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實習 >實習心得體會 >

暑期三下鄉中學支教實踐心得體會

暑期三下鄉中學支教實踐心得體會

攜愛下xx,科二並肩行,我們把對學生的關愛灑遍了xx中學,用我們的汗水與努力換來了xx小朋友的歡笑與不捨的淚水。這一次社會實踐活動時間雖然只是短短的七天,但是的確讓我們有了不少的思考,有了不少的收穫。

暑期三下鄉中學支教實踐心得體會

要給學生一杯水,老師要有一桶水

記得有一次跟學生玩遊戲的時候,因為大家開玩笑地説其中一個學生耍賴了,然後那個學生就一直在哭,老師們都束手無策,怎麼説道理這個學生都不聽,最後哄回這個孩子靠的還是一瓶礦泉水和一根棒棒糖。

還有在快要離別的時候,老師要給學生寫一些寄語,在平時的相處裏的確有很多話想要跟他們説,但是發現要寫得有深度,寫得可以給學生帶來啟發卻不是那麼的簡單。結果最後寫出來的寄語跟以前班主任給我們寫的果然有天壤之別。雖然同樣是發自肺腑,但是缺少了發人深省的力量。

然後我就在想,想要成為一個普普通通的老師其實並不難,只要掌握了足夠的學科知識就夠了,但是這樣的老師似乎並不太需要,因為其實書本里的知識,學生自己看書大多都能掌握得到。我不想成為一個在學生眼裏可有可無的角色,我想成為一個可以真正給學生指引人生道路的老師,成為一個在日常生活中與學生相處就能給他們帶來啟發的老師。著名的教育學家曾經説過“要給學生一杯水,老師要有一桶水”這句話可謂深深的刺痛了我的神經。在本專業知識的學習中,有多少本科生是草草了事,只為了應付期末考的,更別説是更深一層的自身修養的提高了。反省自我,同樣也是在這樣虛度着自己的人生。內心有再大的宏圖壯志,不能付諸行動同樣是無補於事。想要成為“有一桶水”的老師,並不是一時半會的事情,不要再把事情推到明天了。成為不了一個有一桶水的老師,最起碼也要成為一個言傳身教的老師。

再怎麼對學生好,學生該做的還是要讓他們自己做

下鄉的七天裏,我們和學生一起進行了兩次大掃除。第一次,師生之間相互合作,大半節課就把校道清潔得乾乾淨淨了,最後班主任還親自掏荷包買了飲料給學生喝,因為我們才剛從那樣的經歷裏走出來,我們知道這樣是“籠絡人心”最好的方法,這是拉近師生距離最快捷的途徑。可是在這過程中,我們似乎忘了什麼。學生打掃衞生是他們的義務,他們辛苦完以後老師給他們認可表揚無可厚非,當任務艱鉅的時候,老師和學生一起打掃合情合理。但是在這過程中,我們應該記住彼此之間有着師生的距離,雖然説這個距離不應誇大,師生之間應以平等的友人關係相處,但是,師就是師,生就是生。老師必須有着老師應有的氣場才能“鎮壓”着這一羣好玩好搗蛋的學生,換言之,再怎麼和藹可親的老師都必須學會按捺住自己內心對學生的寵愛與憐憫,在必要的時候學會一本正經。

在第二次大掃除的時候我們就嚐到了“苦頭了”。負責拍照的老師在拍照的時候,一個學生拿着掃把走過來説“老師你怎麼只顧着玩手機不掃地。”説完就把自己的掃把塞給了老師。快要五點半的時候,垃圾已經掃好了,可是還是一堆堆的堆放在那裏,沒有人來掃。學生説:“老師都快五點半了,我們要回家了。”看在不想讓他們家長擔心的份上,我們讓他們回去了,説我們來就好。本來還期望有兩三個乖小孩會留下來幫我們的,可是卻一個也沒有。我們老師留下來一手一腳把垃圾清理好,把垃圾倒好回到課室卻看到兩三羣學生圍在一起打牌。忽然就火上心頭了。本來就沒見過大掃除老師做主力的,再加上這羣小屁孩居然説要回家然後在課室裏打牌也不把剩下的活幹好。本來這個時候我應該上去批評他們的,課室我卻想着這樣可能會破壞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可能會讓學生變得沒那麼喜歡我,最後我也只是狠狠地扔了一下掃把就走回了辦公室。於是就犯了第二個錯誤:學生犯錯的時候沒有及時指出。

對學生再好也不可以忘了老師應有的氣場,對學生再好也不可以寵壞他們,對學生再好該罵的時候也要罵,再怎麼想要討得學生的歡心該罵的還是要罵。老師並不應該怕了學生,老師有這樣的義務在學生做不好的時候教育他們分清對錯,儘管會讓他們現在討厭自己,但是總比以後讓他們悔恨好。

言出必行,不可消費學生的真心

在我回到廣州的第一天,學生很不捨地打了個電話給我,説她誰也沒有打,就打了給我。雖然我內心裏很激動,可是我卻不知道要怎樣隔着電話表達我對這個小女孩的感激之情,所以我就答應了要給她寄照片。可是我卻忘了這份根基並不深的感情隨着時間的推移會變得越來越淺薄,隔了三四天以後的今天,我已經沒有了當初的熱情,再加上暑期工的忙碌,現在我連選照片的心思也沒有了。

可是我警惕着自己,説得出的就必須做得到,不然毀的不僅僅是我一個人的形象,而是一個小孩子對一羣他們喜歡的人的信任。在三下鄉之前就看到朋友圈上有轉發説,我們這樣的下鄉其實是對小孩子的一種消費,我們的所謂對他們的好,其實是對他們的傷害。雖然我極力地想否認這個對我們師範生不利的説法,但是我卻找不到一個反駁的切入口。我們這樣的一個星期的下鄉,除了幫小孩子打發了一下時間以外,又真的給他們帶來了什麼嗎?

學生在我們走的時候,問“老師你們還會回來嗎?”有的心智比較成熟的學生就知道,我們這一走就不再會有什麼可能回來了。因此大家都不敢許下什麼“等我們回來”之類的諾言。客觀老實地説,這七天裏,我跟這羣小孩子所擁有的回憶是不少,但是説到刻骨銘心難以忘懷的卻不多,離別時的眼淚,我也不能很好地為它們找到應有的理由……心是那麼大的了,可以容下裝載的感情是有限的,誰也想成為一個大家都喜歡的人,可是前提要付出的是對別人的那份關愛,而我卻吝嗇得拿不出多少。可能在一開始我就想着這將是一份徒勞的感情栽培之旅吧,所以我真的沒有多少心思去跟他們進行無營養的吹水聊天,因為在我看來,那難免會有點矯情的成分……

所以,我們的這次社會實踐真的是一次消費小朋友的旅途嗎?我能做或者説我想做的就是用兩倍的真心回報為我付出了真心的小朋友。雖然,名字我還是張冠李戴,可是你那幾分鐘斷斷續續害羞得不知道説什麼的通話,還有離別時送給我的小禮物,還有在我為道具煩惱時幫我借來道具的懂事我都一一記在了心底裏。照片會有的,等我……

可能我們真的不能給他們帶來什麼,反而給他們帶來了離別時的悲傷還有對這個社會人情的淺薄的殘酷認識,但是,我們會讓這些生活在比較落後的地方里的小朋友燃起要好好讀書然後走進更廣闊的世界的念頭。或者連這也沒有,可是我們其中的某些人肯定也會和他們其中的一兩個人建立起了一段用心經營的遙遠卻真摯的感情。

偏愛難免,但必須不可過分外露

身為學生,除非是成為被寵幸的那一個,不然大多都會討厭老師的偏心的。可是在一個星期下來以後,我就深刻地感受到偏心是難免的。誰可以不偏愛那些幫老師走出尷尬場面的學生?誰可以不偏愛那些聽話懂事的學生?誰會喜歡那些給你臉色看的學生?誰會喜歡那些一直沉默寡言等你去哄的學生?誰會喜歡自己的課堂一直死沉沉提個問題都沒有人理睬?

有一個老師説,班上的女生説她偏心班裏的男生,上課的時候都不怎麼搭理她們。但是這也無可厚非。難道老師問完問題,積極的學生回答完以後,老師要假裝沒聽到,然後繼續像可憐蟲那樣等待那些對自己不理不睬目光呆滯的人來回答嗎?難道老師要把主角放在一邊讓他們自己練習,然後圍着那些對自己劇本沒興趣甘願成為旁白組轉嗎?這樣不活躍不積極的人反而被特別照顧,這樣會是所謂的公平嗎?

非也。所以説,公平真的很難有,偏愛的確難免。如何兼顧好,這是一個最值得我們這羣小老師思考的問題。我們可以鼓勵沉默寡言的同學,我們可以嘉獎積極活躍的同學,但是我們在講台上投下講台沉默與活躍兩側的目光必須是同等的。課後不妨跟那些沉默的學生多一些交談,課上不妨多一些親切温暖的眼神交流,這是這一個星期下來我所得出來的經驗。以後還需繼續摸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shixi/shixi/llnq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