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夏感》所感

《夏感》所感

下面是一些關於《夏感》這本書的讀後感,感興趣的來讀一讀吧!

《夏感》所感

《夏感》讀後感

前一段時間我們學了《夏感》一課,主要寫了作者抓住夏天熱烈、急促、收穫已有而希望未盡的特點,描繪了夏天金黃色大地上萬物蓬勃生長的景象,表達作者對夏天之情以及對勞動人民的深情讚頌。我頃刻間有了一個感悟,夏天帶給了我們熱烈,也給我們帶來了優雅,夏天帶給了我們快樂的元素,也帶給了我們生命的音符,沒有蓬勃旺盛的夏怎會有碩果累累的秋!有些文人筆下的夏是乾熱的風、密佈的雲、狂暴的雨,一切似乎都是惡與毒的象徵。而本文作者樑衡卻以獨具的慧眼在看似壓抑、令人苦悶的表象之內發現了夏季那生命勃發的美、緊張勞動的美,給人以深刻的啟迪。這就是我的感悟。

課文有一句子寫得特別好如“春之色為冷的綠,如碧波,如嫩竹、如嫩葉,貯滿希望之情;秋之色為熱的赤,如夕陽,如紅葉,標誌着事物的終極。”這句話具有對稱性,近似於文言,顯得雅緻。那麼單寫了春之色與秋之色,夏之色與冬之色我想該這樣寫夏之色為熱得黃,如金橘、如麥浪,孕育着蓬勃的希翼;冬之色為純的白,如銀霜、如飛雪,象徵着美好心靈。有兩句是描寫夏天的美景,一首是宋朝楊萬里的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這兩句是通過對池中小河以及河上蜻蜓的描寫,表現了作者對初夏景象的熱愛和閒適的心境。另一首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懷辛大》其中有一句寫詩人書寫夏日傍晚乘涼所感悟美景。此景清新、閒適,隨手寫來雖淡自然卻又典雅至極那就是荷花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描寫四季的詩句還有很多。

遺憾的是,歷代文人不知寫了多少春花秋月,卻極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總是浸在苦澀的汗水裏,有閒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歡這種緊張的旋律。我卻要大聲讚美這個春與秋之間的黃金的夏季!

《夏感》讀後感

我讀了粱衡的《夏感》後,知道了這是一篇作者對金黃的夏季的讚美,讓我們一起認識了作者的眼中獨特的夏天。

夏感》這篇文章並沒有只把主角放在夏的這個景觀上,而是讓視角更深層次的刺進肌裏,而是通過人來襯托這個獨特的夏天。在夏天裏生命有的在交替,在夏天裏農作物,莊稼都在向秋的終點最後“衝刺”。這種生機勃勃的運作,固然是有大自然中永恆代序的機制的,但是自從人們參與其中後,就成了人們本質力量的一種體現,我覺得人們才是真正夏的色彩的塗染者,同時,也正是人們,拔響了夏的緊張的旋律。

這一篇文章中運用了很多的細節描寫,構成了文章恬淡平實的風格,它使我們在讀文章的想象中彷彿看到田間農民那急切。企盼豐收的目光。在這幾個小小的細節中,極其平易。而又明麗天然。活靈活現。從而使文章更加的生動,讓作者在喜歡夏的同時,讓我們也深深喜歡上他那個獨特。忙碌。充滿活力的夏天。

《夏感》所感

春感,人們喜愛,冬畢竟是令廣大勞動人民所痛苦的,春表示痛苦之源離去,所以理所當然的值得讚頌。

秋感,農民樂壞了;詩人也莫名地開始鬱悶,逢秋悲寂寥,卻道天涼好個秋了。

冬感,王孫貴族穿着棉襖樂呵呵的“瑞雪兆豐年”,窮人們衣不蔽體,路有凍死骨,冬便被冠惡名。

夏,不知所謂。

樑衡敢於履新涉奇,他注意到了這個自古以來的空白。

夏的熱力,卻絕沒有沉悶的心跡;傳達着夏的喧鬧,毫無燥亂的蹤影。

望着翻滾的麥浪“撲打着遠處的山,天上的雲,撲打着公路上的汽車,象海浪在湧着一艘艘的艦船。”然後,一陣浮動着的熱風,“飄過田野”。——“那春天的靈秀之氣經過半年的積蓄,這時已釀成一種磅礴之勢,在田野上滾動,在天地間升騰”。

這就是作者自己的夏感,這正是作者自己所發現、所體認、所慧識的獨到的夏感。“春之色為冷的綠,如碧波,為嫩竹,貯滿希望之情;秋之色為熱的赤,如夕陽,如紅葉,標誌着事物的終極。夏正當春華秋實之間,自然應了這中性的黃色。”作者熱情謳歌的,就是這樣一首力、生命與創造的詩。

夏感,是屬於年青人的。

標籤: 夏感 所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8k9dn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