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文祕 >新聞報道 >

逐夢路上國旗下演講稿

逐夢路上國旗下演講稿

追逐夢想之路就是意志品質的較量,誰的意志品質更堅定,誰就能笑到最後。下面為大家推薦的是逐夢路上國旗下演講稿20xx,歡迎閲讀參考。

逐夢路上國旗下演講稿

篇一:逐夢路上國旗下演講稿20xx

在那個深夜,外面的世界車水馬龍,周圍的世界安靜屏息。我在想,我所追逐的那個夢到底是什麼。

記得很小很小的時候,我就被送去學鋼琴,雙排鍵,學跳舞,學繪畫。各種各樣的課餘活動將我的生活填的滿滿當當的,以至於我在想:長大了我要做什麼?音樂家?繪畫老師?舞者?迷茫的念頭促使我繼續學下去。但很可惜,因為種種原因最後在我的生活中只留下了樂器的影子。那個時候很累啊,阿姨成為了我的鋼琴老師,將我的生活安排的除了必要事情之外便是練琴練琴再練琴,面對着枯燥的曲譜,黑白相間的琴鍵,我只能一遍又一遍的練習,努力地去達到他們所期望的要求,再一遍遍地按照他們的想法進行了無上限的考級活動,我承認當每次收到考級通過的證書時我有興奮,當每場音樂會成功落下帷幕時我有為這十幾年的堅持而感到欣慰,但是這並不代表這就是我追逐的夢。

這十幾年我所追逐的夢到底是什麼。畢竟愛好只是人生的調味劑,而並不是引導大局的主菜。這是我一直認可的。

直到那天,意外的有了空餘的時間能到久違的公園轉轉,周圍的花草樹木尤為親切,彎下腰,小心翼翼的拾起掉落的一旁的蒲公英,我如同小時候那般,輕輕地吹了一口氣,便看見大大小小的絨毛在空中飛舞,任由微風將它輕輕搖擺,再帶它去向未知的地方,在陽光的照耀下,我卻驚奇的發現,無論風將它們吹的如何起伏不斷,這羣小小的絨毛卻依舊朝着那一方蔚藍的天空不曾片刻轉移。至少,它們知道自己仰慕在那一方天空上太陽的東昇西落,生活在那一方藍天下的鳥兒可以自由飛翔,所以,它們也想生活在那一方的天空下,體驗一下別樣的自由。

對呀!

我這十幾年追逐的不正是自由嗎?

從前過着的是追求快的生活,趕着考級,趕着比賽,趕着一切老師們所安排的事情,缺失了屬於自己的時間,但是在快生活之上,跟着快,我更在追逐輕鬆、自由的生活。而自由,便是我消失已久至今都還沒追到的夢。

而現在,我正在逐夢路上。

雖然追逐夢的旅途必定不平坦開闊,但還好那一方藍天一直在,而每一個明天都是追逐夢的新一個起點。

篇二:逐夢路上國旗下演講稿20xx

曾經駐足在操場邊上,痴迷地看着籃球在那羣玩伴手裏跳躍飛舞,活力四射,我卻不能走近;曾經在月朗星稀的晚上,聽着室友鼾甜的夢語,伴着他們幸福的睡相,我輾轉反側,難以入夢。

我的夢在哪裏?我很迷惘。

父母寄予我太高的期望,他們希望兒子出類拔萃、卓然不羣。我也曾有這樣的心志,刻苦學習、心無旁騖;修煉品行,處處用心。可是當我有一天突然發現,我的微小失誤連父母都不寬容,我的身邊沒有一個可以傾訴苦悶的對象時,生活的色彩便在我面前一點一點地消失了。每天一樣的飯菜,每天一樣的課堂,每天走同一條路,每天都是灰色的心情。一切的一切都是這樣平淡無味,我體會不到生活的樂趣。我是個孤獨的行者!

考試以後,別的同學都如釋重負,狂奔到球場釋放青春的活力,我卻一人獨坐在教室,望着窗外秋意漸濃的景色,不禁悲從中來。成績怎樣不願去想,只感到滿心裏都是惆悵、落寞、淒涼。毫無鬥志、百無聊賴,只好選擇去圖書館尋尋覓覓……一本一本,包容着智慧與思想,知識與真理的巨着呈現在眼前。我漫無目的,一冊一冊地翻閲着,終於一則故事牽住了我的目光:有一次一名新聞記者問大文豪蕭伯納:“蕭伯納先生,請問樂觀者與悲觀者的區別何在?”回答是富有啟發性的:“這很簡單,假如桌上有一瓶只剩下一半的酒,看見這瓶酒的人如果高興地大喊:‘太好了!還有一半!’這就是樂觀主義者;反之,如果對着這個瓶子歎息:‘糟糕,只剩下一半了!’那就是悲觀主義者。”故事看完了,我思緒翻騰,我不就是那個悲觀的人嗎?

辦完借閲手續,帶着那本書走出圖書館,走在校園的小路上,彷彿身旁伴着無數智者。我微笑着與迎面而過的認識和不認識的老師或同學招呼致意,走到操場的一角,在一塊草地上坐下來。夕陽將餘暉慷慨地拋灑在整個校園,在這緋紅的天幕下,眼前是一幕又一幕朝氣蓬勃的畫面。

許多的煩悶在那個傍晚煙消雲散,我理解了父母對我的期盼,也明白了我的夢想和父母的期望不是矛盾衝突的,鬥志又重新在心裏點燃。我不是個孤獨者,我是個追夢人,在追夢的路上,我重新把樂觀裝進行囊,將晚霞織成信心披在肩上。

篇三:逐夢路上國旗下演講稿20xx

201*年7月,第四輪“逐夢他鄉重慶人”廣州福建報道組輾轉粵閩六個城市,經受住颱風與高温的輪番考驗後,順利完成對十位精彩人物的採訪。作為採訪團隊成員,我時常想,參與這一場規模空前的媒體行動,收穫的不能只是在別人的逐夢路上開闊眼界,應該還有對記者自身的觀照。

“我在重慶的時光只有一年多。當時八九歲,只因我母親是重慶巴縣人,‘八一三’日本鬼子佔領了上海,我們才舉家回重慶逃難的。”耄耋之年的女指揮家鄭小瑛在採訪前給我發來了一封長信,講述她為什麼把重慶視為第二故鄉。“為了躲避日機的轟炸,我們一家住在南山老君洞半山坡上的鎮江亭裏。鎮江亭的二樓住着抗戰七君子之一史良,來往的都是沈鈞儒這樣的民主進步人士,當然會對幼年的我留下愛國的印象,也為我後來的人生道路指示了方向。”

當我們面對面訪談時,説到重慶,老人激動不已。“我與重慶的感情離不開我媽媽。在當時她是‘放小腳’的先鋒,是家族中衝破穆斯林不允許子女與‘外教人’通婚家規的第一人,還是現代女子體育的第一代教師。我遺傳了她骨子裏與生俱來的重慶性格,做事只會勇往直前。所以我經常説,我就是一個地道的重慶人!”

重慶的童年記憶,在鄭小瑛的心裏勾勒出家與國的輪廓。逐夢路上,她成為新中國第一位交響樂女指揮家。

農民工楊賢洪製作的國防武器模型氣勢磅礴,我們歎為觀止。他説,“反正一看到這些軍事方面的武器,就特別愛好,無可救藥,就是喜歡它!”

或許在有些人看來,農民工本身的收入就不高,還花精力和財力去做武器模型、宣傳國防教育,實在無法理解。然而二十年不遺餘力地走來,他不僅做出了名堂,也終究獲得了人們的肯定。

“當初在你最艱難、連妻子都不理解你的時候,你靠什麼堅持下來?”我問。

“我十歲生日的時候,父親給我的生日禮物是個小筆記本。他在裏面寫了這樣一句話,‘賢洪吾兒,希望你做暴風雨中的雄鷹,不願你做温室中的弱苗。希望你像柳樹那樣,插到哪裏都能活。’幾十年過去了,筆記本早已不見,但是這句話卻刻在我心裏了。”

後來我發現,大多數逐夢者都是如此:在自己逐夢之前,內心深處的一些細節,已經註定了日後的成功。

楊賢洪當然也不例外。

帶着大量的採訪素材,我們回到重慶。二十天裏,十個精彩故事給我們帶來的頭腦風暴,其強度並不亞於採訪途中遭遇的颱風。和搭檔寫稿編片至深夜,那些精彩片段重又浮現眼前,他們的逐夢經歷讓我大呼過癮。這種體驗無比美好,是記者收穫的一筆特殊的財富。 那些逐夢他鄉的重慶人,那些令人感動的、敬佩的、難忘的面孔在我的鏡頭裏,表達的並非豪言壯語,而是在各自人生道路上保持初心、不斷前行的品質。

天亮後又有新的採訪,前路是否遙遠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不忘初心。

標籤: 演講稿 逐夢 國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wenmi/xinwen/wwzzv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