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書信 >建議書 >

珍惜自然資源、保護環境建議書(通用3篇)

珍惜自然資源、保護環境建議書(通用3篇)

珍惜自然資源、保護環境建議書 篇1

各位同學:

珍惜自然資源、保護環境建議書(通用3篇)

你們好!我們的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是目前發現的星球中人類生存的唯一星球,因為至少在以地球為中心40萬千米沒有可以讓人類生存的星球,所以我們保護地球,愛護環境,我建議大家做到以下幾點:不要濫用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等,如果這些資源被無止境的開採,地球資源就會枯竭,我們又無法得到補充,我們就無法生存了。水是生命的源泉,但是它又實在太少了。如果地球只有一桶水,那我們只能用其中的一滴而以,因為地球的水多數是鹽水,比如太平洋,它就全是鹽水。所以我們要節約用水。樹,曾經的地球幾乎被樹包圍,就像是一片綠色的海洋,但現在每天將近200平方公里的森林消失,如果樹消失了,意味着沒有氧氣,動植物無法生存,大氣層無法形成,地球暴露在宇宙輻射下,温室效應加速,全球被水淹沒。

最後還有大氣資源,這是最重要的,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在呼吸空氣,然而,某些工廠卻污染空氣,使我們能夠呼吸的空氣越來越差。讓我們的健康離我們遠去,直接導致氣温升高,南北兩極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如果再持續升高,就會淹沒大陸。污濁的空氣讓不少生物面臨死亡,甚至絕種……

別讓地球母親成為宇宙中哭泣的孩子!

六年級:蘇瑞通

珍惜自然資源、保護環境建議書 篇2

珍惜資源,保護環境,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懂得的道理;珍惜資源,保護環境,是我們現在必須知道的道理;珍惜資源,保護環境,完全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連綿起伏的羣山中藴藏着寶貴的資源,流淌着清澈的河水養育着萬物生命,動植物是人類不可缺少的朋友。

我國的木蘭溪,在50年代初本是一個清澈見底的河流,但現在它已是魚蝦絕跡的污河,又為我們的地球母親添多一道疤痕。這,不是給人類重重地敲響了警鐘嗎?黃河,原來是我們的母親河,但在90年末期,黃河斷流的次數不斷增多,而斷流的時間也是一次比一次多。

地球是人類的家園,人類生活在大地上,沐浴着陽光雨露,感受着風霜雨雪,在大地母親的懷抱裏成長。假如家園被破壞了,那麼我們別無去處!

地球是一個半徑只有六千三寶萬多千米的星球,而這個美麗壯觀的星球只剩下不多的資源了。大部分的資源其實都是在不經意間浪費的。生活中的一度電,一滴水,一張紙.......都是應該讓人注意到的。

就拿我們最常見的樹來説吧!居世界觀察所在1999年發表的一盤報告透露“地球的森林資源正在以每年一千六百萬公頃的速度消失,人類雖然年年高呼保護森林樹木,但卻讓森林一年一年的消失。一張紙,一雙木質一次性衞生筷子,一件純木質傢俱........都是暗殺森林的兇手!

所以我沒要向地球保證;我們一定要做到:

1.保護地球上的生物

2.不浪費水資源

3.多種花.草.樹等植物,為地球添彩

4.保護臭氧層

5.垃圾要分類。不隨地丟垃圾

6.回收廢電池

7.儘量不排放烏煙。

8.少量或不使用塑料袋

作為社會的主人,地球的子女,怎麼能眼看着資源進缺,地球受迫害呢?大家一起來行都保護我們共有的家園吧!

珍惜自然資源、保護環境建議書 篇3

親愛的人類:

不知何時,原先透明水晶般的河水悄悄換上了那如黑夜般的外套,再見不到那動人的臉龐,只在那記憶的長河中尋覓,依稀可見那曾經晶瑩的背影,可卻無論如何也看不清那臉龐……

時光飛逝,科技之輪飛快轉動,可為什麼對於好多好多的事物、生命來説,卻是無盡的災難?

在人類的眼中,科技無限膨大,資源可以無限的擁有,絕不枯竭。走在大橋上,手中的食品包裝袋、塑料袋、礦泉水瓶……甚至是不想吃了的食物,都被“送進”了河水的懷抱……

不久,河水的衣着變了,“噴”上了一種叫“臭”的“香水”。河邊的大樹也累了,垂下了腰,曾經酷酷的一頭綠髮,又被染上了一絲枯黃,幻化成一隻只優雅動人的小蝴蝶,輕輕飛舞。

伴着科技的發展,今日的人們一味的追求發展,而忽視了保護環境,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愚昧的認為資源可以無限再生。再聽不見河水撕心裂肺的大聲呼救:

“別再摧殘我的軀體,救命!”

如今的人類可否想過:如果失去水……

如果人類失去了水,花草樹木由什麼灌溉?口渴的人類用什麼解渴?如果人類失去水,蘇軾的千古佳句“水光瀲灩晴方好”是否要成為如今人類的的一個夢呢?是否要成為一個不可能實現的空想……

當我們面對身着如黑夜般的外套的河水時,您還會歌頌它的美麗,感歎它的生機嗎?面對擺在眼前的事實,難道還不足以給人們敲響水之患的警鐘,敲醒人們的覺悟嗎?

俗話説:“失去了,才懂得珍惜!”人類啊!不要讓世界上的最後一滴水,成為人類的眼淚。

讓我們珍惜、保護水資源,為我們的生命和未來,也為了報答河水對我們人類的恩澤!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shuxin/jianyi/7rdy6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