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感悟(通用28篇)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感悟(通用28篇)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感悟 篇1

傅雷,一位偉大的翻譯家。這是我對他的最初印象。但當我讀了《傅雷家書》後,我對他又有了新的瞭解,傅的雷同樣也是一位偉大的父親。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感悟(通用28篇)

《傅雷家書》是一本充滿着父愛的苦心孤旨,嘔心瀝血的教子篇,在這本書中到處都洋溢着傅雷對兒子的教育及愛。

從這本書中我看到了一位偉大的父親形象,他不斷用自己的經驗教育着、激勵着兒子。從表面上看他是一位十分嚴格、只知道批評兒子的父親。但他心中充滿了對兒子的愛。只是他將嚴厲化作愛,將批評化作關心,將懲罰化作呵護。

世上哪有不愛兒子的父親?只是他們對於愛的表達方式不同。有的父親因過肚疼愛成了溺愛,讓自己的該子成了温室中的花朵,經不起風風雨雨;有的父親過於嚴格,不允許自己的孩子犯一點錯誤,將孩子陪養成了“追求完美者”,所以他的孩子總交不到朋友;有的父親老是和孩子嘻嘻哈哈的,因此在孩子心中失去了威信,使得孩子過於放鬆,以至於影響學業。

在《傅雷家書》中的父親可不一樣他是一位教子有方、循循善誘的一位父親,他即懂得何時讓孩子學習又懂得何時讓孩子放鬆。但有時他也因他那代表愛的嚴厲不能讓孩子欣然接受而感到十分傷心與苦惱,但他從未在臉上流露的過,特別是在兒子面前,因為他是一位堅強的分親,他要在兒子心中做個榜樣。這也是他教育兒子的一種放式吧!

父親是一種稱呼,父親是一種責任,父親更是一種温暖。多麼偉大的父親啊!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感悟 篇2

傅雷老年常常回憶小時候教子的情形:他在書房工作,兒子在外練琴,小孩子的天性總是喜歡一羣人在外面瘋跑,但是傅雷剝奪了兒子的這種天性,而且練琴的過程中,用了很多暴力的手段,曾經一巴掌把兒子的耳朵打壞!

好在兒子傅聰成功了,成為音樂家。但是父親的負罪感並沒有因為兒子的成功而有所減輕,相反因為年齡的增

長而有所加重。終於在一次通信中,他和兒子提起這個問題,使他稍微感到輕鬆的是,兒子原諒了父親。這大概是的結局了。但是傅雷留給他自己和我一個問題:假如可重新來一回,父親還會用一種近乎殘暴的方式剝奪兒子普通的童趣而強迫他學習鋼琴嗎?

或許他可以這樣安慰自己:兒子在被迫學習鋼琴的過程中也可以體會到快樂!這種快樂是一種更高級的快樂。

真的嗎?我不敢學習他,再説咱跟人家的也不是一個級別的,現在的孩子脾氣都大,萬一小子哪天火氣上來,拿把刀跟我比劃一下,我可就虧大了。如今這樣的事情可不少,估計那些家長只看了傅雷家書的前半部,看到了兒子被教育的過程,但是沒看到父親的內疚

書是人汲取知識的源泉,一本好書可能就因此改變你的一生!從書中我們會發現那作者濃濃的情感!讀了傅雷家書後,我感受到他對兒子的那分關心與關愛。

《傅雷家書》共記載傅雷寫給在國外學習的傅聰十一通信。對於兒子的發展甚為關心,想方設法的指導着他。因此,關於兒子的音樂專業也是尤為關注。哪一樂曲,哪一樂章,哪一字節都談談自己的體會,心得。怪不得有人説;這樣的教育,不成材都難。

讓我們認真的想一想,其實,在我們生活中也不乏這樣的身影:因為我們生病,而徹夜未眠的身影;因為學習不佳工作不努力,而大發怒火的人……對就是他們,這些為了我們而嘔心瀝血的父母。傅聰傅敏理解了父母,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個成為國內國外知名的鋼琴家,一個也成為我國傑出的英語導師。而我們又做了什麼?不,我們不能再像從前那樣因為年齡的差異發生的磨擦,而大發脾氣。為了追求所謂的時尚,不顧父母的辛勞,大手大腳花着他們的血汗錢,而不感到愧疚……不,我們應懂得理解父母,做一個知道感恩的人!

個人,如果從小在父母的關愛下成長,長大後又懂得父母對自己的愛,那麼他會把這種愛延續下去,繼續傳給其他人,那麼世界上將會處處有愛。

我們在今後的生活中不應該關心別人,體諒別人嗎?好好想想你傷害了多少人去對他們説一聲“對不起”。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感悟 篇3

“一個人的思想,不動筆就不大會有系統。”

於是,在看完《傅雷家書》後,一種想要將傅雷先生筆下給予的感悟梳理於心的急迫促使我寫下這篇文字,希望能夠化出所得,了明心間。

先生萬里傳書的思緒,跨越十幾年光陰,遠隔萬水千山,不僅僅是對愛子的叮囑愛撫,字裏行間的感情,還昇華出了愛祖國,愛民族的赤子情懷,以及凝聚其中的人格魅力,皆為人深深所動容。

於現在而言,先生所屬的那個時代早已飄遠出人們的思想範疇,時間拉開的距離已模糊了對那時代的客觀判斷。然而我們依稀可感受到,那年歲傷痛的火花仍舊星星點點地挑撥着我們的神經,即使久遠,那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所帶來的精神刑罰跟身心疼痛的深刻烙印依舊時隱時現地浮出時代的水面。於是,對於一位愛真理,愛生活,愛藝術,剛正不阿,真摯率直的先生而言,最終選擇淨身出世的方式,表明真心,尋求思想解脱,我抱以理解和深深的感喟。

生活變形的魔爪不斷壓榨他的才思,摧殘他的身心,而先生卻一直在妥協與堅持中盼望能看到他所企盼國度的崛起,他一生都在堅持,即使別人認為是偏執的狂熱,他從未放棄。對人生哲思的深透,對音樂藝術的獨到與進取,對傳統優秀文化的化解滲透,思想的矍鑠敦促着他永遠秉承一顆澄澈的赤子之心,樂觀向上地化解時代的傷痛,拓寬着生命的寬度。

雖然先生自命過於偏執的缺點為生活添堵不少困擾,但丁點塵垢卻掩不住金子的滌亮。他擁有太多讓人稱頌的品格,再融入先生自個雅緻的生活感悟,以至於覺得那些形容詞像枝柳般地脆弱貧乏。在道不盡的人格美麗中,於我最感動的便是先生對藝術獨特高雅的見解以及謙卑樂觀,孜孜不倦的生活態度,讓一個美學初識者跟對生活迷惘的人在恍恍惚惚中,抓住了可以令她堅定的自信。

在對藝術的品味中,先生主張嵌入生活與自然,調衡感性的流動跟理性的堅持,在東方的超脱、恬靜、中庸跟西方的熱情、活潑、開明中取得恰當的平衡。然而最主要的是為生命的藝術注入純真的心跟情,“藝術表現的動人,一定是從心靈的純潔來的。”

在很多令現代人困惑的問題上,先生的見解都為我們解説了答案。對名利的取捨,艱苦的磨難,生活的哲理,藝術的本質,性情的錘鍊上,都如高明的火炬一樣,為我們驅趕黑暗,重現星月。

所以,對於這麼一位在時代濁流中越發澄亮透徹的精神偉人,除了深深的追思,我還有深深的敬佩。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感悟 篇4

有人把母愛比喻成一枝盛開的百合,在每個角落中散發着它迷人的芳香;而父愛就是一株茉莉,它在某個角落中默默地吐着它那獨有的清新芬芳。就如《傅雷家書》中的那位父親。

在一封封或長或短的書信中,傅雷作為一名父親,對於兒子的關心與想念溢於言表。“親愛的孩子,你走後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點鐘就醒,翻來覆去的睡不着,也説不出為什麼。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親獨自守在家裏,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樣,我和你媽媽老是想着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你看,字裏行間都飽含着傅雷的愛子情深。

傅雷作為一位長者,對兒子的教導與叮嚀更是時時刻刻。“末了,以後你再不能自費航空來回;為國家着想,航空票開支也太大,而火車來回對你的學習時間又有妨礙。總而言之,希望你全面想問題,要分出你目前的任務何者主要、何者次要;不要單從一個角度看問題。”“我們聽了都很高興,很感動。好孩子,我真該誇獎你幾句才好。回想一九五一年四月剛從昆明回滬的時期,你真是從低窪中到了半山腰了。希望你從此注意整個的修養,將來一定能攀蹬峯頂。”都説千叮嚀萬囑咐,父母心放不住。你説,傅雷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地培養,教育兒子先做人,後做事,怎能不讓我們感動?

而傅雷也扮演着他兒子的知心朋友。傅雷藝術造詣極為深厚,對無論古今中外的文學、繪畫、音樂的各個領域,都有極淵博的知識。在信中,他以相當多的篇幅與自己的兒子談美術,談音樂作品,談表現技巧,談藝術修養;當兒子遇到煩惱,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用細緻而深刻的言語與兒子交流溝通。

正如傅雷説,他給兒子寫的信有好幾種作用:一、討論藝術;二、激發青年人的感想;三、訓練傅聰的文筆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實的“鏡子”。信中的內容,除了生活瑣事

之外,更多的是談論藝術與人生,灌輸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做一個“德才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這看似平常的一張張書信,卻又不平常。因為那背後是滿載着的是父親對孩子的摯愛、期望,那是父愛!

這時,我如夢初醒,在生活中被我忽視的就是父親的愛啊。去年的生日,我邀請了幾位好朋友到家來聚會。她們都都説阿姨的手藝真好,做的菜很好吃。其實為了招待客人,看似是媽媽在廚房與餐廳之間忙前忙後,而我卻不知道的是,之前的絞盡腦汁想菜譜,菜市場精心挑選蔬菜,到最後一盤盤美味的佳餚擺在面前,這一切一直都是背後的父親付出的辛苦與設計最多。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感悟 篇5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傅聰、傅敏等的家信摘編,它給予我許多啟發,引發我對生活的無限思考。

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範,他們用自己獨特的方法培養着兩個孩子:傅聰―――著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這本書,不是普通的家書,而是濃濃父愛的傾注。父親的愛,是實實在在的,沒有華麗的詞語,沒有親暱的做作。這讓我不禁想到了我的父親,在我眼裏,父親的愛,是沉沉甸甸的,不會直接表達,有時倒覺得是在懲罰。讀了《傅雷家書》,我才漸漸領悟,父愛如山,他的嚴厲,他的恨鐵不成鋼,都是源於對我們濃濃的愛,只是換了一種需要我們慢慢感受的方式。

另外,傅雷與他們孩子的相處方式也是讓我極其羨慕的。有一個女兒對她的媽媽説考試失利打了六十分。母親揚手便要打她。這時女兒拿出考試試卷,上面的一百分很醒目。母親轉怒為笑,各種獎勵。女兒這時歎了一口氣,説道,我只是想知道你是愛我多一點,還是愛我的成績多一點。是啊,很多家長忽視了同孩子的朋友關係,養了十幾年,卻沒有真正地享受過為人父母的樂趣,他們因為迫切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待孩子的心態扭曲了,各種揠苗助長的措施出籠了。我們正處於青春期,叛逆心理開始萌芽,因為某些原因,母親對我的誤會、斥責,我會理解為她的無理取鬧,莫名其妙,我會眼角泛酸,甚至某一天會生恨。難道這些是家長想要的嗎?為什麼不能坐下來以平等的方式,從朋友的角度與孩子心平氣和地溝通?為什麼不像傅雷那樣,用濃濃的愛搭建起與兒子之間穩固的橋樑?“棒槌底下出孝子”,於是孩子嚐到了辱罵、拳頭的滋味,嚐到壓力和恐懼下學習的苦頭,他們可曾想,我們在鬱悶煩惱的時候,能向誰傾訴?又有誰可以傾訴?我希望有更多的家長能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和父母成為最貼心的朋友。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感悟 篇6

記得上一次去書店買書剛進去沒有幾分鐘就被一本橘黃色的書吸引了眼球坐在椅子上仔細翻閲才發現這本書所具有的獨特魅力。

《傅雷家書》是傅雷為兒子傅聰的家鄉,那是遠在國外的兒子看到書信對於他來説是一種莫大的鼓舞,看着看着,我便決然將它從書店買下。回到家長,我簡直愛不釋手,僅僅花了三天時間就全部讀完了。

這部由數百個家信組成的家書,仔細描述了傅聰出國留學到演奏成名再到結婚生子的成長經歷。在閲讀的過程中,我深深的感動並陶醉於父母親對於兒子的教育,其中,傅雷將父愛發揮的淋漓盡致,而且在痛愛孩子的同時,又不忘對孩子的教育,是一個標準且合格的家長,初讀此書時,書中都是親切的話語,使我十分感動。

讀完這本書,我學到了很多,想了很多,我懂得了傅雷對於兒子的期盼,也懂了異地他鄉是多麼的思鄉!

傅雷的教育,熱烈又恬靜,深刻又樸素,温柔又高傲,微妙又率直,也許這便是傅雷的魅力吧。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感悟 篇7

我酷愛讀書,不管是小説、散文還是隨筆,我都能讀得津津有味。甚至是宂長的詩歌,我也能欣賞一二。可我唯獨不喜歡讀書信,可能是因為偏見,我認為它實在是瑣碎。

這兩年聽過無數人推薦我讀《傅雷家書》,我亦是一一敷衍過去。現在必須得讀了,我才滿不情願地買了一本。可讀完後,我卻被一股暖流所包裹,如在寒冷的冬天飲下一杯熱水,心中之暖久久不退。這時我才知道當時的偏見有多嚴重。

傅雷是翻譯家,我曾在圖書館看過他譯的《約翰·克里斯多夫》,在印象裏他是個嚴肅的人,但通過這本書讓我知道了他的另一面,作為父親的對於子女的愛的一面。他教導孩子要熱愛中華文明,要以作國家之棟樑為己任,報效祖國,努力奮鬥。這些書信中的話語和期望,在出版之後,就不僅僅是對傅雷子女的期望,更是對現在的青少年的期望。

《傅雷家書》可以説不僅僅是“充滿着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是“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更有助於我們瞭解那時的歷史。透過《傅雷家書》,我們可以看到那個時代的記憶鮮活地呈現在我們眼前。它好似一扇打開的窗,讓窗後原本朦朧的景象清晰起來。

不僅如此,在《傅雷家書》中的一封封書信中,我們更可以領悟到很多的人生哲理、處世之道。傅雷本人向來以剛硬不屈出名,他為人坦蕩,稟性剛毅,並具有堅強的意志。而我們,也應該學習他的這種精神。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感悟 篇8

“若是澄心淨耳聽,萬籟俱靜也是韻。”一沓沓書信帶着牽掛與希望遠飄洋外,將思念娓娓道來。身處異國他鄉,傅聰對父親的教誨,對母親的掛念也是格外的感激,那時的他已從少年走向青年,何嘗不知道父母的愛之深切呢?

手捧一封書信,他彷彿看到了父親寫信的樣子。頭髮恍白,長時間因寫文章而身體虛弱,但一拿起筆和信紙,他就精神抖擻,彷彿煥發了光彩。剛勁有力的筆跡為他所熟悉,他不禁潸然淚下,淚水暈染了字跡。

信中,父親常以商量的口吻來向他指正音樂上的不足,告訴他接人待物的方法,教導他做人的道理。詞藻並非華麗,都是面對面的家常話,可他深知這些話猶如明燈一樣,為他點亮了前途之光。

而母親的文筆確實更加細膩柔和,字裏行間中將對兒子的愛流露出來,如清泉一般沁人心脾。是温柔的語句讓他回憶起兒時的温暖,是深刻的教導讓他終生受益。愛,有時並不是溢於言表,卻如同一個無形的盾牌,堅守着內心。

一封家書,串通了異鄉兩國的心,連接了濃濃的親情。家書內容多以諄諄教導為主,教導孩子以做人為主,以做藝術家為次。談文學,談音樂,談做人成了他們一家無形的家風。家風雖為嚴厲,可這促使傅聰的茁壯成長。

以情思拖於紙墨,以書信落款,偉大的愛飄洋渡海,終以無限感慨與思念畫上句號哦,讓遊子不生孤獨與寂寞之感。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感悟 篇9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傅聰、傅敏等的家信摘編,寫信時間為一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教子篇,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範,他們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地培養的兩個孩子:傅聰--著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是他們先做人、後成“家”,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輯印在這本小書裏,不是普通的家書。傅雷在給傅聰的信裏這樣説:“長篇累犢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種,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裏行間,給天下父母子女強烈的感染啟迪。

傅雷和傅聰的家書給了我許多啟示。我們很多家長忽視了同孩子的朋友關係,養了十幾年,卻沒有真正地享受過為人父母的樂趣,他們因為迫切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待孩子的心態扭曲了,各種揠苗助長的措施出籠了。有些家長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們想過沒有,他們有傅雷那種身教重於言傳的品質嗎?光學傅雷一個“打”字,打得出一個好結果嗎?於是孩子嚐到了辱罵、拳頭的滋味嚐到壓力和恐懼下學習的苦頭,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雖然由於政治運動的原因飽受折磨,但在這一點上他是幸福的,因為他和兒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現在,很多家長也爭相效仿傅雷的教子方式,因此,這就成了親子教育的典範。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感悟 篇10

在每個父親眼裏,孩子永遠是他的希望。

傅雷,我所瞭解的他只是一位博學且具有豐富情感的父親,在每一封家書中都充滿了他對兒子傅聰的淳淳教誨.細心引導和健康成長的期待。

傅雷支持兒子的藝術道路,就如他追求自己的理想,給予兒子的幫助,輔助他順利成長,成為了兒子人生之路的堅強後盾。在如今,大多數父親對自己已成年的兒女會放手,任其自由闖蕩,獨立克服困難,或許只有親身的經歷才會使自己更成熟,熟悉這個世界。

我不得不説,傅聰的確是個了不起的鋼琴家。但除了他的天賦與努力外,一定也少不了他的父親對他的良苦用心。所有名人,並不是能在一時就可以出名的,而是要花好幾十年的本領與經驗。但傅聰他是幸運的,他的父親在他最重要的人生道路上不斷引導他通向明智的方向,才使他有巨大成果。

我不得不佩服,傅雷作為一個父親,即使鬧關節炎,寫字很困難,也仍然寫下千言家書。信中除了濃濃親情外,還有説不盡的對祖國的赤膽忠心。

我的爸爸是我的朋友,他不但很隨和也很幽默。隨着我慢慢長大,我們的關係更融洽。既然是朋友,當然要懂得學習他人的優點。他的熱心腸總能感染到我,他幫助別人的次數似乎比幫助我的次數還多。但我並沒有感到失落,正因為他的以身作則,使我也被帶動起來,感到一種特別的快樂。或許,他是用行動來教育我。親身經歷比什麼都好。

每一位父親,所要教育孩子的方式各不相同,有説的,有寫的,有做的。但這之中都隱藏着他們對孩子的濃濃的愛。因此不一樣的父親,卻有相同的父愛。愛不一定要説出來,就像傅雷用信來寫下自己心中對兒子的希望。

以前,我總認為,孩子與父親之間有條河,我在這邊,他在那邊。

現在,我才認識到,對岸的不是他,他是為我擺渡的那個人。同時,他會遞上一支槳給我,讓我與他一起來掌握方向。

最後,我上了岸。父親對我説:“孩子,以後的路只能你自己去走了,好好把握啊!”接着,我讓他放心吧,便含着淚與他揮手道別。並帶着他對我的希望繼續踏上人生的道路。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感悟 篇11

曾經讀到過一篇文章,名字叫做《母愛如q》,母親不會寫字,所以每次簽字都在上面寫個q,“我”並不明白那是什麼意思,並且覺得十分丟臉,待到長大以後,“我”仍舊是母親的牽掛,到了最後“我”才明白,“我”其實就像是q字母裏頭的那條小小的尾巴,是母親永遠放不下的那頭。其實很多時候你也會發現父母的喋喋不休其實是擔心,父母的嚴厲指責其實是關愛,父母的高標準其實是放不下。因為他們認為我們做的不是還不夠好,而是還不夠優秀,不能自我、自覺的學習。其實最最放不下心、最最為我們驕傲、最最心疼我們的正是生我們養我們的父母。其實,不只是母愛如q,父愛亦是如此,正如《傅雷家書》當中的那位嚴厲而慈愛的父親一樣,不是嗎?

孩子還年少,就隻身到國外留學,面對着語言和學業以及禮儀,為人處世等等的壓力,他的父親給了他很多意見和鼓勵,那一封封充滿着期待和愛的家書,漂洋過海,將父母的牽掛和思念送達到孩子的身邊。一__四年一月十八日晚到一九六六年六月三日,這麼多封的家書難道還不能代表他們對孩子的牽掛嗎?期間有一次沒收到信就坐立不安,這難道不是父母最基本的擔憂嗎?

信中有這位父親對孩子的鼓勵、也有對孩子的教育、還有當孩子獲得榮譽時的那種驕傲,當然也有對孩子感情上的疏導。我想,這是每位父親,或者説是每位孩子都知曉的。不可避免的,這些家書當中也有對孩子的高標準要求,當你讀到這些的時候是否腦海裏會回想起父母那嚴肅的臉呢?現在是否能夠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了呢?

“我們做父母的人,為了兒女,不怕艱難,不辭勞苦,只要為你們好,能夠有助於你們的,我們總儘量的給。”這句話你有沒有覺得很熟悉?其實我們的父母經常説,“只要是有關學習的,能給的我的儘量給,就算是砸鍋賣鐵都要供你讀書。”,其實你可以在《傅雷家書》裏面找到你父母的影子,同時又能看看作為父母的他們是以何種心情來愛我們的。

或許你認為你獨立了,長大了,可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又是如此的需要父母的糾正。嚴厲並不是錯,反倒是對我們的一種鞭策,一種促進。或許很多時候我們應該站在父母的立場上思考。

成長,這是一個懵懂而艱辛的過程,但是我們必須經歷,而且必須成功的渡過,如果你還處在和父母的爭吵、糾結當中,那麼請你仔細地,帶着感情和長大的決心去閲讀《傅雷家書》,相信我,它會讓你受益匪淺。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感悟 篇12

自從我們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父母的愛便時刻縈繞在了我們身旁,孕育着我們茁壯成長。母親的愛温柔如風,叮囑與關懷的話語時常在耳畔迴響;父親的愛高大如山,為我們遮風擋雨,也許春夏秋冬四季在變,可他們的愛卻依然如舊。

最近一段時間,我有幸閲讀了由傅雷次子、傅聰胞弟傅敏選編的?傅雷家書?一書,可謂感觸頗深。此書是傅雷夫婦與兒子傅聰的精神接觸和思想交流的實錄,是家人之間真情流露的文字,不經意的筆墨,不為發表而創作。家書中的話語質樸而真切,字裏行間洋溢着滿滿的父愛,藴含着人生真諦。合上書,有這樣一句話一直躍然眼前:“得失成敗儘量置之度外,只求竭盡所能,無愧於心。”這是傅雷在家書中所提到的,讓我聯想到了平日裏母親對我的教誨: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全力以赴,不留遺憾。

還記得有一次演講比賽,無論我怎樣一遍遍地揣摩詞句卻還是磕磕巴巴,於是就想打退堂鼓,母親彷彿看出了我的心思,語重心長的對我説道:“這看似只是一場比賽,但能反映一個人做事的態度,倘若你全力以赴,最終結果卻還是不盡人意,那至少你是努力過的,就不會給自己留下太多的遺憾。人生其實真的很短暫,每個人都要珍惜在世間的時光,如果哪日走到人生的盡頭,驀然回首盡是追悔莫及和重重遺憾,那麼人生的意義又何在呢?”從那之後,我對待生活的態度發生了巨大的轉變,懂得了凡事都要竭盡全力、永不言棄,把生活過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傅雷對小時候的傅聰嚴加管教,他把孩子關在家裏,不讓他四處遊玩,培養他的音樂和文化,他還十分注意孩子的言行舉止和生活習慣,要求孩子學習認真,每天督促傅聰練琴幾個小時。為人父母的他們在內心深處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輕輕鬆鬆長大,可自古以來學海無涯苦作舟,沒有規矩哪能成方圓,不勞而獲何時何地都只能存在於童話之中!

書中看似是一封封普通的家書,實則是父母與孩子之間實時的心靈對話,如同黑暗中的一束火把,讓我們感到温暖,讓我們崛起奮鬥,讓我們在人生舞台上綻放出最美的自己,不負韶華,感恩遇見!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感悟 篇13

《傅雷家書》編入傅雷夫婦寫給兩個兒子的180多封家書,它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它不僅僅僅是家書,更是傅雷對遠在萬里之外的兒子的教育的文字篇本,其中最長的家書達七千多字。這該是有多深沉的愛,才能一封書信長達7000多字阿!傅雷先生一生以嚴謹著稱,但在家書中完全顛覆了往日那個冷峻嚴肅的傅雷,而向我們展現了一個慈父的形象。

1955年,當兒子取得巨大的成功,被掌聲和鮮花包圍時,傅雷寫了一封信告誡兒子要懂得控制情緒。他以“過來人”回首“過來事”的情緒激勵兒子要時刻持續謙卑,不懼怕孤獨,要勇於攀登藝術的止境,同時他借兒子成功之機給予他更多,向他昭示出更高的人生境界持續一顆純潔的“赤子之心”,指出一個成熟的人的心理應當是冷靜而超然的。

此外,傅雷在家書中一向傳達出這樣一個信念——堅強。傅雷對孩子説:“只要你能堅強,我就放心了!”可見堅強對人生的重要好處。堅強有兩個方面的體現:一是不怕挫折;二是永久持續謙卑之心,也就是勝不驕,敗不餒,這也是我們能夠學到的。

傅雷作為一個成功的文學翻譯家,對於孩子的教育自然是不同尋常的。但孩子從小就不在父母身邊,於是用信傳達愛意的接力開始了。傅雷在每封家書中都不寫白字,這是很重要的。這一點傅雷做的不錯,這既是他多年來養成的習慣,也是教育遠在萬里之外的兒子做事要認真的一個極好的機會。此外,傅雷還在信中教兒子識更多的外文,甚至整篇都用法文或英文書寫而成。

另外從《傅雷家書》中你還會發現傅雷是個做事雷厲風行的人,例如有的信就十分短小,簡要地説明用意就好了。傅雷治學嚴謹在他的絕筆中也能夠看出,事物的清單為完成的事一項一項的,一點也不凌亂,一點也不像出自面臨死亡的人的手筆。從他的絕筆信中,我們還能夠看出他不僅僅治學嚴謹,而且富有職責心和強烈的愛國和愛子之情。即使他的晚年受着政治鬥爭的迫害,他也絕不會怨恨祖國,而是一如既往的教導兒子要熱愛祖國,熱愛中國文化,他一輩子都堅定的堅持着自己的信仰,他雖死猶生。

傅雷這種處事態度影響了兒子一生,為傅聰走向未來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因此,傅雷所寫的這些書信也就是十分重要的,給傅聰上了一堂人生課,讓他明白如何在這個世界上立足。

傅雷還很重視“因材施教”,他對兒子從不苛刻。而且他對傅聰的音樂事業十分的重視,對傅聰事業的點點滴滴都十分的在乎,這讓傅聰十分的感動。

傅雷能夠説是千千萬萬個父親中的一個傑出的代表,他的對子女那深厚的愛使得他的兒子成長為極其優秀的人。其實,我們身邊的父親也跟傅雷一樣的偉大。我的父親也是經常為我們的生計,為了我們的學習,為了我們能上一個好的校園,為了我們能擁有好的成績,使得自己的頭髮都白了,費盡了心血,這是真正的偉大,這才是真正的父親!

《傅雷家書》是教育子女的一本好書,同時也就應是作子女的瞭解父母的一本好書。子女能夠透過這本書瞭解自己的父母,父母能夠透過這本書瞭解自己的子女,傅雷在信中所寫的每字每句已經成為經典,永垂不朽的經典。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感悟 篇14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這是陸游著名的詩句。的確,無論是在戰亂時期還是在和平的年代裏,家書都是無比珍貴的。在那薄薄的的信封裏,裝着的不僅僅是那一行行用親情凝成的字,更是難以丈量的,比天還高比地更厚的愛。

當你在一萬尺的高空中時,愛的力量能夠感受到你的微笑;當你在一百尺的深海時,愛的力量能夠感受到你的心每一次有規律的跳動。父母不僅僅是父母,他們還是我們的老師,醫生,廚師,工人,顧問……在摔倒時,我們有父母;在肚子餓時,我們有父母;在數學題不會做時,我們有父母;在青春期時,我們有父母……父母的高尚無私,領着我們上前;父母的教導鼓勵,給予我們動力。他們是動力的源泉,惟有這種動力,才給予我們多姿多彩的人生。

每當人感到無奈迷惘的時候,首先想起的當然是最親,最信任的人。而這,莫過於是父母親了。在大森林中。,迷路了,有北極星的引導,樹木的指路,月亮的照明。而父母就是北極星,是樹木,是月亮,在你最無助,最無奈,最失落,最寒冷的時候,給你雪中送炭讓你發泄,送你安慰。無論你身處異國還是異在他鄉,父母的這種安慰,問候都是你心中萌發的種子。平日覺得父母的嘮叨是最厭煩的,可你在這時候是最需要他的。它如同音樂,是超越界限,超越國界的,因為這種嘮叨是有着一個共同的出發點——那就是愛,無論是英語,俄語,德語,日語……無論它如何地千變萬化,可都不離其中。

就像文中一樣,當兒子消沉苦悶時,父親的勸慰,是一種莫大的幫助,這種勸慰,對於平時的我們來説是最平常不過的語言教育。可對於一個遠在他鄉,面對困難而無從入手的人來説,是最珍貴的教導,是最深刻的體悟。這種指導,領導是百聽不厭的,因為它充滿愛,令你不禁淚流滿面;也因為它語句深奧,令你從生活中探索,品味;更因為它是父母的話語,令你燃起心中的火。

春天的萬物復甦是因為土壤的呵護,泉水的滋潤,薄霧的籠罩以及陽光的愛撫。遠在他鄉的人們之所以幸福快樂也是因為家裏人信中,郵件中,QQ中的問候,安慰,幫助,更因為有永遠都傳遞不完,永遠都説不盡的愛。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感悟 篇15

如杜甫所説:“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自古以來,一封封雪片似的家書都包含着親人間的濃濃情感,而這本《傅雷家書》依是如此。

細細品讀,字裏行間流露着傅雷夫婦對兒子的愛和期望。不管他們對藝術上的諄諄教誨,還是對生活的千叮萬囑,從中我都品味出了濃濃的親情。

傅聰出國多年,為了避免他忘記中國的文化傳統,傅雷不斷地向他寄去一本本中國名著,建議兒子每天寫些中文日記,並堅持要他用中文與自己寫信。雖然兒子更好的瞭解東方與西方的文化差異,他有耐心的語言和西西的文字,一步一步的引導着兒子。

我看來,與許多家庭中的父子關係不同,傅雷和傅聰的關係更像是朋友。他像一個知心者一樣,與兒子天南地北的談:他們談藝術,理想的藝術同行雲流水一般;他們談婚姻,可見只有平靜,含蓄,温和的感情才能持久;他們談中西文化的異同,等等等等。

合上書,閉上眼睛。想起父母,他們或許沒有傅雷夫婦那樣博學,但他們努力讓我們學會感恩,教我們做人的道理。

我沉浸在這家書裏流淌的愛,久久不能自拔。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感悟 篇16

語文教材中選有傅雷家書的兩封書信我讀後感,受頗深。

傅雷,是我國羅曼羅蘭富二代等作家文章的當代翻譯界第一人。他培育了世界一流的鋼琴家傅聰。傅雷家書是他及其夫人和兒子傅聰傅敏的書信摘篇,這些家書凝聚着傅聰對祖國對兒子深厚的愛。信中首先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的問題。

在付聰消沉苦悶時,父母教育孩子如何正確面對生活的感情創傷戰勝挫折。“太陽太強烈,會把五穀曬焦,雨水太猛也會淹死莊稼。”這是他對兒子的勸慰又何嘗不是給我們啟迪呢?我們的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困難與挫折,而我們只有用一顆平常心去對待,不過分的在意為之焦急,也不能輕視,蔑之,不應風暴而消沉努力報警遠方,我們必會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他把兒子的信是為珍貴的禮物,他在兒子成功時滿懷星星激情洋溢的勉勵激勵兒子保持千危不懼,孤獨勇於攀登藝術的至高境界,確對待成功,“別擔心,解決一個矛盾就會前進一步矛盾是解決不完的,所以藝術是沒有止境的。”我們的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生命之河,綿綿不斷,有時平,無波瀾,有時間有湧進但從不會停下前進的步伐總是在向遠方奔騰。人生有幸與不幸,但我們平靜面對驚喜時,則是我們又跨出一大步時,寵辱不驚,為着我們更遠的目標而奮鬥,我們就是中國的接班人。

傅雷家書中給我們的啟示有太多太多,他不僅是至於我們個人也給我們在家庭教育放有了啟發。現今許多家長為了所謂的“為了孩子好”每天忙於工作,之間卻忽略了孩子們真正想要的不過是父母的關愛。有多少留守兒童,或者幾乎等於同於留守兒童的孩子因為極度缺少家庭父母的關愛,還荒廢了,毀了自己的`人生。所以我現在只想呼籲各位家長,何時放下工作,放下手機,放下麻醬,給你們的孩子真正的關愛與呵護?!傅雷家書將讓我受益終生。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感悟 篇17

時光荏苒,在這個寒假裏我讀了很多本書,其中《傅雷家書》讓我印象深刻。傅雷是我國著名的翻譯家、文藝評論家。他一生中孜孜不倦,在文學上做出了極大的貢獻,而且嘔心瀝血培養了兩個孩子:一位成了著名的鋼琴大師,一位成了英語特級教師。

《傅雷家書》主要是傅雷寫給兩個兒子的信,這本書中的每一句話都參透了一種偉大的、理智的父愛。他用自己的經歷現身説法,教導兒子如何對待生活:“人沒有苦悶,沒有矛盾,就不會進步。有矛盾才會逼你解決矛盾,解決一次矛盾即往前邁一步。”

是呀,父母對我們的關愛,往往都像這本書中的傅雷一樣,時時刻刻為我們着想。

讀了這本書我想起了前幾天我和媽媽吵架。因為寫作業時我的頭總是低得很低,媽媽提醒我要把頭抬高,這樣不會近視。可我不聽,覺得我的視力很好,不用注意。我就和媽媽頂嘴:“我的視力好的很,幹嘛要抬高呢?怎麼舒服就怎麼來唄!”媽媽聽了火冒三丈,説:“你要是近視了,我可不會給你配眼鏡。”我生氣極了,就朝媽媽擺了一個白眼,心裏想:哼!壞媽媽!

我現在才感到後悔,當初要是聽了媽媽的話,我就不會近視了,現在只想對媽媽説:“媽媽,對不起!我不應該不聽你的話。”

每次我與爸爸媽媽爭辯時,我都會翻開這本《傅雷家書》來體會體會傅雷對他女兒兒子的嚴厲,如果沒有傅雷對他們的嚴厲,他們就不會有今天的成就。可謂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呀!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感悟 篇18

略微讀了一些傅雷先生寫給兒子的家書,一種思家的情緒湧上心頭《傅雷家書》全書流露出了父親對兒子的深情,也不乏一位父親獨有的不可抗拒的威嚴。

傅雷教子是以嚴厲著稱的,曾經想他們的父子情意未必很好,然而我發現我錯了。傅聰留學海外,在那樣的年代,書信成了的通信工具,他對父親的感情也在一封封的家書中表露無遺。他們不僅談藝術學習,談生活戀愛,談做人修養,甚至一個小小的錯別字,父親都會指出來,他對學問的嚴謹態度可見一斑,他能用自己的學識思想,將一件件大事深入淺出地描述出來,深刻但不艱澀,給人啟迪。

生活變形的魔爪不斷壓榨他的才思,摧殘他的身心,而先生卻一直在妥協與堅持中盼望能看到他所企盼國度的崛起,他一生都在堅持,即使別人認為是偏執的狂熱,他從未放棄。對人生哲思的深透,對音樂藝術的獨到與進取,對傳統優秀文化的化解滲透,思想的矍鑠敦促着他永遠秉承一顆澄澈的赤子之心,樂觀向上地化解時代的傷痛,拓寬着生命的寬度。

雖然先生自命過於偏執的缺點為生活添堵不少困擾,但丁點塵垢卻掩不住金子的滌亮。他擁有太多讓人稱頌的品格,再融入先生自個雅緻的生活感悟,以至於覺得那些形容詞像枝柳般地脆弱貧乏。在道不盡的人格美麗中,於我最感動的便是先生對藝術獨特高雅的見解以及謙卑樂觀,孜孜不倦的生活態度,讓一個美學初識者跟對生活迷惘的人在恍恍惚惚中,抓住了可以令她堅定的自信。

在對藝術的品味中,先生主張嵌入生活與自然,調衡感性的流動跟理性的堅持,在東方的超脱、恬靜、中庸跟西方的熱情、活潑、開明中取得恰當的平衡。然而最主要的是為生命的藝術注入純真的心跟情,“藝術表現的動人,一定是從心靈的純潔來的。”

在很多令現代人困惑的問題上,先生的見解都為我們解説了答案。對名利的取捨,艱苦的磨難,生活的哲理,藝術的本質,性情的錘鍊上,都如高明的火炬一樣,為我們驅趕黑暗,重現星月。

所以,對於這麼一位在時代濁流中越發澄亮透徹的精神偉人,除了深深的追思,我還有深深的敬佩。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感悟 篇19

傅雷先生為人坦蕩,稟性剛毅,“--”之初即受迫害,於1966年9月3日凌晨,與夫人朱梅馥雙雙憤而棄,悲壯地走完了一生。

傅雷一生孜孜不倦,在文學上做出了極大的貢獻,而且嘔心瀝血培養了兩個孩子(傅聰——著名的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他是一位嚴厲、盡責的父親,在兒子長大成人,留學海外之後,仍通過書信的方式對兒子的生活和藝術進行悉心指導。父母與兒子的這些家書彙編成冊,就是《傅雷家書》。

在人們的印象裏,傅雷先生是一個非常理性而較少只露感情的人,而在給兩個孩子的信中,卻往往情不自禁地流露着自己的悲歡苦樂。如,開篇的第一封信中有那麼一段字:“聰:車一開動,大家都變成了淚人……昨夜月台上的滋味,多少年來沒有嚐到了,胸口抽痛,胃裏難過……”這是1954年傅聰應波蘭政府的邀請,參加“第五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並留學波蘭,傅雷全家及親人們到車站送傅聰去北京準備出國。第二天晚上,傅雷給傅聰寫了這段家書,讀來割肚牽腸、感人肺腑。

《傅雷家書》中凝聚着傅雷對祖國,對兒子深厚的愛。如,1955年1月26日的信:“世界上最高的最純潔的歡樂,莫過於欣賞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的傳達出來的藝術!其次,我們也因為你替祖國增光而歡樂!更因為你能借音樂而是多少人歡樂而快樂!”又如,1961年4月15日信中:“果然不出所料,你的信告訴我們在十三號收到……媽媽(傅雷的妻子朱梅馥)跟我兩人把信念了好幾遍,每遍都同樣使我們興致勃勃,欣喜莫名!……你的天賦稟資越來越有所發揮,你是對得起祖國的兒子!”不經意間流露出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和對兒子的舐犢之情。

“大音悉聲,大愛無痕。”《傅雷家書》中的每一句話都滲透了一種偉大的、理智的父愛。他用自己的經歷現身説法,教導兒子如何對待生活:“人沒有苦悶,沒有矛盾,就不會進步。有矛盾才會逼你解決矛盾,解決矛盾即往前邁進一步……。”

傅雷總是諄諄教導、循循善誘,教兒子如何做人。如,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禮儀要得體,遇困難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耀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在1956年2月29日夜信中,他關於傅聰對於莫扎特作品認識的不斷深入,進行了細緻的分析,在藝術方面給兒子講了情理交融的一課:“……必須再深入進去把理性所認識的,用心靈去體會,才能使原作者的悲歡喜怒化為你自己的悲歡喜怒,使原作者每一刻神經的震顫都在你的神經上引起反響。”“你活在他身上,他也活在你身上;你自己與他的共同點被找出來了,抓住了,所以你才會這樣欣賞他,理解他。”

同樣再此信中,他提到對藝術乃至人生的態度——“真誠”。“真誠是第一把藝術鑰匙,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真誠的‘不懂’,比不真誠的‘懂’,還叫人好受些。最可厭的莫比自以為是,自作解人。有了真誠,才會有虛心,才肯丟開自己去了解別人,也才能放下虛偽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建築在瞭解別人上面的愛,才不是盲目去愛”。“所以做藝術家先要學會做人。藝術家一定比別人更真誠,更敏感,更虛心,更勇敢,更堅韌。總而言之,要比任何人都較少不完美之處!”

一本《傅雷家書》,可謂苦心孤詣的教子篇,真乃“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啊!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感悟 篇20

早就聽説《傅雷家書》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這個暑假,我認真拜讀了這本名著。

這是一本由傅雷及其夫人在1954至1966年間寫給兒子傅聰、傅敏的186封家信組成的書,書中傅雷夫婦對孩子諄諄教導,要求孩子不斷提高自身修養,熱愛自己的祖國,和孩子暢談自己對音樂的見解與感悟,父子的濃濃親情,流淌筆端,躍然紙上,縱使千山萬水,依然近在咫尺。

父親的愛是嚴肅、莊重的,他反覆地與兒子討論藝術上、事業上的問題,但當他細細回想孩子小的時候情景、醒來後因想念兒子無法入眠時,更多的温情瀰漫在字裏行間,催人淚下。作者經常提到對兒子的愧疚,認為在兒子的童年時代,沒有給他足夠的愛與温暖,更多的只是批評、指責和條條框框的禁錮。也正因為這些,傅雷後悔不迭,他用自己的餘生為兒子在藝術事業上披荊斬棘、指引方向。他是兒子尊敬的長輩,在與孩子探討學習、做人、藝術的同時,不厭其煩地告訴遠在他國的兒子要時刻保持一顆愛國的心及一腔愛國主義情懷。他又是兒子最好的朋友,他説:“我高興的是我又多了一個朋友,兒子變成朋友,世界上有什麼事可以和這種幸福相長的。”亦父亦友,這就是傅雷,一位偉大的父親。

經常有同學講,和父母有代溝,父母不理解自己,自己有心裏話不願和父母説,這些在《傅雷家書》面前顯得多麼蒼白無力呀。其實,父母不管是否有成就、是否有才華、是否有金錢,他們對孩子的愛都一樣的深沉,最關鍵的是父母和孩子的相互理解和溝通。我很有幸,和爸爸媽媽一直相處愉快,但有時候,也會因為一些事情鬧得不愉快,覺得不理解他們,他們更不理解我。其實事後一想,事情遠比我們想象的要簡單,有時只是一句話的事兒。

成長的路上,聽聽父母的意見,説説自己的想法,和父母多溝通,我們的人生將少走很多彎路,將會收穫更多的幸福。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感悟 篇21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傅聰、傅敏等的家信摘編,寫信時間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教子篇,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範,他們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地培養的兩個孩子:傅聰--著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是他們先做人、後成“家”,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輯印在這本小書裏,不是普通的家書。傅雷在給傅聰的信裏這樣説:“長篇累犢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種,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裏行間,給天下父母子女強烈的感染啟迪。

傅雷和傅聰的家書給了我許多啟示。我們很多家長忽視了同孩子的朋友關係,養了十幾年,卻沒有真正地享受過為人父母的樂趣,他們因為迫切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待孩子的心態扭曲了,各種揠苗助長的措施出籠了。有些家長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們想過沒有,他們有傅雷那種身教重於言傳的品質嗎?光學傅雷一個“打”字,打得出一個好結果嗎?於是孩子嚐到了辱罵、拳頭的滋味嚐到壓力和恐懼下學習的苦頭,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

現在,很多家長也爭相效仿傅雷的教子方式,因此,這就成了親子教育的典範。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感悟 篇22

感謝讀書會這次活動,讓我讀到了這本書。袁枚説“書非借不能讀也!”對我來説,借來的書很多時候放到期限到或者過期還沒去翻,這次有任務了就逼着自己一點一點看,結果竟然看完了。我借到的版本是由付敏所編,由三聯書店出版的。説實話,看了一遍,我還想再看一遍,正如傅雷的朋友樓適夷説的: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它涉及到的不僅僅是音樂、美術、學習,感情,還有做人、做事乃至甚至於兒子寫錯字,父親也會“鄭重其事”地指出並耐心分析、糾正。

傅聰剛離開國家,傅雷就很細心地跟他講:長篇累牘地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是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鍛鍊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方面。他想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要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具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讀他們的書信,我們可以想到得到這樣一個場景,兒子在數萬裏之外,正準備一場重要的演奏,父親卻好似對即將赴考的身邊的孩子一般殷切地注視着他的每一次心臟的律動,設身處地預想他在要走的路上會遇到的各種可能的情景,並替她設計應該如何對待。説實話,合起書來,我常常自我反省:我對孩子有沒有這種耐心,有沒有這麼全面地去考慮過他要面對的事情。

據説傅聰小時候,傅雷親自編制教材給孩子訂日課,一一以身作則,親自督促嚴格執行,他規定孩子應該怎樣説話,怎樣行動,做什麼,吃什麼,不能有所逾越。比方每天同桌進餐,他就注意孩子坐的是否端正,手肘靠在桌邊的姿勢是否妨礙了同席的人,飯菜咀嚼,是否發出喪失禮貌的咀嚼聲,甚至因傅聰不愛吃青菜,專揀肉食,又不聽父親的警告,就罰他只吃白飯,不許吃菜。在酷暑的時候,傅聰因為練琴,經常衣褲全濕。這些事情,在書信裏也可見一斑,傅雷在其中的一封信裏這樣教導兒子:你素來有兩個習慣:一是到別人家裏,進了屋子,脱了大衣,卻留着絲圍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裏,或是褲袋裏。這兩件都不和西洋的禮貌。後面還詳細地講解在飯桌上應該怎麼做,出台行禮或謝幕應該怎麼做。

光這一嚴一細,可以見父親對孩子那殷殷切切的愛意和期望。

我們作為學生的話,他這裏也有許多可以借鑑的;他説一切學問沒有速成的,尤其是語言。在語言的學習上,他有四五次提到,學習俄文別太快,太快了記不牢,將來又要重新來過,犯不上。擔心到國外,因為語言障礙,樂理跟不上,在國內要多學樂理。這都是在四五封信裏提到的。其中樂器的技巧也是如此,幾次三番,一點都不膩煩。對傅聰的感情,他叮囑前途為重,健康為重;對友情,他説:待朋友不能馬虎,大小事都要對人家有交代。身體,要有空去休息,真是一切零星小事都幫孩子想得周到,一些事情都要做的妥帖。

書中處處閃耀着智慧的光芒,時時給人深刻的開導。其中貫穿始終,我以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關於做人、修養以及學問的關係實為一體的思想。這就是重視和強調“一般修養”的重要。在其他信中,這種思想都有出現,比如關於去博物館、去森林等建議,便是希望通過這些方式提高一般修養,而不是一味練琴、搞音樂。

這就説明,讀書只是修養途徑之一,另外還應有其他。即使讀書,也不應僅限某某學科。因為,人生或生活絕不像大學學科分類那麼規範齊整。各領域都只是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的一個側面,要理解我們生活的世界以及我們自己,廣泛閲讀是有好處的。 除此之外,其他比如,關於感情(激情)和理智的關係,應當以理智控制感情;常以星際或宇宙的視野看待人生的一切事物,因而明白人的侷限性等等,皆為真知灼見,無不閃耀着理性的光芒! 以上便是一讀《傅雷家書》後的一些感想。這是粗讀一遍,得到的體會,我還將細讀一下,一遍更深地體會這位名家的胸襟和情懷。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感悟 篇23

用了快半個月的零星時間讀完了《傅雷家書》。大概五六年前吧,彼時我還在讀本科,那時候我曾經想要讀一讀這本書,但是翻了幾頁就覺得甚是無趣,認為不過是老父親對兒子的家常惦念,何以成為幾代人教育的典範。

近日我再讀之時,卻覺得越讀越投入,字字珠璣,做人,做學問,過日子,甚至交朋友的道理都深感認同,也會想起我的父母,想起他們曾經給我的箴言與勸導似乎也是如出一轍,只是彼時的自己年少輕狂,只有在經過時間的打磨,遇到了挫折和失敗之後,才會回過頭來覺得是至理名言。大抵人都是這樣,不諳世事的時候,覺得自己想的都是對的,對長輩的教育總是不屑一顧,只有自己撞了南牆,才會明白箇中道理。

附上幾段印象最深刻的節選,跟朋友們分享:

關於做學問

“天下事樣樣都要用痛苦去換來,都要從實踐中學習”

“我屢次要你生活生活正規化,學習正規化。不正規如何能持久?不持久如何能有成績?如何能鞏固已有的成績?以後一定要安排好,控制得牢,萬萬不能空與忙調配得不勻,免得臨時着急,日夜加工的趕任務。”

“望你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學問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當然,那是要靠你堅強的信心。剋制一切的煩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非克服不可”

“在心理上多做準備,多多鍛鍊意志,預備忍受四五年中的寂寞和感情的波動、這才是你目前應做的事”

傅雷的兒子傅聰是國際鋼琴大師,這本書收錄的便是傅聰在波蘭及英國學習期間父子之間的通信。傅雷在音樂,藝術上均有很深的積累和底藴,再加上歷盡半個世紀的滄桑,對兒子的各方面均有非常有價值的指導。在學問方面,傅雷一直堅持要兒子從實踐中學習,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剋制自己的感情和寂寞,磨練自己的意志,在自己音樂專業的基礎上,不能停止對文學,美術等其他方面藝術的修養與提高,因為文化和藝術是互通的。

2.關於做人

“可怕的敵人不一定是面目猙獰的,和顏悦色,一腔熱愛的友情,有時也會耽誤你許許多多寶貴的光陰。孩子,你在這方面需要拿出勇氣來”

“一個熱情的人,尤其是青年,過火是免不了的;只要心地善良,正直,胸襟寬,能及時改正自己的判斷,不固執己見,那就很好。”

“我一生做事,總是第一坦白,第二坦白第三還是坦白。繞圈子,躲躲閃閃,反倒容易叫人疑心;你耍手段,倒不如光明正大,實話實説,只要態度誠懇,謙卑,恭敬,無論如何人家不會把你怎麼的。我的經驗,和一個愛弄手段的人打交道,永遠以自己的本來面目對付,他也不會用手段對付你,倒反看重你的。你不要害怕,不要羞怯,不要不好意思,但是話一定要説的真誠老實"

傅雷在教育孩子做人上核心的觀點就是真誠老實,正直善良,同時也要少説話多做事,保持謹言慎行的態度,傅雷在信中不止一次地提到要傅聰注意自己的言行,説話不能太主觀,待人千萬要和氣。

3.關於感情

“對終身伴侶的要求,正如對人生一切的要求一樣不能太苛刻。事情總有正反兩面:追得你太迫切了,你覺得負擔重;追的不緊了,又覺得不夠熱烈。温柔的人有時會顯得懦弱,剛強了又近乎專制。幻想多了未免不切實際,能幹的官家太太又覺得俗氣。只有長處沒有短處的人在哪兒呢?世界上究竟有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或事物呢?撫躬自問,自己又完美到什麼程度呢?這一類的問題想必你不止考慮過一次。我覺得最主要的還是本質的善良,天性的問候和開闊的胸襟。”

“個人唯有敢於正視現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終不至於被回憶侵蝕。我相信你逐漸會學會這一套,越來越堅強的。我以前在信中跟你提到過感情的創傷。就是要你把這些事當做心靈的灰燼看,看的時候當然不免感觸萬千,但是不要刻骨銘心地上海自己,而要像對着古戰場一般的存着憑弔的心懷”

“感情問題,務必要自己把握住,要堅定,要從大處遠處着眼,要顧全局,不要單純的逞一時之情,要及其冷靜,要顧到幾個人的幸福,短視的軟心往往會對人對己造成長時期的不必要的痛苦。“

”只有把興趣集中在事業上,學問上,藝術上,儘量拋開渺小的自我,才有快活的可能,才覺得活得有意義。未經世事的少女往往會存一個荒誕的夢想,以為戀愛時期的感情的高潮也能在婚後維持下去。這是違反自然規律的妄想”

“對方的優點,要認清是不是真實可靠的,是不是你自己想象出來的,或者是誇大的。對方的缺點,不能因為其他次要優點而加以忽視。次要的缺點也要辨別是否能改,是否發展下去會影響品性或日常生活”

傅雷早年在感情上並不能算上從一而終,給自己的太太和家人也造成了不小的傷害。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誡自己的兒子在婚姻和愛情中應該承擔的責任,並告誡對初戀念念不忘的兒子切勿把愛情當做生活的重心,藝術第一,真理第一,事業第一,愛情第二。一個有情飲水飽的人註定不會在其他方面取得成功。傅雷還在擇偶時需要考慮的問題一一跟兒子加以説明。從信中可以看到,傅雷是一個非常開明並且有閲歷的父親,他知道人無完人,不能事事求全的道理,在擇偶方面更是如此,最初的熱情是不能長久維持的,真正能把日子過下去需要的是二人的相互包容與磨合,這就需要在擇偶時一定要認清對方的優點缺點,觀察對方是否有開過的胸襟和純良的人品,再做出決定。

除了學問,做人和愛情之外,傅雷在信中時時叮囑兒子不要忘記黨和國家的培養,不要忘記父母親人在時刻掛念,要常懷感恩之心,對所有幫助過自己的人表達感謝,這種感謝不是簡單地藏在心裏就可以,而是要真切地表達出來。書中所表現出來的傅雷夫婦拳拳愛國之心,對孩子無所保留的愛與幫助,還有經歷半生苦難與歷練的字字珠璣,都讓人無比動容。

我深深有感於這樣有價值的文字,又想起自己的父母,或許他們沒有傅雷這樣的文采,但是他們在生活中的言傳身教,也都讓我獲益匪淺。曾經我也盲目地自以為是,認為他們與自己有代溝,認為他們的想法已經跟不上時代,但是經歷了生活,學習,感情的各種歷練後,我發現有些東西是人生的真理,是不會隨着時代的改變而變化的,而父母帶給我的就是這樣樸實無華卻又讓人受益終生的道理。他們就像驕陽一般,不滅的陽光灑在我前進的路上,指引我的未來的方向,他們又如星光一樣,温潤明亮,帶給我心靈的慰藉與滋養。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感悟 篇24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間寫給孩子傅聰、傅敏的家信摘編,該書是一本優秀的青年思想修養讀物,是素質教育的經典範本,是充滿着父愛的教子名篇。他們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地培養的兩個孩子(傅聰—著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教育他們先做人,後成“家”,是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因此傅雷夫婦也成為是中國父母的典範。

《傅雷家書》是文藝評論家以及美術評論家傅雷及其夫人寫給兒子的書信編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編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書信,最長的一封信長達七千多字。字裏行間,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摯愛、期望,以及對國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傅雷家書》由於是父親寫給兒子的家書,是寫在紙上的家常話, 因此如山間潺潺清泉,碧空中舒捲的白雲,感情純真、質樸,令人動容。

這本書其中有幾個片段非常讓我感動,比如:“親愛的孩子,你走後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點鐘就醒,翻來覆去的睡不着,也説不出為什麼。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親獨自守在家裏,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樣,我和你媽媽老是想着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

這一小段故事,是傅雷先生寫給他兒子傅聰的。從上面的語句,字裏行間可以看出傅雷先生的愛子情深。對於長大的兒子,希望他茁壯成長,向外發展,但又不忍孩子遠離身邊。其實家長都是這樣的,從十月懷胎到一朝分娩,家長辛辛苦苦,一步步將兒女哺育成人,為的就是希望子女才有所用,以後不至於露宿街頭。而,兒女成才之際,亦是離開屋檐獨飛之時。作為父母,既為他們而高興,也為此傷心難過。畢竟是骨肉之情。作為我們應該體會、理解父母的苦心,讓父母看到他們想看的一幕——我們快快樂樂的生活,也算是報答了父母含辛茹苦的養育之恩。

在這裏,我不就想到了我的父親。他總是默默的付出,不求回報。父愛像海,寬廣深沉而含蓄;父愛像山,穩重厚實而威嚴;父愛像河,舒緩平靜而綿長。在困難時,父親給我們他温暖的臂膀:在痛苦時,父親給我們他寬闊的胸懷。父愛無言,默默付出,不求回報。

“孩子,我謔待了你,我永遠對不起你,我永遠補贖不了這種罪過!這些念頭整整一天沒離開過我的頭腦,只是不敢向你媽媽説,人生做錯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寧!真的,巴爾扎克説得好:有些罪過只能補贖,不能洗刷!”

離別之時,父親傅雷自責對兒子的管教嚴格,手段“殘忍”。竟然成了自己的錯誤。哎,其實這是愛子情深啊!“少時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傅雷老師在兒子幼時,嚴加管教、一絲不苟,“殘忍地虐待”了兒子傅聰。聽來笑話,哪裏有父親虐待自己的親生骨肉的呢?俗話

説得好,棍棒底下出孝子,而傅雷老師用的是嚴父底下出才子。平時,父母對我們實行“暴力”的時候,我們應該抱有理解的態度,我們要體諒父母的心急如焚。因為他們這麼做是對我們好,也是恨鐵不成鋼。畢竟父母們都抱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啊!

我看到這裏很後悔,因為我總是在父母苦口婆心的勸説後不滿的埋怨他們,對於他們的悉心教導,我不領情。我感到了自己的不該,我流下了悔恨的淚水。我要真摯地對父母説一聲:“對不起,我錯了!”

而在《傅雷家書》中,傅聰的母親在信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她也給她的兒女寫了好幾封信。 信中充滿了對子女的關心和憐愛。同樣她對於傅聰的音樂事業也非常的在乎這也同樣讓傅聰十分的感動他也明白了母親的愛對他有多重要。這也放我感歎唏噓母愛的寬容和偉大。

這本《傅雷家書》真的讓我懂得了非常多的道理,也讓我更加了解父母的心理都在想着什麼這讓我可以更好的和父母溝通。

我太感謝這本書了,因為它是一本讓我真正瞭解真正的父母的愛的一本好書!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感悟 篇25

這個暑假,我讀了課本上推薦的《傅雷家書》,讀後深有感觸。

《傅雷家書》本書一共有三十二封家信,在這三十二封家信中,提到的問題有大有小;創新與突破;用人之道;看好你的錢包,讓你的演講充滿魅力……有宏觀指導亦有不勞其累,不厭其煩的細微關懷,都讓我們感受到傅雷夫婦對這兩個孩子:傅聰——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培養。

博雷先生在對博聰的家信中不僅談藝術學習,還談生活、戀愛,談做人,談修養,甚至於兒子寫錯字,父親也會“鄭重其事”地指出並耐心分析、糾正。也正是這種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如論文,譯作),使得我們可以直截地清楚地感受到,文藝評論家、文學翻譯家傅雷先生做人、做學問的細緻、嚴謹、認真的態度和作風。

然而傅聰在異國漂流的生活中,從父親的這些書信中汲取了多麼豐富的精神養料。時時給他指導,鼓勵與鞭策。使他有勇氣與力量,去戰勝各式各樣的魔障。踏上自己正當的成長道路。傅聰這種熱愛祖國,信賴祖國的精神,與傅雷先生在數萬裏之外對他殷切的教育,是不能分開的。所謂‘一個父親勝過百個教師’啊!

現在人們都知道人的一生中重要的事情只有兩件,即做人與做事。因此他們的家庭教育就不可避免地要教。諄諄人世語悠悠父子情。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感悟 篇26

其實,當我一開始看《傅雷家書》時,我甚至不敢相信這是一個大男人的文筆,特別是第一篇中傅聰的離別時的情景,看上去竟像是生離死別。但在這其中,我也發現,傅雷是一個讓我震驚的父親:他愛孩子,但不慣;他疼孩子,但不過。

他曾在書信中批評兒子太沖動,做出要去蘇聯進修鋼琴的決定。他忍着腰痛,寫下長信,理性而清晰地寫下了波蘭和蘇聯老師的比較,他説:“一個人要做一件事,事前必須考慮周詳。尤其是想改弦易轍,丟開老路,換走新路的時候,一定要把自己的理智做一個天平,把老路和新路放在兩個盤裏很精密地稱過。”細細讀來,讓人感覺,這好像是一位長者在細心而仔細地教導後輩為人處世的經驗,告訴他如何從錯誤中吸取教訓。

在這其中我又看到了一個謙虛而恭敬的父親,他為兒子進行教導後,並沒有直接命令兒子:你必須聽我的!而是幽默地説:“假如你還不以為我頑固落伍,而願意把我的意見加以考慮的話,那對我真是莫大的‘榮幸’了。”嚴肅而不失幽默,理性而不失温情。

也正是如此,我想起了我的父親。也許是世間總是巧合不斷,我與傅聰一樣,常年與父親相隔兩地的。但每當相見時,他總會用他那雙飽含深情的眼睛看向我,那雙滿是老繭的大手僅緊緊地握着我的手,用他的大拇指輕輕摩挲着……我似乎在他心裏永遠是那個長不大的孩子。

我父親有一個惱人的“毛病”:老是給我打電話,沒事也打,有事也打。常常是週五時,還沒有到家,電話已經“叮鈴鈴”地響了好幾次了。有時電話鈴一響,奶奶看到那串137開頭的熟悉號碼,就會條件反射的叫我接電話。我老會想:是不是每個父親都會像我父親一樣,在看到子女時,即使上一秒有再大的火氣,下一秒也會立即調整好情緒,眼神温柔的看着孩子,親切地説:“怎麼了?”

在傅雷的書信中,我看見了我父親的身影,想起那一記記的“温柔殺”那種父愛的偉大就油然而生了。

也許,父親就是如此,總在孩子不注意時流露出那種偉大而深沉的愛。不知你是否注意到了那雙在背後默默注視着你的温柔眼睛。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感悟 篇27

這一次,我讀了《傅雷家書》,這是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寫給親朋好友的信件,其中有一篇學外文的對我幫助很大。

在信中,傅雷先生説,讀外文不能太快,太快了記不牢,將來又要重新來過,犯不上。開頭必須從容不迫,位與格必須要記憶,象應付考試般的臨時強記是沒用的。在這一段話中,傅雷結合了自己學習語言的經驗,告訴我們“欲速則不達”的道理---學習語言時,切勿貪多,貪快。只有每天學習保證有所收穫,日積月累,循序漸進,才能獲得真正的成功。

對於自己的孩子,他還建議把功夫花在語感上。他説外文在國外學更好,所以目前貪多務得也不會有太大的進步的。我覺得這句話一點也沒錯。我到國外旅行的時候,早上一睜開眼睛,聽到的廣播裏的就都是英語;在商場裏,店員説的也是英語;想和別人交談,人家説的都是英語;向別人問路,可別人根本聽不懂中文。漸漸的,在我腦海裏沉睡的記憶被喚醒了,那些我以為已經忘記的單詞,重新展現在了我的眼前。我終於能大致聽懂別人説的話了。在媽媽的鼓勵下,我和別人試着聊起天,後來居然還談到了自己家鄉的美食美景,風俗習慣。這充分證明了傅雷先生説的話,學語言,好的環境必不可少。

我覺得,書信是最真切,自然的文字。思想到哪裏,文字就到哪裏。因此,讀《傅雷家書》,我們讀到的是一顆崇高的心。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感悟 篇28

看完《傅雷家書》後,我發現這是一本充滿父此文來源於文祕寫作網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此文來源於文祕寫作網書。傅雷藝術造詣極為深厚,對無論古今中外的文學、繪畫、音樂的各個領域,都有極淵博的知識。他青年時代在法國學習的專科是藝術理論,回國以來曾從事過美術考古和美術教學的工作,但時間非常短,不能與其他人一起共事,總是在半路上退出,不能發展自己的此文來源於文祕寫作網好。

在這本書中,傅雷曾在信中對傅總説:“家信有好幾種作用: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藉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章,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此文來源於文祕寫作網’,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從這句話中可以體會到傅雷對他的孩此文來源於文祕寫作網非常關懷,並指引孩此文來源於文祕寫作網走向成功。

而他的孩此文來源於文祕寫作網也取得了成功,傅聰成為了鋼琴大師,而傅敏成為了英語特級教師。這説明了傅雷的教此文來源於文祕寫作網非常成功。

最後,我用書中的一句話結束這篇文章:傅雷夫婦作為中國父母的典範,一生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培養的兩個孩此文來源於文祕寫作網:傅聰--著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是他們先做人、後成“家”,超脱小我,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

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此文來源於文祕寫作網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裏行間,給天下父母此文來源於文祕寫作網女強烈的感染啟迪……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mg0ng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