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樑衡散文集讀後感(精選17篇)

樑衡散文集讀後感(精選17篇)

樑衡散文集讀後感 篇1

我最近讀完了樑衡的兩部散文集《覓渡》與《洗塵》,不禁為其中睿智而深刻的語言所折服。

樑衡散文集讀後感(精選17篇)

散文集中很大一部分由歷史散文構成。其中《把欄杆拍遍》與《亂世中的美神》給我的印象極其深刻。《把欄杆拍遍》化用了辛棄疾“把吳鈎看了,欄杆拍遍”的詩句,散文中評論了他由武到文的一生。辛棄疾年輕時曾起義抗金,南下歸宋後,本想為國出力,卻終生不受重用。儘管報國無門,他仍然心繫天下,那顆藏於鄉間的愛國之心仍跳動不止。《亂世中的美神》則是以李清照為主題,她的前半生幸福完美,但突如其來的喪夫、亡國之痛給了她沉重的打擊。儘管往昔安逸的生活一去不復返,李清照卻未對生活失去希望,這幾乎致命的打擊反而讓她登上了古典詩詞的巔峯。

散文集的另一大組成部分便是遊記散文了。這些散文不僅有着鮮明生動的語言,它們所表達的主旨更是超乎“遊”之外。如《烏樑素海,帶傷的美麗》中,就以烏海當年湖中躍起的魚兒如“五線譜上跳動的音符”的生動景象與如今船尾翻起的浪“黃中帶黑,像一條剛翻起的犁溝”形成對比,突出了作者對此感到的痛惜與無奈,呼籲人們保護那正在逝去的自然之美。而《一顆懷抱炸彈的老樟樹》中,描繪了那棵接住炸彈的老樟樹旺盛的生命力:“簡直就是火山噴出地面後突然凝固的一座石山”,或許這段描寫不僅是為了表現樹的頑強生命力,更是象徵着革命力量的永不消逝。

在散文集中,由物及理的文章也不少。比如《人與石頭的廝磨》,從描寫不同的人在石上刻下各種內容,探究到了古人的心理:統治者想借石鞏固統治,為官者想借石留下美名,百姓想借石銘記恩情……

這兩部散文集,不僅體現了樑衡高超的文化功底,更顯出了他深刻睿智的哲思。

樑衡散文集讀後感 篇2

國慶期間,我閲讀了樑衡先生的散文集《把欄杆拍遍》,這本書將我深深地吸引住了。

由於時間上的關係,我只來得及將第一單元中的內容細細品讀。這本書共分為四個單元,第一單元:作者是通過10個歷史名人來談政治,談人生,論哲學;第二個單元,是在講一個作曲家,一個歌唱家,一個科學家和一個在生活的艱辛中創造奇蹟的老人家的事蹟;第三個單元,則是在寫關於藝術的內容。

在第一單元的閲讀中,我覺得自己似乎乘坐了一台時空穿梭機,回到了作者筆下那個人物的時代,似乎他們所經歷的人生活生生地出現在了自己的眼前。在《把欄杆拍遍》這篇文章中,作者再現了一個一生都在被拋棄的感歎與無奈中度過的辛棄疾。使我對辛棄疾這個偉大的詩人有了更深刻的瞭解。以前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常常會在教科書中看到他的詩,那是對他的瞭解,還只是僅僅侷限在一個偉大的詩人上,在閲讀過《把欄杆拍遍》後才知道,他不僅僅是一個詩人,他更是一個沙場英雄和愛國將軍。他擁有着炙熱的愛國之心,他空有一片忠心痴情,卻不被重用,這一切的辛酸,辛苦,辛辣,在樑衡先生的筆下被展現得淋漓盡致,使我在閲讀時,內心萬分惆悵。短短的一篇散文,卻濃縮了辛棄疾悲慘的一生。

在《亂世中的美神》這篇散文中講述了李清照從歡樂世界迅速跌向愁苦深遠的人生。她出身官宦人家,也擁有過甜蜜的愛情,可這一切的快樂到了她的後半生就停止了,一切的磨難便從她的後半生開始了,但她並沒有選擇消極地流淚哀愁,而是不惜兩敗俱傷的用自己的力量進行反抗,她甘願承受外界的種種壓力,只為了與命運做抗爭,她的堅持和堅強令我尤為欽佩!樑衡先生筆下的李清照是那麼的美豔動人!她的超羣脱俗讓我敬佩不已。

儘管只是讀了第一單元的幾篇散文,但卻讓我深深地愛上了樑衡先生的散文,他將這些人的精神,人格生動形象地描繪在筆下。他筆下的人物似乎都活了起來,引領我走進他們的人生,並使我被他們身上獨特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樑衡散文集讀後感 篇3

知道樑衡,是從《讀者》雜誌中讀他寫的《大有大無周恩來——紀念週恩來誕辰100週年》而熟悉的。由文而及人,這是我閲讀的一個習慣,凡是覺得一個作家某一篇文章非常優秀,我會想盡一切辦法來尋找他的其他作品。碰巧,學校推薦給學生閲讀的一本書——《樑衡散文精選》,這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這本書非常適合我的口味,便迫不及待地向學生借來,了卻自己對樑衡的虧欠之意。這本書的封面設計非常經典,藍白相間,透出一股書卷之氣,書香之味。這是一套書中的一冊,是編選的中外名家的散文經典,以饗讀者。

“説到底,才能和思想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像石縫裏的一顆小樹,雖然被扭曲、擠壓,成不了旗杆,卻也可成一條遒勁的龍頭枴杖,別是一種價值。但前提是,你必須是一顆樹,而不是一顆草……”樑衡的散文以小見大,寓意深刻,給我們以人生的啟迪。

讀樑衡,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欲滅其國,必先滅其文化。中華民族的文化歷經五千年而不絕,正是具有憂患意識的知識分子為我們的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樑衡就是他們當中最優秀的代表。如《讀韓愈》、《讀柳永》等歷史名人的起宕的人生,無不感歎中國之所以在磨難面前堅貞不屈,正是有賴於這些人的脊樑。樑衡的散文非常的優美,遣詞造句,無不是匠心獨運,尤其是文中的排比、對仗,更顯大家風範。如“身在釣魚台,心無明鏡台。鏡中有日月,隨緣照四海。”這首緬懷趙樸初的五言律詩,無不彰顯文化底藴之深厚。

讀樑衡,感受忠君報國的人文情懷。這本書中分為《人生篇》和《政治篇》兩部分。無論是《最後一位戴罪的功臣》,還是《張聞天:一個塵封垢埋愈見光輝的靈魂》,都折射出中國士層獨有的忠君愛國思想。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的詩無不以心明志,感召日月。張聞天即使在那動盪的歲月,仍不是一位革命家的本色。無論自己遭受多大的委屈和打擊,仍然堅信自己的愛國理想。

讀樑衡,感受建黨之艱和建國之難。列寧説:“忘記過去就意味着背叛。”在《政治篇》中提到了我黨之初的許多偉人,在那白色恐怖的年代,如何將黨建造成一艘駛向光明的船,帶領人民推翻三座大山,這是何等的艱難。建國後,我們的方針忽左忽右,傷害了一部人,但是我們能夠在鄧小平總設計師的帶領下,我們行將在邁向理想的康莊大道上。現在,提出中國夢,更是符合我們的願望和理想。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珍惜現在的美好,更加熱愛我們偉大的黨和國家。

讀樑衡,感受人性的光輝和理想的執著。在《人生篇》中提到的“走西口”的歌詞,不但朗朗上口,而且歌詞背後的艱辛創作過程,無不是人性的真實流露,那種真摯的愛將傳承下去,流芳千古。這些經典的歌詞,將傳承不衰。讀這些優美的歌詞,無不感到如身臨其境,與之心靈相應。在《政治篇》中,讀到的《鄧小平的堅持》,這不但是一個人的堅持理想,更是中國理想的執著。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偉人能夠承受一般人所不能擔負的苦難和不幸。作為平凡的我們,面對困難時,我們為理想而堅持嗎?讀讀這些經典散文,我們將獲得無窮的力量。

讀樑衡,悟人生,讓平凡的我們變得堅強,讓我們的理想更加豐滿,因為我們要做一棵樹,而不是一顆草。

樑衡散文集讀後感 篇4

讀了季羨林的散文之後,自己內心激動不已收穫頗多,無論在人生的感悟或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感或是為人處事的態度都有所提升。季老的散文是以十分簡潔、通俗的百姓語言娓娓道來的,通篇難以找到時下一些教科書是的人生哲學教材中充斥着的概念和説教。正如鍾敬文所説:“文學的最高境界是樸素,季羨林的作品達到了這個境界。他樸素,是應為他真誠。”

在人與自然關係的問題上,季羨林贊成張載“民胞物與”的世界觀,也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觀點。把自然界看作是人類的夥伴,對自然界的利用要使用和平的手段,而不是強制的手段。也就是説,是利用自然,不是征服自然。否則,人類會受到大自然的報復或懲罰。

在人與人的關係問題上,季羨林提出:“能為國家、為人民、為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夠百分之六十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為自己着想,他就是一個及格的好人。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道德水平越高。百分之百,所謂‘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人絕無僅有。反之,為自己着想而不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越壞。” 對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屬,還是朋友,都應該有一個二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實意相待,不允許弄虛作假。忍者,相互容忍也。

在個人心中思想與感情矛盾與平衡的關係上,季羨林的化解之法是,惟有消滅私心,“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在傳統文化方面,季老主張我們應該繼承和弘揚我們的傳統文化並將其發揚光大,但卻又不要求我們因循守舊,老守着老祖宗的東西不放而停滯不前,他鼓勵創新,順着歷史的長河發展規律的同時將老祖宗的好東西保留下來,使之生生不息。

正是基於這種人生觀,季羨林對人生具體境遇的態度,無論是對人生的不完滿、世態炎涼,還是對愛情、老年等等的論述,都顯得豁達、寬容、樂觀和實用。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應該認識和實現自己人生的意義和價值,這個意義和價值基於平實的真理。季羨林的人生哲學也許不是無懈可擊的,但卻是平實而真摯、引人向善、切實

可行。

樑衡散文集讀後感 篇5

使人生圓滑進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漸”;造物主騙人的手段,也莫如“漸”。在不知不覺中,天真爛漫的孩子“漸漸”變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俠的青年“漸漸”變成冷酷的成人;血氣旺盛的成人“漸漸”變成頑固的老頭子。因為其變更是漸進的,一年一年地,一月一月地,一日一日地,一時一時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地漸進,猶如從斜度極緩的長遠的山坡上走下來,使人不察其遞降的痕跡,““不見其各階段的境界,而似乎覺得常在同樣的地位,恆久不變,又無時不有生的意趣與價值,於是人生就被確實肯定,而圓滑進行了。

人之能堪受境遇的變衰,也全靠這“漸”的助力。“漸”的本質是“時間”。時間我覺得比空間更為不可思議,猶之時間藝術的音樂比空間藝術的繪畫更為神祕。因為空間姑且不追究它如何廣大或無限,我們總可以把握其一端,認定其一點。時間則全然無從把握,不可挽留,只有過去與未來在渺茫之中不絕地相追逐而已。性質上既已渺茫不可思議,分量上在人生也似乎太多。因為一般人對於時間的悟性,似乎只夠支配搭船、乘車的短時間;對於百年的長期間的壽命,他們不能勝任,往往迷於局部而不能顧及全體。試看乘火車的旅客中,常有明達的人,有的寧犧牲暫時的安樂而讓其座位

於弱者,以求心的太平(或博暫時的美譽);有的見眾人爭先下車,而退在後面,或高呼:“勿要軋,總有得下去的!”“大家都要下去的!”然而在乘“社會”或“世界”的大火車的“人生”的長期的旅客中,就少有這樣的明達之人。

然人類中也有幾個能勝任百年的或千古的壽命的人。那是“大人格”,“大人生”。他們能不為“漸”所迷,不為造物所欺,而收縮無限的時間並空間於方寸的心中。故佛家能納須彌於芥子。中國古詩人(白居易)説:“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英國詩人(Black)也説“一粒沙裏見世界,一朵花裏見天國;手掌裏盛住無限,一剎那便是永劫。”

樑衡散文集讀後感 篇6

今天,我讀了冰心奶奶寫的《小桔燈》這篇文章,心裏十分激動。這篇文章反映了1945年抗戰期間革命者在國民黨反動派統治下的艱難處境和對光明的渴望,讚揚了他們鎮定,勇敢,樂觀的精神。

文中描寫的中心人物是一個地下黨員的女兒。當時國民黨反動派殘酷地逮捕,屠殺地下黨員,白色恐怖籠罩着重慶上空。小姑娘的父親是位地下黨員,因黨組織遭到破壞,而離開了家。母親也因受到特務的追蹤毆打而吐了血,然而,這位小姑娘不像一般孩子那樣驚慌失措,哭鼻子,而是能夠幫着或替大人做事。這對於一個八九歲的小女孩來説該是多麼的不容易啊!

當我讀到小姑娘獨自一人上山,到鄉公所樓上打點話給媽媽請大夫,遇到作者後,平靜地回答了作者的問話這一段時,我感到她是多麼地勇敢,鎮定啊!正因為她堅信:總有一天革命會勝利,總有一天父親會回來的,到那一天,人民羣眾就可以翻身做主人了,大家的生活就會好了。所以,她有這種勇氣,有這種膽量!

在讀到作者問她吃過東西了嗎?鍋裏是什麼?她笑着回答:“紅薯稀飯--我們的年夜飯“時,我的心裏感到一陣酸楚。年夜,這是多麼誘人的時刻呀!我已經度過了13個年夜。每當這時,我不僅能夠受到父母的疼愛,全家人一起吃着香噴噴的餃子,還觀看五光十色的煙花,傾聽着闢辟啪啪的鞭炮聲。我感到這是我最幸福的時刻,我的心裏別提有多美了!可是這些東西對這位小姑娘來説卻一樣也沒有,她的母親被打傷,父親出走而不知下落,過年只能吃紅薯稀飯。然而,她仍充滿着樂觀精神。這是一個多麼堅強,多麼了不起的姑娘啊!

抗戰期間的鬥爭是殘酷的,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通過本文的學習,我更深深地理解了這一點,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努力為祖國的繁榮而學習呢?

我們要攀登科學的高峯,就需要勇氣,需要珍惜這美好的時光,學習更多的知識。我願做一個像小姑娘那樣的人,以鎮定,勇敢,樂觀的精神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做出自己最大的貢獻

樑衡散文集讀後感 篇7

散文集,是由一篇篇短小精悍、富有深刻哲理和道理的小故事彙編而成的一本課外閲讀書籍。雖然散文是由普通文字組成的,但透過這些普通文字,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生活中的一些感悟,給讀者以有益的人生啟示。

《張曉風散文集》是我讀過的第一本散文集,這部散文集精選了作者張曉風近九十篇散文,我讀後感到,每一篇散文的文風都很樸實,故事情節也不過是平常的一些瑣事,但卻很生動精彩,能讓讀者產生共鳴,從而進一步瞭解散文的中心思想和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容,讓人流連忘返,久久不肯放下。

《包子》和《一山曇華》是《張曉風散文集》中我認為含義較深的文章,主要描寫的是在當今社會上仍然存在一些不好的現象。《包子》一文通過兒子對母親的不尊敬、不孝敬,刻畫出兒子任由母親自身自滅的一種態度。文中兒子西裝筆挺,騎着威風的摩托車;而老母親卻住在黑如蟻穴的房子中,手捧着一把小炭籃與之相依為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母親是生我養我的人,我們的成長進步,都傾注着母親的關心和關愛,當我們長大成人,我們的母親就老了,就走不動了,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承擔起照顧母親的責任,因為我們不能忘記母愛的偉大,不管我們身在何處都要盡一份兒女對母親的孝心,盡一切努力關心和照顧好母親,讓母親過好幸福的晚年生活。

《一山曇華》講述了作者因與丈夫一同去夏威夷遊玩,錯過了觀賞滿山遍野、香氣撲鼻的曇花,只看見凋謝的花朵;於是幻想出了一山曇花爭相開放的景色。透過這篇散文,我的理解是,有些東西我們在得到的同時也會失去另一些東西。作者沒有因為錯過了觀賞曇花是最佳時間而灰心喪氣,而是從心裏幻想出一幅美景,從而也得到了心靈的滿足。上帝把你的一扇窗子關閉了,一定會為你打開一扇門。王羲之的蘭亭序集我沒買到,但買到了《張曉風散文集》,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我們淡忘了眼睛目睹的美景,卻記住了遲來的景色,這才是擁有。

今天,我僅僅是摘選了兩篇篇幅較短的散文,其實,《張曉風散文集》中還有許多故事可以講述,還有很多哲理需要感悟,還有太多精彩等待發現……

樑衡散文集讀後感 篇8

樂,一個人人都盼望的情感,而我就在讀畢淑敏散文當中感受到了樂!

畢淑敏是一個能將生活中的情感點滴帶入寫作中的淳樸作家。她的文章有滋有味,都是生活中的小事構成,再將她的體會,她所瞭解到的背景加入其中,便成為篇篇打動人心的散文。

她的散文有沉思篇,有人生感悟篇,有心靈處分篇等多個篇幅。一縷瀰漫着的香煙,一絲綠植芬芳,一點生機的鳥鳴,便描畫出一篇文章,一幅圖畫。

我很喜歡讀每天都冒一點險這篇散文,很有意境。文章講述的是畢淑敏的三個“險”事,教導我們人生因“險”而精彩。所以每天都冒一點險,不僅可以抗衰老,還可以活躍生活。我讀了之後感到冒險原來在人生中有這麼重要,也不禁發出感慨,多冒冒險必定會讓我增大膽量,受益匪淺。

我喜歡的另一篇文章叫精神的三間小屋。如果讓我推薦作品的話,我定會推選這篇文章為演講主題。它貼近生活,教育我們要在心間樹立三間小屋。第一間是:盛着我們的愛與恨,第二間是:盛放着我們的事業,第三間是:安放着我們的自身。

她在文中這樣闡述道:“三間小屋,説大不大,説小不小。非常世界,建立精神的棲息地,是智慧生靈的義務,每人都有如此的權利。”是啊!安放着我們喜怒哀樂的三間小屋,代表着希望,代表着生靈萬物的平和,所以,人一定心中都要有這三間精神小屋,它們是你心的核心,是你情感發泄的控制總部,是接受打擊、接受喜悦的基地。

讀久了畢淑敏老師的散文,真會不自覺地稱她為師。散文情感濃厚,內容樸實,令我看了就脱不了身,總想多看幾篇。其實我的許多經歷都和畢淑敏老師有異曲同工之妙,比如她説的“到底我重不重要?”,我曾經也有這樣的疑惑,並問過我自己這樣的問題,我在她的散文中找到了答案——我很重要!

畢淑敏那平實卻激情的散文使我久久難忘,我仍不時翻翻這篇,看看那篇。那種被畢老師渲染得瑰麗多彩的、生動活潑的故事情節,相信一定會讓我難以忘懷,而那種被畢老師描述得具有感悟、具有哲理的道理也將廣為流傳。

感謝畢老師為我帶來的樂,雖説樂自由我,但這是“樂自由書”,相信這種閲讀的喜悦,將傳遞給更多的讀者!

樑衡散文集讀後感 篇9

這本書的封皮呈黃色,醒目卻不刺眼,與它的圖案十分相配:一陣風吹來,純白的蒲公英種子隨風飄散,飄渺、空靈,十分簡潔唯美,我想也代表着我們這一代代的孩子的夢想吧。中央用孩子的字體寫着“林清玄”三個大字,給人一種親切的感覺。展開封皮,一行小而精練的小字映入眼簾:“期許少年們有天真的心,純善的心,美好的心,莊嚴的心……能在這悲傷的人間,擁有快樂。”正是這一行字,給了我很大的興趣讓我讀下去。

正式打開書時,我便被那充天真,無邪的自序吸引。和標題一樣,拉近了我們與作者的距離,向我們訴説了作者不老的心。這本書分四卷,分別是天真的心、純善的心、美好的心、莊嚴的心。每一卷的開頭都有一首精練的小詩,讀來十分有趣,我彷彿能從一首首小詩中看到作者兒時天真可愛的臉。

第一卷“天真的心”:講述了一件件小事,都是些我們生活中很平凡的事情,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事:一隻烏龜、一棵樹、一些流浪狗、一個傳説……而令我感到吃驚的是,作者用孩童般的最單純天真的視角,把最單純天真的事情,竟能寫出如此多的細節和道理。在作者的筆下,可以從一隻烏龜寫到身外之物的不重要,寫到人只看到名利金錢的悲哀……作者循序漸進,由淺到深,直擊我們的內心——那如白紙般內心的最深處的那片淨土。

而第二章“純善的心”描繪的不是一直再清澈的人或心。而是在塵世紮根,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或心。作者用這“灰色”社會中的真善美、假醜惡的對比,引起了我們對良知的新看法。

第三、第四卷則是繼續沿着之前的風格,用孩子般的筆法,給我一種親近的感覺,讓我借作者的文筆來看那充滿未知的世界。

看完這本書,突然發現書的最後也有一行小字。它告訴我們:“挫折,學習智慧;離散,學習成長。我們是不是除了課業,更重視這些優良品質的養成那?”或許,這就是作者寫這本書的原因吧。

樑衡散文集讀後感 篇10

前段時間無意間在圖書館的桌子上發現了這本書,當時沒什麼感覺,就隨便翻了幾頁,本以為沒什麼好看的,因為經常碰到這種情況,也沒發現什麼好看的書,而且很久沒看課外書了,但是那天晚上在圖書館看到閉館,並且借了回來.自己帶的書動都沒動,可見當時我是深深的被這本書吸引了。也許是很久沒有閲讀的緣故,也許是一時興起,當時感覺這本書很不錯,就一直看了下去。我感覺這本書確實挺不錯的,畢竟現在很少有人去好好的去看完一本書,除了對自己興趣很大的,要不就是小説什麼的。當然也不能否定看小説是沒有好處的,但這種大家的作品越來越很少有人去看了,雖説現在大多數人知道各方面的大家的名字,但很少有人去閲讀他們的作品。這本書涉及了很多方面,包括人生,愛國,孝道,朋友,世態炎涼,有為有不為等等很多,不過對我印象最深的是有為有不為這方面,以及季老先生的寫作風格。

對於有為有不為:書中寫道:“為”,就是做,應該做的事,必須做的事,這就是“有為”;不應該做的事必不能做,這就是“有不為”。中國有句古話:“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可見善惡是有大小之別的,應該不應該也是有大小之別的,並不是都在一個水平上。什麼叫大,什麼叫小呢?這裏也用不着繁瑣的論證,只需動一動腦筋,睜開眼睛看一看社會,也就夠了。希望每個人都能有為有所不為,一旦“為”錯了,就依然回頭。這是我總結這本書關於有為有所不為的主要介太多,但足以讓人對此有很好的理解,發人深思。像我們學生現在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自己能夠好好想想。

對於季老先生的寫作風格:季老先生學貫中西,所以他的散文涉及的事物多,範圍廣,文中引經據典之處也頗多,所以需要慢慢地咀嚼,細細地品味,在咀嚼品味中產生畫面感來。如《西雙版納禮讚》中寫道:“你看那參天的古樹,它從羣樹叢中伸出了腦袋,孤高挺直,聳然而起,彷彿想一直長到天上,把天空戳上一個窟窿。大葉子的蔓藤爬在樹幹上,伸着肥大濃綠的胳臂,樹多高,它就爬多高,一直爬到白雲裏去。一些像蘭草一樣的草本植物,就生長在大樹的枝幹上,驕傲地在空中繁榮滋長。大榕樹勁頭更大,一棵樹就能繁衍成一片樹林。粗大的枝幹上長出了一條條的腿;只要有機會踏到地面上,它立刻就深深地牢牢地鑽進去,彷彿想把大地鑽透,任憑風多大,也休想動搖它絲毫。芭蕉的葉子大得驚人,一片葉子好像就能搭一個天棚,影子鋪到地上,濃黑一團。”讀着這樣的文字,我腦中立刻就浮現出在新馬看到的那種樹枝上長草的大樹、南方看到的大榕樹,當時也無比驚訝於他們的奇特,卻無法用語言來描述,只好用相機記錄下來,刻印在腦海裏。

總之, 季老的散文不像小説那樣有扣人心絃的情節,吸引人一口氣讀完。讀季老的散文適合午後坐在藤椅上,捧一杯清茶;或晚上斜倚牀頭,伴一盞清燈。讀季老的散文,能讓人心靜下來、淨起來,讓人的生活節奏慢下來、再慢下來,讓人遠離塵囂、遠離浮躁,進入一個清新淡雅的世界。心情不好或者煩躁的時候,可以拿來淨化內心,平復情緒。紹,書中講了很多,也舉了很多古往今來的例子,語言精練質樸易懂,沒有很多的繁瑣的理論分析,使讀者願意讀。雖説道理沒講

樑衡散文集讀後感 篇11

説實話我對散文集這種書從來沒有產生過興趣——我偏愛小説帶來的新鮮刺激,散文我也沒接觸過多少。

應老師的要求,我和媽媽去購買了一本《張曉風散文集》。得到書後,迫不及待地翻開了第一頁,這一看便不可收拾。

第一次看她的文章《到山中去》就深深地被折服了。

她對景物,心理等的描寫真是無微不至且恰到好處,普通人難以做到她那樣的語句優美,彷彿感同身受的愉快。我就從《到山中去》這篇文章中聞到了她所述的“山之氣息”。

那種草木的清香一如她的文字般令人心醉神迷。

現在的文字越來越浮誇了,總能看見許多新詞新用法——時代在進步。但在這樣躁動的中國文壇裏,已難以看到張曉風這樣的古典氣息,一種浪漫。或許是她超乎常人的細膩與深度才能寫出如此美的文章。

而不是用好詞好句建築起的風花雪月,看似優美,毫無意義。只是為了賣弄自己的那一點點的文采。這樣不是在污辱文字嗎?!所以這就是我喜歡她的一點,她不會讓我覺得她故弄玄虛。

看完整本書後我感觸頗深,我從內心裏敬佩她。

她很感性,她懂得觀察與思考,配合她精準的描寫……這一切一切都是我要學習的。作為一名國中生,我的意境還遠遠不夠。

然而在看完她的文章,她的故事後,我才懂得這一點。

夜晚,臨睡前,端起一本書,關掉了愛聽的流行音樂。那個白衣飄飄的年代,那種在現代化城市裏感受不到的質樸,從她字裏行間裏對情,愛,樹,山,人的敍述中體現。浮躁而疲憊的心竟在看書時變得清爽暢快,這想來也是奇怪的事情。

真的不知怎樣形容,她教會了我,太多太多。她的悲涼與温暖我都能感受,或許這就是她的魅力所在,給我一抹觸摸不到的清新。

我置身在泉水中被典雅薰陶着,這裏有無限的可能,天馬行空。

唯有一個“美”字能形容這座寧靜的心靈花園,被細雨滋潤,同時又被陽光包圍,燦爛而悲傷地開滿了文字的花朵。一切的不可能,在筆尖的旋轉下都是順理成章的。

我會一直追隨着,抵達彼岸。

樑衡散文集讀後感 篇12

饞了!隨手從書架取下林語堂大作。這本是三九折買來滴!當時,只是因為他是大家,相信他一定不會令我失望,定會對於我的人生有所啟迪,所以入手。

昨晚,信手翻閲《林語堂散文》,至《論讀書》,不禁又有朗讀,拍案,會心微笑,鼓掌大笑滴衝動。大師果然不負我之所望,知己呀!

大師説:“孟子曰,人之患在好為人師。”警醒呵,第一次看到這句古訓,反省!偶爾我也會站着説話不腰疼,雖説旁觀者清,畢竟事未臨頭不能真正設身處地為他人着想,只能想當然地侃侃而談,把書中的大道理強加給人家,強勢地指責或批評,不顧忌他人感受,不講究方式方法,冷靜滴想想,微薄的內心並不能完全服人,卻要從態度上壓倒對方,氣焰囂張,不可取呵。

大師説:“今人讀書,或為取資格,得學位,在男為娶美女,在女為嫁賢婿;或為做老爺,踢屁股;或為求爵祿,刮地皮;或為做走狗,擬宣言;或為寫訃聞,做賀聯;或為當文牘,抄賬簿;或為做相士,佔八卦;或為做塾師,騙小孩。”這些情態基本同樣適用於今天哪?!指責國人以讀書為名取利祿之實,但能撼得動教育體制的力量在哪兒?當然還有一句,“有人拿父母的錢,上大學。”這令大師不齒的現實,同樣在今天也遍地開花呵?!我忽然想,大師如果不能撼得動這現象,那麼是否大師把浪漫滴讀混同於求生存的讀了囁?是不是讀書本來就分很多種,只有等自己的人生奮鬥到一定高度時候,才有資格進入下階段的讀?果然,大師接下來説,“今日所談,非指學堂中的讀書”噓^果然!大師提醒學子不要讀死書,要透過文字看本質,持懷疑態度做學問。

接着,轉入正題,是自由讀書。大師説:“讀書的意義,是使人較虛心,較通達,不固陋,不偏執。”這一點我是深有體會,射手座的強勢主觀使我極容易鑽牛角尖,但讀了一點書,開了一點竅,發現前面的路還很寬,何必每每自尋煩惱,換個角度看問題,並不是天塌地陷的危難,樂觀的活才是正理。就是這句,“幼時認為什麼都不懂,大學時自認為什麼都懂,畢業後才知道什麼都不懂,中年又以為什麼都懂,到晚年才覺悟一切都不懂。”現在處於中年的我,回憶前面的路,發現幼年時是多麼滑稽好笑可愛,因為不懂,所以對什麼都感興趣,盲目地摸索痴迷地流戀。青年時以為頓悟了,終於成年了,多了幾許憂愁幾許忐忑,其實只是看見了幼年時的可笑。中年時以為這次真得成熟了,所以有一點感觸就忙着記下來,熱衷於不停地寫,記錄,慨歎原來這才叫‘知道’,漸漸,發覺,有些東西並不是那樣,就微微地有些茫然起來,呵,原來就是在變老。

大師説:“讀書的主旨在於排脱俗氣,不讀書便語言無味,面目可憎。”具體我也不敢妄言,但讀過一點書後,真得偶有話不投機半句多之嫌,不僅如此,即便那人的笑聲刺耳,都會令人不爽。我想,這跟健康報上的氣味説有雷同罷,各人找適合各人氣味的朋友才是。若讀得書是適合自己口味的書,那麼此種讀書必定是會影響人的談吐及思維方式的,有興致地讀,必定有所收穫;為賣弄而淺薄地強讀,必定食古不化疳積胃滯。所謂“讀書須求氣質相合。”

大師説:“有你所應讀,我所萬不可讀,有此時可讀,彼時不可讀,即使有必讀之書,亦決非此時此刻所必讀。見解未到,必不可讀,思想發育程度未到,亦不可讀。”讀書需順其自然之勢。世上無必讀之書,各人有各人的生存狀態,當某人某日某種心境下,有了某種讀得衝動,想應和心境地讀,必能在彼時讀出一時之味來。比如,我國小時候鑽在閒置書堆裏讀《紅樓夢》,只是少年時期的春心萌動,好奇它與課本的不同,感受它直抒男女之情的奇妙。二三十歲,關注的是人物的關係,人物的性情,場面的恢弘。

大師説:“讀書必以氣質相近,凡人讀書必找一位同調的先賢。找到師法對象,全心投入、氣質浸潤。找到思想相近之作家,找到文學上之情人,心胸中感覺萬分痛快,而魂靈上發生猛烈影響,如春雷一鳴,蠶卵孵出,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這是我最欣喜的一段收穫。我記得以前我説過,我找到了我的羣,我一直相信有那麼一個羣,這個羣的人無需太多解釋就能理解對方。因為大家氣味相投,想想滿眼都是我的菜,各種喜歡各種有愛,那麼就不會有太多的不融洽不和諧。我相信從星座血型裏我們都能找到這種類同感,而讀書,使我們尋找組織的強度更大,能夠感應氣質性靈相近的同類更多。

開卷有益,想必也是要有氣質相合的卷,才能遭遇閲讀滴歡喜吧!

樑衡散文集讀後感 篇13

我一直討厭散文,不止是因為考試要考,而且還因為呆板無趣,看着想讓人睡覺,每次看着看着都是迷迷糊糊,讓人討厭。所以我的書架上什麼書都有,就是沒有散文集,。像什麼朱自清﹑老舍﹑巴金等人的散文實在是除了被迫才讀幾篇,否則幾乎不看,因為這是在太無聊了。

但是,相比之下我認為汪曾祺的散文要比其他人好多了,他的散文輕鬆自在,而且總會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一絲絲隱祕的幽默,讓人嘴巴一咧,會心一笑。他的手法很有意思,總會在文中一些微妙的地方加上幾句看似文不對題的幾句話,卻又在無意間把文章提升到了另一個層次。

有人評價:汪曾祺的散文沒有結構的苦心經營,也不追求題旨的玄奧深奇,平淡質樸,娓娓道來,如話家常;汪曾祺的散文寫風俗,談文化,憶舊聞,述掌故,寄鄉情,花鳥魚蟲,瓜果食物,無所不涉;汪曾祺則是要從內容到形式上建立一種原汁原味的“本色藝術”或“綠色藝術”,創造真境界,傳達真感情,引領人們到達精神世界的淨土。

在這本書中他的《跑警報》很有意思寫出了西南聯大在昆明時逃飛機轟炸時的許多趣事,當預行警報的燈籠掛出,人們從驛道撤入郊區的深山老林,警報響起後,男生手裏提了一大袋零食在宿舍門口等人,直到女生出來了以後上去“嗨”一聲以後欣然地並肩走出後門帶着閒適的心,嘴裏啃着零食,又因為是跑警報所以不能悠哉悠哉的,得帶一些危險感,但還是顯得不緊不慢。讓人不得不感慨道:“原來跑警報也可以這樣”

又比如説《五味》他用了風趣的筆法寫出了全國各地的飲食習慣以及一些趣聞,比如山西人的酸,四川人的麻辣,無錫的甜,當然包括全國各地的人都喜歡的臭豆腐。是的,中國人口味之雜也,敢説堪為世界之冠。 當我仔細回想一下後,也就發現原來《舌尖上的中國》應該是根據這篇文章改變的吧。我當然也喜歡他的《端午的鴨蛋》就連上課時也很想知道老師到底是怎樣上這節課的。

我比較喜歡的還有《多年父子成兄弟》,一對父子之中並不需要過多的語言,那無與倫比的“孩子王”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早春的時候帶着一大堆孩子在田野上狂奔,“我”初戀時,父親在一旁給我出餿主意,這種父親哪裏能夠看見:如此民主而且回去理解孩子,從孩子身上學會不怕擔干係,只是本着同學有難就要兩肋插刀的的淳樸精神而去幫助他們。兒女是屬於他們自己的。他們的現在,和他們的未來,都應由他們自己來設計。

文如其人,汪曾祺散文的平淡質樸,不事雕琢,緣於他心境的淡泊和對人情世故的達觀與超脱,即使身處逆境,也心境釋然。

我真的很喜歡這個作家和他一樣幽默自在的散文,自由自在讓人一看上去就可以輕而易舉的理解,他並沒有苦心去鑽研如何寫,同時也不用我們廣大的讀者去鑽研如何讀,只是像飯後的水果讓人心裏甜滋滋的,只是需要一顆輕鬆自在的心。

樑衡散文集讀後感 篇14

今天上午,我懶洋洋的躺在牀上,無事做,隨手拿起張曉風散文來,第一篇便是我愛上他的理由,幾行字映入眼簾,“一筆簡單的雨荷花可給出多少形象之外的美善,一片亭亭青葉支撐了多少世紀的傲骨。”荷花與傲骨?多麼恰然的配合,於是馬上翻到下一頁,去細細品味張曉風的畫晴。俗話説:好天氣=好心情。《畫晴》就是這樣,雨後的天晴竟然讓作者比喻成:“心理上就覺得似乎撿回了一批失落的財寶。”這時,濟南窗外是一片陰鬱,剛剛悶悶的心情突然有陽光射入的感覺,快樂也在周圍饒來饒去的我繼續翻看,幾乎熔入了《畫晴》的世界,彷彿也享受到勃勃的生機,大自然造物的神齊。有生命和無生命的東西都那麼可愛。於是,我想,晴天能給人帶來什麼,尤其是雨後的晴天,一縷陽光斜射進屋子,清風送來雨後的芬芳,窗外小鳥嘰嘰喳喳的叫着,天空澄着一股透徹的藍。我享受着生命的生機勃勃,不能把自己憋在屋子裏呀。於是,我們踏去了門,我們一起去找“晴”。張曉風就是這麼一個人,凡事隨意而行,雖然顯得調和,但也無所謂,我也是這麼一個人,總是被突發奇想攪亂了生活的章法。

“我只想消磨一個極好的太陽天,只想到鄉村裏去看看五穀六畜怎樣欣賞這個日子。”在雨後的晴天,來到一個空曠的廣場,在那黃綠不均的草地上延續我們的夢,我陶醉許久,定神一望,不禁一笑,這兒沒有什麼奇花異草,也沒有任何仕女雲集,但究竟是為什麼能這樣吸引人呢?也許我們愛的,享受的就是這份寧靜,恬淡和收斂。小草上的露珠,野花的香,大石的光滑 ,我們的閒境,羨慕小草,只因我們不能和着風擺動,草兒們一起擺動,就成了海,羨慕那雲,只因我沒有云樣的筆,去勾勒我的藍天,曉風遇到了一羣孩子,當地的孩子們的話引出了《畫晴》:

“她有點奇怪,不是嗎?”

“我們這裏從來沒有人來遠足的。”

“我知道,”有一個較老成的孩子説,“他們有的人喜歡到這裏來畫圖的。”

“可是,我沒有看見她的紙和她的水彩呀!”

“她一定畫好了,藏起來了。”

我靜靜地想,可不是嗎,我們的生活也幾乎是被描繪出來的,而我們就是那持筆的畫家,快樂時,就給天空抹上快樂而又透徹的藍,又用雲的絲柔給予裝飾,高樓大廈也是挺拔的,孩子們臉上也有如花一般美麗的笑容,傷心時,你用一塌糊塗的灰附着着畫面,彷彿天都要為你的悲傷而動容,我們都是畫家。而張曉風則用文字將“晴”描繪。

也許我們真的很眷戀廣闊的草場,那裏可以放飛我們的心靈,想起城市的街道,想起兩側壁立的大廈,還有那一線天空,真的彷彿置身於死陰的幽谷。咦?你把畫藏起來了,那就把心底的晴天獻給我們吧!!!

樑衡散文集讀後感 篇15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表達了我們對父母、對長輩的尊重。然而,現在的我們,有幾個人真正的做到了孝呢?我讀了畢淑敏的《孝心無價》這篇文章,有了很多的感觸。

這篇文章主要表達了畢淑敏對“孝”的理解。我對她文章中的語言有着自己的理解,有着自己的感悟。“父母走了,帶着對我們深深得掛年,父母走了,遺留給我們永無償還的心情。你就永遠無以言孝。”

或許我們每個人都對自己的父母説過長達以後要孝順他們,可這句話是有期限的,我們卻都忽略了這一點,總想着拼命的學習、工作,總想以更好的條件來孝順自己的父母,從而使我們對父母的孝一拖再拖,但人生是短暫的,父母可能在我們盡孝之前離開我們。

那是對父母深深的愧疚,是在我們心中永遠無法彌補的對父母造成的傷害。作者在文中也提到了兩個關於“孝”的例子,其中一個是苦孩子求學的故事,他的家庭十分困難。

父親逝去,弟妹嗷嗷待哺,母親只有去賣血供他上學……我認為他很自私,或許他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使生活更好,但他在實現這個理想的過程中已經對母親造成了莫大的傷害,這種傷害是無法癒合的。

孝,其實很簡單,它可以是父母勞累時遞過來的一杯熱茶,可以是父母工作一天回到家後吃到的噴香的飯菜,可以是父母辛苦時的捏肩捶腿……無論這種行動是大是小,是輕是重,只要是我們發自內心的,這就是孝,就是我們對父母無限的愛!

樑衡散文集讀後感 篇16

好的書讓人受益匪淺,有可能終生受益。讀散文集,更是能讓你的情操在相應的時間裏得到陶冶。在眾多的散文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畢淑敏了。她的作品,一掃20世紀80年代末文壇瑣碎平庸的文風,被人稱讚為是“對當代小説的一種拯救”

畢淑敏,國家一級作家,從事醫學工作20餘年,拯救過無數垂危的生命,幫助過無數來訪者走出生命的低谷,被譽為“文學界的白衣天使”。

故事的起伏,精湛的文筆,讓我不得不讀了一遍又一遍,感受了一次又一次,其中有一個片段讓我感悟至深:

“為什麼不讀書”?夏導問。“沒錢”“為什麼沒錢”?“因為錢在我媽媽那兒”。“你媽媽在哪兒”?“我不知道,我媽媽跟着人跑了,她不要我了,她把家裏所有的錢都卷跑了。就剩下我和爸爸,爸爸説他一個人也要供我讀書,他就上山挖藥材,他在最陡的崖上看到了一兜貝母,人家都看到那兜貝母了,可是誰也不敢去採,只有我爸爸上去了,他就再也沒回來。”這篇《源頭朗》在描寫火石到大城市生活、求學的同時,亦表現了苦難人物心中理想和現實壓迫的種種矛盾。

著名作家賀紹俊曾經説過“畢淑敏與其説是一位作家,不如説是一位心理學家,她的每一部作品都是針對我們的心理疾患而開的心靈處方,這源於她的善良和對人的心裏隱祕的洞悉。”

讀畢淑敏的書,能體會到一種特別的愛,讓我沉思許久……

樑衡散文集讀後感 篇17

正如遲子建在自序裏寫的那樣,春天,是一點一點化開的。

她的文字,就像春天,被化開了。是那麼明媚,卻樸實,柔和,不虛浮,不華麗,時而活潑,時而輕盈。

其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傷懷之美》、《鶴之舞》和《龍眼與傘》這三篇文章了。

最愛《傷懷之美》,不為別的,為的是那意境,一個我喜愛,卻沒有真正明白的朦朧意境。

文章講述了作者經歷的三個有着傷懷之美的珍貴片段:第一個片段是作者八歲的時候在黑龍江魚汛時所聽到的、感受到的蒼涼而孤獨的景象;第二個片段是作者在1991 年底一個人在日本登別泡露天温泉的情形,那也是一種無法言説的傷懷之美;第三個片段是作者在1993 年的9 月25 日在黑龍江上看黃昏的情景,那是忘我的、脱離世俗的傷懷之美。

傷懷之美是什麼?那才是它真正吸引人的地方。我覺得傷懷之美就是天堂的氣息,也是天堂的絕唱。那是多麼無與倫比的美啊!它不同於世俗的美,而有着清冷的氣質,神聖而憂傷。它同時也帶來了絕望,卻不同於塵世的絕望,它更融入自然,給人以空靈的感覺。正如作者所説,它為什麼能打動人心?因為它浸入了一種宗教情懷,一種神聖而不可侵犯的憂傷之美。也因為那幾個片段,讓它成為了珍貴的回憶。

再説説《鶴之舞》吧。文章講的是齊齊哈爾的鶴。齊齊哈爾因為有丹頂鶴棲息而得名”鶴城“,十多年前作者目睹了丹頂鶴的”日出“,從而感受到自然是屬於動物們的,人類只是其中匆匆過客。

這或許是一篇描寫人、丹頂鶴與自然的文章吧,雖然言語間並沒有那麼明顯。白鶴讓作者明白,人並不是自然的主人,可是全人類會明白嗎? 白鶴的壽命與人相當,可又有誰能懂它們的忠貞與孤寂呢?自然是屬於那些精靈的,永遠都是。

《龍眼與傘》,標題看上去十分奇怪,可細讀了內容,內心卻感慨萬千。

它講的是母親為作者送傘被作者粗暴地拒絕,到後來聽到一位老師的故事,作者才深切感受到母愛就像故事裏的龍眼一樣,外皮乾澀卻內裏甘甜。

母愛從古至今被比喻為無數美好的事物,但看完這篇文章後,我覺得龍眼是對母愛最貼切的比方。在現實生活中,母愛或許不擅表達,正如龍眼乾澀的外皮,讓人提不起興趣;可是你仔細看母親的愛,會發現它其實很偉大,正如龍眼裏甘甜多汁的果肉,讓人心滿意足,恍然醒悟。

我很喜歡遲子建在自序裏的一段話”春天在一點一點化開的過程中,一天天羽翼豐滿起來了。待它可以展翅高飛的時候,解凍的大地,又怎能不做了春天的天空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7w79y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