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求職簡歷 >筆試題目 >

美世(Mercer)面試經歷總結

美世(Mercer)面試經歷總結

美世(Mercer)面試經歷總結
美世(mercer)面試經歷總結
筆試其實不是shl題目,而是類似於gre的quantitative題目,但是要更加難一些,而且時間是非常緊的,大概是20分鐘做40道 題目,是全英文的,全部是選擇題,有些題目比較長,所以要求一定閲讀速度。我是剛好全部做完了,很多人沒有來得及做,不過只要準確率高點,沒做完是沒有關 系的。其實這類題目關鍵是速度,包括看題速度,看選項的速度,排除選項的速度,猜答案的速度,速算等等。很多題目用另外一種思路是可以做得更加快的,比 如,1000個小立方體組成的大立方體,去掉最外面的一層還有多少快小的,就可以用相似型來算,可以快很多。
group discussion
因為原訂的gd時間我剛好不在上海,所以提前去做了個類似pretalk的一輪面試,也許gd的主要目的也就是看看口語,和與人溝通的能力吧。有2個人給我做了個market-sizing的題目,基本還是滿簡單的。隨後又問了一些簡歷上的問題,同時給我介紹了一下他們公司的基本情況。
first-round
是傳統的見2個consultants的case-interview,全英。
但是mercer與眾不同的是非常喜歡使用圖表,給了一些數據和信息,要求一些計算和分析。第一個case是關於一種新型汽車檢測系統的,説有一種c-test可以替代傳統的h-test,優點是安全和節省能源,而且速度比較快,但是缺點是費用比較昂貴,問是不是要考慮用c-test代替h-test,如果要的話,那要全國在未來5年裏面需要引進多少這樣的系統。
我基本還是從成本和收益的角度看的,一個是使用c-test帶來的能源節省,每年有多少價值,而原來的h-test的不安全性,每年又會造成多少的損失,兩者相加,計算出帶來的收益;從c-test和h-test的運營速度,使用年限等計算一下如果使用 2種不同的系統,每年的成本會相差多少,但是其中又涉及到一個market-sizing的問題,面試官會給出很多細分市場的信息,要仔細計算後才能知道的,新系統的替代率。結果計算出來的實際收益減成本是負的,問我要不要替代,我猶豫了一下,覺得應該還有其他的因素要考慮。比如環保所帶來的一些隱性的收益等,另外這種系統的使用,其實可以帶來其他的收入,類似於互補產品,這點我沒有想到。
第二個case 是關於一個類似於貝塔斯曼的一個俱樂部,只不過是賣cd的。給出了cd的市場價和會員價,還有一些重要的入會規則,要求畫一些圖表,比如要估計一下,會員通常購買cd的數量會是如何變化的,通常會員會保持membership多長時間,根據已知條件比較容易做的,而且面試官會給很多提示的。然後又問到一個價格變動,銷量變動,是划算還是不划算的問題。可以地用價格彈性和1比較,但是好象很容易做錯,因為還要把成本考慮進去,不光是要使revenue變大,而是要使profit變大。
second-round (final)
也是傳統的見2個consultants的case-interview,全英。
第一個case是講打印機的,問題是打印機的成本比售價高,那是靠什麼賺錢的?其實答案就是墨水。但是問題是如果顧客不買你的墨水,你的打印機賣得就不划算了,那為什麼國外可以賺錢國內不能賺?考慮一下,是什麼原因使顧客不買你的墨水,是他們用完了送的墨水就不用了,還是買了別人的墨水呢?其實仔細想想有很多可能性,可以一一求證。
第二個是講後勤公司的,要把某產品在一個地區分銷,問需要多少輛車。信息很少,因此要作很多假設,可是假設多了,很多假設都會有問題。看樣子這道題目只能憑gutfeeling和經驗了。感覺這個case給得比較tough。
mercer management consulting
written test
筆試其實不是shl題目,而是類似於gre的quantitative題目,但是要更加難一些,而且時間是非常緊的,大概是20分鐘做40道 題目,是全英文的,全部是選擇題,有些題目比較長,所以要求一定閲讀速度。我是剛好全部做完了,很多人沒有來得及做,不過只要準確率高點,沒做完是沒有關 系的。其實這類題目關鍵是速度,包括看題速度,看選項的速度,排除選項的速度,猜答案的速度,速算等等。很多題目用另外一種思路是可以做得更加快的,比 如,1000個小立方體組成的大立方體,去掉最外面的一層還有多少快小的,就可以用相似型來算,可以快很多。
group discussion
因為原訂的gd時間我剛好不在上海,所以提前去做了個類似pretalk的一輪面試,也許gd的主要目的也就是看看口語,和與人溝通的能力吧。有2個人給我做了個market-sizing的題目,基本還是滿簡單的。隨後又問了一些簡歷上的問題,同時給我介紹了一下他們公司的基本情況。
first-round
是傳統的見2個consultants的case-interview,全英。
但是mercer與眾不同的是非常喜歡使用圖表,給了一些數據和信息,要求一些計算和分析。第一個case是關於一種新型汽車檢測系統的,説有一種c-test可以替代傳統的h-test,優點是安全和節省能源,而且速度比較快,但是缺點是費用比較昂貴,問是不是要考慮用c-test代替h-test,如果要的話,那要全國在未來5年裏面需要引進多少這樣的系統。
我基本還是從成本和收益的角度看的,一個是使用c-test帶來的能源節省,每年有多少價值,而原來的h-test的不安全性,每年又會造成多少的損失,兩者相加,計算出帶來的收益;從c-test和h-test的運營速度,使用年限等計算一下如果使用 2種不同的系統,每年的成本會相差多少,但是其中又涉及到一個market-sizing的問題,面試官會給出很多細分市場的信息,要仔細計算後才能知道的,新系統的替代率。結果計算出來的實際收益減成本是負的,問我要不要替代,我猶豫了一下,覺得應該還有其他的因素要考慮。比如環保所帶來的一些隱性的收益等,另外這種系統的使用,其實可以帶來其他的收入,類似於互補產品,這點我沒有想到。
第二個case 是關於一個類似於貝塔斯曼的一個俱樂部,只不過是賣cd的。給出了cd的市場價和會員價,還有一些重要的入會規則,要求畫一些圖表,比如要估計一下,會員通常購買cd的數量會是如何變化的,通常會員會保持membership多長時間,根據已知條件比較容易做的,而且面試官會給很多提示的。然後又問到一個價格變動,銷量變動,是划算還是不划算的問題。可以地用價格彈性和1比較,但是好象很容易做錯,因為還要把成本考慮進去,不光是要使revenue變大,而是要使profit變大。
second-round (final)
也是傳統的見2個consultants的case-interview,全英。
第一個case是講打印機的,問題是打印機的成本比售價高,那是靠什麼賺錢的?其實答案就是墨水。但是問題是如果顧客不買你的墨水,你的打印機賣得就不划算了,那為什麼國外可以賺錢國內不能賺?考慮一下,是什麼原因使顧客不買你的墨水,是他們用完了送的墨水就不用了,還是買了別人的墨水呢?其實仔細想想有很多可能性,可以一一求證。
第二個是講後勤公司的,要把某產品在一個地區分銷,問需要多少輛車。信息很少,因此要作很多假設,可是假設多了,很多假設都會有問題。看樣子這道題目只能憑gut feeling和經驗了。感覺這個case給得比較tough。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qiuzhi/bishi/0nyd8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