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禮儀 >個人禮儀 >

儀表禮儀:讓孩子帶着禮儀走向社會

儀表禮儀:讓孩子帶着禮儀走向社會

禮儀應是發自內心的

儀表禮儀:讓孩子帶着禮儀走向社會

所謂的禮儀,它不是一種簡單的形式,它應該是對他人尊重並贏得他人尊重的一種發自內心的行為體現。我的女兒在3歲半時鸚鵡學舌般地學會了説“對不起”,當時的確是讓我高興了一陣子。但我後來發現,一旦她做了錯事,她就會沒有一絲愧疚、輕描淡寫地説:“我説對不起總可以了吧。”於是,我一直在找機會讓孩子真正理解“謝謝”、“對不起”等禮貌用語的真正意義。

女兒的舞蹈表演一直很精彩,有一次,幼兒園舉行大型的文娛表演,我是答應了女兒到時候一定會去觀看她的演出的。但後來因為我沒能抽出時間錯過了,當晚女兒在埋怨了之後,一直沉默不語。在她睡前,我坐在她的牀前,真誠地對她説:“寶寶,媽媽知道你的演出非常的精彩,我是多麼希望能親眼看到寶寶的出色表現啊。錯過你的精彩表演,媽媽感到傷心,更為沒能實現諾言感到對不起你。對不起,寶寶。”孩子聽完,緊緊地摟着我,哭了。家長在孩子面前,也不可能是完人,在做錯事的時候真誠地發自內心地對孩子説聲“對不起”,這才能讓孩子真正懂得“對不起”別人不是件輕描淡寫的事。

同樣,在孩子幫助我遞過一件小物事時,我也會誠懇地説聲“謝謝”,在孩子撲向剛下班的我並説“媽媽好”時,我也同樣表現出格外的興奮。漸漸地,孩子不再隨隨便便地濫用禮貌用語了,她懂得了這些詞彙所傳達的應該是人與人之間最真實的情感。

以“童心”引起孩子的共鳴

女兒剛入幼兒園時,經常因搶奪玩具而與別的孩子發生矛盾,這也是同齡孩子普遍的特點。我也曾簡單地告訴她要懂得謙讓,但效果並不好。她曾對我説,謙讓並不讓她高興。我明白,孩子沒有在謙讓這種交際方式中感受到快樂。現在有些家長也會對孩子説:“如果別人要搶你的玩具,你可以對他説‘我們一起玩好嗎’。”其實,合作是社會禮儀活動中更為複雜的一種方式,對於孩子來説,“一起玩”要比謙讓更難以應對。於是,我對孩子的“改造”首先從謙讓開始。

平時,我每天都儘量抽出時間陪孩子一同玩耍,但這回我把自己的角色稍作了一下調整,不是“陪”,而是以一個大孩子的身份,一起與她玩。我會對她説我也喜歡那些可愛的玩具,甚至把她的小朋友請到家裏來一起玩“過家家”。起初,我也與她及別的孩子爭搶自己“喜歡”的玩具,但大部分時間裏,我們玩得非常高興。後來有一天,我對她説:“本來我們玩得很高興的,但跟別人搶玩具不是件高興的事,怎麼辦呢?”過後,我看得出來,她也在想這個問題。終於有一次,在與別的孩子一起玩的過程中,女兒把一個玩具讓給我玩。我馬上表現得異常的興奮,並大聲對所有的孩子説:“言言(我女兒的小名兒)真好!她太讓我高興了!明天我還要和她玩!”我的異常興奮感染了女兒及其他孩子們。愛玩的他們發現謙讓原來也是件令人高興的事。漸漸地,在我與他們的遊戲中,謙讓成了很常見的事,而在此基礎上,女兒與小夥伴們在一起遊戲時也很少發生矛盾,謙讓促成了她與夥伴們的合作。

成人禮儀不要強加給孩子

還有一次,我帶女兒與大學同學聚餐,在座的其他同學也有攜帶孩子的。聚餐的地方圍有不少對於孩子來説很好玩有趣的東西。席間,有的孩子就在那乖乖地坐着,不時斜眼看看自己的父母,生怕自己做錯了什麼。而我的女兒則東跑西跑,興奮得不時驚呼雀躍,還不小心打碎了別人的酒杯。對此,我沒有像其他家長嚴厲批評,而只是讓她下次小心些。之後,曾有同學出於好心勸我好好管管孩子,不可嬌慣,還説看看人家孩子坐在那多安靜、多乖。但我的同學卻不知,這次聚餐我心裏很不好受,不是因為我的女兒的好動,而是因為那個安靜的孩子。

那個好心的同學説什麼大人交談時小孩子要安靜、吃飯時小口進食等,我感到不解。

為什麼大人説話小孩子就得安靜,而不是大人們給孩子讓出空間?成人聚餐往往不僅僅是為了吃飯,更多的是為了交流或者交際,而玩鬧對孩子來説則是件享受的事,為什麼就不能讓他們的天性得以釋放呢?為什麼孩子打碎酒杯就應該捱罵,而成人不小心打碎酒杯也很常見,又有誰責罵了呢?

愛玩好動、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我不知道還有什麼比扼殺孩子的天性能更殘酷的了。我不能説我的女兒在未來就一定會比那個安靜的孩子優秀,但我高興的是我的女兒享受到了作為一個孩子的快樂。

標籤: 禮儀 儀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liyi/gerenfanwen/06q8w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