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哈姆雷特讀書心得體會

哈姆雷特讀書心得體會

《哈姆雷特》描寫人物心理的語言十分豐富,使得好多人喜歡閲讀哈姆雷特。下面是本站帶來的閲讀哈姆雷特心得體會範文篇,歡迎大家閲讀。

哈姆雷特讀書心得體會

閲讀哈姆雷特心得體會範文篇1

兒時,每每碰到兩樣或幾樣讓人舍卻不下的東西,我們都會伸出手指在他們之間來回點道:“點兵點將點到誰……”手指停留在哪裏,它就會被我榮幸地選中。也不知道這是從誰人嘴裏聽來的口訣,最後我有了選擇恐懼症一般,總讓“上帝”來安排我的“命運”。

當哈姆雷特沉浸在喪父之痛中,曾一度發問:“生存或毀滅, 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是奮起,還是墮落。因為悲痛和鬱悶,在他眼裏,一切高潔的花卉全都枯死了,倒是雜草卻在那裏瘋長。露台那一夜之後,仇恨的火焰終於燃燒在哈莫雷特的胸間。他選擇了復仇,深愛他的和他深愛的奧菲莉婭死去,固執的波洛涅斯悲慘地死去,哈姆雷特或許會有片刻的不安,但為了他的復仇大業——在我看來不免有些殘忍的復仇大業——無論如何這就是他的選擇,摒棄了生存選擇毀滅,視宮廷皇室為無物,這就是他選擇的路,是偉大卻令後人歎息的王子的決絕。莎士比亞不屬於一個時代而屬於全世紀,他的戲劇就象燦爛星空中的北斗,為人們指引着方向。哈姆雷特並不是一個客觀的過時的角色,而是我們每個人自己。

從小太內向,“乖得像個女孩”,街坊面前我常常一言不發。“真是不夠勇敢啊!”怯懦或勇敢,在成長的道路上不斷成為我的選擇題,退縮,望着本該屬於自己的機會遠去,懊悔,對自己説,生活本該更精彩,於是努力選擇堅持與勇敢。六歲開始選擇學琴和書法,漫長的學習意味着遠離了許多的遊樂,煩躁過、哭過、想放棄過。可終於堅持着,當感覺那朵孕育已久的花骨朵慢慢綻放,人是幸福的。長大些許,老爸帶我去游泳池練習。老爸希望我放手去幹,水已淹沒我的下巴,慶幸自己沒有無助地撲騰,大口吞水。在老爸的指導下漸漸遊動,翻轉於浪間。在學會一項新技能時的驚喜着實讓我振奮,但我更欣慰於自己在面對挑戰時的沉着與勇敢。這一次,我需要果斷而正確的選擇並履行,我做到了。

人的一生中總是會面臨很多選擇,當我們要做出選擇時就意味着要放棄,而放棄總是那麼不捨,不論是美食、新衣、刺激魔幻的電腦畫面。但放棄才能有更寶貴的所得,也許是更大的所得,至少是期望中的收穫。捨得捨得,不捨何來得?當我“點兵點將”而獲得自己內心中真正想要的那一件東西,隨之而來的是滿心歡愉,捨去的不快早已化作煙塵。“點兵點將”,也許我應該學會的是用一種自信去面對選擇的能力,這一種生存的本能。

人生中的選擇儘管多,可它是有限的!如果想令自己的人生充實、快樂,那麼就應該好好地把握每一次選擇。儘管人生譬如朝露,儘管要歎去日苦多,但積極的選擇自己的命運,無疑是攀上人生高峯的一條捷徑,是戰勝自己的一種信念。每一個抉擇都不會容易。在一個除了目標,再也沒有任何尺度可以衡量其善惡的世界裏,勇敢地作出抉擇,然後坦然地接受自己的命運……這就是哈姆雷特永恆的魅力之所在吧?

是什麼樣的人就有什麼樣的選擇,抑或選擇仰望天空,抑或選擇腳踏實地,但無論是什麼選擇,我們都要讓它成為我們的驕傲。我要做真實的自己 ,擇一顆不凡的心,讓我成為自己的希望,自己的驕傲……

閲讀哈姆雷特心得體會範文篇2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最著名的—部悲劇,它突出地反映了作者的人文主義思想。莎士比亞説過,他的作品就是“給自然照一面鏡子,給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目,給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態,給時代和社會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記”。《哈姆雷特》正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哈姆雷特是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的理想人物。他是王子,按照傳統,是王權的當然繼承者。但是,他的美好前途被顛倒了的時代顛倒了。戲一開頭,作者就展現了一幅醜惡的社會畫面:國家發生宮廷政變,國王被害,陰謀家竊取了王位;王后改嫁;滿朝臣子趨炎附勢等等。世界彷彿到了末日。於是這個王子喊出了“時代整個兒脱節了”的吼聲。人們強烈地感受到這是“時代的靈魂”本身在呼喊。哈姆雷特本是個正直、樂觀、有理想的青年,在正常的環境下,他可以成為一位賢明君主;但是現實的社會迫使他不得不裝瘋賣傻,進行復仇。他是英國那個特定的動盪不安時代的產物。

在《哈姆雷特》這部戲劇中,處處可以看出作者着意把自己心目中的典型人物塑造成一個英雄形象的匠心:哈姆雷特很有心計,在敵強我弱的惡劣情況下,他敢於針鋒相對地進行鬥爭,他擊破了奸王設下的—個個圈套:先是戳穿了波洛涅斯和羅森克蘭等人進行刺探和監視的把戲;又使王后發現天良;接着採用“調包計”除掉了奸王的兩個走卒,把奸王“借刀殺人”的陰謀擊得粉碎;最後“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把雙重陷阱——毒劍和毒酒還給了奸王。在每一回合的鬥爭中,哈姆雷特都顯得形象高大。所以有評論説,《哈姆雷特》是一出“巨人型”的悲劇,此話不無道理。

但哈姆雷特決非“完人”。他雖然善於思索,卻優柔寡斷;他雖然受到人民的愛戴,卻並不相信人民。他説:“時代變得越發不像樣子,—個農民的腳趾竟然這麼靠近一個朝臣的腳後跟,擦傷了後者的凍瘡。”可見哈姆雷特的社會改革與農民所要求的變革相距甚遠。儘管哈姆雷特有令人欽佩的才能,竭力想除舊佈新,但他總是鬱鬱不樂,遲疑不決,他始終是孤立的。這就註定了他與醜惡同歸於盡的悲慘命運。

《哈姆雷特》描寫人物心理的語言十分豐富,這在莎士比亞所有悲劇中也是十分突出的。如哈姆雷特的性格大部分是以“瘋話”表達出來的,他的“滿口荒唐言”就像迸發出來的火花。克勞迪斯陰陽怪氣的語言則照映出了他口蜜腹劍的醜態。波洛涅斯愛用詩體語言,給人以滑稽可笑的印象。

這部戲劇突出了人與人之間的仇恨,對金錢、權利的慾望。對於哈姆雷特的死,我是很悲痛的,這也引起了我們一些思考,冤冤相報何時了啊!

莎士比亞不屬於一個時代而屬於全世紀,他的戲劇就象燦爛星空中的北斗,為人們指引着方向。

閲讀哈姆雷特心得體會範文篇3

如果你身上揹負着深仇大恨,你將怎麼做?如果你的仇人是你的親人,是你不易復仇的對象,你將如何面對?這些問題離我們很遙遠,可是,並非不存在。

父親去世,母親再嫁給自己的叔叔,哈姆雷特無法接受這所謂為了減少悲傷而辦的喜事。父親的鬼魂告訴他自己死亡的真相時,他心裏應該是很痛苦的吧,自己的母親竟然是那樣不堪的人,而叔父成了他殺父奪母的大仇人。因此他決定復仇,他所選的辦法是很通俗的裝瘋。為了復仇,他殺死了戀人的父親;為了復仇,他失去了深愛人;為了復仇,他冷酷的對待性格柔弱的母親.他內心的那些善良呢?他內心的那些柔情呢?他內心的那些正義呢?在仇恨中,他喪失了這一切。他在真理和仇恨中掙扎,在仇恨中燃燒,在仇恨中吶喊:“To be or not to be,this is a question.” 深深的震撼着我們的靈魂。他喊出了我們每個人都不敢出口的,但在內心深處都曾思考過的對生命的懷疑。

無法理解哈姆雷特的做法,或許是無法設身處地地進入到情節裏,我並不贊同他的行為,正如他自己所説的那樣,他過於優柔寡斷,若非如此,有些人的死是不必要的。他很勇敢,但有常人所有的缺點他也擁有了。過於謹慎,不斷的在殺與不殺間徘徊,思索着他認為最佳的方法,全副精力的在做決定,而錯過了時機,這或許是導致這場悲劇的原因之一。

雖然,哈姆雷特的性格是矛盾的是雙重的,但是在我心中,哈姆雷特依然是那個才智過人,內心深處的善良不曾泯滅的高貴的王子!對於那些奉命想從他口中套出他癲狂的真相的所謂同學,他採取的是智鬥,用亦真亦假的話混亂他們的視聽。對於愛情,我無法評價他起初對奧菲利婭的感情是否出自肺腑,但至少我認為那並非作假,只是他身上揹負的仇恨不允許他去愛吧。奧菲利亞是個令人同情的人,她的悲劇可以説是莫名其妙的。父親不明不白的去世,連喪葬也是偷偷摸摸進行的,她無法接受這突如其來的悲傷,導致精神錯亂,她的美麗,高貴,優雅成了泡影,最終失去了生命。這些不必要的悲劇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而它卻發生了,這或許就是悲劇的悲所在。

在我看來,哈姆雷特整個人都籠罩着悲觀主義色彩。在哈姆雷特的理想幻滅後的眼中,人類本體是醜惡的,他對人的這種認識帶有偏激。所以,既然人在本體意義上是惡的,那還值得鬥爭嗎?人活着還有意義嗎?這種種的考慮,無不造成他復仇行動上的猶豫延宕。正如他自己所説的,“重重的顧慮是我們全變成了懦夫,決心赤熱的光彩,被審慎的思維蓋上了一層灰色,偉大的事業在這一種考慮之下,也會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動的意義。”很多時候,對於未知的事情,我們總是抱着保留的態度,對於未知的領域,我們總是猶豫不前。因此對來之不易的機會,我們就這樣白白地放棄了。或者有些時候,碰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如奸王克勞狄斯所説,“因為旁人弄舌插足、老天節外生枝,這些都會消磨延宕想做的願望和行動;該做的事情一經耽擱就像那聲聲感慨,越是長吁短歎越會銷蝕人的精力和志氣。”所以,想做的,想到了就該做!

閲讀哈姆雷特心得體會範文篇4

《哈姆雷特》取材於12世紀丹麥歷史中“丹麥王子為父報仇”的故事,是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中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文學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不僅代表了莎士比亞的最高戲劇藝術成就,也代表了文藝復興時期歐洲文學的最高成就。細細讀來,慢慢咀嚼,愈發讓人感到內心的震撼。

本文最初的哈姆雷特是天真、單純,也是幸福的一個王子,他對未來充滿着美好的希望。後來,父親的暴死、母親的改嫁,讓他覺得一切都天翻地覆了。於是,他失望、孤寂,開始憂鬱了,他無目的地,渾渾噩噩地生活着。

恰在此時,父親的鬼魂告訴了他事情的真相,這下,哈姆雷特憤怒了,他從渾噩中覺醒過來——他要為父報仇。

哈姆雷特憑着自己的智慧,驗證了事情的真實性之後,他開始平靜下來,並認真地沉思着自己是否應該擔起重任。最終,哈姆雷特做出了決斷,他放棄了安逸的生活,放棄了自己的愛情,放棄了許許多多安逸的物質生活。然而,就當一切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做好安排的時候,卻中了國王的奸計,被毒劍刺傷,但他最後還是殺死了國王。他雖然沒有完成自己的使命,但卻為實現自己的理想鋪平了道路。他的靈魂因為自己的抉擇而走得更遠了,直到消失在那條通往天堂的大道上.

哈姆雷特是英雄,他是人,而不是神,他也有人性和愛情。正因為如此,他能對母親發出心底的憤怒,面對奧菲利婭的死,他悲痛欲絕,而當他面對自己的仇人、國家的仇人時,善良的本性又使他猶豫不決、遲遲不願行動。如今讀來,我仍能感受到他當時內心的矛盾和痛苦的掙扎。他從“時代脱臼了,真糟糕,天生我要把它板正過來”這句豪言壯語,到“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這句話中,我從中體會到了深深地無奈。他一系列的語言表明他是一個純潔,高尚,有道德,有知識,有決心,欲挽救世界,而又無能為力的人的人,但他卻不停地與不平抗爭!

什麼才是英雄?我認為,像哈姆雷特這樣能拋棄個人情感,維護大眾利益,做出正確選擇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8nzlm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