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教學工作計劃 >

國小課外實踐活動教學計劃範文(精選13篇)

國小課外實踐活動教學計劃範文(精選13篇)

國小課外實踐活動教學計劃範文 篇1

一、指導思想

國小課外實踐活動教學計劃範文(精選13篇)

科技活動的總目標是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讓學生成為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一代新人。

二、學生情況分析

作為三年級的國小生來講,本冊課本是科技活動課的起始冊,學科認識尚沒有形成,更無從談起科技活動興趣和科學的思維方式、方法,故此對學生的知識教育應居其次,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科技活動興趣的培養和簡單實用的科學思維方式的灌輸。要培養學生課堂上的科學的思考習慣,逐步養成預見、測量、分析、探究、記錄數據等一系列的科學習慣,以及小組探究的活動方式。

三、教材分析

科技活動教材包含了實驗探索、科技製作、科技應用、專題研究和創新發明等方面的內容。由此希望能從不同的角度引導學生初步學會科學研究、科技發明、製作科技作品的方法,瞭解科技知識在日常生活中和工農業生產中的應用,瞭解我國曆史上的科技成果及現在科學技術發展狀況。每方面的內容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原則,分別安排在各教材中供選擇。教材在活動內容的安排上注重以學生為主體,突出科學性、創造性、趣味性和地方性,有利於學生綜合運用各學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特別是一些反應現代科技成果和與人們生活、生產緊密聯繫,操作性強的內容,讓學生親自參與社會調查、開展科學研究、進行科學探索和製作,從而加強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的培養。

四、教學目標

1、知識層面:通過學生的實踐和探究,豐富自身的知識積累。

2、能力層面: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蒐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培養學生的口頭和書面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層面:激發學生實踐、探索的興趣;培養學生求真務實,大膽質疑,勇於開拓的學習情操,構建學生關心他人、關心社會、關心地球、關心生態環境的道德堡壘。

五、教學措施

1、把科技活動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國小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技活動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技活動學習。

7、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8、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

六、課時安排

1、吹泡泡的科學1課時

2、水會溢出來嗎1課時

3、向上流的水1課時

4、奇妙的吸水瓶1課時

5、顯字小魔術1課時

6、紙飛機1課時

7、返回式滾筒1課時

8、看不見子彈的槍1課時

9、小雞啄米1課時

10、電子計算機1課時

11、身邊的英特網1課時

12、電子書1課時

13、什麼是發明創造1課時

14、精心選題1課時

國小課外實踐活動教學計劃範文 篇2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基於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的、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它打破教育與生活的隔離,孩子們在學校當中在與其他場合當中一樣,需要享受一種完整的生活。學習的過程就是生活的過程,教改也好,課改也好,第一項任務就是把生活的權利還給孩子,把學習的過程變成生活的過程,加強學校教育與兒童生活、社會生活的聯繫。它改變單一的課程結構,改變教學方式,為學生表現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供空間。

二、學習情況分析:

三年級國小生文化基礎知識、社會閲歷和人生體驗還非常有限,所以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應該是“在體驗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體驗為主,在研究和解決問題方面,強調養成初步的方向。實施綜合實踐課程,就是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瞭解周圍的生活環境,關注自己及同伴當中的心理健康、人際交往問題,激發他們對自然和社會問題的好奇心,擴大視野,積累經驗。總之,就是要讓他們更多地去看,去聽,去想,去試。

考慮到三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我們的綜合實踐課設定了三大主題: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希望通過這三大主題激發着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

三、課程總體目標:

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繫,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與體驗,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1、親身參與實踐,注重親歷、自主學習和實踐,在開放的學習情景中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

2、獲得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之間的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形成親近自然、關愛自然、關心社會以及自我發展的責任感。

3、發展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認知、發展學生的動手能力,養成探究學習的態度和習慣。

4、培養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獲取信息,整理與歸納信息,並恰當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獨立思考,標新立異,大膽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新思路、新方法,並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激發他們探究和創新的慾望,培養創新能力。

6、養成合作意識、民主意識、科學意識、環境意識、培養學生積極進取、善於交往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四、活動重點:

針對三年級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在編寫“活動資料”時,把提高學生的觀察力作為三年級的重點。

1.我們要在活動中有意識、有計劃地發展兒童的觀察力,使學生學會進行有目的、系統的觀察,全面的觀察。要求學生會看、會聽、會嗅、會嘗和會觸摸,並且會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覺,綜合起來進行思考。

2.在三年級深入的觀察活動中,要求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較),要求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在深入地觀察以後,要他們發現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無疑對他們素質的提高十分有利。

五、活動難點:

就是能夠從直接經驗抽象出問題的本質來,完成思維發展的飛躍,從而提高學生的素質。

六、實施策略:

1、與學科教學相結合

每一門學科都不是孤立的,它們之間都互相滲透。在學科教學中,學生會由本學科生成許多具有研究價值的問題,這時,教師要具有敏鋭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幫助學生提煉加工使之成為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課題,教師都要在教學中培養自己挖掘綜合實踐活動素材的意識,使學科教學深入、徹底,更使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的選擇具有廣泛性。

2、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

生活,是學生學習的大舞台。但是很多學生對自己的生活熟視無睹,豐富多彩的生活對他們來説是平淡無奇的。這是因為他們對身邊的小事往往習以為常,見怪不怪。如果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認識身邊的小事,不僅會理解小事的教育意義,而且會提高思維的品質和研究習慣。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使命。

3、與社會熱點問題相結合

現在的學生不再是隻會讀書的機器了,他們關心國家大事,關注社會的焦點問題。對一些公眾現象,他們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他們渴望被大人們認同,希望得到和大人們一樣的成就。我們把社會熱點問題引入校園,指導他們採用具有個性化的方式展開深度探究,從而獲得自己獨創性的理解。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主旨所在。如通過對自然界觀察、參觀、調查等多種形式,使學生懂得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珍愛生命,讓學生從人文景觀、自然景觀中獲得美的體驗。

4、與傳統節日相結合

我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文化傳統的泱泱大國,在歷史長河中積澱下來的文化精髓是學生學習的極佳資源,為了讓學生記住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結合傳統的節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如由中秋節、重陽節引申開來的以敬老愛老為主題系列活動。

5、與學校工作相結合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課程,雖然沒有固定的教材,但並不是沒有目標。而這些目標和要求往往也是學校德育工作要達到的。因此,我們將綜合實踐活動的課題與學校德育、少先隊活動和校本課程的開發結合起來,互相借鑑、互相滲透更有利於學生的發展,如可結合國旗下的講話內容、紅領巾廣播欄目,開展行為習慣系列、 文明道德系列、 時事熱點系列、 自主管理系列等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

七、課時安排:

每週一課時,便於師生都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便於開展活動時進行資源共享。

周次、教學內容和時間安排、課外活動安排

1-6

第一單元(6課時)

水果與我們的生活

7-12

第二單元(6課時)

我是誰之認識自我

12-17

第三單元(6課時)

尋找生活中的浪費現象

18

複習,考試

國小課外實踐活動教學計劃範文 篇3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基於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的、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它打破教育與生活的隔離,孩子們在學校當中在與其他場合當中一樣,需要享受一種完整的生活。學習的過程就是生活的過程,教改也好,課改也好,第一項任務就是把生活的權利還給孩子,把學習的過程變成生活的過程,加強學校教育與兒童生活、社會生活的聯繫。它改變單一的課程結構,改變教學方式,為學生表現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供空間。

二、學習情況分析:

三年級國小生文化基礎知識、社會閲歷和人生體驗還非常有限,所以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應該是“在體驗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體驗為主,在研究和解決問題方面,強調養成初步的方向。實施綜合實踐課程,就是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瞭解周圍的生活環境,關注自己及同伴當中的心理健康、人際交往問題,激發他們對自然和社會問題的好奇心,擴大視野,積累經驗。總之,就是要讓他們更多地去看,去聽,去想,去試。

考慮到三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我們的綜合實踐課設定了三大主題: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希望通過這三大主題激發着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

三、課程總體目標:

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繫,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與體驗,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1、親身參與實踐,注重親歷、自主學習和實踐,在開放的學習情景中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

2、獲得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之間的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形成親近自然、關愛自然、關心社會以及自我發展的責任感。

3、發展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認知、發展學生的動手能力,養成探究學習的態度和習慣。

4、培養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獲取信息,整理與歸納信息,並恰當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獨立思考,標新立異,大膽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新思路、新方法,並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激發他們探究和創新的慾望,培養創新能力。

6、養成合作意識、民主意識、科學意識、環境意識、培養學生積極進取、善於交往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四、活動重點:

針對三年級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在編寫“活動資料”時,把提高學生的觀察力作為三年級的重點。

1.我們要在活動中有意識、有計劃地發展兒童的觀察力,使學生學會進行有目的、系統的觀察,全面的觀察。要求學生會看、會聽、會嗅、會嘗和會觸摸,並且會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覺,綜合起來進行思考。

2.在三年級深入的觀察活動中,要求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較),要求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在深入地觀察以後,要他們發現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無疑對他們素質的提高十分有利。

五、活動難點:

就是能夠從直接經驗抽象出問題的本質來,完成思維發展的飛躍,從而提高學生的素質。

六、實施策略:

1、與學科教學相結合

每一門學科都不是孤立的,它們之間都互相滲透。在學科教學中,學生會由本學科生成許多具有研究價值的問題,這時,教師要具有敏鋭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幫助學生提煉加工使之成為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課題,教師都要在教學中培養自己挖掘綜合實踐活動素材的意識,使學科教學深入、徹底,更使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的選擇具有廣泛性。

2、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

生活,是學生學習的大舞台。但是很多學生對自己的生活熟視無睹,豐富多彩的生活對他們來説是平淡無奇的。這是因為他們對身邊的小事往往習以為常,見怪不怪。如果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認識身邊的小事,不僅會理解小事的教育意義,而且會提高思維的品質和研究習慣。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使命。

3、與社會熱點問題相結合

現在的學生不再是隻會讀書的機器了,他們關心國家大事,關注社會的焦點問題。對一些公眾現象,他們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他們渴望被大人們認同,希望得到和大人們一樣的成就。我們把社會熱點問題引入校園,指導他們採用具有個性化的方式展開深度探究,從而獲得自己獨創性的理解。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主旨所在。如通過對自然界觀察、參觀、調查等多種形式,使學生懂得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珍愛生命,讓學生從人文景觀、自然景觀中獲得美的體驗。

4、與傳統節日相結合

我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文化傳統的泱泱大國,在歷史長河中積澱下來的文化精髓是學生學習的極佳資源,為了讓學生記住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結合傳統的節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如由中秋節、重陽節引申開來的以敬老愛老為主題系列活動。

5、與學校工作相結合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課程,雖然沒有固定的教材,但並不是沒有目標。而這些目標和要求往往也是學校德育工作要達到的。因此,我們將綜合實踐活動的課題與學校德育、少先隊活動和校本課程的開發結合起來,互相借鑑、互相滲透更有利於學生的發展,如可結合國旗下的講話內容、紅領巾廣播欄目,開展行為習慣系列、 文明道德系列、 時事熱點系列、 自主管理系列等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

七、課時安排:

每週一課時,便於師生都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便於開展活動時進行資源共享。

周次、教學內容和時間安排、課外活動安排

1-6

第一單元(6課時)

水果與我們的生活

7-12

第二單元(6課時)

我是誰之認識自我

12-17

第三單元(6課時)

尋找生活中的浪費現象

18

國小課外實踐活動教學計劃範文 篇4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共任教五年級(1)(2)(4)三個班級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課,501班共有學生48人,502班共有45個學生,503班有學生49人。經過上學期陳長春老師的教學,這些學生已經基本學會綜合實踐活動的一些技巧,如制定調查計劃、開展調查活動、小組合作等,學生的綜合素質較好,課堂紀律也較好,積極進取心較強。這些為今後進一步學習綜合實踐活動打下堅實基礎。但通過我的觀察也發現,學生在對資料的整理能力較弱、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興趣與重視程度嚴重不足,對調查研究報告的撰寫較差,這些問題需要在接下去的學習中逐漸加以解決。

二、教材分析

綜合實踐活動沒有教材,需要老師根據本地的課程資源加以開發。根據綜合實踐活動關於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三個維度的要求,本學期的活動以小課題研究為主線,其中穿插項目設計和短課時活動。具體為:《國小生近視情況的調查》《瞿溪諺語的調查》《國小生課外學習情況的調查》《春遊項目設計》《廢舊調查的危害》。

三、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發展探究問題的初步能力。

2、通過實踐活動,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性格品質。

3、通過實踐活動,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

4、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的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形成親近自然、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環境和保護小動物的意識和能力。

5、通過實踐活動,學習和掌握一些科學研究方法,培養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6、發展實踐能力,發展對知識的運用和創新能力。

四、教學措施

1、引導學生留心觀察、體現自身生活,對每一事物提出為什麼。

2、在問題討論會上,給學生提供提出自己感興趣或關注問題的機會。

3、開展學生有興趣的社會調查,在實踐中發現問題,確定活動主題。根據社會中存在的熱點問題,確定研究主題。

4、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髮現問題,生成主題。

5、幫助學生解決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教給學生學習方法。

6、指導學生運用多種活動方式開展活動。

7、成果展示交流時,激勵學生髮揮個人優勢表現自己的個性。

五、課時分配

周 次教學內容所屬領域 教 學 時 數備註

1關於“問題的提出”專項指導1

2國小生近視情況的調查人與自我111

3國小生近視情況的調查11二月七年級

4國小生近視情況的調查111

5國小生近視情況的調查111

6國小生近視情況的調查111

7春遊項目設計人與自然111

8春遊項目設計111

9國小生課外學習情況的調查人與自我11清明

10國小生課外學習情況的調查111

11國小生課外學習情況的調查111

12國小生課外學習情況的調查111

13國小生課外學習情況的調查11五一

14國小生課外學習情況的調查人與社會111

15廢舊調查的危害111

16廢舊調查的危害111

17廢舊調查的危害111

18廢舊調查的危害111

19廢舊調查的危害111

20學業評價考核

國小課外實踐活動教學計劃範文 篇5

一、指導思想:

當學生接受一定的課本數學知識後已不滿足課內的學習,希望通過豐富的課外活動來擴大自己的視野、拓寬知識、發展特長。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應積極組織各種數學課外活動為學生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它比課堂教學更具開放性,更有利於因材施教。開展豐富的數學筆記活動,激發兒童的課外實踐活動為着眼點,使學生喜歡活動,樂意參與。無論是活動的目標設計、題目擬定、內容安排、形式選擇、效果評價都應體現趣味性。趣味性是針對活動課的內容和方法而言,以吸引學生參與,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寓學於樂、寓智於趣,生動活潑主動地獲取知識。讓學生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中培養了學生健康的學習情感,創設了一個敢於競爭、善於競爭的學習氛圍,培養了學生忠誠、堅定、自信的意志品格。

二、活動目標:

培養學生參與數學課外實踐活動的興趣,展示數學的神奇魅力,激發學生探索求知慾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在數學素養上有發展和提高,為學生進一步學好數學打下堅實的基礎,引領學生走進神奇的數學的海洋。

三、活動要點:

認真組建數學課外實踐活動小組,帶領學生走進豐富的數學世界。

1、開學初組織成立數學課外實踐活動小組。制定課外實踐活動小組活動計劃,落實詳盡的課外實踐活動小組活動方案,體現小組的特色。

2、課外實踐活動小組活動定課程,為開展廣泛的數學活動提供切實素材。把學生的數學活動落到實處,每週的活動時間,教師專門指導,力求做到週週有目標,有內容,有落實。

3、開展讀報和閲讀數學書籍活動。指導學生廣泛閲讀,讓學生享受讀報的快樂。要求有條件的學生自行購買數學書籍,課外閲讀的書籍還可以向學校圖書館借閲。教師在學生開展閲讀前蒐集一些書籍中的背景資料推薦給學生。利用生活中的數學資源,讓學生體驗數學的實用價值。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各種媒體中數學內容也非常豐富。一方面教師要廣泛收集適合於學生的數學資料、信息,一方面要求學生針對學習內容收集生活中的各種數學問題,然後組織學生在課堂中討論研究收集到的數學問題和信息,這樣既拓展了教材內容,又讓學生充分體驗了數學的應用價值,同時又增強了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4、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為“數學課外實踐活動”提供動力支撐。在正常進行數學課外實踐活動的同時,開展一定的主題活動把數學課外活動推向高潮。

四、活動形式:

課內輔導為主,課外自學為輔;講解,自主學習和分組合作學習相結合。

五、活動安排:

時間 主題 實施過程和方式

第二週: 1、乘法的拓展 設計、活動、記錄

2、估計操場一週的長度(課本33頁)查閲資料、操作、活動

第六週: 1、觀察物體的拓展 調查、情景體驗

2、奇妙的動物世界 查閲資料、操作、活動

第十週: 1、分一分與除法的拓展 設計、活動、記錄

2、一分鐘活動(課本57頁) 調查、情景體驗、活動、記錄

3、方向與位置的拓展 情景體驗、活動、記錄

第十三週:1、時、分、秒的認識的拓展 情景體驗、活動、記錄

2、七巧板(課本87頁) 調查、情景體驗、操作

3、投硬幣遊戲(課本103頁) 情景體驗、活動、記錄

4、漂亮的花朵(課本105頁) 調查、情景體驗、活動、記錄

國小課外實踐活動教學計劃範文 篇6

一、秋雨綿綿無阻隔

9月28日,伴隨着連綿細雨,我們一行人踏上了前去xx中學學習的路程。此次參加的是xx市國中歷史高效課堂教學觀摩會,聽聞渤海中學的歷史成績連續四年全市第一,學校的教學管理水平更是一流。力求通過這次活動,能夠發現自己在教學中的缺失,總結經驗,彌補不足。來到xx中學我們先後聽了賈xx老師的《洋務運動》、高xx老師的《蒸汽時代的到來》兩節新授課和這兩位老師的説課。

二、秋陽高照暖心田

首先是賈老師的《洋務運動》這節課,她的特點主要是精講。賈老師完全遵循“四不講”原則,做到了精講。洋務運動的目的、失敗原因、侷限性是她重點講的。其它類似洋務派的名稱、代表人物、創辦軍事和民用工業等基礎知識基本上由學生閲讀後並整理。而對洋務運動的積極作用中“民族資本主義”的概念只是一帶而過,因為這屬於講了學生也不理解的範疇。通過這樣的處理,既節省了課堂時間,給學生留足了背誦的時間,又讓學生明確把握了重難點。而我在上課時卻不能完全做到精講,總是瞻前顧後,總是擔心萬一講不到再使學生不明白,這樣的結果就是自己越講越多,學生越來越沒有興趣。

然後是高老師的《蒸汽時代的到來》這節課,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高老師的分塊記憶法。不同於我們常規處理完教材再讓學生背誦的做法,他把工業革命分成了三塊:“珍妮機的發明”、“瓦特改良蒸汽機”和“交通工具的革新”。每學完一個版塊的知識點,便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背誦。這種邊學邊記的做法,不僅可以降低記憶難度,便於學生掌握。也有利於課後對整體知識的梳理,提高了學習效率。

除此之外,這兩位老師還有許多做法值得我們借鑑。例如:導學案教學法、大班額下的小組合作等。都為我以後的教學指明瞭方向,理順了思路。

三、秋意濃濃引深思

在學習臨近結束之際,宋xx老師提到了教學中教師要具備的“四種意識”。即:課標意識、審題意識、史料意識、知識整合意識等。課標意識是指教師要熟知課標,按照要求備課,分清哪些內容是需要記憶的,哪些只需要瞭解的。教師不必眉毛鬍子一把抓,這樣做可以減輕學生背誦負擔,縮短講課時間。審題意識和史料意識是指每次做題時都要向學生強調審題的重要性,同時培養學生做題前要讀史料的習慣,以免答非所問,從而提高答題的準確性。知識整合意識是指教師要做到課課小結,做好知識歸納,便於學生理清線索,形成整體脈絡,更有利於知識的儲存和前後聯繫。這四種意識其實是對教師的基本要求,但是就我而言,並未真正做到,時常忽略或者遺漏。教書十餘年,有遺憾、有疑惑,如何擺脱瓶頸,燃起熱情,是我下一步要去反省和考慮的。

總之,此次之行讓我受益匪淺。總結經驗後,更要投入到真正的教學活動中,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完善自己的課堂,改變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效率。

-10-7

國小課外實踐活動教學計劃範文 篇7

當今世界,天文技術迅速發展,天文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在發展經濟、推動社會進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同志曾指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現代化的關鍵就是天文技術的現代化。“四化”建設需要大批的科技人才,“科教興國”勢在必行。同志為全國首屆青少年科技展覽開幕時題詞:“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天文的希望。”現在的同學,擔負着科技興國的歷史重任,我們必需把科技教育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從小同學抓起,這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素質教育強調的是“以全面培養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豐富的天文文化知識、良好的身體和心理素質、較強的實踐和動手能力以和健康的個性為宗旨”。因此,我覺得在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技活動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必定途徑之一。

(一)、活動目的與內容:

為了進一步推進我校同學 “合格+特長”的素質教育發展,豐富青少年課餘實踐活動等精神;在本學年中,我校的天文科科組制定以下幾項評比活動:①小發明、小製作評比、②扮演小實驗、③創作小發明優秀論文評比、④創作小發明繪畫評比、⑤創作小發明工藝評比、⑥天文與氣象站評比等活動。力爭每年選送一定數量的科技作品,能夠參與市科技創作小發明等評比活動;同時也爭取得到校外單位的技術支持、實踐理論指導;具體開展興趣小組項目如下:

表格一:

國小天文科開展興趣小組項目

興趣小組名稱

解釋説明

活動評比形式

物理興趣小組

適用;5年級

①製作各種小飛機、小船、小車等玩具模型;②改造我們生活、生產、學習常用的工具,目的是使我們用起來更方便、快捷。③改造教師經常用的教學用具,使教師教學實驗現象更加明顯。

可以交實物或寫小優秀論文。

環境化學興趣小組

適用;5年級

主要是中學一些趣味性強、危險低的化學實驗,目的是引起同學對天文知識探究的興趣,以和指導每年舉辦“世界環境日”優秀論文評比活動。

實驗扮演節目、優秀論文

生物興趣小組

適用;5年級

瞭解有關各種植物的種植情況,以和植物與人類的密切關係,飼養小動物

寫出有關種植、飼養動物的心得科技小優秀論文。

地理氣象(天文氣象站)

適用;5年級

觀測天文氣象情況,記錄每天的天氣情況(氣温、風速、相對濕度),通過收集天氣情況的數據,總結南方氣候的不同特徵。

以科技小優秀論文的形式進行發表。

(二)、活動具體實施過程:

一、 合理使用科技活動教材,使科技活動有目標、有結構、有層次地開展。

學科課程沿知識系統發展,活動課程沿實踐系統發展,知識與實踐的有機結合便形成了能力系統。能力的培養與發展需要一個循序漸進、逐步發展的過程,它應該與知識的發展同步進行。這就是説,活動課教學應遵循同學的認知規律。我校要求各任課教師要在天文興趣的教學中,深入挖掘教材中固有的科技教育內容,造就大科技的教育氣氛;每個天文教師都根據自身所教的不同年級同學的特點,開展各種各樣的科技活動評比(詳情請看錶格一),使同學在活動中受到了不同層次的教育。

二、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技教育活動。

能力的培養多在活動中取得。課堂教學只把生動活潑獻給同學是不夠的,還應當把時間還給同學,解放同學的感官,讓同學獲得自由之手。教師要帶領同學在校內校外、課內課外開展多種有意義的活動,其中手工製作活動和實驗操作活動是同學探求知識、提高技能素質的最佳形式,手的運用促進腦的開發,從而使未知世界變成已知世界,這就是發明和發明。在本學年,我校開展瞭如下四方面的科技活動:

1、觀賞調查活動,崇尚親近自然。

伽利略説過:“真正的哲學是寫在那本經常在我們眼前打開着的偉大的書裏面,這本書就是宇宙,就是自然界,人們必需去讀她。”觀賞調查,可以把同學帶出課堂,帶向社會,帶向大自然,將豐富多彩的外部世界作為他們的認識對象。它為同學親近自然、崇尚自然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對於發展同學多方面的素質具有重要意義。在本學期中,我校將組織同學到石劈山秋遊活動,不但讓同學見識到各種稀有植物的種類,而且瞭解大自然的植物多樣性,擴大同學天文知識面,鍛鍊同學的實踐能力。

2、科普閲讀活動,豐富知識視野。

在國小天文興趣小組中,結合課堂學習內容安排同學課後閲讀各種報刊雜誌、科普節目,優秀《少兒百科全書》、《祖國上下五千年》、《我們愛天文》、《十萬個為什麼》等書籍,觀看《天下》、《探索奧妙》、《人與自然》、《動物故事》等電視科普節目,讓同學到“大課本”中去獲取知識,提高天文素養。

3、小優秀論文、繪畫活動,激發探究興趣。

小優秀論文、繪畫活動就是同學將自身天文探究的過程和發現,用書面或繪畫的形式表述下來。讓小同學通過寫小優秀論文、繪畫等形式,可以激發同學對天文探究的興趣,有利於訓練小同學的天文思維能力,培養同學的天文態度和天文方法,形成初步的天文意識。在小優秀論文活動中,需要豐富的天文文化知識,可以促使同學自覺地學習;而小優秀論文寫作的勝利,又可以反過來刺激同學積極主動地進行天文學習,發生從課內外探究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強烈願望,從而推動同學知識水平和研究水平的提高。

4、開展科技創新小發明評比活動,提高同學動手實踐能力。

同學的科技創新小發明活動,是我校開展同學課餘活動的特色之一。以班級為單位,通過每週、每月的科技小發明作品評比,激發同學的天文探究的興趣,有效地提高同學的動手實踐能力。在每學期,通過學校舉辦科技小發明作品展示活動,讓同學之間萌發創新思維;通過科技創作活動,同學的實踐能力和猜測思維得到進一步驗證和發展;激發同學的學習天文知識的興趣。同學的天文探究往往不能夠一步到位,通過同學的猜測;制定計劃;初步製作 不時反思;最終的科技作品;讓同學逐步地建立天文探究的思維,發展同學的動手實踐能力。

(三)、活動效果的評價。

天文興趣的學科定位是培養、發展小同學的天文素養,而天文素養是一個綜合性很大的目標概念,是一個多元化的結構體系。由於同學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法能力和行為習慣等具有個性、程度差別性的特點,很難簡單地用一種評價,反映出同學的不同特點。根據同學的個性差別和興趣特長,將以前的期末單一測試改變為靈活全面的差別性階段評價。在整個評價過程中可以評出五星級小天文家、四星級小天文家、三星級小天文家等激勵形式。

⑴天文理論競賽:通過口答、檢驗、訪談等形式瞭解同學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掌握一定的天文理論知識的同學可以獲得學校的不同層次的表彰。

⑵天文實驗競賽:通過實驗操作、動手練習等形式瞭解同學對動手技能的掌握情況,能夠順利熟練地進行實驗操作的同學可獲得學校的不同層次的表彰。

⑶天文設計競賽:同學的獨立思維活動,通過現場觀察、軼事記錄、同學互評等形式,瞭解同學對天文的憧憬與描繪,能夠有天文設計作品但並不一定能製作出的同學能獲得學校的不同層次的表彰。

⑷天文創作競賽:在教學過程中閃爍着自身的創新智慧,能根據自身所學的知識在生活實踐中融會貫通,通過專題作業、作品分析等形式,瞭解同學對知識技能的運用,以和天文情感與價值觀的形成,創作作品可獲得學校的不同層次的表彰。

探究學習強調同學的自主性,但並不忽視教師的指導。應該特別強調教師適時的、必要的、謹慎的、有效的指導,以追求真正從探究中有所收穫,從而使同學的探究實踐得到不時提高和完善。國小開展的實驗,是一步一步循序漸進地發展的;小朋友逐漸從自發的行為到採取有條理的態度,從漫無目的地發問到選擇性地提出問題,從單純地依賴感官到使用多種工具,從毫無規則的觀察到更為合理、井然有序的研究,從迷戀到努力和精確嚴謹,從被魔力吸引到快樂地學習知識。無論哪個階段或水平的探究都可能隨同有疑惑、阻力、障礙、專注、緊張、興奮、喜悦或激動,但都絕不只是輕鬆和愉快。

總之,天文興趣的評價要建立在同學個性發展的基礎上,瞭解同學實際學習的需要和發展的狀況,不時調整教學方法,促進同學的全面化發展,最終提高每個同學的天文素養。

國小課外實踐活動教學計劃範文 篇8

根據我校活動安排,我校從10月19日開始,在全校舉行課堂教學技能競賽。以賽促學,以賽先優,通過競賽,促使廣大教師自覺參加課堂教學改革,增強課堂教學技能,在課堂教學中全面適應課程改革,有效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學效益和基礎教育質量。競賽活動得到全校教師的積極響應,通過講課、聽課、評課。我們評委組進行了認真的討論、總結,下面我將本次競賽活動總結如下:一、基本情況:本次有八名老師參與競賽,一共八節課,為期兩個星期,四節語文課,四節數學課,涵蓋了六個年級。所有教師參與聽課、評課。活動收到了預期效果。  二、本次活動的優點1、教師激情高,課堂感情好。所有老師都能全身投入到課堂上,都能夠笑容貫穿整個課堂,給學生以平易近人之心態,創造平等寬鬆的和諧環境,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2、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教學效率。本次活動參賽的教師能在電教室授課,遵循新課改革提出的“大力推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提高課堂效率”這一原則。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利用了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培養了學生學習的興趣。3、認真落實新課改革理念和精髓,給予學生自主空間,以發揮學生自我潛能,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發展學生的主體能力。本次競賽活動,所有老師都能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能夠有意識地把學生放在主體的地位,教師主導地位。如吳昌龍的數學課採用了較成功的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討論,學生樂於參與,興趣很高,小組評價等。江文虎、吳超、江學宏、石紅梅老師都能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給予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的空間。吳振娥老師在新課講完後,採用找朋友小遊戲,學生的積極性頓時上來,信心百倍,效果甚佳。 4、自制教具、學具,把生活融入教學,讓學生體味學習樂趣。把生活中的新鮮題材引入課堂,聯繫生活實際,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重組知識,讓學生處於一種想知而未知、欲罷而不能的心理狀態,引起強烈的探索慾望。特別是數學教師能讓學生髮現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從而極大的激發學生求知的內驅力,提高了學生用數學思想來看待實際問題的能力,達到了運用數學的目的。吳昌龍老師課前製作了有關圖案設計的生活教學掛圖,課堂上讓學生給班級設計標誌,課後讓學生設計校微,創造性使用教材,提升課堂教學高度。吳振娥老師課前製作了葡萄教學掛圖,江學宏老師讓學生課蒐集有關毅力的名言,也以備課堂拓展,提高教材,突破教材。5、評課中廣大老師都能積極分析優缺點,改進方法,對今後的教學有明顯的提高。學習別人的優點,為共同提高我校教學質量奠定基礎。 三、本次活動的不足之處及對策: 1、語文課中新課改理念滲透性不強,多采用了傳統教學模式。怎樣把新課改中的精髓運用到課堂上,融入傳統優秀的教學方法中,紮紮實實、行之有效落實新課改思想,是今後我校教師研究的課題。2、小組合作學習運用意識不強,學生參與課堂方式單一,教師不能放開課堂讓學生去做,充當組織、指導的角色。作為新課程倡導的三大學習方式之一,小組合作學習是課堂中極其重要、又很有效的學習方法。它給了學生“自由支配”的機會,讓學生充分參與學習活動,真正做到“當家作主”,同時又培養學生團體的合作協作的情感意識,交際能力,增強責任意識。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引入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習方法,小組討論的時候,教師應該深入到小組當中,瞭解學生合作的效果,討論的焦點,認知的進程等等,從而靈活地調整下一個教學環節。並在課後中要廣泛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提高課後學習效果。3、重視基礎知識傳授,輕學習方法指導。語文課堂上閲讀教學不明顯。語文教學應注重閲讀能力訓練,通過讀讓學生體會語言美,體會文章的主要內容。分段教學應注重教給學生分段的方法,而不是引出哪個學生分對了就算了,讓學生明白為什麼對,哪幾段為什麼分在一起,哪幾段為什麼要分開,這也是對課文內容的分析和掌握,同時也學會了分段的方法。數學課上就採用多種教學方法照顧大多數學生,讓所有學生能夠學有所獲,學會學習。4、教學方法單一,課堂上,部分教師依然採用老一套的教學方法,一問一答、只看不講、光説不導,提出的問題也沒有啟發誘導學生去思考、去探索,一心只想要得到一個自己所設計的結果,完全按照教案進行教學。沒有教給具體的學法,或是雖然教給了學法,卻沒有正確的指導,使學生不能依法而學。教師應致力於導,授之以法,學習貴在領悟,學法更應滲透於教法之中。4、提高教師自身的素養是教育改革關鍵的因素。在這次競賽課中顯現出了部分教師學科基本功不甚紮實:學生的朗讀指導缺乏方法,老師的數學語言不夠準確,學生的回答教師不知該如何評價,教師的教學語言平鋪直敍、沒有激情等等。今後應加強教師自身素養學習,以能適應新課改課堂。以上是我們對本次競賽活動的總結,由於水平有限,總結不全面或不恰當的地方歡迎大家批評指正。四、紅廟國小教師教學技能競賽獲獎名單一等獎:吳昌龍二等獎:江文虎 吳振娥優秀獎:吳超 江學宏 蔣燕森 石紅梅 吳先朝 紅廟國小教研組XX年10月26日

國小課外實踐活動教學計劃範文 篇9

(一)加入tz

我是一個性格比較內向,不過混熟了又比較外向的人,在這以前我從未想過有一天自己會去體會了一把當老師的生活。在大學的三年中每年寒暑假我都會出去打工,在這一段打工體驗生活的路程中,我當過服務員和工人等等,體會到了社會的現實和人情的冷暖。加入tz是個令我意想不到的事,在這以前我一直聽同學講放暑假當老師的經歷有多麼好玩,而我宿舍和對面宿舍的幾個女孩子幾年暑假都去tz,所以順應號召我也懷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加入了tz,因為在我心裏,我有一種意識這將是我這一生中難以忘懷的經歷之一。

(二)風雨招生,幾多歡笑,幾多愁

加入tz,我們學校的人沒有接受系統的培訓,對於招生是兩眼一抹黑,只能用緊張和新奇來營造自己的心情。6月25號早上我們三十多個人從西亞斯東大門出發了,由於我和張潔的路途比較特殊,我們是先從三門閘下車,然後等到總校校長下午把我們送到宋集去,一個南一個北,在路途中我們去過五個分校,感覺到條件是從南向北依次變好,我們至此的目的地也很好,這不得不説是我們的幸運。那天等我們到了宋集分校時天已經黑了,到時那些老師已經開始工作去發傳單了,他們堅持要等我們到了一塊兒吃飯,這在以後的時間裏一直作為優良傳統,令人很感動。第二天一大早,我們早早起牀去跑步,這是tz培訓的規定,在招生期間每天早上要跑步,並喊口號,讓宋集的人先知道我們,跑完步後各自去吃飯,吃完早飯各自集合分組去發傳單,中午不用回來,夜晚飯一塊兒吃。第一天我和張潔、王新嬌去了丁莊、崔敬莊,前三天廣發宣傳單,讓大家都瞭解知道我們的存在。天氣有點熱,我們一路走一路宣傳,各家各户地去發傳單,跟他們講解,忙到中午很累,汗如雨下,累得連飯都不想吃,找了別人家屋後牆角坐那兒,不一會就睡着了,真的很累。後來被餓醒了沒地方買吃的,沒辦法騎車子跑回去買點麪包和礦泉水,感覺自己當時真的很可憐,下午又繼續招生,一直到夜晚七八點才回,大家聚在一塊兒吃飯,吃完飯又開會開到十一點,等待忙完睡時,已經一兩點了,感覺累。在接下來的十二天中,我們也像第一天一樣下去招生,不過這些天總是下雨,身上的衣服和鞋子一直都是濕的,從未乾過,又沒有鞋換穿,很多人腳都泡的發白,最後實在沒辦法用塑料袋包着腳再穿鞋,在這期間我們中一些人都有想過想離開的想法,不過在大家的勸慰下又咬牙堅持下來,真的很不容易。不過,事實證明真的是堅持就是勝利,最後我們達到預定的目標,這是一次偉大的勝利,是大家堅持不懈共同努力的結果,甜美的勝利的果實。

(三)授課

我本來想教數學和化學,無奈別人已經捷足先登,只能教英語,後來發現教英語很好玩,感覺不錯,這有點不可思議。其實教學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不斷地學習才會不斷的進步,所謂“温故而知新”,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同學們的奇思妙想以及他們思考問題的方式是怎麼樣的,這令人感到很新奇,也很有挑戰性,我在教課的一個星期中深刻體會到了什麼叫換位思考。也就是有些孩子不懂為什麼要這樣,而不是那樣,我接觸到不少,怎麼樣才能讓小孩子更容易理解,這是整個教學的重中之重。通過不斷了解,我對知識的掌握愈加熟練,這真的是個好現象,學生對我的影響很大,現在我一講課就會想怎樣讓孩子做到熟練會背會寫,多就複習一次讓知識不遺忘,真的在與孩子相處我感覺很輕鬆,很快樂,這是一個不錯的經驗。不過就是帶的課太多,嗓子受不了。

(四)建議

1. 可以找一個機會與家長開一個家長會,讓家長更深刻的瞭解我們的理念,以及加深對孩子的瞭解,讓家長能聽到孩子的心聲,我不建議家訪,耗時耗力,班主任一週帶三十節課本來時間就不多,而且女生夜晚一個在外面不安全,一週跑的地方不多了,十分不經濟,再説有時家訪家裏不一定有人,會撲空,還不如開家長會來的實際。

2. 提高老師待遇,招生期我覺得生活可以好一些,還有招生期義務有些令人感覺不好,而且早飯和午飯不報銷,令老師的生活有些緊巴巴的,愁招生又愁錢,內部人心不穩影響老師情緒,進而影響招生。還有又沒有必要集體購買一些金嗓子的藥,會不會更便宜,經濟些。

希望以後tz教育愈辦愈好。

國小課外實踐活動教學計劃範文 篇10

一、活動宗旨:

為貫徹落實本學年學校工作意見關於加強科技創新活動的計劃,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大力開展科技教育活動,加強學生的科學素養和科技實踐能力,積極培養創新型人才,打造學校育人特色。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積極開展學校的科技活動。

1、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各類實踐活動和發明創造,使全校學生具有一定的科學素養和科學實踐能力。

2、完善學校科技管理和輔導機構,在學生中培養科技創新小能手, 在全校形成科技創新之風。

3、在今年的科技藝術活動中,每一個比賽項目都有作品展示。

二、活動措施:

1、營造科技氛圍,強化創新意識

為營造一個良好的科技教育環境,是培養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優秀品質,激發學生投身科學探究之中,使科技教育健康有效、有序、有質的開展,學校成立以副校長為組長,科技總輔導員為副組長,各年級語文教師、科學教師、美術教師,綜合實踐教師為成員的管理班子。

為實現人人蔘與,各班成立科技興趣小組。

2、開展創造性的科技教育活動,提高學生的科技素質。

各年級開展常規性科學教育活動。如:學校廣播,手工製作,剪紙、摺紙;社會調查、科普英語、定向越野、電子製作等。

3、長期堅持開展小發明、小製作、小實驗等活動。

各年級科學教師圍繞學科知識,有計劃開展科技創新教育和科技實踐活動,如各種比賽、參觀、調查等。美術教師成立美術社團,利用活動時間開展科幻畫創作。語文老師要輔導學生書寫科技小論文,綜合科學教師在本學期要組織中小型科技實踐活動。

4、通過開展讀書教育活動,提高學生對客觀世界的認識。

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主要開展以下活動:蒐集科技文化方面的名人名言;確立一位科學家作為自己學習的楷模;讀一本自己喜愛的科普書籍;寫一篇讀書心得體會;製作一份科技手抄報;舉行一次“打開科學之門的金鑰匙”、“講一個科學家的故事”等演講比賽。

三、時間安排:

9月上旬: 成立科技創新小組領導組,討論本學期科技創新活動方案。

9月中旬: 通過課件展示,讓學生充分能瞭解近幾年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獲獎作品的創新點,激發學生的創新發明靈感。在學生中廣泛徵集發明創意。給小組的成員確定具體的方案。

9月下旬:定向越野學生開始進行訓練。科普英語輔導繼續進行。手工製作、剪紙、摺紙開展活動(預備年級)。

10月:定向越野參加縣比賽。電子製作小組開始製作活動。

11月:科普英語參加縣比賽。

國小課外實踐活動教學計劃範文 篇11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xx大精神為指針,認真落實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以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更新教學觀念為重點,實現傳統教育向素質教育的過渡,努力打破學校的封閉性,引導學生綜合運用社會、生活和學科知識,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動手動腦的生活實踐、社會實踐、科學實踐活動,加強與現實社會的溝通和聯繫,讓學生及時瞭解時代的最新信息,緊跟科技迅速發展的步伐;使他們在情感態度、綜合知識、實踐能力、學會學習等方面得到較大較快的發展,增強學生的探索與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創新精神。

二、活動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是國家規定的必修課程,它的總體目標是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繫,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與體驗,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1、親近周圍的自然環境,熱愛自然,初步形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的意識和能力。

2、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範,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初步的服務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習慣,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能力,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態度

4、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

三、具體實施步驟與措施

依據“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標準,參考我校教學工作計劃,根據本班的實際,調整本學期的目標任務。加強管理,保證“綜合實踐活動”切實有效。教師是學生進行綜合實踐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和指導者,是綜合實踐活動有效實施的關鍵。為此,我們學習相關文件、政策,樹立正確的觀念,深化自身的科學素養和專業水平,做到愛崗敬業、見多識廣、多技多能。同時,充分了解本課程的特點,掌握它的實施規律,為學生營造支持、鼓勵與開放的環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進而更新教師觀念、端正學生態度。在轉變教師觀念,提高教師能力的基礎上,還要協調各學科的關係,做到個別主管、全員協作,把所有的智慧集中起來,對綜合實踐活動協同指導。儘可能是綜合實踐活動與各學科教學互相促進、相得益彰。

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工作以班為單位,以勞動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班委會為主陣地,以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為主體,以研究性的學習為主線,由課任老師負責,各班班主任協助,各科任老師參與。創設學生髮現問題的情景,引導學生選擇主題,幫助學生探究、展示、實踐、創新,整合、提高學生的各科知識及學習、生活、精神世界,發展學生的情感、態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實踐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個人、社會、自然的內在整合,要引導學生科學、藝術、道德的內在整合、促進每一個學生健全的發展。教師引導時,要體現本課程的整體性、實踐性、開放性、生成性、自主性。主題的確定,探究方式的選擇,成果的展示及評價,都要在老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主決定,鼓勵學生進入探究過程。

組織活動時,主題儘可能與學校的活動安排相一致,融為一體,相互促進。綜合實踐活動可以滲透到板報、廣播、值日勞動、學科競賽、傳統節日等方面,讓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能力在各項活動中得昇華,讓學校各項活動、目標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切實奏效。

綜合實踐活動鼓勵學生走進生活,參加勞動,拓寬學生的活動空間。對有限的課堂,儘可能地發揮其作用。在內容設計上側重激發活動動機,輔導活動方法,引導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和觀察、發現、探究、實驗、的研究方法,儘可能養成研究性學習的習慣,為課外活動的開展、延伸奠定基礎。

綜合實踐活動要調動師生的協同合作,更要藉助家庭、社會的力量,對活動進行督促、指導、檢測、形成多位一體的教育網絡。

利用本校、本地的資源優勢,利用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課程,激發學生對學科知識的興趣。

在這個階段,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自主的、合作的研究活動,從蒐集信息,到處理信息,最後分析信息,解決問題,掌握了方法,增強了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豐富了知識,情感、態度、意志品質上都得到了培養。

四、成果展示階段

學生將自己或與他人合作,經過實驗、實踐和親身體驗得到的收穫進行整理、加工和總結,並進行成果交流及展示。教師引導學生着重對活動過程中的體驗、認識和收穫進行總結和反思。

五、活動評價

1、學生的評價

(1)評價原則:應當重視學習過程、重知識技能的應用、重親身參與探索、重全員參與。評價與指導相結合,要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評價要激勵學生積極進取、勇於創新。

(2)評價主體:教師、學生、家長、集體。

(3)評價內容:學生的態度、學生的體驗、方法和能力、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發展情況。

(4)評價方法:激勵性評價為主、管理性評價為輔;過程性評價為主、結果性評價為輔;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相結合;對書面材料的評價和對口頭報告評價相結合;定型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

2、教師的評價

整體評價與分段評價相結合;自我評價與學生評價相結合;文件分析、實地考察、課堂觀察、問卷、訪談等。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必將徹底地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其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素質,落實素質教育,培養新時期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

國小課外實踐活動教學計劃範文 篇12

一、班況分析

我班幼兒通過在園一學期的學習、生活以及各位家長的積極配合下,基本上每位幼兒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了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方面能做到在老師的幫助下自己穿脱衣服,自己吃飯等。

二、教學目標:

1、以積極愉快的心情參加集體活動和遊戲,能在活動中體驗快樂,萌發愛集體的情感。

2、瞭解自己的興趣、願望,體驗和感激他人對自己的愛,願意關愛弱小者,有愛心和同情心。

3、願意為他人和集體做事,初步養成愛清潔、愛勞動的習慣,有初步的自我服務能力。能遵守一日生活中的基本規則,能簡單評價自己和同伴的行為,學習同伴的優點。

4、瞭解家鄉的物產和名勝古蹟,熱愛自己的家鄉。保護家鄉的優美環境,樂意與人交往,學習謙讓和分享,具有初步的社會公德意識。

5、瞭解與自己生活關係密切的周圍成人的勞動,尊重勞動者,懂得愛惜勞動成果。

6、遇到困難、挫折,嘗試自己解決,初步養成勇敢、自信、合作等良好品質。

三、具體措施:

1、引導幼兒瞭解中國傳統節日文化,感受節日活動的樂趣。

2、在日常活動中,引導幼兒體驗感受他人的愛,初步嘗試用自己的方式回報親人和他人給予的關愛。

3、積極鼓勵幼兒以愉快的心情參加各種活動,引導幼兒學會關心理解同伴的心情,並願意給予幫助。

4、引導幼兒在日常活動中養成耐心聽取別人意見的習慣,學習與同伴相互協商交流,積累有計劃、有條理做事的經驗。

5、引導幼兒瞭解紙與人類的密切關係,知道節約用紙的意義,在利用廢舊紙張製作物品的過程中感受創造的樂趣。

6、在日常活動和遊戲中,引導幼兒學習幫助他人,願意為班集體做事,感受集體生活的愉快。

7、引導幼兒愛護班級和幼兒園的各種物品,愛護公共設施。

8、引導幼兒認識家鄉的風光和物產,瞭解家鄉著名的風景名勝,熱愛自己的家鄉。

9、在集體和自由交往活動中,引導幼兒學習和同伴分享食品、玩具、圖書及高興的事,幫助幼兒獲得初步的人際交往技能。

10、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學習用商量的辦法解決問題,知道相互謙讓會給大家帶來好心情。

四、具體進度安排表:

第二週:長大一歲祝賀會(社會)

第三週:誇媽媽(社會)

第四周:微笑(社會) "開心帽"和"生氣包"(社會)

第五週:我的開心法寶(社會)

第六週:警察叔叔你真棒(社會)

第七週:春天的田野(社會)

第八週:我們的家鄉(社會)

第九周:家鄉的橋(社會)

第十週:家庭小記者(社會)

第十一週:我居住的村莊(社會)

第十二週:美麗的公園(綜合)

第十三週:鳥類大罷工(社會)

第十四周:我們居住的地方(社會)

第十五週:家鄉的特產(社會)

第十六週:過節嘍(社會)

第十七週:有趣的符號(社會)

第十八週:逛商場,找特產(社會)

第十九周:你喜歡夏天嗎(綜合)

國小課外實踐活動教學計劃範文 篇13

一、班況分析:

小班幼兒由於他們年齡小,又都新入園幼兒他們交往能力差,自制能力差,這些方面有待提高。

二、教育目標

1. 使幼兒知道自己是幼兒園的小朋友,初步培養幼兒的獨立性和最基本自我控制能力。

2. 引導幼兒逐步熟悉幼兒園的環境,認識幼兒園中的同伴和成人,初步瞭解他們與自己的關係,使幼兒初步適應幼兒園生活。

3. 引導幼兒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禮貌用語,學會有禮貌與同伴交往。

4. 使幼兒初步瞭解和掌握基本的衞生要求,養成初步的衞生習慣。

5. 引導幼兒遵守基本的學習活動規則,初步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三、教育內容

1、關注幼兒園環境的認識,使幼兒有安全感,並喜歡幼兒園。

2、關注同伴交往,使幼兒掌握初步的交往技能。

3、形成良好的活動習慣。

4、對生活社會現象的好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hua/jiaoxue/vkq3k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