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做最好的班主任》的讀書心得(通用16篇)

《做最好的班主任》的讀書心得(通用16篇)

《做最好的班主任》的讀書心得 篇1

我已經參加工作14年,當班主任12年,由於個人能力有限,班主任工作做的不夠好,班級管理等方面有待提高水平。“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不管怎樣,我都覺得當班主任雖然辛苦,但是值得我們去付出。

《做最好的班主任》的讀書心得(通用16篇)

班主任工作有歡樂、有自豪、有欣慰,同時也伴隨着痛苦和煩惱。要教育好學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必須在工作中,從大處着眼,從小事着手,肯花心血,肯下功夫,不惜力氣,抓住日常生活與學習中的一點一滴的具體事情耐心教育,幫助學生辨別是非,從而使他們沿着健康的方向發展。學生缺課了,班主任會着急地打電話詢問情況;同學間鬧矛盾了,要耐心地講道理勸慰;孩子們做錯了事,我們的`心裏會隱隱生痛,毫不留情地批評、教育……

身為班主任,我們會切實感受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時刻影響着自己的學生。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不能在品行上給學生樹立榜樣的班主任,他的光環會逐漸暗淡,他的教育會變得蒼白無力。不難看出,班級的差異,在很大程度上是班主任身教的差異。因此,作為一名與學生朝夕相處的班主任,必須時時處處,以身作則。用自己優良的言行為學生建立準則,以自己模範的言行為學生做出表率。

那麼,班主任的幸福源於何處呢?李鎮西老師告訴我們,班主任的幸福源於以下幾條:享受職業、贏得尊嚴、學生愛戴、同行敬佩、家庭幸福、衣食無憂、超越自己。有時候,我們往往過於去計較一些表面的東西,卻對真正的幸福視而不見。我對“學生愛戴”這一點深有體會,學生愛戴是班主任最大的幸福。一個叫李筱萌的女生,我在一年級教過她,現在她上三年級了,每次見到我,總會歡呼着跑到我身邊,拉着我的手,笑嘻嘻的樣子甚是可愛。每次見到原來教過的孩子,他們一聲親切的“老師好”總讓我心裏暖暖的。班主任的幸福其實就存在於這些細微之處,關鍵看我們如何去感受。

作為班主任,多少有些苦,有些累,但我下定決心,不管如何辛苦,我也要將普通而又平凡的班主任工作做好。擔任班主任工作以來,我咀嚼過失敗的苦澀,也品嚐過成功的甘甜。經歷過這一次次心靈的歷程,我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有了更多的信心和熱情。我愛學生,盡我所能引導他們,讓他們在關愛中健康成長。

《做最好的班主任》的讀書心得 篇2

李鎮西對於一直堅守在第一線的班主任老師來説肯定是如雷貫耳的。中國教育界一直有“南李北魏”之説,“北魏”是魏書生老師,“南李”就是李鎮西老師,他們是在中國班主任這個團體中做的最好的,最具代表性的兩個人。這兩位老師對於我來説無疑就是傳奇人物,是高高在上的,是很多班主任學習的榜樣和目標。幾年前魏書生老師來周口講學,我有幸見到了魏老師本人,得以近距離感受魏老師的風采。聽了魏老師的講座後收穫很多,所以在我班主任工作的前幾年裏受魏書生老師影響比較大。

學校發給每位老師三本書,其中一本就是李鎮西老師的著作《做最好的班主任》。我就是從讀《做最好的班主任》這本書才開始接觸李鎮西老師的,從讀第一章開始,我就感覺有一種莫名的吸引力存在讓我有一直讀下去的慾望。我本身也是做班主任的,李鎮西老師在書中所講的一些案例我能感同身受,他的一些管理方法和技巧我感覺很實用也很好用。

每當我讀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書的時候,都會被書裏充斥滿李老師對學生的耐心和包容所感動。整本書的詞彙並不華麗,質樸中透出從容,我讀起來很感動也很舒服,李老師就像是坐在對面把他與學生的故事和他的帶班方法娓娓道來,感覺自己就像親身去經歷一般,會隨着李老師的情緒變化而變化。這是我第一次讀李鎮西老師的書,也是第一次從書中見識到李鎮西老師的帶班之道,更是第一次讀一本反反覆覆讀的書,就是這個第一次,我就開始崇拜起來李鎮西老師,我感覺他的帶班理念和與學生之間的相處正是我夢寐以求的,不知道什麼時候起我就把李鎮西老師當成我的學習的榜樣和奮鬥的目標。

從讀《做最好的班主任》一書開始,到關注李鎮西老師的公眾號《鎮西茶館》,還到經常閲讀李老師寫的文章,李老師的形象在我心中不斷的豐滿,讓我認識到李鎮西老師不再是高高在神壇上的教育專家,他只是一個充滿着愛的普通人。就像他的代表作《愛心與教育》書名一樣,李鎮西老師就是一個愛心與教育的踐行者,他真心愛他帶的每屆學生,他的每屆學生都真心愛他,就是這樣,他成為了一個天天沐浴在“愛河”裏的人,他很幸福,他的學生們同樣也很幸福。我很佩服李鎮西老師為學生的付出,我更羨慕李鎮西老師能如此收穫學生更多的愛,在他們彼此愛的滋潤下的學生都健康快樂成長,一個個都學有所成。李鎮西老師和學生之間所構成的畫面在書中一幅幅呈現,很唯美就像一首首詩,他所帶班級的效果很動人能直擊我們的內心深處,他向所有人證明耐心等待也可以花開燦漫,給我帶來衝擊和震撼。

老師有愛,愛心對於每個老師來説都不可缺少的,班主任更不用説,他們的愛會更具體會更徹底。我的班主任工作已步入第八個年頭,我自詡很愛我的學生。我每天早早到校,晚上很晚才回家,學生一犯錯就嚴厲批評,不允許學生有一絲鬆懈,一發現學生苗頭不對就開始不停的做思想工作,對於屢教不改的學生也下過狠手,回家反思,停課,罰站,罰抄寫我都幹過。我跟班很緊,甚至一節課要轉好幾遍,學生的神經和我的神經一直繃得緊緊的。我是愛我的學生的,我和他們的家長一樣,都希望他們能實現理想,最後有個燦爛的人生,最起碼我認為我做過的種種是為他們好的,所以我做起來是理直氣壯的。

讀《做最好的班主任》讓我能更明白怎樣去向學生表達自己的愛。每一個班主任老師都對學生充滿愛,但愛的方式不同,所求得結果就不一樣;每一個學生都愛自己的老師,只是我們的感受方式不同,所感受的結果也不一樣。近年來,我在班主任工作中開始嘗試做出一些改變,把自己放在和學生同等位置,像家人朋友一樣,不以年齡為鴻溝,多瞭解學生的內心,會多想怎樣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對學生的愛要讓他們真實的感受到。施人於愛,人人愛你,這是相互的。你對學生的愛,要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他們才會愛你。在班級管理上我做出一些改變:多一些關心,少一些無語;多了些行動,少了些要求;多了些思考,少了些威逼;多一些彈性,少一些剛性;多一些寬容,少一些批評;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急迫;多一些自主,少了些命令。事實證明,我這樣做是有效果的,不知什麼時候起,我開始感受到學生對我多一份依戀,多一份愛;也感覺到班級的氛圍更加和諧了,同學們之間更加親密了,班級更像一個大家庭了。這些改變是我想不到,給我感觸很大,你付出學生多少,學生能理解你,學生懂愛,會回饋你。在這種有愛的勢頭之下,我的工作開展更加如魚得水,明顯感覺我的人生的軌跡悄悄改變方向。

讀了《做最好的班主任》後,通過學習,不僅改變我的工作方式,最大的收穫是我和學生們互相促進,共同成長。自從我改變了自己心態和工作方法後,我發現學生和我之間的關係更加融洽了,學生對我的信任度更高了,我在學生心中的話語權加重了,再和學生溝通交流起來會更便捷了。愛真的很奇妙,在愛的薰陶下我的學生們更加懂事了,懂得欣賞愛,他他們懂得愛父母,懂得愛老師,懂得愛自己,懂得愛他人,班級更加團結了,集體榮譽感更強了,他們的學習更加努力了。英語李慧紅老師在我面前説了很多次:“12班是我帶過很不錯的一個班,學生都很懂事,都很有本事。”這是李老師對班級學生成長的肯定,也是對他們最高的褒獎。以李鎮西老師為榜樣,向他學習,我學會多思考,也學會了多總結,我也愛上了寫作。我和學生溝通互相成長的問題時説過:“不是説我改變了能影響你們,或是説你們改變會影響我,我們之間的改變是互相促進,你們進步提高了,我也必定會進步提高,咱們雙方的進步提高是步調一致的。”我積累了經驗,豐富了閲歷,長了“本事”。

有一個插曲,一次聽説李鎮西老師要來淮陽講課,我特意去年級把聽課的名額爭取過來,去淮陽時我還專門拿着《做最好的班主任》這本書。一來是想近距離接觸一下李鎮西老師,目睹一下他的風采,二來是想讓李鎮西老師給我籤一個名,最重要的是能面對面向李鎮西老師學習來提高自己。可惜的是,我的想法落空了,那場講座的到會專家與通知不符,李鎮西老師沒有來,現在想想還是很遺憾的。

李鎮西老師把簡單的事情做成不簡單,把平凡的事情做成不平凡,離不開他的愛心和包容,離不開他的耐心和堅持,這就是李鎮西老師。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一個方法到不同人手裏會形成不同效果。就像李鎮西老師被譽為中國的蘇霍姆林斯基,千千萬萬個班主任之於李鎮西,李鎮西之於蘇霍姆林斯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人能成為第二個李鎮西,只會湧現出更多的李鎮西式的班主任老師。

我敬佩李鎮西老師,我向他學習。同時,我會做好自己。

《做最好的班主任》的讀書心得 篇3

兔年新春本應是舉家團圓走親訪友的好時節,然病毒肆虐,疫情嚴峻,無奈之下只好在家隔離足不出户。陪伴家人之餘,有幸拜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班主任》,收穫頗多,感悟也頗多。本人從教多年,擔任班主任工作也多年,深感班主任工作不好做,看似簡單實則複雜繁瑣,有時候很迷惘,甚至有一種心煩不想幹的挫折感。今天讀了李老師的書,我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天下事,無心,事小則亦難;有心,事大則亦易。對於李老師我感觸最深的是他的愛心、民主和尊重。他出神入化的班級管理模式,讓我迷惘的班主任工作漸漸清晰,也讓我感受到了班主任工作的藝術魅力。

一、大愛無聲情之至

班主任一沒權二沒錢卻幹着最雜、最累的活兒,關鍵還責任重大,很多班主任常有此感,併為此而感到疲憊心累,甚至有一種不求無功但求無過的敷衍心理,而李鎮西老師當班主任卻做得得心應手,幸福滿足。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李老師做的非常好。

01、以愛心為本。

李老師的書從頭到尾都貫穿着一種博大的愛心,這也是最讓我感動的一點。孟子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事實上前者很容易做到,後者卻很難做到,但李鎮西老師卻在平凡的班主任工作中做到了這一點,令人敬佩。在《愛心:對孩子的依戀之情》一文中就有這樣一段話:“判斷自己是不是真的愛學生,其實有一個很簡潔的辦法,就是問問自己:我是不是依戀學生?或者説我是不是常常在週末或節假日情不自禁地思念學生?千萬別小看這種思念,蘇霍姆林斯基説:‘對孩子的依戀之情——這是教育修養中起決定作用的一種品質’”。

坦白説當班主任多年我有時覺得自己也愛過學生啊,但很少有李老師所説的這種依戀之情。相反我和學生一樣,也盼望着週末或節假日的到來,因為這樣我就不用管這些熊孩子了,也不用做一些瑣碎的班主任工作了,甚至有一種“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的輕鬆愉悦。現在才明白一個班主任能把自己對學生的愛內化成為一種依戀,這是一種多麼深的情感啊!如果一個班主任對學生有這種依戀之情的話,那他肯定把學生當成了自己的孩子,他對孩子的教育肯定有質的改變。當我們以這樣一種心境去看待班上的孩子時,那麼他們犯下的錯誤都已不值得去計較,他們取得的點滴進步都能讓我們感到驕傲,所謂的優生差生也都能一視同仁,再多的辛苦與付出都變得甘之如飴。

02、以耐心陪伴。

班主任其實非常忙,上課,改作業,管理班級、寢室,尤其是要抓好班級中的成績,往往就讓人變得不再心平氣和,甚至心煩意亂。於是這個時候班主任的耐心就顯得尤為重要,不然會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煩。看到李老師對孩子們的真誠與耐心,讓我折服了。在《凌飛:從頹唐走向優秀》這個例子中,我看到的是李老師對凌飛的耐心等待以及不放棄,幫這個剛進高一時不怎麼優秀,相反還有些消極頹廢的學生最終走向了優秀。這中間的過程是漫長的,甚至還讓人感到失望過,但李老師一直都沒有放棄,而是懷着耐心與執着跟他談心,給他機會,為他寫日記,和他書信交流……直到他走向優秀。其實班上的很多學生也是一樣,要轉化他們絕不是一天兩天或者一個星期就能成功的,有的甚至要一個月一學期一年,我們老師尤其是我們班主任只有本着耐心與執着,才能春風化雨點石成金。

03、以童心相處。

李老師在書中説到:“我們必須會變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陶行知語)……雖然隨着歲月的流逝,我們不可避免地會在年齡上與學生拉開距離,但我們應努力使自己與學生的思想感情保持和諧一致,甚至在某種意義上儘可能讓自己具有兒童般的情感,兒童般的興趣,兒童般的思維,兒童般的純真。”這絕不是讓我們變得傻一點或者説去討好孩子,而是希望以此來讓我們更好地去了解和感受他們的所思所想,避免我們以大人的高度和角度以及大人的思維定勢去生硬地教育孩子們。其實,因為這種生硬的教育模式,導致學生和老師尤其是班主任之間產生了很大的距離感,生疏感。而這種距離感、生疏感的本質是孩子們不喜歡你,不信任你,這對於教育工作是極為不利的。古人云:“親其師而信其道”。童心能讓老師與孩子們“心有靈犀一點通”,能讓老師與孩子們化“敵”為友。所以希望我們每一位班主任都能懷着一顆童心和孩子們和諧相處!

二、管理有道顯成效

班級管理可以説是班主任工作中最讓人頭疼的一個方面,也是最容易激化矛盾的一個方面。大到學生打架了,生病了,小到學生想排位,或者某個學生不想打掃衞生了等等,每一樣班主任都得操心,處理不好,容易讓學生有意見。那麼,如何管理好班級呢?李老師用三個詞生動詮釋了這一點,那就是科學、民主、尊重。

首先班級管理得科學。班級管理制度及規定首先得科學合理。有的班主任想抓嚴抓緊以便出成績,在班級的制度及規定上要求過於苛刻,甚至不科學不合理。這樣在操作上很容易落實不到位甚至無法落實,也很容易導致學生的反感和厭惡。李老師告訴我們最好的班級管理模式是:嚴肅活潑,張弛有度。

其次班級管理得民主。無數事實告訴我們大到一個國家或集體,小到一個單位甚至一個班級,搞“一言堂”是行不通的。班級是班主任的班級,更是學生的班級,在班級的管理上應該讓孩子們有更多的發言權,很多的規定要考慮孩子的想法和感受,這一點李老師和魏書生老師可以説是“英雄所見略同”。魏老師在管理班級時有很多規定都是讓孩子們討論了之後來制定,然後魏老師審閲,儘量讓這些制度與規定,既科學合理又能讓孩子們接受,並由孩子們去監督落實情況並負責記錄,效果反而很好,這一點值得我們很多班主任借鑑。

最後班級管理要尊重學生。我們每個班主任都希望學生尊重自己,其實每個學生何嘗不希望班主任尊重他呢?尤其是國中生正處在青春期,內心深處被認可、被尊重的渴望很強烈,如果能讓孩子們感受到班主任是真正地尊重他,關愛他,那麼他對班主任也是非常尊重的,甚至讓你感動。在這一點上,李老師給我們上了很好的一課!

三、尋夢之路遍地花

有人説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有人説面向太陽就會有希望。

也有人説夢想就是最好的信仰!

《做最好的班主任》一書讓我在疫情期間學會很多,作為一名班主任,此刻我深深地明白,只有愛教育,愛學生,愛班主任工作,才會把每一個孩子當成一朵“最美的花”去關愛她,尊重她,理解她,欣賞她,為她的退步而惋惜,為她的進步而高興,才會讓孩子們成為幸福的孩子們,讓自己成為幸福的班主任!

《做最好的班主任》的讀書心得 篇4

這個暑假,我有幸拜讀了《做最好的班主任》一書。書中,一個個閃爍着教育智慧的教學案例讓我受益匪淺,也刷新了很多我的教育教學觀念。李老師的教學理念他將成為我今後教學和管理班級的主體原則。

在《做最好的班主任》這書中,我被李鎮西老師優美的文筆與才華折服。李老師以一個班主任的細膩與認真感動着我!李老師説:“做一名人民教師,多一些書生氣,多一些書卷氣;多一些書香氣,多一些天之浩氣;多一些地之靈氣。讀懂社會,讀懂教育,讀懂學生,讀懂自己。”遠離浮躁與平庸。做一個閲讀者,生命將更加精彩。

教育不僅僅給學生生活技能與生存智慧,還應該給學生以人之為人的精神世界。而人的所有“精神”都必須以人性為最基本的底線——保持孩子的善良和富於幻想的天性。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我們都要負起我們應該負的負責。愛學生,不單單是欣賞優秀的學生,而是“懷着一種責任把欣賞與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愛學生,不應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對學生的寬容”。愛就是“一份純真,一份莊嚴,一份責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還給童年”,就是為學生的‘美麗人生’奠定美好的開端。

“做最好的班主任”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所以我説,李鎮西只有一個,沒有人能成為李鎮西,但只要我們從每天最平凡的小事做起,即使成不了紅花,也定能成為一個綠油油的葉子,在屬於自己的枝杈上,婆娑起舞。 因此,“做最好的班主任”其實是一種平和的心態。

我們常説要理解學生,但有時學生的言行,站在教師的角度看,是很難理解的。在這種情況下,只要我們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一下,就很容易理解了。孩子們總是懷着善良而美好的動機去做事,渴望得到別人的讚揚、尋求心理滿足。但是,他們生理心理髮育還不成熟,考慮事情欠周到,常常把好事做成了壞事,這是很自然的。這些動機好效果壞的蠢事就是”可愛的缺點“, 我們班主任必須具有童心,只有學會”兒童思維“,才能夠發現學生缺點中的可愛之處,甚至智慧之處。 因此,“做最好的班主任”其實要有一顆兒童般純真的童心。

作為一名班主任老師,我們會遇到形形色色的學生,這中間有聽話的,有搗蛋的,有成績優秀的,有犯了錯誤屢教不改的。學生犯了三次錯誤之後,我們可能會選擇放棄。也許就是這輕易的放棄,導致了一些同學徹底地走向墮落。所以,我們不要輕言放棄!

是啊,只有把職業當作享受的人,才可能心甘情願地廢寢忘食,堅持不懈。那是一種享受工作的痴迷狀態。

我們各位班主任老師,如果能夠以享受職業的態度對待我們的工作,我們也一定會是幸福的!所以,親愛的班主任老師們,我們無論工作有多累,多苦,多委屈,我們都應該有樂觀的積極的心態。

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書,是我工作中的指南針,指引着我前進的方向。我會一直努力,努力做最好的班主任!

《做最好的班主任》的讀書心得 篇5

寒假裏,我沉下心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班主任》。書中,一個個閃爍着教育智慧的教學案例讓我覺得如醍醐灌頂一般茅塞頓開,開闊了我的視野,也堅定了我的教育教學觀念。

李老師認為,教育需要愛,教育需要智慧。猛一看,這是個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話,可仔細想想,我們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真正能把它做好是非常不容易的。這裏的愛是指我們給了學生什麼樣的愛,這樣的愛有多少,這些愛是通過什麼方式給學生的,而最終學生又感受到了多少。其實,真正的愛應該是指最終學生所感受到的那部分。

在平日的工作中,有時候老師們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卻忽略了這個過程中帶給孩子們的感受。總以為只要出發點是好的,方式粗暴一點也是合理的。看了李老師的著作,我才知道,以前的想法有很多錯誤。我們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孩子們雖然年幼,但是在人格上絲毫不低於任何一個成年人。如果我們教育孩子時,雖然把正確的觀念給了他們,卻使用的是錯誤的方式,那麼,這種教育也是失敗的。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也可能是負面的。這種錯誤的方式甚至會影響孩子們以後的為人處事的方式方法。

沉坐於藤椅之中,我閉目養神,心思量之間,內心蠢蠢欲動,也想回憶自己參加工作26年來教育生涯中和孩子們發生的閃光事例。

十幾年前,我教七年級,班裏有一個姓張的女孩子,個性很要強,張口就是粗話,開水不順眼就和誰打架,許多男生看見她就遠遠地躲避,原因是她有一次在教學樓樓梯上把兩個九年級的男生打跑了,因為那兩個男生把我們的衞生區弄髒了。因為這個女生違紀的頻率太高,我們班不停地被學校批評,所以對她批評的方式和次數都不斷地增加,寫檢查、寫説明書、打掃衞生、掃廁所、做深蹲起等等,全試遍了。效果嗎,稍好一點,因為惡習難改呀!用她父母的話説,誰教育不成了。我一直遵循一個原則,對學生批評之後,特別是嚴厲批評之後,一定要做好善後工作,和學生溝通交流,讓他理解老師的用意。所以這個很難教育的女孩子雖然沒有考上大學,甚至學業無成,但是他對我還非常感恩,去年夏天她叫了七八個那一年的學生帶着禮品來看我,來的一羣學生都沒有上大學,但是他們現在都有自己的事業,對社會做着貢獻,我心甚慰。讓學生考上大學是偉大的教育,把品學很差的學生教育成對社會有用的人也是一項偉大的收穫,因為其中的心血付出真是太多太多了。

班級管理是一件良心活,混混大大也是一年,但用心教育會刻骨銘心,對學生、對班主任自己都是一樣的。靜心教育、用心教育,在二、三十年以後才能看出真正的效果。用愛心教育學生,收穫的就是愛。學生幼小的心靈需要我們温柔的愛來呵護,因為孩子是用他們的眼光看問題的。

李老師的書還有很多精髓值得我在以後的工作中慢慢實踐,慢慢咀嚼品味。我期待着自己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有着提升和進步。

《做最好的班主任》的讀書心得 篇6

暑假,我利用閒暇時間拜讀了李鎮西悟的《做最好的班主任》這本書,這本書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事例介紹了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這本書寫得很實在在《做最好的班主任》這本書中,李鎮西老師以一個語文老師的優美文筆與才華折服了我;以一個班主任的細膩與認真感動着我!做一名人民教師,多一些書生氣,多一些書卷氣;多一些書香氣;多一些天之浩氣;多一些地之靈氣。讀懂社會,讀懂教育,讀懂學生,讀懂自己。遠離浮躁與平庸。做一個閲讀者,生命將更加精彩。

從《做最好的班主任》這本書中我收穫了太多的感悟,太多的警醒。而我只想説收穫最大的兩點。

一、學會溝通,找到打開心靈的那把鑰匙

從教以來,我一直擔任班主任,一直以為自己做的比較好,很善於溝通,通過讀《做最好的班主任》我明白了什麼是真正的溝通。原來我之前所做的“溝通”,只是為了溝通而溝通,帶有短期的功效性。

真正的溝通,要像李老師一樣,俯下身子融入到學生中去,通過書信、電話、聊天、家訪等多種形式,瞭解學生的情況,瞭解學生所想,瞭解學生所需,為以後的突發情況做好鋪墊。不要等待事情發生以後,才去“溝通”。事前要溝通,要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這樣即使有了突發事情,也能做到得心應手,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寫隨筆,積累人生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李老師的著作之所以如行雲流水,讓人“欲舍不忍,欲罷不能”,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的著作“融真摯的教育情感、生動的教育故事和深刻的教育思考於一體,娓娓道來,但又不乏文學的魅力。”而這些生動的教育故事則來源於李老師每日的教育教學隨筆。記錄每日的思考,積累平時的感動,勾畫一個個鮮明生動的成長個體。多年以後,這些為了做一個好班主任而進行的文字積累卻成了李老師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成就了他今日的輝煌。

回想我們平日的教育工作,其實也充滿了挑戰,寫滿了感動,益滿了智慧的火花。只是我們疏於記載,對抗不了自己的惰性,所以錯失了那麼多可以帶給我們豐富感性回憶的故事與碎思。

《做最好的班主任》的讀書心得 篇7

《做最好的班主任》這本書中,李鎮西老師以一個語文老師的優美文筆與才華折服了我;以一個班主任的細膩與認真感動着我!做一名人民教師,多一些書生氣,多一些書卷氣;多一些書香氣;多一些天之浩氣;多一些地之靈氣。讀懂社會,讀懂教育,讀懂學生,讀懂自己。遠離浮躁與平庸。做一個閲讀者,生命將更加精彩。讀完李鎮西老師的這本書後,給我最大的啟示是:

一、“苦”中之樂,樂之無窮

一直以來,我總認為“班主任”是辛苦、勞累的代名詞。但是李鎮西老師用他的成就改變了我對班主任這個角色的理解。“作為教師,永遠面對的是朝氣蓬勃的臉龐,這多麼令人欣喜;作為班主任,永遠面對的是晶瑩的童心,這多麼令人驕傲;作為教育科研工作者,永遠面對的是挖掘不盡的寶藏,這多麼令人自豪!獻身於這平凡而崇高的事業,一切辛苦都是甜蜜的。”“我要讓我教的每一位學生都有一種幸運感。讓他們感到,在李老師班上的日子,是生命中最值得驕傲,也最值得懷念的一段時光。”這段發自肺腑的話讓我體會到李鎮西老師對學生深深的愛。從書中讀到李老師記錄自己在班級管理中一個個真實的故事,不但讓我感到有幸做李老師的學生是幸運的,而且也感覺到李老師是一個真正幸福的班主任。

當一個幸福的班主任,説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卻“複雜”。在沒有讀李老師的書之前,我曾那麼地自信自己是“愛”學生的。讀完這本書我捫心自問,我愛每一位學生嗎?我對學生的“愛”真的是無怨無悔嗎?李老師讓我對熱愛學生的“愛”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愛學生,不僅僅是隻對自己所教的這一年或幾年負責,而是“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的一生負責”。愛學生,不單單是欣賞優秀的學生,而是“懷着一種責任把欣賞與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愛學生,不應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對學生的寬容”。愛就是“一份純真,一份莊嚴,一份責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還給童年”,就是為學生的“美麗人生”奠定美好的開端,這才是做老師最大的幸福。

二、科學民主的班級管理

李老師作為一名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上是科學的、民主的。從第一次見到學生開始,他就注意每一次和學生相處的機會,不放過一次和學生培養感情的機會。比如:從給學生良好的第一印象;給學生寫一封熱情洋溢的歡迎信,給學生一份有意義的見面禮,給學生一個做主人的機會以及開一個記者招待會等等,他更是細心準備,讓每個孩子體會到老師的愛心、關心。李鎮西老師連第一次給學生安排座位都不放過,他給學生安排座位的原則是:“尊重學生,有力學習,小組固定,每週輪換。”想想自己,別説尊重學生了,輪換座位基本上是兩週一次,沒有考慮到學生的身體健康。有時學生想調位,我總是怕他和新同桌講話耽誤學習而蠻橫地拒絕他的要求,想想真是霸道。

三、“嚴愛”優等生,“溺愛”後進生

每一位老師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學生,而讓我們操心最多的一定是我們口中的那一部分“後進生”。李老師對“後進學生”所付出的愛是真誠的.他既注重對後進生感情上的傾斜,想方設法喚起他們向上的信心,又講究有效的方法,引導集體的輿論。在教化“後進學生”的過程中,李老師所採取的方法更是獨到,如:寫“每日九問”,安排當班幹部,對手競爭……“用心靈贏得心靈”是他教育的精髓,浮躁的心、生硬的態度,永遠也不可能換來心與心真誠的溝通。以後的生活中我會多試着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用“學生的眼光”看待,用“學生的情感”體驗,像李老師那樣,用真心、愛心、誠心、耐心,換來孩子們純真的笑容,贏得孩子們的尊敬和愛戴。

再談優等生。對於他們,我似乎很少有提升他們的意識。因為在我的觀念中,他們學習優秀、習慣良好,甚至在學習之餘可以幫助老師分擔管理班級的任務,是老師的好助手。面對這些優等生時,誰會不流露出喜愛之情呢?但是,在李老師告訴我:優等生同樣需要我們去關注,只不過對於他們,我們的側重點應該轉移到品行上來。在李老師的班中,每位優等生都上了一個台階。可以這樣説,他們在李老師處不僅僅學到了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健全的人格。這,才是真正的優等生呀!

四、堅持寫教育日記

他十幾年如一日的給他的女兒寫成長日記、寫信交流溝通,十幾年如一日的給他的學生寫教育日記,教學隨筆,教學反思,與學生家長通信,為他的學生編輯班級史冊,他把一個個教育智慧,教育故事記錄了下來,讓平淡的生活成就了輝煌的業績,他的這種持之以恆的精神最打動我的心。我常感歎自己的平庸,感歎自己荒廢時光,而讓自己感歎遺憾的正是自己,自己總抱怨工作太累,生活太辛苦,把許許多多美好的時光讓他平庸的流逝,於是自己的生活也變得平庸了。

書看完了,有一句話永遠銘記在心:永遠不要對你的學生揚起你的拳頭;永遠不要用刻薄的語言對你的學生説話;寧可讓學生欺騙十次,也不要冤枉學生一次;無論你的教育遇到了多麼大的困難,都千萬不要對學生説“你是不可救藥的”。接下去,我準備讀一讀他寫的《心靈寫詩》和《做最好的家長》等其他書籍。希望有一天,我能成為學生心目中“真正喜歡的好班主任”。

《做最好的班主任》的讀書心得 篇8

首先感謝學校給了我這樣一個讀書交流的平台,剛開始拿到陳宇老師的《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這本書時,我首先思考的是什麼樣的班主任是最好的班主任?標準是什麼呢?畢竟我們並不是人人都是名師,也不可能人人都是首席班主任。陳老師在書中提到:所謂“最好的班主任”,並不專屬於某個人,只要用心,每個人都能成為在學生心中最好的班主任,同時也是最好的自己。我個人理解為就是在班主任工作中,不斷學習,不斷思考,運用教育智慧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對學生的一生負責,成全學生也成全自己。

在整本書中,陳老師提出了不少自己成功的經驗,同時還伴隨着許多真實的案例。我們每位老師或多或少都有些教育經驗和案例,而陳老師的善於總結和提升,語言精煉,案例易懂實用,值得我們每一位老師學習。

因為我本身是一位熱愛搞班級活動的老師,所以整本書中的第五章《組織班級活動的藝術》讓我十分受用。受用的並不是陳老師組織活動的流程,因為畢竟學生不同,環境不同,活動流程的設計需要因地制宜,讓我感觸比較深的是陳老師總結的班級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和組織活動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陳老師在書中列舉了當下學校班級活動中普遍存在的幾大問題,尤其是“流於形式,內容膚淺”“自上而下,自説自話”,所謂自上而下自説自話就是活動是官方的,並不是學生樂於參加的,這樣的活動學生參與熱情比較低。而流於形式內容膚淺這個問題讓我立刻聯想到每過同一個節日都搞同樣的活動這個現象,例如母親節就是捶背洗腳送禮物。

《做最好的班主任》的讀書心得 篇9

我在暑假期間讀了《班主任心育活動設計36例》,這本書針對國小不同年齡階段特點和發展需要,提出了整體性的主題設計框架和完整的目標實施體系,活動形式豐富多樣,操作步驟具體翔實,讓我受益匪淺,深有體會。在這裏與大家一起分享所得,思考所想,共同進步。

體會一:對於新生入學,重點在於培養其愛學校的情感。

這本書的第一個活動專題為我能“喜歡新學校”。開學後對新生的教育不是紀律聲明,不是習慣培養,不是學習的重要性,而是培養孩子們的愛校情感。接下來是第二個活動是親師的相關主題活動。這個順序引起了我的注意,因為它與我們的日常所做並不一致,或者説,我們沒有重視這一點。而引起我對這個專題文字深思的,是班上發生的一件事情。

那天中午大家放學回家後,我回到教室,發現教室裏的垃圾桶是滿滿的垃圾,甚至溢了出來,周邊散落了一些垃圾,有用過的紙張,喝完的牛奶盒。我對這個場景很是惱火,覺得一下子回到瞭解放前。垃圾桶滿了,為什麼沒人倒?滿了還往裏扔,掉在垃圾桶外也沒關係?是什麼原因?我反思着,是習慣問題嗎?是素質問題嗎?他們在家裏是這樣嗎?最終我想到了這個愛校專題,突然意識到,歸根到底,他們不愛學校,不愛教室!孩子們在家裏應該不會這樣做,那説明什麼?他們沒有把學校當做另一個家,他們不愛教室。教室對於他們來説,是一個到點學習,到點玩耍的地方而已。換個地方也能做同樣的事。奇怪的是,不用教孩子愛家,這好像是天生的,他們對家有愛,會維護自己的家人。所以對他們來説,家是快樂的。儘管有時在家裏會發生一些不愉快的事,但他們仍然想要回家,仍然會讚美自己的家,説到家時,神色是亮麗的。那新的陌生學校對他們來説意味着什麼呢?

對於一年級新生來説,他們來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國小,而他們,將在這裏度過六年,寶貴的童年的大部分時間都在這裏了。(接下來的國中高中也是學校)那如何讓他們更好地度過這六年,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這讓我想起了竇桂梅老師的話,竇桂梅老師提出,要教會孩子愛學校,就像愛家一樣。他們要接受學校,才能在學校進行學習,交友等其他事項。

體會二:這本書清晰地羅列並且分析了各階段年齡可能出現的問題,讓我對各階段的學生有了一個系統深入地瞭解。

這本書分為兩冊,上冊為1~3年級,下冊為4~6年級,兩本書分段集中地討論了學生們的問題,制定了針對性的班會主題。如:我所在的年級四年級,這階段的學生可能會遇到人際關係這方面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交友這方面。還有就是學習能力方面會集中在思維能力這一塊。這本書列舉了事例,還有一些專家的資料,使我不會像無頭蒼蠅那樣,沒頭緒,遇事可以更好地分析,做出判斷。

體會三:這本書讓我對班會主題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對班會過程有一定的把握。

年齡段不同,班會形式也有所不同。低年級側重於遊戲,還有一些簡單的動手環節,比如剪紙。整個過程中的文字是簡單明瞭的,有關的提問也是簡單直接的,也就是低年級學生能聽懂,能回答的。而中年級的班會主題形式就比較多樣了,一個主題班會下來,可以有情景分析、角色扮演、問題討論等。而且每個環節是隨着主題層層遞進,逐漸升華。提的問題可以分為幾環,層層推入,達到引導的效果。

體會四:主題班會力量的延續。

一節成功的班會的完成需要長期的準備,付出的精力不可小看。那麼它帶來的效果是不是也隨着一節班會課的結束而結束?我們對孩子的薰陶培養僅限於這一堂一堂的班會課嗎?我們要如何延續班會課的這種力量?在書本的啟發下,班會課只是一個固有的.形式,一個較好的集中渲染的平台,而這種班會的精神可以把它延伸到生活中,不斷地增強。我思考後得出有兩個方法,一是外化到課室的佈置上,讓課室佈置融入班級精神文化建設這一欄。二是藉助家長的力量,校內校外共同營造這種大氛圍。總之,一堂課不是終結,而是另一個開始。

作為低年級小豆包們的老師媽媽,其實真的很關心他們的心理健康,想讓他們成為知書達理的好孩子,所以心育活動的開展不能少,這本書是一級一級寫的,我一定會繼續拜讀,努力成為自己的東西,再創新,再生成!

《做最好的班主任》的讀書心得 篇10

翻開這套《班主任心育活動設計叢書》中的一篇篇教案,讀者鍾志農老師精心設計的積極心理導向的心育活動主題構架,心裏湧起許多感動。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國小心理素質的教育,而健全的人格和正常的智力則是人們保持心理健康的基本條件。對於成長中的中國小生,尤其要注意通過能順應學生成長“關鍵期”的心理訓練,促進學生人格與智力兩方面的積極發展,降低他們在發展過程中出現適應不良甚至是的可能。因此,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務,首先不是要解決“有沒有心理疾病”的問題,而是要關注學生“發展是否正常”的問題,是要面向全體學生,通過開展系統的教育和輔導活動,促使他們的心理素質逐步得到提高。而這本書針對國小1—3年級、國小4—6年級、國中、高中、中等職業學校不同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發展需要,抓住了每個發展階段中學生面臨的主要發展任務,以班級心育活動課為載體,有計劃、有重點地進行指導和訓練。對於我們班主任的心育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指導作用。

其實在班級管理中,我個人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走情感路線,摸清孩子的心理,想徹底的去改變他,就得從從“心”入手,那怎麼進行心育活動?怎樣把自己的想法很好的梳理好,傳達給我們的孩子呢,這本書教會了我許多。由於新教師,可以説管理經驗上就是零起步,可能自己有自己的創意想法,但是卻沒有形成一個系統的理論,也沒有引路人,通過這本書,我終於對自己的想法該怎樣實施有了一點點眉目。都説班主任和心理教師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軍,那在我們這樣沒有心理教師的時候,班主任更是主心骨了。所以作為新官上任,我真的想讓孩子有個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健康的心理狀態以及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

雖然我是在國小中高年級任教,而本書是針對國小1—3年級卷的,但我認為其中還是有許多的共通之處。例如:愛校、親師、遵紀、守規、傾聽、自理,這些本應該在低年級就養成的習慣,很多中高年級的同學並不能做好。所以針對這種現狀,開展例如我能“喜歡學校”、我能“親近教師”、我能“上課守紀律”、我能“排隊守規則”、我能“傾聽不插嘴”、我能“整理小書包”等等的主題心育活動還是很有必要的。只要稍作修改,我覺得這些可以提高孩子們的心理素質,重新提高對學校、老師、同學的認識,從而把壞習慣改過來,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這本書,也讓我明白了作為學生的班主任,同時也是學生的心理老師,我們應該讓孩子們健康快樂的成長。我也會好好利用書中的資源,讓自己快速地成長,成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做最好的班主任》的讀書心得 篇11

寒假期間,在校領導的帶領下,我們全體教師進行了為期五天的緊張有意義的專業培訓。七年級所有教師在師文平主任的帶領下開始了對《班主任之友》這本雜誌的認真學習,從中學習應該如何與學生合理、有好的相處。

在閲讀《班主任之友》的過程中,我重點研讀了一些老師與學生進行溝通的案例,聯想到自己在與學生接觸時的種種做法,感想頗多。希望能與各位同仁分享交流。

雖然我本人並不是班主任,但由於所教科目的特殊性,所教的班級數量較多與各類學生接觸的也比較多同時發生矛盾的機率也較大。如何避免與問題學生髮生衝突一直是我長期思考的事情。

七年級的學生剛從國小升入中學,對新鮮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再加上本身的自制力較差,需要我們老師時時的督促,監督,管理。這些學生剛入校對周邊的環境不太熟悉,對身邊的同學老師也不太瞭解,所以大都做事畏首畏尾,相對而言比較好管理。八年級的學生恰恰相反,擺脱了稚嫩,沒有升學的壓力正是張揚個性的最佳時期,是典型的難以管理的階段。現在的孩子很聰穎,但也難以管理。尤其是八年級的學生更是問題突發的高峯階段,我所教的年級正是處於七年級—八年級這個尷尬的階段。再加上孩子們個個都是古怪精靈,有時候真是拿他們沒有辦法。而《班主任之友》這本雜誌教會了我如何用智慧來化解矛盾,用愛來感化學生,解決矛盾。

我總結了兩大類國中生,一部分是家庭教育存在缺陷的子女,心理上極度孤僻,自傲,對人對事極為敏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多以自我為中心。另一類是寄宿生,從小由於父母工作的原因,長期獨自寄宿在學校得不到父母的教育,親情缺失,個性桀驁不馴,尤其到了中學更是難以接近,甚至不願意與老師和同學進行交流,更不會主動接近老師。所以我認為如何成為孩子們信賴的朋友就成為走進他們心靈的第一步。

那麼打開孩子們心扉的第一把鑰匙我應該是真心,只有老師真心的與孩子們交朋友,真誠的表達出對他們的期望,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充滿耐心。孩子們才能真正的接納你,敬愛你,那麼再對其進行正面的引導,才能聽得進去,起到一定的效果,不然的話只能是對牛彈琴。第二把鑰匙我認為應該是愛心,記得有位教育學家曾説過這樣一句話:“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能愛別人的孩子是聖人。”試問有哪位老師能做到聖人的境界呢?反正我不敢肯定,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能做到儘量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來愛。小孩子犯錯,調皮是天性,誰能泯滅這種天性呢?

有這樣一個孩子,在他的身上幾乎集中了所有後進生的特點,也是遠近聞名的“混世魔王”,在我們班也是出了名的“搗蛋專家”,很多資深教師都為了他發過愁,也有不少老師對他束手無措,批評的次數不下千次,最終的效果卻不甚明顯。可是就是這樣的一個學生在我的眼前流淚了,當時我就下定決心不能放棄他,因為他還有悔悟的心,還有孝心,試問一個孝順的孩子能壞到哪去?帶着這樣的想法我開始觀察他的一舉一動,開始主動跟他聊一些感興趣的話題,從中瞭解到他很喜歡打遊戲,唱歌也很好聽。過了一段時間後,他竟然主動找我談心,有時還會問一些課業上的問題。慢慢的他變“乖”了,上課也不再搗亂了,不時的我還會逗他幾句:“怎麼不歪着身子坐了。”或是:“哎,怎麼沒出去溜達”他總是先低下頭,然後突然抬起來衝我笑笑。在這引用冰心老師的話:“世界上沒有一朵鮮花是不美麗的,也沒有一個孩子是不可愛的。”

《班主任之友》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事例,從這些事例中我知道,在愛心與真心之間我們首先應該架起一座尊重的大橋,在老師與學生之間也應該架起一座通往心靈的大橋,我更深信這座橋就是“愛心+細心+耐心+恆心”,建起這座橋你也許會發現,孩子的世界是如此的美麗,當老師真乃人生一大樂事!

我慶興自己能拜讀這麼優秀的教育雜誌,它將伴隨我的教育生涯,陪我一起成長,幫助我變得更加成熟。送上我最常對孩子們説的一句話:“每個孩子都是被折斷翅膀的天使,上帝之所以讓你們存在缺陷是為了找到被自己遺失的孩子。”

以上就是我教學以來的些許心得,忘能與君共勉。

《做最好的班主任》的讀書心得 篇12

暑假裏,我讀了好幾本書,但使我影響最深刻地是要算《班主任之友》,這裏面的件件事例對我幫助很大,它告訴我們怎樣當好班主任,到底怎樣當好班主任呢?

一、全面瞭解學生,充分發揮班幹部的凝聚力作用

要管理好一個班級,必須對班級的具體情況全面瞭解,只有對班級的具體情況“瞭如指掌”才能做到“運籌帷幄”中。班主任接班後通過多渠道、多形式的方法對學生進行了解來掌握他們的思想、學習、生活中的熱點和興奮點以及他們的缺點,這樣在做學生的思想工作和開展學生活動就感到輕鬆而且會達到良好的效果。當然,除了間接瞭解學生情況外,還應經常利用業餘時間,與同學進行交流,瞭解同學們的思想動態,指出他們存在的不正確的想法,提高他們的思想意識,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二、以人格的力量去感染學生、去關愛學生

俗話説:“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班主任要不斷完善自己,一方面要精神煥發,以自然和諧的美給學生留下美好印象,要具有廣博的知識,在課堂和課後以智慧去獲得學生的信任,另一方面要以身作則,身體力行,善於利用生活中的細節,以人格的力量去感染學生,贏得學生的尊敬,勞動的時侯,班主任不是站在一旁指手劃腳,而是挽起褲管與學生一起清洗教室;看到教室地板上的紙屑,班主任主動彎下腰去拾起扔入紙簍中;要為學生拾起掉落在地上的書筆;在天氣突變的日子裏,不時地叮囑學生注意冷暖,照顧好身體等等,總之,班主任應以良好的行為去感染學生,影響學生。三、規範班級制度,放手學生管理

班主任要管理好一個班級,該用什麼手段呢?這個問題值得我們進行了思考,書中告訴我們在培養班級民主氣氛的同時,制定了詳細的班規,使班級管理有法可依。雖然在制定班規則地是需要花費不少心思,但是“磨刀不誤砍柴功”班規定下之後,班主任工作十分輕鬆。當然班規的制定是需要經過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的:首先,對班幹部進行集體培訓,培養其管理能力,提高自制力,樹立正確的思想。其次,在班級中製造聲勢,讓學生明確班主任的重視程度。最後,付諸實踐,班主任在旁也大力監督。在實踐中師生不數據完善班規,形成了良好的班風。那麼在整個管理班級的過程中,所有的事情,儘量讓學生自己去做,當班主任就好比做父母,如果什麼都是包辦代替,那是培養不出成才的子女的,而應該是在民主的對待他們的同時,充分發揮他們的自主性,適當的時候加以引導。經過鍛鍊,使本班學生的膽量越來越大,能力越來越強,慢慢出現了許多人才,第二課堂活動效果顯著。

四、動腦筋巧設計,多種途徑教育

在當班主任工作的過程中,深感做一個好是需要多動腦筋想辦法的,用各種方式,通過各種途徑對學生進行教育,感到學點創造性思維對自己是很有好處的。

從大的方面來説,班級管理的各種規章制度、實施辦法、參加學校、年級的各種活動、組織班級活動都需要我們動腦筋精心設計;從小方面講,對學生的表揚、批語鼓勵也需要我們動腦筋。而每當自己的腦海裏出現一個新念頭時,馬上把它記下來,並儘快付諸實施。每個學生都是有進步要求的,都希望別人認為自己是一個好學生。因此班主任給更多同學以獎勵,在班裏設了各種名目的獎項,讓更多的同學得到表彰。

四、積極抓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努力使後進生以失敗者來,以勝利者走。

後進生的教育和管理歷來是班主任工作的難點,卻又影響班級整體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的至關重要的一環。在這方面,作為班主任首先做到了以正確的態度對待他們,深入調查摸底,搞清他們所以成為差生的原因,做到了因材施教,對他們處處真誠相待,時時耐心相幫,真正做他們的知心朋友、最可信賴的朋友。及時對後進生加強心理疏導,幫助他們消除或減輕種種心理擔憂,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同時,班主任還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後進生表現其優點和長處,使他們品嚐到成功的歡樂和喜悦

總之,以人格的力量去感染學生、去關愛學生,用愛心去包容學生,這樣才能創建良好和諧的師生關係。

《做最好的班主任》的讀書心得 篇13

作為一個剛入職的新教師,無論是在教學還是班級管理方面,我們的經驗都為零,因此,我們需要的是不斷地學習與探索。優秀的教育書籍無疑是我們的良師之一。在寒假裏,我認真拜讀了中國教育學會理事長張萬祥先生主編的《給年輕班主任的建議》一書,收穫頗豐,感悟良多。

全書共分七輯,“這樣管好一個班”、“與學生相處有藝術”、“做一個有智慧的班主任”、“一個學生,一個世界”、“藉助家長的力量”、“換個思路做德育”、“做個夠專業的班主任”。生動、真實、充滿教育意義的德育案例其中所藴含了先進的德育理念,豐富的'管理經驗,有效的教育實踐,為我以後走上班主任的崗位提供了許多值得借鑑的有效措施。其中,使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第一輯“這樣管好一個班”及第二輯“與學生相處有藝術”的一些建議。

第一輯“這樣管好一個班”:

對於班主任來説,想要管理好一個班級,必須從學生入手,審度自己的處事原則。在管理班級方面,下面幾點建議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班主任要做好起點工作

書中提到的“王老師”責任心很強,但是卻一直做不好班主任工作,問題的關鍵是在沒了解學生的前提下就制定工作計劃與目標,阻礙學生的發展。仔細一看,王老師的做法並不少見。從王老師的案例可以得知:班主任建立在責任心基礎之上的是對學生了解的前提下制定工作計劃和目標,不要使得自己的管理方式形成定勢,使自己的工作受到侷限。同時也不要過早的為班級定位。

二、不要在班內設置“探頭”

很多時候班主任為了方便了解學生動態,會叫班上幾個同學隨時報告班內情況給班主任聽。短時間內會有一定的效果,時間一長問題就會出來:同學間相互猜疑,師生矛盾激化。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

三、不要遷怒到整個班

文中提到了三個常見的畫面:畫面一是班主任檢查家庭作業,發現幾個學生未完成作業而遷怒全班;畫面二是班主任檢查衞生,發現衞生狀況差而遷怒全班;畫面三是班主任因為課室吵鬧罰全班抄書。的確,班主任往往會因為幾個學生而遷怒到整個班,把個別問題全面化。遷怒的後果一方面對於個別學生來説,由於批評的面比較廣而起不到真正的作用;另一方面,讓集體受到了傷害,使全班同學產生消極的心理。因此,班主任在批評學生時要有針對性,不能一篙子打死一船人,理性分析事件本身,同時也要給學生以積極的期待。

第二輯“與學生相處有藝術”:

書中“和學生相處有藝術”一節內容讓我感觸很大。“藝術”畢竟是個抽象的東西,似乎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如何與學生友好地相處這一問題關係到教學成效及師生關係的發展。學生都是有感情的個體,他們往往會因為與某個老師關係好而先喜歡上這個老師的課。良好的師生關係是教學成功的開端。在這一輯中,我看到了許多與學生相處中常見問題的處理方法,為我提供了良好的借鑑。下面幾點建議是我印象較為深刻的:

一、要善於“籠絡人心”

對於剛接手新班的老師來説,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儘可能地“籠絡人心”,讓學生接受你,喜歡你,尊重你。當與學生的關係處好了,後面的教學及管理就能順利地進行。籠絡學生的方法大致有這些:

1、學生無助時多關心。

2、多表揚少批評。

3、樹立自身威信。

4、多關注學生個體。

二、給批評“變臉”

當學生表現不好時,老師難免會批評學生。對於學生來説,他們不喜歡老師總是空洞地説教,厲聲叱罵。越是這樣的批評,學生越會產生逆反心理。然而,在批評學生時,多采用迂迴戰術,用建議的方法更能讓學生接受,同時也能維護學生的尊嚴。

三、冷靜幾分鐘,再處理問題

不論遇到什麼事情,老師都請千萬不要在自己生氣時處理問題。給自己幾分鐘,讓自己冷靜下來,為學生找點藉口,找找自己的問題,什麼事都會有妥善的處理方法。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説的那樣:“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比懲罰更重要。”

通過閲讀《給年輕班主任的建議》這本書,我深感班主任的不易與艱辛。作為年輕老師,我們沒有老教師豐富的閲歷與經驗,我們仍需不斷地學習與探索,努力讓自己成長起來。

《做最好的班主任》的讀書心得 篇14

《如何當好班主任》是當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最新力作,它是魏書生老師對自己多年工作方法和經驗的提煉和總結,對班主任老師的工作有着方向性的指導作用,利用暑假之際我仔細拜讀了此書,它從一、班級管理民主化1.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思想2.建立互助的關係3.發展學生的人性和個性4.決策過程要民主二、班級管理科學化1.計劃系統2.監督檢查系統3.總結反饋系統書本內容一、班主任要努力改變自我二、學生素質培養三、班級管理原則四、班級管理方法五、班級管理細則六、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六個內容充分展示了魏書生“民主與科學”、“以人為本、以法治班”的管理思想,從理論和操作層面上盡現班級管理的藝術。《如何當好班主任》一書讓我全方位、多角度地領略了當好班主任的奧祕。讀完此書重新審視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再一次應證了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曾經説過的:“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讀了《如何當好班主任》,聯繫自己這一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是這樣理解愛的:

一、愛是寬容和信任

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得好: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祕也就在於如何愛護孩子,教育者的愛護和關注在學生的心靈上會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面對學生,心懷愛意,教育之花必然璀璨盛開。而這種愛是寬容和信任。

一天,有位女學生跑來向我報告説:“姚某某在檢查同學作業時,發現有人沒做好,就向她要了五毛錢,然後幫他隱瞞老師。”姚某某在我的心中可一直是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今天居然説出這樣的話,做出這樣的事,簡直太令我失望了。我真想立刻衝到教室,把他揪出來訓一頓。”可是轉念一想,我這樣簡單粗暴地了事,能真正解決問題嗎?我一説教室裏肯定炸開鍋。面對同學異樣的目光,甚至還會引來冷嘲熱諷。他能受得了嗎?這肯定會傷了孩子的自尊心,讓他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來,這可能會毀了孩子的一生。我應該對孩子的將來負責,對孩子的一生負責。在處理這件事情上我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記得周弘説過:“態度就能決定一切,態度一經改變,奇蹟就會出現。”於是我叫那位女生不要伸張。我像往常一樣走進教室,巡視四周,又走到他身邊,像平時一樣隨口問着同學們的作業情況。他也並沒感覺到什麼,認真地作了彙報,並把記載本交給了我。在那本本子上我果然沒有看見那位同學的名字。但我還是拿着記載本若無其事地走開了。回到辦公室,我打開記載本,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某某,你在老師的心目中一直是位正直、負責的班幹部。可是在今天,不知是什麼原因,讓你做了一件不該做的事。老師知道後心裏很難受,五毛錢雖是一個小數目,可如果你不能正確地對待這件事,它會給你帶來嚴重的後果。

我想,你是個聰明的人,該怎麼辦?你應該很清楚。一個人難免犯點錯誤,可以原諒。不過,若是明知故犯或是屢犯錯誤的人,那你説別人會怎麼看呢?最後,老師還要對你説:你在老師的心目中一直是位正直、負責的班幹部。以前是,今天是,我想將來更是。”

我想我的信任是對學生人格的尊重,我希望它會變成一股無形的力量,促其奮發向上。沒想到下午,我就收到了他的回信,滿滿三大張。讀着他的回信,處處讓我感受到這是發自他的肺腑之言。他在信中寫到:老師看到你還是這麼信任我,我真有點無地自容。我辜負了你對我的信任,現在我很自責很後悔。五毛錢我已經還掉了,謝謝老師給我機會。我知道現在説什麼都是空的,老師,請你看我的行動,我一定會更出色地完成任務。看到這裏我又提起筆鄭重地寫下:行,我們一約而定!

讀着孩子的回信,我感到非常欣慰,為孩子的坦白、為孩子的知錯就改,也為自己的教育策略。接下來的日子裏,姚某某果然幹得比以前更出色,真正做到了老師心目中的正直、負責的班幹部。

在國小生的成長過程中,總難免會出現一些不良行為,這就需要教師進行適當的引導、點撥。教師以寬容、信任的態度去感化學生、叩開學生心扉,引起學生內心的震動,使之心悦誠服地接受教育,是一副難得的良藥。我始終認為:多一分信任,多一些寬容,就多一個棟樑之材!”

二、愛是關心、信心、耐心

在後進生的教育的教育上,我始終堅持三個心:

1.關心在班級管理中,我始終將自己“與人為善”的愛心和班集體“普遍的友愛”傾注給後進生。在班集體,我精心營造一種平等、和諧、友愛的氣氛,讓後進生能夠感受到集體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怎樣讓後進生感受到班主任關心他們呢?安排座位,我堅持好中差的搭配,組織建立“1+1”學習互助小組,讓優秀學生在完成自己學業的同時幫助他們,自己更是在課後精心輔導,不斷鼓勵他們,促使他們取得更大進步;課堂提問,我激勵後進生踴躍發言,使他們集中注意力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班級活動,我不忘留給他們一展身手,表現自我的機會。讓後進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獲得成功的體驗。對屢教不改的,我則寓愛於嚴,嚴中有愛。

2信心後進生往往有一種自卑心理,長期的落後,讓他們感覺樣樣不如人。實際上後進生雖然有很多不足之處,但即使再差的學生也總有某方面的特長或優勢,比如學習差的,他在體育方面很好,或在音樂、美術方面有特長,班主任要善於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發掘其身上的潛能,充分肯定,千萬不要吝惜“好話”,積極的評價能使學生的進取之火燃得更旺,使後進生重新找回自我,獲取克服缺點的勇氣和信心。為了給他們以自信,我還試着吸收後進生參與班級管理和班級活動,讓他們承擔某一方面力所能及的工作,讓他們在管理中和完成某項活動的過程中克服自身不良的行為習慣,為他們提供展示自身價值、樹立自尊形象的舞台,實踐證明,這種委以任務的方法能使後進生產生班主任相信我,我也一定要做好的想法。這不失為轉化後進生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3.耐心後進生意志薄弱,自控力差,行為極易反覆無常,所以做後進生的思想工作是不可能通過一次談心他們就能徹底改好的。班主任一定要有耐心客觀分析不良行為反覆出現的原因,要及時發現、及時抓住、及時誘導,做到防微杜漸。所以遇到後進生不良行為出現反覆,我常常告戒自己做好後進生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不斷地反覆做教育工作,必須要有“馬拉松式”的耐心;耐心地與他們交談,耐心地幫助他們。於是,憑着這份耐心和對他們的信心,我一次又一次、不厭其煩地與他們交流,做他們的思想教育工作。

三、愛是瞭解、引導

在剛接手這個班級,從學生還未報到之時,我就把所有的空餘時間都放在了了解孩子上:翻檔案查閲,向同事瞭解,雖未謀面可對每個孩子我已能略知一二,從孩子報到之時,找孩子談心,約家長交流,僅用一兩天我就掌握了他們的第一手資料,比如:誰乖巧懂事,誰擅長寫作,誰又調皮好動……雖是初次見面,可上第一堂課時,我就能像老朋友似的喊出他們的名字。這一小小的舉動,讓他們驚訝不已,他們總覺得這個老師不簡單。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有了這良好的印象,學生便對我產生了好感,這樣接下去的工作就容易開展了。全面瞭解、研究學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在日常工作中,深入學生與學生打成一片,應事事注意,時時留心,細心觀察每一個學生。當學生在生活上遇到困難,學習中失去信心時,我就能及時地應給予慈母般的温暖和幫助,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當學生體驗到你的愛心,他們就會直視困難,努力克服生活和學習上的困難,揚起理想的風帆,乘風破浪,勇往直前。

我們要培養出德、智、體等全面發展的學生。對於六年級的學生來説就要做好對他們的引導工作。在平時的生活中,老師要率先垂範,言傳身,在課外,老師是學生的朋友,心心相印,開誠佈公。在課堂上,教師諄諄教導,利用班隊課、晨會課經常性地總結,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地、大力地表揚;有不足的地方,決不輕易放過,敢於批評,善於批評,使自己在學生心目中樹立了威信。引導學生分辨善惡,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引導學生學會交友,引導學生懂事明理,引導學生學會做人。

班主任的愛是一種細緻的愛,是無微不至的愛。我一直在用心地進行着這種愛。我的真心付出得到了孩子們的理解和信任,尊敬和愛戴,看到他們快樂成長就是對我最好的回報。魏書生老師的成功我想歸根到底還是一個字――愛。對教育事業的愛,對學生的愛,對班主任工作的愛。所以也許我不能夠做到最好,但我堅信:我一定會做到更好,因為我有愛。

《做最好的班主任》的讀書心得 篇15

自古以來,我國有“師道尊嚴”的傳統,尊師是一種社會美德,但有時候不免會把學生置於被支配的地位,

我覺得傳統文化中的師生觀,往往將尊重視為單向的(即學生對教師的尊重),而忽視了教師對學生的尊重。正因為是單向的,對於實施“尊重”的人只是一種客套,而不是發自內心的情感;對於“尊重”的對象則是滿足了一種對自己的心理需求,很少去考慮對方的心理感受,學生也將永遠不會學到“尊重”的真諦。因此,我覺得作為教育者首先就要轉變自己的觀念,樹立尊重學生的意識,學會尊重被教育者的人格與意願。春風拂弱柳,細雨潤新苗。我想:教育應該一切從尊重開始,一切從心開始!有時候,教師也應該要學會“蹲下來和學生説話”,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這樣或許會得到意外的“收穫”。再聯繫到平時的教育、教學事兒,我對“尊重”有如下一些體會:

一、要尊重學生的自尊和人格

俗話説:“自尊之心,人皆有之。”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思想單純,自尊心也比較強,他們總希望家長、老師的尊重和鼓勵。當他們取得成績時,希望別人能給予讚揚、肯定;當出現錯誤時,在內疚的同時更希望得到別人的諒解。班主任是學生自尊和人格的直接的保護者,因此,我們要致力於創設一種師生相互尊重、理解、寬容、友愛的氛圍,讓學生能在這個集體中快樂地成長。

二、要尊重學生的情感

情感是行為的動力,學生在校的一切活動都與他的情感體驗密切相關。學生只有在健康良好的情感狀態下,才能安心接受教育。若班主任採用專制、冷酷、高壓式的管理方法,極易使學生產生緊張、焦慮、恐懼等負面情感。因此,無論是從學生情感健康發展的立場出發,還是從減少負性情感對學生的不良影響出發,班主任都應把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式的、愉悦的、相互信任的和親密的情感關係作為重要的工作目標。

三、要尊重學生的差異

由於社會環境、家庭條件、遺傳素質和生活經歷的不同,每個人都會形成獨特的心理世界,他們在興趣、愛好、動機、需要、氣質、性格、智力和特長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側重的,所謂“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我們不僅要認識學生的差異,而且要尊重學生的差異。差異不僅是教育的基礎,也是學生髮展的前提,應該視為一種財富而珍惜開發,使每一位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發展。我們的教育強調以人為本,所以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承認個性差異,鼓勵個性張揚,因材施教,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各盡所能,各盡其才”。

“尊重”不是方法,也不是態度,而是一種教育理念,是讓學生從他人的尊重中獲得自尊,一個人的自尊是自我教育的源泉,而獲得自我教育的能力是人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因此,作為教育者,我們必須要做到一切從尊重開始,用愛來觸動每個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我和《班主任之友》的結緣,應該是一次偶然。新接了一個學班。由於一些特殊的原因,這個班接連換了幾任班主任。更換老師過於頻繁,致使整個班級如一盤散沙。同學沒有團結意識,沒有團隊精神,紀律混亂,打架、説髒話等不禮貌現象比比皆是,學生沒有養成學習習慣:上課不會聽講,作業有一大半同學不交……總之,這個班讓所有任課老師頭疼,成了大家公認的差班。當聽説讓我接這個班時,我心情鬱悶極了。

我姨,一位優秀的班主任,一位受學生愛戴的好老師。為了散散心,也為了尋求幫助,我來到了我姨家。我姨不在。在我姨的牀頭,我發現了一摞《班主任之友》。我閒來無事,隨手拿起一本翻翻看。一看就愛不釋手了,一口氣讀了10幾本。我姨什麼時候回來的,我都不知道。一直到我姨催我吃飯,並答應把這些書都送給我,我才戀戀不捨的放下手中的書。

《班主任之友》每期都有清新的版面,中肯的評論,每份都集散新的訊息。每欄都設有適用的導文,每篇都含有引路的足跡。《班主任之友》薈萃了全國眾多教育界精英的論文和心得體會,其中班級管理工作的經驗之談和理論指導有許多是值得學習與借鑑的。《班主任之友》以實新博活,短精細巧的個性,展示了獨特的風貌和旺盛的生命力,給班主任帶來了巨大的精神財富,送來了“導師”般的幫助。

《班主任之友》在《開學初班級初探中》説:“打破框框,重新審視學生,有些過去被班主任看作後進生打入另冊的學生,他們此時以特別敏感的眼光,注視着班主任,希望班主任不要以老眼光看人。作為班主任,應充分利用同學這一心理態勢,切忌劃框定調,先入為主,以此作為轉變學生的契機。” 越看我越激動,越看我越覺得時間過的慢。我迫不及待等着新學期的開學了。

開學了,在我跟學生的第一次見面課上,我這樣説:“很高興認識大家,從今天開始,我就是你們的徐老師了,我們要共同生活,共同學習。你們以前怎麼樣,徐老師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你們所有人在老師心裏面,都一樣。用自己出色的表現,讓徐老師注意到你,認識你,把你記到心裏面,好嗎?比一比,看誰最先讓老師注意到你,最先叫出你的名字,好嗎?”同學們聽了我的話,都用最響亮的聲音説:“好。”於是,我趁機表揚了剛才做得好的,聽講認真的同學。受到表揚的同學,臉上露出了燦爛的微笑,做的更端正了。我發現,這一節課,根本不象我想象的那麼糟糕,學生也不象我想象的那麼調皮搗蛋。我更發現了賞識的重要作用。

從此,我努力做好“賞識”功:作業寫得認真了,當面表揚,班上同學傳看。會讀書了,表揚;見到老師有禮貌了,表揚;熱愛班級,積極為班級做好事了,表揚;上課聽講有了進步了,表揚……總之,去發現學生的優點,去發現學生的進步,不斷的賞識他們,鼓勵他們,慢慢的,班上發生了變化:打架的少了,自覺學習的多了;隨手丟垃圾的少了,保護衞生的小衞士,多了;上課發言的多了,做小動作的少了;其他老師表揚的多了,批評的少了;團結的意識強了,不團結的現象少了……同學們爭先恐後的用自己出色的表現,來引起老師的注意,很快的,我認識了班級的全部同學,瞭解了每個孩子的特點。使我可以對他們因材施教。他們一點點地進步,使我很欣慰。看着這些變化,我喜在心頭。

這都得益於《班主任之友》,一篇篇班主任手記,使我意識到,要學會用辯證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孩子,辯證的思考班級發生的每一件事情。學會領略每一個孩子“橫看成嶺側成峯”的那份獨特美麗。遇到了困難是,翻翻《班主任之友》她就會給我信心和力量她給了我《班主任必備的三副眼鏡》。用望遠鏡來激發整體的進取意識,用顯微鏡來對待優秀生身上的缺點,用放大鏡來尋找後進生身上的優點,發現學生的內心世界。慢慢的,我離不開班主任之友了,她已經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班主任之友》展示着班主任教育工作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讀過“詩化教育”“班主任手記”等欄目後,令人頓發風景這邊也好的感歎。熱點透視欄目,緊扣時代脈搏,聚焦社會熱點爭鳴教育問題;教壇羣英欄目,議奮鬥歷程,探教學思想,描育人藝術,展羣英風采;專論欄目展名家思想於讀者眼前,融抽象理論於現實實際,到讀者以深層思考。探索欄目思考教育現象,討論教育問題,求索教育方法,探尋教育規律。各個欄目各有特色。

《班主任之友》使我感受到了新課改的濃濃氣息,詮釋着教育的新理念。“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洋溢着濃厚的人文氣息。還使我感受到陶行知“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人格魅力,看到了魏書生別具匠心的班級管理藝術。”他們一個個精彩的故事,一種種別出心裁的方式,令人豁然開朗,受益匪淺。

在《班主任之友》的指導幫助下,我逐漸成長為一個有經驗的班主任。我所帶的班級,紀律穩定,班風正派,班級活動豐富多彩,班級充滿朝氣和活力,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快樂的學習。經常被評為優秀班級,我本人也被評為優秀班主任。20xx年還被授予市級文明班級的榮譽稱號。在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中,我所帶的班級每次成績都名列前茅,《班主任之友》是我從教的良師,使我為師的益友。

《做最好的班主任》的讀書心得 篇16

通過學習《班主任工作藝術》一書,我不論在理論上,還是在班級管理水平上都有提高。初步學到了班級管理的一些方法,感受頗深。結合自己的班級管理,談一談自己的想法。

班主任工作是對學生靈魂的雕塑、品格的培養、智能的開拓。因此,這就要求班主任必須具備良好的個人素質。人們把教師比喻成“靈魂的工程師”,而班主任比其他教師與學生接觸得範圍廣、時間更多,班主任的思想品質、文化修養、生活作風、性格愛好、舉止言談,乃至衣着表情、待人接物等諸方面,對學生成長都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班主任工作確實是一門藝術,是一門研究每個學生以促使其全面健康發展的藝術,班主任要付出很大的精力和時間去研究每一個學生,以便因材施教。

具體的班級工作中,應先建立班委管理機制,建立小組管理的機能。教師放手,讓他們自己管理自己,要相信他們能管好自己。要想班級管理優化,就要使班內學生的紀律、學習、衞生、思想行為等有專人管,就得讓班幹部分工明確,責任到人。並且在班內有階段總結,對班級管理成員有民主評議,對管理優秀的學生進行表彰評價分為教師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學生間的互相評價,使學生在評價中互補,在評價中不斷提高。班級自主管理,小組合作管理是一種有效而又十分可行的方式。只要我們正確運用,合理調控,我相信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競爭意識,團隊精神,共事能力,交往藝術等現代人的合作品質都能得到長足的展示和提升。

班主任不斷更新觀念、更新知識,要具有攝取知識、駕馭知識、指導實踐的能力及操作能力,要講究教學藝術,增強教育效果,更多地培養具有一定專長的人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是一個長期的逐步的養成過程,學校要常抓不懈,班主任更要長抓不懈,班主任是這項工作的主要組織者。

國小階段,無論是從心理上還是從生理上都處於幼稚的時期,有些問題處理不好,就有可能造成一定心理上的障礙。所以作為班主任老師在與學生交往的過程中,要多考慮學生的心理狀態,從實際出發去解決實際問題。特別是對那些在心理上有些不健全的學生,應格外注意,要分別對待,要多關心孩子。

作為學生,能遇上一個好班主任,肯定地説對他的學習生涯乃至整個人生都是有益的。讓我們努力,做一名學生認可的,確實值得信賴的好班主任,為學生的成才做出我們的貢獻。

標籤: 班主任 讀書 通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ep8k9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