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實習 >實習心得體會 >

鐵路實習心得體會(精選3篇)

鐵路實習心得體會(精選3篇)

鐵路實習心得體會 篇1

踏着初春的明媚和破曉的大地,我在吐魯番站為期半年的實習也結束了,在結束學子生涯的第一個半年當中,我很榮幸的加入到鐵路人的隊伍中,並全身心的投入車站的工作,加入為人民服務的行列之中。在這半年時間裏,我加入了運轉車間的大家庭,運轉車間是車站的守護神,我為能成為其中的一員感到深深的自豪!

鐵路實習心得體會(精選3篇)

剛到車站,我先是學習信號員、貨檢員、車號員,在學習中,讓我學到了他們苦幹實幹的精神,加深了對“安全決定成敗”的認識,這是我在運轉車間見習過程中最大的收穫。

後來我又開始學習連接員,第一天的學習,師傅讓我在機車上呆着,以感性地認識吐魯番站的各個股道,機車上的無線調車設備及其顯示情況,並對調車長的工作內容有一個初步的瞭解。

後來的學習師傅就從連結員的作業標準開始,一項項地指導我,上車試閘、提鈎、摘風管、裝簡易緊急制動閥,雖然有些作業項目是在師傅的指導下很艱難地完成的,但是在這些過程中我學到了很多東西,我開始真正的認識到連結員並不是靠體力勞動就能簡單完成的工種,它的確是一個技術活。

有時候我有些東西弄不明白,師傅就帶我去找資料,找規章,然後仔細地講給我聽。

在學習的過程中師傅總是提醒我要注意人身安全,要嚴格執行作業標準。 “上車時,車速不得超過15公里每小時,下車時,車速不得超過20公里每小時。”

“順線路行走時,走兩線路中間,不準腳踏鋼軌面,道岔連接杆!” “下車時一定要看清腳下有沒有障礙物。”

“摘風管的時候一定要照着我教你的方法來,先把折角塞門關了!” “穿上你的防護服,帶着你的安全帶,跟我去包線檢查防溜。”

“作業的時候一定要做好聯繫和防護,確保自己的人身安全,也要確保別人的人身安全。

連結員學習結束了,經歷了很多,學到了很多。雖然站上的領導不同意我們見習人員上車,但是在師傅的精心指導和耳濡目染下,我學會了如何使用無線調車燈顯設備,學會了如何在車上觀速、測距,學會了如何檢查線路車輛,也學會了在作業時如何防護自己。作為吐魯番站的新鮮血液,新生力量,我必將迎接更大的挑戰,也必將在認清鐵路跨越式發展新形式的前提下,以更飽滿的精神投入到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去。

首先,必須用三種心態對待自己,以平靜的心態看待鐵路的改革,以積極的心態參與工作,以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在工作中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工作,積極主動地做好分內之事。一要充滿信心。認識到鐵路改革機遇大於挑戰,環境的改變、“身份轉換”政策的實施,會創造新的、良好的競爭氛圍。二要培養自己的大局意識,主動去適應改革。努力工作,要把壓力轉化為工作的動力,高標準、嚴要求,認真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認真做好這些工作是迎接改革必備的首要條件。 其次,必須增強競爭緊迫感,自覺提高自身素質。在鐵路跨越式逐步深入發展發展的今天,必須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隨着企業改革力度的不斷加大,必須

改變了已往覺得進了鐵路就算捧起了“鐵飯碗”的觀念,“瓷飯碗”的競爭緊迫感明顯增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是在改革和競爭中取勝的關鍵,在工作之餘要加強學習,給自己補充能量,以適應競爭環境。學習黨的一些基本方針、政策以及鐵路改革的一些基本知識,瞭解路局各項改革措施的必要性。認識到鐵路改革的深刻內涵,全方位充實自己,完善自我,使自己在以後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第三,杜絕利己主義,心浮氣躁。作為一名黨員,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一定戒驕戒躁,嚴格要求自己,時刻警示自己,想自己少一點,想工作多一點,永遠把車站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工作、生活中遇到問題力求果斷、細緻,遇到有不如意之處,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克服鬆懈心理,樹立生活、工作目標,化劣勢、失敗為前進的動力,保持旺盛的戰鬥力,做到積極肯幹、吃苦耐勞、艱苦奮鬥。

第四,勇於開拓創新,永葆工作中的生機和活力。在工作中要勇於開拓創新,勇於大膽實踐,不斷總結以往工作的經驗,謀劃新思路,採取新舉措,開創新局面。今後的工作中,自己要進一步發揮積極性、主動性,針對工作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在充分聽取領導和同事們的意見和建議基礎上,認真反思,逐條改進。以更飽滿的生活熱情,更加堅定的信念和旺盛的鬥志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以良好的心態迎接來自任何方面的挑戰,從而實現由被動向主動的轉變和跨越。

古人云:“不待揚鞭自奮蹄”。在今後的工作過程中,我必將以飽滿的熱情和主動的態度迎接鐵路跨越式的步伐。建設現代化的中國鐵路,不僅是我們肩頭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我們引以為豪的使命。我要以與時俱進的使命感,以勇挑重擔的責任感,善觀大勢早運籌,善謀大事主動幹,用我的實際行動描繪鐵路跨越式發展的美好藍圖。

鐵路實習心得體會 篇2

翻譯實習作業內容涉及文化、科技、經濟、社會、政治五大方面,題材豐富,趣味性強。翻譯不同內容所得到的收穫感悟也是不同的。翻譯內容相繼為英國王室傳統婚禮禮儀、多媒體計算機技術、虛擬現實、債券、日本福島核電站2號反應堆爆炸及《西藏文化的保護與發展》白皮書。

至於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翻譯,明顯感覺自己對於計算機常識及計算機英語的瞭解不足,特別是關於樂器數字接口介紹。有關債券的翻譯,也讓自己有一定的收穫。一方面,我瞭解了債券發行目的、信貸評級與公司貸款成本之間的關係。另一方面,我也獲得一個啟示 在遇到困惑的地方要查閲資料,不能想當然地翻譯。例如,文中出現一次“principle”時,我起初將它翻譯為最常見的“原則”意思,可待整個段落譯完,發現不合句意。藉助字典才知道其為“本金”意思。類似情況還有“Standard and Poor’s and Moody’s Investors Service ” 應譯為 “標準普爾及穆迪信用評級機構”,而不是簡單地將“poor ”、 “ moody”形容詞的詞義譯出。再者,關於日本核電站的翻譯,因為原文為一則新聞報道,譯文的玉雅應力求簡潔,這讓我瞭解到不同體裁的文體風格也應有所變化,而自己在譯文簡潔與內容的完整性方面有時做不到協調統一。最後一篇是中央人民政府關於西藏文化保護與發展政策,內容易懂,但在翻譯過程中明顯感到中英句法差異,即英語語句句型多變,結構複雜,多用複句,而漢語多為小句。同時,還學到了各種關於法律規章的表達法,如關於什麼的暫行條例,應用到“interim provisions on something”.

這次實習鍛鍊了自己的翻譯能力,增添了自信心及成就感。在以後學習生活中,我會繼續擴大知識面,擴充詞彙量,不斷加強翻譯練習,提高英語綜合能力。

鐵路實習心得體會 篇3

一關於有線電視新聞台

有線電視新聞台簡介:有線新聞台是全球首個全日二十四小時以廣東話廣播的新聞頻道,包括《重點新聞台》、《財經資訊台》、《24小時新聞台》、《直播新聞台》四條頻道,擁有五百多人的新聞團隊,每天24小時為客户提供最新最快的新聞資訊。有線電視新聞台更是香港首間建造“全數碼新聞中心”的媒體,率先帶領香港進入全數碼廣播。

二實習前的準備

因為有線新聞台沒有在內地落地,所以在之前一直沒有看過它的節目。也可以説對它根本不瞭解。上網所能查到的資料也很有限。對它的瞭解,也是停留在學院老師對它的介紹。不過,在出發前,多留意有關香港的新聞,看TVB和亞洲電視的新聞,不但助於多瞭解香港最近的新聞熱點,還可以對新聞媒體的製作模式有個初步的瞭解。

另外,去香港實習臨出發前,還要注意檢查好自己的證件是不是已經辦好,行李是不是帶齊。這些出發前的準備工作,如果不做好,那麼就會給實習帶來很大的麻煩。

三實習工作

這次能去香港有線電視新聞台實習,對於我來説是一次十分難得的機會。因為對於讀廣播電視新聞專業的學生來説,應該多實踐。多出去外面看看其他地方的媒體運作方式。而在香港這樣一個寬鬆,自由的新聞環境,有線新聞台是我們更進一步學習的理想平台。第一天去新聞台報到的時候,港聞部的採訪主任黃慶州先生第一句告訴我們的就是:“你在實習的過程中,能學到什麼取決於你的態度。”而且他還補充説,來實習的意義,就是把我們在學校裏面學到的東西表現出來,電視台不會從頭開始教我們。這翻話,是個指引,也是個提醒,他讓我明白到,在以後的五個星期內,能學到什麼東西,都是靠自己。而且我們也不僅僅是代表我們自己,我們所代表的也是我們學院,還有他們對內地學生的印象。

港聞部——每天都像是打仗

説港聞部(也叫assignmentdesk)是整個新聞台最忙碌的地方一點都不為過。每半個小時更新一次的新聞,幾乎每一條新聞都要有followup。有時候,一條新聞,又需要幾個記者採訪不同的部分,而這些新聞又是耽擱不得的。在assigndesk裏,真的可以充分感受到什麼叫做跟時間賽跑。

在港聞部實習的三個星期裏,我們一般都是以觀察為主,高等法院,政府總部,教統局和立法院是我跑得最多的地方,其實就是法庭、教育和政務這幾個線條的新聞跟的最多。跑多了,也自然而然的跟負責這些方面的記者漸漸熟落起來,看多了他們問問題的形式,以後獨自做採訪,也上手得比較快。

每天晚上十點左右,記者就要打回台裏查自己的assignment,知道自己第二天要採訪什麼新聞。在新聞量多的時候,一個記者一天內做五條新聞也是很正常的事,這是在內地媒體實習的時候絕對無法想象到的。

而teamwork對於電視媒體來説也是很重要的,這點,在我們上課的時候,也是經常強調的一點。一條新聞的出來,不是記者一個人或者是編輯一個人的功勞。它需要全部人都很優秀,如果是在拍攝環節中,攝影師拍得不好,擠不到好位置,那麼無論記者的稿寫得有多好,畫面不好看,這不是一條好新聞。又或者,如果負責開車的司機,不熟悉路段,稍微開錯了幾個路口,或者是錯了幾個紅紅綠燈位,那麼新聞做得再好,被其他電視台先播出了,那也是輸了。所以,即便是看起來很小的一個環節,如果這個teamwork裏的成員不合作,做得不夠好,那麼都會直接影響到這條新聞的質量,長遠來説,會影響到整個台的形象。這也是為什麼新聞台裏面不強調英雄主義的原因。

另外,香港的電視新聞有自己的特色和要求。他們不喜歡在新聞中出現具體的時間,這是因為有些重要的新聞在整天甚至隔天都要重播,如果新聞裏面出現“今日早上”,“今日下午5點”這樣的時間詞,就會混淆觀眾。香港媒體的新聞較之內地短,一般都是每天1分鐘到1分半鐘。在半個小時的新聞內,所含的資訊量就會加大,也是為了適應香港人節奏快,對資訊的要求快,準,好的習慣。

在觀察了三天之後,我得到了第一次自己實踐的機會:在一個公開場合上採訪教統局局長李國章。

因為在整個實習的過程中,香港教改一直是個熱點關注的新聞,所以每逢教統局長李國章出現的公眾場合,都會聚集一大批媒體的記者在外等候。當我到達了會場時,教統局的IO(informationofficer)在一開始就説李先生今天大概都不會接受媒體採訪了,大家都似乎認為今天也是不會有收穫。但是大家也還是繼續等李國章出來,準備突擊採訪。

教統局的IO又表示説李國章願意接受媒體的採訪。我們又馬上把麥克風插上,等待李國章出來接受採訪。在採訪完畢後,記者們大多數都會聚集在一起,互相參考大家所記錄到的筆記和聽回錄音,來確保自己沒有漏掉任何的信息,有些不確定的還會反覆問。而相互之間也會參考一下這條新聞怎麼報。再打電話回各自的台裏向採主報料。在這次報料過程當中,我自己也犯了一個錯誤,我向採主説李國章沒有迴應我們問的問題。因為這樣的説話,我是聽到另外一個媒體的記者這樣報料回她的台裏的,所以我沒有經過自己的思考,想當然的覺得也應該是沒有迴應的,就這樣跟採主説了。採主當時沒有説什麼,就是叫我把派到的beta帶和音頻先傳回台裏,讓他聽。等新聞出了以後,採主再打給我説,其實李國章從他的問題中已經是迴應了我們問的問題了的,只是説得方式比較婉轉,所以以後的採訪一定要經過自己的分析,要注意聽被採訪對象回答的問題,如果遇到自己想要的答案,還要繼續跟進下去。有時候,新聞的角度和內涵,就是這樣靠記者挖掘出來的。

後來漸漸多了自己採訪的機會,每次的採訪回來,都會有不同的問題出現,幸好記者們都很樂意幫助我,告訴我哪些地方做的不夠好,需要改進,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例如説,剛開始採訪時,問的問題關聯性不夠強,不夠針對,有時問問題又過於絕對,令到被訪對象只回答是或者不是,又或者問完一個問題後沒有跟進。這些問題,在課堂上老師都有強調過要避免的,聽的時候好像很容易,但是到了自己真正操作的時候,經常都是遇到一些自己不熟悉的題目和採訪對象,手忙腳亂,一拿麥克風,學到的東西就丟掉了一半,心裏緊張得被訪對象回答什麼都記不清楚,也無法説按照他們的回答繼續跟進問下去。後來自己總結的時候,也認為,在實習的過程中,保持平穩的心態也是很重要的,不能遇到什麼自己不熟悉的採訪對象時,就慌慌張張的。

港聞部裏,給我感受的一點就是壓力。無時無刻都感受到壓力。在香港一個這麼小的地方就有那麼多的媒體,一條新聞做得好不好,大家都有目共睹。做得好的記者,通常都是行家爭相交流的對象,在業內很受尊重。

當一個記者,在體力和腦力上要付出很多,當一個香港的記者,要付出的是雙倍的體力和腦力,這也是香港媒體競爭的激烈情況所決定的。記得年前在維多里亞公園,做特首*的直播的時候,記者和攝像師就像洪流一樣,圍着*,大家都是想要搶到一個好位置,我和同行的記者都被踩爛了鞋子,甚至連褲子都被扯破了。

專題部——專供我啃帶子的聖地

專題部一週出兩檔節目,一個叫《香港刺針》,由樑文道主持。專門針對熱門的事件,主持和嘉賓一起探討這個問題。形式有點類似鳳凰台的《鏘鏘三人行》,不過不同的是,《香港刺針》的節目裏面還會插入記者對這個談論的題目做製作的外拍,另節目的內容更加豐富,而不是單純的talkshow。另外一個是《時事寬頻》,是類似於香港電台的《鏗鏘集》的一檔專題節目,相對《香港刺針》來説,《時事寬頻》的題材更為廣泛,可以是當前的新聞熱點,也可以是歷史人文,科學技術等等。

在專題部的實習時間只有一週,但是對於我來説,這一週的收穫特別的豐富。專題部對於我來説,像是一個巨大的圖書館,讓我靜下心來吸收他們前人做過的專題片。每天一早上班,我就是抱着一疊有小山高的紀錄片,跑去剪片室看。一天下來,可以看差不多7、8個小時的片,但是自己都不覺得累,反而一邊看,滿心歡喜的寫筆記,抄下他們好的製作方式。一個星期下來,寫滿了一個筆記本。

有時,在記者們有空的時候,會跟他們交流國內和他們不同的製作方式,看到一些他們做的很棒的專題,例如中國戲曲、SARS系列,醫護前線系列,還有一些國內目前還沒有辦法涉及的區域的專題片,都會問他們整個製作的方式,如何採訪,怎麼確定整個片的結構,等等。

在專題部的實習過程中,實踐的機會很少。但是在看的過程中,吸收了很多新的知識,新的專題片製作方法。少了出去跑的時間,更可以靜下心來回顧實習過程中,自己的不足和把之前來不及消化的東西,重新消化。對於我來説,這一週,也是自己進步的一週。

在整個的實習過程中,我深深的感覺到自己所學知識的膚淺和在實際運用中的專業知識的匱乏,剛開始的一段時間裏,對一些採訪工作感到無從下手,茫然不知所措,這讓我感到非常的難過。在學校總以為自己學的不錯,一旦接觸到實際,才發現自己知道的是多麼少,這時才真正領悟到“學無止境”的含義。

實習後感:

在實習結束的最後一天,採訪主任請我們幾個實習生聚餐。在餐上,他對我們説了一番話,我到現在還記得很深刻很深刻。他説,記者這個行業就像是參加一個馬拉松比賽,很艱苦,獎品再豐厚也只能到了終點才能拿。起跑的快慢並不重要,在於的是你去跑的這個過程,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不會有人去幫你,是不是能勝利,都是靠你自己。他曾經見過不少人,在剛起跑的時候,跑得比別人快,但是中途因為*太多,而中途退出,或者是被人追上。相反,有很多一開始跑不快的選手,他們一直都在堅持着,跌倒了再爬起來,跌倒了再爬起來,一直跑到終點。

我想,這段話,不單單是對於一個記者來説,也是對於人生來説的。人生也就是一場馬拉松,怎麼跑,都在於自己。要送給自己一個怎麼樣的人生,完全都是靠自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shixi/shixi/ojmr8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