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木屋下的守護者讀後感(通用14篇)

木屋下的守護者讀後感(通用14篇)

木屋下的守護者讀後感 篇1

“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這是在外的遊子對故鄉的思念;“夢裏故鄉慈母淚滴滴穿石盼兒歸”這是母親對孩子的想念。

木屋下的守護者讀後感(通用14篇)

而這本書恰恰就是講了兩個不同的人物,在經歷了不同事情後,對親人的思念……

在很久以前,孤獨的蛇妖莫卡辛祖奶奶有了一個陪伴它的女兒叫做夜歌,他們一起快樂的生活着,夜歌不光長得美,歌聲也美妙極了,全森林的動物,植物都非常的喜歡她,直到有一天,鷹人來到了這片森林聽到了這動聽的歌聲,並與夜歌相愛,它們用了蛇和鷹一生當中唯一的一次披上人皮的機會,去了古老的卡多族生活,並生下了一個會發光的可愛女孩。祖奶奶非常憤怒,她要奪回她女兒,仇恨帶走了它的理智,她嘶嘶的鳴叫着:代價——一定會付出代價的。祖奶奶幹了非常過分的事,導致她的女兒的幸福家庭支離破碎。最後她也受到處罰,被關進了罈子裏。

而已經懷孕的花斑貓,聽着一隻名叫蘭傑的狗既憂鬱又温柔的歌聲來到了住着陰險又狠毒獵人針魚臉的塌房子。並住在了那裏,沒過多久,花斑貓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女孩全身圓圓的很可愛,叫做莎賓,男孩頭頂上有一撮白毛,好像彎彎的月牙,叫做帕克。他們在屋底下在蘭傑的守護下快樂的生活,貓媽媽告訴小貓不要出去只能在屋底下,可是帕克還是想出去一探究竟,在他舒服的享受陽光時,針魚臉出現了,他把帕克和花斑貓困在袋子裏,扔進了河裏,帕克的救了,花斑貓卻永遠的沉到了河底,她對他説的最後一句話就是讓他找到家人,把蘭傑從鐵鏈中救出來。於是帕克獨自踏上了營救家人的漫漫長路。為了媽媽,為了團聚,更為了那句諾言……

帕克在歷經困難後,終於找到了家人,他的姐姐還有他的獵犬爸爸。祖奶奶在無數個想念的夜晚後,也被釋放了出來。他們在老松樹下相遇了,祖奶奶放棄了仇恨幫蘭傑咬斷了鐵鏈,讓他們重獲自由。祖奶奶也看到了自己的孫女。

祖奶奶被她很久沒有感受到愛的所包圍 ,這是她的等待和反省換來的,帕克也和家人團聚了,這是他用耐心的尋找與勇敢換來的,當然也不能忘了最重要的一點,他遵守了他對媽媽許下的諾言。

在去年我跟着同學去夏令營玩時,我在那裏玩的很開心,甚至都忘了媽媽千叮嚀萬囑咐的給她打電話,媽媽在家裏非常着急,只好打通了我同學的電話。我完全沒有理會同學,於是電話那頭的媽媽有些生氣了,最後我還是半信半疑地接了電話,但是換來的是跟媽媽大吵了一頓,我生氣的掛掉了。往後的幾天裏我沒有再接媽媽的一個電話,漸漸的我忘了這件事。

到了回去的時候了,本來就暈車的我在搖搖晃晃的大巴車上,更加的頭疼和難受,終於到了家,我以為媽媽會激動的迎接我,結果媽媽非常生氣也不跟我説話,我也悶悶不樂。一天都沒有跟媽媽説一句話

第二天我因着涼而發燒了,媽媽好像昨天的事情沒有發生一樣,仔細的為我擦身子,餵飯,甚至眼底裏還有愧疚,其實應該説對不起的是我……

我想——這就是愛。

好好緊握那雙温暖的大手吧,不知他陪伴了我們多少個日日夜夜,給我們力量,但他們也會虛弱,或許有一天他們再也不見了;好好珍惜那每一句責罵吧,他們在我們眼前一片黑暗的時候,讓我們能看到希望,但這聲音也會越來越小啊,最後可能再也聽不到了;好好抱緊他們吧,他們把青春無私地奉獻給了你,但他們也會漸漸地衰老……但是從現在開始愛還來得及。

好好的愛你身邊的每一個人吧,憤怒,傷心這些總會過去,愛就在那裏,不緊不慢的等着你。

木屋下的守護者讀後感 篇2

寒假裏,我閲讀了《木屋下的守護者》,它讓我認識了許多,也感受了許多。

它是温暖的一本書:花斑貓體現出了濃厚的母愛;蘭傑體現出了忠實的愛;它是無情的一本書:莫卡辛祖奶奶體現出了自私的恨;從針魚臉身上體現出了無限的殘忍。因此,它是五彩斑斕的一本書!

一千年前,蛇妖是純真的,十分善良。女兒被騙走的憤怒,使她不惜毀掉一切。因此,她被無情的關進了籠子裏。

一千年後,她復甦了!同一時間,小貓帕克的媽媽不幸死亡,於是,他獨自開始尋找姐姐。

最終,蛇妖選擇了無私的愛——咬下了蘭傑脖子上的鐵鏈!

愛,能為大家帶來歡樂;而恨,則會給人們帶來銘心刻骨的痛!因此,多愛吧,只要生活中多一點愛,世界就會變得更加温暖!

點點滴滴的小事就構成了絢麗多彩的生活。掀開生活的寶冊,也會尋找類似的繁星。

當我舒服地看着圍棋頻道時,我就會想起——

去年10月,我每每拿起遙控器時,總會覺得無奈:所有的動畫片都是我看過無數遍的,於是,我就亂播了起來。

不知怎的,我撥到了120,猛然一看,“天元圍棋”。我高興壞了,一蹦三吃高,終於找到一個心儀的節目了。可惜還未開通,所以,我心如刀絞,痛苦不堪,“嗖”地關上了電視機。這一幕,印進了姥姥的眼裏。

次日,當我再次拿起遙控器看“120”時,驚呆了:圍棋頻道開通了,“一定是姥姥開通的!”我高興極了,立即向姥姥道謝,喜上眉梢。

如今,我最喜歡的頻道就是“天元圍棋”了。因為,這不僅是一個圍棋頻道,還是一個愛的頻道!它如同一股愛的暖流時時温暖着我的心房……

這正如《木屋下的守護者》一樣“只要生活中多一點愛,世界就會變得更加温暖!”

木屋下的守護者讀後感 篇3

這是一個奇異魔幻的故事,穿越千年歲月,講述發生在原始森林裏的古老傳奇;也是一個情感飽滿的故事,直抵靈魂深處,吟唱三代人三個種族間的愛恨情仇;更是一個優美動人的故事,一個關於愛、失落、寂寞與希望的故事。

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千年前,蛇妖莫卡辛祖奶奶為了奪回女兒,不惜毀掉女兒的家庭,並害女兒失去生命。她因此受到了懲罰,被關進罈子,深埋地底一千年。一千年後,小貓帕克和媽媽一起被獵人針魚臉丟進了河裏,媽媽溺水而死,帕克獨自踏上了營救姐姐和獵犬爸爸的漫漫長路。

故事中的蛇妖奶奶就因為害了女兒而受到了懲罰,小貓帕克也因為他的勇氣而找到了姐姐莎濱和愛唱藍調歌曲的老獵狗爸爸。

做什麼事都是要付出代價的,例如,我有一次,好不容易借到一本我一直想要的書,於是我寫完作業看,吃飯的時候看,洗完澡坐在牀上看,最後要睡覺了,等媽媽關上房門後,翻來覆去的,怎麼也睡不着,心想一定是書沒看完,吊胃口,於是我又偷偷摸摸打開台燈看書了,一直看到半夜十二點。結果第二天早上非但起不來,還得頂着個熊貓眼去上學。上課時一副半睡半醒的樣子。

這就是半夜看書的代價啊。

木屋下的守護者讀後感 篇4

以前,我不太懂愛是什麼,也不知道如何去愛別人,給予別人温暖。但是,自從昨天我讀完了《木屋下的守護者》,才真正懂得愛與關心的含義,以及愛能帶來的巨大能量。

故事發生在美國南方沼澤深處一個到處是生命的樹林裏,那裏生存着一羣有智慧的動物,還有一些有魔法會變身的生物。這是一個現實與神話交織的地方。

本書的主人公有兩組,一組是生活在木屋的:小時候頻受暴打後來心裏扭曲殘暴無比的“針魚臉”、針魚臉的老獵狗“蘭傑”、一隻被遺棄到樹林裏的“花斑貓”、花斑貓生的一對雙胞胎小貓(姐姐“莎賓”和弟弟“帕克”);另一組是稱姐道弟的生物:一條長三十米的千年巨鱷“鱷魚王”和一條被幽禁千年的半人半蛇的蟒蛇“祖奶奶”,祖奶奶的女兒“夜歌”女婿“鷹人”。

在書中過去與現在交叉出現,兩組不同的主人公之間的故事也同時進行。 一邊是千年前, 巨蟒祖奶奶引誘夜歌恢復了蛇身,並且再也無法變成人,也無法與鷹人和孩子團聚,夜歌無法接受這個事實而絕食死去。鷹人失去了妻子和孩子,傷心憤怒的他將祖奶奶硬塞進大罈子,埋在了地下。千年之後,因為雷電的協助,祖奶奶得以衝破“囚牢”重見天日。另一邊是花斑貓、雙胞胎小貓和與蘭傑組成一家人相親相愛的生活在木屋下,當然還要時刻躲避針魚臉的迫害,後來花斑貓和帕克被針魚臉抓走,導致花斑貓慘遭毒手,帕克逃過一死,伺機重返木屋去救蘭傑和莎賓。最後戰鬥中,正當針魚臉要射殺莎賓時,帕克的尖叫卻使子彈擊中祖奶奶,同時帕克也抓到了針魚臉的臉,使他最終被鱷魚王殺死。故事最後,臨死的祖奶奶看到了蘭傑一家人的真愛,被深深感動,拼盡最後的力氣咬斷了了蘭傑的鐵鏈,成全了這一家人。

讀到最後還是意猶未盡,太多的悲哀和深深的感動縈繞在腦中。愛才是照亮心靈的太陽,是啊只有真愛才能有奇蹟,才能令人感動。不管是什麼樣的人或動物,只要用真心的關愛去對待他,他就會被感化,不管是被鐵鏈拴住的可憐獵狗還是被遺棄的小貓,不同的動物間可以因為愛成為歡樂的一家人,就算是怨恨深深的蟒蛇祖奶奶也最終被愛感化。如果針魚臉小時候能夠得到更過的關心和愛,他也不會長大後變成一個殘酷的殺手。愛也是澆灌心靈的最好的甘露。

晚上媽媽下班回家,已經很晚了,一進門就因為勞累而直接躺在了沙發上。我看在眼裏,卻急在心裏。我想找點什麼東西“犒勞”一下媽媽時,眼睛瞟見一大盒牛奶上,媽媽最喜歡喝熱牛奶,就是它了。目標確定,我就興高采烈的像一枚出膛的子彈直奔目標而去。我擰開牛奶盒子的蓋子,雙手捧着牛奶盒子微微傾斜,小心翼翼的將牛奶倒入碗裏,然後把牛奶碗放進微波爐加熱。牛奶熱好了,我輕輕的捧着碗,一步步的慢慢走到媽媽面前。當我把熱牛奶遞給媽媽時,媽媽很是意外,激動的説:“兒子這麼懂事呀,真是長大了!知道熱牛奶給媽媽,會關心人了!”説着趕緊接過牛奶,心滿意足的品味着,臉上眼裏都是笑。我的心裏也是甜滋滋的。

真誠的關心就是真愛,能感化一切。同學們,讓我們從今往後做一個會關愛他人的人吧,愛與被愛都是這個世界最美的語言。

木屋下的守護者讀後感 篇5

在我讀過的偵探小説中,最有本事、最盡職責的人物中,當然是《福爾摩斯探案》的主人公福爾摩斯了。他以自我敏鋭的眼光、智慧的頭腦、勇敢的精神將一個個犯罪分子繩之以法。他的本事不僅僅讓我拍手叫好,同時他的品質、精神也讓我感悟到了很多。

在書中,福爾摩斯是一個讓讀者羨慕的偵探,他和他的朋友—華生遇到了很多令人匪夷所思的案件。他和讀者們一樣剛開始也摸不着頭腦,但他卻從不拒絕案件中的難點,以知難卻不退卻的精神,不漏掉任何現象的眼睛,和善於思考的頭腦偵破了一個個案件,將整個犯罪過程摸得一清二楚,好似親眼見到似的,使犯罪分子無話可説。

他雖然是我羨慕的人,但細加思索,他的精神和品質卻不是成就能泯滅的。他的精神應當發揚光大。對於我們這些精力十足的青少年,他應當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聯想到我們自我,平時我們總是感覺寫作文沒有題材、覺得這個社會實在是太枯燥,沒有值得一提的事情。但我們想一想福爾摩斯先生,他是如何看到疑點的呢?只可是是利用尖鋭的雙眼,不放過任何的蛛絲馬跡。而在這個美麗的大自然中,給我們展現的是完美事物的一切——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日落星辰、海市蜃樓,這一切的一切,不都是能夠成為我們作文的題材嗎?只要我們認真的用雙眼去發現!

再想一想,我們平時的學習中,總會有一些難題出此刻我們面前。我們有時選擇了退縮,甚至生出許多的埋怨。想想福爾摩斯破案時疑點重重,可他卻從不退縮,而是善於思考、冷靜應對,不慌不忙的解開了諸多的難題,而我們不也應當如此的去應對學習中的難題嗎?

他的永不放棄的精神、智慧及冷靜思考的頭腦,永遠是我學習的對象!

木屋下的守護者讀後感 篇6

讀完《兔子坡》這本書,深深地感受到了許多前所未有的東西,作者那文筆,更是讓我回味良久!

兔子坡本來是一片繁榮的景象,但由於以前搬來的人們只知一味的索取,根本不替別人着想 。於是,動物們過上了悲慘的生活。後來,又搬來了一户新人家,動物們大多保持了樂觀的心態,盼望能再過上好日子。在新來的人家定居好後,小動物們用了一些小伎倆去試探人家的品行,高興地發現他們的新鄰居善良、勤懇,十分快樂。主人公兔子喬奇更樂觀了,將一切困難都拋在了腦後,還編了一首歌,給大家唱。當新家人融入到鄉村中去時,兔子坡又是一片繁榮的景象。另外書中還寫道:領展草工十分不解的是,沒有設防的新搬來的人家的菜園中安然撫恙,而自己放了捕鼠器的菜園中卻是一片狼藉。

讀完這本書後,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人與動物的和諧相處是十分重要的。只要我們心中有愛,並讓這種愛旁及身邊每一個弱小的小動物,這個世界上的任何角落都會變成温暖之地!

世界這麼小,就像一個家園,動物與人類和諧共生,我們的家園才如此可親可愛!

木屋下的守護者讀後感 篇7

假期裏,我讀了一本內容精彩,而且很吸引人的一本書——《塔克的郊外》。

蟋蟀柴斯特放棄了在時代廣場聲名顯赫的生活,回到了自己的家鄉——郊外的草原生活。可不久之後,郊外也要被人類開發建設起來,住在這裏的小動物們將失去它們的家園。於是柴斯特請見過世面的塔克鼠和亨利貓為它們出謀劃策,拯救草原。和喧囂雜亂的城市相比,郊外的一切是那樣的清新和恬靜,怎樣才能拯救這個美好的自然美景呢?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裏,塔克想出了一條妙計,拯救了整個草原。

當我合上這本書時,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還在為塔克指揮動物們實施計劃的忙碌的景象所感染着。為它們的這種不怕困難,團結友愛,哪怕有一絲希望都要堅持不懈的精神所吸引着。這不正是在我們的生活中所需要的嗎?像我們在拔河比賽時,就是這種精神在推動着我們,使我們獲得了冠軍,為班級爭了光。在學習中也正是這種力量激發着我們,讓我們解決困難,共同進步,獲得老師的表揚,家長的鼓勵。

看完這本書,我們不光被它們這種精神所感動,而且我們還要樹立起環保意識,保護大自然。看,多麼美麗的郊外草原呀!白樺樹上有黃鸝在歌唱。明亮的太陽透過搖曳的枝條和樹葉投射下來,斑駁的影子就在他們的周圍跳起舞來。小溪嘩啦啦地從他們身邊流過,彷彿一直在低語着祕密、當我們親近自然時,就能感受到它的美好和恰切,感受它生生不息的力量,我們才真正體會到,自然是所有生命的源泉,是所有快樂的根源。

讓我們珍惜熱愛大自然吧!讓我們感受它的美麗,讓我們團結一致的保護它!

木屋下的守護者讀後感 篇8

近日讀了《于丹論語心得》一書,頗有感觸,下面簡單説説。

《論語》一書,傳世已逾二千載,歷史上也幾經沉浮,但總體而言光華遠甚於晦暗,其中思想縱有消極一面,但積極一面也形成了一些中華傳統美德。不但國人古來拜讀,也遠播於海外。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就對《論語》中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極為推崇,稱“西方民族,無論如何格言,如何數理,無可與此純粹道理相比擬。”

兩千五百年的時空差距,如此多的褒貶加諸其上,現代人面對當今紛雜多變的繁華世界,該如何去看待理解這部傳統經典,於我們又有何啟發,于丹所着《論語心得》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視角。

在《心得》開篇于丹便説:“這個世界上真正的真理永遠都是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一樣,就好像是春天要播種、秋天要收穫一樣,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都是最簡單的。”褪去加諸《論語》上的鉛華,一下子拉近了讀者與這部傳世之作的距離。細想一下,可不是嘛。經典最易被冠上太多光華和讚譽,使得後人解讀時無形中便處於或仰視或鑽牛角尖的心態,無法平和地去看待的話又怎麼能無偏頗地思考呢?

《論語》的真諦是什麼?在於丹看來,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説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她從宇宙觀、心靈之道、處世之道、人格修養、交友之道、理想和人生之道七個方面,着眼於當下談了自己的心得。

書中多次提到了現代人面對的心靈困惑,這是人人都有體會的。當今社會人人皆知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精神文明發展卻並不同步,最顯着的外在表現便是藝術文化的整體下滑,現代人面對而今這個聲色犬馬的繁華世界,正如書中所説“我們的痛苦不是沒有選擇,而是選擇太多,這也是孔子所謂的過猶不及。”

于丹舉了一個GHP(國民幸福指數)的例子,中國的GHP指數從20世紀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末經歷的是一個凸形曲線,至20xx年中國的GHP指數排在世界48位,説明經濟增長並不代表國民幸福感就增強。這是全世界面臨的普遍問題,在相當重視GHP的不丹,其也表示過自己的憂慮:“我們都是有限而且脆弱的血肉之軀,究竟能把多少‘東西’——快餐,電視廣告,豪華轎車,新奇玩意和時裝——塞進自己的身體卻又不致打亂心靈的平靜呢?”

那這些你我多少都經歷過的彷徨和擾亂又從何而來呢?一,是因為不平,拿自身為比照他人看到了更好的,望着這山那山高。二,是因為信念不堅定。全球化時代早不是舊時代相對閉塞的環境,物質文明發展程度和信息傳播的速度遠超過去,可比可圖的東西多了去了,人人都知“錢非萬能”,但看到親戚朋友同窗周圍之人中誰誰香車寶馬意氣風發,難免生出消極心理,更消極一點,原來心中規劃下的雄心壯志也動搖了,對於自己曾經的堅持產生了懷疑。

並不是説人不該去圖謀,不去追求,只是心中有所求時也不可忘了他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對於他人的成功也不能老去看結果,人一生都拼搏奮鬥過,奮鬥背後的酸甜苦辣都多少嘗過,所以心中升起不平之感時該設身處地地想想別人可能吃過什麼樣的苦,才有了今日成就地位,應該看到不是比對方少了套房子,少了輛名車,學識口才不及等等,而該看到對方做到了我沒做到的,從自身找原因,是因為不夠努力還是機遇未到或錯過了。更何況,得失本是微妙之事,將快樂過多建築在物質欲的滿足上的話,只是愈發放大內心的空虛,愈難填滿。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總是糾結於八九,而忘了擁有的一二快樂,加以時日便連或許誰人曾豔羨你的一二也愈發單薄了。

所以于丹舉了個例子。孔子最喜歡的弟子是顏回,稱讚他:“賢者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只是夠温飽,有個遮風避雨的地兒了,顏回便陶陶然渾不覺苦。他內心充實着富足快樂,且這種富足快樂並不為外物的多寡而有所撼動。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蘇軾的“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不都是這種崇尚心靈自由不為外物所累的寫照嗎?這樣的心態便是君子之態。

那何又為君子,《論語》中沒有確切答案。既然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恕”,那君子言行必合“仁恕”。“仁”簡而言之便是“愛人”;“恕”便是“已所不欲,勿施於人”,這還是很寬泛,于丹總結出了四個君子的標準。

一、心必善。君子不怨天不尤人,而把更多有限的時間、精力、修養用來苛責內心,寬厚他人,嚴於律己。

二、志必堅。君子胸懷天下,有遠大志向,堅持自己的信念,是恆心與定力兼備之人。

三、易事而難悦。君子的人際關係一定是融洽友善的,不會去結黨營私,很容易處事,但是難以取悦,也就是賄賂不了。

四、先行其言,而後從之。不把漂亮話説在前頭,先去把事情做了,然後再從容道來。

這樣的君子標準做來很難,也非一日可就,歷史上可稱上君子、聖賢之人也是經過千錘百煉。孔子的生平就頗為坎坷,尤其到他晚年後,欲使魯國強盛卻因國君的沉湎享樂而失望離去,自此開始周遊列國遊説當權者,傳播自己的思想,歷經十四年卻終不見用,六十八歲時返回魯國後將精力轉移到了教育之上,七十三時逝世。

正是因為這份坎坷鑄就了孔子淡然平和的心境,寬和愛人的胸懷,但他也絕不是滿口仁義道德的酸儒。孔子不崇尚“以德報怨”,他認為當“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即用正直、耿介的態度去面對有負於你之人,但是要用恩德、慈悲去真正回憒那些也給你恩德和慈悲的人。“井有仁焉,從之。”有個仁者掉井裏了自己也跟着跳下去的行為在孔子看來是“罔行”,是不動腦子失了分寸的行為。

君子,或説賢者的標準,如何行事也不光光《論語》中有,古之典籍今之道德標準都有相同相近之處,就如《心得》開篇所説,這些那些本就是天地間最基本的真理。這標準我們個人也許終其一生也許也難完全達到,但不可忘記,不可力有所及時不去努力接近,不去引導自身。這也必是個漫長無止境的歷程,正如人人能説的那幾句人生之道: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同樣語出《論語》,是孔子自我總結的心路歷程。大徹大悟之人畢竟少之又少,大多數人可參照的都是這循序漸進非跳躍式的發展歷程。

于丹的《心得》內容頗多,讀後感想不可能面面俱到全寫出來,僅淺談一二,且書中已有了更有力語句,便不再贅述。

不過,既是“心得”,便是個人體會,一家之言,有人説好便有説非。雖有人指責于丹曲解先人着作,稱其為“學術超女”,對現今的文化快餐現象甚為憂慮。但平心而論,能認認真真看下本書思索一番其中道理,在今後人生道路上遇上困難之時腦中閃現書中片語進而引導自身,惠及他人,實在於己與人是一次不小的收穫。即便在一些人看來於丹的《心得》錯誤百出,卻是瑕不掩瑜。

經典之所以為經典不在其詰屈聱牙的文字,不在咬文嚼字吃準了唯一的釋義,而在即便隨時間流逝依然能為大眾所接受的長久生命力,口口聲聲説要“傳承”,卻又束之高閣不容許不同之聲的出現,才是對儒家思想“仁恕”核心的一種曲解。既然所有學術理論技術的最終目的都是服務於人,為人所用,又何來俱是以何形式,中國不有句古話麼:“真金不怕火來驗。”

木屋下的守護者讀後感 篇9

《一夜的工作》是我們語文書上的一篇課文。但是,今天我又重新把這篇課文讀了一遍,讀完之後,思緒萬千。

《一夜的工作》主要寫了周總理徹夜工作十分辛苦,而他的日常生活卻十分簡樸。總理工作十分勞苦,他每天晚上都要批“一尺來高”的“一疊”文件,並且一批就整個通宵!這時,我想到了自己。每次只要老師留的作業比較多,我就不耐煩了,只要一寫就是兩三個小時,我就不想寫了。至於寫一個晚上,我想都沒有想過。

雖然總理工作量非常大,可是他卻一點也不馬虎。“他一句一句地審閲,看完一句就用鉛筆在那一句後面畫一個小圓圈。他不是瀏覽一遍就算了,還要一邊看一邊思索。”從這些地方可以看出總理對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苟。

讀着讀着,我彷彿看到:夜已深,人們正在甜甜的夢裏遨遊。在藍藍的夜空裏,只有一彎月兒和數不清的星星。它們靜靜地注視着總理,為他消除疲勞。

周總理雖然擔任着國家要職,但生活十分簡樸。總理的辦公室是一間高大的宮殿式的房子。從外表看華麗無比,可一進去擺設卻十分簡單:“一張不大的寫字枱,兩把小轉椅,一盞枱燈,如此而已。”這是一個多麼鮮明的對比啊!一個堂堂正正的國家總理,工作條件只是普通工作人員起碼的條件。這時,我想到了自己。平時擇吃挑穿,從不穿帶補丁的衣服。老因為一點兒小事兒發火。再想一想周總理,我感到十分慚愧。

讀完這篇文章後,我被總理為國家為人民而忘我工作的精神和他生活簡樸的優良作風所感動了。這時我和作者一樣也想向全世界高喊一聲:“看啊,這就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總理。你們看見過這樣的總理嗎?”

木屋下的守護者讀後感 篇10

《誰動了我的奶酪》講的是在一個很大的迷宮裏,兩隻老鼠和兩個小人的故事。兩隻老鼠一個叫嗅嗅,一個叫匆匆,還有叫哼哼和唧唧的兩個小人。它們在迷宮中一個很大的奶酪站悠閒地生活,可是一天巨大的奶酪不見了,匆匆迅速地開始行動,走向迷宮深處去尋找其它的奶酪,接着嗅嗅也去找奶酪,可是哼哼和唧唧卻待在原地不停地抱怨,他們等着奶酪再變回來,在飢餓和疲勞的等待中,唧唧終於意識到只有去找其它的奶酪才是更好的選擇,只有哼哼依然害怕離開熟悉的環境而拒絕變化。

我覺得故事中虛構的四個角色,可以代表我們不同的方面。有時我們的行為像匆匆和嗅嗅,能迅速展開行動;有時像哼哼拒絕變化使事情變得更糟;或者像唧唧,當看到事情能變得更好時,能及時調整自己去適應變化!

不管我們選擇哪一面,我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要在迷宮中找到我們自己的道路,幫助我們在變化的時代獲得成功!

木屋下的守護者讀後感 篇11

我愛看書,爸爸就常常買書給我看。最近,他送了我一本《山居歲月》。我讀了《山居歲月》後,對主人公敬佩不已。他是多麼獨立的孩子啊!

有一次,他在懸崖上,看到鷹巢想把一隻小鷹帶走。母鷹回來了,攻擊他。可是他絲毫沒有退縮的想法,而是壯起膽子,從鷹巢裏挑出一隻最大的小鷹放進口袋裏逃走了。看到這一節,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這是我永遠不會有的生活,那種挑戰自然又融於自然的生活,讓我心生嚮往。爸爸看我激動的樣子,也忍不住和我一起看。看完這節,他寬慰我説:“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生活。你現在的生活雖然沒有他那樣自由和刺激,但是也充滿樂趣和生機。我們要從他身上學習沉着、冷靜、勇往直前的品德,不一定非得過這樣的生活。”文中還有一節讓我不能忘懷。主人公住在的那個樹屋旁邊出現了一個陌生人,可他並沒有趕走他,還熱情地款待他。他和那個陌生人相處地很愉快,他跟那個陌生人一起做竹筏,一起做果醬,相處地其樂融融。他們還用樹皮做成柳笛吹《年輕的航海家》。爸爸對此的評價是:“人人渴望他人的理解和認同,就讓我們先理解他人吧!”我想爸爸到底是爸爸,能看到與我不一樣的方面。這之後,每當我看到精彩章節就叫上爸爸再看一遍。

看完書,爸爸讓我説説感受,我想了想説:“這個小男孩的生活跟我們比起來,簡直是相差太遠了。我們睡在這個温暖、平穩的屋子裏,而他睡在那個木屋裏。我們每天過着飯來張手的日子,而他肚子餓了還要自己捕獵動物弄來吃,而且可能捕不到東西,要餓肚子呢!我們應該學習這個男孩能吃苦,能自生自立的精神!”

爸爸微笑地點點頭説:“看來你有收穫。不過等你長大了,還會從書中看到更多內涵,希望你堅持看書,也學會思考,學會批註。”

我恍然大悟。

木屋下的守護者讀後感 篇12

我看了一本書叫《我的媽媽是精靈》。

這本書主要説的是愛。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眼前的東西,同時也要愛生活,等你愛上你的生活,你的眼前會一片明朗,只要你愛世界就會有很多的收穫。

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木屋下的守護者讀後感 篇13

讀此書不由感歎古代的三綱五常是如此的頑固與不人性。可笑的是芸做的事是對的,但在父為子綱的背景下,老子就是王法。那個年代,對於男性去逛妓院貌似再正常不過,文人“騷”客是歷史遺留下來的不正社會風氣。

對於愛情?或許沈復和芸是真愛,但芸愛的更深一點。文中閨房記樂,從年代上看寫的都是新婚之樂,過了新婚之年,沈三白無了這份興趣,有的是逛妓院,游上玩水。對妻子,沒有盡到做丈夫的責任,讓妻子過上好生活,沒有和妻子一起分擔生活重擔;對孩子,沒有盡到做父親的責任。對父母,沒有做到孝敬父母;對自己,沒有好好鞭策自己,好高騖遠,浪蕩散漫。而芸的一生,顯示出古代女性偉大的'一生,為家和孩子操勞一生。

沈復一生過的很瀟灑,遊山玩水,一生過的很多彩,但身邊的親人過的就很苦了,他這種性格適合做現在所稱的“獨身主義者”。

短短的《浮生六記》是沈復一生的濃縮,不由感歎時光如白駒過隙。一生説長不長,説短不短,做人不可太自私,生活中扮演的每個角色的責任都要擔負起來。人不可無志,“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共勉!

木屋下的守護者讀後感 篇14

閲讀,是開闊眼界的道路;閲讀,是豐富知識的橋樑;閲讀,是使人進步的階梯。在我的心目中,閲讀是尋找愛的幽靜小路,它能引領你打開智慧的大門。《柳林風聲》是一本自始至終都充滿愛的書,會讓你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動物們的美,心靈裏的美,讓你在愛的懷抱裏,去發現身邊一切美好的事物。

這本書以蟾蜍、鼴鼠、獾和河鼠的歷險故事為主要線索,詳細的描寫了它們的多彩生活。一隻鼴鼠厭倦了地下那黑暗的生活,來到了地上面,並結識了河鼠,從此,它們便成了親密無間的好朋友,河鼠向它介紹了小河岸邊的各種古怪的事情,給它講了獾和蟾蜍的故事,為它講解大自然的無窮奧妙,同時蟾蜍迷上了汽車,結果受到了牢獄之災。後來,蟾蜍經歷了重重險境,終於逃出了監牢。可是,蟾蜍太虛榮了,接下來又惹出了很多麻煩,為了教育他,朋友們煞費苦心,對他進行了百般地説服教育。最後,他們聯合起來,用智慧戰勝了黃鼠狼,蟾蜍非常感動,便改掉了身上的毛病,變成了一隻好蟾蜍。

通過這些故事情節,生動活躍的塑造了幾個可愛的動物形象。鼴鼠,膽小怕事;河鼠,熱情好客;獾,俠義十足;蟾蜍,喜歡吹牛,故事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地方,就是:

走着走着,鼴鼠忽然定在了那裏。它用鼻子到處嗅着,想使勁去捕捉那絲氣息——那束強烈地觸動了他的電流,很快,他便捉住了它,隨之而來的是狂潮般湧上心頭的回憶。

家!

這就是家向鼴鼠傳遞信息!一連串親切的呼喊,一連串從空中飄來的輕柔的觸摸。

當讀到這裏時,淚水在我的眼眶裏打轉,我不禁有些淚眼模糊,是呀!家對於我們來説,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字眼,可它卻有着比海還要深的含義。家是我們無助時的依靠,家是我們受傷時的良藥,一句歌詞剎那間鑽進了我的腦海裏,甚至差一點就脱口而出了,我想要一個家,一個不需要華麗的地方。雖然,鼴鼠的家很簡陋,可這也是任何時候都對我們不離不棄的家呀!家的温暖是無窮的,家的力量也是無窮的,即使你在離家很遠的地方,你也能感受到家那温暖而又親切的氣息。

留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有一段。

在大壩那閃光的臂膀懷抱中,一個小島安靜地卧在那裏,在小島的四周,密密叢叢地長滿了一排排的柳樹,白樺和赤揚,它像一個害羞的少女一樣,隱而不露,但藴意深長。它用一層面紗把自己要隱藏的東西遮蓋了起來,只在等到適當的時刻,才會展示給那些應召而來的客人。

我看了這樣的描寫,不禁對大自然的美麗如痴如醉,一個簡簡單單的“卧”子,便透出了這個小島的靈氣,大自然是美麗的,是變化無窮的,是美麗動人的,在作者筆下的大自然更是可愛的,把樹木比喻成害羞的少女,讓讀者讀起來感到樹木有了生命一樣。一段段文字是那樣的輕快,那樣的動人,像有一雙無形的手把我們牽引到了故事裏,用心去體驗故事中那無處無在卻又若隱若現的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9zpzp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