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實習 >實習報告 >

寒假家教實習報告範例

寒假家教實習報告範例

【摘要】麻風病是一種危害人類身心健康的古老疾病,曾與結核病、梅毒並稱為世界三大慢性傳染病。隨着現代醫學的飛速發展,這種致病病毒已經能夠得到有效控制,但由於數千年的歷史,舊的錯誤的觀念,對疾病缺乏科學、正確的認識,對它的傳染性的恐懼,以及疾病本身所引起的殘疾、貧窮,使康復區的人羣越來越被現代社會所隔離和孤立,被剝奪了諸如上學、就醫、工作等應有的權利。他們得不到社會應有的支持和幫助,過着與世隔絕、貧困和孤獨的生活。

寒假家教實習報告範例

在XX年“世界防治麻風病日”前夕,筆者有幸能夠偶遇一次深入麻風病康復村支教的機會,在ngo組織框架下,利用寒假實習機會,特意深入到大理市上關鎮玉洱村進行社會調查實踐,和團隊成員一道瞭解他們的生存現狀,並盡力改善康復村的精神生活面貌,在實際中自覺運用社會工作基本原理和方法,採取寓教於學,靈活多變的形式,感受頗深,同時也明晰了一個科學合理、現實可行的自我職業人生規劃。

【關鍵詞】康復 麻風病 漢森治療 同理心 職業倫理

引言:每年一月份的最後一個星期天,是國際上規定的“世界防治麻風病日”,也叫“國際麻風節”。麻風病在六、七十年代,曾被視為不治之症,在我國許多地區肆虐,人們談“麻”色變,對其恐懼程度絕不亞於今天的“艾滋病”。麻風病曾給人們留下了恐怖的印象,所謂“歪嘴、斜眼、斷手、爛腿”就是由於以前麻風病人長期得不到治療造成的結果,很多人還是會想到潰爛的手腳、紅紅的內眼皮翻在外面,這些都是晚期麻風病人的寫照,而人們的“恐麻”主要是認識上的偏差。

一、實習基本情況介紹

1、 地區信息

玉洱村建於五十年代初,位於大理州上關鎮之東15公里處的山坡上,地處貧瘠,缺乏水資源,交通不便,並且由於現居村民中老年人居多,雖然有政府的補助,但生活依然貧困。玉耳村處於缺水的上坡,無法大量發展經濟作物。故現有生活水平處於低下狀態。玉耳村現有村民19户,共53人(包括老人與小孩),其中獨居老人有5户(5人)佔所有的住户的近25%,現有人口中老人有14人,佔所有人口的26.4%。上關鎮是一個比較落後的小鎮,在上關可以買到基本的蔬菜,有小型的診所,當地居民以漢族和白族為主。村子在山上,需要徒步行走兩個小時才能到達,所以除了下山以外村子裏買不到任何東西,水源充足,有電,生活比較艱苦。

據記載[①]:玉洱村,“玉”比喻無暇、美麗,象徵麻風病得到了根治和康復。“洱”,洱源,同時又與“耳”同音。故“玉洱”近義“玉墜”,指在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下,黨和政府的關懷使麻風病人重新迴歸社會,他們依靠自己的雙手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如同白族婦女耳垂上配戴的玉墜一樣,故名。當年由於疾病的原因,人們從各個地方逃到這“深山惡水中”,雖然大家各不相識,來自不同的地方。但他們陸續來到這裏,然後在這裏定居,和睦相處,忘卻了他們的痛苦,擦乾臉上的淚水。在此共同打出一片天地。經過這麼長的時間,現在的村民更加和睦,特別是那些老年人相互關心,相互幫助,年少的也是如此。尤其是玉耳村的村長,他不但承擔着為各位老人領取和發放政府的補助,還為老人買米送米以及生活用品,多少個日日夜夜,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為村民,不求回報,不記個人得失。

2、 關於“麻風病”及其政策演變

麻風病(又名"漢森氏病")是由麻風分枝桿菌侵犯人體皮膚和周圍神經引起的慢性接觸性傳染病。主要侵犯周圍神經系統、皮膚和黏液濾膜。早期診斷和治療能夠防止麻風病引起的殘疾。之前被稱為麻風病,"漢森氏病"這個名稱是為了紀念漢森醫生在1873年發現了麻風桿菌。麻風病其實難傳染,易治癒, 95%的人對麻風病有天然免疫力- 難感染:麻風病是通過與患者長期、直接且親密的接觸才會感染的,一般的接觸不會感染,非遺傳-由世界衞生組織1981年推薦的聯合化療使麻風病更快地以治癒。- 聯合化療為期半年到兩年- 聯合化療能令最為嚴重的病人在幾天或幾星期內失去傳染性。

麻風病的主要症狀分為皮膚症狀和周圍神經症狀兩種。皮損局部的麻木、閉汗、毛髮脱落是麻風病損害的主要特點。周圍神經症狀主要表現為受侵神經的粗大、疼痛、感覺神經功能障礙或運動神經障礙和肌肉萎縮等。多種藥物聯合化療(mdt)能夠在6-12個月內完全治癒麻風病。通過mdt治療,即使最嚴重的病例也會在幾天到幾個星期內完全失去傳染性。早期發現,及時治療可避免任何殘疾的發生。目前,住在麻風院村的都是治癒的康復者,不是病人。

火燒、活埋,甚至刀砍、槍斃,這就是1949年前後中國麻風病人的宿命。1952年,大理市江尾鎮的民兵隊迫於外界的壓力,放棄了活埋8位麻風病人的計劃,其中一人趁機逃到離現今玉洱村不到2公里的木魚山。這是最先在村子周邊落腳的麻風病人。與此同時,在鄰近的海東鎮,18位病人卻沒有逃脱被火燒、活埋的命運。到了1950年代末期,中國大陸的麻風病人不再被野蠻處死,而是被集中到與世隔絕的“麻風病療養院”。直到1980年代,醫學界發現了許多有效抗麻風桿菌的藥物,麻風病人才不再被隔離治療。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現有治癒存活的麻風病患者約24萬人,600多個麻風康復村,大多分佈在雲貴川、兩廣、湖南等地,其中雲南就有130多個。儘管雲南的數萬名麻風病康復者已經沒有任何的傳染性,但在深山老林中隔絕了50年之後,只有小部分人能夠被社會重新接納,融入正常人的生活,其餘的大部分仍然繼續生活在“麻風村”中。

3、 項目背景

3.2工作營的性質:

工作營是一種志願者活動的開展形式。通常,20-30名志願者在社區中生活1-3個星期,實施建築項目,如築飲用水供應、公共衞生間、住房修葺等。工作營中,志願者與他人(當地社區人士和其他志願者)相互理解,緊密合作,跨越文化差異,建立起持久的,意義深遠的關係。

4、 日程安排

4.1 具體工作安排

營員之間緊密相連,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都需要營員自理;而工作營的成功與否與各個leader的工作和大家的分配有密切的關係,基本的工作分配如下:

gl總指揮(general leader):工作營的整體協調,主持會議,積極主動與各個leader進行有效溝通,保證工作營的完美結束。主要收集的資料有:工作營考察、個案記錄、leader報告、營員感想、康復者檔案資料。

家訪(care leader):主要家訪時間集中在中午以及晚餐後等空餘時間.通過家訪瞭解村民的具體情況,知道他們的具體需求,更重要的是和他們進行思想溝通。收集村民資料,做統計留以後參考用,決定和分配家政工作,比如打掃廁所或者幫老人修剪指甲等。讓營員與村民有更多的交流時間。

安全委員(safer):保證營員和物資的安全,必須隨時明確每部分營員的去向,有事臨時外出的必須批示作出記錄。晚上女生外出上廁所擔任保衞工作。

家教(education leader):負責具體安排,主要是給孩子們鞏固學習以及介紹一些科技知識等適當的拓寬孩子們的視野,同時也叫孩子們唱歌和跳舞等培養其興趣愛好,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娛樂委員(entertainment leader):負責籌備晚會,包括主持人,節目和音樂等;隨時調節營員之間的氣氛,保障營員與村民的良好溝通,讓娛樂無處不在。

生活委員(life leader):每天叫大家準時起牀,監督作息時間;每天安排宿舍值日生,並督促大家保持個人衞生,清潔宿舍和村子的衞生;和值日生負責垃圾分類,可回收垃圾帶出村賣掉或者另外處理,不可回收垃圾一定要監督焚燒掩埋,不能污染村子;保管公共藥箱。

會計(accountant):做好每筆開支的記錄,並計劃工作營的開支,保證費用合理充分利用。

出納(cashier):保管工程費和營費,按照會計指示收支。

記錄員(recording leader):使用dv,數碼相機等工具記錄下每天工作、生活、娛樂的場景和畫面,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

大廚kp(kitchen leader):充分了解營員的飲食愛好,禁忌之後,制定比較合理的食譜,儘量保證營養合理,使每個人不用吃太多討厭的食物,根據當地交通、路程情況,合理購買好未來幾天需要的蔬菜分量。每天安排廚房值日,保持清潔,避免老鼠、狗、貓等動物的偷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shixi/baogao/7lq84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