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文祕 >祕書基礎 >

公文寫作議案範文(精選5篇)

公文寫作議案範文(精選5篇)

公文寫作議案範文 篇1

關於加強開發區“總部經濟”的培育與發展的建議

公文寫作議案範文(精選5篇)

提 案 人:唐道遠

工作單位:安徽森泰集團

提安內容:

“腦體分離”已是眾多集團型企業發展佈局的首先方式;廣德經濟開發區區位優勢明顯(除現有的交通優勢外,規劃中的合杭高鐵、上海經湖州到宣城的城市輕軌都將途經廣德),如何搶佔上海、杭州及周邊其他大、中城市總部經濟外遷機遇將關係廣德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百年大計;開發區現有招商引資到位的企業中,“總部經濟”落地項目幾乎為零,而單個製造型實體企業對當地經濟的拉動還十分有限;如何培育並扶持好現有的園區“總部”企業,應列入黨委、政府及開發 區的工作重點。

建議:

1、在開發區現有功能模塊的基礎上調整優化,規劃建設發展“總部經濟”功能區。並採用政府牽線、職能部門協同,各相關單位聯手的方式加大、加快開發區物流、商業、金融、產業諮詢、文化教育、法律服務、交易結算、醫療保健、後勤保障及娛樂等配套設施的建設,以功能配套優勢吸納周邊企業“總部”的眼球。

2、充分把握廣德“省直管縣”的機遇,借鑑兄弟省、市既有經驗,積極向上爭取更加靈活的“地方政策”,在用地保障、税收減免、人才引進、子女入學、家屬就業等諸方面促進“總部經濟”的落户、安家(如:20__年11月1日中國共產黨江蘇省第九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通過的《中共江蘇省委關於制定江蘇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中明確強調“允許和支持宿遷市採取比其他地區更加靈活的政策”發展地方經濟)。

3、以政策支持、方式引導等多種手段大力支持、幫助園區現有“總部經濟”的發展。如安徽森泰集團作為廣德本土企業,現有全資及控股子公司6 家,企業正全力研究如何採用“腦體分離”模式進一步規劃集團長遠發展戰略,從而有效地擴大本土外貿出口、將企業税收留在廣德,以推動地方經濟發展。類似企業還有廣信農化、福豐生物、和威集團等。作為政府如何在“政策扶持”和“合規運作”上扶持、幫助企業做實、做大、做強“總部經濟”理應策馬先行,這不僅對推動現有“總部經濟”的發展大有裨益,對如何引進、留住“總部經濟”更是意義重大。

4、企業是地方經濟發展的載體,集團企業承載着更多的社會責任,如何確保優質企業家在事業成功的同時更多地享受“參政、議政”的社會榮譽已成為企業家們的渴求,同時也是眾多地方政府發展當地經濟的一種策略。這應作為開發區招、引“總部經濟”可加考量的一種方式。

公文寫作議案範文 篇2

關於加強開發區“總部經濟”的培育與發展的建議

提 案 人:唐道遠

工作單位:安徽森泰集團

提安內容:

“腦體分離”已是眾多集團型企業發展佈局的首先方式;廣德經濟開發區區位優勢明顯(除現有的交通優勢外,規劃中的合杭高鐵、上海經湖州到宣城的城市輕軌都將途經廣德),如何搶佔上海、杭州及周邊其他大、中城市總部經濟外遷機遇將關係廣德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百年大計;開發區現有招商引資到位的企業中,“總部經濟”落地項目幾乎為零,而單個製造型實體企業對當地經濟的拉動還十分有限;如何培育並扶持好現有的園區“總部”企業,應列入黨委、政府及開發 區的工作重點。

建議:

1、在開發區現有功能模塊的基礎上調整優化,規劃建設發展“總部經濟”功能區。並採用政府牽線、職能部門協同,各相關單位聯手的方式加大、加快開發區物流、商業、金融、產業諮詢、文化教育、法律服務、交易結算、醫療保健、後勤保障及娛樂等配套設施的建設,以功能配套優勢吸納周邊企業“總部”的眼球。

2、充分把握廣德“省直管縣”的機遇,借鑑兄弟省、市既有經驗,積極向上爭取更加靈活的“地方政策”,在用地保障、税收減免、人才引進、子女入學、家屬就業等諸方面促進“總部經濟”的落户、安家(如:20xx年11月1日中國共產黨江蘇省第九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通過的《中共江蘇省委關於制定江蘇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中明確強調“允許和支持宿遷市採取比其他地區更加靈活的政策”發展地方經濟)。

3、以政策支持、方式引導等多種手段大力支持、幫助園區現有“總部經濟”的發展。如安徽森泰集團作為廣德本土企業,現有全資及控股子公司6 家,企業正全力研究如何採用“腦體分離”模式進一步規劃集團長遠發展戰略,從而有效地擴大本土外貿出口、將企業税收留在廣德,以推動地方經濟發展。類似企業還有廣信農化、福豐生物、和威集團等。作為政府如何在“政策扶持”和“合規運作”上扶持、幫助企業做實、做大、做強“總部經濟”理應策馬先行,這不僅對推動現有“總部經濟”的發展大有裨益,對如何引進、留住“總部經濟”更是意義重大。

4、企業是地方經濟發展的載體,集團企業承載着更多的社會責任,如何確保優質企業家在事業成功的同時更多地享受“參政、議政”的社會榮譽已成為企業家們的渴求,同時也是眾多地方政府發展當地經濟的一種策略。這應作為開發區招、引“總部經濟”可加考量的一種方式。

公文寫作議案範文 篇3

【案由】關於加快農村基礎教育事業發展的建議案

【類號】6

【類別】教育事業

【提案號】___

【審查意見】建議國務院交財政部會同教育部研究辦理

【提案人】___

【主題詞】農村 普教 經費

【提案形式】個人

【內容】

農村基礎教育在整個國民教育體系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面貌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鄉鎮企業異軍突起,綠色農業、生態農業、科技農業方興未艾,其中一個根本原因,就是我國完成了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歷史性任務,有數以億計受過基礎教育的農村勞動力作為農村改革和發展的人力資源基礎。

但是,農村教育整體薄弱的狀況還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目前,我國農村15歲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與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3年。在15歲至64歲農村勞動力人口中,受過大專以上教育的不足1%,比城市低13個百分點。全國現有8500萬文盲半文盲,四分之三以上集中在西部農村、少數民族地區和國家級貧困縣。全國有431個縣沒有“普九”,已經“普九”的部分地區是低水平意義上的“普九”,基礎不穩。不少地方存在學生因貧輟學、拖欠教師工資、學校危房年久失修、公用經費短缺等突出問題。主要問題是:

一、農村基礎教育的投入問題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的人口大國,興辦着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教育經費十分緊張,___年全國國內生產總值為8191l億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為18l5.76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比例為2.79%,低於世界上許多發展中國家的教育投入比例。而這有限經費中的大部分又沒有投入到基礎教育特別是農村基礎教育之中。以1998年為例,我國農村基礎教育學生為1.23億,佔當年全國基礎教育學生的2/3,但當年全國預算內教育經費中用於農村基礎教育的只佔27.5%。

自80年代初期以來,我國逐步把基礎教育的財政與管理權限下放給各級地方政府,實行“分級辦學、分級管理”的模式。隨着農村税費改革和減輕農民負擔政策的實施,已逐步建立健全“以縣為主”的義務教育管理體制。由於近年來各地區經濟發展嚴重不平衡,縣與縣之間的財政收入差異十分明顯,造成各地基礎教育事業發展不平衡。據報道,目前中央財政把預算內教育事業費的50%以上花費在高等教育上。同樣,省級財政也把較大部分教育經費花費在非義務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上。中央和省兩級財政對基礎教育投資宏觀調控能力的減弱,導致一些困難的地區,特別是農村貧困地區(主要在西部)教育經費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師資力量較為薄弱,校舍危改負擔較重(例如截止20__年底,重慶酉陽共有426所中國小不同程度存在危房和破舊房,全縣共有危房16.5萬平方米,佔校舍總面積25.92%)。有的地方甚至出現了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的現象(近年來農村國中在校生輟學率又連年回升,20__年已達到5.47%),這種情況制約了農村基礎教育事業的發展。

二、農村地區適齡女孩的基礎教育問題

在一些農村地區,女孩失學問題十分嚴重。廣西隆林縣的某些鄉鎮,女孩不入學率和輟學率達55%,在凌雲縣的一個鄉,女孩入學率只有75%。其他一些地區的情形也不樂觀,越往高年級的女孩越少,能上國中的就更少。

分析根本原因,在農村,重男輕女的思想依然根深蒂固,認為“女孩讀書沒用,反正將來是嫁人”。所以,九年義務教育中輟學的或因家庭經濟困難上不起學的絕大部分是女孩。為了減輕家庭負擔,不少未完成義務教育階段的女孩子加入到了打工妹的行列。在繁華的城市裏,由於沒有文化或文化低下,她們只能到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工作環境惡劣、報酬低廉的行業,她們的合法權益很難得到保障。

尤其是,隨着農村改革的深入,農村男性勞動力的大規模轉移,“農業女性化”的趨勢日益突出。調查顯示:農村婦女從事農業勞動的比例為82.1%,比男性高17.4個百分點,新的分工格局把農村婦女推向農業勞動主力軍的位置。

今天的農村女童是未來農村的勞動者和科技人才,這支人力資源文化科技素質的高低,將直接關係到農村經濟發展的前景。因此,政府在實施基礎教育發展規劃時,要正視目前貧困地區女童入學率低、輟學率高的現象,撥出專項女童教育資金,採取減免學雜費等辦法,特別是要多重視、關注和支持目前資金困難的“春蕾計劃”,為女童入學提供經濟支持。

為推動農村基礎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我們建議:

一、建議提高中央和省級政府財政支出中教育經費的比重,進一步改進完善農村基礎教育經費投入機制,完善以政府投入為主,加大對農村地區基礎教育財政轉移支付的力度,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的教育投入保障制度。

二、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合理地分配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的資金投入比例,以使“優先發展基礎教育”的政策得以落實。

三、建議對少數民族地區、個別邊遠山區、經濟貧困地區的農村義務教育實行免費義務教育,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實行發放助學金制度。

四、建議教育部門在建設中等職業學校時,能根據婦女的特點和優勢,辦一些女子職業中、高等專業學校,在學校內開設適合女性就業優勢的專業課程,按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專業需要,對婦女進行職業技術培訓,擴大女性接受中等甚至是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機會。

為了進一步加快扎賚諾爾區精神文明建設步伐,全力實施滿洲裏市“三大工程”之一———市民文明素質教育工程。日前,扎區文明辦組織召開了扎賚諾爾區“文明素質大家談”座談會。

來自扎區教育系統、衞生系統、辦事處系統、執法部門、黨政機關、服務行業、出租車司機等各行各業的代表五十多人蔘加了座談會。

座談會上,與會人員積極發言,大家認為,要將提高市民文明素質同維護良好環境和物質文明結合起來,只有提高廣大市民文明素質,才能為扎區經濟社會建設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證和智力支持。做好市民文明素質教育工作,要從實際出發,點滴入手,紮實工作,實事求是,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市民文明素質,營造社會文明氛圍。同時,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在精神文明建設中佔有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應深入開展團員青年和未成年人的文明素質活動,避免青少年受不文明現象影響,從而為創建富裕、文明、和諧的新紮賚諾爾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證。

公文寫作議案範文 篇4

【案由】關於加快農村基礎教育事業發展的建議案

【類號】6

【類別】教育事業

【提案號】

【審查意見】建議國務院交財政部會同教育部研究辦理

【提案人】

【主題詞】農村 普教 經費

【提案形式】個人

【內容】

農村基礎教育在整個國民教育體系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面貌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鄉鎮企業異軍突起,綠色農業、生態農業、科技農業方興未艾,其中一個根本原因,就是我國完成了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歷史性任務,有數以億計受過基礎教育的農村勞動力作為農村改革和發展的人力資源基礎。

但是,農村教育整體薄弱的狀況還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目前,我國農村15歲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與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3年。在15歲至64歲農村勞動力人口中,受過大專以上教育的不足1%,比城市低13個百分點。全國現有8500萬文盲半文盲,四分之三以上集中在西部農村、少數民族地區和國家級貧困縣。全國有431個縣沒有“普九”,已經“普九”的部分地區是低水平意義上的“普九”,基礎不穩。不少地方存在學生因貧輟學、拖欠教師工資、學校危房年久失修、公用經費短缺等突出問題。主要問題是:

一、農村基礎教育的投入問題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的人口大國,興辦着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教育經費十分緊張,x年全國國內生產總值為8191l億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為18l5.76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比例為2.79%,低於世界上許多發展中國家的教育投入比例。而這有限經費中的大部分又沒有投入到基礎教育特別是農村基礎教育之中。以1998年為例,我國農村基礎教育學生為1.23億,佔當年全國基礎教育學生的2/3,但當年全國預算內教育經費中用於農村基礎教育的只佔27.5%。

自80年代初期以來,我國逐步把基礎教育的財政與管理權限下放給各級地方政府,實行“分級辦學、分級管理”的模式。隨着農村税費改革和減輕農民負擔政策的實施,已逐步建立健全“以縣為主”的義務教育管理體制。由於近年來各地區經濟發展嚴重不平衡,縣與縣之間的財政收入差異十分明顯,造成各地基礎教育事業發展不平衡。據報道,目前中央財政把預算內教育事業費的50%以上花費在高等教育上。同樣,省級財政也把較大部分教育經費花費在非義務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上。中央和省兩級財政對基礎教育投資宏觀調控能力的減弱,導致一些困難的地區,特別是農村貧困地區(主要在西部)教育經費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師資力量較為薄弱,校舍危改負擔較重(例如截止20xx年底,重慶酉陽共有426所中國小不同程度存在危房和破舊房,全縣共有危房16.5萬平方米,佔校舍總面積25.92%)。有的地方甚至出現了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的現象(近年來農村國中在校生輟學率又連年回升,20xx年已達到5.47%),這種情況制約了農村基礎教育事業的發展。

二、農村地區適齡女孩的基礎教育問題

在一些農村地區,女孩失學問題十分嚴重。廣西隆林縣的某些鄉鎮,女孩不入學率和輟學率達55%,在凌雲縣的一個鄉,女孩入學率只有75%。其他一些地區的情形也不樂觀,越往高年級的女孩越少,能上國中的就更少。

分析根本原因,在農村,重男輕女的思想依然根深蒂固,認為“女孩讀書沒用,反正將來是嫁人”。所以,九年義務教育中輟學的或因家庭經濟困難上不起學的絕大部分是女孩。為了減輕家庭負擔,不少未完成義務教育階段的女孩子加入到了打工妹的行列。在繁華的城市裏,由於沒有文化或文化低下,她們只能到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工作環境惡劣、報酬低廉的行業,她們的合法權益很難得到保障。

尤其是,隨着農村改革的深入,農村男性勞動力的大規模轉移,“農業女性化”的趨勢日益突出。調查顯示:農村婦女從事農業勞動的比例為82.1%,比男性高17.4個百分點,新的分工格局把農村婦女推向農業勞動主力軍的位置。

今天的農村女童是未來農村的勞動者和科技人才,這支人力資源文化科技素質的高低,將直接關係到農村經濟發展的前景。因此,政府在實施基礎教育發展規劃時,要正視目前貧困地區女童入學率低、輟學率高的現象,撥出專項女童教育資金,採取減免學雜費等辦法,特別是要多重視、關注和支持目前資金困難的“春蕾計劃”,為女童入學提供經濟支持。

為推動農村基礎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我們建議:

一、建議提高中央和省級政府財政支出中教育經費的比重,進一步改進完善農村基礎教育經費投入機制,完善以政府投入為主,加大對農村地區基礎教育財政轉移支付的力度,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的教育投入保障制度。

二、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合理地分配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的資金投入比例,以使“優先發展基礎教育”的政策得以落實。

三、建議對少數民族地區、個別邊遠山區、經濟貧困地區的農村義務教育實行免費義務教育,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實行發放助學金制度。

四、建議教育部門在建設中等職業學校時,能根據婦女的特點和優勢,辦一些女子職業中、高等專業學校,在學校內開設適合女性就業優勢的專業課程,按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專業需要,對婦女進行職業技術培訓,擴大女性接受中等甚至是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機會。

為了進一步加快扎賚諾爾區精神文明建設步伐,全力實施滿洲裏市“三大工程”之一———市民文明素質教育工程。日前,扎區文明辦組織召開了扎賚諾爾區“文明素質大家談”座談會。

來自扎區教育系統、衞生系統、辦事處系統、執法部門、黨政機關、服務行業、出租車司機等各行各業的代表五十多人蔘加了座談會。

座談會上,與會人員積極發言,大家認為,要將提高市民文明素質同維護良好環境和物質文明結合起來,只有提高廣大市民文明素質,才能為扎區經濟社會建設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證和智力支持。做好市民文明素質教育工作,要從實際出發,點滴入手,紮實工作,實事求是,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市民文明素質,營造社會文明氛圍。同時,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在精神文明建設中佔有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應深入開展團員青年和未成年人的文明素質活動,避免青少年受不文明現象影響,從而為創建富裕、文明、和諧的新紮賚諾爾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證。

公文寫作議案範文 篇5

案由:加強中國小中華傳統文化教育

人類社會的每一次躍進,人類文明的每一次昇華,無不鐫刻着文化進步的烙印。一個民族的覺醒,首先是文化的覺醒;一個國家的強盛,離不開文化的支撐。黨的xx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規劃更是將“傳承創新,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單獨設為一篇,對“”時期中國文化發展作出了總體部署。20xx年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xx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確立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宏偉目標。全面推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是黨中央在科學判斷國際國內形勢,全面把握當今世界文化發展趨勢,深刻分析我國基本國情和戰略任務的基礎上,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中國小生是祖國的未來,也是文化強國的希望,加強中國小生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意義深遠。

為貫徹中央精神,推動中國文化的偉大復興,共同關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我們共青團、青聯界別現倡議全社會共同努力,從社會、家庭、學校各個層面強化中國傳統文化,逐步建立由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傳統文化教育體系:

(一)營造氛圍。地方政府、教育部門統一製作並在街道、社區、公共場所特別是校園,設置標語、專欄專刊、圖片、宣傳畫,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直接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精髓。廣播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要通過公益廣告等方式,營造中國傳統文化宣傳教育氛圍,激勵和引導學生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和精神;

(二)納入教學。加大對傳統文化的課堂教學力度。教育主管部門要將中華民族文化經典《三字經》、《弟子規》等納入中國小課堂,落實到學校教育大綱和教學內容中去。通過教育,使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歷史,學習傳統文化知識。同時加強教師隊伍培養,打造一支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熟悉傳統文化歷史,熟悉傳統文化教材,熟悉教學方法,有獨立教學能力的中國小教師隊伍。

(三)親子互動。充分發揮家庭在傳統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開展親子互動的文化教育活動,帶動家長參與到文化教育大軍中,營造學校、家庭雙向的文化教育體系。有關部門要組織編寫一些適合家庭教育的讀本;

(四)寓教於樂。要通過文娛活動、動漫網絡、教育基地等載體開展教育,寓教於樂。文化部門要開展以弘揚傳統文化為題材的校園、社區等文娛活動,宣傳中國傳統文化,並通過製作動漫、建立卡通網絡等符合未成年人心裏需求的教育方式,普及傳統美德教育。要發揮好本地傳統文化教育基地作用,充分利用本地的博物館、展覽館,革命烈士、愛國人士紀念館等革命教育場所,組織廣大中國小生定期學習參觀,並以此開展形式多樣的傳統文化教育活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wenmi/mishu/gg97z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