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實習 >實習總結 >

野外實習報告總結(精選9篇)

野外實習報告總結(精選9篇)

野外實習報告總結 篇1

實習日期:20____.7.19-7.22 報告編寫日期: 20____年9月6日

野外實習報告總結(精選9篇)

帶隊教師:雷安平,仙湖植物園老師(校外)

摘要:被子植物可區分為草本和木本植物兩大類。一般説的草,指的是草本植物,樹指的是木本植物。草的莖柔軟,沒有年輪;樹的莖堅硬,有明顯的年輪。草本植物是較先進的植物,為各種草叢,灘塗中的昆蟲,提供“衣食住行”。

關鍵詞:草本植物,年輪,木本植物。

前言:

植物學的發展:(前人所做的努力)

我國中醫藥的發展已有數千年。祖先通過他們的勇毅同智慧發現了各種草藥的藥理性,寒熱性。進而治療各種病人的病症,痛苦。這就是在我國的草本植物的發展。當今已是21世紀,讓中醫藥繼續發揚光大是各科學家,醫生藥師的重任。

在19世紀前國外發展得較我國慢,但當代發展地十分迅速。特別是近代與當代,植物學發展一日千里,新的代表植物分子生物學,植物細胞生物學,引領植物學向更微觀世紀進軍。植物組織培養,植物PCR技術等在國外是較成熟的。

前人留下的問題:

草本植物與木本植物的異同;植物體內的營養;草本植物為何高級於木本植物;

選“草本植物”的緣由:

草本植物,我們第一聯想到草,草有很多用處。豬牛馬羊等各類家畜也都吃草。竹子在日常生活處處可見,在我們中國還有竹子造的房屋。大自然中的野草不止是動物的食物,還能製造大量氧氣,防止水土流失。

植物資源是極其豐富的,它的開發利用,能給人類帶來物質財富;但若違反自然規律地濫採濫用,則會破壞資源,毀滅資源,給人類生存造成威脅。因此,正確認識植物資源的特點,是合理利用植物資源的出發點。

意義與目的:

1培養學生初步掌握生物學的形態的鑑定技術和分類方法,培養學生具備生命科學的專業基礎,以利於更好地學習和從生物學研究;為開拓,發展生態學,環境學等邊緣學科研究打下良好基礎。

2掌握一般的植物分類的理論基礎。能認識30-50科植物。掌握重要植物標本採集的基本方法。認識(海岸)草本植物的特徵。

3一般掌握大鵬半島生物羣落的植物分佈類型。牢固掌握生物生態學和生物羣落學的理論及其內容。

材料與方法:

植物專用鉗,尖頭鉗,鎬子,塑料袋,大編織袋,“紅白藍”大麻袋。

採集方法:

一個同學用小鎬子,鏟那些地上長的成株的植物;一個同學手持尖頭剪或植物剪,剪下一些路邊的樹枝條(應該儘量帶有花和果);一個同學帶着大編織袋,把同組同學採集下來的植物放入袋中。

辨別技巧:

辨別植物所屬科目時:應該注意植株的各種形態上的區別:根狀莖,塊莖;貯藏根,寄生根;單葉,複葉;輪生,對生,互生葉。。。。。。

注意:以上的特徵就可以辨別大部分的植物的科目了。

花的基本構成:花萼,花被,花瓣,萼片,花冠,雄蕊羣,雌蕊,花托等等。

每種花的基本組成,不盡相同。這可以區分各種植物。

實習日誌:

7月19日

在海邊山路兩旁(鹿咀山莊入口路兩旁)採集各類植物。下午鑑別植物,粘上紙條(上面寫有植物的種名和科名)

7月20日

在南澳高嶺村路旁,直到其中一個七娘山入口處上山(田園樂生態花園),採集各類植物。下午鑑別植物,粘上紙條(上面寫有植物的種名和科名)

7月21日

在青少年訓練營地外採集各類植物。下午進行植物實習考核。(桌上擺有五株植物,在紙上寫種名和科名)

7月22日返校

植株的枝條(最好帶有花果)或全株粘上紙條(上面寫有植物的種名和科名)

關於草本的問題:

植物生物多樣性;

草本植物 (herbaceous plant或herb)―――自由的百科全書

草本植物是一類植物的總稱,但並非植物科學分類中的一個單元,與草本植物相對應的概念是木本植物,人們通常將草本植物稱作“草”,而將木本植物稱為“樹”,但是偶爾也有例外,比如竹,就屬於草本植物,但人們經常將其看做是一種樹。

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最顯着的區別在於他們莖的結構,草本植物的莖為“草質莖”,莖中密佈很多相對細小的維管束,充斥維管束之間的是大量的薄壁細胞,在莖的最外層是堅韌的機械組織。草本植物的維管束也與木本植物不同,維管束中的木質部分佈在外側而韌皮部則分佈在內側,這是與木本植物完全相反的,另外草本植物的維管束不具有形成層,不能不斷生長,因而樹會逐年變粗而草和竹子就沒有這樣的本領。相比於木質莖,草質莖是更進化的特徵。

地球上已發現的植物中,草本植物佔三分之二還多,大約有 30 萬種,所有重要的糧食都是草,如小麥,大豆,高梁,玉米,稻米等。草本植物體形一般都很矮小,牆隅小草長不及 7 釐米,水稻、小麥也僅 1 米上下。

莖內木質部不發達,木質化細胞較少的植物。植株一般較小,莖幹一般柔軟,多數在生長季終了時,其整體或地上部死亡。

按草本植物生活週期的長短,可分為:

1. 一年生草本(annual) 在一個生長季節內就可完成生活週期的,即當年開花、結實後枯死的植物,如水稻、大豆、西紅柿等。

2. 二年生草本(biennial) 第一年生長季(秋季)僅長營養器官,到第二年生長季(春季)開花、結實後枯死的植物,如冬小麥、甜菜、蠶豆等。

3. 多年生草本(perennial herb) 能生活二年以上的草本植物。有些植物的地下部分為多年生,如宿根或根莖、鱗莖、塊根等變態器官,而地上部分每年死亡,待第二年春又從地下部分長出新枝,開花結實, 如藕、洋葱、芋、甘薯、大麗菊等;另外有一些植物的地上和地下部分都為多年生的,經開花、結實後,地上部分仍不枯死,並能多次結實,如萬年青、麥門冬等。

結論:

結論一:高等植物分類基礎 (營養器官/生殖器官)

我組所採野外植物的種類(草本植物):約為30個科

1.木蘭科 2.莎草科3.毛茛科 4.十字花科 5.藜科 6蓼科 7.葫蘆科8.山茶科 9.桃金娘科 10.大戟科 11.薔薇科 12.豆科(豆目的三亞科特徵與區別)13. 禾本科14.楊柳科 15.樺木科 16.殼鬥科 17.榆科 18.桑科 19.杜鵑花科20.木犀科 21.芸香科 22.無患子科 23. 24.馬鞭草科 25.脣形花科 26.茜草科 27.忍冬科 28.菊科 29.百合科 30.蘭科

雞矢滕 茜草科 蒲公英 菊科 馬蘭 菊科 紅車 桃金娘科

珊瑚樹 忍冬科 九結 茜草科 土荊芥 金絲桃科 野甘菊 玄森科

黃牛木 金絲桃科 寄生藤 檀香科。。。。。。

結論二:長得高的就是木本植物?長得矮小的就是草木植物?木本植物龐大些就是高級些?

答:都是錯誤之見。無論草本還是木本,都是被子植物的一種。而草本植物是被子植物中較高等的。

莖的角度來看,①草本植物是較進化的植物,莖較柔軟,有些屬種還可攀爬,以便纏繞住高大的樹來使葉子“掛”得更高,以便進行光合作用。

葉的角度來看,①草本植物的葉多為對生或輪生(利於最大限度地進行光合作用),②葉形較複雜,複葉等較多形狀(木本植物多為單葉,一個葉柄上只生一個葉片;若葉片有受損則整個葉片葉柄都“報廢”)。

花的角度來看,①較多草本植物為單性花,減少了自花傳粉的可能,保持雜種優勢②有些草本植物甚至是雌雄異株,便於雜種優勢③花被多數分化為蕚片和花瓣,使花的形狀更優美,蕚片對花被有保護作用

生活型來看:草本植物大多數為一年生,優勢是更新的次代多了。雖然每一代的生命短了,但是物種有新鮮的“活力”,其實這是先進性的體現。

編表如下:

初生的,原始的性狀此生的,較進化的形狀

莖木本草本

直立纏繞

葉常綠落葉

單葉全緣葉形複雜化

互生(螺旋狀排列)對生或輪生

花被同形,不分化為蕚片和花被花被分化為蕚片和花瓣,或退化為單被或無被花

兩性花單性花

整齊花

野外實習報告總結 篇2

實習日期:20xx.7.19-7.22 報告編寫日期: 20xx年9月6日

帶隊教師:雷安平,仙湖植物園老師(校外)

摘要:被子植物可區分為草本和木本植物兩大類。一般説的草,指的是草本植物,樹指的是木本植物。草的莖柔軟,沒有年輪;樹的莖堅硬,有明顯的年輪。草本植物是較先進的植物,為各種草叢,灘塗中的昆蟲,提供“衣食住行”。

關鍵詞:草本植物,年輪,木本植物。

前言:

植物學的發展:(前人所做的努力)

我國中醫藥的發展已有數千年。祖先通過他們的勇毅同智慧發現了各種草藥的藥理性,寒熱性。進而治療各種病人的病症,痛苦。這就是在我國的草本植物的發展。當今已是21世紀,讓中醫藥繼續發揚光大是各科學家,醫生藥師的重任。

在19世紀前國外發展得較我國慢,但當代發展地十分迅速。特別是近代與當代,植物學發展一日千里,新的代表植物分子生物學,植物細胞生物學,引領植物學向更微觀世紀進軍。植物組織培養,植物PCR技術等在國外是較成熟的。

前人留下的問題:

草本植物與木本植物的異同;植物體內的營養;草本植物為何高級於木本植物;

選“草本植物”的緣由:

草本植物,我們第一聯想到草,草有很多用處。豬牛馬羊等各類家畜也都吃草。竹子在日常生活處處可見,在我們中國還有竹子造的房屋。大自然中的野草不止是動物的食物,還能製造大量氧氣,防止水土流失。

植物資源是極其豐富的,它的開發利用,能給人類帶來物質財富;但若違反自然規律地濫採濫用,則會破壞資源,毀滅資源,給人類生存造成威脅。因此,正確認識植物資源的特點,是合理利用植物資源的出發點。

意義與目的:

1培養學生初步掌握生物學的形態的鑑定技術和分類方法,培養學生具備生命科學的專業基礎,以利於更好地學習和從生物學研究;為開拓,發展生態學,環境學等邊緣學科研究打下良好基礎。

2掌握一般的植物分類的理論基礎。能認識30-50科植物。掌握重要植物標本採集的基本方法。認識(海岸)草本植物的特徵。

3一般掌握大鵬半島生物羣落的植物分佈類型。牢固掌握生物生態學和生物羣落學的理論及其內容。

材料與方法:

植物專用鉗,尖頭鉗,鎬子,塑料袋,大編織袋,“紅白藍”大麻袋。

採集方法:

一個同學用小鎬子,鏟那些地上長的成株的植物;一個同學手持尖頭剪或植物剪,剪下一些路邊的樹枝條(應該儘量帶有花和果);一個同學帶着大編織袋,把同組同學採集下來的植物放入袋中。

辨別技巧:

辨別植物所屬科目時:應該注意植株的各種形態上的區別:根狀莖,塊莖;貯藏根,寄生根;單葉,複葉;輪生,對生,互生葉。。。。。。

注意:以上的特徵就可以辨別大部分的植物的科目了。

花的基本構成:花萼,花被,花瓣,萼片,花冠,雄蕊羣,雌蕊,花托等等。

每種花的基本組成,不盡相同。這可以區分各種植物。

實習日誌:

7月19日

在海邊山路兩旁(鹿咀山莊入口路兩旁)採集各類植物。下午鑑別植物,粘上紙條(上面寫有植物的種名和科名)

7月20日

在南澳高嶺村路旁,直到其中一個七娘山入口處上山(田園樂生態花園),採集各類植物。下午鑑別植物,粘上紙條(上面寫有植物的種名和科名)

7月21日

在青少年訓練營地外採集各類植物。下午進行植物實習考核。(桌上擺有五株植物,在紙上寫種名和科名)

7月22日返校

植株的枝條(最好帶有花果)或全株粘上紙條(上面寫有植物的種名和科名)

關於草本的問題:

植物生物多樣性;

草本植物 (herbaceous plant或herb)―――自由的百科全書

草本植物是一類植物的總稱,但並非植物科學分類中的一個單元,與草本植物相對應的概念是木本植物,人們通常將草本植物稱作“草”,而將木本植物稱為“樹”,但是偶爾也有例外,比如竹,就屬於草本植物,但人們經常將其看做是一種樹。

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最顯着的區別在於他們莖的結構,草本植物的莖為“草質莖”,莖中密佈很多相對細小的維管束,充斥維管束之間的是大量的薄壁細胞,在莖的最外層是堅韌的機械組織。草本植物的維管束也與木本植物不同,維管束中的木質部分佈在外側而韌皮部則分佈在內側,這是與木本植物完全相反的,另外草本植物的維管束不具有形成層,不能不斷生長,因而樹會逐年變粗而草和竹子就沒有這樣的本領。相比於木質莖,草質莖是更進化的特徵。

地球上已發現的植物中,草本植物佔三分之二還多,大約有 30 萬種,所有重要的糧食都是草,如小麥,大豆,高梁,玉米,稻米等。草本植物體形一般都很矮小,牆隅小草長不及 7 釐米,水稻、小麥也僅 1 米上下。

莖內木質部不發達,木質化細胞較少的植物。植株一般較小,莖幹一般柔軟,多數在生長季終了時,其整體或地上部死亡。

按草本植物生活週期的長短,可分為:

1. 一年生草本(annual) 在一個生長季節內就可完成生活週期的,即當年開花、結實後枯死的植物,如水稻、大豆、西紅柿等。

2. 二年生草本(biennial) 第一年生長季(秋季)僅長營養器官,到第二年生長季(春季)開花、結實後枯死的植物,如冬小麥、甜菜、蠶豆等。

3. 多年生草本(perennial herb) 能生活二年以上的草本植物。有些植物的地下部分為多年生,如宿根或根莖、鱗莖、塊根等變態器官,而地上部分每年死亡,待第二年春又從地下部分長出新枝,開花結實, 如藕、洋葱、芋、甘薯、大麗菊等;另外有一些植物的地上和地下部分都為多年生的,經開花、結實後,地上部分仍不枯死,並能多次結實,如萬年青、麥門冬等。

結論:

結論一:高等植物分類基礎 (營養器官/生殖器官)

我組所採野外植物的種類(草本植物):約為30個科

1.木蘭科 2.莎草科3.毛茛科 4.十字花科 5.藜科 6蓼科 7.葫蘆科8.山茶科 9.桃金娘科 10.大戟科 11.薔薇科 12.豆科(豆目的三亞科特徵與區別)13. 禾本科14.楊柳科 15.樺木科 16.殼鬥科 17.榆科 18.桑科 19.杜鵑花科20.木犀科 21.芸香科 22.無患子科 23. 24.馬鞭草科 25.脣形花科 26.茜草科 27.忍冬科 28.菊科 29.百合科 30.蘭科

雞矢滕 茜草科 蒲公英 菊科 馬蘭 菊科 紅車 桃金娘科

珊瑚樹 忍冬科 九結 茜草科 土荊芥 金絲桃科 野甘菊 玄森科

黃牛木 金絲桃科 寄生藤 檀香科。。。。。。

結論二:長得高的就是木本植物?長得矮小的就是草木植物?木本植物龐大些就是高級些?

答:都是錯誤之見。無論草本還是木本,都是被子植物的一種。而草本植物是被子植物中較高等的。

莖的角度來看,①草本植物是較進化的植物,莖較柔軟,有些屬種還可攀爬,以便纏繞住高大的樹來使葉子“掛”得更高,以便進行光合作用。

葉的角度來看,①草本植物的葉多為對生或輪生(利於最大限度地進行光合作用),②葉形較複雜,複葉等較多形狀(木本植物多為單葉,一個葉柄上只生一個葉片;若葉片有受損則整個葉片葉柄都“報廢”)。

花的角度來看,①較多草本植物為單性花,減少了自花傳粉的可能,保持雜種優勢②有些草本植物甚至是雌雄異株,便於雜種優勢③花被多數分化為蕚片和花瓣,使花的形狀更優美,蕚片對花被有保護作用

生活型來看:草本植物大多數為一年生,優勢是更新的次代多了。雖然每一代的生命短了,但是物種有新鮮的“活力”,其實這是先進性的體現。

編表如下:

初生的,原始的性狀此生的,較進化的形狀

莖木本草本

直立纏繞

葉常綠落葉

單葉全緣葉形複雜化

互生(螺旋狀排列)對生或輪生

花被同形,不分化為蕚片和花被花被分化為蕚片和花瓣,或退化為單被或無被花

兩性花單性花

整齊花

野外實習報告總結 篇3

一、實習概況:

實習時間:20xx年7月8日—20xx年7月14日

參與人員:河北師範大學匯華學院生物科學與生物技術全體同學以及帶隊老師

動物學指導老師:李巨勇、韓廣欣

植物學指導老師:王曉蕊

隨着本學期的結束,我們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的學生開始了為期七天的野外實習。本次實習將在張家口小五台山的金河口管理區度過。在這裏,我們將對課堂上學習的專業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進行檢驗並初步綜合運用於實踐當中。在實踐中鞏固和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充分認知自己身邊常見的動植物。

小五台山在太行山脈的最北端,居於河北省張家口地區蔚縣與涿鹿縣交界的地方。水資源比較豐富,主要山谷皆有溪河,水量充沛。小五台山屬暖温帶大陸季風性山地氣候。冰凍期長,無霜期短,降雨量大並集中在七月,四季更替明顯。五台山地區植被類型為夏綠闊葉林,由於山勢高峻,氣候垂直分佈顯著,植被、土壤、垂直帶譜比較完整,物種飽和度大,擁有杉、鬆、柏、楊、柳、槭、櫟、花椒、櫻桃、蘋果、榛、忍冬、山楂、繡線菊等常見物種,特有物種有螞蚱腿子、榛子、土貝母、地枸葉、小台黃芪、小五台柴胡等,還有蘇鐵、銀杏等珍稀物種。動物和昆蟲的種類繁多,其中國家級野生保護動物有20餘種,省級重點保護動物41種。有世界珍禽、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褐馬雞、金鳥;二級保護動物斑羚;還有豹貓、狐、狍、獾等。兩棲類有中華大蟾蜍、中國林蛙等。

二、實習過程

7月9號,我們前往東金河溝進行標本。由於天氣原因,小雨一直不停,這導致我們採集到的動物標本比較少,以蝗蟲為主,沒有蝴蝶和蛾子一類的昆蟲。植物採集的比較多,我們見到的植物有楊(楊柳科 楊屬)、柳(楊柳科 柳屬)等,採集的標本有石竹(石竹科)、胡枝子(豆科 胡枝子屬)、薤白(葱科 葱屬)等。當晚原本準備進行燈誘,但由於一直下雨,放棄燈誘,因此在最後燈誘的成果比較小。

7月10號,隊伍前往章家窯採集標本,還是小雨天氣。不過這次採集到了一些膜翅目和鱗翅目的昆蟲。如:蜜蜂(膜翅目 蜜蜂科)、泥蜂(膜翅目 泥蜂總科 泥蜂科)。由於捕捉過程中的行為不當和三角袋的使用不熟練,導致最終剩下的標本鱗翅目標本較少,翅膀有不同程度的損害。除了膜翅目和鱗翅目的昆蟲以外,還捕捉到兩棲綱的蛙類和蜈蚣等動物,最後放入毒瓶中的蜈蚣變為綠色,於是放棄了標本製作。植物標本的採集山丹(百合科 百合屬)、唐鬆草(毛茛科 唐鬆草屬)、紫荊(豆科 紫荊屬)等。此次的路程比較長,一直是小雨不斷,路面比較濕滑,但是本小組成員相當團結,沒有掉隊和不滿情緒,在今上午的標本採集中,大家熱情都比較高。下午在王曉蕊老師的帶領下,我們隊兩天來採集的植物標本進行了詳細的鑑定,並且學會了使用植物誌。在李巨勇和韓廣欣老師的幫助下,我們將採集到的昆蟲標本進行鑑定,並掛牌。晚上上由於小雨不斷,原本計劃的燈誘又沒有進行。今天蛾子標本的收穫基本為零。不過代替燈誘的是小組內的活動,我們將第一天採集並壓制的植物標本進行整理,丟棄了一些發黴和個體較大的植物,並對較好的植物進行壓制。

7月11號,我們今天上山採集標本,其實只是西台山的山腳吧。由於前幾天的雨,導致路面濕滑,淤泥很多,基本沒機會追趕蝶類。不過採集到了蝽(半翅目 蝽科)、飛蝗(直翅目 蝗科)、蜜蜂(膜翅目 蜜蜂科)、大蜘蛛(蛛形綱 蜘蛛目)等動物。植物標本包括瞿麥(石竹科 石竹屬)、車前草(車前科 車前草屬)、山丹(百合科 百合屬)、珍珠梅(薔薇科 珍珠梅屬)等。今天上山,同學們的熱情都比較高,濕滑的路面在我們眼裏似乎算不上是什麼困難了。總體來説,除去以前採集重複的標本,今天的收穫還是不錯的。晚上進行燈誘,由於風比較大,基本上沒有什麼收穫,只捉到了四隻蛾子,當晚進行了展翅。

7月12號和7月13號,這兩天我們分別前往西台山和金河口景區。在金河口景區,水流充沛,我們的任務是觀察水生的動植物。在西台山,我們的任務是觀察植被分佈和採集標本。看到的植物有油松(松科 鬆屬)、中華落葉松(松科 鬆屬)、楊(楊柳科 楊屬)、柳(楊柳科 柳屬)、榛(樺木科 榛屬)、金蓮花(毛茛科 金蓮花屬)、藍刺頭(菊科 藍刺頭屬)。並且在爬山的過程中,觀察了整個山體的植被分佈情況。

2100米以上:是亞高山草甸帶,由於隨海拔的升高,植株逐漸矮化,木本植物減少, 僅有金露梅、銀露梅等小灌木及菊科和禾本科多種草類。

1400——20xx米 :真闊葉混交林帶,針葉樹種有華北落葉松、油松,闊葉樹中有白樺、紅樺、北京丁香、唐鬆草等。

1200——1400米 :次生灌草叢帶,主要棺木有沙棘、繡線菊,草類以禾本科、菊科、豆科為主。

1200米以上:主要農作物產區,主要果樹為杏、桃、蘋果、梨、核桃等。

三、實習收穫

1、學習收穫

動物學實習收穫:採集和觀察到的動物有蜜蜂(膜翅目 蜜蜂科)、泥蜂(膜翅目 泥蜂總科 泥蜂科)、胡蜂(膜翅目 胡蜂科)、絲帶鳳蝶(鱗翅目 鳳蝶科)、灰蝶(鱗翅目 灰蝶科)、嵌帶灰蝶(鱗翅目 灰蝶科)、中國林蛙(兩棲綱 無尾目 蛙科)、大蜘蛛(蛛形綱 蜘蛛目)、水龜蟲(鞘翅目 水龜蟲科)、蝌蚪(林蛙幼體)、飛蝗(直翅目 蝗科)、瓢甲(鞘翅目 步甲科)、螳螂(螳螂目 螳螂科)、螞蟻(膜翅目 蟻科)、菜粉蝶(鱗翅目 粉蝶科)等。

植物學實習收穫:採集和觀察到的植物有

石竹,石竹科,葉線狀披針形,基部成短鞘圍抱莖節 花單生,花萼圓筒狀,花瓣瓣片菱狀倒卵形,基部具長爪

金蓮花,毛茛科,莖不分枝,有縱稜 基生葉有長柄,三全裂,主葉葉柄短 花單生於莖頂,金黃色,萼片橢圓形,花絲絲狀

小根蒜,百合科,地下莖球形,鱗形,葉鞘長

風車草,脣形科,單葉互生,邊緣具缺刻,鋸齒狀,葉橢圓形 莖四稜 輪傘花序,苞片線形,花萼狹管狀,上部紫紅色,花冠紫紅色

水蓼,蓼科,莖節部膨大 托葉鞘圓筒狀,膜質,褐色 花穗狀花序 質生,花粉紅色

車前草,葉卵形近全緣果蒴果等

2、思想收穫

在為期七天的河北省小五台山金河口的野外實習中,我學到了很多東西。

首先是學習方面的,我們實習就是一個理論結合實際,鞏固課堂知識的過程。我們從課本理論走向親身實踐,我們可以在野外觀察、比較、分析動植物各大類羣的典型代表種類,探討各類羣之間的形態特徵和親緣關係,充分認識了這個充滿奧妙的生物世界。因而也驗證、複習和鞏固了書本上所學的基本理論知識,檢驗我們對動植物分類特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補充了課堂與實驗教學中的不足。每天收穫最大的就是下午在老師的幫助下鑑定動植物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學會了植物誌的使用和昆蟲標本的製作。增強了實踐動手能力。

其次是在為人處世方面的。在這次實習中,由於天氣原因給我們的實習帶來了很大的困難,不斷的小雨使路面積水,變得濕滑。大部分的同學在這幾天都是穿着濕的鞋外出採集標本,但是這沒有打擊同學們的積極性。在上山的過程中同學們互相幫助,沒有讓一個同學掉隊。在採集標本時,我們團隊合作,各有分工,每人各有其所,採集動植物標本的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這次實習增強了同學們的集體榮譽感,使班級表現的更為團結友好。

最後,在這次實習中同學們充分的見識到了大自然的美好與神奇。在西台山頂,同學們製造的垃圾都自覺的帶走,可見同學們保護環境的意識有了很大的提高。這次的實習,不僅豐富了同學們的知識,一定程度上也改變了同學們的生活態度。吃苦耐勞、堅持不懈在每一個人身上都得到了很好的體現。這一筆大的財富將會一直留在我們的記憶和生活當中。也感謝老師和同學們在實習中對我的幫助。

野外實習報告總結 篇4

我叫, x5年7月我順利通過了大學聯考,考入了xx大學地質工程系。於20xx年6月順利畢業,同年9月份參加工作,分配到西部礦業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工作,至今以過去一年了。在這短短的一年中,在公司各領導及同事的幫助帶領下,按照崗位職責要求和行為規範,努力做好本職工作,認真完成了領導所交給的各項工作,在思想覺悟及工作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思想上積極向上,能夠認真貫徹黨的基本方針政策,積極學習政治理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遵紀守法,愛崗敬業,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積極主動學習專業知識,工作態度端正,認真負責,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思想品質和職業道德。

在工作態度和勤奮敬業方面,熱愛本職工作,能夠正確認真的對待每一項工作,能夠主動尋找自己的不足並及時學習補充。

在生活中發揚艱苦樸素、勤儉耐勞、樂於助人的優良傳統,始終做到老老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做事,團結同事、務實求實、樂觀上進,始終保持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和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

工作能力及專業知識方面,來公司一年多,主要是去華冶二礦實習。我在二礦實習主要分為三個部門。分別是掘進車間、測量辦公室及地質辦公室。在掘進車間和測量辦公室主要是認識學習,多數時間是在地質辦公室實習。在華冶二礦實習期間,在領導和同事們的熱心幫助,詳細講解下,也瞭解和參與了一些具體工作,工作雖瑣碎,但是收穫很大。主要有以下方面:

負責有關地質技術的組織管理工作:經常深入井下現場,掌握井下地質情況,查明影響生產和建設的地質因素,彙編原始地質編錄和鑽孔編錄,及時彙報各種相關地質情況;保證生產正常接續;收集勘探和採掘工作面的地質資料,及時瞭解地質情況,面向生產深入現場調查研究,解決出現的問題。

在工作期間,我不錯過,不浪費每一次鍛鍊的機會,加速自身知識的不斷更新和自身素質的提高。同時,利用閒餘時間向領導及同事請教有關礦山地質及採礦方面的知識,努力使地質和採礦相結合,使自己成為適合礦山工作的地質人員。

一、在實習期間,經常下井,進行坑道編錄及生產探礦鑽孔的編錄和採樣。在室內,對井下編錄資料進行整理。作為一名地質技術員,我按照生產的需要,按時完成了各項工作。

1、生產探礦:過去的一年中,在地質探礦的基礎上為滿足開採和繼續開拓延伸的需要,為進一步探明或確定礦體形狀和質量特徵以及儲量升級所開掘各種坑探工程和鑽探工程。從而為礦山的開採和指導施工提供詳細的地質依據。通過生產探礦的設計,原始編錄、綜合編錄、取樣等一系列的工作,曾提交了2642中段20-31線、15-07線,車場工程,2582中段斜坡道開拓,035線等生產探礦資料。

2、儲量核實:考察過中間溝-斷層溝礦區,運用autocad、mapgis等軟件負責了儲量核實工作,並且參與了儲量核實報告的編寫。在整個考察及儲量報告的編寫過程中學到了不少東西。

3、深部及外圍探礦:進一步探明邊部、深部的小礦體,配合工程師加強外圍探礦。為滿足礦山的生產和發展的需求,不斷擴大地質儲量。

4、根據已有的資料,確定勘探類型及勘探網度,總結以往礦牀勘探成果和探採對比的基礎上,運用典型礦牀經驗,根據礦牀的規模大小、形態的複雜程度、厚度變化的穩定程度、構造的複雜程度和礦石中有用組分分佈均勻程度等地質因素,對礦體勘探的難易程度進行劃分。確定合理的勘探類型及勘探網度,能正確地佈置地質勘探工程,達到有效的礦產儲量,滿足礦山開採設計的需要。為礦牀合理開發利用提供地質依據。

5、損失貧化:防止採富棄貧;加強施工管理和放礦管理,防止盲目開拓造成礦產資源的損失;準確控制礦體空間分佈與礦石質量變化規律,監督各採場出礦的礦石質量和品位,及時掌握生產採掘計劃執行情況及採場質量動態,嚴格控制礦石中的廢石混入和出礦品位等,使礦石損失和貧化指標降低到預定水平。

6、20xx年八月,參加了錫鐵山鉛鋅礦成礦與找礦前景高層論壇會。

7、協助同事進行數字化礦山模型的建立,礦山數字化軟件的引用和應用,將會推動礦山企業技術和管理方式的改變,預計10月底完成。

二、工作中尚存在的問題

從事地質工作以來,深深感受到工作的繁忙、責任的重大;大事、小事壓在身上,往往重視了這頭,卻忽視了那頭,有點頭輕腳重,沒能全方位地進行系統地工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剛參加工作不久,沒有足夠的經驗,對於礦體複雜的地段理解不夠深。

②、理論知識掌握不夠紮實,實踐能力較差,理論與實踐聯繫不夠。

以上問題,雖然對工作的影響不是很大,但我總覺得沒有盡到一個技術員的職責,在今後工作中自己將努力做到更好。

在實習和工作的一年裏,我對整個礦山的礦牀成因及礦體賦存情況有了系統的認識,這對我今後在礦山上的工作有很大的指導作用。還學會了儲量的計算。理解並掌握了生產探礦工作的基本流程和基本工作情況,這對我今後在礦山上工作有了很大的幫助。

三、今後的工作打算

通過總結一年來的工作,儘管有了一定的進步和成績,但在一些方面還存在不足,沒有創新性的工作思路,個別工作做得還不夠完善。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努力找出工作中的不足,以便在以後的工作中加以克服,同時還需要多看書,認真學習好規範規程及有關文件資料,掌握好專業知識,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加強工作責任感,及時做好個人的各項工作。不斷的總結與反省,不斷地鞭策自己並充實能量,提高自身素質與業務水平,以適應時代和企業的發展,與公司共同進步、共同成長。

野外實習報告總結 篇5

説這一次實習,其實也不是一次實習,因為這次實習中有一天,而且是在野外進行的,沒有直接參與到公司工作中去,不過這次實習的收穫還是不小的,雖然不是很正式的,但是總是有收穫的!

實習完全結束已經兩天,雖説實習報告裏面已經寫很長的感想,但是這裏還是想對這一次野外實習做一下總結,主要是經驗和教訓。

我不是地質專業的,所以一開始就沒有很用心,這是第一個教訓:即無論做什麼,一旦做了就必須要認真對待,並且必須無條件高要求完成,不然就不做。當然這其中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沒有時間怎麼辦,次要的任務要不要放一放?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應該在任何時候只能全神貫注做一件事,選擇主次,一件一件地來。以前的經驗證明同時做兩件事,我達不到那樣的水平。

有了第一個問題,後面的也就必然發生:在實習之前沒有作任何的準備工作。至少應該瞭解一下,地質實習應該注意些什麼,實習過程中要記錄一些什麼,實習要求有哪些知識準備的要求(包括學過又已經忘記了的)。還有就是有必要去圖書館查閲相關的資料,一來做到心中有數,二來防止實習完了之後書已經被借完了。到要寫報告的時候,我去圖書館沒有借到一本書。

如果説前一個説明了預習的重要性,那麼接下來就是提醒我時刻記得複習。每天實習之後,完全應該把一天的內容整理一下,寫一個日誌,以使以後的總結更方便一些。我也一直有這樣的想法,可是一拖再拖,一天也就很快過去了,結果到最後對每天實習的內容沒有一點印象,圖也會不出來。這也説明了今日事今日畢的重要性。事實上,對於一個學生來説,每天必做的至少包括晚上留出一段時間來複習一天的功課,回顧一天的收穫。無論是實習還是其它的學習,絕對不能再像前兩個學期一樣在最後一個月臨時抱佛腳。

一個實習最終就是要得到一個報告,這也是實習的目的之一。因此對實習報告的準備一點也不能含糊,除了前面講的實習前的預習之外,還包括每天的日誌整理。每天整理的時候就應該標出來重點,繪出必要的圖形,當然這要在你知道實習報告要寫什麼的前提之下(可以問上一屆)。如此一來報告也就很輕鬆了。不想這一次那麼狼狽,還晚交了。實習報告時手寫的,這一次算是對一年到頭沒機會手寫的一個補償吧,也給我一個警告:需要練習手寫了。我那個字看起來真彆扭,不像一個大學生的字,歪歪扭扭,與塗鴉有得一拼。而且平時也發現很多字居然在電腦上面能夠打出來卻不會寫,這是一件悲哀的事。

總之,這一次實習儘管過程比較好,但是結果比較慘(自己的感覺),當然慘的同時也意味着收穫教訓。但是教訓一定要牢記心中,並針對性的付諸行動。希望我下次總結的時候不要出現遺忘這一條!!!

這一次實習總結的教訓有很多,我還是需要不斷的進步的,我知道自己面臨的困難有很多,可是我不會就因此而放棄,我會更加的努力的,只是這種努力不一定會實現,但是有想法總比得過且過好的多!

野外實習報告總結 篇6

上午8:20到達望峯崗煤礦,之後在三樓會議室召開簡單的介紹會,由地質科老總介紹本煤礦的概況。老總是987年從我們學校畢業的。此礦1986年第一次開採,1997年瓦斯爆炸,之後停工。20xx年重新建井,預計20xx年全面投產。主要開採-660米,-960米,-1200米三層的煤,目前已經開採到了-960米的煤層。

1 該礦地址構造比較複雜,地層有倒轉現象。瓦斯多,裂隙發育,易發生突水和瓦斯突出,如20xx年在建井過程中就發生了瓦斯和煤一起突出的事故,造成12人被埋,死亡。同時由於開採深度大,地壓大,地温高,也造成了開採難度大。

2 預計投產後每年產煤300萬噸,由預計儲量3億噸可知能開採120xx年。次礦主要開採優質煤,主要用於化工和煉綱,成分是焦煤和肥煤。

3 主要有五個井筒:1個主井,2個附井,2個風井。主井運輸煤,附井運輸器材和人員及煤矸石等,風井是通風作用的。

4 在02#井停留了較長的時間,老總們介紹了此井的建設過程。早期採到-300米,即將採-960米的,最終採到-1030米。在建井中早期遇到的是粉紅色砂巖,;裂隙發育,湧水多,需要打注漿孔注入水泥.水玻璃等,同時需要地質工作者計算湧水量,注漿壓力.範圍.深度。

一般在建井過程中湧水不能太多,但也不能太少,否則灰塵太大,工人很難在井下工作。此井直徑8米,依靠人工爆破挖掘,大約每22-27小時可以掘進4.5米,其過程如下:先用傘鑽同時大十幾個炮孔,放炮-——清理碎石——用護模支撐井筒壁,並在護模和井筒壁之間用水泥沙漿充填——固結後拆模——傘鑽打炮眼——放炮,如此循環下去。

5 在瓦斯井的鑽探現場我們見到了超大型鑽機,瞭解了超大型鑽機的工作過程並與我們在學校實習的多功能鑽機驚醒了比較,從而找出二者的不同。大型鑽機的鑽齒和牙輪的尖齒是合金綱製成的,硬度在8以上,牙輪主要起破碎作用。鑽孔分三次才能完成,直徑先是30釐米——65釐米——80釐米

瓦斯抽出以後經過提純可以發電,居民供暖做飯,或者供應激動車輛,如出租車。另外影響煤產量的因素有:採煤工作面的煤量供應情況,井下運輸能力,主井提升能力,抽排瓦斯所需要的時間等。

實習總結

發現的本專業課程設置上的不足(學校有待改進的):

1.校內實習(工程勘察生產實習)比較實用,但時間過短(只有幾天),次數過少(只有一次),兩個班配備兩個指導老師,四年的大學學習中,學生在專業上的練習不足。學校應該更加務實,為學生的未來負責,每學期都應有二十天左右時間模擬整個工程勘察的操作過程。.發現專業上的不足(有待改善的)和優勢:

實踐工程地質目前是大底部,明智者不是出逃,而是投入。特別是那些初入這個行業的畢業生,一定能夠趕上工程地質的下一波牛市行情。雖然按預測,牛市行情還需等待5~7年,但我們完全可以在這個震盪的底部區間,充分理解這個專業的特色,靜下心來,打下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博覽眾家之長,集聚豐富的實踐和理論經驗和智慧,從而在未來的牛工作生活中獲得豐厚的收益。

2. 工程地質是一個十分複雜又非常特殊的學科和專業,需要堅實的基礎、廣博的學識、相關學科專業的知識、對工程建設的理解、對地質學科的感悟,更需要一種浪漫的情趣和執着的精神。人是需要有精神的,有了精神,業務、知識、能力都可以在實踐中得到補充和提升。如果對工程地質專業的追求精神能夠達到某種痴迷的程度,那麼我們一定可以成為很優秀的地質工程師。

3 能夠從事工程地質專業學科的工作並不難,而要做好做精卻不易。把從事這個學科專業當成謀生的手段和職業,這是我們普通地質師的選擇。如果大家要想成為優秀的學者和專家,建議您把地質工作當成樂趣、興趣、境界和事業去追求,這時我們還要,不辭辛勞,爬山鑽洞在所不辭,受人嘲笑一笑了之。不迷信權威,不看人臉色,堅持真理,創新進取,我們才有可能可以成為名副其實的專家學者。

4 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我們把理論知識和工程實際經驗進行了對比,看到了理論知識和實際經驗的差別,懂得了理論聯繫實際的重要性。我們雖然沒有自己親自動手操作的機會,但是畢竟在現場目睹了鑽探的實際操作過程,瞭解到許多在理論上成立,但是在實踐中無法實現的生產過程,並瞭解到在實踐中處理問題的方法與理論方法的區別。

5 .通過生產實習,我們認識到實踐經驗的重要性,意識到地質實踐工作的辛勞和地址工作的樂趣。地址工作是一個危險、刺激、有趣的工作,既需要極大的工作熱情和勇氣也需要地質工作者在工作中謹慎細微地觀察、記錄,從而準確地評價工程地質條件,並提出科學合理的改善地質條件和減小危害的工程治理措施。

6.有理想有目標,能夠去做,但毅力和堅持不夠,送給自己一句話:只付出一般的努力是實現不了理想的!

野外實習報告總結 篇7

實地實習是很有必要的,但短暫的幾天的實習時間很快就過去了,由於各方面的原因我們只能到此為止,我們希望學校學院能夠儘量提供更多的鍛鍊平台,真正意義上達到更好的學習目的!

一、實習目的

通過野外實習,進一步瞭解地質學的基本內容,掌握地質學的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瞭解和掌握地表形態及其發生、發展、結構和分佈規律。重點掌握實習區域的地層、巖石、礦產,地質構造(褶皺和斷裂)和古生物的主要類型、分佈及其演化規律,及野外地質調查基本方法等,並綜合研究和掌握地球表層各自然要素的性質和特性,各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繫和相互作用。

每位大學生首先最主要的是學習課本上的知識,然而光從理論上認識只能讓大學生紙上談兵,因而實習是每一個大學畢業生必須擁有的一段經歷,它使我們在實踐中瞭解社會,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使我們開拓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為我們以後進一步走向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通過親身體驗社會實踐,鍛鍊自己的才幹,培養自己的韌性,更為重要的是檢驗一下自己所學的知識能否被社會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會所承認,同時,這也是給我們一個找出自身知識的不足與缺陷的實踐機會。地質實習報告。

二、實習地區概況

主要實習地點是古武當山,京娘湖,蓮花洞。

三、實習內容

(一)5月9號實習前準備

在課堂上我們已經學習了地質地貌學這門課程,對地質地貌的一些基本知識都有了一定的瞭解。馬上就要去野外實習了,我們都很興奮,都在為實習做準備。首先我們上網查了實習地的概況(地理位置,地質地貌)大概瞭解到:約在距今19億年的時候,發生了一次顯著的地殼運動,叫“呂梁運動”,使中元古界與下元古界呈角度不整和接觸,呂梁運動以後,相對穩定地層的範圍不斷擴大,地形高低起伏,比較複雜。有些地層在久經腐蝕以後,開始下沉,形成地質史上一次大規模的海浸,無脊椎動物和菌藻類植物開始出現,一直到距今大約8億年的寒武紀時代,京娘湖地區還一直沉浸在一片汪洋大海中。到距今大約兩億五千萬年的時候,地殼又發生了一次大運動,稱為“燕山運動”。由於地殼斷層,大部分海水向東消退,京娘湖地區仍處於大海的邊沿,洶湧的海濤沖刷巖石,形成千姿百態的溝壑深谷,到了距今大約6500萬年的時候,地殼又發生了一次大運動,叫“喜馬拉雅”運動,西部地殼相對隆起,東部地殼相對下沉,海水向東消退,整個太行山脈的雄姿也由於海水的消退展現出來,這裏形成了北台、太行、唐縣三層夷平面,培養了京娘湖、古武當山、七步溝、武西嶽的石英砂巖峽谷峯林景區。地質實習報告。古武當山巖石主要為砂巖,大部分屬於三大巖石中的沉積巖,還有少量的變質巖。

(二)5月10號古武當山實習

上午坐車到達古武當山,我們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沿山路向上爬,觀察當地的地質組成,地質構造。

老師給我們介紹到古武當山地區的巖石主要為砂巖,大部分屬於三大巖石中的沉積巖,還有少量的變質巖。砂巖是由石英顆粒(沙子)形成,結構穩定,通常呈淡褐色或紅色,主要含硅、鈣、黏土和氧化鐵。砂巖是一種沉積巖,主要由砂粒膠結而成的,其中砂裏粒含量要大於50%。決大部分砂巖是由石英或長石組成的。變質巖是指受到地球內部力量(温度、壓力、應力的變化、化學成分等)改造而成的新型巖石。固態的巖石在地球內部的壓力和温度作用下,發生物質成分的遷移和重結晶,形成新的礦物組合。如普通石灰石由於重結晶變成大理石。

1、巖層的節理

它是斷裂構造的一類,指巖石裂開而裂面兩側無明顯相對位移者(與有明顯位移的斷層相對)。節理是很常見的一種構造地質現象,就是我們在巖石露頭上所見的裂縫,或稱巖石的裂縫。這是由於巖石受力而出現的裂隙,但裂開面的兩側沒有發生明顯的(眼睛能看清楚的)位移,地質學上將這類裂縫稱為節理,在巖石露頭上,到處都能見到節理以節理與巖層的產狀要素的關係而劃分為四種節理:

走向節理:節理的走向與巖層的走向一致或大體一致。

傾向節理:節理的走向大致與巖層的走向垂直,即與巖層的傾向一致。

斜向節理:節理的走向與巖層的走向既非平行,亦非垂直,而是斜交。

順層節理:節理面大致平行於巖層層面。

2、斷層

地殼巖層因受力達到一定強度而發生破裂,並沿破裂面有明顯相對移動的構造稱斷層。

正斷層:逆斷層的斷層面也幾乎垂直,但上盤向上移動,而下盤向下移動,這種類型的斷層是由於板塊擠壓形成的。衝斷層與逆斷層的移動方式相同,但斷層帶幾乎是水平的。在這類同樣是由擠壓形成的斷層中,上盤的巖石實際被向上推移至下盤的頂部,這是在聚合板塊邊界中產生的斷層類型。

逆斷層:在平移斷層中,巖石塊沿相反的水平方向移動。正如轉換板塊邊界中所述,地殼塊相互滑動時形成這些斷層。

平移斷層:在所有類型的斷層中,不同的巖石塊緊密地相互擠壓,在移動過程中形成很大摩擦力。如果這種摩擦足夠大,這兩塊巖石將咬合,因為摩擦力使它們無法相互滑動。在這種情況下,來自板塊的力量繼續推動巖石,從而增大施加在斷層上的壓力。

3、尖滅

“尖滅”指具有一定體積的物體其逐漸縮小直至消失的現象。地層的尖滅指的是沉積層向着沉積盆地邊緣,其厚度逐漸變薄直至沒有沉積。超覆是海侵時隨着沉積範圍的擴大,上覆巖層的沉積範圍大於下伏巖層的現象。

4、褶皺構造

褶皺構造是巖層因在構造運動的作用下而變形,形成的一系列連續彎曲。巖層的連續完整性未遭到破壞,是巖石塑性變形的表現。它在層狀巖層中表現的最為明顯;是地殼上最常見的一種地質構造形式。褶皺是最重要的構造現象,因而是構造地質學研究的重要內容。

(三)5月11號京娘湖實習

今天我來到京娘湖,將對波痕、泥裂進行觀察,對河谷形態、河谷的發育形成進行認識性的學習。

1、波痕

波痕是淺海、河湖的一種小型地形特徵,由尖波峯、圓波谷,坡度對稱組成連綿波浪狀。沉積環境分析的重要標誌,是典型的沉積構造之一。非粘性的物質(陸源砂、碳酸鹽砂)在波浪、水流或風的作用下,在其表面形成的波狀起伏的痕跡,如沙漠中的沙丘、海灘的沙坡等。一個波痕由一個波脊和一個波谷組成,同一種波痕一般成組出現。通常按波痕形成的動力將波痕分為水流波痕、波浪波痕、干涉波痕和風成波痕等;然後再根據其大小,形態或對稱性作進一步的劃分。出現於巖層的頂面。並可在上覆巖層的底面上留下印痕。因此可以利用波痕來決定巖層的頂面和底面。

2、泥裂

泥裂又稱乾裂、龜裂紋,是指泥質沉積物或灰泥沉積物,暴露乾涸、收縮而產生的裂隙,在層面上呈多角形或網狀龜裂紋,裂隙成“v”形斷面,也可呈“u”字型,可指示頂底面。裂隙被上覆層的砂質、粉砂質充填。

3、河流地質作用

河流地質作用分為侵蝕作用、搬運作用和沉積作用。

四、實習感想

通過本次野外實習,讓我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各種巖石呈現在我們眼前,通過老師細緻的講解,我們更深一層的瞭解到各種巖石的性質,從外表到巖石的組成及結構。地質學確實有着它自己的魅力,在我們以後的工作中我們肯定會用到很多地質知識,這是我們的基礎。總的來説,本次實習不輕鬆,首先,短時間接觸到這麼多的巖石,想要了解透徹還需要我們進一步查閲資料。其次,本次實習對我們的體力也是一個小的考驗,但作為土木工程的學生,本次實習是一個很難得的機會,在學校學習之餘多參加這些室外實習有助於我們從感性上了解土木工程地質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我們對知識的瞭解更加深刻!

野外實習報告總結 篇8

一:勘探工作目的,本次野外實習,勘探工作目的是:

(1)在課堂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瞭解中奧陶統、晚奧陶統、中石炭統和晚奧陶統的巖層構造、巖性、巖層中所含的化石種類和數量以及各個地層中所伴隨的礦產、褶皺類型、斷層情況以及從晚奧陶統到中石炭統的過渡巖層各種性質等;(2)瞭解煤礦的基本情況、基本地形。瞭解煤礦生產中各種機械的用途及注意事項、煤的分類及運輸方式、安全生產的各項措施、標準等以便在以後的工作初期可以儘快的熟悉各種情況避免各種錯誤;

二:勘探任務,本次野外實習的任務是:

(1)觀察各實習地點的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和地表水體等其他情況;

(2)觀察奧陶紀石灰巖的顏色、光澤、解理、化石的種類及其含量、斷層等其他情況;

(3)對斷層做素描圖、描述其擦痕的狀況;

(4)觀察晚奧陶統與中石炭統的假整和麪及其過渡巖層的風化程度、顏色、巖性、化石種類及其數量等其他情況;

(5)觀察中石炭統本溪組泥巖層的巖層特點、砂巖的顏色、解理及砂巖巖層中所包含的礦產、石灰巖的顏色、解理、裂隙的發育情況、化石的種類及其數量等;

(6)觀察上石炭統的黏土層、石灰巖層的特點、巖層厚度、其中所含的化石種類和數量、巖層的裂隙發育程度、含水情況、礦產種類及其數量;(7)觀察上石炭統的砂巖、泥巖、黏土層的特點、及其中所含的化石種類和數量;

(8)觀察煤礦的地形、瞭解煤礦的各種設施的用途、觀察各種機器的特點,瞭解其工作方式及使用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項.(9)瞭解煤礦的開採情況、煤的種類、煤的儲存和運輸等。

三:交通狀況

縫山針公園位於太行山系南麓,焦作市中心北部,交通便利,公園西邊是村莊,公園前是東西走向的公路,公園內是海相沉積的中、晚石炭統石灰巖。

紅砂嶺位於的縫山針的公園西方,焦作影視城北方3千米左右,影視路從南面跨過,上白作鄉公路從南至北穿過此地區,交通便利,有盤山公路通山,山腰有小型鐵礦和其他的一些廢棄的鐵礦礦井。

西張莊位於焦作市區西部,有公路通往山下,從山下到山上路礦稍差,山頂上有硫磺礦和用黏土燒製陶瓷器皿的小工廠。

焦煤集團珠春礦位於焦作礦區西南部,東距焦作市五千米;公路鐵路交通便利,焦晉高速在礦區西部穿過,焦克公路在礦區北部通過,有礦區鐵路專線與焦柳、正太乾線連接。

四:天氣情況

12月11日霧,小雪,12月12日下午天晴、12月13日天氣晴朗,有風、12月19日天氣晴朗、無風。

五:水文地質情況

(1)在縫山針公園內無固定水系,小寺河和羣英乾渠自西向東穿過本地區,一般乾涸無水,夏秋季節彙集降雨並排泄山洪,有時會發生小規模的山體滑坡,山下有一小塘,含水量不多,為景觀用水。地層含水層自上而下依次為:第四系砂巖含水層、二疊系砂巖含水層、石炭系第八層、二層石灰巖、奧陶系石灰巖含水層。

(2)在紅沙嶺未見到明顯水體,無固定水系,無河流、河塘,僅有東西走向的羣英乾渠,一般乾涸無水,夏秋季節彙集雨水並排泄山洪,此處地貌多為褶曲,季節性雨水多滲入地下。

(3)在西張莊沒有發現明顯的水體,無固定水系,無河流、河塘,羣英乾渠自西向東穿過,一般乾涸無水,夏秋季節彙集雨水並排泄山洪,此處地貌多為褶曲,季節性雨水。

(4):焦煤集團珠春礦礦區內無固定水系,沒有河流湖塘,僅有兩條季節性洪溝自北而南從礦區西部和中部穿過,一般乾涸無水,夏秋季節彙集降雨並排瀉山洪。

六:地形地貌,

(1)縫山針公園為山前沖積平原,地質構造較複雜地質構造以斷層為主,輔以輕微褶曲,褶曲構造不甚明顯主要表現為走向方向上的擠壓現象,有單斜地壘構造,中部有一正斷層,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南部地表被第四系黃土所覆蓋北部地面主要為中奧陶統、晚奧陶統形成的的石灰巖山脈,區內地層走向se~ne傾向ne,傾角一般5~10度,局部達大約30度左右,山勢陡峭,高度在200米左右。

(2)紅沙嶺主要為中石炭統本溪組的石灰巖形成的山脈,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區內多斷層、褶曲,山勢稍緩,有明顯的鋁黏土層與石灰巖的交替帶,高度在300米左右。

(3)西張莊主要為上石炭統太原組的石灰巖和鋁黏土層形成的山體,山勢較陡,有明顯的鋁黏土層與石灰巖的交替帶,地層構造以斷層、褶曲為主,褶曲發育明顯,主要為走向方向上的擠壓現象,形成了一系列的寬緩褶曲,地層傾角約為10~30度,山體高度在50米左右。

(4)珠春礦井田位於太行山南麓,北距太行山約五千米。地貌形態為山前沖積平原,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西部海拔為+156m,東部海拔為+124m,地勢較平坦。地表全被第四系黃土層覆蓋

七:礦井生產情況。

(1)縫山針公園內未發現礦井,周圍有中型煤礦和已經採空、廢棄的巷道,現在開採的煤層為e2煤,因其煤層埋藏深度較大無小煤礦,其南面有正在施工的南水北調工程。

(2)紅沙嶺有正在生產的小鐵礦,生產情況比較簡陋,為人工開cai

(3)西張莊的在西張莊上奧陶統的第7層石灰巖上部的山頂有正在生產器皿的小型工廠和已經廢棄的生產黃鐵礦的礦井,從外表上可以看出此礦井為一個小規模的礦井。

我們所到的地區的巖層多為晚古生代的石炭紀的中石炭世,早石炭世以及早古生代的早奧陶世,中奧陶世,晚奧陶世

早古生代始於6億年前的寒武紀初到4億年前的志留紀末,延續約2億年。這個時代世以個海洋佔優勢的時代,特別是奧陶紀為地史上最大規模的海侵時期之一,華北地塊在

寒武紀至早奧陶世世地殼緩慢下降接受趁機的時期,普遍以發育以濱海淺海相碳酸鹽為主的地層,中晚奧套世級地殼普遍上升。遭受剝蝕。缺失沉積從震旦紀到至留紀。華北地區經歷了上升(海退,遭受剝蝕)下降(海侵,接受沉積)在上升(海退,遭受剝蝕)3個階段,反映了一個巨大的地殼升降和海侵旋迴。華北地塊以北的天山-興安地區和以南的崑崙-秦嶺及祁連山地區滇西地區,均為地殼活動帶。其中祁連山最為典型。至留紀末期加里東運動使地層全部折皺隆起,並有演講活動,下古生界全部遭受編制,形成加里東褶皺帶。從早古生始生物進入大發展的時期。早古生代海洋占主導地位,形成了穩定,廣闊,連續的前海環境,世海生無脊椎動物的繁盛時期。先後出現了許多門類。奧陶紀世在古生代海生無脊椎動物的鼎盛時期。以碗組類筆石和頭足類的直角石珠角石為代表。植物方面,早古生代海生藻類非常繁盛,為石煤的形成提供了條件末期出現了陸生裸厥植物。

晚古生代始於4億年前的泥盆紀初期至2.3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延續約1.7億年是從海洋向陸地轉化的重要發展階段。早古生代的加里東運動是陸地範圍開始擴大,至晚古生代,特別是從石炭紀到二疊紀,經過海西運動陸地範圍進一步擴大。華北地塊自中晚奧陶世,至留紀,泥盆紀和早石炭世的長期風化剝蝕至晚石炭世時才中心下降接受沉積上石炭統直接覆蓋於奧陶統侵蝕面上。華北地區由於經歷了約1.4億年的風化剝蝕,地形平坦,卻與準平原化。華北地塊古生代成煤期主要時晚石炭世和早二疊時的早期,形成了包括上石炭統太遠組和下二疊統下不山西組的含煤地層,南部還包括下二疊統上不下石合子和上二疊統上石合子組。華北石炭二疊紀煤系時我國重要的含煤地層

構造縫山針地區總體為背斜向斜相間的褶皺構造,就是指巖層巖體在地應力長期作用下形成的岐狀彎曲。褶皺在地殼中分佈廣泛,系統各異。規模大小相差懸殊大者延伸幾十至幾百米,小者可在受標本上見到甚至表現為顯微構造。褶皺巖層中的以個彎曲稱為摺曲,他是褶皺構造的基本單位。摺曲的基本形式分為2種即背斜和向斜,背斜世巖層向上的彎拱的曲折核部是老巖層兩側世新巖層且對稱重複出現兩翼巖層傾斜方向一般相反。向斜世巖層向下的彎拱的曲折,核部是新巖層兩側是老巖層且對稱重複出現兩翼巖層傾斜方向一般相對傾斜。

紅沙領出的背斜核部為粘土兩翼為石灰巖。縫山針第三個觀察點以及西張莊多為斷層即巖層受地應力的作用後發生破裂,在力的繼續作用下沿破裂面兩側巖塊發生顯著相對位移的斷裂構造。斷層的規模大小不一,其形態和類型繁多分佈較廣對煤礦設計和生產都有很大影響根據斷層兩盤相對位移方向分類可分為正斷層,逆斷層和平移斷層。上盤相對下降,下盤相對上升的斷層稱為正斷層。上盤相對下降,下盤相對上升的斷層稱為逆斷層。兩盤巖塊沿水平方向相對平移的斷層稱為平移斷層我們在縫山針和西張莊所見斷層均為正斷層

其他礦石赤鐵礦:完好的晶體少見常呈緻密的塊狀,腎裝結合,結晶的赤鐵礦為鐵黑色至鋼灰色,隱晶的赤鐵礦為暗紅色。半金屬製土塊光澤不透明無節理,摩式硬度5.5~6.5,相對密度4.9~5.3無磁性。

石膏:晶體常為板狀集合塊狀,粒狀,纖維狀,純淨的石膏無色透明含雜質時呈灰黃色,玻璃光澤,節理面呈珍珠光澤有一組完全節理,薄片有撓性。

黃鐵礦:晶體常呈立方體集合體常呈緻密塊狀侵染狀和結合狀顏色為淺銅黃色表面常有黃褐色條紋黑色金屬光澤,不透明,無節理,斷口參差狀,

石英:晶體常呈六方柱狀集合體常呈晶簇狀,緻密塊狀,無色透明着稱為水晶常因含雜質出現不同的色調,晶面金屬光澤斷口油脂光澤,無節理,斷口貝殼狀。

高嶺石:晶體極細小,在電子顯微鏡下呈六方形,鱗片狀,常為疏鬆鱗片狀緻密細粒狀,土狀集合體,質純者白色。常用含雜質而帶各種色嗲,土塊光澤摩式硬度2~2.5,相對硬度2.60~2.63乾燥時有吸水性,遇潮後有可塑性其土塊狀具有粗擦感,易用手捏碎。

野外實習報告總結 篇9

美好的時光總是感覺很快就過去了,短短的十天天童實習在我們剛沉浸於其中的樂趣時就結束了,現在回想起來,那是多麼美好的一段回憶。

第一天 大部隊出發

清晨六點,鬧鐘把我們從夢鄉中拉醒。這是進大學以後為數不多的幾次早起,因為今天不是一般的日子,我們要出發去寧波天童進行為期十天的實習。浩浩蕩蕩的大部隊在上海火車站的候車室會合,每一個人都是重型裝備(身上背一個包,手裏還提着一個),最有趣的是有一個女生寢室全體都拖一個箱子,快趕上一支登機的空姐隊伍了。一路上,大家都很興奮,長達6個小時的路程,對於整個車廂都是同學的我們來説,就像一次集體活動,打牌、聊天、做遊戲,時間在歡笑聲中走過,剛火車停住的時候,我們才發現已經到了寧波。

下了火車,又上了公共汽車。我們離目的地越來越近了。又過了一個小時,到了,我們終於達到了“傳説中”的華東師範大學天童實驗基地。雖然看上去有些簡陋,但是看到了“傳説中”的老王站長,感覺到好親切,我相信我一定會在這裏度過美好的十天。我們這一屆的學生特別的多,所以住房問題很成問題,不過在老師們的安排下,一些都井然有序。第一天,我就看到了“傳説中”的天童螞蟥和馬路(為什麼特指天童螞蟥,只是因為它的名字對我們早已如雷貫耳)。晚飯,不記得是什麼了,但是我還記得那是不錯的一頓,比我們想象中的好很多。吃過之後,大家各自收拾東西,第一天就這樣在忙碌中度過了,但這只是一個開始。

第二天 踏查地形,率先砍樹

又是清晨六點,李立老師用擴音器把我們震醒,這是我們才意識到,以後的每天,這個時候就該起牀了,而不再是7:30。吃過早飯,片刻休息之後,天童實習就真正開始了。早上,是踏查地形,有王希華老師帶隊,繞着周邊的山林,熟悉一下地形,順便認識植物。由於來之前就知道實習過後會考認植物,所以從第一天起,大家就對植物特別感興趣,一路上,緊跟着老師,記錄筆記,遇到不認識的植物就採,(不過不能亂採,採集植物標本要求新葉老葉皆有,不能單採一片葉子,花期的最好有花,結果的要有果實,蕨類最好連根一起)幾段路下來,每人手裏都是一大把的植物。雖然記得模模糊糊,但是大部分植物的名字,都已經存入記憶了,只等慢慢的一一對應。

下午,各組分組實驗,我們組首先做植被實驗。跟着大小兩位師兄,來到古天童的採石場附近。這個實驗的目的,是測定生物量。測定的樹種是木荷和馬尾松。每種樹選擇3個不同胸徑的個體,將其砍下,測量胸徑(1。3m處直徑),地表直徑,0。3m處直徑,1/10高處直徑,樹高,樹冠直徑,第一活枝高,第一葉層高。然後測量葉片鮮重,新枝和老枝的鮮重,樹幹重量,分別採樣,以備進一步實驗。看似簡單的實驗,卻是一個高強度的重體力活,才開始第一天,我們就覺得好累,十天的實習,相信不會輕鬆。

第三天 繼續砍樹,辨認植物

還是清晨六點,不過這次李老師改用他洪亮的嗓門喊我們起牀,因為我們在前一天將他的擴音器藏了起來,直到最後一天才還給他。由於昨晚烘乾樣品時不慎起火,我們的樣品損壞一部分,所以加重了我們今天的任務。不過一回生二回熟,同樣的工作,更多的工作量,反而我們用了更少的時間,早早的結束了早上的工作。正當我們快體力不支的時候,我們的砍樹任務終於結束了。

下午,我們跟着王希華老師,開始植被的另一個實驗,拉樣方。今天才是試手、學習。先到了離基地不遠的一片林子,認清楚其中的所有的植物,然後就開始了。首先是用捲尺拉一個20*20m的正方形,要求精準。再將其分成四個10*10m的樣地,每一個樣地在其同一個方位(比如一個樣地的10*10m在左下角,那其他三個也必須在左下角劃分)劃出一個5*5m的樣地,再在其中的同一方位劃出一個1*1m的樣地。在10*10m的樣地中辨認喬木的種類,數量,高度和遮蓋度;在5*5m的樣地中辨認灌木的種類,數量和遮蓋度;在1*1m的樣地中測量草本的蓋度。

在蓋度測量上,運用多蓋度綜和級(5=不論個體多少,蓋度>75%;4=不論個體多少,蓋度為50%~75%;3=不論個體多少,蓋度為25%~50%;2=不論個體多少,蓋度為5%~25%,或者蓋度雖然<5%,但個體數很多;1=個體數量較多,蓋度為1%~5%,或者蓋度雖然>5%,但個體數稀少;+=個體數稀少,蓋度<1%;r=蓋度很小,個體數很少;)那天下午,我們還走了一下“傳説中”的防火道,一向以陡峭著稱,可是老師只讓我們走到了1/10高度處。但是既然來了,我就不想錯過機會,在經的老師同意的情況下,帶足水,帶上手機,和另一位同學一起上了頂峯――太白。不僅欣賞到了一望無際的美景,更對自己的體力、毅力進行了一次全面的考驗,值得。

第四天 走陡坡,做土壤

仍然是清晨六點,大家按時起牀,一陣忙碌之後又開始了新的一天。今天早上,還是跟隨王老師拉樣方。那個地方比一般的要陡一些,在70年代被砍伐過,現今長成為木荷-栲樹林,最大的特點是以萌枝為主。同樣,對其拉樣方,然後測定。植被實驗做完了,到了下午,開始了土壤實驗,以王秀芝老師為指導。第一天也是練手,着重掌握各種儀器的使用和實驗方法。首先是選地和挖剖面,要求選擇受人為影響小的土壤,用鏟子豎直剷出一個剖面,用小刀輕輕挑土,顯出自然面根據顏色劃分層次,一般分枯枝落葉層(A0)、腐殖層(A1)、淋溶層(A2)、澱積層(B)和母質層(C),也會在中間出現AB、BC等過渡層。同時用羅盤測坡向和坡度。

在測坡向時,人背對剖面站立,北向正對剖面朝向,調節羅盤上的氣泡使之到中間,瞬時按下按鈕,固定指針,讀數。測坡度時,正對剖面,用手大致筆劃出坡度,將羅盤側向豎立,南向朝上,按坡度方向擺放,調節內側氣泡到中間,記下讀數。接着就是一系列並行實驗,有測PH值,顏色,質地,結構,鬆緊度,濕度,根系及侵入體和新生體。測PH時,用小刀取土先預擦一下白瓷板,然後取少量,滴入試劑,混勻後與比色卡比色讀出數值,過程當中注意不能用手接觸。測顏色時取土壤細小顆粒撒在比色卡上比色,區別顏色。測鬆緊度用小刀插試土層,分鬆散、疏鬆、緊實和極緊。測濕度是用手緊握土壤感覺,分濕、潤、稍潤、潮和幹。測結構時用鏟子去土,抖勻,觀察大塊,塊狀,碎塊狀和顆粒狀的多少。測質地時取部分土,加少量水,揉搓,看是否能成球,成條,成環而劃分不同土質。侵入體一般指人為垃圾,石塊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shixi/zongjie/87v80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