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文祕 >個人寫作 >

四年級的週記怎麼寫

四年級的週記怎麼寫

四年級的週記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四年級的週記怎麼寫文章,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四年級的週記怎麼寫
四年級的週記怎麼寫篇一

寫週記的好處顯而易見:可以作為日常練筆,培養學生語感;持之以恆地寫作,有助於鍛鍊學生的毅力;還可以作為一條經常性的紐帶,溝通師生情感;把週記累積下來,也是學生的一份別樣的檔案,一筆一劃,一顰一笑,都是成長的痕跡。但是,教師應該對待、引導學生寫好週記,達到應有的效果,使之成為學生抒發情感、放飛心靈的手段,使學生願寫、樂寫、會寫,而不至於成為另一種負擔,卻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本人作為語文教師,在長期指導學生寫週記的過程中,也體驗着與學生共同成長的快樂,不斷有新的感悟。在此點滴記錄下來,與同仁商榷。

一、沒有什麼不可以的

孩子們的思想常常是最活躍、最出人意料的。“規規矩矩”地寫過幾篇週記後,有的孩子就開始不“安分”了。他們偶爾感到寫作材料缺乏時,會偷偷地對別人的作文改頭換面用以充數;有時興之所至,也會在週記裏編上一首“歪詩”;有的還會淘氣卻又小心地在週記本角上描上一朵花。對於這些,教師最初的反應可能是生氣,但是,換個角度看,這些又何嘗不是創造的雛形呢?我在評講中首先對這些週記的“創新”精神是給予了肯定,同時提出要求:如果看到好的文章,可以摘抄在週記中,但必須要加上摘抄的理由和想法,簡單評價一下文章的好處;只要內容健康,也可以試用詩歌體來寫日記;至於想要畫圖嘛,那就乾脆在週記中抄一首好的古詩,然後“名正言順”地為它配上一幅畫。後來,我還會主動引導學生嘗試一些更新的寫作體裁。如今的學生經常會接觸到手機短信,我於是提出可以在週記中模仿寫“短信體”的文字,達到言簡意明、押韻上口、表情達意的目的。有的孩子偶爾會利用家中的電腦上網交友、聊天,我又提出可以在週記裏嘗試“聊天體”,把聊天的內容記下來,從中學習如何禮貌、得體、安全地與人聊天。

週記形式的開放,體裁的多樣化,使孩子們嚐到了自由寫作的樂趣,他們開始把週記當作生活中一種放鬆的手段,當成另一種快樂,並從中體驗到成功,感受到滿足。他們也由此煥發出了更多的智慧和創造。有的孩子在週記中連續多日對一件事進行跟蹤記述,並在每次週記的結尾加上“且聽下回分解”,搞出連續劇的效果來。有的在語言上追求智慧和幽默,使文字更接近口語化。週記形式上的改革,使孩子們體會到,生活中由此多了一種快樂。

二、寧要簡單的真實

週記對國小生來説,是寫作的初始階段,在這個階段,相對於形式、技巧來説,形成好的觀察、思考和寫作習慣,學會真實地、坦誠地表情達意,會顯得更為重要。在一次以春天為題材的週記中,我特意挑出兩篇作文推薦給全班。其中一個學生在週記中寫道,“從開學的那天起,我每天都在樓下等校車。突然有一天,我發現對面樓上陽台上的花,已經長出了嫩綠的葉子,有的已經開花了。我想,春姑娘已經悄悄地降臨到人世了。”另一個學生則在週記中寫道,“春天來了,學校樹木的落葉少了,新葉多起來,我們打掃校園衞生時更輕鬆了。天氣更暖和,衣服也可以穿少些,冬天的時候變成個大塊頭,現在沒有那麼重了。”這兩篇週記中最可貴的就是那種顯而易見的真實,以及通過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相對於用大量的篇幅,用華麗的辭藻描繪人人都見過的春天,這兩篇週記會更有生命力。

在學生週記中發現這種真實的表達,我都會特別留意並及時大加讚賞。比如同樣是兩篇觀察狗的日記,有一篇週記寫狗的外形,寫到狗的鼻子,有這樣一句“我用手摸了一下它的鼻子,是濕的”;另一篇寫小狗遇到大狗時恐懼的樣子,“小狗的尾巴很快豎起來,像一根棍子似的,腰弓着,爪子踮起來”。還有的學生在日記中寫了對鹽的味道和來歷的好奇、追問等等。這些都我在批發週記時非常樂意看到的部分,也是我非常期待的、會感到欣慰的部分。從小養成了觀察、探究、思考的習慣,養成了忠於自己內心感受的習慣,學會了真實表達的習慣,不單是對今後作文的積累和訓練,對其他學科的學習,大而言之,對於學生的為人處世,也都有莫大的益處。

三、導向仍然很重要

既然什麼都可以寫,怎麼寫都可以,又強調真實,那麼反應在學生週記中會是什麼狀況呢?學生會感到很放鬆,對週記興趣大大提高,會在一定程度上擺脱無話可説或假、大、空的傾向,會更多地坦露心跡,但也容易天馬行空,無拘無束。於是,什麼“哇噻”、“暈”、“886”等非正規的網絡語言、聊天語言都在學生週記中出現;有的會不厭其煩地在週記中用描繪暴力的遊戲;有的會在週記中宣泄對父母安排做家務的不滿;還有的同學會對班上發生的同學之間的矛盾流露出幸災樂禍的念頭,或者一味地發牢騷、指責別人。甚至還有個別學生在週記中表達出少年老成的消極思想,諸如“其實人有什麼好呢?小時候要讀書,愛讀書的當然好,不愛讀書的就只有週末是快樂的。中年又要工作、養家,一點休閒都沒有。老年已經不能活動了,成天呆在家裏,又怕哪天‘回國’(去世)。唉——”。我把學生週記中的這些現象都當做意料之中的事情。如果教師對這些過於敏感,第一反應是要去打壓、批判,恐怕會使學生感到更無所適從。我是從中感到兩個方面的含義:其一,我想學生在寫作時應該是有一定的愉悦成分,會增加對週記的興趣,進一步消除對寫作的牴觸心理。其二,既然這些東西是學生生活、心理中真實存在的,把它用文字形式表達出來,呈現在老師面前,總比藏在內心深處要好得多。換一個角度,我們完全可以把這些鮮活的東西當成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的良好契機。

我給學生講了“金玫瑰”的故事。一個金匠在每次清理垃圾的時候,都會把混在灰塵中的金粉細心地篩下來,這樣日積月累,他利用這些金粉打成了一朵小小的漂亮的金玫瑰。通過這個故事使學生明白寫週記也是這樣,要用心篩選生活中閃光的、有價值的“金粉”,用這樣的材料進行加工,才能成為真正有意義的週記。我還對學生週記中那些積極的思想、情緒及時表揚,以此弘揚正氣,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比如“征服單詞會很高興,記住了一個就覺得自己多了一點知識,會很有成就感!”班上來了新同學,有同學在週記中寫道:“我想:我們要好好對待她,讓她感到這個班就像一個家一樣,要和她成為好朋友。”有個同學跟別人發生矛盾,他在當天的週記中説,“回到家爸爸先問我有沒有傷害到對方,問我自己在這件事中做錯了些什麼,還要我打電話先跟同學道歉,希望我們繼續做朋友,不要因為一點小小的不愉快影響了我們的友誼。”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週記正確的主流思想就漸漸樹立起來了。與此同時,對週記中個別有不正確思想傾向的學生在批改中個別進行“筆談”,幫他們及時矯正。對於上文提到的有少年老成的消極思想的學生,我在批改時首先肯定他的想法有趣,也有點道理,並推薦他讀了海倫凱勒的《假如我有三天光明》和朱自清先生的《匆匆》一文,使他明白了生活的美好和時光的寶貴,能以更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和學習。

雨果説:“世界上最廣闊的是大海,其次是天空,而最為廣闊的卻是人的心靈。”週記是學生心

靈的一面鏡子,在孩子們不斷成長的過程中,週記內容的無限豐富和變化永遠令人期待。教師也要以一顆無限包容的心和不斷髮展的眼光去對待孩子們的週記,讓週記與孩子們的思想一同成長,為他們的童年生活增添一分亮色。

四年級的週記怎麼寫篇二

週記,簡單説來,就是一週裏你所見、所聞、所做事情的記錄,有時兼記對這些事情的感受、看法。

週記“真實地記下了你的生活,留下了你的生活,留下了你的足跡,其備忘價值不可低估,可以使自已終生受用不盡,記週記是一種不斷的也是不可缺少的積累,首先是學習上的積累,把學到的東西一點一滴地記下來,你的知識就會越來越豐富,其次是做人經驗上的積累,把明白的道理一個一個地記下來,你就會不斷進步。”週記是我們生活的備忘錄,是我們走向進步的階梯。

週記是容納面很廣的一種文體。可記的題材極廣,大到國內大事,小到個人小事,家庭瑣事,只要是你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無論是人、是事、是物、是景等,都是你寫週記的題材,可以寫下自已的祕密,也可以記下需要尋找答案的問題。。。。。。寫起來自由靈活,有話則長,無話則短;無論記敍、説明、還是議論、抒情,隨你任意表達。寫週記時,有的同學能寫出內容充實而生動的文章,有的同學卻望着題目咬筆頭,抱腦袋,感到腦子裏空空的,沒什麼材料好寫,是不是真的沒什麼好寫呢?不是!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飛躍發展的時代,生活豐富多彩,可寫的材料多着呢!

生活為作家提供了寫週記的材料。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要接觸許多人,經歷許多事。對其中一些人和事,由於接觸比較多,印象深刻,使我們受到教育,得到啟發,產生感情。我們寫的週記,是實際生活中在我們頭腦中的產物。

迄今為止,寫週記並沒有什麼“靈丹妙藥”。那就是多實踐,多讀多寫。多讀是很重要的,這裏有一個觀摩借鑑的問題,也就是樹立一個高標準。首先要學好課本上的課文,學好課文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就是設法多讀些課外的書,書攤上亂七八糟的東西是不在此例的。加上自已的理解和運用,寫週記就會左右逢源、得心應手。

同學們只要經過不懈的努力一定會更上一層樓。機會只光顧那些有準備的人。只要我們不怕難、不怕苦、不怕寫不好、一週一寫、養成習慣,一定能寫好週記,有所收穫;只要我們善於學習、借鑑,我們的週記一定會有明顯的長進。

積累是學習和寫週記的基本功,沒有積累,就不能增長知識;沒有積累,也談不上對客觀事物的更深一點兒的認識;沒有積累,寫週記也將是“無米之炊“。積累,包括詞語的積累和素材的積累。積累詞語,好像準備建築材料中的磚瓦;積累素材則好像準備各式各樣的預製構件,到需要寫週記時根據命題材要求進行篩選、組合,便可以創造出有聲有色的美妙文章來。

願週記伴隨你成長的五彩人生!

標籤: 週記 四年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wenmi/gerenfanwen/693er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