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閲讀三國演義心得體會(精選19篇)

閲讀三國演義心得體會(精選19篇)

閲讀三國演義心得體會 篇1

讀書對我們是非常重要的,正如高爾基所説的“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就如花朵需要水的澆灌,樹木需要土壤來生長,人類生存需要氧氣。接下來,由我給大家推薦一本我最喜歡的書,它就是《三國演義》。

閲讀三國演義心得體會(精選19篇)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為一本文學鉅作,它在文學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書的作者羅貫中是元末著名文學家、戲曲家。他蒐集各種歷史資料,靠着他縝密的構思,編寫出了這部鉅著《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主要寫的是三國時期蜀漢,孫吳,曹魏三大集團政權勢力相互紛爭,最後統一為西晉的事。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從天下大亂到諸侯四起,再到三國鼎立,最後天下統一,正應了本書開頭的那第一句話: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三國演義》中栩栩如生地刻畫了兩百多名人物,有各自掌權的君主,曹操,劉備,孫權……有足智多謀的謀士,諸葛亮,郭嘉,徐庶……有虎虎生威的大將軍們,許褚,張遼,李典,于禁,樂進……有有情有義的關羽,張飛,趙雲,也有有勇有謀的周瑜……每個人物都性格鮮明,並且都有我們值得尊敬、學習的地方。其中,我最喜歡關羽,諸葛亮,曹操這三個人物。被後人稱為武聖的關羽,曾温酒斬華雄、千里走單騎、擒于禁斬龐德,有勇有謀,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單刀赴會,刮骨療傷。忠義是他最大的優點,身在曹營心在漢,一心只為報舊主。獨行千里報主之志堅,義釋華容酬恩之誼重。智慧的諸葛亮忠心耿耿,協助劉備,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裏,變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非常人所能。曹操被後人評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由此可見及能力,一生信奉“寧叫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出口不凡,同時也是一位文學家,詩人。他收復了北方中原,建立了三國中土地最廣的國家、最強盛的國家,也為西晉統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我深深地愛着三國,是因為它的道理之廣,是因為作者對光明的呼籲,也讓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東漢末年的黑暗,造就了一段不平凡的英雄傳奇……快來跟我一起,走進三國的世界吧!

閲讀三國演義心得體會 篇2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三國演義》中,有許多話題都讓我有深刻的思考,但是,讓我感觸最多的就是比較符合現在人們生活氣息的話題——職場、人脈。

其實,《三國》中,每個人都是在職場中奮鬥的人,讓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劉備、孫權。你可能説,劉備、孫權的才智遠不及諸葛孔明、周郎。但是,劉備、孫權卻善於用人。劉備智謀有孔明、龐士元,武略有關公、張飛、趙子龍、魏延、黃忠,有了這些人,即使劉備不能征戰,他也依然能打下一片江山。而在平時,劉備是真誠的對待每一個部下,使他們信任自己,為了請諸葛亮出山,不惜去三請當時還是一個沒有多少名氣的草民。除此以外,劉備也是很講義氣,義弟雲長逝世後,他曾經的部下——糜芳、傅士仁,卻害死了雲長,投奔了他人,當他們反省後,斬了殺死雲長的仇人,劉備卻毫不猶豫地親自斬了他們。你説,劉備這樣對自己的兄弟,軍中,又有誰不肯為他死心塌地地效勞的呢?

東吳孫權則更善於用人,為了抗擊曹操、奪取荊州,可以用詐讓自己的妹妹去嫁給劉備,這樣孫劉聯軍可以更好的抗擊曹操。但沒想到,因為國太心疼自己的女兒,假戲真做,劉備真成了孫仁(孫尚香)的夫君。這也可以間接地看出,父母都是疼愛自己的孩子,許多孩子卻不領情,套用一句廣告語“過年回家,別成為父母永遠的等待”。而孫權相對於劉備而言,更不容易在於,父兄已經打下一大片江山,守住這片江山自然比打江山難。

《三國》在人脈方面則給了我很大的啟示,一個人好比就是一個零散的點,當你和你的朋友聚在一起,就會成為一個圓圈,而一個圓圈的力量、範圍一個零散的點。當然,這個圓圈也不是那麼牢不可破,“千里之堤,潰於蟻穴”,所以,當圓圈出現一點小空白、小漏洞時,你就必須要想盡辦法去彌補,如果你善於動用人才,你也可以藉助你的朋友去完成彌補的工作

其實,我也曾在此方面吃過虧,有一次我和我的死黨因為分數的問題鬧了一點小矛盾,我也沒有在意,一直在等着她先向我認錯,可是,一個學期過去了,我們中間的隔閡越來越大,最後,昔日的親密無間的好友差點成了仇人。當時,我就用盡辦法補救,對於我來説,結局總是美好的,我們終於有回到那個親密無間的時代。

而在人脈中,還有一條非常重要的技巧。《三國》中也曾很好的體現,每一個國家都會有賢人舉薦同樣富有才華的人才,而一國之主都會為了國家的前途欣然接受,正是因為有了他們,國家逐漸富強、打下更多的江山。如果用圓圈來解釋的話,就是這個圓圈中可能在某一方面無法幫助你,而你的朋友的圈子卻有眾多專業人才,那你就可以通過你的朋友,把他的圈子發展成你的。你可能會説,這麼多朋友你能顧上來嗎?實際上,只要你能盡力幫助他們的就幫助,這樣,你的人脈網絡就永遠不會用除法,只會用乘法。

看完《三國演義》後,突然發現自己在人脈方面有很多不當之處,或許,這本書就是給我敲了一個警鐘吧。也許,某一天,我重讀《三國》時,對於人脈的感慨,不是愁眉苦臉,也不是驚訝,而是一種水到渠成的自信,一抹如暖陽般的微笑。

夕陽西下,帶着對人脈的感慨,邁出行動的步伐,走向成功之路……

閲讀三國演義心得體會 篇3

暑假期間,爸爸推薦我和他一起閲讀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剛開始,我並沒有信心,擔心自己看不懂,直到爸爸告訴我許多蓋世英雄在那個時代大顯身手,叱吒風雲,正可謂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讀完《三國演義》,我深深體會到中國文學的博大精深。作者羅貫中把所有人物都描述的栩栩如生,近200個人物形象中,我印象很深的有庸主獻帝劉禪,氣量狹隘的周瑜,忠厚的魯肅,勇猛的張飛,重義的關羽,納賢的劉備等。

我最敬佩的要數諸葛亮了,他是一個忠臣,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而且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可為是個奇才!他火燒新野,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七擒七放孟獲,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而他的聰明就是讓我學習的最好榜樣!

再説關羽,一個黑臉,大胡,丹鳳眼,卧蠶眉的大將軍,也是五虎大將之首。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關羽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

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奸雄,而且我對他的感覺也不好,雖説是一個人才,非常聰明,且善於打仗,但有謀權篡位之心。不過他説劉備與他是並世英雄,而且沒有殺劉備,雖當時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鼈。這使我感到了曹操並不是很壞,畢竟他還有大度。但周瑜目光短淺,氣量狹小,非英雄也。這也與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後來又發現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

還有趙子龍長阪坡單騎救主,巧用苦肉計黃蓋受罰、三江口周瑜縱火等等。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各具其態,有長有短。總的來説,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佩服不愧是名著!

閲讀三國演義心得體會 篇4

在滔滔的歷史長河中,有一個時代是烽火連天,戰事不斷,但也出現了許多英雄豪傑:曹操、劉備、關羽……這個時期就是三國。《三國演義》這本書講述的就是這個時期的歷史故事。

《三國演義》這本書是元末明初的著名文學家羅貫中寫的。它詳細記載了魏、蜀、吳三個國家的興盛到衰落的全過程。這本書雖説不是正史,卻重視人物形象的塑造與人物性格、心理的刻畫,將一個個豐滿鮮活的形象展現在世人面前,也為其如此,《三國演義》成為了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

我非常喜歡讀《三國演義》,讀了一遍又一遍,卻百讀不厭。每讀一次,都有新的理解,新的收穫。

我最喜歡《三國演義》中的《長阪坡》這個故事。故事是這樣的:劉備被曹操追趕到長阪這個地方,他為了儘快逃離,將自己的妻小託付給大將趙雲,獨自帶着關羽和張飛殺到長板橋對岸。這時,又一撥曹軍衝了上來,劉備的妻小和趙雲分散了,趙雲心急如焚,四處打聽,最終,趙雲將甘夫人和阿斗成功送到劉備身邊,糜夫人不幸犧牲。趙雲打得曹軍人人膽戰個個心驚。張飛為了掩護趙雲獨自站在橋頭大喝一聲,嚇得曹軍倒退幾十裏,可惜他考慮問題不周,拆了長板橋,這使曹操知道了劉備的虛實,他連忙派人修好長阪橋繼續追擊,這一次差一點兒就抓住了劉備,幸虧關羽前來迎接,才是劉備他們成功逃離曹軍的追趕,趕到夏口。這個故事鮮明的對比出劉備得弱小和曹操得強大,我感受到了劉備以人為本得仁慈品性和趙雲、張飛得勇猛。作者能將如此的場面描寫的這樣的栩栩如生,這讓我非常驚歎。

我很佩服曹操,誰能想得到,他小時候竟是一個好飛鷹走狗、遊手好閒的小頑皮。長大後的他,志向越來越遠大。而且他有實際的行動,所以走上了成功的舞台。仔細品味他的事蹟,你會發現他是一個真正的英雄。只可惜他未能統一天下,便病死在洛陽。

《三國演義》這本書給了我許多啟示。仔細思品每個人的心路歷程,讓我懂得了許多處事和做人的方法:做事應該多聽從別人的意見;我們在憤怒的時候最好別做出重大的決定。

《三國演義》真不愧是一部優秀的史學著作,又是一部偉大的文學著作。

閲讀三國演義心得體會 篇5

説起《三國演義》,大家便會很自然的想起了胸懷大志、仁義之至的劉皇叔;想到智謀超羣、神機妙算、為蜀漢大業鞠躬精粹的諸葛孔明先生;想到英武非凡、忠心耿耿、義重如山的漢壽亭候關羽;想起藝高勇猛、正氣凜然、堅不可摧的莽張飛;想起老奸巨猾、假仁假義、居心不良的曹孟德;忘恩負義、陽奉陽違的孫權。

《三國演義》共一百三十回,回回引人入勝。無論是“桃園三結義”,“過五關斬六將”,還是“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無不叫讀者拍手稱快,就連我也被書中諸葛亮那料事如神的英雄氣概所打動,所吸引。

他未出茅廬先知“魏蜀吳三分天下”“博望坡”設計燒曹營,”“新野”留空再敗曹營,又以“三寸不爛之舌”舌戰羣儒,使東吳百官無言以對;智激周公瑾,聯吳蜀之同力共謀興漢大業;又以火燒赤壁而使曹操望而生畏。使周瑜區區小計費盡機關,諸葛孔明之謀略,豈是管仲樂毅力能幾乎?

在讀“諸葛亮三氣周公瑾”時,我再一次佩服諸葛亮的計謀,而為周瑜才智出眾,但終因心胸狹窄而氣絕身亡感動惋惜。在聯想我們學的《古代英雄的石像》一課,都是告訴我們做人不能嫉賢妒能,心胸狹窄,更不能瞧不起別人。如果想方設法陷害別人,自己最終會嚐到苦果的。

“為將者,而不通天文,不是地理,不知奇門,不曉陰陽,不看陣圖,不明軍事,是以庸地……”古人在沒有任何先進儀器的情況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再瞧瞧我們,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刻苦學習呢?

孔明一生是短暫的,但他耗盡心血、鞠躬盡瘁、效犬馬之勞,為蜀漢基業奉獻多少力量。可還沒來得及享受一下榮華富貴便“大漢丞相歸天”了。想到這,我的心便隱隱作痛。唉!諸葛孔明先生一身坎坷,不顧身體虛弱,為蜀漢日夜操勞,真可謂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呀!我們不也應該向他學習嗎?我們雖然沒有諸葛孔明先生那樣聰明的頭腦,但應該效仿古人,用心學習,勤奮刻苦,開創屬於我們新生一代的美好未來。不是?未來是我們的,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去努力拼搏一把!不然,我們怎麼又對得起英雄呢?

我願立諸葛候武之志,為國為民盡我全部力量,振興中華!

閲讀三國演義心得體會 篇6

《三國演義》是羅貫中寫的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説,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105年的歷史風雲。訴説了東漢末年的羣雄割據戰和蜀魏吳三國之間政治和軍事鬥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

在三國演義中,有以忠為本的關盡善盡關羽,有仁義之君劉備和心狠手辣的曹操和機智過人的諸葛亮。總之,《三國演義》中有各種各樣的人物,有的讓人讚歎,有的讓人罵的狗血淋頭,有些呢?既被人讚歎,又被眾人罵,所以,我要來講講我最敬佩的二個人——諸葛亮和曹操。

諸葛亮,他是一個機智聰明,足智多謀的人。在草船借箭中,周瑜故意叼難諸葛亮,讓他在十日內打造十萬支箭,這根本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諸葛亮從容不迫的接取了這個任務,令了軍令狀,還跟周瑜説只需三天時間就夠了,這讓周瑜半信半疑。諸葛亮回去後,魯肅十分擔心,但是諸葛亮卻一點都不着急,他還叫魯肅弄來二十條船,每條船上都有三十個人,並且在船兩邊紮上草人一千個。這更讓魯肅摸不着頭腦。

第三天四更時,諸葛亮派人請魯肅去取箭,魯肅到了諸葛亮那之後,諸葛亮請魯肅上船,之後,便駛向曹軍水寨,五更時分離曹軍水寨已經很近了,諸葛亮令船一字排開,並擂鼓吶喊,那時海上正好都是霧,曹軍無法知道敵方的來意,所以下令放箭,那箭向下雨似的落在了諸葛亮的船上,當船的一側收集的箭過多時,諸葛亮就下令讓船轉一個身,當另一側也收集滿時,諸葛亮就讓眾將士們喊:“謝曹丞相的箭!”當曹軍察覺此事時,諸葛亮卻早已順風順水逃走了。諸葛亮回到江東以後,讓將士們把箭從船上取下,不多不少,剛好十萬支,這下週瑜不得不佩服諸葛亮的聰明機智。從此以後,再也不敢不看諸葛亮。

曹操,也是一個讓我比較佩服的人,就拿青梅煮論英雄這件事吧,他想試探劉備是否有胸懷大志,説明他辦事十分精明,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有可能阻擋他成為中原霸主的人。還有望梅止渴,在眾將士渴到不行時,曹操説前面有一片梅林,眾將士瞬間有了氣力,繼續往前走,成功的到達了目的地。

總之,《三國演義》是一本十分精彩的書,它裏面的故事非常引人入勝,諸多故事讓人受益匪淺,還有很多可以打敗對方的奇招,這本書十分值得去讀。

閲讀三國演義心得體會 篇7

最近,我讀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書中內容講的是東漢末年,天下分崩臨析,戰爭紛起,曹操、劉備、孫權三方勢力逐漸崛起。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之勢,三國逐鹿,造就了許多獨具特色的人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忠厚義氣,驍勇善戰的關羽,勇猛過人,粗中有細的張飛,才華橫溢,心胸狹窄的周瑜,胸懷大志、知才善任的孫權,文韜武略、為人_詐的梟雄曹操……

其中我最敬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足智多謀的諸葛亮。為什麼我最佩服他呢?因為他十分機智,就拿《草船借箭》那個故事來説吧。

那個故事中,周瑜故意刁難諸葛亮,命他在十日之內造完十萬支箭。面對這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孔明有信心的回答説不須十日,三日便可完成,並立下軍令狀。魯肅十分擔心。孔明卻一點也不着急,他請魯肅接二十條船給他。每個船上都要三十個人,還要扎草人一千個,並排列在船的兩側。

兩天過去了,到第三天四更時,諸葛亮突然派人來請周瑜了,説他一定要同去取箭,周瑜將信將疑地和諸葛亮一起出發了。

五更時分,船隊接近曹軍水寨。孔明令船隻一字排開。軍士擂鼓吶喊。曹軍水軍都督聽到戰鼓聲和吶喊聲,心想一定會有埋伏,便讓萬餘名弓箭手在江邊一字排開,向江中放箭。當稻草人上的箭插滿時。諸葛亮立即吩咐士兵把船隻調頭迅速離開了。到了營寨,周瑜有點不相信。派人把草上的的箭數了數,的確有十萬多隻。從此以後,周瑜再也不為難諸葛亮了。

諸葛亮用他的才智取得了心胸狹窄的周瑜的信任。這就是我最敬佩諸葛亮的原因了。

閲讀三國演義心得體會 篇8

這是一部令我蕩氣迴腸的書籍,這本《三國演義》是我的最愛。在書裏描繪得令人心潮起伏的戰爭,無數的豪傑英雄,血灑疆場的將軍美人無不讓人怦然心動。可是細細的品位三國,就能感受到這是人性的五味雜陳。生動的描繪了在那個時代政客梟雄們對於國家,地位的人性披露。

我喜歡武聖關羽,在我的感受中他是一個正義的化身。勇猛且充滿了智慧,剛毅中帶着一位將軍的英雄氣概。我喜歡他的義氣,可以為了兄弟付出一切的精神。自從和劉備結拜後,便死心塌地的為他征戰,數十年來立下了赫赫戰功。

對於他的朋友他能夠坦誠相待,推心置腹,從不耍奸計。對於敵人他能夠常懷仁德之心,以德報怨,銘恩於心,在華容道義釋曹操的故事彰顯了他的大義。最終以勇猛善戰,義薄雲天,忠心護國而成為一代名將。

我十分敬佩關羽,他是我學習的榜樣。他讓我學會了正義,為一切不平事挺身而出的品格。對於朋友,要真誠相待,以心相交。對於國家我要努力學習,報效祖國,忠於祖國,要為國家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做一個像他一樣愛國的人。

看了很久《三國演義》,在這碗充滿五味雜陳的湯裏有苦,有甜,也有辛酸,也有讓我十分感動的地方。那以禮賢下士的着稱的劉備便是一位。讀了劉備的一生感悟非凡。劉備自小不得意,可他卻有着中興漢室的志向。並且為此韜光養晦,學習了數十年。有了機會他就牢牢的抓住。但是在他起兵的頭二十年是屢戰屢敗。可是卻又屢敗屢戰,足見他的毅力和為了國家的不辭辛苦。我想我們就要學習這種不怕輸,在哪裏裏跌倒就在哪裏爬起來的精神。

我記得我為劉備流了一次淚,太讓我感動了。在面對曹軍大兵壓境的處境下,為了隨他的百姓不遭屠戮,甘願投江,以死明志。結果在脱險之後,取得了民心,吸納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迅速成就一番事業。這個典故足見劉備的仁義與德性的高尚。他的成功告訴了我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真理。劉備本身才能不大,但是他常懷仁義之心,寬容於人,感化了人心,彌補了一切的不足,讓別人的才能幫助自己成就了帝業。反而一些才能非凡的人卻沒有劉備的仁德,即使再努力也會一事無成。對於我們當今這個時代,這也是箴言。我們只有對他人仁厚,自己才不會孤立無援,反而他們就會主動來幫助我們辦好一件事,甚至許多事。

在《三顧茅廬》中彰顯了劉備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帝王風範。三次拜訪,次次誠心,最後請出了諸葛亮幫助自己。這讓我明白一個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要不恥下問,誠心的去邀請人才,即使他的地位沒有自己高,但是學識才幹才是衡量一個人的標準。

《三國演義》不僅精彩在戰場的廝殺,也表現在各自軍營裏智者的鬥爭。有卧龍稱號的諸葛亮一直是我認為最聰明的人。在面對敵人的強勢,他總是以微弱之力取勝,而且每次都是智慧的取勝。這讓我驚訝之時,也讓我學會在面對強敵時,不能硬碰硬,可以通過智慧取得勝利。對於中學生來講,這種精神對於我們的學習是應該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多動一點腦筋。

諸葛亮是一個懂得報恩的智者,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他一生戎馬沙場,費盡心血幫助劉備建立蜀漢。在劉備死後,他仍然輔佐後主劉禪,忠國忠君之心可昭日月。他明知後主無能,蜀漢必亡,但是他仍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奮鬥。直到逝世的時候還是在戰場上,還瞻念着國家前程。

我看到諸葛亮不僅聰明,而且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忠臣。為了信念付出了一生。

從他的一生我看到我們應該以他的忠君為國為自己的座右銘。牢記國家重於一切,學會諸葛亮舍小我為大我的品格。

《三國演義》的一些故事催人淚下,能夠讓我學會許多。其中湧現的無數故事也給了我啟迪。比如《張飛繡花》讓我知道了粗魯的人也有細心的一面;《火燒赤壁》中孫劉五萬聯軍戰勝曹操八十萬大軍的奇蹟,讓我知道了團結的力量是最大的,可以戰勝一切。《諸葛亮七擒孟獲》的故事讓我知道了武力不能解決一切,感化人心才是化敵為友的金點子……

原來我讀《三國演義》完全是喜愛其中的人物和生動有趣的故事。現在我明白了三國演義為什麼這麼受人喜歡。因為我們手中捧的是一本活書,能夠告訴我們許多道理的活書。讀完了《三國演義》也給我們留下了一些值得深思,值得探索的東西。現在我十分喜歡《三國演義》,因為我讀懂的道理越來越多,我也感到它越來越有趣味,我相信這對我是有益處的。

閲讀三國演義心得體會 篇9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三國演義》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在三國中,我最佩服的人是關羽,他不但武功好,而且人也好。在跟曹操打仗時,他因帶着二嫂,所以才假裝投降。其實他還是一心想找到劉備,保護好二嫂的。等到他得到一匹“赤兔馬”時,便立即騎着這匹“赤兔馬”又去找劉備了。在山下遇見二嫂,他也不忘把二嫂帶回去,真是一名當之無愧的好漢。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雖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前往。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他不但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

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

如果説魏國在三國裏智謀最強,一點也不為過。曹操的用兵堪稱舉世無雙,司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兩個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點:曹操多疑,司馬懿太過陰險。再説蜀國,首當其衝的必定是卧龍:諸葛亮。他那過人的機智,嫻熟的兵陣,無不讓後人歎為觀止。還有像鳳雛:龐統、姜維、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認為都不如孔明。吳,一個佔據三江六郡的國度,能算得上是有謀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時期的周瑜就熟讀兵書,精通佈陣。

這些人物和國家我們不難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關係着成功。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要有誠信。如果一個人把現實生活中最為寶貴的誠信也丟掉了,那這個人還有什麼呢?金錢、地位、官職?這些都是次要的。誠信是一個人的永久身份證,如果沒有了誠信,大家都不信任你,而且又在你背後指指點點,你不會難過嗎?這些又豈是金錢、地位、官職能彌補的?我相信,你也不想做一個缺點多得不勝枚舉的人吧!所以,讓我們打開誠信的大門,用我們永久的身份證去面對人生吧!

閲讀三國演義心得體會 篇10

天,我終於把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讀完了,我讀了《三國演義》知道了在這本書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有自己的風采。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我最佩服的是諸葛亮。因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還會揣摩別人的心裏。諸葛亮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蜀漢帝國的丞相。從220xx年開始,6次出兵曹魏234年,病死五丈原,蜀漢從此走上衰亡的道路。在中國民間,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四川成都的武侯 就是為了紀念他而修建的,千百年來香火不斷。我讀了《三國演義》收集了相關章節,第四十三回,諸葛亮舌戰羣懦,魯子敬力排眾議。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孫權決計破曹操,等等章節都有從字裏行間中表現出來諸葛亮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和神機妙算。

在國小語文書上第19課《草船借箭》中周瑜要諸葛亮十天造十萬支箭,諸葛亮説只要三天,還立下軍令狀。周瑜以為計謀得逞,可是諸葛亮算好了曹操的多疑和第三天必有大霧,還算出長江的水是從西向東流的。在《空城計》中司馬懿的多疑又被諸葛亮算了出來,讓諸葛亮採用了空城計的方法的結果。讓司馬懿自己撤退了。這就是諸葛亮能揣摩心裏。

讀罷本書,神機妙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諸葛亮使他在民間成為的人們口中的智慧的化身。

閲讀三國演義心得體會 篇11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當我讀了它之後,學到了許許多多的知識,也明白了許許多多的人生哲理。在《三國演義》中我最喜歡的人物要數號稱“武聖”的關羽了。關羽,字雲長,三國中一位比較出名的武將,五虎上將之首,曾在沙場上建立過無數的功績:曾温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在歷史上建立了不少功績。但是,最令人敬佩的卻是他那種講義氣的精神,無論誰幫助過他,他一定會回報。

記得曹操在赤壁之戰後大敗而歸,被吳國的軍隊逼進了華容道,眼看就要被擒,這時候,正把守華容道的關羽因為念在曹操舊日曾有恩於自己,所以放了他走,結果差點被斬首。由此可看出關羽不是一個忘恩負義的人。讀到這裏,我不禁 想到了自己。是啊,長這麼大,幫助過我的人數也數不清,可我記住了嗎?回報了嗎?

我敬佩關羽那種講義氣的精神,更喜歡劉備那種渴賢求才為君之道。劉備,不能説是一個梟雄,只能説是一個明主,他能成為三國鼎立的一份子是因為他有一顆愛賢的心,要是他沒有這一份心,恐怕就不會得到諸葛亮這個大賢人的幫助了,也不可能當皇上了,最多隻能在家喝喝茶,織織帽罷了。

可以説,劉備的天下幾乎全都是諸葛亮打來的,而諸葛亮為什麼甘心情願為他打天下呢?那是出於對劉備的愛賢的心的感激。讀到這裏我又想到了班長鍾金獻,他從一年級到四年級,盡心盡力為班級做出了不少好事,是老師的好幫手,就有如劉備和諸葛亮的關係一樣,因為老師相信他,放心地把事交給他,他為了不辜負老師的關愛,工作自然就盡心盡力了。

《三國演義》,教會了我許許多多的道理,讓我愛不釋手。

閲讀三國演義心得體會 篇12

轉眼間,漫長的暑假在我的眼中短暫地過完了。而在媽媽嚴格的要求下,電腦電視等娛樂物品也隨之離我而去。所以我能消除寂寞的方法,就是和“老朋友”書“聊天”了。可由於家裏的書幾乎都被我看完了。於是我又打開了那本令我百看不厭的《三國演義》,一向愛看書的我馬上便“醉”在書中了。

《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之一,作者羅貫中,書中主要講了在西漢末年,朝廷腐朽,老百姓怨聲載道。後來終於爆發了農民起義,天下一片大亂。經過幾番戰爭後,才漸漸穩定下來,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這三股強大的勢力分別是蜀國的劉備,吳國的孫權,還有魏國的曹操。他們三人的勢力是當時的,經過長期的羣雄爭霸,天下才逐漸統一的事。

讀完《三國演義》這本書後,我被作者羅貫中高超的寫作水平給震撼了。在他的筆下一個個個性鮮明的人物栩栩如生,活靈活現。使我不知不覺走進了書中和劉備等人一起鬥智鬥勇,排兵佈陣,廝殺疆場,讓敵人聞風喪膽,逃之夭夭。

我最崇拜常勝將軍趙子龍的驍勇善戰,勇猛無敵,每當讀到他的故事是時,我總會忍不住回去多讀幾遍。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段名叫“趙雲救主”的故事。趙雲單槍匹馬,在曹軍中左右廝殺,最後在一堵斷牆後面的一口枯井旁,終於找到了哭哭啼啼的糜夫人和公子阿斗。糜夫人身受重傷,囑咐趙雲保護阿斗衝出重圍,不要管她了。趙雲哪裏肯走!眼看曹軍就要追上來了,糜夫人為了阿斗的安全,於是扔下阿斗,一頭跳進了井裏自盡了。趙雲後悔不已,只好推到土牆把枯井掩蓋住。他懷抱阿斗,持槍上馬,連挑死曹軍十多員大將,最後終於殺出曹軍的重圍。他趕到長板橋時,早已血染戰袍,人困馬乏,幸虧有張飛在橋上接應……

除了趙雲,我還十分欣賞足智多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敬佩武功蓋世,信守,忠心耿耿的大丈夫——關羽;敬仰武藝超羣,豪氣沖天,粗中有細的張飛;還敬佩……

《三國演義》一本令人景仰的偉大作品。

閲讀三國演義心得體會 篇13

我最喜歡的書就是《三國演義》,我喜歡裏面的許多人物,比如知識淵博的諸葛亮、重情重義的關羽、智勇雙全的趙雲……

這本書主要寫的是各路英雄為了一統天下,解決混亂局勢不斷爭鬥的故事。我最喜歡的故事情節就是《趙子龍單騎救主》,其中“他來勢兇猛,但在趙雲槍下沒過三招,就被一槍刺於馬下”寫出了趙雲的槍術厲害。這樣武藝高強的英雄,沒有造反之心,一心輔佐主公真的很難得。還有一句話寫出了趙雲對小主人的負責——“我還是殺回去找找吧,或許還能找到他們,要是找不到了我就在曹軍中戰死算了”。好不容易逃出生天,卻為了保住主人一家安全,而奮不顧身,折身返回。在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這樣進退兩難的事情,大部分人會選擇先保住自己的利益,但也會有一些人像趙雲一樣捨己為人。我很佩服趙雲這類人,也希望成為這樣的英雄人物,能幫助到他人。“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我也會收穫到快樂。《青梅煮酒論英雄》也是一個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個情節。它讓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曹操,一個狡詐又多疑心的曹操。

之後我發現英雄也有缺點,曹操的確聰明,但是他也有自身的缺口——疑心太重且殘忍。他的一句“寧可我負天下人,也不願天下人負我”太過極端,而且他居然為了自己殺掉了自己的友人,相比之下趙雲大義許多。“連門也不出,每天只在後院種菜澆水,裝出一副胸無大志的樣子”,因為他知道曹操一直懷疑自己,所以在家中悶着不出來,這説明了劉備的聰明,他懂得隱藏自己的鋒芒,不讓自己因為鋒芒而受傷,也不讓自己的鋒芒割傷他人。劉備包容,不會像曹操那樣一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殺掉摯友。雖然劉備沒完成一統天下的心願,但他贏得了許多人的愛戴還收穫了許多朋友。“宰相肚裏能撐船”,我喜歡成為這樣包容的人。

《三國演義》告訴了我許多的道理,我相信只要我們多多看書就一定會懂得更多的道理,成為更完美的人。

閲讀三國演義心得體會 篇14

三國中最讓我佩服的便是“美髯公”關羽了。有道曰: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脣若塗脂,丹鳳眼,卧蠶眉。真是威風凜凜,相貌堂堂。就是這個好漢,因屢戰屢勝,竟在老百姓的心中神化了,流芳千古。他那錚錚鐵骨、忠心事主的精神千古留存,過五關斬六將的壯舉,更顯出他的形象高大威猛,英勇無敵。讀着過五關斬六將這一章回,我的心裏彷彿顯現出這麼一幕:關羽一個人一匹馬一柄刀,身後護着劉備兩位嫂嫂,身前是重重圍兵,只見他大喝一聲,猶如天神下凡,刀光劍影下,倒下了一個個敵人……我讀得心潮澎湃,恨不得回到三國那個時代,同關羽結個拜把兄弟。

三國中我最崇拜的便是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了。他三氣周瑜、火燒赤壁、計退五軍都是《三國演義》裏的精華之處。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七星壇諸葛祭風,三江口周瑜縱火”這章了。

閲讀三國演義心得體會 篇15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一聽到這首歌,你就應該知道我最喜歡的書是什麼了吧!對了,它就是《三國演義》。

寒假期間這段時間我把《三國演義》讀了一遍,講的太精彩了。這本書主要講述了東漢末年時期,曹、劉、孫三家分漢,進而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爾後三家為了統一全國而相互征伐的故事。《三國演義》雖長,屬於章回體小説,但故事具有連續性,我幾乎每次都會一口氣讀它三、四個章回,讓人有一直都想看下去的慾望,而且不覺得乏味,猶如置身於那時代,深陷其中。

書中對情節敍述和人物刻畫有着獨特的風格。

人物的外貌描寫十分形象生動,有帶點誇張,詞語之間的巧妙結合,句與句之間的互相連接,常令我腦中產生無盡的遐想,“呂布頂束髮金冠,披白花戰袍,系獅蠻寶帶,縱馬挺戟。”是怎樣的呢?“華雄其人,虎體狼腰,豹頭猿臂。”又是怎樣的呢?

在《三國演義》中湧現出了許許多多的英雄人物,比如:劉備、曹操、關羽、張遼等等。在這些人物中我特別喜歡周瑜,但又非常討厭他。

周瑜非常有雄才偉略,並且還才華橫溢。他二十四歲的時候便被封為中郎將,可真是雄姿英發;他與吳主孫權情如兄弟,誓死保衞東吳,可見其一片忠心;“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可見其智謀過人。這些就是我為什麼喜歡周瑜的原因!

周瑜又是一個心胸狹隘、小肚雞腸的人。他非常嫉妒比他更有才華的人,蜀、吳兩家聯合抗曹的時候,他就十分嫉妒諸葛亮,曾多次加害於諸葛亮,但“諸葛亮三氣周瑜”,最終他是被活活的氣死了,臨死還高呼“既生瑜,何生亮”。可見其心胸是多麼的狹隘呀!這也是我為什麼討厭周瑜的原因!

説説其他人吧!我還崇拜一個人物,它就是諸葛孔明。他的一生對蜀國的貢獻非常大,他善於火攻,“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火燒赤壁”三把大火燒的曹軍節節敗退,幫助劉備取東川、西川,六出祁山、七擒孟獲、八卦神陣,雖未幫蜀國完成統一大業,但留下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千古佳話!還有關羽,他視兄弟如手足,在與劉備、張飛失散之後,曹操對他是“上馬金、下馬銀”,“三日一小請、五日一大宴”,但他最後還是“過五關斬六將”追隨劉備而去,可見赤膽忠心!

《三國演義》中,人物的性格都各具其態、互不相同,作者把每一個人物都刻畫得淋漓盡致、栩栩如生、詳略得當,如周瑜心胸狹窄、曹孟德奸詐、孔明瞭事如神等,這些生動的人物形象已深入人心、家喻户曉。書中還從各種的事件敍述中體現一個人的性格,例如,曹孟德的多疑、殘忍、狡詐的性格,為了實現個人的目的而不擇手段,在三國中的第四回,孟德誤殺呂伯奢全家,呂伯奢一片好心換來的竟是殺身之禍。“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充分體現出他的極端利己主義。這種事例還有許多,借頭以安定軍心、殺董承滿門七百餘口、斬孔融全家老小等都表明他是位暴君。

在情節的設置上,《三國演義》也讓人造成許多懸念,令讀者百思不得其解,這種例子有很多,如王允設酒招待呂布,讓貂禪陪酒那一幕;曹操敗走華容道那段故事,也許這就是為什麼市場上會出現許多分析三國事情的前因後果、戰爭成敗原因的書籍。

另外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三國演義》對戰爭方面的描寫,小説並沒有對戰爭的場面作過多的描寫,只是略微的概括,反而側重展現統帥之間在智慧與謀略上的競賽和角鬥,從而突出將帥戰爭魄力;作者同時又注重各人在戰爭中的作用,讓小人物也顯示了自己存在的價值,如在官渡之戰中許攸獻計,赤壁之戰中蔣幹盜書等,讓讀者感受到全書內容的豐富多彩,而且加上每章回都會插入小詩篇,更增加了其藝術韻味,讀者可以對詩中所描寫的人或事瞭解更透徹。

草船借箭後,劉備、孫權聯手對付曹操。周瑜和黃蓋施行苦肉計,周瑜剝掉黃蓋的衣服打了五十大棍,又派闞澤向曹操密獻詐降書,約定黃蓋帶軍馬和糧草前來投降。曹操多疑,讓探子多方打探,但沒有看出破綻。孔明七星壇上借來東風,黃蓋帶二十艘着裝滿硫磺、火硝的船直衝曹營,周瑜在後掩殺,逼得曹操只好從華容道逃跑。其實這次勝利,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龐統向曹操建議使用連環計。他讓曹操船頭連船尾,船尾連船頭,然後上面鋪上木板,就像在平地上一樣。所以,火船衝來時,曹操軍馬無處可逃,死傷不計其數。從連環計的使用上,也可以看出龐統智慧超人。

孔明三氣周瑜,終於使周瑜三十六歲就氣絕身亡。魯肅向孫權推薦龐統,他説:“龐統上通天文,下曉地理,謀略不減於管、樂,樞機可並於孫吳,往日周公謹多用其言,孔明亦深服其智。”從魯肅的一番話中,也可以看出,龐統非一般的謀士。

孫權不用龐統,龐統投劉備。劉備使事耒陽。他到任後,不問縣事,每日飲酒,自旦至夜,只在醉鄉。劉備派張飛巡視,龐統不到半日,將百餘日之事,盡斷畢了。連孔明都贊龐統胸中之學,勝他十倍。龐統才學可見一般啊!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曠世奇才,卻因相貌醜陋,而縷不得志。周瑜死後,魯肅向孫權重薦龐統,權見其人濃眉掀鼻,黑麪短髯,形容奇怪,心中不喜。乃問:“公平生所學,以何為主?”統曰:“不必拘執,隨機應變。”權曰:“公之所學,比公謹若何?”統笑曰:“某之所學,與公謹大不相同。”權平生最愛周瑜,見統輕之,心中愈不樂,遂不任用。龐統再投劉備,但見劉備,長揖不拜,劉備見其相貌醜陋,心中亦不悦,只給偏遠小縣——耒陽就職

讀龐統求職這一節,使我再一次提醒自己:不要以貌取人。我記得讀過《哈佛憾事》這篇文章,説:美國哈佛校長極不耐煩地接待了一對衣着樸素、相貌平凡的老夫婦,老婦人説,他的兒子在這所學校就讀,不幸去世,為了紀念他們的兒子,他們想在學校建一座建築物。校長生氣地説:“我們不可能為每一位在我校去世的學生建紀念碑, 那我們的學校豈不成了墓園?”老婦人又説:“那我們就建一座教學樓吧?”校長鄙夷地説:“你們知道建一座教學樓需要多少錢嗎?需要750萬美圓。”老婦人人聽完後,平靜地對老伴説:“既然這樣,我們何不建一所學校來紀念兒子?”這就有了美國著名的斯坦福大學。這個故事不正是對以貌取人的極大諷刺嗎?

讀龐統求職,還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是金子總要發光。不要因為自己的卑微而言渺小,不要因為自己的醜陋而喪失信心。只要堅定信念,努力追求,總會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輝煌!

閲讀三國演義心得體會 篇16

我讀了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在這本書中,我認識到許多人物的性格,比如關羽忠肝義膽,諸葛亮神機妙算,曹操是奸雄……書中許多人物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就先讓我來説説曹操吧!曹操一生都屬於踩在針尖上的人物,奸詐的很。他誤殺了呂伯奢一家人,最後明知錯了,還要繼續殺了呂伯奢,非常無情無義。我剛開始看《三國演義》的時候,覺得曹操是超級無敵大壞蛋,特別是他後來説的那句話:“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是什麼思想嘛?為人不善,光想着自己,太自私自利了!但反過來想想,如果當時他不趕盡殺絕的話,戰火紛飛的年代,爾虞我詐的社會,他不殺別人,別人會殺他。那個時代,註定這些人物的命運不像我們現在這般安逸自由。我們看電視的時候,不是也經常看到這句話嗎: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接下來我講講諸葛亮吧!太厲害了,諸葛亮簡直是神話,他用兵如神,書中寫到的他是很少打敗仗的。有一次,居然用“空城計”退司馬懿的軍隊,單單一個人在城樓上彈琴,讓人望而生畏。還有“草船借箭”,他出人意料,向曹操借了十萬支箭,最後還讓士兵喊:“謝曹丞相賜箭!”這麼有才華,難怪會引起周瑜的嫉妒呢?周瑜無奈地説:既生瑜何生亮。

書中還有許多人物形象,劉備吧,仁義當先。落難時,還帶着百姓逃命,得到百姓的愛戴。關羽呢,非常忠誠,曹操待他不薄想把他招過來,但他不為所動。張飛,有點魯莽,只是看到張飛的時候,我覺得有一個疑慮,這麼魯莽的人,怎麼會家財萬貫?還有司馬懿,也是很聰明的,但因為他屬於魏軍,就對他沒好感了……

《三國演義》裏的人物太多了,有些角色出現沒一會兒,就掛掉了,死太快的都記不住。從頭到尾,寫得多,活的長的都屬於“主人公”或者“男一號”,這次初讀三國,我體會最多的就是“主人公”們的性格,下次再讀,肯定還會有其他感受。以上就是我初讀《三國演義》的感受。

閲讀三國演義心得體會 篇17

這個連假我雖然沒有出去玩,但是我看了三國這本書,裏面的角色有的聰明機智、處變不驚,有些則是暴虎馮河、有勇無謀。

故事是從桃園三結義開始,那是劉關張結拜異姓兄弟的故事。他們三兄弟到處征戰沙場,為蜀國收納大批奇才。在那之後劉備稱王,冊封五虎上將,分別是關羽、張飛、黃忠、馬超和趙雲五位。蜀國除了諸葛亮還有兩位聰明的人—魏國降將姜維和益州人才龐統,諸葛亮和龐統被世人稱卧龍鳳雛,但為何劉備沒統一天下?我覺得是因為鳳雛英年早逝,姜維太晚出現,魏國又湧出一名人才—司馬懿,導致蜀國沒有北伐成功。

接着來講幾個我履看不膩的故事吧!首先是割發棄袍,在潼關之戰中,曹軍大敗,被馬超及部下追趕,馬超喊着:“留着長鬍須的是曹賊”,曹操為了不被認出來,立刻把長鬍須割掉。馬超見狀大喊:“短鬍子的是曹賊”,這時曹操馬上將袍子扯下,裹在頭上,幸好有許褚相救,否則曹操必死無疑。

接下來還有諸葛亮氣死周瑜這件事。赤壁之戰後,陷害諸葛亮不成的周瑜,繼續陷害劉備。他建議孫權把小妹嫁給劉備,藉機把劉備騙來,囚禁他,逼他交出荊州。不料弄巧成拙,被諸葛亮的錦囊妙計破局,不但荊州沒得到,孫權的妹妹反而真的被娶走。周瑜率軍追趕,為諸葛亮事先安排的伏兵所敗,諸葛亮命軍士大喊:“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羞辱周瑜,氣得周瑜箭瘡迸裂,説了臨死前的話“既生瑜何生亮”並生病而死。我覺得周瑜心胸太過狹窄,導致今天的慘況,實在不可取啊!

這本書裏面我最欣賞、崇拜的人物是諸葛亮。他在草船借箭、赤壁之戰、空城計等着名事蹟中,都能展現他的足智多謀、臨危不亂。雖然他屢次北伐沒成功,但他還是努力盡忠漢室,誓約討伐曹操、司馬懿,所以後人以鞠躬盡瘁來形容諸葛亮。我一直覺得,若魏延沒有踢倒諸葛亮祈求長壽的七星燈,或許諸葛亮還能多活幾年,歷史可能也就會改寫了。

閲讀三國演義心得體會 篇18

《三國演義》是羅貫中費了多年的心血寫出的長篇小説,它主要講述了從漢朝崩倒以來,三分天下,最終以晉國統一的故事。

自漢朝崩倒以來,漢朝首領劉邦的次子劉備,與關羽,張飛在桃園結拜,並創立蜀國,去隆中拜訪諸葛亮,請他出山;而江東孫權,一心想統一天下,並創立吳國;而曹孟德,也想統一天下,因此慢慢擴大自己的實力,佔據北方一帶。如今三分天下、羣雄紛爭,天下大亂,故事開始了。

種種戰爭與計謀中,塑造了許許多多英雄與□的形象,如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詭計多端的司馬懿,英勇無畏的趙子龍,還有魏武帝曹操,吳王孫權……在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中,林丹、令我印象最深的非劉備與諸葛亮不可。

有人説,劉玄德是一個大好人,是一個志氣遠大的人。可我不這麼認為,劉備雖然為人寬容,但會亂了軍心,導致軍中□與反賊出現。就如魏延降蜀時,諸葛亮發現他有反骨,便提議早殺為好,但劉玄德認為不必擔心,只得暫時不殺。後來,魏延果然造反,導致蜀兵大敗。向劉玄德這樣的人,如果要成大事,就必須有一顆正直的心,該殺就殺,該斬就斬,這樣既可以免除後患,又可以獲得成功,不是一舉兩得嗎?

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聰明過人不得不讓我敬佩,他的聰明讓蜀軍獲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可以説如果沒了他,蜀軍就不會有這麼大的勢力。草船借箭、三氣周公瑾、巧布八陣圖、空城計、赤壁大戰等經典的故事都是孔明的佳作。他也吟誦了古今中外的《出師表》。可見孔明乃奇才也!

《三國演義》讓我們懂得了做人,懂得了戰略計謀,此乃佳作啊!

閲讀三國演義心得體會 篇19

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後,我被書中的一個人物深深打動了。

劉備很有禮貌,也很有兵力,他所在的國家“三國”中的一國。《三國演義》中劉備雖然是一國之主,但仍然為關羽,張飛的納鞋底,這多麼令人感動啊!這時,我想起……

記得有一次,數學進行了一次月考,在月考前一天,老師帶我們複習了以前教過的內容,我認真地複習了一遍,第二天一考,一下就考個98分,我一下就驕傲了起來,到處向同學們吹噓。同學們來請教我,我都愛理不理,還有時衝同學發火,一副很了不起的樣子,也有一種不可一世的感覺,時間一長,我在同學心目中的形象頓時下降了。

緊接着,又開始了下一次的模擬考試,我懷着無比傲慢的心情考完了這張試卷,結果可想而知……我不禁責備我自己,以後在同學面前還怎麼抬起頭呀。突然,我想起了《三國演義》中的劉備,他謙虛,有禮貌,勝不驕敗不餒。

對,我也要向劉備一樣。我挺起了精神,在第三次考試成績中再次脱穎而出。這回我不像以前一樣,傲慢無禮,而是虛心學習,努力助人。終於,我又成為了同學們心目中的好學生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dkjko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