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思想彙報 >思想彙報精選 >

2022年5月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思想彙報範文1500字

2022年5月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思想彙報範文1500字

思想彙報範文

2022年5月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思想彙報範文1500字

敬愛的黨組織:

21世紀是一個高科技空前發展的世紀,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正發生着深刻的變化,但注重培養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專博結合的通才,已是各高校在人才培養以及用人單位在無形中形成的共識,也是世界各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共同趨勢。因此在知識經濟時代裏,在自我的培養中應該怎樣更接近學習的本質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德才兼備的新世紀合格人才,是我們必須面對和迫切應該解決的。

歷出現的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有兩種:通才教育模式和專才教育模式。通才教育模式注重知識的基礎性和經典性、內容的綜合性和廣泛性、教育形式的多樣性的靈活性。專才教育模式,是相對於通才教育模式而言的,主要是通過分科,系統地講授某一學科的專門知識,它所培養的人才短期內具有不可替代性;教學內容與社會生產和生活緊密相聯,偏重於應用;比較注重學生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畢業後能較快地適應社會的需要。我國高等教育基本上沿襲前蘇聯在人才培養上的"專才教育"思想,強調按國民經濟計劃對口設置專業,對口培養專門人才,形成了單一的專才教育模式。這種專才教育模式在改造舊大學、建立社會主義性質的新大學以及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為各行各業培養急需的各種專門人才,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由於"專才教育"思想過分強調"學以致用",致使專業劃分越來越細,專業口徑越來越窄,培養出來的學生知識面較窄、文化素質有明顯缺陷、社會適應性較差、創新能力不強。雖然隨着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高校的教育也逐漸得隨着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而逐漸完善自我。

首先,大學之“大”,其主要的任務便是對人才的培養,而人才的培養又是以專業知識的塑造為主,因此,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的完善自己的專業知識,成為某一方面的專門人才是相當必要的。

其次,現代社會的發展強烈地呼喚着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統一,把大學生培養成為既有高尚的人文精神、又有良好的科學素養的一代新人,既會做事、又會做學問、更會做人。因此,在大學學習中不僅要進行科學知識的學習,還要不斷培育自己的人文素養,使人文精神與科學素養得到統一。

加強公民道德建設為大學生成才提供了良好的社會道德環境。改革開放促進了當代中國的經濟繁榮和社會進步,這種歷史進步功不可沒,但也不能不承認,在一段時期,我們曾經放鬆了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設,形成了"一手硬一手軟"的狀況。這種狀況使社會的價值導向形成了重物質而輕精神,重能力而輕道德的偏向。好像能賺錢就是好樣的,為了賺錢,似乎可以不顧及道德,"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這種非道德主義成為某些青年人的人生信仰和處世原則。隨着進一步開放和搞活,才能的價值升值,對於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繁榮是有益的。但是在人才觀念上,一味地強調才能價值,漠視道德的價值,這就是一種片面而畸形的人才觀、教育觀,對人的成才會造成不良影響。近年來,黨和國家重視並加強了道德建設,提出了"以德治國"的治國方略,以為總書記的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努力實踐"三個代表",在抗擊"非典"的鬥爭中,培育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近期又印發了《意見》,這必將在全社會範圍內形成一個加強公民道德建設的熱潮,為我們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成才提供一個良好的社會道德環境。

另外,現代的大學需要具有思想自由、學術自由、教學自由的獨特風格和科學的與時俱進的大學精神,應該具有適應人才培養和發展的軟環境。早在1917年北京大學改制會議上,蔡元培先生就提出了“兼容幷蓄,學術獨立,思想自由”的北大精神。 任何一所大學都應該有自己獨特的大學精神。不論如何表述,大學精神都應該達到如下目的:大學裏開展科學研究應該擺脱宗教、政治、經濟的控制,並能夠為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服務;大學培養出來的學生應該具有健康的人格,追求科學、追求真理的精神,腳踏實地、務實、服務的作風;大學的教師既有潛心做學問的心態,又要保持一種必要的人文關懷,有關注社會的意識,還應具有獨立的人格,獨立的思維方式及強勁的實踐能力。

最後還應該做到理論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理論聯繫實際是教育教學的一條很重要的原則,全面系統地掌握各門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那種迎合急功近利的思想,是不利於培養懂理論、能運用、具有創新能力專門人才的。同時,空談理論,不談理論產生的實踐根源,也不談理論如何應用於實際,或者不以適當的實際材料幫助學生獲得完全的知識,使理論脱離實際,也是不行的。社會實踐是高校培養人才的基本途徑之一,它不僅對於學生鞏固和加深理論知識,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實踐中工作能力和專業技能有重要作用,而且是學生了解社會,瞭解國情,增強勞動觀念和事業心、責任感,提高思想政治覺悟的重要途徑。因此,在自我培養中,應以理論知識學習為主導,把理論教學與社會實踐聯繫起來,培養自己運用理論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此致

敬禮!

思想彙報範文

敬愛的黨組織:

這兩次黨課的主題分別是“黨員的權利和義務”、“黨的組織制度和黨的規律”。的確,儘管有着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強烈慾望,但是在此之前,我對黨的認識真的還很不夠、甚至只是表面的。每一次的黨課的學習,都促進了我對黨的進一步瞭解。

黨員權利,原來並不是在有了黨員就存在的。在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在中共黨員身上有的更多的是使命。儘管在那個時候,中國共產黨不是一個有合法權的組織,不是我們國家的執政黨,但是我們黨為了改善當時中國廣大百姓的貧苦生活,徹底改變中國落後捱打、社會制度,義無反顧地在革命的道路走下去。今天,蔣老師講了影視裏一個例子,具體的我不是很記得了,大概是説中國共產黨去在一次戰鬥中攻佔了某個地方後,打開當地的一個倉庫看到一堆鞋子衣物,講的第一句話卻是“我們發財了!”……他們看到衣服鞋子的反應,也許,在現在我們看來他們的反應太誇張了,但這也恰恰可以看出我們黨在那個時候外在條件真的很差,物資很匱乏。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的黨在不斷的發展着、完善着。在這樣的環境下,中共黨員沒有過多的去追求權利,想着的是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心繫祖國、心繫未來。

然而,現在隨着社會的發展進步,我們生活的許多方面水平都在不斷的上升,更多的物資需求得到了滿足。但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有多少人做得到呢?且説“全心全意”,也不説我們是不是中共黨員,就説“為人民服務”吧!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中國的教育中,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是不可避免的。當然,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個執政黨,那麼在他的基礎教育中肯定也會涉及到“為人民服務”的。也就是説我們國家的人民幾乎都是在“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中成長的。然而,真的都願意去為人民服務嗎?為了甚至連面都沒有見過的人服務,這到底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啊!不可否認的,這樣的人是存在的,只是那應該也是少數吧!在生活中,我國的很多人,特別是很富裕的,對離開人世後留下的財產,不是貢獻、甚至只是其中小小的一部分給社會上有需要的人,很多時候都是選擇留給自己的子孫。在我們看來,財產是自己的東西,當然是自己留着,怎麼可能給一個素未謀面的人。那麼,這個時候談何“為人民服務”。本是同根生,現在素未謀面卻成為拒絕幫助,拒絕服務的理由。當然,還有更多極端的現象,比如“為人民幣服務”,比如住房、醫療、上學成為三座大山……這問題到底出在哪裏了呢?在我看來,也許是因為有些時候,上學是為了升學,中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迫切追求發展的時候,為了加快了教育的發展卻忽略了質量的保證。我們黨一直強調“為人民服務”,當然,很多事情要從小抓起,所以,我認為黨在完善內部建設的同時也要加強對普通羣眾的意識教育。

此致

敬禮!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sixiang/jingxuan/drywp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