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關於水滸傳讀書心得感悟(精選12篇)

關於水滸傳讀書心得感悟(精選12篇)

關於水滸傳讀書心得感悟 篇1

《水滸傳》一書記述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後剿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印在我腦海裏揮之不去的只有一個字義。

關於水滸傳讀書心得感悟(精選12篇)

但是,當今社會卻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一個“義”字。

一個“義”字,包括了太多的內容。《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為兄弟,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為了一個“義”字;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為一個“義”字,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去寫。在現實生活中,義,可以解釋為正義。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的人,就是一個有高尚的人。

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捨生取義。難道是他們怕死嗎?他們為了正義,為了可以奮不顧身,因為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麼是不該做的,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我還清楚地記得《水滸傳》英雄中有一個黑大漢,他生性魯莽,性情暴躁,頻繁為小事與他人發生衝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卻能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喪盡天良的傢伙們聞風喪膽-那就是魯智深。

在現實生活中,雖然沒有這樣驚心動魄的大事發生,但“義”字卻滲透着我們的生活。對朋友講義氣,是小義。在現實生活中,正義是一種高尚的美德,例如説:我們的警察,就充滿正義感幫助別人,為被人擋槍,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所以我們要講義氣,不能做不講義氣的人!

關於水滸傳讀書心得感悟 篇2

不必説宋江和小旋風柴進的仗義疏財,也不必説武松漂亮的醉拳,吳用的足智多謀。單説天真爛漫的李逵,他頗有些野,一身魯莽莊稼漢和無業遊名的習氣,動不動就發火,遇事不問青紅皂白,總是一説二罵三打。結果不是吃虧就是後悔,但是卻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氣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種英雄氣概,有一種願意為兄弟兩肋插刀的仗義,他這一點讓我尤其感動。

雖然説現在仍離內行很遠,不料卻也看出一點門道。

魯達何以成五台山和尚?

俗話説不在高,有仙則名。五台山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五台山的和尚當然並不是什麼人都能做得的,何況象魯達這樣有命案在身兇犯?看過《水滸》的人都知道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大鬧五台山的故事,至於他如何做了名山古剎的大和尚,不細心看還未必看得明白。

魯達三拳打死鄭屠之後便 亡命天涯,一日,在代州雁門縣的十字街頭正好遇上了他曾搭救過的金老,金老的女兒嫁給了雁門的大財主趙員外,趙員外既然取金老的女兒,魯達自然成了他的大恩人,受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趙員外和五台山的關係非同一般,寺裏的智真長老是他的弟兄,而且他祖上便曾舍錢在寺裏,是寺裏的大施主。趙員外還曾向寺裏買了一個名額,寺裏曾許過願讓他剃度一僧。於是,趙員外就把這名額給了魯達,有了名額還不夠,趙員外還向寺裏繳納一筆"集資費",那集資費便是趙員外帶魯達上山見智真長老時特意準備的一擔"段匹禮物"。如果沒有趙員外的一個名額和一擔集資費,魯達便有天大的本事也進不了五台山山門,更不會成為後來大名鼎鼎的花和尚魯智深了。

關於水滸傳讀書心得感悟 篇3

《水滸傳》一書記述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個好漢從一起聚一義到梁山。受朝廷招安,再到戰場大破遼國兵,最後把叛黨一網打盡,卻遭陰險小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這整整一本書。我的腦海裏一直浮現出兩個字,那兩個字大家應該猜到了那就是忠和義。

忠,就是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身邊的親人,對朋友盡心竭力的幫助。宋江在有一種有一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寧死不屈,忠心耿耿,這就是忠。林沖的妻子在林沖被逼上梁山之後,被高俅之子的凌辱,寧死不屈,最終上吊,這也是忠。在當今社會上, 我相信有許許多多的人都只能做到一個“忠”字,但是,能做到這個“義”字的人,只能用兩個詞來形容:寥寥無幾、屈指可數。 一個“義字”,包括了數也數不清的內容。《水滸傳》中一百零八位好漢,為了兄弟為了朋友赴湯蹈火,在所不惜。就只是為了一個“義”字;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為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或一個人的信譽或等等什麼寶貴的東西去寫。在現實生活中,給老人孕婦讓座誰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於危難之中卻是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因為它需要有相當大勇氣,甚至是以命換命的決心。

義,可以解釋為正義感。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捨生取義。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他們為了正義,為了真理可以奮不顧身,因為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麼是不該做的,什麼是值得用生命去奮鬥的。所以,我們應該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不要做一個沒有正義感。貪生怕死的人。

這就是我寫的水滸傳讀後感。希望大家能來看看。

關於水滸傳讀書心得感悟 篇4

《水滸傳》是一部以描寫古代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説。

它形象地描繪了農民起義從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深刻揭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滿腔熱情地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鬥爭和他們的社會理想,也具體揭示了起義失敗的內在歷史原因。該書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藝術經驗。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小説的故事性很強,達到了極高的水平,這可能是受到説書話本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小説隨處可見引人入勝的情節。如智取生辰綱,風雪上神廟,景陽崗打虎等。《水滸傳》還寫了不少戰爭的場面,再現了起義軍的戰略戰術,體現了辯證法思想,如三打祝家莊等。

《水滸傳》的影響巨大廣泛,幾百年來,其具有反抗意識,樂觀精神和理想化的英雄一直為人民所樂道,鼓舞着被壓迫者的反抗鬥爭。

關於水滸傳讀書心得感悟 篇5

説起《水滸傳》,我們首先想起的是各有所長的108位好漢,但是作者其實是想借108位好漢的英雄事蹟,揭露起義的社會根源以及起義失敗的歷史原因。

全書描寫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梁山泊聚義,以及聚義之後接受招安、四處征戰,最後被奸人殺害的故事。文中的情節,很精彩,不説力氣勇氣莫大無窮的花和尚魯智深倒拔楊柳,還是忠義不屈於奸人的豹子頭林沖雪夜上梁山,還是性格謹慎青面獸楊志霸氣賣刀,又有勇有謀的智多星吳用智取生辰綱,或武勇非凡的行者武松喝酒的氣魄,還是打虎的勇氣……讓人拍手叫絕。

書中的人物各有各的特點,不必説宋江和小旋風柴進的仗義疏財,吳用的足智多謀。單説天真爛漫的李逵。所説李逵的性子有些時候急了點,但他做到了忠孝兩全。在宋江給他毒酒時,他知道是毒酒,而對於宋江和眼前的死沒有一點怨言,昂首嚥下。李逵對老母也十分孝順,老母被老虎吃了之後,他一生氣就殺死了4只老虎,把老母好好安葬。遇見李鬼,李逵不但沒有殺了他,反而給了他十兩銀子,讓他回去孝敬父母。從這兩件事就可以看出李逵的孝心。李逵做過的一件事令我十分佩服,那就是在他以為宋江做了壞事之後,要懲罰宋江,甚至對他破口大罵,不管他宋江是不是他的首領。從這件事情可以看出李逵對“忠義”兩字是把“義”字放在“忠”字的前面的,不會因身份或私心兒玷污這兩個字。

再説武勇非凡的武松,在過景陽岡前,在一家小店喝了xx大碗的酒,而店前明明打着“三碗不過崗”的招牌,店小二好心勸説讓他住一宿再結伴過崗,因為崗上有大蟲,被武松誤認為店家想騙他的錢,編出來的。不管店家怎樣阻攔,昂首繼續上路,還信誓旦旦説“便有大蟲,我也不怕”,這裏可以看出武松的豪邁,勇猛,坦白直爽、爭強好勝、不拘一格的個性。在打虎過程中,可以看出武松顧及顏面甚於生命、頗識時務,不粗莽行事的個性。在他殺了蔣門神、張都監和張團練十幾口之後,甚至在牆上用血寫下:“殺人者,打虎武松也!”這可以看出武松敢作敢當的性格。以及在後來追捕方臘的過程中,也是拼勁,拼命,在和方臘搏鬥過程中,方臘把他的手臂釘住了,他卻忍痛割下手臂,最後單臂擒方臘。

武松具有強烈的正義感和鬥爭精神,並在現實的鬥爭中逐漸鍛煉出堅強不屈的反抗精神,英雄氣概。

再説宋江,作為梁山108的將領,我卻不喜歡這個角色,仔細想想,他做過什麼?他有軍師吳用的智謀麼?他有李逵的直率的牛勁麼?他有行者武松的勇猛,豪邁麼?他只是個站在眾人搭起的台子上,指揮指揮,卻不真槍

實彈的將領。最後,為什麼結局那麼悲劇?因為他接受招安,雖説也是大家一起決定的,不再當草寇,給自己個出路而投靠朝廷,最終跟隨他的兄弟們被奸人所害,自己也無奈喝下毒酒。

終究,梁山,落草為寇,朝廷,招安,這一切,像一場夢。那108就是這夢中108個亮點。

關於水滸傳讀書心得感悟 篇6

《水滸全傳》是一部中國古典長篇白話小説,作者是明初的施耐庵。小説講述了梁山一百零八個好漢抗擊官軍、劫富濟貧的故事。小説故事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寫的是在宋江受招安前的梁山好漢們發展壯大,對抗朝廷的傳奇;第二部分寫的是受招安後效忠於國,損失殆盡的悲劇。小説語言生動,情節曲折,塑造了一個個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好漢形象,如宋江、林沖、魯智深、武松等。

在《水滸全傳》這本書中,一共有一百二十回,共一百二十個有趣的小故事,如史大郎夜走華陰縣、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梁山泊林沖落草、汴京城楊志賣刀等。在這些故事中,我最喜歡的要數“景陽岡武松打虎”了。因為這個故事充分體現了武松的膽大和勇猛。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人要數宋江的軍師吳用了。他只用一張巧嘴就為梁山泊説來了玉麒麟盧俊義;然後運用各種計謀讓他們輕而易舉地奪下了多個地區。他還是一位名副其實的發明家呢。在第八十九回中他造出了裝甲車的雛形——雷車。他還將自己的謀略運用到了實戰中去,比如:在破混天陣時,他並沒有急着將雷車驅出,而是等到敵軍擺好了混天陣向他們進攻時,他才不慌不忙地把二十四部雷車全部驅出,大破了混天陣。他的聰明、智慧和學以致用值得我們學習。

總而言之,讀了《水滸全傳》,我的收穫真不少啊!

關於水滸傳讀書心得感悟 篇7

這個暑假雖然忙着實踐活動,但也留出點時間看了看《水滸傳》 這本名著。這是我第二次看,也算作是一次温習吧。我又有了新的感 受,特寫下。

記得《水滸傳》有個關鍵人物宋江,作為梁山泊領袖的宋江,他 的思想和行動,關係着整個梁山事業的興衰和存亡。宋江出身於小地 主家庭,“自幼曾攻經史”,養成“忠孝”觀念,後來在縣裏作了押司, 對於衙門裏公事和官府的應酬,十分熟悉。他雖是官府中人,卻又喜 歡結交江湖上得好漢,對下層人民也富有同情心,在江湖上享有“及 時雨”的美名。這種特殊情懷,形成了他思想性格的兩面性,一方面 他要作個忠臣孝子;另一方面,在同江湖人士的接觸中,使他較多地 瞭解下層人民的苦難和願望,又成為仗義扶危、同情勞動人民對官府 的反抗行為的人物。在宋江上梁山之前,他對人民的造反,只是抱着 同情態度,或在某種程度上,在行動上作一點有限的支持。從他思想 精神上説,他是不願投身到造反行列裏,後來上梁山是諸多原因造成 的。他是一個深有謀略的人物,決不甘心長久屈居於下僚,他原本希 望靠他的才能能夠“為國立功”,作出一番事業來。但當時朝政黑暗, 奸臣當道,一些能人之士無法施展自己的抱負。恰在這時宋江又犯了 殺人罪,流配到江州,又因醉後題了反詩,被江州知府拿住,問成死 罪, 靠梁山好漢的搭救, 才得以保全性命。

此時, 宋江才決意上梁山。

宋江有組織才能,善於團結人,加上他在江湖上的聲譽,這樣就 有大批好漢隨他上山,壯大了山寨力量,給山寨事業帶來了一番興旺 發達的氣象。

梁山起義軍在他的領導和指揮之下, 接連打了許多勝仗, 給予一些貪官污吏以嚴重的打擊和懲罰,並且震動了朝廷,這些勝利 都是和宋江的功勞分不開的。但由於他忠孝觀念根深柢固,雖造了反 而這種觀念並未改變,這就伏下了他日後接受招安的契機。在與官軍 對陣中,他總是想到如何為日後的招安預留地步。就這樣,梁山起義 軍的力量越強大,梁山的事業越興旺,也就越為宋江的受招安積累了 資本。他終於在兩贏童貫、三敗高俅,打得朝廷軍隊大敗之後,光榮 體面地受了招安,而把梁山起義事業斷送。宋江投降之後,又奉朝廷 之命去鎮壓方臘起義軍。

關於水滸傳讀書心得感悟 篇8

我看《水滸傳》已經是3年前的事了,劇中人物早已忘了一大半;而且我最喜歡的是《三國演義》,《水滸傳》本來就沒認真看.迫不得已,只得從網上下了一套好好研讀,竟發現:其實水滸傳真的是不錯。

第一點,也是最引人入勝的一點,就是書中那一百單八將.人物雖稱不上個個性格鮮明,但也每人都有自己的拿手絕活,例如浪裏白條張順水性奇佳,玉臂匠金大堅石刻技術拔羣,還有入雲龍公孫勝令人聞風喪膽的魔法,哪一個不是人中奇才 有人説《水滸傳》裏108將是勉強湊齊的,就是為了湊傳説中的108星.我也不否認這點,可如果要是真的有多少些寫多少,那麼不僅少了一份奇幻色彩,也丟失了一百單八將從天而降的意義,水滸傳在人物塑造方面可謂是極品.

第二點就是《水滸傳》中對劇情的刻畫描述.《水滸傳》從九紋龍大鬧史家村到一百單八將聚一堂,從宋江大破連環馬到宋公明全夥受招安,中間事情的繁瑣,人物的眾多,令人望而生畏.可施耐庵卻用自己優秀的文筆將如此長的故事娓娓道來卻絲毫沒有拖沓之感,而且一環套一環,使讀者不由得繼續往下看,彷彿自己到了真實的故事中去了一般,真是讓人歎服.

第三點我要説的是《水滸傳》對於歷史的記述.大家可能都要笑我吧,這樣一個類似於"科幻神話"的故事,根本就是瞎編,哪有什麼真的歷史.的確《水滸傳》是神話故事,可他對當時民不聊生,奸臣當道,外敵入侵,軍隊戰鬥力下降的社會從一個特殊的角度進行了剖析.你們想,如果人民生活舒適,那麼怎麼會有100多好漢奮勇起義 如果忠臣當道,那麼為什麼高逑會當宰相 如果國家太平,那麼金朝來幹嗎 如果軍隊豐足,那麼何必招安呢 在我看來,水滸傳不止是一本有意思的小説,更是一本反映當時社會的歷史書.

我説了這麼多,其實沒什麼用,只不過把《水滸傳》好的地方舉了出來而已,本站依舊喜歡《三國演義》.所以,每個人心目中的好書是不一樣的,我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愛的,有意義的好書.

關於水滸傳讀書心得感悟 篇9

讀了《水滸傳》這本書,我感受到了封建社會的黑暗與腐朽、封建社會中統治階級的罪惡,以及好漢們追求的“忠義”。

這本書大致講述了:一百零八個好漢因為各種原因上了梁山泊,成為當時朝廷的一大心病,在朝廷幾次攻打未果後,接受了招安,並幫助朝廷徵遼、平王慶、平田虎、平方臘,最後僅剩二十餘人。由於朝廷的四大奸臣嫉妒其功勞,部分剩下受封賞的好漢被害得丟官或被害死。

作者施耐庵在書中塑造了一百零八個好漢、四大奸臣以及聽信奸臣之言的宋徽宗等形象。本書對於人物的描寫得十分生動,感覺有血有肉。好漢們各有不同的性格,語言描寫也十分出色。故事的描寫也是環環相扣,很自然的引出下文,非常真實。

整本書中本站最喜歡的人物莫過於浪子燕青了。他“忠”——對朝廷忠,同其他好漢一同為朝廷平息叛亂;對主人忠,在盧俊義有難時幫助其脱險。他“義”,對朋友從來都是很好,一直為朋友着想。他吹拉彈唱,樣樣精通;一身本事,無人比得;弩箭從不放空,相撲更是天下第一。黑旋風李逵在梁山上天不怕地不怕,翻了臉宋江也敢罵,唯獨怕燕青。他雖是三十六天罡星之末,但十分機智。招安之事,燕青從李師師處入手,才得以見到宋徽宗,如果沒有燕青,就沒有梁山泊的招安。最終,他同其他好漢為朝廷平息叛亂後,意識到“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預感跟盧俊義前去受封沒有好結果,便獨自離去,功成身退。燕青這樣的人物,不得不令我佩服。

《水滸傳》中,每一回的開頭都會有一首詩詞,有些講述了章節的大致內容,有些則寫出了作者的生活態度與想法。第七十九回開頭的一首《西江月》:“軟弱安身之本,剛強惹禍之胎。無爭無競是賢才,虧我些兒何礙。鈍斧錘磚易碎,快刀劈水難開。但看發白齒牙衰,惟有舌根不壞。”這首詞説明的道理與老子的一個故事差不多,反映出:柔弱有時能夠勝過剛強。

《水滸傳》的確是一本十分耐人尋味的好書,故事情節與深刻意義都等着我們去發掘。

關於水滸傳讀書心得感悟 篇10

讀過《水滸傳》的朋友,我相信大家都會被裏面的英雄人物所吸引。或是宋江,或是路達,或是李逵、亦或是武松……魯達,武藝高強,粗武鋼勇,愛吃肉,他的武器是兩把斧子。有一次,魯達要鎮關西把十斤精肉和十斤肥肉剁成肉末。十斤骨頭斬成細末。鎮關西明白魯達來學自己晦氣。不願幹,魯達便把兩包肉末朝鎮關西砸了過去。鎮關西惱羞成怒,抄起剔骨尖刀,刺向魯達,魯達逃到街上。鎮關西追來,魯達就順勢按住他的左腳把他踢倒。

魯達踏住他胸脯罵道:“你一個操刀屠户,竟然稱鎮關西,欺侮金家父女!今叫你嚐嚐俺的拳頭! ”只一拳,就把鎮關西打得出氣沒有進氣了。

武松是一個硬漢,大家最熟悉他的故事,例如武松打老虎。這一天,武松搖搖晃晃上山,見一塊大青石,便在那大石上休息了一會,這時忽有狂風颳來。武松心疑,又聽得背後撲的一聲,回頭去卻見一隻吊眼白額大蟲(老虎),已落在背後!武松急忙一閃,閃到了老虎背後。大蟲見沒撲着武松,便前爪一搭地下,猛吼一聲,把虎尾一甩,武松又閃到了一邊。武松等老虎再次吼時,雙手掄起哨棒,盡全身力氣一棒擊去,不料打折了旁邊的樹杈,哨棒一截兩半。大蟲咆哮,再次撲來,武松丟了半截棒,赤手空拳就勢按着虎頭。武松把老虎頭直往土裏按,又舉起拳頭猛擊 “ 大蟲 ” 頭部,終於把 “ 大蟲 ” 打癱了。

李逵是沂水縣人,再戴宗手下當小牢子。《真假李逵》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李逵那天路過樹林子,忽見有人塗黑了臉,拿了兩把板斧喝令留下買路錢。李逵喝道:“你是什麼人敢攔老爺去路? ” 那人説是 “ 李逵 ”。李逵大笑,操起朴刀去戰假李逵,假李逵擋不住想逃,屁股已捱了朴刀,李逵搶前一步踏住那老傢伙胸脯説:“老爺才是黑旋風! ”然後挺着胸脯走了。

讀了《水滸傳》這部長篇小説,我彷彿認識了 108 個梁山起義的綠林好漢。從中讓我感受到了:我們一定要學那些正直、行善的人,不能學那些專橫跋扈、欺善怕惡的人。劉備説得好:勿已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關於水滸傳讀書心得感悟 篇11

在漫長的暑假中,我初讀了四大名着之一——《水滸傳》。它通過各種藝術手段,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人物典型,讓我認識了在梁山聚義的一〇八名好漢。

在梁山聚義的一〇八名好漢都是被-迫走上起義道路,這種逼迫來自兩個方面:一是不甘忍受惡勢力的壓迫而奮起反抗,二是在起義軍的逼迫下加入梁山好漢的隊伍。這部小説反映了當時朝廷的迂腐,想必作者在寫《水滸傳》時心中充滿悲憤,表達了他對朝廷的不滿,才能把水滸人物刻畫得如此生動,心理活動描寫得如此詳細,環境渲染得令人覺得身臨其境吧!

我喜歡花和尚魯智深的急中生智。他三拳打死鄭屠,就在這大禍臨頭之際,魯智深一面罵着:“你詐死,灑家慢慢和你理會。”一面“大踏步地”走了。假若把魯智深換成我,我一定會傻站在原地,任別人把自己抓走的。

我也喜歡石秀敢作敢為、臨危不懼的性格特徵。盧俊義被綁縛法場,劊子手已舉起屠刀,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前來打探消息的石秀大叫一聲:“梁山泊好漢全夥在此。”從樓上跳下來獨自劫法常而我就沒有這種敢作敢為的精神。有一年我過生日,請了許多小朋友吃蛋糕,吃着吃着,媽媽突然提議讓我唱首歌,我卻怯怯地搖搖頭,心想:當着這麼多人的面唱歌哪裏好意思埃所以,我應該向石秀學習。

我還喜歡宋江。宋江在潯陽樓喝酒,説醉話以及在牆上題反詩,表現了他滿腹經綸壯志未酬的苦痛。他是藉着酒力來吐出心中的不快,也只有在這種沉醉、狂放的狀態中,他才能寫出如此大膽的詩。

讀了這本書,我瞭解了中國古代的歷史,水滸英雄們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會腐-敗的一面。《水滸傳》的確是一本耐人尋味的書。

《水滸傳》讀書心得感悟篇4

去年春節期間,中央一套上演了電視連續劇《水滸傳》。為了更多的瞭解《水滸傳》,我特別到書店買來了原著,並且對其反覆研讀了多遍。

在梁山的108將中,我覺得最不完美的要數宋江了。他接受招安,雖然處於好意,一來為兄弟們找個歸宿,二來可以名正言順地去精忠報國,剷除奸臣。可是皇帝卻還是把宋江一夥人視為草寇看待,招安只不過是皇帝想利用宋江等108將為工具,去撲滅各地區大大小小的農民起義。其中在攻打方臘時,梁山眾人損兵折將。兩頭蛇解珍、中箭虎丁得孫等正偏59員將領戰死沙場。船火兒張橫、青面獸楊志等正偏10員將領半路病亡。燕青、武松2人不願要什麼封賞,各自奔東西去了!最後只有27人如期返朝。而宋江、盧俊義等5員頭領又先後被四大奸臣所害死,上演了一出遺恨千古的悲劇!

讀完這本《水滸傳》後,我的感想很深。如果宋江不去謀什麼招安,而是去聯合江南人馬一起反抗昏帝,那麼我相信,最後的結果一定是天下的百姓都過上了幸福的日子。在方臘與兒子方天定入刑場時,我都覺得方臘和梁山坡都是英雄好漢,可比自相殘殺呢?肯定是宋江上了奸臣賊子的陰謀詭計了。

關於水滸傳讀書心得感悟 篇12

《水滸》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説家施耐庵。其生平事蹟諸書載述很少,傳説亦頗參差,明·王道生為之撰《墓誌銘》時説他是蘇州人。後遷淮安;元·至順年間進士,卒於洪武初年,卒年約75歲。諸籍俱雲與羅貫中是師生關係。

他出生在民族壓迫強烈時期,況是“南人”,能夠考取進士可見其學養淵博。在民族氣節與社會地位中兩相矛盾下,既有內疚也有自豪。羅貫中能從遊師事之,足見其學養亦非同一般,幸有名著傳世,否則,定沒於荒煙野草之中。

魯迅先生敲打他的《水滸》好就好在“只反貪官不反皇帝”。魯翁本人似乎有些偏執,從古至今皇權之嚴厲,誰也不敢觸犯。魯翁當年對白色恐怖痛深惡絕,卻不肯去“毛翁”甲帳運籌帷幄而置身“黨”外,迴避蔣委員長的清剿。毛翁年輕時寫詩填詞,仍然迴避皇權,“糞土當年萬户侯”是個明顯的例證。當年的“萬户侯”已經成了枯骨,糞土與否無關緊要。他都不便把“當年”改為“當今”也不願無端招惹是非。至於“自己不作強盜幫助朝廷去打別的強盜”,這一論點還值得商榷。如果梁山降而復叛,造成戰亂。試問,當時民之將何?

大凡小説的內涵都是作者內心世界的倒影,其形象非非幻幻、似己非己閃現於書中。施耐庵所塑造的宋江亦如其己,在思想上是搖擺不定的人,自幼熟讀經史期望仕途順達,其志未遂落為“押司”,他人性或者藏匿着假仁假義的善良,廣交江湖朋友,兼之家道豐實不吝小財,在下層社會上沽得好名。同時施氏看到社會上的剝削壓迫及諸多不平,同時引發了他對當時社會的逆反心理,在這種情況下,寫成了這部不偏不倚的傳世小説。

如果説書中的人物是逼上梁山的,只有林沖一人才算得上“逼”,也是該書塑造得非常成功的典型人物。當然社會現實中的“逼”,朝朝代代都有,豈止施耐庵的生活年代?當時朝廷軍官俘而落草者雖輕描淡寫、一筆代過,大多其背景或側面各有不同的政治原因或各人的人際關係。只有盧俊義上梁山是宋江等人用“下三濫”的手段把他騙上山的。筆者細推梁山一百單七人中成分複雜,除了個別靈工巧匠之外,大多是愛好槍棒的武弁。此中好大部分是文盲。吳用不過只是私塾中的一位“冬烘”,根本不是人才。他們都是想發橫財的社會閒漢。劫取生辰綱,只能定位是“打富”卻沒有“濟貧”的意識,只用於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自我花銷享受上,於當時社會沒有多少正面影響。

在刻畫林沖的章節裏,寫得入木三分。一個滿腔報國熱忱的志士,被害得一步一步走向陷井,由陷井到監獄幾至於死。而且被害得家破人亡,有家不能回、有國不能投的地步。此外《水滸》的人物分類非常巧妙,第一,是軍漢。林沖是禁軍的教頭,在帝都任教,人品武藝均屬上乘,常在京都樞祕衙府往來,誤入“白虎堂”,就知道了“遭了”,但“江湖詭詐”渾然不懂,在野豬林競輕鬆就範,若非魯智深的參和,當時必然喪命;魯智深是下級軍漢,京都之事一竅不通,但鄭屠的詭詐,一點也瞞不過他。“天齊廟”事件,如果他當時在場必惹大禍;楊志是久經江湖深諳事故的軍漢,“黃泥崗上”差點沒有逃過他的法眼。唯獨在塑造武松這個人物上很不成功。似乎是個自私的復仇惡魔,或許是傭於小恩小惠幫人打架的閒漢。作者在“武松夜走蜈蚣嶺”的章段裏修正了一點武松的造型,但他幫人打架的形象似乎在讀者心裏已經造就。其次就是對地主的分類:宋太公是望子成龍、光宗耀祖、死愛面子、沽人尊敬的地主;祝家莊是擁有武裝實力既不怕強盜,也可以抗拒官府的豪強地主(三家聯防);黃文炳是勾結官府包攬詞訟的惡棍地主;樑中書是官僚地主,依靠蔡京的勢力對地方官員的遷升、罷黜,頗足輕重的地主;柴進是沒落地主,他先輩的皇權被趙氏巧奪,髒官、朝廷待之頗薄,常心懷不滿;毛太公是魚肉鄉民耍無賴的潑皮地主;盧俊義是內事不管、外事不問、奉公守法、風流倜儻的地主;趙員外是虔誠奉佛、好善樂施的地主。這種“社會分類法”如此精細準確,在我國小説界中無出其右者。作者對人間萬象的觀察力殊為頗多見地。

該書以《宣和遺事》為底本“三十六人聚集梁山濼”,其中有“楊志賣刀”,“晁蓋取生辰綱”,“宋江殺閻婆惜”等情節擴大演化而成。清·道光年間有一文痞俞萬春撰《蕩寇志》共七十回,書中捏造陳希真、陳麗卿蕩平水滸英雄。俞萬春對農民起義極端仇視。清·文學論評家清金聖歎曾攔腰斬斷過《水滸》,其內涵深邃殊為珍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gwmxe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