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描述紅樓夢的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5篇)

描述紅樓夢的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5篇)

描述紅樓夢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1

一百年有多久,沒有必須人生閲歷的人無法回答我。那麼,三百年呢?

描述紅樓夢的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5篇)

能在三百年內保存完好的東西並不多,就像金子,寶石,但《紅樓夢》卻是高於物質的存在,它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和高度藝術性的偉大作品,屹立於古典小説藝術領域的巔峯。

它,不僅僅僅是一個故事,它是曹雪芹用了十年時刻編織出的一個世界,雖然,這個世界並不完美,但卻充斥着曹雪芹的愛、淚——寶玉、黛玉悽美的感情故事,四大家族由鼎盛逐漸衰亡的歷史悲歌。“滿紙荒唐言,十年辛酸淚。”誰知其中味?

三百多年前,曹雪芹一手創造了紅樓夢的世界,三百年後,我捧着用新技術印刷而成的《紅樓夢》,細細研讀,依舊能夠感受前人在故事中留下的思愁,聆聽那隱沒在故事最深層的傾訴,毫無間隙。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一個個主角躍然於紙上,不論好的還是壞的,他們都靜靜地在那個世界裏上演一幕幕人生的戲劇,而我,置於一旁,只能默默驚歎着,做一個仰頭觀望浩瀚星空的遠眺者,做着百萬讀者中的一員,關注着《紅樓夢》的輝煌。

“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紅樓夢》的字字句句就像是一根線,纏繞着編織出一個淒涼、腐朽、絕望的社會。主僕對抗、家族矛盾、經濟危機纏繞着每個頁腳,滲出壓抑的窒息,那裏糾纏着

多少生與死,愛與恨,眼淚與笑容。我們無法想象,曹雪芹是用什麼樣的情緒將那些日月輪轉、凡塵滄桑、人間萬物、愛恨情仇用文字在他手下流光溢彩的。唯一不可否認的是他做到了,他做到了將感情用文字表現的淋漓盡致,就像電影的預告片那般精美絕倫,帶動人的血液為之感歎。

《紅樓夢》的前80回是曹雪芹的心血,而後40回卻讓他留下了無窮的遺憾。那段奇葩寫奇葩的日子,充斥着憂傷和悲痛,有人説,其中包含了太多對於舊社會的不滿與怨恨。是不是不滿,是不是怨恨,我無從得知。

或許是我的人生閲歷不夠豐富,又或許是《紅樓夢》中包含了太多強烈的情感,我一時竟無法真正明白曹雪芹創作的目的,《紅樓夢》的立意何在?此刻的我無法明白,但我絕不堅信,它僅僅是一個故事,僅僅是曹雪芹反抗舊社會的一種宣泄方式,它的背後必須還有更多的深層含意,但我,終是才疏學淺了。只能再一次翻開那部著作,再一次接觸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語言,從早已熟悉的“甄士隱夢幻識通靈賈雨村風塵懷閨秀”開始,再一次跟隨曹雪芹的腳步,深入到那段悲涼的歷史。

“披閲十載,增刪五次。”曹雪芹嘔心瀝血的用了十年,造就了古典小説上的傳奇,當其他作家還在苦苦尋找龍角的時候,他,已經站在巔峯高高擎起《紅樓夢》這顆龍珠在三百多年前,光耀於世了。

三個一百年的輪迴,《紅樓夢》的精彩還未完全出世,“紅學”的研究還在繼續,《紅樓夢》究竟會不會被真正揭祕呢?停在前方的,永遠是下一個輪迴。

描述紅樓夢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2

曹雪芹的長篇小説《紅樓夢》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也是最奇特的一部小説。

我讀紅樓,感悟最深的大致可分為兩點。

第一,有感於《紅樓夢》的藝術魅力。《紅樓夢》之因此能成為中國四大名著之首,並不僅僅僅正因它在資料上的博大精深,包羅萬象,更重要的因素還取決於它巨大的藝術魅力。從小説的人物看,它塑造了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據不完全統計,其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近五百人,而能夠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的典型人物,至少也有數十人,例如林黛玉的尖酸刻薄,薛寶釵的温柔敦厚,賈寶玉的如傻似狂,王熙鳳的詼諧幽默等,這些典型人物,各自都有自己獨特而又鮮明的個性特徵,早已成為人類藝術畫廊中千古不朽的藝術典型,在銀屏上盛演不衰。從小説的情節結構上看,《紅樓夢》改變了以往長篇小説情節和人物故事單線條發展的單調模式,創造了一個完整宏大而又渾然天成的網狀藝術結構,四大家族及眾多人物,情節結構安排巧妙,雖然多條線索齊頭並進,互相聯結,卻又有條不紊,層次分明。

從小説的語言上看《紅樓夢》,曹雪芹是公認的語言大師,他在繼承中國古典文學語言優秀傳統的基礎上,創造性地加以豐富的發展,使小説的敍述語言更加生動形象,準確洗練,具有高度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小説中的人物語言堪稱經典,作者往往只用三言兩語就能傳神地勾畫出一個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例如林黛玉進賈府那段,王熙鳳説道:天下真有這樣標緻的人兒,我今日才算看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似嫡親的孫女兒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裏心裏放不下。只可憐我這妹妹這麼命苦,怎樣姑媽偏就去世了!她這幾句話,不僅僅誇獎了林黛玉,而且讚揚了探春姐妹們,還博得了賈母的歡心,充分顯示了王熙鳳圓滑世故的特點。

除此之外,小説中的超多詩詞歌曲根據人物的不一樣性格而作,更有較高的文學價值。第二,有感於《紅樓夢》的主題,《紅樓夢》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學鉅著,關於它的主題,歷來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誠如魯迅所説的那樣:“道學家看見淫,經學家看見易,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祕事”。但我們細讀原著,就會發現,作者所要展示的主題,其實就是人生有限,天地無情的痛苦和無奈,是留戀完美的人生而又對人生美中不足的哀惋與感歎:人生為何要生老病死、離合悲歡?

小説中透過不一樣人物之口,反覆吟唱的這一旋律,正是作者歷經世間榮辱後的人生感悟,也是《紅樓夢》乃至歷代文人所極力探索的永恆主題之一,例如,元春貴為皇妃,但卻覺生活“終無意趣”;迎春誤嫁中山狼,不久便被折磨至死;探春雖然“才自精明志自高”,但卻“生於末世運偏消”,為了家族的利益被迫遠嫁異域;惜春看破紅塵,出家為尼,“獨卧青燈古佛旁”史湘雲雖然“英豪闊大寬宏量”,但最終卻是“雲散高唐,水涸湘江”;“氣質美如蘭,才華阜比仙”的妙玉帶髮修行,結果“到頭來,依舊是風塵骯髒違心願”。其他諸如香菱、晴雯、尤二姐、尤三姐等等,乃至大觀園“女兒國”中所有的女兒們,都無一不是以背劇結局而告終的,但是,曹雪芹的這種人生感悟是用心而非頹廢的,他對人生乃至世間一切完美的事物都懷有深深的眷戀之情。當人生與世間的真善美被無情地毀滅時,他才在憐惜悲憫中發出了無奈的感歎,綜觀全書,《紅樓夢》主要在“天上人間諸景備”的大觀園這一既詩化又真實的理想世界中展開故事情節,以“無故尋愁覓恨”的賈寶玉為主人公,透過他的獨特視角和親身經歷來感悟人生,探索自然,充分展示了青春少女及世間之美被毀滅的無情和無奈。

以上就是我對《紅樓夢》的淺談,自《紅樓夢》誕生以來,就受到了普遍的讚賞和喜愛,紅學各派各持己見,然而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證明了《紅樓夢》巨大影響和無窮的藝術魅力!,然而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證明了《紅樓夢》巨大影響和無窮的藝術魅力!

描述紅樓夢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3

俗話説得好,“男不看紅樓,女不看西廂”。其意白見。但礙於《水滸》、《三國》等從牙牙學語起就閲讀,再讀已無多大好處。無奈之中,捧起那“石頭”硬啃起來,倒別有一番“胭脂”味。下有幾條真(天真)知拙(笨拙)見,以供茶餘飯後消遣。

首先,我覺得這本書並不只是單單一本感情小説所能概括。作者為寫此書,寒窗幾十載,對醫藥、園林、建築、書畫、詩詞、烹調、服飾、花草、古董等,都有所研究。整部書對研究探討青朝風俗民情很有幫忙,它彷彿是當時生活的小百科,無所不包,無所不有。怪不得至今還有許多紅學家專門研究此寶。此書所現之人情世故,官場是非,在這天都屢見不鮮內涵之深,可真謂看一遍兩遍不少,讀十遍八遍不多。對於我精讀此書是對吾之文學素養起鞏固、提高,以致於昇華之用,大有相見恨晚之情。

其次,這也是一部杯具,我細讀一些中外文學名著,大凡流傳下來的,幾乎無一例外全是杯具。從卡西莫多到寶玉,從羊脂球到阿Q,以致於今日泰坦尼克中的傑克和露絲,都是杯具人物。正義戰勝邪惡只能在動畫片中存在,沒有哪朝哪代的讚歌流傳下來。個性是中國的《水滸》、《三國》、《紅樓》都遵循着開業艱難後,強勁攀升,之後平穩走勢,最後直線下跌的原則。這又恰與工商管理碩士MBA教程中所描述的一般產品發展規律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人生的規律又彷彿與此緊密相連。一種禮貌當其躍上頂峯就必將走向衰亡。的確,照此刻的環境發展,人類終究有個盡頭,難道這是宇宙亙古不變的定理嗎?難道這是繼柏拉圖哲學中“事物模樣的精神模式或抽象模式必須”理論之後,又一種新模式。待以後

有時刻再細細思考此問題,作箇中國的蘇格拉低。

第三,我以為程偉元、高鶚的續寫不成功。雖基本貼合上方的曲線原則,沒有生搬硬套強加於前文之嫌,但終究是焊接產物。他倆根據原作的暗示,追蹤前80回的情節,完成了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的戀愛婚姻杯具,安排了其他一系列人物的命運結局,使《紅樓夢》成了一部完整的書,從而推動了《紅》在社會的傳播,擴大了它的影響。但是,後40回寫了寶玉中舉和家業復興,違背曹雪芹的原旨;在人物描述和情節構思方面有一些歪曲和庸俗的筆墨,和曹雪芹的原著有很大距離,近來又有人寫了後40回,竭力鼓吹完美,但再怎樣樣也只能阿里基斯追烏龜,紅樓夢的後40回將是一個永遠的迷。

第四,也就是《紅樓夢》鮮明的人物形象。就拿王熙鳳這個給人印象最深的人物來説,她“模樣又極標緻,言談又爽利,心機又極深細”,目光四射,手腕靈活日理萬機,指揮若定。寧國府秦可卿的喪事,特意邀請她去主持操辦,她一去就看出寧國府的五大弊端,並提出一整套治理整頓措施。王熙鳳威重令行,旁若無人,構成“脂粉鬚眉齊卻步,更無一個是能人”的局面。這位王夫人的內侄女爭強好勝、追慕虛榮,具有很強的權勢欲。賈府這位年輕俊俏,素有“鳳辣子”之稱的女當家伶牙俐齒,處處討賈母、王夫人的歡喜,曲意奉承,插科打渾,無所不至。

總之,王熙鳳是一個集漂亮、聰明。能幹、貪婪、狠毒於一身的複雜形象。作者還按照生活的邏輯,表現人物,闡發主題的需要,對眾多的輔助人物作了精心的安排,使每個輔助人物不但具有自身的好處,而且能體現出多方面的好處和作用來。劉姥姥三進大觀園就是這方面的一個範例。劉姥姥的一進大觀園安排在小説的第六回,當時情節尚未充分展開,作者借劉姥姥這一輔助人物,從社會最底層這樣一個視角,來寫賈府的顯赫氣派。透過劉姥姥這樣一個鄉下的窮老婆子的眼睛,寫出了鳳姐的虛驕、矜持。劉姥姥第二次進入大觀園的時候,賈寶玉、林黛玉和薛寶釵三人之間的關聯正處在微妙的階段,賈府在表面上正處於繁花似錦的時期。作者將劉姥姥和賈母這樣兩個地位懸殊的老太太作了巧妙的比較。賈母趁此機會極大的滿足了自己的優越感;劉姥姥則為了討得一些封賞,心甘情願的出乖露醜,充當老爺太太、少爺小姐的笑料。劉姥姥第三次進大觀園時,賈府大勢已去,劉姥姥救了巧姐。這樣,劉姥姥無意中成了賈府盛極而衰的證明人。

最後,還是説説它的藝術成就,魯迅以前指出:“總之自有《紅樓夢》出來以後,傳統的思想和寫法都打破了。”魯迅所謂的“都打破了”指的是“敢於如實描述,並無諱飾,和以前的小説敍好人完全是好,壞人完全是壞的,大不相同,因此其中所敍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紅樓夢》沒有把人物寫某種思想或性格的化身,更沒有把人物當作説教的工具。作者以細膩的筆墨展現了生活本身所固有的生動性、豐富性和複雜性。《紅樓夢》打破了傳統小説的單線結構。它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的戀愛、婚姻關聯為中心線索,同時展開貴族大家庭的其他人物、事件的描述。在緊緊抓住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戀愛、婚姻杯具的同時,展開廣闊的社會環境描述,從而寫出了產生這一杯具的社會根源。

其實,關於紅樓夢中可論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我才剛究出些皮毛而已。譬如今年《讀者》第七期的丫鬟問題,還值得再好好深挖,但礙於自己閲歷淺薄,知識貧乏,無奈只得就此擱筆。再不贅述,還恭請學姐在將來的學習生活中,循循善誘,多多指教,吳達自當感激不盡。

描述紅樓夢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4

濃濃的書香味,深深的寶黛情,無論是這封建制度下纏綿千古的愛戀,還是在開放英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皆是情深緣淺,歲月截止了它們的發展,卻吹不走它們曾存在的事實。

起初認為這只是部寫封建社會家族興亡的書,儘管如此我還是不免關注到那“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王熙鳳。王熙鳳可算是賈府裏最懂賈老太太心思的人,甚是討賈老太太的歡喜,與寶玉及其他姐姐妹妹比起來她算是孝敬長輩的了。能夠把賈府這樣一個大家族的出出入入管理的井井有條讓人佩服。雖然賈璉不大成才,但她依舊恪守婦道,對於姐妹們開詩社什麼的也極熱心。她,就是這樣一位疾惡如仇,幹練的當家人。

待讀了第二遍,第三遍,慢慢讀懂了深深的寶黛情。腦海裏迴響着林黛玉的《葬花詞》: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花依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那種悲到心底,掙脱不了的傷感,就像被萬箭穿心,肝腸寸斷的痛,詩,是她精神的寄託,是她情緒的表現。她那柔弱的背影令人疼惜,她的一顰一笑又是那麼的迷人。她心比天高卻做不到像蓮的“出淤泥而不染”依舊無法自拔地愛上了寶玉,她似乎不應是這個世界的人,最後香消玉隕。若説那賈老太太是很疼惜黛玉的,卻也不然。她鐵石心腸地將他倆分割開來,這大概都歸功於封建社會的傳統理念吧!導致寶玉最後看破紅塵,遁入空門。

一部《紅樓夢》,一個大觀園的故事,惹的多少人為它淚流。

描述紅樓夢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5

《紅樓夢》是一本很玄妙的書,讓人百讀不厭,從不同角度去讀,總會有不同的收穫。也許是這個原因,讓這本書遍佈大千南北,老少皆知,人人皆愛,成為了中國的驕傲,必讀的經典。

作者曹雪芹翻閲歷史,絞盡腦汁編寫了這本書的前80章,是那麼繪聲繪色。高鄂又續編了後40章,卻不如曹雪芹的80章動人。不過人們通常認為《紅樓夢》的作者有兩位――曹雪芹和高鄂。

我最欣賞書中的賈寶玉了,他心地善良,叛逆多情。得知金釧跳井自殺後,認為是自己造成的,在默默地自責,對金釧充滿了抱歉,卻不知是王夫人要將金釧賣出才自殺。他不給自己找藉口,不推卸責任給別人,默默地認為是自己錯了,這種勇於承擔責任的精神值得讓我們學習,儘管不是他做的。回想起那件事,我真後悔……

由於我是課代表,數學老師佈置給我一個任務,讓8給組長收齊導學案,並交給我。我向八個組長通知了,下午第二節課下課才交了2個組,我心慌了,讀後感這次匆匆忙忙去催。這又收了3個組,臨近放學又去催,一共收了6個組。老師第二天問我情況,我吞吞吐吐地回答:“收了六個組,還……還有一個組沒交。”老師嚴肅的反問:“你怎麼不去催啊!”我把責任都推卸給那兩個組長:“我早上就跟他們説過了,他們到下午都不收起來。”老師看了我一眼也就草草了事了。我好羞愧,就這樣把責任推卸給別人,明明是我自己不及時去催,看了這本書後,我知道該怎麼做了。

《紅樓夢》這本書,真是讓我受益匪淺,難怪它這麼出名,成為了四大名著之一。它帶給了我太多太多,我愛這本書,我一定要好好的去回味這本書。

描述紅樓夢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6

寶釵一向都是封建社會裏的完美人物,她識大體又不似熙鳳般狠辣,有才氣又不及黛玉般清高,淡名利又不如迎春般木訥,清性情又不像妙玉般極端。寶釵,能夠用完美來形容。

黛玉的美是清,如芙蓉般脱俗,恍若仙子般傾城;熙鳳的美是傲,她機關算盡太聰明,傲瞰人間,是可望不可即的存在;湘雲的美是憨,是芍藥花下的天真爛漫;而寶釵,則是那句“淡極始知花更豔”,她的美,是淡,是牡丹的傾國,默默獨居一隅,卻不知早已驚豔了滿堂搖曳的春風。

一向在想,寶釵在乎的到底是什麼?妙齡少女,黛玉有她的風露清愁,熙鳳有她的機關聰明,而寶釵,似是無慾無求,真真“淡極”,卻顯得“更豔”。

寶釵是封建主義絕對的擁護者,她從來不喜像黛玉那樣的傷春悲秋,從林黛玉重起桃花社一章中賈寶玉就説過,寶釵並不喜作閨怨詩,也不許寶琴作,可見她對閨怨是排斥甚至是不屑的,她不會去望着“花謝花飛飛滿天”悲慼,更不會歎“紅消香斷有誰憐”,她心裏的女子,或者説就是她自己要做的就是“珍重芳姿晝掩門”。她和林黛玉一樣擁有傾世芳姿,卻不像林99zuowen黛玉一樣想將來將何去何從,只想如何過好此刻,這是她“淡極”,更是她對封建制度的崇尚。

寶釵的“淡極”也與她的生平遭遇有關,自小父親亡故,哥哥又愚笨無用,雖是女兒卻也要持家掌事,寶釵早早便接觸了人情世故,早早融入了這個封建的社會,她的性格也許是天生的,但我想更多的還是正因她要過得好而被修整過的。黛玉能明白現實的殘酷,而寶釵卻知道怎樣去應對殘酷的現實。不得不説,寶釵比黛玉要成熟得多,正正因此,她的“淡極”並非她無慾無求,是她已經有了潛質和氣度去看淡所有的人間冷暖,她不去憧憬浪漫,正因她已經融入了現實,已經能讓自己在現實裏過得很好,甚至讓自己完美無暇,淡極更豔。

寶釵“淡極”,但並非“無情”,她遵循封建制度,適應着眼前的一切,也用自己的一片真心去待人。

“可歎停機德,堪憐詠絮才。”寶釵的“德”是讓人讚歎的,可也是為她自己悲歎的,寶釵一心想讓寶玉早日步入仕途,為他謀一光明前程而費盡口舌,不管她是否早就知道自己會成為榮國府的寶二奶奶,寶釵的一番心思也是完全建立於對寶玉的真情上的,正因她明白封建社會的定理,正因她遵循並信奉着封建社會的規則,她便把自己認為最好的道路告訴寶玉,於理,寶釵的一番苦心苦意着實令人讚歎。但是於情,這偏偏不是適合寶玉的路,寶釵有“停機德”,可寶玉卻沒有“懸樑悟”,寶釵的良苦用心也就適得其反,讓寶玉心生厭倦。寶釵是理性的,她知道這樣對寶玉有益無害,誰叫寶玉卻如此輕視功名還罵其“祿蠹”,寶釵之德,也只能付諸東流了。

而對於黛玉,寶釵一向都是友善的,儘管剛進府中黛玉曾多次明着嘲諷,她也沒有多説一句,在聽到黛玉用《牡丹亭》裏的句子作酒令時,寶釵反而句句真誠地勸了一番,連向來對他人言語極其敏感的黛玉也心服口服,懂得了寶姐姐的一片真意。得知黛玉病了,她又專程遣人送燕窩來;之後搬出大觀園又獨獨寫了四賦贈與黛玉。對於同為才女佳人的黛玉,寶釵是惺惺相惜的,但她們不是知音,黛玉的叛逆和反抗與寶釵的遵從和信奉水火不容,她們無法成為同道中人,卻能做彼此憐惜的姐妹,是正因寶釵始終如一的友善和情誼。

正如湘雲笑説的,縱是黛玉,也挑不出寶釵的一點短來。寶釵在這個波濤暗湧的封建社會裏已經學會了如何處事應變,在榮國府裏博得了眾人的喜愛,只可惜她的良人不是寶玉,這是她信奉的封建制度迫害她的,她無法擺脱命運,也無法爭取自己的幸福。寶釵的悲哀,是她從來不知道她的堅持一向就是錯誤的,她爭取的東西並不是屬於她的,只但是她的思想也由不得她改變什麼。

歎只歎,如果寶釵遇到的不是寶玉,她必須能在屬於她的社會裏綻放她獨有的風雅,一如傾國的牡丹,融了滿院淡淡的香,詮釋着她的完美。

描述紅樓夢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7

一路有你,伴我走孤獨,走過無知,走過稚嫩,多少次執子之手,便忘卻塵寰,直到“滴殘紫塞風前淚,驚破紅樓夢裏心”。

初讀《紅樓夢》,如同管中窺月,只知道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悲歡離合,無論是賈寶玉和林黛玉的初次相逢,還是到最後的黛玉焚稿、寶玉哭靈,都體現出他們的真摯的幸福卻又照化弄人。待讀到紅樓兒女們的香消玉損,每每眼空蓄淚,才知曉人間不只是美好。還有那樣一座奼紫嫣紅的大觀園,雖然終究也不是人間天堂,卻至少隔斷了許多園外的骯髒。可是當園外的勢力一點點侵入園內,便是無可挽救的悲劇的開場。園內園外,竟是咫尺天涯。十二女伶的離鄉怨,林黛玉的瀟湘館,薛寶釵的蘅蕪苑,直至賈寶玉懸崖撒手遺紅怨,唯與作者共掬一把熱淚灑於閨閣之中。在很多時候,我總是覺得賈寶玉最終的出世是因為他的世界發生了驚天動地的變化,是他終於明白他的鬥爭,他的思想其實全部是依附着家庭,他的家倒了,他的一切也完了,什麼思想啊,鬥爭啊,統統沒了,他不得不離家出走,也許是為了避禍,也許是無法承受。

“三春事業付東風,明月梅花一夢。”一部《紅樓夢》,有多少作者的自傷。情痴抱恨長,是一個家族興亡血淚,在這其中又有多多少少無可奈何啊。唐太宗的一句“以歷史為鏡,可以知興替。”誰知千年後的一部《紅樓夢》也道出了其興替。在隱隱約約中,我也或多或少讀出了多少堂堂鬚眉的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而“才自精明志自高”的如美畫卷都被裹挾其中,飛鳥各投林,一番夢幻之後的“假語村言”又寄託着多多少少真摯的哀思呢?

衰落的賈府是不可逆的現實,同樣也曾是作者頭頂的一方天地,然而大觀園中無數靈動的紅顏,大多隻是作者的思想,我在多少回讀《紅樓夢》之後,才知林黛玉和薛寶釵的戰爭,晴雯與襲人的戰爭,都是現實與理想的不可調和。而黛玉的風流婉轉,晴雯的心比天高,正是作者最深的理想化身。而寶釵的經濟學問,襲人的温柔和順,卻又是現實的閨閣塵緣。於是就知道了,賈寶玉和薛寶釵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是現實的許多的弊漏卻又根深蒂固,欲罷不能;而林黛玉和晴雯的逝去,也是理想的難行卻至死不渝。理想與現實在此衝突,現實多弊卻根深蒂固;理想難行卻矢志不渝。可柔弱的理想如何改變黑暗的現實?“質本潔來又潔去”“一抔淨土掩風流”這才是最深的悲劇,才是作者最大的苦悶。

當我合上書頁,人去,樓空,青山依舊,夕陽殘紅。細細咀嚼書中那歲月的故事,年齡不同,心得不同。在一曲紅樓的陪伴下,凝望,成長……

親愛的紅樓夢,是你,一點一滴地教會了我關於悲劇,關於美,關於理想,關於夢

描述紅樓夢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8

最近在看《紅樓夢》,我看這本書是因為在我們的曾老師。

剛讀這本書的時候,我覺得很枯燥,所以第一次看的時候,我看了幾頁就沒有看,讓我再拿起這本書的是曾老師,有一次,曾老師在午讀分享的時候跟我們分享《紅樓夢》,當時,我就好奇了,為什麼曾老師會向我們分享一本那麼枯燥的書呢?這不是她的風格呀!沒想到連續三天的午讀分享,我彷彿被打開新世界的大門,怎麼曾老師講的紅樓夢那麼有趣!所以我決定再給《紅樓夢》一次機會,重新認識它!

沒想到,一看《紅樓夢》,我彷彿掉進了一個巨大的網且無法自拔!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薛蟠,你一定會説《紅樓夢》裏有那麼多的人物,為什麼我偏偏要説薛蟠呢?他可是個“呆霸王”,驕橫跋扈,倚財仗勢,滿口污言穢語的一個人。可是,每當我看到薛蟠,我不是厭惡,更不是憎恨,而是心疼、可憐他!

薛蟠雖是生活在富裕的書香家庭,又是黃商,家產豐富,不愁吃穿,更不愁錢,過着大家都欽羨的生活,但是卻少了我們人人都擁有的親情,薛蟠年幼喪父,只有母親與妹妹為伴,作為母親,薛姨媽本應繼承祖訓,對薛蟠悉心教導,讓他讀書識禮,剛正不阿,以長大後繼承家業,無愧於薛家的列祖列宗。但是母親對這個幼年喪父的“獨根孤種”只有溺愛,少了母親該給的教育,從小就沒有人教他是非對錯,當他做錯事時,當他想要香菱無奈馮淵不願放手時,薛蟠便將他打死,從而強人所愛!作為母親,在這時應該對兒子進行教育,可是薛姨媽非但沒有半點責怪,反而幫他將事情抹平。這樣的教育方式,教育出來的孩子一定是沒有是非觀念的,這也會助長他“我想要的,一定要到手”這一觀念,所以,日後薛蟠的種種行為都在印證這一觀點,處事不懂得尊重,更無方圓,任性而為!

我們從小從《論語》中得知:人性本善!是的,人性本善!所以,薛蟠絕對不是天生惡人,驕橫跋扈也不是天性!在薛蟠成長過程中,除了缺失父母管教,更是環境影響的結果!薛蟠從小沒有兄弟相伴,與他相處最多的就是他的小廝們了,這些小廝從小便被家裏賣到有錢人家中,出身於底層,言談舉止不必説了,薛蟠終日與他們在一起,久而久之,他們的粗言穢語,粗俗的行為自然會影響薛蟠,興趣愛好自然不是吟詩作賦,而是接近了民間底層的活動的鬥雞走狗。

所以對於薛蟠,我不是厭惡,不是討厭,而是可憐,因為他變成這樣,並不是他個人的原因,而是父母不管,環境影響所致。

描述紅樓夢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9

我覺得《紅樓夢》的思想有幾個重要方面,一個賈寶玉所代表的是什麼樣的思想,從小説故事來講,賈寶玉年齡也不大,説的話瘋瘋癲癲,有時是你聽得明白的,有時弄不明白,究竟什麼意思呢?譬如説他自己一輩子什麼也不想幹,就想跟姐姐妹妹在一起,混這一輩子,自由自在,死了以後化做一陣青煙散了就完了,看起來好像弄不清楚什麼意思,但是其中有一條不肯讀書,反對仕途經濟。他本來跟薛寶釵還不錯,有一次薛寶釵跟他講話,就提到你也該讀讀書了,年齡也不小了,要準備考試了,要走仕途經濟的路了,結果他就馬上把臉翻了,你給我出去吧,我這個地方沒有你的地方,我這個不懂仕途經濟的,你們趕快出去。一點不含糊,弄得薛寶釵下不了台。

那麼把這些內容跟他的自己無所作為的人生思想結合在一起,實際上他是通過這個情節寫賈寶玉反對當時的科舉制度,反對走仕途經濟道路,你們讀書我就不讀書,要讀書《西廂記》還可以,挺有意思,讀讀,什麼其他的《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書五經,它都是杜撰的,杜撰的話講得很兇,講得很厲害的,但實際上你要看指什麼杜撰的呢?主要是程朱理學,你們都是胡編的,孔夫子的話是不是值得一試很難説,你們硬説是這樣,你們來杜撰的。賈寶玉絕對不走仕途經濟的道路,也不去求什麼其他的名,我就要跟大家姐姐妹妹在一起,高高興興自由自在的過一輩子就行了,實際上他宣傳的是一個什麼呢?從當時階級安排的道路來講,他是對抗統治階級安排的道路,因為當時知識分子讀書就是做官,就是參加科舉考試,沒有第二條路,他堅決不走這條路,他自己的路,就是跟姐姐妹妹們在一起,過自由自在的無拘無束的生活,實際上他是宣揚那種自由人生的道路。因為那個時代畢竟離我們太遠了,他找不出另外別的路,他不可能想出更好的道路來,問題是不走你安排好的讀書做官的路,我走我自由自在的,我想怎麼就怎麼,這樣一個自由人生的道路,這一個思想那麼比過去的所有的不做官的人的思想就不一樣了,五十年來,論證的時候有一種看法,認為賈寶玉不肯做官,這個也沒什麼了不起,嵇康、阮籍都不願意做官了,陶淵明也不願意做官的,覺得沒有什麼稀奇,這個不能這麼比,嵇康和阮籍的時代跟曹雪芹的時代完全不是一回事,兩種不同的做官的行為,它的內涵完全不一樣,《紅樓夢》裏説的不做官,是跟仕途經濟對抗的人來説,否定讀書人做官考舉的道路,這對清代的許多知識分子是一個另外的誘導,封建王朝要把讀書人都誘導到參加科舉考試做官,然後呢,幫他來鞏固統治政權,《紅樓夢》裏主導的思想叫他不要走這個路,完全是相反的道路,就是《紅樓夢》第一個方面的思想。

第二個就是婚姻自主,婚姻自由,這個在《紅樓夢》以前,在我們古典小説,古典戲曲裏頭,宣揚這種自由戀愛的戲劇小説也是有的,最有名的《西廂記》,《牡丹亭》,但是這個你要仔細比一比,就有時代的差距,《西廂記》雖然是張生、鶯鶯不尊老夫人的命令最後是自由結合了,但是最後《西廂記》的結局,最後還是張生考上狀元,然後最後皇上賜婚,最後大團圓,圓滿結果。一定是在婚姻問題的一個整個過程中間第一步它是越軌了,但底下呢,越過以後又趕快彌補自己,完全按照封建理法規定的道路一步一步走,走到最後皇上賜婚,封建禮法加上了應急,合法了,沒問題了,就算完結了,沒有反抗到底。而且他的戀愛方式呢,是一見傾心,在府殿上面一見面就覺得漂亮的不得了,那就定了,這是一個。《牡丹亭》柳夢梅也是一樣的,這個男女兩個雙方的,那還沒有見面,做夢,最後也是封建皇帝賜婚,最後也是得到封建統治階級的承認了,曾經一度越軌的婚姻,最後納入封建的理法的軌道了,那麼因此呢,它原來的有一點點的叛逆性也被消滅掉了,彌補過去了。

到了《紅樓夢》就完全不一樣了,賈寶玉跟林黛玉這個戀愛的發生並不是一見傾心,雖然第一次見面覺得這個人好面熟,好像見過似的,這是寫的一種心裏的感應,一種好感,但是並沒有發生愛情,相反兩個人在一起生活得很長很長時間,也不斷吵架,吵架又友好了,中間呢,有薛寶釵又來了,加上一個薛寶釵,就是薛寶釵有挺聰明,也長得很漂亮,三個人在一起還有後來的史湘雲,其他女孩子一起,在一起,都來了,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賈寶玉跟這些人在一起,也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沒有確定的寫他喜歡那一個,這就顯得《紅樓夢》的戀愛方式已經不是一見傾心,已經是在長期生活當中漸漸地瞭解,最後在長期的瞭解過程中間最後形成他們的愛情,《紅樓夢》的這些地方還是寫得非常清楚的,就是剛才提到的那個薛寶釵給他講到仕途經濟,他翻了臉,這就是一個標誌,説明賈寶玉在愛情問題上,還有他自己的一個思想標準,跟我思想不一致的,我是根本不願意仕途經濟的,他們極力要走仕途經濟道路,那和我是兩回事,所以《紅樓夢》裏所描寫的婚姻,一個是選擇不是一見傾心式的,是要長期的熟悉。第二個志願思想要一致,如果思想不一致,無法結成終生的伴侶,這《紅樓夢》裏寫得很清楚,而且思想一致,不是選擇那個另外一個一致,它要必須是帶有叛逆性質的這種思想他才合自己的胃口,所以跟林黛玉他就完全不一樣,所以賈寶玉也講得很清楚,襲人説你跟林妹妹不這樣,她跟你發脾氣,你反而跟她討好,他就回一句,林妹妹從來不講什麼仕途經濟,她講這個話,我也和她翻臉了,這個標準講得非常明白,非常清楚,所以《紅樓夢》裏在婚姻問題上面樹立了一個自己的標準,就是要漠視木石前盟,不要金玉良緣,封建時代的門當户對,一些選擇的標準全對他無效,他必須自己選擇,我現在講的賈寶玉、林黛玉的婚姻的問題,主要是根據前八十回的本子,因為這才是曹雪芹本人的思想,不是後人竄改過的思想。

那麼在這樣一個封建時代,提出了一個婚姻自主,婚姻自由、戀愛自由、婚姻自主這樣一個思想,那可真是了不起,《紅樓夢》也沒有這種口號,沒有婚姻自由啊,婚姻自主這個口號,但是他寫的行動就是他自己的口號的實現,所以這一個思想呢,在當時也是應該是非常了不起的,我認為這個思想就帶有現代人的思想,因為今天的婚姻戀愛,也不都一樣嗎,一個是不是一見傾心,再也沒有什麼一見傾心的事情,總得要互相理解,再一個,總得要想一致吧,不能完全兩回事嘛,所以我覺得曹雪芹的這種婚姻理想,包括他前面説得人生道路的理想,都是屬於我們今天現代人自己的生活,走自己的路,是我們時代的人,現代的人提出來的,不走那個統治階級規定好的路,要走自己的路,是我們現代社會人的一種思想,古代那有這種思想,都是一個在家裏父母,一個在社會上的朝廷規定的,所以賈寶玉的人生道路的思想,賈寶玉的婚姻自由的思想,都是近現代人的一種思想所以《紅樓夢》裏寫到尤三姐最後拔劍自殺,為什麼呢,因為別人評説她好像品性不好,她也有口難辯,所以最後就是拔起鴛鴦劍自殺了,這一個情節非常重要,就説明當時的封建的倫理道德的壓力呀,對婦女們有多嚴重,稍微一點別人説的品行不好,這就抬不起頭來了,再也沒辦法做人了,本來説的好好的,柳湘蓮要娶她了,一下子柳湘蓮聽別人説這個人品行不好,馬上就要把鴛鴦劍拿回去,尤三姐覺得再也沒有意思活着了,拿起寶劍就把自己殺了,前面就講的關於《紅樓夢》的時代。

那麼《紅樓夢》裏還有一個重要的思想,就是曹雪芹講的女兒啊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他看到女兒啊,就心裏清爽,看到男子他就覺咄咄逼人,不喜歡,他在當曹雪芹《紅樓夢》裏,用賈寶玉這個形象,一個特殊的形象,這個語言也是特殊的語言,實際上面,這個思想就是反對當時整個封建社會的重男輕女,男尊女卑的這種思想,他反過來,他認為女尊男卑,女孩子才是好的,男人就不好,因為是處在一個男權社會,整個封建社會掌權的都是男人,那麼他對這個社會的政權,對這個社會的政治道路,都加以一種否定,那麼當然他對男子沒有好的印象。

描述紅樓夢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10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所處理的是社會問題,但他不可能知道是社會問題,他把《紅樓夢》悲劇看作是人生的悲劇。雖然,他從自己的生活經歷裏敏鋭地感受到那時代的窒息氣氛,深刻體驗到社會統治勢力的罪惡,但由於歷史的侷限,他無法認識到製造悲劇的社會根源。這樣,他一方面真實地描繪了生活在現實社會關係中的賈寶玉和社會所造成的愛情婚姻悲劇,另一方面卻又把這一切最後歸結為人生的苦痛和無常。小説開頭描寫的神瑛侍者和絳珠仙子的神話、主宰人間風情月債的太虛幻境、似有若無的甄寶玉和來去無蹤的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給《紅樓夢》悲劇蒙上一層感傷主義和虛無主義的色彩。

曹雪芹的思想明顯含有新的民主主義因素,但也沒有能夠脱離封建主義思想體系。他通過《紅樓夢》形象體系所表達的思想,在當時歷史階段中是先進的。但他一面鼓吹人的"情"、"性"或"欲",以反對統制文化思想的"理",一面還是隻能以儒家經典為依據,為孔孟之學作新的解説。他一面反對專制主義,一面還只能嚮往於古代仁君之政。曹雪芹的思想有着深刻的苦悶,他畢竟已經感受到了新時代因素的搏擊。他的孤獨是偉大的孤獨。

描述紅樓夢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11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紅軒之中,承載着多少離合悲歡,不知不覺我已經陷入這場愛情糾紛,那是在高中的時候,我細細品味了紅樓夢……

《紅樓夢》是一部以寶黛釵的愛情為線索,四大家族的命運為主要內容的小説。在書中那種淒涼的氛圍中,我常常伴隨着人物的命運而落淚。寶黛的愛情是美麗而又淒涼的,是神聖純潔而又被封建社會所不容的。

黛玉,清高孤傲,寄居人下,卻不容許半點傷害抑或冷眼。她的才情是眾多女子中最好的,每每吟詩作對,她的作品總會得到一致好評。特別是寶玉,總是誇她做的多麼多麼好,一句“質本潔來還潔去”既道出了黛玉高潔的品質,也折服了寶玉內心對世俗的不懈,追求個性自由的心聲。黛玉葬花時吟的《葬花吟》被寶玉聽見了,黛玉葬花時的哭聲也被寶玉聽見了,他的心很痛,很想安慰遠離家鄉,寄居人下的黛玉,可封建社會不允許他説出自己的心聲,只能默默的時期飄落的花瓣,和黛玉一併葬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主人公賈寶玉是一個柔中帶剛的男子,由於賈府上上下下幾乎都是女性,他的性格深受影響,帶着些許的柔情。同樣那些女子真摯純潔的品質感染着他,她們由於社會地位遭遇的不幸也啟發着他。

“女人是水做的,男子是泥做的,我見了女子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得濁臭逼人”這是寶玉對女性的尊重,也是寶玉平等待人的體現。在那個女子普遍不被重視的社會,寶玉是位先驅,他主張個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活動。

寶黛的愛情從那“似曾相識”“心有靈犀”的一刻,似乎就註定了。他們都一樣不追求功名利祿,都崇尚花前月下,逍遙快活的生活。黛玉從不叫寶玉看那些“聖書”,每每寶釵叫寶玉“你看看那些書吧!”寶玉都會以“好姐姐,你饒了我吧。”搪塞過去。他們一起看《西廂記》,一起説些那個社會不允許的“胡話”。他們的愛情是纏綿的,是為人所傳頌的。

但太美好的東西,總會有消失的時候,寶玉瘋了,黛玉卧病不起。最終在鳳姐的提議下,寶玉和寶釵在黛玉死的那一晚步入婚姻的殿堂。場景甚是淒涼,以致雪娟對寶玉一直耿耿於懷。可當寶玉掀開喜帕的時候,“寶姐姐,怎麼不是林妹妹,林妹妹呢?我要去找她。”寶玉又一次瘋了,這次他從未清醒。

也許人們會為黛玉的死感到惋惜,但我認為死對她來説是一種解脱,是保持孤傲品質的最佳選擇。

“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裏埋”寶釵,黛玉,這兩個可憐的女子,最終的命運也是一樣的讓人心痛……

描述紅樓夢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12

《紅樓夢》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是清代偉大文學家曹雪芹所寫。他以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為中心,生動地描寫了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從興旺到沒落。

曹雪芹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塑造了許許多多的人物形象。人物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一張一弛。一絲一毫無不張顯出人物的特點。黛玉的聰明清秀,才華橫溢,性格孤僻,心思敏捷;寶釵的美麗嫻雅,處事圓滑;史湘雲的開朗豪爽,心直口快;……等都刻畫得栩栩如生。

但《紅樓夢》和其它幾本名著不同,裏面錯綜複雜的關係搞得我暈頭轉向,看來我還得多讀幾遍才能理清楚。

描述紅樓夢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13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曹雪芹的一本《紅樓夢》,講述了多少兒女情,又讓多少人沉醉?而此書中那位多愁善感、牙尖嘴利的林妹妹,又使多少人為她感歎?要是林黛玉的情商高一點,會不會改變什麼呢?

我們不難發現,書中的林妹妹一直是個刀子嘴,豆腐心,説話刻薄,得理不饒人的姑娘。用現在的話來説就是:情商有點低。記得有一回薛姨媽叫周瑞家的給姑娘們送些宮花去,可是黛玉偏偏又在寶玉房裏。因為順路,黛玉是最後拿的,這下可得罪了她。黛玉抬眼説道:“所有姑娘都有,怪不得,我就是個外人,別人挑了剩下的我拿着。這玩意我才不稀罕!”説罷就起身,氣沖沖地走了出去。要是換成寶釵,她一定會喜笑顏開的收下。愛使小性兒的林妹妹,也經常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和寶玉鬧的不可開交。元春省親時,她以為賈寶玉把自己送給他的荷包給了小廝,哭哭啼啼的把正在給寶玉做的香囊給鉸了。最後還是寶玉以千萬遍“好妹妹”收場。

雖然賈母、寶玉都護着黛玉,無論她怎麼説都會想辦法哄她。不過林妹妹的“伶牙俐齒”卻帶來了不少麻煩:王夫人對她的偏見逐漸增大,就連賈母后來也對她不那麼疼愛。丫頭們也在背後對她説三道四的。書中還有一位和黛玉相像,也有着刀子嘴的姑娘――晴雯,就因為説活不留情面被攆了出去。如果黛玉是個丫鬟,説不定會和晴雯一樣陷入悲慘的漩渦。後來賈母一歸西,林妹妹後面的靠山倒了,也就更加沒人疼她了。

不過,林妹妹生來就是這樣情商低嗎?其實並非如此。她雖説是林家的掌上明珠,但是林家的家庭背景遠遠沒有金陵四大家族――賈、史、王、薛那麼富裕。來到賈府她不肯多説一句話,不願多行一步路,時時在意,步步驚心,生怕讓人恥笑了去。她去了沒多久父親便過世,過着寄人籬下的生活。她覺得對於那些少爺,大小姐來説,自己只不過是個外人罷了。這份自尊、敏感才讓她變成了別人眼中愛使小性兒的林黛玉。

若是黛玉真的情商高一點,説不定一切都會變:她會成為一個八面玲瓏的王熙鳳,或是温柔嫻淑的薛寶釵,再也不是《紅樓夢》中賈寶玉初次見面卻覺得久別重逢,“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的林妹妹了。那麼《紅樓夢》這本流傳至今的古典名著現在還會存在嗎?

描述紅樓夢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14

已經不是第一次讀紅樓了,在西城區“書香滿西城”的感召下,重温紅樓。之前讀紅樓,説實話,我特別不喜歡林黛玉,我很好奇世上怎會有如此矯揉造作、敏感愛哭的女孩?相比之下,反倒是更欣賞寶釵,雖然寶釵也是聽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畢竟,活在當時的環境中,為何不能適應當時的社會生存法則,讓自己活的開心和容易一些呢,人説“難得糊塗呀”!有時也會膚淺的認為“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的説法確實精準。

如今再讀紅樓,或許是因為自己年齡不斷增長而若有所悟,或許是因為內心更加柔軟,我對黛玉和寶玉的愛情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動容。對黛玉的“矯揉造作”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了解:沒有生活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如何能體會當時人們的心態?沒有寄人籬下的生活背景,如何能體會黛玉的小心翼翼?沒有經歷過黛玉和寶玉的痴情絕戀,如何能體會黛玉心中的苦楚,寶玉的心灰意冷?所以,我覺得應該給予每個人物特有的尊重和珍惜!我覺得沒有人有資格對他(她)們中的任何一位評頭論足!我們應該懂得更好地欣賞!

其實,除了以上説到了三位,賈府裏的丫鬟們也形成了紅樓夢的靚麗風景,她們雖説是丫鬟,但絕不是簡單的傳統意義上的丫鬟,她們氣質非凡,博學多才。天真無邪、天不怕地不怕的晴雯;細緻入微、善解人意卻“似賢似奸”的襲人;忠心為主、任勞任怨的紫鵑……總之,一個個,都是令人傾心的女子。

最後,我想説一説紅樓的結尾,按照許多喜愛大團圓結局的朋友來説必然是失望的,但是我卻有自己的一點淺見,我覺得這樣的結局其實是很好的解脱,她圓了黛玉報恩的情懷,訴了寶玉的痴心,同時也對當時的封建社會給予了必要的反抗……

描述紅樓夢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15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這是雪芹第一次以自己的身份對當今社會發出的悲歎之情。這是一個時代的悲哀,所謂的康乾盛世其實也隱藏着重重危機。那麼,讓我帶你們夢迴紅樓,體會精髓之所在吧!

《紅樓夢》又名《石頭記》,前面八十回主要描寫賈府這個貴族大家族有興盛到衰敗的日常生活和這個家族中的少年男女們愛情和人生的失落及他們由錦衣玉食到家破人亡的悲劇命運。一書所反映的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時代的社會生活畫面,正是歷史上的所謂的繁榮的康乾盛世,那一層披着政治清明的屏障,種種漏洞與矛盾已經顯現出來。這時中國自身的封建制度已逐漸被分解着,滿族貴族的封建地主腐朽生活已經達到頂峯的地步,進而開始衰落和死亡着,滿族的專制統治政權,也開始走下坡路。整個的封建統治階級和整個的封建制度,已帶着“日落西山”的景象。

“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這是寶玉對那時的“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觀念,以及女子的珍惜所説出的話。他是封建叛逆者,他厭惡封建社會的仕宦道路,尖刻地諷刺那些熱衷於功名的人是“沽名釣譽之徒”、“國賊祿鬼之流”。當然,這種種種叛逆思想在當時被封建正統人物視作“草莽”,“不肖”。他出身在一個“鐘鳴鼎食之家,翰墨詩書之族”,但偏偏放蕩不羈,怨恨束縛他的自由的封建家族。在叛逆的道路上,他終於找到了他唯一的知己林黛玉。他對黛玉生死不渝的愛情,飽含着他對封建勢力不妥協的鬥爭精神。但是,在罪惡的封建社會裏,他和林黛玉終因勢孤力單而以悲劇結束。他追求自由,渴望幸福,卻一無所獲,只好一走了之,出家當了和尚。這是他的不幸嗎?還是他的解脱?

“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這是對黛玉出場描寫。黛玉本是衰落的“清貴之家”女兒,但是她很早就死了母親,到了賈府後又死了父親,成了一個無依無靠的孤女,過着寄人籬下的生活,環境的惡劣、勢利,是她成了一個多愁善感,自矜自重,“孤高自許,目下無塵”。她熱烈的愛上寶玉,蔑視功名富貴,從來沒有勸過寶玉去追求功名利祿。“多情女情愈斟情”。在那個令人窒息的封建大家庭中,她和寶玉的愛情只能是無聲的渴望、過敏的猜疑和浪費的爭吵。“香魂一縷隨風散,愁緒三更入夢遙!”黛玉一生以淚洗滿面,在生命和理想的絕望的邊緣,卻反常地出現了笑容,她以笑來結束她的一生。

《紅樓夢》,就是我們中華民族不朽魂魄的一部分。閲讀《紅樓夢》,討論《紅樓夢》,具有傳承民族魂,提升民族魂的無可估量的意義。夢迴紅樓,體會精髓之所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jr3vm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