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晨誦午讀暮省心得體會_晨誦午讀暮省感悟與反思(通用3篇)

晨誦午讀暮省心得體會_晨誦午讀暮省感悟與反思(通用3篇)

晨誦午讀暮省心得體會_晨誦午讀暮省感悟與反思 篇1

晨誦午讀暮省是新教育的兒童生活方式,新教育實驗認為,晨誦的目的主要不在於記憶未來可能用到的知識,不是為了進行記憶力的強化訓練,而在於豐富兒童當下的生命,在於通過晨誦,既養成一種與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又能習誦、領略優美的母語,感受詩歌所傳達的感恩、優美及音樂感。所以,新教育實驗開發的晨誦,是一個結合了古典詩詞、兒歌與兒童詩、現代詩歌的複合課程。詞句優美、兒童在吟誦時可以感受與理解、傳遞人類美好的願望與情愫,是新教育晨誦的三個基本特點。

晨誦午讀暮省心得體會_晨誦午讀暮省感悟與反思(通用3篇)

我們給晨誦取了一個非常詩意的名稱:與黎明共舞。希望孩子們在每天的黎明時分與經典詩歌共舞,讓他們的生命在每天的第一時間得以舒展,靈魂得以空靈,師生共同傳達一種愉悦、飽滿的精神,並以此開啟一天的學習。當然,所謂晨誦,也並不一定侷限於“清晨”,其他時間也完全可以進行。

晨誦吸取了傳統的讀經強調內容的經典性以及大聲朗誦的經驗,但是與讀經運動強調在孩子記憶的黃金時段記憶大量的經典,等長大以後會慢慢地理解的方式不同,我們特別強調所選詩歌是以兒童當下的經驗所能夠感受到的。

晨誦的主要形式有:晨間誦詩、日常誦詩、生日贈詩和情境誦詩。晨間誦詩提倡在一定的時間內,用同一首詩歌來“開啟”黎明,為每一天注入生命的源泉。這個一定的時間可能是一週,一個月,甚至一個學期。這樣的詩歌,往往需要千挑萬選。晨間誦詩一般都是那些意義深遠的詩,既能夠讓孩子一下子感覺到它的力量與美,又無法對其全部奧祕進行把握,每一次朗誦都會帶來新的感悟,而從新的感悟中又將萌生出新的力量與美。因此,晨間誦詩是需要反覆咀嚼、吟誦、玩味的。

日常誦詩的內容可能達不到晨間誦詩那類詩歌的“無數次打動人的靈魂”的高度,但也必須是優美典雅的、天真純淨的、奮發向上的,更重要的是,是兒童以當下的經驗能夠感受得到的。日常誦詩是晨誦的“必修課”。

生日贈詩是最受孩子們歡迎和期待的一種晨誦形式。在每個孩子過生日時,新教育人都會精心選擇一首詩或者一個故事進行改編,如金子美玲的《向着明亮的那方》等,把學生的名字嵌入其中,然後讓全班同學一起朗誦給他(她)。這首詩一定是當下最適合這個孩子的,也一定是暗含了他的將來的,所以具有“唯一性”。許多老師還把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的一些細節表現及作業、作品等拍成照片,和生日詩一起做成漂亮的課件,展示給孩子們,讓人終身難忘。

情境誦詩則是在特別的日子,或者是特別的場景,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詩歌。比如教師節、母親節等節日時誦讀一些寫給教師、寫給母親的詩歌,再如汶川大地震發生後,選擇一些悼念遇難同胞的詩歌等等。在不同的節氣,隨着氣候的變化和校園環境的不同,我們還進行了“在農曆的天空下”的晨誦探索,用詩歌、音樂、繪畫,讓孩子們共同見證自己的成長,見證大自然的神奇,見證教師與學生共同編織的生活。

《聽聽讀讀背背——新課標國小生必背古詩詞75首》(光明日報出版社)中的75首詩詞,也全部是我們新教育晨誦的內容。古詩詞,作為漢語中最美麗、最精緻的表達,作為中國文化的精華,作為中國古代文人最基本的交往方式與生活樣式,吟誦唐詩宋詞,擅長琴棋書畫,曾經是古代知識分子的必修課。現在,這些東西正在離我們遠去。希望我們的國小生通過這些詩詞作為橋樑,走進更加廣闊浩淼的唐詩宋詞,走進豐富無垠的中國文化!

午讀:喚醒生命的美好與神奇

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閲讀史,一個沒有閲讀的學校永遠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把閲讀作為“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基礎,通過推進師生閲讀,與偉大的智慧對話,讓我們的精神豐富起來,讓我們的社會走向崇高,是我們的夢想。

“晨誦、午讀、暮省”中的午讀,是新教育實驗推進閲讀的一種努力與嘗試。午讀,代表的是整個兒童階段的非科學性質的閲讀,核心內容就是閲讀屬於他們自己的童年書籍。

不同年齡的兒童,由於其心理髮展階段的限制,他們能讀懂的書相對有限,我們要從大量的童書中尋找出適合每一年齡段兒童閲讀的書籍。二年級和四年級,不是相近的兩個年齡,不是相鄰的兩間教室,而是隔了幾重天地的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因此,閲讀應符合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不同特點。在低年級(一至三年級),我們倡導讀寫繪結合,用閲讀圖畫書、講故事、圖畫表達與創造相整合的辦法,讓低幼兒童的學習力與創造力得到自由的發揮。在中年級(三至四年級),兒童開始逐步從繪畫中淡出,加大文字閲讀量;結合講故事,加大整本書的主題探討,並開始進行故事與人物傳記的閲讀。到了高年級,在共讀方面我們則主張以主題探討為主,加大自由閲讀的量;加入自然科學方面的閲讀;將閲讀與兒童文學創作相結合。這種有針對性的閲讀呈現出非常明顯的“治療效果”。諸多兒童都開始自覺地遠離電視、遠離遊戲,精神面貌有了明顯改善。

生活在不同的語言裏,就是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中;共讀一本書,就是創造並擁有共同的語言與密碼。共讀,就是與讀同一本書的人真正生活在一起。如果沒有共讀、共寫、共同生活,教師與學生、父母與孩子、學生與學生,就可能是同一個屋檐下的陌生人。所以,我們倡導親子、班級共讀,通過共讀一本書,共寫心靈真誠的話語,實現師生之間、親子之間、同學之間乃至教師和家長之間真正的共同生活。通過共讀,發生了大量感人的故事,改善了無數親子、師生、家校關係,讓大家真正感受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共讀傳統的恢復,在某種意義上可被視作改良教育的突破口。

教育是喚醒,每一個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種子,藴藏着不為人知的神祕,而閲讀能夠喚醒這種藴藏着的美好與神奇。教育又是給予,是民族文化的特質,還是普世文明的價值,都需要教師和家長按生命成長的規律,慢慢地通過閲讀、通過故事傳授給孩子。可以説,共讀中的每一本童書,都是以故事的形式,完美地體現一個或若干個核心文明價值。兒童階梯閲讀研究,就是為每一個兒童尋找到他此時此刻最適合的童書;在兒童成長的每一時刻,一定有着這一時刻最適宜的一本童書。這些精心挑選的書籍,會在娓娓動聽的故事中,告訴孩子和平、尊重、愛心、寬容、樂觀、責任、合作、謙虛、誠實、樸素、自由、團結、專注、想象、寧靜、勇氣、敬畏、熱忱、虔誠、感恩、紀律、反思……在這樣的不斷給予、反覆喚醒中,孩子心靈深處那些與生俱來的真、善、美的種子,由此得到充分滋養,最終悄然萌芽。

暮省:讓反思成為學生的日常生活方式

暮省,指的是學生每天在完成學業以後,思考與反省自己一天的生活,並且用隨筆和日記等形式記錄下來,同時師生之間也可以通過日記、書信、批註等手段,相互編織有意義的生活。教師與學生用日記記錄自己的成長,親子之間、師生之間用詞語相互激勵、撫慰,這就使暮省成為一種日常工作的生活方式。

如果説閲讀是站在大師的肩膀上前行的話,那麼,寫作其實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我們強調堅持,“行動就有收穫,堅持才有奇蹟”,我們告訴教師與學生要學會堅持記錄自己的生活。在這個意義上的暮省,其實更強調意志的訓練。

當然,意志的訓練雖然重要,但暮省的方式方法同樣也非常重要。

在暮省活動推出之初,學生的隨筆往往帶有明顯的作文傾向,教師也往往以作文的要求來評價學生的隨筆,而沒有將之視為一種共同生活的方式。隨着活動的改進,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自覺地引導學生把隨筆和日記視為“三省吾身”的生活方式,作為反思自己的重要形式,並提筆利用師生共寫隨筆參與學生的成長,引領兒童走向自主與成熟。學生隨筆也逐漸豐富為心靈獨白(保密日記)、相互傾訴(共寫日記)、觀察日記、班級共議日記、童話文學創作等多種形式。對較低年齡的兒童,這種寫作則是以與父母聯合,並與繪畫和文字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的,我們稱這種方式為“讀寫繪”,比如,孩子們可以把他們看到和想到的東西,通過繪畫的方式表現出來,圖畫的文字部分可以讓父母配合完成。在高年級,也可以通過教師與父母的“便箋”實現“共讀共寫共同生活”的理想,讓父母與孩子一起閲讀、一起寫作。

讓學生養成反思的習慣,無疑是暮省的重要價值。如果能夠讓日記伴隨自己的人生,如果能夠堅持記錄自己的生活,反思自己的行為,每一個人都可以不斷挑戰自我、在現有的基礎上做得更好。暮鼓晨鐘,晨誦暮省,能夠給孩子們許多心靈的震撼。

素質不是知識與能力的拼板,而是一個人完整的理解力與創造力。素質教育不是簡單地增加一些文藝、體育的課程,而是通過一種整合的生活方式,並結合學科課程的學習,把那些真正對於一個人一生有用的東西教給學生,讓閲讀、反思與行動在生活中如同呼吸一般自然存在,讓教師與學生能夠真正過上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晨誦午讀暮省心得體會_晨誦午讀暮省感悟與反思 篇2

每天早晨起來,背上書包來到學校裏,開始一天的快樂的學習生活。

到校後第一件事就是拿出課本按照老師的要求讀書。聽着同學們朗朗的讀書聲,想到自己也是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員,就感覺自己很幸福,於是更加努力地讀起書來,就想把課本中的知識點和老師講解的知識都記到心裏去。

中午飯後是我們的午讀時間,同學們都把自己心愛的書本帶到教室裏,和同學們共同分享自己的最愛。每個同學都徜徉在書海里,與書中的主人公同呼吸共命運,看的出來每個同學都看的很認真,都是我學習的榜樣。

晚上,忙完一切,躺在牀上,閉上眼睛,認真仔細地回想一下一天的事情,學的知識是不是都掌握了,還有哪些知識還不是很明白;今天讀了什麼書,受到了什麼啟示,應該向書中學習些什麼;明天要學些什麼,打算讀那本書……這些就像過電影一樣每天都在腦海裏存着,使自己的知識更條理。

讓我們一起快樂的學習、長大。我相信,我們一直這樣堅持下去,學習一定會有進步的!

點評:本文作者將“晨誦午讀暮省”的心得體會完整的表述出來,語言組織簡練,內容很系統,按照早中晚的時間順序逐一闡述,值得一讀。

晨誦午讀暮省心得體會_晨誦午讀暮省感悟與反思 篇3

上學期,我和孩子們在新教育的路上,一路同行。晨誦、午讀、暮醒,一路走來,收穫良多。

每週二、四的早上,是我和孩子們興致最高的時候,帶着自己精心準備的晨誦詩,伴着燦爛的朝陽,和着清脆的鳥鳴,走進教室,迎接我的是孩子們燦爛的笑臉。師生問好:

師:早上好,同學們

生:薛老師,早上好。

師:與黎明共舞,

生:用美妙的詞語。

師:開啟生命中,

生:一個個重要的日子。

師:晨誦,

生:我們與黎明共舞

師:晨誦,

生:我們享受生命!

孩子們的聲音格外得動聽,笑容格外得燦爛。享受生命被孩子們讀得格外得響亮。

一首首精美的小詩,在我們的精彩誦讀下綻放出多彩的光芒。艾米麗狄金森的《神奇的書》讓我們搭上了一艘非凡的戰艦,駛向美好的未來;日本金子美玲的《向着明亮那方》告訴我們每個人、每棵小草、每朵小花、每隻小動物都有生長的權利,都會向着明亮那方,努力生長,綻放生命的光彩;汪國真的《感謝》讓我們每個人學會感恩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一首侯慧楠的《向上》鼓舞所有孩子們用最響亮的口號,最積極的心態投入到一天的學習中;胡林峯的《知識》讓孩子們知道了知識就是財富,多少任自己累計;一首《我們想要的你男孩》讓男孩子們明白了自己肩上的責任,也更加朝着人們心目中男孩的標準努力,而《可愛的女孩》,讓女孩子們明白了忙碌、謙遜聰明、純潔是女孩子的美德......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開始給孩子們送生日詩。每當孩子生日的那天,老師和全班同學給過生日的同學誦生日詩,還可以得到好朋友的特別生日祝福。

一首首,一篇篇,鍛鍊了口才,開啟了智慧,豐富了生命,培養了美德。師生沉浸在美好的晨誦氛圍當中,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建立了共同的語言密碼。

而每週二、四的午讀,則是我們最為沉靜的時刻了。走進教室,靜悄悄地,同學們早已在靜靜地看書,或歪着頭、或託着腮、或正襟危坐、或斜倚桌角、或笑嘻嘻、或淚潸潸、或喜上眉梢、或愁眉緊鎖,孩子們各種各樣的表情和神態,讓你有如走進了一個千姿百態的雕塑園。有時候,真的不忍心打擾孩子們靜靜的享受,於是就自己手捧書津津有味地看起來。

本學期我們共讀得書目是《我要做個好孩子》和《月亮茶館裏的童年》。

《我要做個好孩子》講國小生金鈴在家庭、學校以及生活中的喜、怒、哀、樂。書裏的金鈴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女孩子她在學校裏是一位中等生,不太受老師的關注;在家裏,她媽媽常常刺激她那考得不怎麼好的分數。她是一個普通家庭的女孩,卻有着可愛的心靈,真讓我佩服。她是一名即將畢業的國小生,長得挺胖的。但她有一顆善良寬厚的心。面對陌生的人她也能用極具感染力的熱情與並不是怎麼好看卻善良真誠的笑容來跟他人交流。可這一點也正是他的媽媽——趙卉紫最頭疼的了: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怕如果金鈴遇上壞人,後果不堪設想。

學習上,語文,金鈴如果遇到符合她胃口的作文題,那發揮的可謂是淋漓盡致,美妙絕倫。英語口齒挺標準,這讓英語老師大為所愛;可提到數學,金鈴的算數能力可謂是驚世駭俗——可以算到她姥姥家。

看到金鈴,我就彷彿看到了我的女兒,一個胖乎乎乖巧可愛的女孩,成績不算太好但也不算太差。作文好,常常有作文被當作優秀習作在牆上被貼出來或在班上朗誦;英語好,是班裏的英語課代表,經常出演英語劇,英語成績常常是滿分;但和金鈴同病相憐的是女兒的數學差,尤其是計算題,最典型的就是多步計算題,那麼複雜的步驟都做對了,但就在列豎式是把6+7算成12,真的讓人哭笑不得又為她扼腕歎息。

而文學畢竟是文學,金鈴媽媽苦苦為她尋找家教以期在小升中考試中能獲得一個好的分數從而可以考上全市最牛的外國語學校但卻找尋無果,結果竟然奇蹟般地被入院“偷”桑葉的金鈴誤打誤撞碰着了,而且一碰就是全市的特級教師且是數學特級教師。真不得不佩服作家的想象力,又對主人公的遭遇羨慕至極。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機會的機率恐怕離“零”不太遠吧?我常常在想,如果每個孩子都能像書中寫得那樣遇見一位好老師,那麼孩子們的學習還會是原來的那個樣子嗎?

想起著名央視主持人小崔的故事。因為作文裏的一個句子——“運動員像離弦的箭一樣……”寫得好,語文老師對小崔大加賞識,雖然後來小崔也知道了這不過是套式性的語言,但老師的賞識還是大大鼓勵了小崔的學習勁頭。後來,換班主任了,原來班主任在小崔的品行欄裏這樣介紹小崔:“該生至今沒有發現有任何缺點。”新來的年輕力壯的女班主任不知道為什麼,就和小崔過不去,她説:“聽説你紅得發紫,我一定好好給你正正顏色。”終於在有一天上課的時候發現了小崔的沒有好好聽講,於是一個粉筆頭狠狠地朝着小崔“砍”來,全班同學鬨堂大笑,老師説:“你把全班的臉都丟盡了。”就這樣,一個優秀的學生在同學們的起鬨中終於淪落成了一個“壞”學生。

後來,小崔的數學成績一落千丈,直至成年,他仍然不願意再接觸數學,不願意提起數學。成年後的小崔這樣形容數學:“對我來説,數學是瘡疤,數學是淚痕,數學是老寒腿,數學是類風濕,數學是股骨頭壞死,數學是心肌缺血,數學是中風……”他説:“當數學是災難的時候,他什麼都是,就不是數學。”

可想而知,當年的小崔在這樣的情況下,仍然考上了知名的大學,可以假想,如果小崔的學習勁頭保持原來的樣子,中國或許就多了一顆文學巨星,或者多了一位摘取數學皇冠的數學天才……我們姑且不論小崔的現在和將來,我們只知道當年的小崔還是個孩子,他稚嫩的心靈如何能承受住那樣的打擊與摧殘!

相比之下,金鈴是多麼的幸運,能夠遇到一位數學特級教師幫助孩子的學習,使得金鈴的數學成績突飛猛進,最終考上了自己心儀的中學。真的希望這樣的事情多起來,這樣的教師多起來,讓我們的孩子們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讀過這本書,我記得自己動情地告訴孩子們,不論孩子們現在的學習成績是好還是壞,記住,老師永遠在默默關注着你,真心關懷着你,老師願在坐的每位學生都能積極、努力、上進地學習。當你的成績下降的時候,老師比誰都着急,而當你取得好的成績的時候,老師比任何人都高興!

《月亮館裏的童年》裏的天米和麥穗,有這那樣純潔而深厚的友誼,他們一起走過了那麼多歡樂的歲月,一起做過了那麼多的有趣的事情,彼此知道了對方那麼多別人不知道的祕密……

可是當天米知道廖廖是被姨媽收養而姨媽在有了自己的孩子後無意中冷落了寥寥的時候,天米就覺得似乎自己的肩上多了一點責任,從而和寥寥走的近,這時候麥穗酸酸的醋意竟然一下子讓我回到了童年,當年的我們因為誰誰誰和誰誰誰好了而故意結合其他的小朋友孤立一個人,其實正是為了表達自己失去友情時候的淡淡的失落,雖然沒過幾天我們又會快樂地和好……

這兩本書不僅讓我找到了童年時的感覺,也為我的教學又增添了一分力量,我似乎看到了我的童年,從而更加理解現在的孩子們。他們善良、純真、可愛,為了一點點小事兒而高興或者痛苦,為了友誼的得失而傷心或者失意。是啊,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的想法無非就是少做點作業,少被老師逼迫,少被考試逼迫,生活多點快樂,多點色彩。想想現在孩子的負擔畢竟也太重了點,他們有權利找尋自己應有的快樂,不是嗎?

每天晚上則是我們的暮省時間,孩子們可以靜靜地寫一寫自己的讀書心得。教室變得格外安靜。孩子們在書寫心得的時候,狂躁的心沉澱了下來,文學素養和文化也在無形中慢慢地積澱下來,充滿書香的校園也在這一刻——靜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mljdo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