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文祕 >徵文演講稿 >

中國夢中國魂

中國夢中國魂

中國夢 中國魂

中國夢中國魂

(一)

對於中國夢,不同人心裏會有不同的構畫。國富民強是美麗祈願,經濟發展是不懈追求,人民安康是美好希冀。在清末裂紋縱橫的黃土地上衣衫襤褸的流民黑白分明的雙眼裏,我看到的夢是衣食無憂;在五四運動舉起滿街橫幅走上街頭為國請命的年輕學子堅定的眼神裏,我看到夢的是愛國進步民主科學;在被日寇燒焦的國土上縱灑落的熱血裏爬起的雙眼佈滿血絲的軍人被炮灰污黑的面孔上,我看到的夢是國家的獨立和民族自強——長江黃河哺育的中國人,終有一天能在世代居住的中原之土上自由的耕種和歌唱;在新中國巍然屹立熹微的晨光裏勞動的工人洋溢激情和熱忱的臉中,我看到的夢是對中國的希冀——擺脱落後和貧困,擁抱富足之明光……這些煌煌之夢在經歷虎門狼煙甲午戰火辛亥征伐五四呼號抗日烽燧以致建國後國際局勢風起雲湧改革大潮風生水起的今日,似乎已經不那麼遙遠:國家民族業已獨立,經濟發展如日蒸騰,商周時代便有先民寫下的《詩經》中“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小康之夢也已劃入建設的藍圖並初具架構。國是有世界影響的大國,民為擺脱衣食温飽之憂並求更高水平生活的人民。如此,中國夢似乎清晰可及了。

我閉上眼睛,在思想的山川河谷裏無數次的遇到中國。我要去問詢他的夢。他或站于山巔上,或立於水涯上,或是隱沒在江風草澤裏。衣帶翻卷,背影高曠,我捨不得移開眼睛的觀察他。等他回過頭,我心中卻驀然升騰起無法言説的悲哀——那雙眼睛,是如何空洞茫然——那是靈魂日益淡薄的跡象啊。

靈魂,靈魂!是的,他有硬實力構築的軀體,卻在構築自己夢的時候,發現自己的靈魂已經淡漠。他發現自己沒有更多的精神給養的雨水,將要渴死的靈魂站在沙漠的中心舉起雙手卻永遠等不到雨滴落下啊。這幾百年來,他遭受了太多肉體和精神上的折磨呵,他從雷電猙獰下的污泥濁淖中爬出來舉起雙手對天發誓要讓自己強大,於是他在以後的日子裏用幾乎所有的精力修煉出一副像夸父那樣強健的身體——天地之精,日月之光。但是,在某個明月照江的夜晚,他獨自徘徊到水湄,俯視水中自己的面孔。他看到了自己空洞的眼睛。

這時他才想起,他取回了軀體,卻把自己千年的文化靈魂丟在那些個雷雨夜裏了。

有些時候,一個人放棄的越多他就越富有。但如果他放棄了靈魂,他會一無所有。

(二)

何為中國?

在商周時期的史料典籍裏,會發現“中國”早先是“中間之地”的地理範疇,即今日河南西部一帶,古亦稱中原。“中國”一詞首先見於周武王時期青銅器“何尊”。其銘文雲:“唯王初壅,宅於成周……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餘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意思是説成王初遷居於成周(洛陽為中心的地區)。武王克商後,在廟廷祭告於天説,我將居此中國,自此治理民政。《尚書‧梓材》載:“皇天既付中國民,越厥疆土於先王。”言皇天付中國之疆土與民眾於武王。後來,“中國”漸漸成為與“四夷”相對的概念。《詩‧小雅‧六月》序:“小雅盡廢則四夷交侵,中國微矣。” 《左傳》僖公二十五年:“德以柔中國,刑以威四夷。”中國之所以為尊,是因為它不同於“夷”。孔穎達説 “夏大也,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夏一也”。(《春秋左傳註疏》),禮儀服章代表的華夏文化才是中國之所以非蠻夷的明證。匯聚華夏文化之精粹的中原之地也日益得到國人文化心理上的認同,以至於影響到後來與中央漢王朝抗衡甚或入主中原的遊牧民族。《遼史‧張礪傳》載:張“礪奏曰,今大遼始得中國,宜以中國人治之。”契丹族起源於西遼河,國土盛時據有如今東三省、內外蒙古等廣大地域,只有當期疆域接近黃河流域,接近中原之地文化核心之時,才認為“得中國”……

千載以來,在從國民心理認同而言,中國絕不僅僅是一方土地,更是土地上生存繁衍的人們創造的華夏文化。自此而下千載,文化的血脈在時間的沙河裏始終殷紅。文學、哲學、歷史、宗教、美術、音樂……這些在中國之地浩蕩的平原草澤山川湖泊中盛開的曼陀羅是如何迷醉了一代代孩童的雙眼啊。那些高冠廣袖的文人,那些揮斥方遒的政客,那些爭戰殺伐的將士,那些落筆煙霞的畫者,那些巧奪天工的匠人,無一不在用生命澆灌了華夏的文化——那才是中國之魂呵,詩經的蒹葭蒼蒼楚辭的雲中君湘夫人漢大賦的上林子虛樂府的飲馬長城窟及至唐宋元明清詩詞戲曲話本小説,老子莊子孟子孔子惠子程頤朱熹王陽明陸九淵王夫之,大同雲岡石窟洛陽龍門石窟麥積山石窟敦煌莫高窟,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金石玉漆木玻璃竹角雕,青銅器玉器瓷器以及絲竹管絃高山流水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漢宮秋月胡笳十八拍。光華流轉,矞矞皇皇,可耀千古。

文化,國魂,中國所以為中國。

中國既存,才可言夢。

(三)

中國文化自近代以來出現斷層。

鴉片戰爭後國門打開,在水晶紗紙中封存並歷代傳承的中國文化開始直面歐風美雨。中國之地上方數千年封閉的空氣裏開始出現新鮮的躁動氣流,並逐漸圜轉成西學東漸之風,中國文化開始經歷數千年未有之大變革。維新時期康有為《孔子改制考》便已開始披着孔學的外衣宣傳新政,及至新文化運動,民主科學漸成新潮,白話開始蔚為大觀,孔家店被打倒,其間新的思想固然可貴,但是不可避免的使一些優秀傳統文化被封存入土。 而後北伐抗日內戰硝煙瀰漫,文化屢遭戰火蹂躪,但文脈猶存。上世紀文化大革命是文化的十年浩劫,那是數個雷雨夜中最為可怕的一晚,吸納了世界上所有黑暗的夜被血色的閃電撕裂,縱橫的雨狠厲地敲打着黃土,冤屈、毀滅和鮮血結成猙獰夢魘。而後終於雨霽天晴,撥亂反正後民主法治建設逐漸完善,但是文脈已然氣息奄奄,改革開放後新潮的現代資本主義價值觀打着文化多元的幌子開始湧入,拜金主義抬頭,文化殖民已成為常態。在新時代迷醉於薯片可樂好萊塢大片説着火星文並在學校中年復一年誦讀英文的80後90後00後們,歡呼着去追求前方新世界的地平線,卻少有人回頭看看西邊天空中民族文化漸漸收斂的夕光。那大平原上的火燒雲獵獵燃成悲壯,其下平沙千里,風中有歷史空空蕩蕩的迴響。

(四)

記得有次去聽雪小禪在北大的講座,主題是“那些戲,那些伶人,那些愛情”。雪小禪固執地在講台上一遍遍講着她的戲曲情結,穿着傳統的黃藍戲服和繡花鞋,忘我地一曲曲唱着戲。而後同學發言。一個瘦高個兒,眼神深沉的男生説,他摯愛崑曲,有次他花錢請同寢室兩個同學和自己一同去聽百講的《牡丹亭》。在杜麗娘唱到《離魂》一折時,他眼含熱淚,看向身側兩位同學,發現同學早已經在觀眾席的昏暗中睡着了。只有那些白髮蒼蒼的老人,和自己一樣內心情感翻湧不能自持,眼裏有淚光。

於是他問道,今日白髮人能看到崑曲,而當我們白髮的時候,我們是否還有崑曲可看?

教室裏一片靜默。

良久,雪小禪輕輕説,那要看在座的諸位。

擲地有聲。

(五)

而今,我們談到中國夢。

在我眼裏,中國夢,是文化復興之夢,是文化的血脈在每一箇中國人身上流淌。由此,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是中華民族。我們是牢固地將自己植根於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以求同樣的伸向天空,在陽光裏結出果實的先民的後人。無論我們是站在姑蘇寒山寺徽州西遞村還是秦淮燈影富春柔波里,還是站在長安馬嵬坡黃河風陵渡乾陵黃土塬下邊關烽火台上,亦或是站在異國他鄉隔着太平洋的水聲浩蕩隔着亞歐大陸草原無邊際的廣袤與蒼涼,只要我們能夠在回想自己民族的文化時眼含熱淚,便是心有所歸的無量幸福。

文化中國夢,構築的便是中國之魂。是上下五千年泱泱大國之魂,縱有千古,橫有八荒,每一代肉體生命湮滅之後,精神之燈火依舊傳承不息。它更是每個人豐富而高貴的靈魂,在每個人心裏結成向善向美之夢。它讓每一寸土地都變得美麗,讓每一顆人心都變得高尚。

中國夢,中國魂。

標籤: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wenmi/zhengwen/gy8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