行喪禮時,他們卻回來參加自己的喪禮。

從他們在困難中表現出正直和勇敢,在平時生活中聰明活潑,幼稚而又認真的言行,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讀了這本小説後,我覺得做人應該要正直,誠實,遇到困難要鎮定自若,冷靜分析,並嘗試勇於解決問題,在我們考試失敗後,我們也要多加勤奮,不要灰心氣餒,爭取更好的成績,如果能夠克服到困難,走向成功,這可是一件可歌可泣的事情。湯姆在充滿陽光的世界裏,告訴我們只要有歡樂,有夢想,美夢便可成真。終有一天,我們的天性可以自由自在地發揮,創造出一片屬於我們自己的夢幻天地。 其實,我覺得湯姆雖然天真活潑,但總有缺點,就是喜歡打架,還有,我卻不喜歡他那高傲的性格,還有小説中的他實在是過於調皮了,即使不喜歡呆板的生活,枯燥無味的功課、虛偽的.教條,但也要尊重別人,別讓人家擔心了,特別是他的姨媽,要經常為他擔心,表面上是冷酷無情,但其實是心地善良的,但是我覺得等湯姆理解姨媽的時候已經太遲了,對一個婦女來説,總希望一個孩子能夠理解他的心靈深處,更不想孩子誤會他,但湯姆卻不明白,還經常氣她,給她的心靈受到創傷,這是不可原諒的事,這也是湯姆唯一做得不足的地方,不過我還是比較欣賞他對外界的一切事物充滿好奇心和想象力,而且大膽嘗新,機智勇敢,嚮往自由,嚮往未來,這不能不使人讚歎!

課外書讀書感想心得 篇18

主要講的是一場突如其來的霍亂 使瑪麗變成了孤兒。她被接到了舅舅阿奇先生家。在這個陌生的環境裏,前來迎接她的勞克太太,不苟言笑 ,嚴肅冷漠,讓孤苦伶仃的她更感到孤獨落寞;而阿奇先生最初的遠離漠視,也讓她絲毫感受不到親情的温暖。但是倔強的瑪麗並沒有哭泣,而是微笑着面對她人生中的最大變故。在瑪莎的熱情援引下,瑪麗認識了喜歡和動物交朋友的迪肯,在他的指導和帶領下開始了對祕密花園 的耕種,迪肯的細心體貼讓面色蒼白的瑪麗臉上泛起了健康的.紅潤,也使她由霸道孤癖變得隨和親切;園子裏知更鳥的鳴叫更讓她聽得出了神,使她忘記了憂愁,忘記了痛苦。後來,在好奇心的引領下,瑪麗又結識了憂鬱的少爺柯林 ,聽着柯林 傷心的哭泣,她耐心地寬慰他;面對柯林的粗暴無禮,她又暴躁地訓斥他,最終以自己的樂觀感染了柯林,使柯林猛醒,幫助他戰勝了"心魔 ",並把他也帶入了祕密花園 ,沉睡了十年的祕密花園在他們幾個小夥伴的辛勤勞動下甦醒了,百花盛開 ,綠草如茵 ,鳥兒歌唱,空氣中瀰漫着沁人心肺的芳香,他們在祕密花園裏快樂地遊戲,健康的地成長。在悲慘的遭遇面前,瑪麗沒有選擇哭泣,而是選擇微笑面對,並且以自己的樂觀感染着身邊的人,甚至讓一個整天 疑神疑鬼卧牀不起的柯林神奇般地站起來了。如果她選擇了哭泣,祕密花園也許就不會開啟,柯林也許就不會戰勝" 心魔 ".

一個驕縱任性的小女孩瑪麗在遭遇家庭變故、失去雙親後,寄居於舅舅家的故事。然而,種.種的不幸並沒有擊倒她,她堅強地生活着,並結識了熱愛大自然的小夥伴迪肯。她們善良、純真、健康、向上的精神,感染了莊園中的另一個人――性格怪僻的柯林,她們在一天天地改變着,正如塵封的祕密花園在慢慢地變化着……只有在寬鬆的環境中,才能健康地成長。愛心,會讓我們更愉快,更健康。愛心加團結,具有無窮的力量。樂觀,積極,微笑,才有精神,才會健康。病痛,往往只有在我們心裏。心裏有病,才是最折磨人的病。

遇到挫折,我們應該像瑪麗那樣,微笑面對。譬如桌子上只有半杯牛奶了,悲觀的人,可能會唉聲歎氣地説:"太倒黴了,只剩下半杯牛奶了!"樂觀的人,則可能微笑地説:"太好了,我還有半杯牛奶呢!"同樣的境遇,心態不同,人生的軌道恐怕也會不同。微笑面對人生,走出心理陰影,就會自信樂觀地戰勝磨難,願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微笑着迎接幸福快樂的明天!

課外書讀書感想心得 篇19

魯濱遜這個人,是個愛冒險的探險家,曾經有句俗語:愛冒險,就趕快來看看《魯濱遜漂流記》吧!它會告訴你,魯濱遜是怎樣以頑強的毅力和聰明才智獨自一人在荒島上生活的。

他出門過三次,第一次他沉船了,不過他與水手們都幸於免難;第二次,他的船順利抵達了巴西,他在巴西開始經營起種植園;第三次,他沉了船,水手和船長皆葬身魚腹,只有他在一個荒島上。

我覺得魯濱遜在劫後餘生之後,把自己的幸運和不幸、好處和壞處公允地排列出來,而分為“借方”和“貸方”。經過一番比較之後,我覺得魯濱遜寫的“貸方金額”要遠遠高於“借方金額”。這樣一來,從此處可以看出,魯濱遜是一個極其樂觀的人,他是一個二十多歲的青年,這“孩子”,這是不得了。後來,我覺得,魯濱遜本來是一個無神論主,而在他拾到一本聖經後,什麼都變了。他開始信仰上帝,活脱脱一個---徒。這種神奇的信仰的力量對於孤獨的魯濱遜來説發揮着越來越大的作用。人,只有在物質艱難的情況下最需要抓住並堅守住精神的力量才不會被打敗。有一個文學家叫林紓的説過:打破“中庸之道”等中國傳統觀念的新精神。這也是近代中國人所理解的“魯濱遜精神”的核心。在聖經的文化薰陶下,魯濱遜開始一心一意安排起自己的生活了。我覺得他十分幸運,如果他的.船沉在了非洲,那會怎樣呢?幸好這是一個離美洲大陸很近的荒島。作者並沒有把他的沉船寫在一些非洲雨林啊,百慕大三角啊什麼地方,偏偏他的船沉在了荒島,一個富饒的荒島上。就在荒島,作者把許多筆墨給了野人,這一定有他的用意。而魯濱遜救了一個野人,給他取名為星期五。這二十多年來,魯濱遜一個人生活着,有一個人陪他,那自然是極好不過的。文中,星期五對那些人肉垂涎欲滴,我越看越覺得噁心,一個人,吃着另一個人的肉,這不免讓旁觀者嘔吐。我從“星期五對人肉垂涎欲滴”可以看出,他對吃人的習俗是習以為常的,沒有認為這是可惡之事,還沒有一點羞恥感,這讓我對星期五有很大的偏見。

後來,我看到了星期五對魯濱遜説:“拿斧頭殺了星期五吧,不要趕他走。”我這才對星期五消除了偏見,認為星期五與其他野人不一樣,他有着單純質樸的性格。

不得不説,這本書蠻好看的。

課外書讀書感想心得 篇20

當我翻到《楓林渡》的最後一頁,看到圖畫中藍藍揹着包,落寞地離開城市的背影,眼淚止不住地流了下來。

《楓林渡》是曹文軒早期的作品,書名就是一個美麗的鄉下地名,是小主人公藍藍和奶奶的老家。在那裏,藍藍和稻虎哥過着簡單而快樂的生活。直到被多年未見的媽媽接進秋棠街八號,看到身為市長的外婆和童童弟弟,藍藍和奶奶才開始了一種全新的生活,電視機、冰箱、水龍頭等等……這些現在幾乎所有家庭都有的傢俱,卻都是藍藍未曾見過的,可見那時的農村真是落後。

為了乖巧聽話、美麗善良的藍藍,奶奶是想着無論多麼辛苦都要留在秋棠街的。可是愛慕虛榮的媽媽,一次又一次的傷害奶奶,她歧視、嫌棄土生土長的鄉下人,包括幫她嘔心瀝血辛苦照看藍藍的奶奶。藍藍生日宴的時候,她故意支走奶奶,不讓她參加;童童欺負奶奶時,她故意裝作沒看見;童童氣走奶奶最心疼的孫子稻虎,使稻虎一個人回了楓林渡,她視而未見;還因為童童不小心受傷而責罵奶奶……這一切,最終讓忍氣吞聲的奶奶毅然離開了。而藍藍,也跟着奶奶走了,離開了寬敞明亮的秋棠街,回楓林渡去了,去見稻虎哥了,去聽雲雀叫了……

看到這裏時,我真的為奶奶叫屈,就像當市長的藍藍外婆説的:"我長得那麼矮,你怎麼就不嫌我又老又醜了呢?"是啊,奶奶是長得不好看,可奶奶多好啊,寧可自己捱餓,也要讓藍藍吃飽,寧肯自己挨凍,也要讓藍藍穿暖,又在秋棠街的家中做牛做馬,怎麼連最起碼的尊重都得不到呢?想想我的外婆,也是那樣無私地照顧着我,從不抱怨,從不求回報,雖然她不認識字,普通話也説得不流利,可那又怎樣呢?我一定會像藍藍喜歡奶奶一樣,給予外婆足夠的`尊重,絕不像藍藍媽媽那樣,長上一雙勢利眼。

《楓林渡》裏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童童。從小在城市裏長大的他,在媽媽的縱容下,變得越發傲氣,在小朋友中間自以為是,還支使奶奶和稻虎哥為他做事,每天要奶奶給他擦腳、端牛奶、穿衣服!看着這麼驕氣的他,真是讓人討厭。可想想有時候我對自己的奶奶,也有點隨心所欲,好像她幫我幹活是應該的。這可不行,我一定要改掉,不能這樣對待長輩。後來,童童在外婆的引導下,慢慢認識到不足,慢慢變回了一個討人喜歡的孩子。我想,我也肯定能改掉壞毛病,好好對待同學,好好對待長輩,成為一個講道理的好孩子。

《楓林渡》這本書讓我知道了自私、勢利、目中無人、看不起人是多麼的可怕,也讓我看到了純潔、善良、懂道理、尊重人是多麼寶貴的財富。現在的我,希望自己是藍藍,能夠做到寬容大度、孝順能幹;長大了我希望自己能成為藍藍外婆,儘可能地幫助別人、尊重別人,成為一個值得別人尊重的人,而不是藍藍媽媽那樣只會愛慕虛榮,因為這樣的人,即使長得再好看,沒有心靈美,也只會是一個"難看"的人。

課外書讀書感想心得 篇21

伊索寓言是古希臘文學中的一塊瑰寶,數千年以來以其獨特的智慧和藝術魅力令人愛不釋手。書中的每個故事都有深刻的含義。

在所有故事中,我認為最有説服力的要數《目光短淺的鶇鳥》了。

故事講的是一隻美麗的鶇鳥每年秋天都要去吃那桃金娘樹上的果實。有一年,桃金娘樹上的果實還沒有成熟,東鳥便每天跑到桃金娘樹上唱歌:“美好的生活呀就要來臨了,我的心裏是多麼歡唱,望着那兒的花兒在開放,我對它是多麼嚮往。”就這樣鶇鳥每天都去,每天都唱。一個獵人發現了,便守候在那。等果實結出,鶇鳥每天都來吃一整天。終於被獵人用粘棍粘住了。它又唱:“桃金娘的果實是如此甜美啊,把我害苦的卻是你,因為我太貪戀你那無比的香甜,因而送掉了我自己的性命……”這個故事的意思是説,不要過於貪戀某種事物,這樣會葬送掉性命的。要目光遠大,不能象鶇鳥一樣目光短淺,桃金娘的果實固然好吃,可吃到連危險接近也不知道的時候,也就意味着死離你不遠了。

其中有一篇《蚊子與獅子》,講的是一隻蚊子和獅子比試,它專咬獅子鼻子周圍沒有毛的地方,獅子把臉都抓破了也奈何不了它,蚊子大獲全勝,得意地飛來飛去,不料卻撞到蜘蛛網上。蚊子戰勝了強大的獅子,卻被小小的蜘蛛消滅。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驕傲是沒有好下場的,有些人雖然能打敗強敵,卻也會被弱者擊敗。

還有一篇《獅子和牧羊人》,講的是一個牧羊人幫助受傷的獅子拔掉爪子上的刺,解除了獅子的痛苦。後來牧羊人被誣告入獄,要把他喂獅子,獅子認出牧羊人是幫助過它的人,不但沒有撲過去,反而和他很親近。國王聽説這事,下令赦免了牧羊人。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行善者必有善報。

我記得還有一則寓言:一隻狐狸經過葡萄架下,看見翡翠瑪瑙般的葡萄懸掛在上面,狐狸頓時流出了口水。它拼命的點着腳尖,想摘一些嚐嚐卻夠不着,他又搬來一塊石頭踩上去,結果還是夠不着,狐狸沒辦法了,無可奈何地走了,:自言自語地説:“葡萄一定是酸的”自我安慰到。這則預言大家都很熟悉它的名字是:《狐狸與葡萄》。

我真喜歡《伊索寓言》着本書。

課外書讀書感想心得 篇22

每個人都有夢想,而我們對待自己的夢想卻有不同的態度。有的人為了夢想奮鬥,追逐夢想;有的人則把夢想當作一個美好的幻想,但仍保持着原有的生活狀態。在寒假的時候,我讀了一本關於夢想的書——《海鷗喬納森》。

這本小説情節並不複雜。講得是一隻名為喬納森。得文斯頓的海鷗,不安於在海里撈魚吃的傳統活法,要挑戰命運,決心練習飛行。它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就在要獲得成功之時,卻遭到了鷗羣的強烈反對,被逐出了鷗羣。但它沒有放棄,經過純粹的技術訓練,進而領悟飛行的真諦,直至憑着意念到達彼岸。它成功後,飛回鷗羣,播撒自己的感悟,幫助更多的海鷗超脱自己。

讀完這本小説,一隻看似平凡的海鷗闖入了我的腦海,給了我一種從未有過的震撼。我佩服它的信念,讚歎它的意志,卻又為它的寬容感到詫異。

喬納森擁有着頑強的信念。它一心向往着藍天,嚮往藍天中的愜意,而對現實中只啄食些小魚這種平淡無奇的生活充滿了不滿與膩煩。它的思維十分超前,它清楚地認識了自己,認識了生命的意義。它明白了,生命的意義在於挑戰!就是這一信念支持着它,使它永不滿足於現狀,頑強地超越了自己,也懂得了無限的意義。在它剛開始練習飛行時,父母焦慮萬分,提醒它別光顧着飛,也該學着捉魚吃。它的回答很簡單:"我不在乎皮包骨。我只想知道我能在天空中做什麼".這種信念伴隨了它一生,使它面對重重困難卻依然沒有放棄挑戰,直到它學會了用意志去飛翔。

它將一整天的時間全部用來練習飛行,常常累得筋疲力盡,頭昏眼花,而且還要面對一次又一次痛苦的失敗。它反反覆覆跌打滾爬,卻從來沒有放棄過。一次,它從兩千英尺的高空練習疾速垂直降落,像一枚炸彈一樣俯衝下來,時速快得驚人,但卻無法停下來,便一頭扎進大海,暈了過去,翅膀也受了重傷,鑽心地痛。等它醒來已是晚上了,它有些想放棄了。在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後,它忍住了,托起傷痕累累的翅膀,又一次飛上了藍天。靠着驚人的毅力,喬納森勇敢地面對了一次一次失敗,到達了生命的頂峯。

書中告訴我們,每個生命都有無數種可能,面臨無數種選擇,只有飛得越高,視野才越廣越遠,才能看清每種選擇,發現自己心中真正的夢想。現在,我要告訴大家的就是:當你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對迷茫的時候,當你想要超越平凡的生活又害怕世俗的阻力的時候,請想一想喬納森。

課外書讀書感想心得 篇23

這個星期,我讀了一本叫《祕密花園》的書。讀完之後,我深深地感到心靈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一場可怕的瘟疫使10歲的小瑪麗成了孤兒,不得不被送往畫眉莊園。畫眉莊園是一個古老而充滿神祕感的地方,有被鎖了10年的花園,有被祕密藏在房間裏的小男孩。而瑪麗的到來改變了一切。她發現被埋掉的花園鑰匙和被隱藏起來的園門,也發現了那個被藏起來的小男孩,她的表哥克林。瑪麗、克林、和荒野上長大的男孩一起,喚醒了沉睡10年的古老花園。

讀了這篇文章,我深深地體會到,只有樂觀,積極,微笑,才會使我們有精神,也只有有精神,我們才會擁有健康。病痛,往往只有在我們心裏。心裏有病,才是最折磨人的病。

人生不如意事就如滿天繁星,如果一遇到挫折就鬱鬱寡歡,那這個人也就一生也不會快樂。遇到挫折,我們應該像文中的瑪麗那樣,微笑面對。例如桌子上只有半杯牛奶了,悲觀的人,可能會唉聲歎氣地説:"太倒黴了,只剩下半杯牛奶了!"樂觀的人,則可能微笑着説:"太好了,我還有半杯牛奶呢!"同樣的境遇,心態不同,人生的軌道恐怕也會不同。就像我。有一次,我被鐵釘扎到了,也不知道那鐵釘有沒有生鏽。聽同學説,如果破傷風的話,一個月便會死去。我嚇得面都青了。回到家,我告訴了家人,可妹妹卻樂觀地説:"放心好了,沒那麼容易死。"我半信半疑。一個月很快就過了。一天,我突然感到十分頭疼,我悲觀地想:天哪,我還不想死!我立刻告訴了獨個呆在家中的妹妹。妹妹想了想,説:"我看,是你着涼了,所以才頭疼。"我不信,開始哇哇大哭起來,説什麼"我快死了"之類的。無奈,妹妹叫回了正上班的媽媽,媽媽又把我送進醫院。後來,醫生診斷出我頭疼是因為我感冒了,而我根本沒有破傷風……

同時,成人比孩子更容易忽視快樂,甚至漠視快樂。童年是一去不復返的光陰。在兒童時代的那種對快樂的天然領悟和完全接納的能力,更是珍貴。文中克蘭文老爺在愛妻過世之後,埋了花園的鑰匙,想借此阻斷對愛妻的思念,但是這卻使他淪為悲傷和痛苦的階下囚。隔斷快樂並不能換來寧靜,它只能使你鬱悶不堪,在孤獨和痛苦中死亡,走向永遠的黑暗。快樂是人生之本,人如果沒有了快樂,就如行屍走肉一般。沒有了快樂,也就沒有了成功的喜悦;沒有了失敗的淚水;沒有了失去後的珍惜;沒有了一切的情感。花園是在快樂中誕生,在悲劇中塵封,又是在快樂中開啟,這是一個多麼戲劇性的轉變吶!

讀完《祕密花園》這本書後,我懂得了,讓自己快樂起來!我們無法改變整個世界,但我們至少能夠改變自己。要記住,讓自己快樂起來!

課外書讀書感想心得 篇24

很久以前就聽到許多人評論厚黑學中很多觀點,因為性格與環境差距,不經常看書,所以一直沒有拜讀,前段時間,不經意在書店看到,就翻閲幾頁,為此稍有感悟,寫出感言。

自古出書者,不計其數,能稱精華的,屈指可數。然李宗吾出書於民國,卻能在中國文化中有輝煌一筆,必有過人之處,後簡單翻閲,發現他之所以敢自稱厚黑教主,的確文采與思維超越常人,外加舊時讀書人內在的一種狂傲,民國時期中西文化碰撞,造就瞭如此一位文壇奇葩,以聖賢自居,評論天下。

厚黑學以三國英雄、楚漢名將為主論敍臉厚心黑之心得,以三步工夫為總結,強調黑與厚的不同概念。

李宗吳對人性的理解,以惡為先,所以論人,先看到惡的一面,然後放棄人性善的一面,講自古英雄都是用仁義道德的外表,來體現"人之初,性本惡"的個人觀點。所謂成功之人必有成功之處,歷來英雄,先不論出身,其成功的前提,主要來源個人魄力,周圍人因個人人格,捨命相護,助成就大業,如只知道厚黑之術,何來民心所向?如果人們每天只知道修習厚黑,增長世智辯聰,勾心鬥角,拋棄生命本來,人格分裂之人,只會越來越多。亂世之中,單憑仁義道德,的確不易生存,然只懂厚黑,也許生存不成問題,但內心惡越來越重,沒有善念洗滌內心,不足以成其霸業。秦始皇用秦朝幾代努力的基礎,以個人才能統一六國,暴政之下,數年後,天下大亂。

厚黑學用三步概括厚黑三種境界之人,其一,厚如城牆,黑如煤炭;其二,厚而硬,黑而亮;其三,厚而無形,黑而無色。從書中所看,李宗吾僅僅看到第二種境界,對第三種境界,只靠普通善惡無法詮釋,所以避而不談。

六祖慧能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獲得禪宗衣缽,而此詩中字字指向"無"字,厚黑學第三種境界以"無形無色"為總結,也指向"無"字,所以個人認為,參悟佛法與理解厚黑學,先從"無"字入手。道德經中"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就指出,天地與聖人之心永遠相同,天地滋養萬物,不求回報,萬物踐踏、侮罵天地,天地也沒有報復眾生,聖人也是如此,用無我無私之心對待百姓。如果以道德經此觀點來看厚黑學,那麼第三種境界中的"厚而無形,黑而無色"從基本立足點就出現差別,大智之人,不是厚而不厚,黑而不黑,而是已經超越常人對厚與不厚,黑與不黑的理解,到達與天地同在的深層價值觀念,只是作者還沒領悟其中境界。如果用這種無我無私之心反觀過來,書中所論王明陽的"致良知"與"厚黑學",一善一惡,都屬一家之言,分開人性,強行對立。

厚黑學之所以能立足與世,經久不衰,根本就在"厚黑"兩字。一般人往往只在意眼前利益,如果用第一種境界"厚如城牆,黑如煤炭"的方法,能立馬見到效益,但不能長遠。比一般人聰明一點的人,要的是長遠利益,不在意當前,就用"厚而硬,黑而亮"之法,可以到達最終目的,且久遠。如企業生存,不講誠信,短期可得益,然不能長久,最多可得温飽,講誠信者,有時寧願虧錢,打造品牌,謀求長遠利益。

總體來講,李宗吾對人性的理解與概括能力,打破兩千多年的中國傳統文化思維,矛頭直指"人之初,性本善"的文化模式,大膽揭露人性的黑暗面,以不同觀點解讀人性,其學説所造成的社會衝擊,足以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評為精華。

課外書讀書感想心得 篇25

《論持久戰》一書,是---於1938午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戰爭研究會上的講演稿。這是一部偉大的馬列主義的經典軍事理論著作,被譽為世界十大軍事名著之一。《論持久戰》寫了二十一個問題,前九個問題為第一部分,主要是説明抗日戰爭為什麼是持久戰,為什麼最後勝利是中國的,批判了亡國論和速勝論;後十二個問題為第二部分,主要是説明怎樣進行持久戰和怎樣爭取最後勝利,着重論述了人民戰爭和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

在《論持久戰》這部光輝著作中,---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對戰爭的根本問題作了精闢的論述,制訂了指導抗日戰爭的正確路線、方針、政策和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證明了其無比的正確性;它可用於指導反侵略的現代局部戰爭,並經得起實踐的檢驗。它不僅在國內成為指導抗日戰爭的科學的軍事理論,而且在世界軍事學術史上也有極高的學術價值。例如,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對---的《論持久戰》就十分佩服。他在《核子武器與外交政策》一書中寫到:"關於---軍事思想的最好闡述,不見諸蘇聯的著作,而見諸中國的著作。"

抗戰全面爆發後,在國民黨內出現了"速勝論"和"亡國論"等論調。在共產黨內,也有一些人寄望於國民黨正規軍的'抗戰,輕視游擊戰爭。但是,抗戰10個月的實踐證明"亡國論"、"速勝論"是完全錯誤的。抗日戰爭的發展前途究竟如何?一時成了人們關注的問題。1938年5月,---寫的《論持久戰》初步總結了全國抗戰的經驗,批駁了當時盛行的種.種錯誤觀點,系統闡明瞭黨的抗日持久戰方針。在這篇著作中,---分析了中日兩國的社會形態、雙方戰爭的性質、戰爭要素的強弱狀況、國際社會的支持與否,指出抗日戰爭是持久戰,最後的勝利屬於中國。他還科學地預見到抗日戰爭必將經過戰略防禦、戰略相持、戰略反攻三個階段。他強調"兵民是勝利之本",抗戰勝利的唯一正確道路是實行人民戰爭。

抗戰勝利的唯一正確道路是實行人民戰爭。《論持久戰》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戰爭的綱領性文獻,它指明瞭抗戰的前途,提出了正確的路線。抗戰後來的實踐充分證明了這篇著作的預見是完全正確的。

文中主要闡述了,在我方弱於敵人時或環境不利於我方時應採取持久戰的策略,只要採取此策略則必勝。在此情況下要杜絕投降論和速勝論,因為在敵強於我時這兩種論調就不現實,必然導致客觀失敗。主要內容是:

1、揭示了抗日戰爭發展的基本規律(敵強我弱、敵退步、我進步、敵小我大、敵寡助、我多助);

2、論述了只有實行人民戰爭,才能贏得勝利的思想;

3、闡明瞭抗日戰爭作戰的形式上,主要是運動戰,其次是游擊戰。

---還指出:這場持久戰將經過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敵之戰略進攻、我之戰略防禦的時期。第二個階段,是敵之戰略保守、我之準備反攻的時期。第三個階段,是我之戰略反攻、敵之戰略退卻的時期。"---着重指出,第二階段是整個戰爭的過渡階段,"將是中國很痛苦的時期","我們要準備付給較長的時間,要熬得過這段艱難的路程".然而,它又是敵強我弱形勢"轉變的樞紐".---強調"此階段中我之作戰形式主要的是游擊戰,而以運動戰輔助之"."此階段的戰爭是殘酷的,地方將遇到嚴重的破壞。但是游擊戰爭能夠勝利".

為了實現持久戰的戰略總方針,---還提出一套具體的戰略方針。這就是在第一和第二階段中主動地、靈活地、有計劃地執行防禦戰中的進攻戰,持久戰中的速決戰,內線作戰中的外線作戰;第三階段中,應該是戰略的反攻戰。

《論持久戰》不僅在國內成為指導抗日戰爭的科學的軍事理論,而且在世界軍事學術史上也有極高的學術價值。例如,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對---的《論持久戰》就十分佩服。他在《核子武器與外交政策》一書中寫到:"關於---軍事思想的最好闡述,不見諸蘇聯的著作,而見諸中國的著作。

在我讀了---的《論持久戰》後我覺得它的巨大價值不僅僅是在軍事領域的運用,而且其在我們現實生活裏有具有其非凡的歷史價值。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會有遇到困難,而無從下手的時候,有時候甚至要努力奮鬥好長時間,更有陷入困境無法走出來,所以這時候我們應該走持久戰略。首先我們應該正視自己所面臨的困難,總結出現困難的內因,外因,我因。然後,從第一個階段開始,找出自己處於困難之中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藥,在找出原因後就是第二個階段,認真改正,保證同樣的錯誤不會在發生第二次然後探索新道路,為發展新的事業而準備。第三個階段就是要進入反攻階段,就是要盡最大的努力去克服困難,讓自己的生活由被動變成主動,爭取做生活的主人,主宰自己的美好生活。

所以我覺得《論持久戰》這部著作是我人生中最好的導師,它指引着我如何懷着豪邁的心態去面對人生中的一切磨難,成為一名真正的探索者。

課外書讀書感想心得 篇26

當我初次閲讀《哈利·波特》這部作品時,只是普通地認為這只不過是一個小魔法師在學校開心的生活罷了,所以就帶着無所謂的態度看了下去。可是,在接下來的情節中,我看見了哈利所揹負着的東西,他有着一般人無法想象的痛苦回憶,當他還是個嬰兒時,就目睹了自己的父母被殺害,他的母親為了保護他施出了古老的魔法,只讓伏地魔在哈利的額頭上留下了一個傷疤。

因此,哈利便在魔法界成為了一個“名人”,但我想哈利絕不會認為這是件好事。哈利在費農姨夫家長期受到讓人忍無可忍的待遇,只有當他回到霍格沃茲,他才是快樂的,因為有赫敏、羅恩、鄧不利多等等一切關心他的人們。哈利揹負着許多東西:父母被殺害的仇恨,朋友對自己的關心,小天狼星、鄧不利多等長輩的關懷與期待,保護自己在乎的人的心情……

這一切都是因為愛吧!因為愛,哈利才能拒絕伏地魔以魔法石為條件讓自己的父母復活,即使再也見不到自己日思夜想的父母;因為愛,哈利才會不顧危險地進入密室去救金妮,破滅伏地魔的陰謀;因為愛,哈利才會拼命保護小天狼星,面對成百的攝魂怪;因為愛,哈利才能想象着和父母、小天狼星一起生活的場景而使出守護神咒,趕走成百的攝魂怪,即使那樣的場景永遠也不可能實現……雖然從未體驗過父母的愛的哈利經歷了無數的挫折,但是他的身邊總有着那一羣朋友支持着他,他們給予他的友情成為了他打敗黑魔法的動力之一。而在這些經歷中,他也逐漸瞭解自己的父母,瞭解到父母為了救他而付出了多大的犧牲,所以,友情温暖了他,而親情卻給了他強大的力量,這就是愛吧!

眼看着時間一點一滴地流逝,小哈利也逐漸成長起來,儘管哈利被別的同學懷疑過是“蛇語者”的繼承人,被別人嘲笑過、諷刺過、挖苦過,羅恩、赫敏也從未離開過他,他們更加努力地去尋求謎底,一起面對危險。朋友,成為了他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們一起去保護魔法石,共同面對密室中的危機,結伴去營救無辜的小天狼星·布萊克,以及挑戰伏地魔等一羣黑魔法師。哈利的.力量因為友情而更加強大,更加閃光。

親情,友情,這就是哈利心中最為光亮,最寶貴的兩樣。

愛,永恆的主題。哈利·波特的故事,永不結束。

課外書讀書感想心得 篇27

"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羣居,也愛獨處。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裏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説的話,現在都可不理。"一直都喜歡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中的這段話,獨處的妙處被描述的恰到好處。

時常聽到會有人講越來越害怕晚上,當白天的嘈雜和朋友散去隻身一人、無人相伴的時候,就會害怕那種孤獨和寂寞,甚至有親人孩子在身邊也有孤獨和寂寞存在。周國平講人的寂寞概括為三種狀態:一是惶惶不安,茫無頭緒,百事無心,一心想逃出寂寞;二是漸漸習慣了寂寞,安下心來,建立起生活的.條理,用讀書、寫作或別的事務來驅逐寂寞;三是寂寞本身成為一片詩意的土壤,一種創造的契機,誘發出關於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體驗。換句話説有人寂寞地百事無心,有人將寂寞轉化為思考的機會,而後者便是我們所説的獨處,正如文章中説的"孤獨與獨處是不同的,孤獨是自我感覺沒有人可以溝通,不被他人理解;獨處是自覺的隔離自我,切出來一段時光留給自己,讓自己的心身、心智、心靈一起對話。孤獨與獨處都沒有第二方在場,但是孤獨是被動的,易產生負面的能量;而獨處是主動的,易產生正向的能量".

獨處是自己可以做自己的主人,真正的靜下心來面對自己,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減少對於外界的依賴性,降低對於別人的期待,免除對於別人的精神寄託,可以少去許多失望和失落。獨處促使人自身產生必要的自我保護和免疫力,可以使自己從容面對生活中出現的各類問題,可以使自己冷靜,理智地看待生活和人生。獨處可以激發出人的各項才華和潛能,可以督促自己進行獨立的思考,得出自己經過獨立思考以後才可以得出的獨到的見解,不會人云亦云。

再到夜幕降臨,我們感到絲絲孤獨和寂寞的時候,不妨積極一點,用樂觀的心態正視自己的內心。關掉科技帶給我們的"方便"又浮躁的溝通方式,自己跟自己聊聊天,想想喜怒哀樂,想想工作生活,想想親人朋友,去接納,去成長。

真正強大的人並非不孤獨,只是看清了孤獨的本質之後更加熱愛和享受生命,正所謂靈魂深處,享受獨處。

課外書讀書感想心得 篇28

一、指導思想

六年級的課外閲讀要更加放手讓學生開展自主閲讀。教師要通過引領使學生做到愛讀書、會讀書、多讀書、讀好書。學生要運用多種閲讀方法,完成課外閲讀總量,在理解、鑑賞文學作品的同時,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為自己的發展打好基礎。

二、閲讀目標

到六年級,要實現國小到國中的銜接。因此,六年級的課外閲讀應呼應課內閲讀,全面達到課標要求。

三、活動實施

1、時間與內容安排:

每天至少記一句名言警句;每週的閲讀課為共同讀書時間;讀後共同交流,以加深理解

2、確定書目

教師在學生讀書內容上不能放任自流,為防止學生讀無用的書,教師首先要指導學生先確定一學期要讀的書目,一部分由教師根據本學期的語文教學內容推薦相關的課外閲讀書目,另一部分可由學生推薦。讓學生結合老師及同伴推薦找到自己能讀且愛讀之書,每人制定一個自己的閲讀書目。

3、解決書源

(1)、適量買書。

(2)、廣泛借書。

(3)、設立圖書角。

四、活動措施:

1. 藉助平時語文課中略讀課文的學習,充分發揮好自讀課本的作用,儘量讓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引導學生掌握閲讀方法,為課外閲讀打好基礎。

2.要求學生讀書必作筆記,開展一次優秀讀書筆記的展覽評選活動,好的給予鼓勵。

3.師生共讀:為營造更濃厚的讀書氛圍,師生共讀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可利用在校閲讀時間開展與學生共讀一本書活動,讀中師生可隨時交流感悟。這樣不僅增了讀書的樂趣,而且能夠增進師生感情,進行心靈溝通,營造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mzx6y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