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八年級寒假讀書心得(通用19篇)

八年級寒假讀書心得(通用19篇)

八年級寒假讀書心得 篇1

今年寒假,我看了《穿靴子的貓》。內容有趣也讓人沉思。

八年級寒假讀書心得(通用19篇)

電影一開始,貓咪和蛋蛋本來是朋友,他們夢想着得到魔豆,去天空巨人城堡裏找到下金蛋的鵝,從而得到一輩子都享受不盡的財富。可有一次,貓咪救了鎮上的一個人,於是他成為了鎮子的英雄。人們送給他帽子和靴子,更重要的是還送給他被人尊重的尊嚴。

於是貓咪變得融入人們的規則體系中了,他不再跟着蛋蛋過那種偷雞摸狗的生活。然而,聰明的蛋蛋利用貓咪偷竊了鎮上的銀行,恍然大悟的貓咪感到上當,他害怕得之不易的尊嚴在一瞬間失去。所以當蛋蛋失足落水的時候,貓咪沒有伸手去救他。

在那以後,貓咪和蛋蛋都無法再在鎮子裏生存。貓咪被誤認為是盜賊,失去了尊嚴,淪為了流浪漢,而蛋蛋則一心想着向貓咪復仇。過了好多年,已成為劍客流浪的貓咪再次遇到了蛋蛋,蛋蛋終於等來了復仇的機會。貓咪十分厭煩蛋蛋,認為是他破壞了自己舒適恬靜的生活。

最重要的是破壞了自己那種在體系內、有尊嚴的生活,但是他內心中還是認同自己曾經的那段和蛋蛋所度過的朋友生活的。當朋友讓自己失去尊嚴的矛盾產生時,該如何去處理,該如何去選擇,影片的劇情漸入高潮。看得我十分着急,恨不得自己去幫助他做決定。可是我們又該怎樣選擇呢?

流浪的貓咪揹負着失去尊嚴的心痛,同時也揹負着拋棄朋友的愧疚感,使他的流浪變成一種獨行的煎熬。雖然他還穿着鎮子上的人曾經送給他的象徵尊嚴的靴子,但那不過是一種自欺欺人的心裏慰藉罷了。他在找尋一個重新獲得尊嚴的機會,也在找尋一個能彌補他失去朋友的機會。

帶着這種矛盾的心情,他同意和蛋蛋再次合作,雖然大家都看得出來,蛋蛋擺明了是利用他去獲得下金蛋的鵝,然後再陷害他以達到復仇的目的。蛋蛋復仇的對象甚至不僅僅是貓咪一個人,他還要引來鵝媽媽摧毀整個鎮子,因為這個鎮子對他是不公平的,並沒有賦予像給他的朋友貓咪那樣的尊嚴感。

其實,貓咪和蛋蛋最初的隔閡就來自於當貓咪獲得了尊嚴的同時,蛋蛋並沒有獲得,他心裏不平不忿,他有了隆重的挫敗感和不安感。所以他才希望能把貓咪拉回到他自己的身邊,不惜欺騙貓咪,不惜設計讓貓咪失去英雄的、有尊嚴的地位。

電影的最後當然還是很圓滿的。在貓咪的一段重量級發言之後,蛋蛋重新迴歸善良,決定改過自新,曾經被鎮子的士兵剝奪了靴子的貓咪,也意識到自己流浪所找尋的是什麼,擁有朋友、擁有一顆願意為他人奉獻的心,這本身就是一件有尊嚴的事。

在這樣的領悟下,他再次拯救了村子,雖然鎮上的士兵並不知道這一點,還把他當成通緝犯,但此時重新穿上靴子的貓咪,已經從一個流浪漢蜕變成了一位獨行俠。這部電影讓我明白,朋友之間應該多交流,互相體諒。明白什麼事情是重要的。

八年級寒假讀書心得 篇2

這個寒假,我看了一本《什麼都不知道的世界》地球海洋篇。裏面的內容讓我眼睛愛不釋手。

這本書上有許多關於地球和海洋的祕密和自然現象的解答,內容十分豐富。比如“奇怪的三角形”主要是説所有大陸的形狀都呈倒三角形等這方面內容。其中“地中海的祕密”給我印象最深刻,主要説,地中海里的海水是靠一個通往大西洋的出海口讓大西洋的水流進來的,以前這個口子曾經關閉過,所以地中海里的水乾涸了,留下了近百米厚的鹽,但現在那個口子又打開了。

這本書給我帶來了許多大自然的祕密,讓我瞭解地球與海洋中隱藏的祕密,認識那些自然現象是如何產生的,並讓我放大角度看世界,那些奇妙的事物,還能知道我們地球媽媽的壽命即奇異景觀歷史的長久,讓我也多關心關心地球上大大小小的事,和海底下的祕密。同時,我也會有一系列的幻想:假如地中海再幹涸一次,把鹽拿到陸地使用;地球沒有地震該多好;如果陸地外面的海也能幹涸一部分就好了......

沒想到,在這遼闊的世界裏有那麼多我一想不到的事情,讓我小眼看世界,真是太奇妙了。不過,我們也要多觀察觀察周圍大自然的變化,説不定我們也能給科學做一點貢獻。看來書真是一位良師益友呀!

在這個寒假裏,我讀了一本書——《200個奧運小故事》。整本書一共分成四類:奧運精彩創意、奧運趣聞軼事、 奧運致富商機和奧運崇高精神。從書中我也瞭解了不少有關奧運的故事:體影雙棲、貪吃結果、愛國健兒、 活埋下場、切割獎牌……

其中,給我印像最深的是女扮男裝。故事主要是講公元前776年時,不允許婦女參加奧運會,而公元前396年的96屆奧運會,一位叫卡莉帕捷裏婭的婦女為了觀看兒子比賽就化粧成他的教練去觀看,可後來還是被認出來了,本要判處她死刑,但由於他們一家獲得了不少金牌,於是赦免了那位婦女。

後來雅典為了滿足婦女的好奇心就設了女子比賽項目,獎品也和男子的一樣,一個野橄欖枝編成的花冠。讀完這個故事我覺得那位婦女真勇敢啊,為了看兒子比賽,不顧自己的生命到現場觀看,還想出女扮男裝這個辦法,真讓人敬佩。因為卡莉帕捷裏婭,所以現在女子才能參加奧運會,莉帕捷裏婭真偉大啊!

在書中,我不僅瞭解了不少小故事,還學習了許多知識,比如:水立方的建築面積約5萬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膜結構工程,有1.7萬個坐位,用於游泳、跳水、花樣游泳和水球比賽。還知道了鳥巢佔地約20.4公頃,總建築面積是25.8,高68.5,長333米,寬297米,外殼由4.8萬噸鋼編制而成等知識。

這本書既讓我學習了奧運知識,又收集了不少故事,這真是一本好書啊,以後我還要多讀幾遍!

八年級寒假讀書心得 篇3

這個寒假我讀了《傅雷家書》一書,令我收穫極大。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孩子傅聰、傅敏的家信,該書是一本優秀的青年思想讀物,是教育子女的經典名書,是充滿着父愛的教子名著。他們嘔心瀝血的培養兩個孩子,教育他們先成人、後成家,是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因此我認為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範及榜樣。

我認為如果人的一生真的可以為自己所熱愛的事業而奉獻那是一件多麼偉大的事情,同時也會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加充實。我現在已經可以找到生活的目標,雖然以前是盲目的。但我知道只要我們朝着目標努力就會有所收穫。

傅雷説:也許金錢物質方面不能給予你足夠的回報,但是學術和藝術一定會給付出的努力以一個答案。我想不管努力是否可以帶來回報,但是它至少可以使我們心靈更加充實。我相信如果每天都把時間用在自己認為有用的地方上去,一定會得到進步和滿足。

我認為只有在互相鼓勵和互相支持下,有着最真實的心靈的溝通才是最讓人羨慕的。傅雷説他和他的兒子是最親密的朋友,多好的一種父子關係啊,我覺得讀《傅雷家書》真的可以豐富人的內心,讓人變得平靜。而且文學和藝術都會給我們心靈的薰陶。我們在那裏面吸收的養分會讓我們茁壯成長,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的樂趣。

《傅雷家書》是傅雷思想的折光,可以説是傅雷畢生最重要的著作,因為《傅雷家書》是給他與兒子之間的書信,充分體現了作為爸爸對兒子的心意。寫在紙上的都是些家常話,,心裏怎麼想的,筆下就怎麼寫,用不着擔心讀者。

正因為這樣,感情才那樣的純真摯樸,沒有半點虛偽《傅雷家書》的意義,遠遠超過了傅雷家庭的範圍。書中無處不體現了濃濃的父愛,或許每個父親對子女都疼愛有加,但在疼愛的同時,不忘對其進行全方面教育的,在人口眾多的中國,能夠達到此種地步的,能有幾人,因為這需要充足的條件,父親要博學多才,兒子要知書達理,而父子之間更要有充分的默契。

八年級寒假讀書心得 篇4

寒假裏,我閲讀了《女生日記》這本書。《女生日記》這本書描繪了善解人意、情感豐富的六年級女生冉冬陽的生活,冉冬陽雖然不聰明也不漂亮,但卻是大家眼中的魅力女孩。楊紅櫻阿姨以日記的形式寫出了女孩子渴望長大又害怕長大的矛盾心情,真實而生動地展示了成長的快樂和煩惱。

讓我們明白不要懼怕成長,自然地面對成長所帶來的困惑,明白快樂的心情才能長得健康自然,明白我們要帶着欣賞的眼光和美好的心情度過重要的時光。很好展示了豐富多彩的學校生活中的喜怒哀樂,是一本可以輕鬆大腦卻意義深刻的書。十分羨慕書中的主人公:冉冬陽。

她有個這麼開明的家庭真好,媽媽善良可人,爸爸幽默正直,他們與眾不同,畢業考試前他們不是把冉東陽關在屋子裏複習,而是帶着她出去玩;她想資助小雅媽媽開店,他們全力支持;為了幫助馬加,她的爸爸媽媽竟然同意她一個人呆在家裏……

冉東陽還有很好的老師。她的班主任羅老師,每學期都會給每位同學髮漂亮的寄語卡,鼓勵同學們;數學舒老師為了不傷學生們的自尊心,考試成績只批“A B C D”;音樂老師米老師,利用一個小小的計謀,使同學們在唱歌比賽時,綻放出燦爛的笑容,在比賽時榮獲了第一名。 我雖然不怎麼優秀,但是我也有一個和她一樣好的家庭,我考試不好的時候,爸爸媽媽也不責備我,罵我,而是勸我,鼓勵我。

《女生日記》裏的人物很多,我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我佩服梅小雅拒絕憐憫;我為莫欣兒的悲慘家庭而惋惜;我喜歡吳緬的個性,我討厭喬丹的自以為是;我為小魔女劉揚惠子的追星而感到不值;我對古龍飛,精豆豆這對喜劇演員無可奈何;我覺得魯肥肥出的主意全是餿主意。讀過《女生日記》的朋友們我説的對嗎? 在《女生日記》裏有許多話值得我細細地去感受,理解,品味。

一個人聰明,漂亮並不是最重要的,温柔善良才是女孩子最寶貴的品質。不聰明,不漂亮的女孩子,會因為温柔善良變的可愛起來。 在《女生日記》裏還有三篇文章十分吸引我,就是《美國來信》“系列”:信是由移民美國的林淑媛寄來的,我讀了林淑媛寄給冉冬陽的三封信以後,也像冉冬陽羨慕移民美國的林淑媛。

原來美國這麼好,學習這麼輕鬆,還可以提前感受掙錢的滋味,弄的我都想去美國玩玩。我必須承認,雖然美國是資本主義社會,但是,美國的孩子卻很幸福。 《女生日記》真是我的好老師!這本書讓後我度過了一段快樂的時光,每當我心情不好的時候,看到書中大家都那麼寬容友愛,我就會快樂起來,這是一本讓我感動,讓我難忘,讓我流淚的書。

八年級寒假讀書心得 篇5

我真希望擁有一艘“鸚鵡螺號”一樣的潛艇,帶我暢遊海底世界。 ——題記

經常夢見我獨自一個人在海灘漫步,在濕漉漉的沙地上留下一串腳印,海水咆哮着撞擊岸邊的礁石。我立在海邊,凝望着遠處海天相接的銀線,閉上眼去體驗人在天地間的渺小,聆聽最後一層細浪衝刷石子,品味海獨特的苦澀鹹香。每當這個時候,我的心底便有一種説不出的嚮往,湧動着快樂與自由。海,真是一片希望之地,寧靜的歸屬,在那裏我能傾聽一切,讀懂心靈的呼喚。

尼摩船長,沒有人知道他的國籍,他的復仇計劃又怎樣,只知道他曾經迷失,在人類社會中失去了太多。他一定有一個這樣的夢,我相信不僅船長選擇了大海,海也選擇了船長去展示千百年來無人知曉的祕密。這既是偶然,又是必然,因為天地是人的歸屬,只有像船長一樣把心放在天地之間,才有可能釋然。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多艘航船受不明物體襲擊,引起世界各國矚目,皮埃爾·阿隆納斯教授帶隨從康塞爾一同登上“林肯號”軍艦踏上捕捉不明物體——大部分人認為是獨角鯨之旅。然而“獨角鯨”全身遍佈大炮轟不爛的鋼鐵,而且似乎具有極強的攻擊能力。險象環生,落海數小時之後二人和捕鯨手耐德蘭無意間漂到“獨角鯨”上。海——這塊夢幻的魔鏡被他們三個無意間闖入者敲開了一個小碎塊。

鸚鵡螺號上的“囚徒們”第一次開始了海底生活,海提供空間,提供食品,提供動力與日用品。神祕的尼摩船長帶領教授參觀了神話般的鸚鵡螺號,展示無數價值連城的收藏品。瞭解潛艇的設計原理與技巧之後,船長帶他們三人進行了一次海底森林狩獵。隨着他們越來越熟悉海底生活,更多的海底景象展現在他們眼前。

沒有人像尼摩船長這樣愛海——欣賞、信賴,這是一成不變爆發自心底的信念。船長屬於海洋,這是他心靈的聲音,他一直在追求自己的夢想,在海底聆聽內心的吶喊從而把握未來。

然而,萬能的鸚鵡螺號在渡過託雷海峽時擱淺了,這使三人有機會上岸重温幾天陸地上生活與野味。在島上,三人渡過了愉快的大陸時光,打獵、燒烤,盡享不久後又會失去的生活。他們親眼見證了船長用雷電阻擋土著人的進攻。

終於,鸚鵡螺號又繼續它的環球之旅。在印度洋觀看椰子般大小价值二百萬美元的珍珠,到達紅海,穿越阿拉伯隧道,捕捉儒艮;在希臘羣島,體驗海底火山爆發……48小時通過地中海,在維戈灣打撈金銀財寶——看似激動人心,卻再一次使耐德蘭不得不放棄逃跑計劃。夜裏漫步水底,看龐貝古城遺蹟,在死火山洞中補充煤,還可以打獵改善伙食……有趣的事件數不勝數。在馬尾藻探測海底深度,體驗魚躍飛翔之感;在海面屠殺抹香鯨,品一杯熱乎乎的鯨奶。

船長習慣了海底奇遇,因為他的心屬於此地。大冰蓋、寒冷,這一切都無法阻擋尼摩船長南極點之旅的腳步。在南極,鸚鵡螺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大事故……克服缺氧,鸚鵡螺號逃離南極。從霍恩角到亞馬遜河,之後的一場人與魷魚大戰中又失去了一名船員,另尼摩船長悲痛萬分。

船長開始可怕的復仇。他心中最痛的地方是之前與人類的交涉,無論是戰爭還是被逼迫,我無從知道。雖然這是初始原因,但我相信這不是最終目的。

皮埃爾·阿隆納斯教授詢問了船長關於囚禁和自由的問題,在得到否定的回答後三人決定逃跑。當晚,乘着大漩渦,他們逃離了鸚鵡螺號。海底航行就這樣結束了,他們在島上獲救,返回法國。

大漩渦之後,船長會去哪兒?發現囚徒逃走,他會怎樣?魔鏡碎了,海底故事已傳出,寧靜的大海還會不會平靜?

“那最遠的、那最深的,誰能探出?”我想,只有把自己放在天地間,傾聽心靈的聲音,心想就能事成。

後記:於是在夢中,我便常去傾聽心靈的聲音,讓心帶領一切,化為成功的動力。暢遊在這幻境中,海、天、夢、我。

八年級寒假讀書心得 篇6

每個人都有自由,連狗也不例外,剝奪任何生物的自由就是錯的。而笑貓日記裏的一本書《綠狗山莊》裏的雕塑家,就是這樣的人。我讀了,小小的心充滿了憤怒和惋惜。

一天,笑貓和地包天發現小白不見了。在球球老老鼠口中得知小白可能在綠狗山莊裏,可在笑貓調查的同時,等候他的地包天被雕塑家改造了,也在球球老老鼠的幫助下,所有的綠狗都解救了。也在馬小跳他們的幫助下,綠狗們得到了治療。雕塑家那行為也被寵物醫院揭發了,雕塑家被繩之於法了!

在我看到雕塑家改造小白經歷那個片段時,我覺得那雕塑家自私自利,只是為自已着想,不為狗兒着想。他也不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他自已被關注了,又會有何感想!這個世上有太多太多像雕塑家這樣自私自利的人了!有的人為了完成作品不惜改造生靈,有的人為方便就把垃圾扔來扔去,有的人為了推離乾性就把罪證推給別人,還有的人為了還錢就不惜殺害他人奪去財物!可以知道,全世界有大部分人都和雕塑家一樣!

想到這裏,我又回想起了一件事:在報紙上,一位女士的包包被一名男人搶走了,警方追擊了許久把包包拿了回來,可包包裏面的錢卻都不翼而飛了!被抓回的那個搶包男人,説搶錢是為了還賭博欠下的錢。

唉!如果世界上全都是這樣的人,那麼世界就會變成憤怒和惋惜!

八年級寒假讀書心得 篇7

我的愛好就是看課外書,所有看過的書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海倫·凱勒的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書在我的手中慢慢的翻動着。海倫·凱勒於1880年出生在美國,在海倫·凱勒出生不久後就生了一場大病失去了雙眼,她從此生活了在無聲無色的世界中,她面對着無邊無際的黑夜和沉寂裏。但是她並沒有向這厄運屈服,沒有放棄自己,沒有與世隔絕。她不分晝夜,努力的默讀盲文,就連她的手指頭都摸出了血,她還是依然摸讀盲文,她的老師沙利文為都她而痛心,她仔細的把布給一一包紮起來。一天一天,一年一年,就這樣,海倫·凱勒學會了閲讀,書寫和算術,學會了用手指“説話”。她的毅力客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是知識把海倫·凱勒的眼界,之後她向薩勒老師學習説話,1900年考上了哈佛大學,她一生寫了14部着作,被美國《時代週刊》評為美國十大英雄偶像。

書中寫到,如果給她三天的光明,第一天,她要長久凝視她親愛的老師,她不僅要看到老師的面龐的輪廓,還要將那面容珍藏在記憶裏,並且還要研究她的容貌,發現她出自同情心的温柔和耐心的生動跡象。第二天,她要在黎明起身,去看看黑夜變為白晝的動人奇蹟。第三天,她將再一次去看那充滿奇蹟的日出,她急於尋找新的喜悦,因為對於那些真正看得見的人,每天的黎明一定是重複的美景。

讀完這本書後,我的內心又一次被這本書觸動到了,我從中知道了許多道理,我們每天都要有樂觀向上的良好心態。海倫在巨大的打擊和困難面前,她不是怨天尤人,而是以樂觀向上的心去度過一切,面對一切,使自己得到信心,如果有一天,我們的眼睛也失明瞭,我們不能放棄自己,因為別人都沒放棄我,我們何必自己放棄自己,我們不能時刻以為自自己被放棄了,其實自己不放棄自己,我們的生活還會繼續,我們也許會比健康的人還活動快樂。

八年級寒假讀書心得 篇8

一個名叫桑提亞哥的老漁夫,在84天一無所獲後,決定獨自一人去遠海捕魚。功夫不負有心人,他釣到了一條比船還長兩英尺的大馬林魚。這條魚力大無比,拖着小船漂流了兩天兩夜。老人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考驗,最後將魚刺死,拴在船頭。然而歸途中卻遇上了鯊魚,老人與鯊魚進行了殊死搏鬥,結果大馬林魚還是被鯊魚吃得只剩下一副光禿禿的骨架。老人只得空手歸航。《老人與海》篇幅不長,情節也很簡單,但它用獨有的那種迴歸自然的質樸、天高海闊的深遠,以及一股恢弘的力量,鼓舞了一代又一代讀者。

又想起文中老人的話“一個人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能夠消滅他,可就是打不敗他。”雖然老人辛辛苦苦捕到的魚被鯊魚吃得只剩了骨頭架子,但他戰勝了大馬林魚和許多鯊魚,體現了人類應對艱險無所畏懼的高貴品質,應對失敗有着“優雅的風度”,他贏得了生命的價值和人格的尊嚴,是個了不起的勝利者。

人類的極限,無人知曉。當一個人努力戰勝自己的缺陷而不是屈從它的時候,無論最後是捕到一條完整的魚還是一副骨架,都已經無所謂了,因為一個人生命的價值已在與那馬林魚的搏鬥的過程中充分體現了。以前為自己的理想努力追求過、奮鬥過,難道他不是一個勝利者嗎?

作為一個強者,就不就應因為失敗而消沉悲觀,就不就應因為沮喪而停止追求!

八年級寒假讀書心得 篇9

是一年寒假。在這雪花飄飄的一天又一天裏,我細細地翻閲了四大名著。這經典的古代名著讓我深深陶醉,從中流出那歷經百年也不腐朽的濃墨古香,時時縈繞在我的心頭。

《西遊記》、《三國演義》、《紅樓夢》、《水滸傳》等這些經典的古代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在我大腦中留下深深的印象,孫悟空的勇敢機智,諸葛孔明的才智多謀,林黛玉的温柔掛斷,魯智深的粗獷剛強。這一個又一個鮮明耀眼的人物,不時跳動在我的眼前,啟迪我的心靈,讓我受益無窮。也許有人認為這四本讀物過於咬文嚼字,一個個古文令人眼花繚亂,但只要用心去閲覽,一個個經典的故事,令人賞心悦目。

以前讀書只是粗略地看一看,書中的重點,書中的精髓根本察覺不到。現在我靜下心來細細品讀,就讀出了書中的思想,讀出了書中作者給予我們的暗示。與作者同一種心態,同一種思想去看待一件事,好似在與書本做着交流,不亦樂乎!平時與朋友聊天,會話不投機,雙方都很尷尬。而書是傾聽者,是最好的朋友,最好的導師。

記得在秋天,我曾把一片樹葉夾在了《紅樓夢》這本書中,寒假裏翻閲時看到了那片葉子,竟然依舊是綠的。不知是它離不開這本墨香純厚的書,還是貪夢地讀了《紅樓夢》,吸吮了書本的精華,擁抱了屬於春天的綠色,或許是書和它交了朋友,它正用豐滿的綠色與書交談。今天,我也想做那片葉子,永遠受着書的薰陶,永遠讀着永青的書頁.

八年級寒假讀書心得 篇10

作為一名年輕的班主任,我在處理班級一些棘手的事情時會感到有些迷茫,特別是針對國小一年級的孩子,他們天真可愛、活潑好動,有着較強的好奇心,但是缺乏正確的判斷能力,寒假讀書心得體會。如何讓孩子們更好地認識自我,認識到問題的正確性,如何與這些充滿童真的孩子進行有效地溝通、交流,對於我來説非常重要。寒假裏,我再一次認真閲讀並細細品味了孫老師《美麗的教育》這本書,確實是受益匪淺,感受頗深。這本書,就像黑夜裏的一盞明燈,給我指出了前進的方向,我不再迷茫,也不再困惑,一個個鮮活生動的例子,似曾相識,孫老師是那麼耐心細緻、不厭其煩地去處理去對待,她時時刻刻用她那平凡而偉大的愛心去温暖着每一位孩子。

孫是愛的大師,是脱離了浮華的愛的大師,而《美麗的教育》一書確實值得我們認真閲讀,認真思考。

書上有這樣一句話:班主任是世界上級別最低的主任,但又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主任。讀完了這本書,我的確有這樣一個感受。在與家長朋友的溝通中,家長也經常説:"孩子聽老師的要比聽家長的多很多。"還有人會説:"看,這個班孩子的做法真像他們的班主任。這一看就是某某老師帶的班。"其實,這都是班主任在平時的工作中對學生的一種耳濡目染,一種側面薰陶,使孩子在無形中形成的一種定勢,一種傾向。正如孫老師説:"班主任在國小生心目中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孩子對自己的班主任簡直到了崇拜的程度。國小班主任對自己的學生影響非常大,班主任提倡的東西將會釀成這個班的班風,班主任常説的話將成為這個班的座右銘,班主任的好惡將會成為這個班學生的是非標準,班主任的言談舉止對學生性格氣質的形成都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讀了孫老師的書,讓我更加意識到,教育孩子不是光靠老師尊嚴,師生關係的融洽,關鍵在於教師要千方百計營造一種和諧寬鬆的氛圍,這樣孩子才願意接近你,也願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你,這不僅需要熱情和堅忍不拔的精神,更需要師生間的心靈溝通。我從孫老師的身上找到了作為一名班主任,首先要具備什麼,要有一顆可貴的童心,我們只有變成孩子,才能懂得孩子,理解孩子,教育孩子。

教育過程中,要把尊重孩子放在首位。從小被人尊重的人,有很強的自尊心、自信心,容易形成完善的人格。而我們不管作為教師還是家長,一味的希望孩子能聽我們成年人的話,常常忽視孩子的需要,不考慮孩子在想什麼,不體諒孩子的處境,不顧及孩子的自尊心,不瞭解孩子的苦惱和心理障礙,只憑着我們想象的情況去教育孩子。一旦孩子的行為出乎我們的預料,或者孩子沒有按我們的要求去做,我們就可能對孩子不滿意,甚至批評孩子。孫老師告訴我們"懲罰是教育失敗的根源",懲罰的結果讓學習吃力的孩子更加自卑,讓常常出現問題的孩子更加自暴自棄,讓本來就頑皮的孩子喪失自尊心和自信心,讓這樣的孩子失去了童年的快樂。那麼,當孩子犯了錯誤的時候不許批評嗎?不是!沒有批評就等於放縱孩子的不良行為,但是批評的時候,一定要講清其危害,告訴孩子這樣做為什麼不可以,這樣做對別人、對自己、對集體有什麼不好。

教育孩子,老師要有一顆寬容的心。寬容不同於縱容,寬容的前提是理解。教育家陶行之曾説過:要想做孩子的老師,你首先要變成孩子。淘氣是孩子的特點,是正常現象,犯錯誤是難免的,我們不可能限制他,我們要從他的淘氣中找尋身上閃光的地方,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淘氣,這時我們的工作就會變得主動和輕鬆起來,甚至還可以從中得到很大樂趣。當然,老師對學生的寬容不是對學生無原則的遷就和讓步,他是以學生認識錯誤為前提的。對已經認識到錯誤的孩子的寬容是啟發孩子自我教育的有效方法。孫老師教給我們很多寬容的方法,給膽小而又出錯的孩子一句安慰;給知道自己錯了的孩子台階下,用顯微鏡找淘氣包優點,給矯情的學生一個存在的空間,包容學生進步過程中的反覆…

讓我們牢記孫老師"寬容與賞識讓教育更美麗,愛心與智慧讓教育走得更遠。"的經典話語,讓我們把寬容、賞識、愛心、智慧給予我們的孩子,老師愛學生,學生感到幸福,老師也會感到幸福;同樣,我們也會得到了學生最真摯的愛。這就是所有班主任的幸福,這樣的教育也是最為美麗的教育。

八年級寒假讀書心得 篇11

日本東野圭吾先生的解憂雜貨店使我對小説有了新的認識,故事內容並不複雜,共5個章節,花了兩天的時間就看完了,閲讀完最後一段文字後,內心一軟,眼角也有些濕潤。同時我也看了這部電影。起初我看這本書是被書名所吸引的,偶然間從網上看到了這本書便買了回來。

三個“不良少年”在一次偷盜後無意間闖入了一間廢棄的雜貨店,故事由此慢慢展開。起初,我以為書中講述的是幾個獨立的小故事,沒想到,越往後看越入神,並且發現這幾個小故事之間存在着一些奇妙的關聯。

雜貨店店主原是一個情場失意的老爺爺,他年輕時和一名女子私奔未遂,閲盡人世滄桑之後開了一家雜貨店,同時兼做煩惱諮詢的解答,那名女子開了一家孤兒院。雜貨店老人用自己的方式認真地回答着那些兩難的選擇。雜貨店老人的做法一直讓他的侄子不解後來也就習以為常了,他的解答使很多人獲得了內心的安穩和幸福,也改變了他們的命運,更使一些人的命運神奇地聯繫在了一起。

作家東野圭吾自然而簡潔的語言、充滿象徵性的温暖筆觸輕輕釦動着我的心絃,無論表面上好還是壞的人,都在故事中慢慢展現出了人性中的美好,我終於慢慢明白,這根線,可以説是“救贖”。克朗在一次火災中為救一名女孩而喪命,女孩最終成為了歌手,這位天才少女歌手將克朗的音樂一直傳承下去;遭遇家庭鉅變的浩介,沒有選擇跟父母一起連夜潛逃,而是經過努力成了一名木雕師;迫於生活而當陪酒小姐的晴美猶豫要不要當富商的情人,在聽取建議後,最終蜕變成為商界女強人······原來,上天選擇這三位少年,是讓他們來完成這未竟的“事業”。與此同時,這三個少年在與過去的人對話的同時,也在與自己的內心、良知對話,終於,他們幡然醒悟,決定摒除邪念,迴歸正途。而這一切的一切,不也正是人對自我最深刻的救贖嗎?

真誠與愛是最美的救贖,總能幫助沉浮在生活困境中的人們找回自己,總能引領迷失在選擇岔路口的人們找到真正的歸宿。我想,這救贖是不分時空的,在温暖對方的同時也能温暖自己,這是令人感動的,也是值得踐行的道理。書中並不是所有的人物都悉心聽取了雜貨店老人或者是三個少年的建議,但是無一例外的,最後所有曾經收到諮詢回覆的人們都在浪矢雜貨店重生的那一天寄來了感謝信。

因為他們要感謝的,是在他們身處困境的時候,能有人傾聽來自內心深處的聲音,無論指導是否具有可操作意義,但是起碼讓當事人感到了安慰,感到自己的疑問被認真地對待着,就像雜貨店老爺爺説的那樣:“不管是騷擾還是惡作劇,寫這些信給浪矢雜貨店的人,和普通諮詢者在本質上是一樣的。他們都是內心破了個洞,重要的東西正從那個破洞逐漸流失。人的心聲是絕對不能無視的。”

八年級寒假讀書心得 篇12

做一名理想的數學老師總感覺工作比較繁忙,對一些教育類的書籍置若罔聞,根本沒有列入自己的閲讀計劃之內,時間也就這麼浪費了。

近日,認真閲讀了朱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書,深有感觸。作為一名教師,我想能從這本書學習點經驗,所以比較關心書中對於理想教師的描述。朱教授在書中描述: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教師;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我的教師;是一個善於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是一個勤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應該是一個關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的教師。

讀完之後,我不由得按着書中理想教師的“標準”去問自己:我是不是一個理想的教師?我是不是一個勤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我是不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

顯然,我離理想的教師還有一大截,我還不是一個用心去教學的老師。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師,首位要做的便是要有豐富的學識,這是古往今來不變的真理。以前説教師要有一桶水,現在隨着各種新的課程標準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應該是一條河流,而且是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因為現在的孩子讀得書甚至比我們有些老師都多。否則,拿什麼來教給孩子呢?

其次,用今天的自己與昨天的自己比——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我今天上課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誠懇?我今天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今天我組織班集體活動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幫助“後進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細心?我今天所積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豐富?我今天所進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對學生的教育教學建議或意見是不是比昨天更虛心?我今天所聽到各種“不理解”後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靜?……每日三問,自省吾身。雖然每天都不是,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自問,堅持不懈,我們便不斷地向“理想的教師”這一境界靠近。

第三、我一定要做一名認真負責任的教師。學生、家長、老師眼裏的好教師的標準是什麼?第一條:首先他要對學生負責任。是的,在上每一節課前。我總是鼓勵自己:自己一定可以上成功的。學生一定可以接受的;我總是警告自己:走進教室的那一瞬間,收起所有的不愉快的情緒,帶着高興和愉悦的心情走進課堂;我總是提醒自己:上課時,儘量把自己的活力,激情和熱情的一面勇敢的展現在學生的面前,極力的渲染一種教學氛圍,使大部分的學生都能夠參與進來,從內心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激情。

第四、理想的老師既要學會傾聽自己的課堂,又要學會傾聽別人的課堂。在課堂上,真正傾聽孩子們的心聲,從孩子們真正的學習需要出發,組織教學。學習別人課堂教學環節設置的有效性,教學程序的落實性,老師的評價語對於學生的啟發等等。

我感覺自己離理想的教師還相差甚遠,在今後的工作中,必須從最基礎的做起,勤於學習,紮紮實實地多讀一些書,不斷向書本學習,積累豐富的文化底藴,向身邊老師學習,尤其要多向名師們學習,把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課堂教育的機智,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去思索,不斷去總結自己教育的得與失。並要勤於動筆、善於反思,記錄教育過程中的體會和感悟,使自己不斷向理想的教師靠近。

什麼是理想的教師?我又有了新一層的理解,理想的教師是學會寬容、學會分享、學會合作、學會創新的教師,是以發展的眼光對待學生,以從容的心態對待工作的教師。

總之,我相信,只要我付出努力,用心去教學,並注意在教學實踐中的不斷摸索與總結,一定會離理想教師的形象越來越近。

八年級寒假讀書心得 篇13

為了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素質,在我這個寒假,我利用假期多讀好書,寫出心得。希望通過讀書能有所得、有所收穫、有所感悟,讓自己可以在書中學到更多的東西。讓自己可以在如今日漸商業的城市中找到心靈的棲息地,找到屬於自己的“黃金屋”。在這個假期中,令我頗有體會的是高爾基寫的一部小説《童年》。這是高爾基以自身經歷為原型創作的自傳體小説三部曲中的第一部。這部小説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作家童年的成長經歷,描繪了19世紀末俄羅斯社會生活的畫面。

這本書主要講述的是阿廖沙(高爾基的乳名)三歲到十歲這一時期的童年生活。小説從"我"隨母親去投奔外祖父寫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間"混飯吃結束。外祖父開了家染坊,但隨着家業的逐漸衰落,他變得吝嗇,貪婪,專橫,殘暴,經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們,狠心地剝削手下的工人。有一次阿列克謝因為染壞了一匹布,竟被他打得昏死過去。幼小的阿廖沙也曾被他用樹枝抽得失去知覺。他還暗地裏放高利貸,甚至慫恿幫工去偷東西。兩個舅舅也是粗野,自私的市儈,整日為爭奪家產爭吵鬥毆。在這樣一個瀰漫着殘暴和仇恨的家庭裏,幼小的阿廖沙過早地體會到了人間的痛苦和醜惡。舅舅們為爭奪家產而爭吵鬥毆的情景使小阿廖沙飽受驚嚇。這一幕真實反映了俄國下層人民沉重的生活狀況,批判了小市民的自私殘暴。

然而就是在這樣一個可怕的環境裏,也有温暖與光明。這就是阿廖沙的外祖母和另外一些人,過的另外一種生活。外祖母慈祥善良,聰明能幹,熱愛生活,對誰都很忍讓,有着聖徒一般的寬大胸懷。她如一盞明燈,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獨的心,她對阿廖沙的影響,正像高爾基後來寫的那樣:"在她沒有來之前,我彷彿是躲在黑暗中睡覺,但她一出現,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領到光明的地方,是她那對世界無私的愛豐富了我,使我充滿堅強的力量以應付困苦的生活。"外祖母使他在黑暗污濁的環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氣和信心,並逐漸成長為一個堅強,勇敢,正直和充滿愛心的人。

幸福的童年都是相似的;不幸的童年各有各的不幸。《童年》以小主人公阿廖沙在外祖父家的生活經歷為線索,刻畫了一羣性格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這裏有嚴厲而暴躁的外公,有慈祥的外婆,有愛喝酒鬧事的舅舅,有漂亮而憂鬱的媽媽,還有會跳舞的"小茨岡";有抬起長腿踢媽媽的繼父,有稱為"奶奶"的綠老太婆,有孤僻而執著於化學實驗的房客"好事兒",有自殺的小偷彼得伯伯,還有一羣玩草鞋大戰,去冰天雪地的小島上偷木板過活的善良小流浪漢„„

而小阿廖沙正是以一顆脆弱而敏感的童心生活在這羣人中,體驗着人生的酸甜苦辣。愛豐富了他,使他充滿了堅強的力量去應對困苦的生活;苦難讓他明白,俄羅斯人大多像小孩子似的,喜歡拿憂傷來逗樂,玩弄,不為做不幸的人而羞愧„„正是從這個足跡裏,走出來了一個文學巨人,世界因他而增輝。《童年》,也為我們認真瞭解一個偉大民族打開了一扇小小窗户。

讀完這本書後,我不僅從中讀到扣人心絃的故事情節,獲得珍貴的精神食糧,而且還學習了作着刻畫人物性格的匠心獨運和簡練的敍事風格。高爾基的生平教會我如何從容鎮靜地去面對人生的危機與挑戰;我受到了一次靈魂的洗禮,心靈如雨後的晴空,清新,明淨,一片蔚藍。相信自己在以後的生活和學習中也可以從中獲得從容面對的勇氣。

八年級寒假讀書心得 篇14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最美的貝殼》。

它講了:海邊,一羣孩子在撿貝殼,他們挑着撿着放進竹籃裏,離他們不遠處還有一個孩子在撿貝殼,他挑着撿着,然後扔掉,他在尋找心中最美的貝殼。傍晚那羣孩子撿了滿滿一籃子的貝殼開開心心地回家了,而那個孩子的籃子仍然是空的。

為什麼同樣是撿貝殼,收穫卻大不一樣呢?那羣孩子不僅撿到了貝殼,還收穫了一籃子快樂。而另一個努力尋找心中最美貝殼的那個孩子,即使最終找到了它,他獲得的也只是一時的快樂,錯過的卻是許許多多撿貝殼的樂趣。

其實,我們心中都有一個美麗的貝殼,人生就是不斷追求這個美麗貝殼的過程。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往往會獲得一時,而失去許多。有的人,一味的希望爬上山頂,卻忘記了欣賞一路一美麗的風景;有的人只顧拼命的在外賺錢,卻失去了身體的健康,甚至冷落了家庭;有的人,希望得到一時的答案,卻忽略過了許多的智慧……

人生沒有十全十美,就象廣告中説的那樣--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在我們實現夢想的過程中,千萬不要忽略生活中平凡的珍貴的事物,它也許會成為你圓夢過程中的一道彩虹。我們要去不斷地發現快樂,享受快樂,生活才會更加充實,生命才會更加有意義。

有的人注重過程,有的人只追求結果,有的人收穫了許多快樂,有的人卻得到了最美。只要你實實在在的追求着,把握住生活中美好珍貴的事物,你就會發現生活中處處流淌着幸福,它離我們並不遠,只是我們沒有發現這其中的快樂,平凡的事物最終會成為我們心目中最美的貝殼。

八年級寒假讀書心得 篇15

假期期間,為了豐富學習生活,提高自身素養,我閲讀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問題》,感受頗多。

通過學習,認識到馬克思列寧主義是全世界無產階級政黨的科學理論基礎和指導思想。馬克思列寧主義學説經歷了馬克思主義和列寧主義兩個重要發展階段。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和恩格斯觀點和學説體系,它闡述了無產階級和一切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科學理論,是工人階級及其政黨的科學世界觀和行動指南,是一個完備和不斷髮展的理論體系,為無產階級革命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

馬克思列寧主義創立於19世紀40年代。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表明馬克思主義的公開問世。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學著作,是馬克思主義的集中概括和闡述,馬克思主義涉及的問題非常廣泛,其理論內容主要有三個部分組成:

1、馬克思主義哲學,及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理論,是無產階級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2、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研究社會生產關係即經濟關係的科學,闡明人類社會各個發展階段上支配物質資料的生產,交換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產品分配的規律。馬克思主義的剩餘價值學説揭露了資本主義生產和剝削的祕密,論證了資本主義社會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佔有的矛盾必然導致資本主義的滅亡和社會主義的勝利;

3、科學社會主義,奠基於對社會發展規律的科學認識之上,使社會主義有空想變成了科學,它闡述了資本主義的滅亡、社會主義勝利的必然性及階級鬥爭學説、國家學説和黨的建設學説等。

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它不是教條,而是行動指南。列寧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發展的一個新階段,是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的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理論和策略。

學習和研究馬克思主義,就要在實踐中用發展了的馬克思主義來指導和推動工作,用發展了的馬克思主義來指導和推動當今社會的進步,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和解決當今中國社會政治和經濟領域存在的實際問題,是我們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目的。馬克思在自然唯物主義和古典經濟學基礎上發現的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規律以及在空想社會主義基礎上提出的以經濟平等和政治民主為根本原則的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模式,這都是馬克思對人類社會做出的卓越貢獻。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立場以及社會主義理想的內核,我們應當繼續堅持和發展。

針對當今中國存在的許多非常突出的社會問題和社會矛盾,我們應當結合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根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虔誠地研究如何解決這些擺在面前的實際問題,這才是有深遠歷史和現實意義的。否則,我們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就成了無的放矢。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品格。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是變與不變的統一。正確理解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含義,關鍵在於區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運用這些基本原理分析具體問題得出的具體結論。要做到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必須貫徹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哲學發展的偉大變革,是以實踐為基礎的徹底的唯物主義哲學。學習這門課程對於學習其他課程是一個宏觀角度理解的基礎。通過閲讀,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會提高覺悟。

八年級寒假讀書心得 篇16

這天,我看了《文明之旅,海納百川閩南韻》這個節目。

隨着華麗的開頭,我進入了節目。一開始就演起了提線木偶劇:鍾馗斬妖!那高超的演技使我為之驚歎,真是太精彩了。

木偶劇一演完,黃少萍和方誌遠兩位嘉賓就落坐了。

接着,主持人就和兩位嘉賓説了起來,從中,我知道了提線木偶的歷史非常悠久,而且技藝精湛,很複雜,木偶竟然有手關節,居然要36條線才能表演木偶大劇。可想而知,剛才的木偶劇有多麼困難了,這個提線木偶啊在我們閩南表演進叫“嘉會”。婚喪嫁娶、生老病死時要表演。

然後,映入眼簾的是一張唱片,我一聽,太驚訝了,那是一張給外星文化的唱片,由於我們不知道外星有什麼和我們能交流的語言,就錄製最主要的六十種語言,閩南語也在其中,“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時起,有時落,好運、歹運,總嘛要照起工來行,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黃少萍書記唱起了閩南歌《愛拼才會贏》展現了閩南人愛拼敢贏的積極向上的精神!

接下來,他們討論的是惠安女了,惠安女賢惠、漂亮,還有好多惠安女組織起來,建了一個大水庫!她們有着任勞任怨,堅韌的品質。這個是很值得女孩子學習的。

最後,講起了閩南最典型的建築----古大厝。古大厝也叫皇宮起,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像皇宮的房子呢?;因為有一年颳起了颱風,房屋都倒了,皇后得到了皇上的許可,“你府上”改為“貴府”,“貴府”就是泉州,所以泉州就是皇宮起了。

從這個節目,我瞭解了閩南文化的悠久歷史和我們閩南人愛拼敢贏的精神!

八年級寒假讀書心得 篇17

中國台灣作家杏林子曾經説過:一粒貌不驚人的種子,往往隱藏着一個花季的燦爛;一隻其貌不揚的毛蟲,可能會蜕變成一隻五彩斑斕的蝴蝶。”啊,生命本來就是一樁奇蹟,而讀了《生命生命》,我感觸極深。

在杏林子筆下,《生命生命》散發着綺麗的光輝,向我們一一訴説着:一隻小飛蛾任人折磨,仍頑強地掙扎。一粒小瓜苗在環境惡劣的石縫中傲然挺立。作者靜聽心跳,發現生命多麼的強烈!我讀了之後,不禁肅然起敬:這是一些多麼擎天撼地的生命力呀,生命雖然是有限的,但是我們可以在有限的生命中創造無限的價值,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我們活在美好的世界中就應該珍惜自己,善待生命。生命就是黑暗的一絲曙光,就是絕境中的一簇希望。生命單單屬於你,你不能白白糟蹋它,而要好好珍惜它!

而生活中,更有許多為生命添彩的人,而最令我敬佩的是我們麗水的“星星”蔡餘慶燕。蔡餘慶燕十五歲,現是一名游泳運動員,出生於蓮都區太平村吾古村,三歲時因交通意外失去了右腿,堅強的她並沒有自暴自棄,在殘聯工作人員的鼓勵下開始練習游泳,十二歲被選入國家殘疾人游泳隊。身殘志堅的蔡餘慶燕,苦難家庭鑄就了她堅強刻苦的品質,游泳教練雷薛華説她從不叫苦,勤學苦練加上游泳天賦,蔡餘慶燕很快在泳壇嶄露頭角。20__年,他在省殘運會上獲得100米自由泳第三名,20__年,她參加青少年游泳賽,與健全人同場競技,獲得冠軍……蔡餘慶燕用生命見證了奇蹟!

生命,比金子更珍貴。

八年級寒假讀書心得 篇18

《愛的教育》,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裏,愛究竟是什麼帶着這個思考,我與一個意大利國小生一齊去探尋案。《愛的教育》採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着感人的力量。文章中孩子們所表現的更多的是閃光的美德,這正是小説極力頌揚的地方。小説記錄了長輩們對孩子的教育和啟示,附在日記後面還以第二人稱寫了他們嘔心瀝血的教子篇。這本小説在漫長的歲月裏,它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長。能夠説,這是一本永遠不會過時的書。它用愛塑造人,引導我們永遠持續一顆勇於進取而善良真誠的心,愛祖國,愛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與苦難。這本書一出版就受到教育界的重視和歡迎。有夏先生的推崇當然是個原因,還有個更重要的原因,當時有許多教師要求衝破封建主義的束縛,而這部小説給他們塑造了一個能夠讓他們仿效的榜樣——當然,實際上體現的是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理想。

愛,像空氣,每一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就總被我們忽略。其實他的好處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不説操勞奔波,單是往書架上新置一本孩子愛看的書,一有咳嗽,藥片就擺放在眼前,臨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們需要張開雙臂才能擁抱的深深的愛。當我們陷入困境,沒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邊,晚上不忘叮囑一句:早點睡。讀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認識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深愛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此刻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

如果説愛是一次旅遊,也許有人會有異議。但愛正是沒有盡頭的,愉快的旅遊。把生活看成旅遊,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簡單,每一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

如果愛是奔騰的熱血,是跳躍的心靈,那麼,我認為這就是對於國家的崇高的愛。也許它聽起來很"口號",但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人,這種愛應牢牢植入我們的心田。當讀到安利柯描繪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為國炸斷了雙腿,淋彈死守家園的動人場面時,我不禁想到我們祖國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華兒女的血。同樣是為了自己國家的光明,同樣能夠拋棄一切地廝拼,我被這至高無上的愛的境界折服。我不需為祖國拋頭顱了,但祖國需要我們的還有很多。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

轉眼間,我們離開《愛的教育》所記載的那個年代已經很久了,但是"愛"這種教育的方式卻永遠不就應遠離我們,個性是遠離我們這些教育戰線上的工作者。我們要全身心的去愛我們的每一個學生,關心他們的成長,為他們的每一點進步而欣慰,用愛的泉水去滋潤孩子們幼小的心靈,讓孩子們沐浴在愛的陽光中,自由,健康的成長!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已經完成了對於愛的思考——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是教育中所不能缺少的。

八年級寒假讀書心得 篇19

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妻子在江油書城淘會一本《猶太人教子》,不經意間我隨手翻閲就被前言所吸引:猶太人之所以以超凡的智慧縱橫於世界舞台,最重要的原因就在於猶太民族在求知、交友、處世、自我修養等各方面的良好傳統,使他們具備了超羣卓越的文化素養。猶太民族一直以人才輩出聞名於世。偉大的政治思想家馬克思、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列寧、精神分析學的開創者弗洛伊德、現象學大師胡塞爾、泛神論大師斯賓諾莎等;西方現代派文學的奠基人卡夫卡、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貝婁、詩人海涅、作曲家馬勒、世界超現實主義畫家畢加索、音樂家門德爾鬆等都是猶太人;金融領域中所羅門兄弟、摩根、萊曼等都是頂尖級人物;《紐約時報》的奧克斯等都是猶太裔。猶太人自稱是上帝的選民,我認為可以這樣稱謂。因為沒有猶太人,世界的歷史將會重寫。

猶太人是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也是苦難深重的民族,在這個民族4000多年的歷史中,有20xx多年他們沒有家園,流離失所。他們遭遇過形形色色的排猶主義,在二戰中,600多萬猶太人死於納粹魔掌之下。但他們不屈不撓,依然執着地在夾縫中求得生存,併為世界文明做出巨大的貢獻。猶太人成功的根源在哪裏呢?那就是獨到的家庭教育造就了無數的精英,熔鑄了民族之魂,托起了美好的希望。一口氣讀完此書,回味悠長。

《塔木德》是猶太人繼《舊約聖經》之後的最重要的典籍,猶太人人手一本,從生到死一直研讀,這本書教會了猶太人如何思考和思考什麼,在書中多次提到了《塔木德》中的故事。如:書是甜的 在每一個猶太人家裏,當小孩稍微懂事時,母親就會翻開聖經,點一滴蜂蜜在上面,然後叫小孩子去吻聖經上的蜂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98年的一次調查表明,在以猶太人為主的以色列,14歲以上的以色列人平均每月讀一本書,全國450萬人,就有100萬人辦有圖書證。猶太人重視學問、重視智慧、重視教育,在這些文化傳統的影響下,猶太人對書的特殊愛好使他們成為“書的民族”。猶太人歷來尊崇學者,教師和有智慧的人享有很高的聲望。他們認為教師才是民族利益的守護者,在希伯來語中父親一詞就有教師的意思,因此教師的職業是一種神聖的職業,每個孩子都要像尊重上帝一樣尊重教師。正因為如此,猶太民族能得以歷盡磨難而卓然超羣,其中的原因與整個民族高度重視教育、高度尊重教師有着必然的聯繫。

猶太人在長期的民族災難中,背井離鄉,流散於世界各地。他們頑強地保持着自己的文化,同時也吸引了所在國的文化精華。猶太民族傑出的科學創造力,源於這個民族特有的開放式社會文化生態。許多猶太家庭主動與其他民族接觸,大量地汲取其他民族的文化養料,這樣就有了更加開闊的視野和更加豐富的知識養料。正是這樣善於尋找生活中的榜樣,學習和借鑑別人的經驗,這正如我國文學之父魯迅説的拿來主義。吸取精華,去其糟粕,使其文化之根,枝繁葉茂。

諾貝爾獎獲得者、美籍猶太人赫伯特·布郎説:“我的祖父常問我,為什麼今天與其他日子不同呢?他總是讓我自己提出問題,自己找出理由,然後讓我自己知道為什麼。我的整個童年時代,父母都鼓勵我提出疑問,從不教育我依靠信仰去接受一件事物,而是一切都求之於理。我以為,這一點是猶太人的教育比其他人略勝一籌的地方。”幾乎每個猶太家庭的孩子都要回答這一個問題:“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燒燬,你將帶什麼東西逃跑呢?”要是孩子回答是錢或鑽石,母親將進一步問:“有一種沒有形狀、沒有顏色、沒有氣味的寶貝,你知道是什麼呢?”要是孩子回答不出來,母親就會説:“孩子,你要帶走的不是錢,也不是鑽石,而是智慧。因為智慧是任何人都搶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遠跟着你。”猶太人一心追求知識,並以不同尋常的方式運用知識來謀生的特點代代相傳。

猶太家庭不但重視知識,而且更重視才能。他們把僅有知識而沒有才能的人喻為“揹着很多書本的驢子”。他們崇尚創新,認為沒有創新的學習只是一種模仿,學習應該以思考為基礎,要敢於懷疑,隨時發問。懷疑是開啟智慧大門的鑰匙,知道越多,就越會發生懷疑,而問題也就隨之增加。所以,許多猶太人家庭裏碰到放學的孩子,第一句話就是:“你又提問題了嗎?”有人稱猶太民族是一個企圖揭示自然和人類祕密的哲學家民族。

有對比才能看得出差距,為了孩子我們應該有所改變,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j7lep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