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教學工作計劃 >

七上冊數學教學計劃(通用21篇)

七上冊數學教學計劃(通用21篇)

七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七上冊數學教學計劃(通用21篇)

以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為依據,面向全體學生,着眼於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需要。關注每一位學生,培養學生的個性和特長。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積極倡導探究性學習。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逐漸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達能力。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真正體驗學習的樂趣,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逐步養成學生熱愛自然、關注生命、關注社會發展的責任感。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七年級教材內容為“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和細胞”和“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安排了一系列的觀察實驗和探究活動,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創設學習的問題情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識,真正讓學生了解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進而領悟生物圈對於人類來説是多麼重要的。與生物圈最密切、最直觀的`關係,就是人類的生存需要從生物圈中獲取物質和能量,使學生更加熱愛大自然。

三、學情分析:

學生剛步入國中,面對繁多複雜的學科,在學習方法和應 對上不免有些不適應,甚至出現不知所措的情況。所以,要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指導學習方法。七年級學生對周圍的一切事物都很新鮮好奇,作為教師應喚起他們的熱忱,讓學生對知識產生興趣,產生學習動力,以達到提高學生成績的目的。

四、具體措施:

(一)備課標、備教材

認真鑽研新課標和教材,明確教學要求,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明確本單元本節課在整冊教材中的地位,弄清知識的內在聯繫和規律,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內容。確定三維目標,同時挖掘教材固有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於教學過程之中。

(二)備學生

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為探究性學習創設情景;鼓勵學生自己觀察、思考、提問;注意課內外活動相結合,加強對學生基本實驗技能的培養。

1.深入瞭解學生思想實際和知識、能力水平,充分估計學生接受新知識可能遇到的問題。

2.根據學生的認識規律和心理特點,精心設計教學程序和教學方法。

3.教師能在每一堂課上找到與學生能產生共鳴。

(三)備教法、備學法

根據新課標,教材內容、學生實際、突出設計重點、突破 難點,解決關鍵的最優教學方法和學生學習的方法。

(四)備習題

要精選習題,以消化、鞏固當堂所學知識為基礎,培養學生能力、開發學生智力。

五、教學進度安排

按照學校課時安排,根據實際教學情況作如下計劃。(9.3-9.9)第一單元第一章 認識生物(2課時)(9.10-9.30)第一單元第二章 瞭解生物圈(6課時)(10.1-10.7)國慶放假 做好九月份的複習工作

(10.8-10.21)第二單元第一章 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4課時)

(10.22-11.4)第二單元 第二章 細胞是怎樣構成生物體(4課時)

(11.5-11.18)期中複習前2個單元 期會考試 試卷講解(5課時)

(11.19-12.2)第三單元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綠色植物(4課時)

(12.3-12.16)第三單元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4課時)(12.17-12.23)第三單元第三章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2課時)

(12.24-12.30)第四章 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製造者(2課時)(1.2-1.6)第五章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2課時)

(1.7-1.9)第六章 愛護植被 綠化祖國(1課時)(1.10-1.23)總複習期末考試

七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2

一、教材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分數乘法、位置與方向、分數除法、比、圓、百分數、扇形統計圖、數學廣角和總複習等。而兩個數學綜合應用的實踐活動,則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數學的愉悦,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本冊教材對於教學內容的編排和處理,是以整套實驗教材的編寫思想、編寫原則等為指導,力求使教材的結構符合教育學、心理學的原理和學生的年齡特徵,繼續體現前幾冊實驗教材中的風格與特點。本冊教材仍然具有內容豐富、關注學生的經驗與體驗、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鼓勵算法及解決問題的策略多樣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體現開放性的教學方法等特點。

二、學生基本情況

本學期本人所任教的是六年級的數學,共有學生64人。從整體上來看,學生兩極分化比較大,成績差的學生佔了一半還要多,這無形給我的教學帶來壓力和困惑。所以本學期重點還是抓好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教學,並儘可能的保證優等生持續發展,全面提高教學質量,讓每一位學生都在數學學習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三、教學目標:

1.理解分數乘、除法的意義,掌握分數乘、除法的計算方法,比較熟練地計算簡單的分數乘、除法,會進行簡單的分數四則混合運算。

2.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求倒數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義和性質,會求比值和化簡比,會解決有關比的簡單實際問題。

4.掌握圓的特徵,會用圓規畫圓;探索並掌握圓的周長和麪積公式,能夠正確計算圓的周長和麪積,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5.能用方向和距離表示位置,初步體會座標的思想。

6.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比較熟練地進行有關百分數的計算,能夠解決有關百分數的簡單實際問題。

7.認識扇形統計圖,能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表示數據。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1.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分數乘法和除法、比、圓、百分數等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2.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初步培養數學思想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難點:

1.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比較熟練地計算簡單的分數乘、除法,會進行簡單的分數四則混合運算;

2.使學生理解分數乘、除法、百分數應用題中的數量關係,會靈活解決問題。

3.通過數與形結合來分析思考問題,從而感悟數形結合的思想,體會極限思想。

五、教學措施

1.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及網絡資源等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為提高教學質量打下基礎。

2.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3.認真備課,鑽研教材,做到課堂上能深入淺出進行教學;加強操作、直觀的教學,以發展他們的空間觀念,

4.平時的練習和作業有針對性,對於後進生和優秀生要因材施教。

5.抓好單元檢測,把好單元教學關。

六、教學進度安排

六年級上冊 科目:數學 20xx年9月

七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3

一、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負數、圓柱與圓錐、比例、統計、數學廣角、整理和複習等。

教學重點:百分數的應用、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圓柱和圓錐的體積計算方法、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統計圖、轉化的解題策略以及總複習的四個板塊的系列內容。

教學難點:圓柱和圓錐體積計算方法的推導、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斷、用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眾數和中位數平均數、解題策略的靈活運用。

二、教學目標

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

1.瞭解負數的意義,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2.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能夠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會用比例知識解決比較簡單的實際問題;能根據給出的有正比例關係的數據在有座標系的方格紙上畫圖,並能根據其中一個量的值估計另一個量的

3.會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紙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將簡單圖形放大或縮小。

4.認識圓柱、圓錐的特徵,會計算圓柱的表面積和圓柱、圓錐的體積。

5.能從統計圖表準確提取統計信息,正確解釋統計結果,並能作出正確的判斷或簡單的預測;初步體會數據可能產生誤導。

6.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7.經歷對“抽屜原理”的探究過程,初步瞭解“抽屜原理”,會用“抽屜原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發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過系統的整理和複習,加深對國小階段所學的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較合理的、靈活的計算能力,發展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提高綜合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三、教材分析

在數與代數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負數和比例兩個單元。結合生活實例使學生初步認識負數,瞭解負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比例的教學,使學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會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識解決問題。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圓柱與圓錐的教學,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使學生通過對圓柱、圓錐特徵和有關知識的探索與學習,掌握有關圓柱表面積,圓柱、圓錐體積計算的基本方法,促進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

在統計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有關數據可能產生誤導的內容。通過簡單事例,使學生認識到利用統計圖表雖便於作出判斷或預測,但如不認真分析也有可能獲得不準確的信息導致錯誤判斷或預測,明確對統計數據進行認真、客觀、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圓柱與圓錐、比例、統計等知識的學習,教學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經歷探究“抽屜原理”的過程,體會如何對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模型化”,從而學習用“抽屜原理”加以解決,感受數學的魅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多個數學綜合應用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悦,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整理和複習單元是在完成國小數學的全部教學內容之後,引導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一次系統的、全面的回顧與整理,這是國小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整理和複習,使原來分散學習的知識得以梳理,由數學的知識點串成知識線,由知識線構成知識網,從而幫助學生完善頭腦中的數學認知結構,為國中的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

1、創設愉悦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倡學法的多樣性,關注學生的個人體驗。

2、在集體備課基礎上,還應同年級老師交換聽課,及時反思,真正領會教學設計意圖,提高駕御課堂的能力。教師應轉變觀念,採用“激勵性、自主性、創造性”教學策略,以問題為線索,恰當運用教材、媒體、現實材料突破重點、難點,變多講多練,為精講精練,真正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從而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提高教與學的效益。

3、不增減課程和課時,不提高要求,不購買其他複習資料,不留機械、重複、懲罰性作業和作業總量不超過規定時間,課堂訓練形式的多樣化,重視一題多解,從不同角度解決問題。

4、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使學生切實掌握好這些基礎知識。本學期要以新的教學理念,為學生的持續發展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和空間。要充分發揮教材的優勢,在教學過程中,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繫,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創設愉悦、開放式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愉悦、開放式的教學情境中滿足個性化學習需求,從而達到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目的。

5、在教學中注意採用開放式教學,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境選擇適當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如通過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問、一題多編等途徑,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溝通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培養學生的應變能力。

七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4

一、學生的學習情況分析

在經過了一個學年的數學學習後,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着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學習活動中去。但是有相當部分的學生學習習慣差,上課經常走神,學生的自我約束的能力很差,作業不夠規範,馬虎、粗心現象特別突出,在加上很多家長的重視程度不夠,所以我這個學期我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並逐步引導的思維的樂趣、成功體驗所獲得的樂趣中,同時加強對學生學習習慣和學習行為的教育力度。

二、教材分析

(一) 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的教學內容主要有:100以內加、減法筆算,表內乘法,認識長度單位釐米和米,初步認識角,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和簡單的對稱現象,簡單的數據整理方法和以一當二的條形統計圖,簡單的組合思想和邏輯推理方法等。

計算教學是100以內的加、減法筆算和表內乘法。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重要基礎。特別是表內乘法是學習多位數乘法的基礎。因為任何一個多位數乘法,在計算時都要分成若干個一位數和一位數相乘。因此,表內乘法同20以內的加、減法一樣,是國小數學的重要基礎知識,是國小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須達到計算正確、迅速。同時,100以內的加、減法筆算和表內乘法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解決問題時經常用到的數學知識與技能。因此,教材安排了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的教學,使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教學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這不僅有助於學生了解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繫,也有助於培養學生應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量的計量方面,教材出現釐米和米的認識,讓學生通過各種自主探索的學習活動,理解使用統一的長度單位進行測量的必要性,建立1釐米和1米的長度觀念,初步學會用尺量物體的長度。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教材安排了初步認識線段與角、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和簡單的對稱現象等教學內容,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初步認識線段,角和直角,軸對稱和鏡面對稱現象,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

在統計知識方面,教材安排的是簡單的數據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認識以一當二的條形統計圖,讓學生經歷用統計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

數學廣角是新的教學內容,介紹了簡單的組合思想和邏輯推理方法,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教材還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悦,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二)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初步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估算方法,體會估算方法的多樣性。

2、知道乘法的含義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熟記全部乘法口訣,熟練地口算兩個一位數相乘。

3、初步認識長度單位釐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釐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釐米;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釐米);初步形成估計物體長度的意識。

4、初步認識線段,會量整釐米線段的長度;初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三角板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學會畫線段、角和直角。

5、能辨認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並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的軸對稱圖形;初步認識鏡面對稱現象。

6、初步瞭解統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數學思考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信息作出解釋,並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據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初步瞭解統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2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3、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培養學生初步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瞭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3、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4、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三)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100以內的加、減法筆算,表內乘法。

教學難點:100以內的加、減筆算,以及數學實踐、數學思維的訓練。

三、教學措施

( 一)、 落實教學六認真的具體措施

1、筆算教學與解決問題教學有機結合,使學生在學習計算的同時,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以便於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應用意識。

2、提供關於空間與圖形的豐富素材,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3、表內乘法教學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加強教學過程的探索性。

4、結合有關教學內容加強估計意識與能力的培養。

5、注重體現探索性的學習過程,培養學生探索和創新的意識。

6、有步驟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二)、培養優等生,轉化後進生措施

( 三)、課時安排(約60課時)

一、長度單位(4課時)

二、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13課時)

1、兩位數加兩位數3課時左右

2、兩位數減兩位數 5課時左右

3、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4課時左右

整理和複習 1課時

我長高了 1課時

三、角的初步認識(2課時)

四、表內乘法(一)(13課時)

1、乘法的初步認識3課時左右

2、26的乘法口訣

5的乘法口訣2課時左右

2、3、4的乘法口訣4課時左右

6的乘法口訣3課時左右

整理和複習 1課時

五、觀察物體(4課時)

六、表內乘法(二)(13課時)

7的乘法口訣5課時左右

8的乘法口訣3課時左右

9的乘法口訣4課時左右

整理和複習 1課時左右

看一看 擺一擺 1課時

七、統計(3課時)

八、數學廣角(2課時)

七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們繼續貫徹為指導,以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為主題,以深化實施縣教研室提出的“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三環節”構建高效率課堂為重點,以提升教師素質和教研能力為保障,以全面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探究意識和實踐能力為重心的素質教育,強化質量意識,改革意識和規範意識,與時俱進,努力構建良好的教育環境,促進全鎮教育教學工作的快速高效發展。

二、工作重點:

1.加強學習,提高教師素質

積極參加學校和上級組織的各種學習和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的學習。

組織教師業務學習,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

2.加強教師新課程培訓,確立新理念

數學課程理念: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發展性。

數學學科理念:數學有助於學生終生學習的願望和力能的發展。

數學學習理念: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數學教學活動理念: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

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

教學評價理念:要關注學習結果,更要關注學習過程,關注學習水平,更要關注學習中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3.定期開展集體備課、聽課、評課、研討活動,互相學習,互相促進,互相交流學習與教學工作經驗。

4.加強課堂教學研究,改進教學方式和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領會教材編者的意圖,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活教材,特別是一至五年級教材,要根據新課標理念,重新組合,體現出數學與生活的緊密關係。

改進課堂教學,努力體現新理念,課堂是學生煥發活力的地方,展示自我的舞台,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放手讓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5.加強教研組建設,開展課題研究和教研活動。

開設教研課,組織青年教師和骨幹教師上示範課,認真聽課和評課,要求全體教師多學習、多交流、多反思、多總結。

做好教師的業務、備課規範檢查,每月進行一次重點項目檢查。

落實“教學檔案&rdq

uo;的實施,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本學期將對各個班級學生進行口算達標測試及口算比賽,促進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數學能力的提高。

開展課題實驗活動,並做好實驗記錄。

七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6

一、班級情況分析

這學期我繼續任教一年級的數學。學生人數是23人。學生通過一個學期的新教材學習,已經初步適應了新課程的教材特點,並能按時去完成學習任務。在上學期的期末測試中,其中看圖列式的失分率較高,因此還要加強這方面的練習。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1.以《標準》為基本依據,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豐富的知識。

2.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注重學生對知識的體驗,獲得對知識的理解。

3.教學內容的展開儘量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

4.注意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氛圍中學習。

5.數與計算的教學重視發展學生的數感,體現算法多樣化。

6.提供關於物體空間關係的更豐富的內容和素材,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7.注重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問題的能力。

8.注意體現開放性的教學方法,為教師創造性地組織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

三、教學內容

這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位置,20以內的退位減法,圖形的拼組,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認識時間,找規律,統計,數學實踐活動。

四、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地數100以內的數,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並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數,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會用上、下、前、後、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徵,初步感知所學的圖形之間的關係。

5.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愛護人民幣。

6.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

7.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初步形成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8.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1.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七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7

一、教材編排特點及重點訓練內容:

本冊教材的.編排順序是:相交線與平行線,實數,平面直角座標系,二元一次方程組,不等式與不等式組,數據的收集、整理與描述。

本冊書的6章內容涉及《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實踐與綜合應用”三個領域,其中“實踐與綜合應用”以課題學習的形式安排在第九章。這6章大體上採用相近內容相對集中的方式安排,前一章基本屬於“空間與圖形”領域,後章五基本屬於“數與代數”領域,這樣安排有助於加強知識間的縱向聯繫。在各章具體內容的編寫中,又特別注意加強各領域之間的橫向聯繫。

教材編排有如下特點:

1、加強與實際的聯繫,體現由具體—抽象—具體的認識過程、

2、注意給學生留出探索和交流的空間,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3、體現由特殊到一般的認識過程、

4、強調數學思想方法、本冊書突出體現了數形結合的思想、轉化的思想以及類比的方法、

重點訓練項目是:通過相交線與平行線的教學初步讓學生學會簡單的推理;平方根與立方根的概念與求法,實數的概念及實數與平面直角座標系的關係;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教法與應用;不等式與不等式組的教法與應用;數據的收集、整理與描述。

二、學生學情:

本班學生進行了一個學期的學習,雖然期末考試成績可以,但是發現本班學生尖子生少,中等生較多,差生較多,上課很多學生不認真,學習態度學習習慣不是很好,本學期要切實採取措施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教學要求:

略。

四、教學措施:

1、本學期教學工作重點仍然是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和基本技能的訓練,在此基礎上努力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要抓好課前備課,這就要求我要認真研究教材,把握每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課堂上注重教學方法,努力讓不同的學生都學到有用的數學。

2、依據課程標準、教材要求和學生實際,設計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關鍵的整體優化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的運用要切合學生的實際,要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有利於調動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採取多種教學方法,如多讓學生動手操作,多設問,多啟發,多觀察等,增加學習主動性和學習興趣,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教學過程中儘量採取多鼓勵、多引導、少批評的教育方法。這樣通過多種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形成主動學習的意識,教學中通過鼓勵性的語言激勵學生,使水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鼓勵,以此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

七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8

六年級是國小的最後一個年級,對學生的知識傳授的教育十分重要,為了使本人的教學工作能做得更好,現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嚴格遵循黨的教育方針,愛崗敬業,正確傳授學生知識,並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思想教育,培養其成為新時期現代化建設的接班人和建設者。認真培養其數感,提高其計算能力,培養其空間觀念,並能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中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分數乘、除法的意義,掌握分數乘、除法的計算法則,比較熟練的計算分數乘、除法(簡單的能夠口算)。

2、使學生會進行分數四則混合運算。

3、使學生理解比的意義和性質,會求比值和化簡比。

4、使學生掌握圓的特徵,會用工具畫圓;掌握圓周長和圓面積的計算公式,能夠正確計算圓的周長和麪積。通過介召圓周率的史料,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5使學生初步理解軸對稱的意義,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

6、使學生能夠解答比較容易的一到二步計算的分數應用題,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比較簡單的實際問題,能夠根據應用題的具體情況,靈活的選用用算術解法和方程解法。

7、使學生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比較熟練地進行有關百分數的計算,能夠解決一些簡單的有關百分數的實際問題。

三、方法措施:

1、認真備課,鑽研教材,做到課堂上能深入淺出進行教學,特別照顧到後進生。

2、平時的練習要有針對性,對於後進生和優秀的學生要分別出一些適合他們的練習。

3、加強操作、直觀的教學,例如教學圓和軸對稱圖形時,就要利用操作、直觀教學,以發展他們的空間觀念。

4、增加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5、加強能力的培養。主要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和綜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斷、推理能力;遷移類推能力;揭示知識間的聯繫,探索規律,總結規律;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

四、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教學內容

1至2周分數乘法

3至5周分數除法

6至8周分數混合運算

9至10周比和按比例分配

11至12周半期考試和圓

13至14周圖形的變換和確定位置

15周負數的初步認識

16周可能性

17至18周總複習

19周至完複習與期未考試

七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9

學生素質分析:

我們班學生共有77人,有一大半學生經過了幼兒園教育。從基礎知識看,大多數學生接觸過一些簡單的數學知識,有一定數數經驗,能動手擺小棒、觀察畫面等實踐活動。從學習習慣來看,大部分學生能按老師的要求做,上課積極思考、發言,能積極完成作業。但還有部分學生上課精力不集中,好動好插嘴,行為、語言無約束性,作業拖拖拉拉。從能力看,大多數學生具有一定的動手、動口能力,但不能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思維意識,思考過程欠條理性,與他人的交流合作意識差,自主學習意識不夠,還有一部分學生根本就不能表達自己的思維,動作緩慢,反應遲鈍,學習獨立性差。

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綜合為20以內數的認識、加減法的處理、空間與圖形安排、分類與統計、實踐活動。第一部分結合生動具體的情境,通過觀察、記數、操作等數學活動來呈現實際學習內容,加減法的處理不以10以內數的合成與分解作為學習加減法的邏輯起點。但教材並沒有削弱對數可分可合的認識,強化數的分解與組成的意識,加減法學習混合,算法多樣。空間與圖形包括確定物體的位置與順序、形狀、大小。分類與統計都重視對過程的經歷。

目的要求:

1、結合具體情境認識20以內數的意義,會認、會讀寫0—20的數。體會基數與序數的含義,經歷比大小、高矮、輕重、長短的過程。體驗“比”的方法。

2、掌握20以內的加減法,體會加減法的含義,感受日常生活與其的密切聯繫。

3、結合日常作息時間,學會認讀整時、半時、記時方法,體驗時間的長短。

4、認識物體的位置、順序、大小以及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等立體圖形,發展學生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5、學會簡單分類、統計,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實踐活動經驗。

重難點:

1、認識20以內的數及加減法的計算,培養學生的數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使學生經歷和體驗學習的過程,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統計意識,學會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

3、養成良好的觀察、書寫、思考、傾聽、提問等學習習慣。

教學措施:

1、結合具體情境,運用小棒、圖片等教(學)具進行直觀教學。

2、主動與每個學生交談,瞭解每個學生的情況。教學中,關注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多鼓勵學生良好的行為,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敢於提問,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樂於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內在的學習品質。

4、聯繫生活實際和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通過學習喜聞樂見的遊戲、童話、故事、卡通等形式,創設活動情境。

5、鼓勵和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

6、在實踐活動中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在活動中學習數學知識。

教學時間與內容安排

周次

具體時間

教學內容安排

課時

安排

第一週

9.1-9.4

入學教育(2)、數一數(1)、

3課時

第二週

9.7-9.11

比一比(2)、機動(1)、1~5的認識(1)

4課時

第三週

9.14-9.18

1~5的比較大小及組成(2)、1~5的加法(2)

4課時

第四周

9.21-9.25

1~5的減法(2)、綜合練習(2)

4課時

第五週

9.28-9.30

0的認識和加減法(2)機動(1)

3課時

第六週

10.9-10.11

認識物體和圖形(3)

3課時

第七週

10.12-10.16

分類(2)、機動(2)

4課時

第八週

10.19-10.23

6和7的認識及加減法(5)

5課時

第九周

10.26-10.30

8和9的認識及加減法(5)

5課時

第十週

11.2-11.6

10的認識和有關10的加減法(4)

4課時

第十一週

11.9-11.13

連加連減加減混合(4)

4課時

第十二週

11.16-11.20

整理和複習(2)、機動(2)

4課時

第十三週

11.23-11.27

實踐活動(1)、11~20各數的認識(2)

4課時

第十四周

11.30-12.4

10加幾的加法和相應減法(2)、機動(2)

4課時

第十五週

12.7-12.11

認識鐘錶(2)9加幾(3)

5課時

第十六週

12.14-12.18

8.7.6加幾(4)

4課時

第十七週

12.21-12.25

加幾(3)

3課時

第十八週

12.28-1.31

整理和複習(1)、實踐活動(2)機動(2)

3課時

第十九周

1.4-1.8

總複習(4)

4課時

第二十週

1.11-1.15

總複習(4)

4課時

第二十一週

1.18-1.22

檢測與評價(2)

七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1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建立1千米的概念,能進行米和千米簡單的化聚;

2、培養學生估計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千米概念的建立。

一、複習導入

師:小朋友,我們已經學過了哪些長度單位?誰能從小到大説説這些單位?什麼時候要用到這些單位?

米(旗杆)、分米(課桌高)、釐米(書)、毫米(硬幣厚度)

誰能比劃一下1米、1分米、1釐米、1毫米到底有多長?

測量這些物體的長度(高度)用什麼單位比較合適?

那如果要測量駱駝到寧波的距離,用哪個單位合適呢?

今天我們要來認識長度單位家族中的另一個新朋友——千米(板書:千米的認識)

二、新授

(一)建立1千米的觀念

1、師:誰知道繞我們學校的跑道跑一圈是多少米?那跑5圈呢?請你把它寫在紙上。

(學生會出現2種答案:1000米、1千米)

師:你覺得這兩種答案都正

確嗎?為什麼?

得出:1千米=1000米

2、誰來讀一讀:讀時區分1 千米和1000 米

個別讀、全班讀

3、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千米也有它自己的表示方法:km

1千米=1000米還可以怎麼表示?(1 km = 1000 m)

4、繞跑道跑5圈是1千米,從我們駱駝國小到堰頭王車站老師測量了一下大概有1千米,閉上眼睛想一想,1千米到底有多長?等會兒老師要請小朋友來説説從哪裏到哪裏也大概是1千米。

5、1千米是這麼長,那誰來估一估從駱駝到貴駟大概是幾千米?(3千米)

(二)千米與米的簡單化聚

1、那3千米=( )米呢,你是怎樣想的?

(想:1千米是1000米,3千米就是3個1千米,所以是3000米。)

個別説,看書上的想法,自由讀一遍,全班讀。

2千米500米=( )米,誰來説説你是怎麼想、怎麼化的?

(想:2千米是20xx米,再加上500米,一共是2500米。)

個別説,把想法説給同桌聽。

2、試一試:

8千米=( )米

6千米20米=( )米

做於紙上,投影儀上反饋,指出易錯處,6020米中的“0”容易落下。選一題説説想法。

3、剛剛是千米化成米,小朋友都化得不錯,那米化成千米呢?老師相信大家肯定能化得更好。

4000米=( )千米

(想:1000米是1千米,4000米里面有4個1000米,就是4千米。)

4350米=( )千米( )米

(想:4000米是4千米,4350米就是4千米350米。)

4、試一試:

6000米=( )千米

5830米=( )千米( )米

三、練習

1、在( )裏填上合適的單位:

小明的作業本不小心打濕了,有些字看不清楚了,你能用你學過的知識把它補上去嗎?

冰箱高140( )。

甬江大橋長約588( )。

從駱駝到寧波的距離大概是14( )。

2、真厲害。動物王國裏的小動物也在學習“千米的認識”,它們學得怎麼樣呢,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1)比一比:小兔在學習長度單位的時候遇到了這樣一些難題,小朋友能幫它解決嗎?

南京長江大橋長6772米,九江長江大橋長7千米675米。哪座橋長?

2)判斷題:這是小熊的作業,請小朋友噹噹小老師,給它批一批。

汽車每小時行60米( )

30千米和5000米同樣長( )

6千米57米=657米( )

3、小熊可真馬虎,小朋友做作業的時候可別犯馬虎。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有什麼收穫?

知道了多少長的距離大概是1千米,那我們小朋友跑1千米需要幾分鐘,走1千米需要幾分鐘呢?下課或放學後小朋友去跑一跑、走一走,並把你的結果告訴老師或你的同學。

七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11

數學教學工作計劃八年級新學期已到來,我們又要投入到緊張、繁忙而有序地教育教學工作中,怎樣做好這些艱鉅而富有重大意義的工作,使自己今後的教學工作中能有效地、有序地貫徹新的教育精神,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圍繞我校新學期的工作計劃要求制定七年級數學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教育學生掌握國中數學學習常規,掌握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運算能力、空間觀念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逐步學會正確、合理地進行運算,逐步學會觀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會用歸納演繹、類比進行簡單的推理。使學生懂得數學來源於實踐又反過來作用於實踐。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逐步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實事求是的態度。頑強的學習毅力和獨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學情分析

。從學生的成績來看,比較理想。兩個班的優生只有二十個,僅佔百分之十,而學困生接近百分之四十,。大部分同學的數學成績不理想,大部分學生數學基礎差,底子薄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所以今年的教學任務較重。所以要根據實際情況,面對全體,因材施教,對於學習較差的同學今年進行小組輔導,對特別差的學生可以進行個別輔導

二、在教學過程中抓住以下幾個環節

1、發揮集體智慧,認真進行集體備課。

新的學期,國中數學課課節較少,怎麼能在有限的時間裏提高學習效率是所有數學老師面對的問題?在這裏,學校給我們明確了方向。加強集體備課,發揮集體智慧,認真研究教材及課程標準,爭取每節課前,與同組同仁們討論、研究確定教學的重點、難點、教學目標、教法、學法,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重視每一章節內容與前後知識的聯繫及其地位,甚至例題的選用,作業的佈置等等,讓每一節課上出實效,讓每位學生愉悦的獲得新知。

2、學習和強化自主學習與分層教學實踐

新的學期,我校所有學科都主張自主學習與集體備課,爭取每節課前,與同組同仁們討論、研究確定重點、難點、教學目標、教法、學法,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重視每一章節內容與前後知識的聯繫及其地位,甚至例題的選用,作業的佈置等等通過學案的使用,能夠使學生明確學習任務,瞭解教學目標,對於課堂教學省時高效,取得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3、抓住課堂45分鐘。 。嚴格按照教學計劃,備課統一進度,統一練習,進行教學,在備好課的基礎上,上好每一個45分鐘,提高45分鐘的效率,讓每一位同學都聽的懂,對部分基礎較差者要循序漸進,以選用的例題的難易程度不同,爭取每節課達到教學目標,突出重點,分散難點,增大課堂容量組織學生人人蔘與課堂活動,使每個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活動,使每個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能吃飽、吃好。

4、多讀書,讀好書和積極開展我的三分鐘,我展示活動

多讀幾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既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又豐富了自己的視野,使自己不被時代所拋棄。我的三分鐘我展示活動對於教學起了推動促進的作用。通過活動的開展,提高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同時又提高了同學們的講解能力。促進了師生之間的關係。

5、積極投身到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習慣中去。

今年,我們數學組課題是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好的學習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養成的,需要教師的督促,學生的堅持,才能成功。

6、注重課後反思,課後反潰及時的將一節課的得失記錄下來,不斷積累教學經驗。總結好下一次應注意的細節。精選適當的練習題、測試卷,及時批改作業,發現問題對症下藥。及時反饋信息提高課堂效益,給學生面對面的指出並指導學生搞懂弄通,今天的任務不推託到明日,不留一個疑難點,讓學生學有所獲。

7、重視單元檢測,認真做好教學質量分析。使用學科組教師共同研討、篩選的同一份試題,測驗試題的批改不過夜。測試後必須進行質量分析,評價必須使用等級。按時檢驗學習成果,做到課標達成的有效、及時,考核後對典型錯誤利用學生想馬上知道答案的心理立即點評。

三、不斷鑽研業務,提高業務能力及水平。切實重視聽評課,確保每週聽課至少1節。積極參加業務學習,看書、看報,參加各級教研組織的培訓和系列課達標,使之更好的為基礎教育的改革努力,掌握新的技能、技巧,不斷努力,取長補短,揚長避短,努力使教學更務實,方法更靈活,手段更先進。通過聽課、評課、説課等方式,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

四、需要注意的方面:

1.在課堂上改進教學方法,多采用探索、啟發式教學。

2.注意教科書的系統性和學科知識的整合,使學生牢固掌握舊知識的基礎上,學習新知識,明確新舊知識的聯繫。

3.注意發展學生探索知識的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4.加強開放性問題、探究性問題教學,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探究能力。

5.鼓勵合作學習,加強個別輔導,提高差生成績。

6.注意解題方法和解題策略的學習。

7.因材施教,寬容愛護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七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12

一、學生情況分析

五年級2班學生現有58人,總的來説學生基礎不是很好,優差學生差距很大,優生佔的比重小。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是學生還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聽講不夠認真;作業也不能按時完成,缺乏上進心。

二、本學期教學內容及目標要求

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小數的乘法和除法,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和應用題,多邊形面積的計算,簡易方程。

目標要求:

1、使學生在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的基礎上,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乘法和除法的筆算和簡單的口算。

2、使學生認識中括號,能夠正確地進行整、小數四則混合運算(不超過四步)。

3、使學生掌握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會分析、會列綜合算式解答三步計算的應用題,以及相遇的行程問題,能夠初步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使學生學會用字母表示數,表示常用的數量關係,初步理解方程的含義,會解簡易方程。

5、使學生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會計算它們的面積。

6、使學生在掌握用算術方法解應用題的基礎上,初步學會列方程解兩、三步計算的應用題,初步能夠根據應用題的具體情況靈活地選用算術解法和方程解法。

7、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動手操作能力。

8、結合有關內容,進一步培養學生檢驗的習慣,進行愛祖國、愛社會主義的教育和唯物辯證觀點的啟蒙教育。

三、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要措施

1、積極參加教研組組織的集體備課教研活動,對下發的教案要及時提出改進意見,在寫好教後記的同時,做好改正工作,以便為今後教學工作打下紮實的基礎。

2、上課要認真負責,面向全體學生進行教學,重點輔導好後進生,多提問,少批評,多表揚,樹立他們戰勝困難的信心,使他們儘快趕上來。

3、作業批改要及時認真,把結果反饋到學生切實體現出檢查指導的作用。定時開展優秀作業展評活動,形成一個認真寫字,細心檢查的良好學習風氣。

4、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杜絕生搬硬套和“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注重啟發式的目標教學的運用,儘量讓學生做到樂於學習,樂於參與。

五、教學時數及進度安排

七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13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任教五(3)班和五(4)班。五年級大部分的學生學習態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時都能積極思考,主動、創造性的進行學習。但從上學年的知識質量驗收的情況看,仍有小部分後進生的存在,五(3)班有5個學生是上課紀律差,從來不完成作業的,而且很不好溝通,這些孩子的家長不是離異就是在外面做生意,都跟在爺爺奶奶身邊,缺乏教育和監督,使得他們的成績很不理想。五(4)班也有這樣的情況,針對這些情況,本學年在重點抓好基礎知識教學的時,加強後進生的輔導和優等生的指導工作,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二、教材簡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小數乘法,小數除法,簡易方程,觀察物體,多邊形的面積,統計與可能性,數學廣角和數學綜合運用等。

(1)在數與代數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小數乘法、小數除法和簡易方程。小數的乘法和除法在實際生活中和數學學習中都有着廣泛的應用,是國小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這部分內容是在前面學習整數四則運算和小數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繼續培養學生小數的四則運算能力。簡易方程是國小階段集中教學代數初步知識的單元,在這一單元裏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數、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關係進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等內容,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2)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觀察物體和多邊形的面積兩個單元。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豐富的現實的數學活動,讓學生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能辨認從不同方位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和相對位置;探索並體會各種圖形的特徵、圖形之間的關係,及圖形之間的轉化,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及公式之間的關係,滲透平移、旋轉、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

(3)在統計與概率方面,本冊教材讓學生學習有關可能性和中位數的知識。通過操作與實驗,讓學生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以及遊戲規則的公平性,學會求一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在平均數的基礎上教學中位數,使學生理解平均數和中位數各自的統計意義、各自的特徵和適用範圍;進一步體會統計和概率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4)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小數乘法和除法兩個單元,教學用所學的乘除法計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向學生滲透初步的數字編碼的數學思想方法,體會運用數字的有規律排列可以使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換變得安全、有序、快捷,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便利,感受數學的魅力。培養學生的符號感,及觀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培養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5))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綜合應用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悦,培養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學期教學目標:

根據我對以上教材的理解,特制定以下目標:

1.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乘法和除法的筆算。

2.在具體情境中會用字母表示數,理解等式的性質,會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等量關係並解決問題。

3.探索並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

4.能辨認從不同方位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和相對位置。

5.理解中位數的意義,會求數據的中位數。

6.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以及遊戲規則的公平性,會求一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能對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作出預測,進一步體會概率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7.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8.初步瞭解數字編碼的思想方法,培養髮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重點

小數乘法、除法,簡易方程,多邊形的面積,統計與可能性等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五、教學難點

理解小數乘、除法的算理,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公式,理解方程的意義及等式的基本性質,根據題意分析數量間的相等關係,理解多邊行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六、課 時 安 排

根據《數學教師用書》課時安排建議,五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安排了60課時的教學內容。各部分教學內容教學課時大致安排如下,教學時會根據本班具體情況適當靈活調整。

一、小數乘法…………………………………………………(8課時)

二、小數除法…………………………………………………(11課時)

三、觀察物體…………………………………………………(3課時)

四、簡易方程(17課時)

1.用字母表示數…………………………………………………(3課時)

2.解簡易方程……………………………………………………(13課時)

七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14

一、設計理念

新課標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應只是接受、記憶、模仿、練習,教師應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動手操作、閲讀自學,應注重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注重發展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二、教材分析

本節課選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課書》必修1,第一章1.1.2集合間的基本關係。集合是數學的基本和重要語言之一,在數學以及其他的領域都有着廣泛的應用,用集合及對應的語言來描述函數,是高中階段的一個難點也是重點,因此集合語言作為一種研究工具,它的學習非常重要。本節內容主要是集合間基本關係的學習,重在讓學生類比實數間的關係,來進行探究,同時培養學生用數學符號語言,圖形語言進行交流的能力,讓學生在直觀的基礎上,理解抽象的概念,同時它也是後續學習集合運算的知識儲備,因此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學情分析

【年齡特點】:

假設本次的授課對象是普通高中高一學生,高一的學生求知慾強,精力旺盛,思維活躍,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觀察、分析、歸納能力,能夠很好的配合教師開展教學活動。

【認知優點】

一方面學生已經學習了集合的概念,初步掌握了集合的三種表示法,對於本節課的學習有利一定的認知基礎。

【學習難點】

但是,本節課這種類比實數關係研究集合間的關係,這種類比學習對於學生來説還有一定的難度。

四、教學目標

? 知識與技能:

1. 理解子集、V圖、真子集、空集的概念。

2. 掌握用數學符號語言以及V圖語言表示集合間的基本關係。

3. 能夠區分集合間的包含關係與元素與集合的屬於關係。

? 過程與方法:

1. 通過類比實數間的關係,研究集合間的關係,培養學生類比、觀察、

分析、歸納的能力。

2. 培養學生用數學符號語言、圖形語言進行交流的能力。

?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圖形、符號所帶來的魅力。

2.感悟數學知識間的聯繫,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及數學品質。

五、教學重、難點

重點:

集合間基本關係。

難點:

類比實數間的關係研究集合間的關係。

六、教學手段

PPT輔助教學

七、教法、學法

? 教法:

探究式教學、講練式教學

遵循“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地位相結合的”教學規律,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類比實數間關係,來研究集合間的關係,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

? 學法:

自主探究、類比學習、合作交流

教師的“教”其本質是為了“不教”,教師除了讓學生獲得知識,提高解題能力,還應該讓學生學會學習,樂於學習,充分體現“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通過引導學生類比學習,同學間的合作交流,讓學生更好的學習集合的知識。

八、課型、課時

課型:新授課

課時:一課時

九、教學過程

(一)教學流程圖

(二)教學詳細過程

1..回顧就知,引出新知

問題一:實數間有相等、不等的關係,例如5=5,3﹤7,那麼集合之間會有什麼關係呢?

2.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問題二:大家來仔細觀察下面幾個例子,你能發現集合間的關係嗎?

(1)A={1,2,3},B={1,2,3,4,5};

(2)設A為新華中學高一(2)班女生的全體組成集合;B為這個班學生的全體組成集合;

(3)設C={x∣x是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D={x∣x是等腰三角形}

【師生活動】:學生觀察例子後,得出結論,在(1)中集合A中的任何一個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教師總結,這時我們説集合A與集合B 有包含關係。(2)中的集合也是這種關一般地,對於兩個集合A,B,如果集合A中任意一個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我們就説這兩集合有包含關係,稱集合A為集合B 的子集,記作:A?B(B?A),讀作A含於B或者B包含A.

在數學中我們經常用平面上封閉的曲線內部代表集合,這樣上述集合A與集合B的包含關係,可以用下圖來表示:

問題三:你能舉出幾個集合,並説出它們之間的包含關係嗎?

【師生活動】:學生自己舉出些例子,並加以説明,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補充。

問題四:對於題目中的第3小題中的集合,你有什麼發現嗎?

【師生活動1】:在(3)由於兩邊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因此集合C,D都是所有等腰三角形的集合,集合C中任意一個元素都是集合D的元素 ,同時集合D任意一個元素都是集合C的元素,因此集合C與集合D相等,記作:C=D。

用集合的概念對相等做進一步的描述:

如果集合A是集合B 子集,且集合B是集合A的子集,此時集合A與集合B的元素一樣,因此集合A與集合B 相等,記作A=B。

強調:如果集合A?B,但存在元素x∈B, 且x?A,我們稱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記作:A?B

【師生活動2】:教師引導學生以(1)為例,指出A?B,但4∈B, 4?A,教師總結所以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

【師生活動】?,並規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

4.思維拓展,討論新知

問題六:包含關係{a}?A與屬於關係a∈A有什麼區別?請大家用具體例子來説明

【師生活動1】:學生以(1)為例{1,2}?A,2∈A,説明前者是集合之間的關係,後者是

問題七:經過以上集合之間關係的學習,你有什麼結論?

【師生活動】:師生討論得出結論:

(1)任何一個集合都是它本身的子集,即A?A

5.練習反饋,培養能力

例1寫出集合{a,b}的所有子集,並指出哪些是真子集

例2用適當的符號填空

(1)a_{a,b,c}

(2){0,1}_N

(3){2,1}_{X∣X2-3X+2=0}

6.課堂小結,佈置作業

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小結 知識上:

能力上:

情感上:

作業:必做題:P8,3

思考題:實數間有運算,那集合呢?

十、板書設計

十一、教學反思

七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15

一、學生掌握知識情況分析。

三年級學生有15人,男生10人,女生5人。從全班的年齡結構看,本班學生有三個歲數段,即有一部分學生還不夠上三年級。由於存在着年齡的差異,學生的心理特徵及思維發展也就不一致,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從上學期的學習情況看,大部分學生能夠掌握所學的知識技能,達到該冊的目標要求。但仍有少數同學如葉惠典、葉宏彬同學,由於智力、學習態度的問題,有待於今後積極引導,以讓他們達到學段目標。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內容:一個因數是一位數的乘法,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千米和噸的認識,混合運算和應用題,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等五大部分。其中,一個因數是一位數的乘法、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以及混合運算和應用題均是本冊的教學重點。

1、一個因數是一位數的乘法。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熟練

地掌握表內乘法,能夠正確地、迅速地口算百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今後學習多位數乘法的基礎。

本單元教材包括口算和筆算乘法兩部分。教學的重點是是使學生掌握筆算時乘的順序和某位乘積滿10如何進位的問題,而每位乘積滿10的乘法則是難點。關鍵要使學生理解積滿10進位的道理,並掌握進位的方法。

2、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本單元內容是在第三冊已經教學過

表內乘法和相應的除法,學生掌握了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初步學會了除法豎式的寫法(包括有餘數的除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今後學習除數是多位數除法的基礎。內容包括口算除法和筆算除法兩部分。

單元重點是掌握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法則。關鍵是要掌握好除的時候是先試除被除數的前幾位數以及最高位商寫在什麼位的問題。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是學習的難點,要讓學生記住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後,被除數的哪一位上不夠商1,就在那一位上寫0。

3、千米和噸的認識。學生在前面兩年已經學習了長度單位米

和釐米,質量單位千克和克,對長度單位、質量單位有初步的認識。在這一冊教材中繼續學習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質量單位噸,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計量單位的認識。單位教學重點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和1噸的觀念,掌握長度、質量單位間的進率。難點是建立1千米、1噸的初步觀念。關鍵要讓學生通過直觀、操作、實踐來突破難點。

4、混合運算和兩步應用題。本單元的主要內容有:求兩個積

(商)之和(差)的三步混合運算式題,含有三個已知條件和含有兩個已知條件的兩步應用題。

本單元的混合運算,是在學生已學會計算乘法(或除法)與加、減法混合的兩步式題的基礎上教學的,重點解決兩個乘法(或除法)與加法(或減法)混合運算同時進行脱式的問題。

本單元將繼續學習含有三個已知條件的兩步應用題。還將學習含有兩個條件的兩步應用題,此類應用題以前沒有見過,難點就是應用題中一個條件要在解題過程中用兩次。解答兩步應用題的關鍵是找出隱蔽的中間問題。

5、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這部分教材是在學生已經

初步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礎上教學的。內容包括: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平行四邊形的初步認識,周長的含義和正方形、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教學重、難點是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關鍵是通過直觀操作,從而讓學生真正理解周長的含義,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三、教學目的要求:

1、使學生掌握一個因數是一位數的乘法和除數是一位數的

除法的筆算法則,比較熟練地筆算乘、除法;比較熟練地口算用一位數求整十、整百、整千的數兩位數(每位乘積不滿10)以及相應的除法;會用乘法驗算除法(包括有餘數的除法),養成驗算的習慣。

2、使學生初步掌握混合運算的順序,會計算比較容易的三步

式題。

3、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

米、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千米=1000米;認識質量單位噸,知道1噸=1000千克,會進行長度和質量的簡單計算。

4、使學生初步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會在方格紙上畫正方形和長方形。

5、使學生進一步學會分步解答一些含有三個已知條件的兩步應用題,並學會解答含有兩個已知條件的兩步應用題。

四、教學措施。

1、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學生學習數學,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加強直觀演示和實踐操作,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感受成功的體驗。

3、引導學生揭示知識間的聯繫,探索規律。

4、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注重培養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5、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和創新意識。

6、注重讓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

7、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數學學習規律,選擇教學策略。

8、加強導優輔差工作,特別是差生的輔導,努力使他們迎頭趕上。

五、教學進度安排。(略)

七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16

一、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學校工作計劃,根據教導處具體工作安排,以新課程實驗為核心工作,結合國小數學學科的特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努力提高我校數學教師的素質,全面提高我校數學教學質量。

二、現狀分析

優勢:

1教師工作面貌團結昂揚。在校長室的領導下,教師羣體團結奮進精神抖擻,各項工作落實到位,勤奮嚴謹樂於奉獻蔚然成風,為本學期教學工作和研究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精神基礎。

2課程改革成效比較顯著。初步形成了“學理念、説理念、用理念”的良好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都能努力引入研究型學習方式,力求做到三“活”(把教材用“活”、把方法激“活”、把過程盤“活”)

問題:

1學生方面:基礎知識不夠紮實,思維能力較差有待於提高。

2教師方面:新課程理念難以走進課堂物化為可操作的教育行為;學生合作學習的形式與效果之間的矛盾;學生個性張揚與學習習慣的培養和訓練之間的矛盾;教研活動形式呆板,效果不明顯等問題還有待思索和研究。

三、具體措施

(一)抓熱點,努力推進課程改革。

發繼續加強"新課程,新理念,新課堂"的研究與實驗。通過下面措施促使新課程理念進行內化,並指導日常教育教學活動。

1、學習階段。

a、外出學習。組織有關教師參加上級舉辦的新課程標準培訓及學科培訓、聽課,並在回校後作幅射培訓。

b、組織學習。組織全體數學教師對課改案例進行分析研究,以便進一步。

c、教師自學。學習數學新課程標準、新課程標準解讀、新的教學參考、教學雜誌上的有關文章,進一步明確課改精神,每位老師撰寫學習心得並彙編成冊。

2、活動階段。

教師方面:

a、通過“五優化”評比活動,促使新課程理念的物化。

優秀數學教案評比(二月份)、優秀數學教學案例評比(三月份)、優秀數學課件評比(四月份)、優秀數學課堂教學評比、(五月份)優秀數學論文評比(六月份)

b、注重新課程理念運用,促使新課程理念的物化。

備課做到:按新課30%的比例分別寫好設計意圖、每個環節的.設計理念,教學後記等,使教師在每上一堂課中都努力的體現新的理念。

教研活動時做到:上課教師的説課及聽課教師的評課均要圍繞新課程理念。

實踐活動中做到:要求每位教師根據新課程理念,在本學期中創造性地開展一次教學活動.例如數學實踐活動、特色作業設計等活動,並及時做好小結工作。

學生方面

a、通過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數學學習和應用能力的訓練

三、四年級進行數學小故事、數學小幽默、數學名人名言蒐集競賽;(四月份上旬)

五、六年級進行數學小報設計及數學小論文或數學小日記競賽。(四月份下旬)

b、指導學生開展課外小組活動,提高課外學習的能力

結合數學生活化研究課題,引導學生尋找身邊的數學活動。在班內組成組成若干數學活動小組,在數學老師的指導下分批完成各組的活動小課題(例如:菜籃子裏的數學工程等)。或從城鎮、農村;或從小孩、老人;或從街頭、巷尾等不同的角度來尋找生活中的數學,使學生理解數學的意義,同時也增強其合作、交流、探索學習的能力。

3總結階段。

各項活動結束後及時總結、提升積極撰寫相應論文,不斷積累。

(二)抓常規,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1、加強數學教研組建設

a、提高教研組計劃的針對性:各組組長根據數學條線工作計劃及上學期考試情況,制訂本組教研活動計劃,明確努力目標並制定相應對策。

b、追求教研活動的實效性:教研活動是是落實教學工作、提高業務能力的槓桿。本學期將以教研組及學科組相結合的形式開展每週一次教研活動。活動以課改研究為重點,依託課堂教學,每次活動內容做到有中心(3—4次集體性備課、2—3次對比性上課、1—2選拔性説課、示範性評課)從而切實有效的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使教研活動更具有實效性。(具體安排詳見《教研活動安排表》)

c、提高集體備課的實用性:本學期開展集體性備課活動,改變教師編寫教案流於形式和應付檢查的狀況,實行教研組備課,個人備課的備課模式,促進教師間的相互交流與合作,將寫教案和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以及提高教師水平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而提高教師備課上課的質量。期初每個教研組對本冊教材中各個單元確定一個典型課例,每個成員提前一週對同一教材分頭精心備課,在此基礎上交流並進行試上,再修改再上,修改完善後的教案在校園網上交流。發揮組內成員的集體智慧,從而使每位教師對不同類型課例都有一定的瞭解,真正意義上通過集體備課提升教師校教研能力。

2、抓學生作業質量。

學生作業,一方面反映了老師的教學情況,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學生的學習情況。本學期我們將嚴格執行《華士實驗國小部數學作業規範》,繼續狠抓學生作業質量。在此基礎上同時要求老師作業佈置不僅精當而且有創意,批改及時、認真,並能督促學生按時完成作業,重視學生良好的作業習慣的培養。

3、關注課堂,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a、舉行數學教學年系列活動。20xx年定為我校的數學教學年,通過教學年活動系統的開展數學教學研究活動。在校園內營造數學氛圍,全面的提高數學教師的業務修養和學生的數學意識及數學素養。二月下旬舉行開幕式。(詳見《數學教學年活動方案》)

b、建立數學聽課日製度。自本學期起,每週三定為數學聽課日,教師間可以無需預約的互相聽課,通過這一舉措促使每位教師每週均需精心準備一堂高質量的課,從而不斷提高教師教學能力。

c、健全質量監控體系。

●繼續加強月考工作,健全月考制度。注重命題研究,努力吃透課標、教材精神,編印質量較高的測試卷,全面檢測學生的知識技能掌握情況。

●注重教學過程性管理,提高每堂課教學質量。教導處將結合聽課活動開展聽、測、問、查等形式的教學質量調研活動。“聽”即聽隨堂課,聽課覆蓋面要達到全校教師的85%以上;“測”即在聽完課後及時對該班學生進行抽樣檢測其知識、技能當堂掌握情況,瞭解每堂課的教學質量;“問”即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問卷調查,瞭解學生對該堂課的感受,瞭解學生的需求。“查”即查教師的備課筆記、作業批改等;每次檢測後,教導處將與任課教師反饋教學調研情況,及時溝通探討存在的問題,對調研結果進行量化評價,並通過校園網分析公示。

●做好“輔優補差”同步提高教學活動,抓中間促兩頭,提高學校的整體質量。

重視特長生的輔導,加大輔導的力度,努力創造條件讓優秀生髮展得更快,提高學科競賽的質量。重點做好第一學段計算(四月中旬)、第二學段應用題(五月下旬)、三、四、五、六年級部分學生奧數訓練活動。(四月上旬)。

重視對後進生的幫扶工作,健全後進生檔案,制訂輔優補差計劃,提出轉變措施,為其建立錯題集,定期進行動態分析,切實做好轉化工作。階段性進行測試,評選出進步之星並利用集體晨會全校表彰,讓其體驗成功喜悦,逐步增強自信。

七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17

一、教學內容

這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解決問題、表內除法(一)、圖形與變化、表內除(二)、萬以內數的認識、克和千克的認識、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統計、找規律、總複習等。

這冊教材的計算教學內容是萬以內的加、減法筆算和表內除法。這兩部分內容都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重要基礎。因此,表內除法同20以內的加、減法一樣,是國小數學的重要基礎知識,是國小生需要掌握的除法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解決問題時經常用到的數學知識與技能。因此,在這兩部分計算教學中,教材安排了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的教學,使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教學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這不僅有助於學生了解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繫,也有助於培養學生應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量的計量方面,本冊教材出現克和千克的認識,讓學生通過各種自主探索的學習活動,理解使用統一的重量單位。建立1克和1千克的重量觀念。在空間與圖形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圖形和變化等教學內容,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初步認識平移、旋轉現象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

在統計知識方面,本冊教材安排的是簡單的數據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認識以一當五的條形統計圖,讓學生經歷用統計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數學廣角"介紹了簡單的組合思想和邏輯推理方法,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悦,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二、教學目標

這一冊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

1、認識認識計數單位"百"和"千",知道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係;掌握掌握萬以內的數位順序,會讀、寫萬以內的數;知道萬以內數的組成,會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能用符號和詞語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理解並認識萬以內的近似數。

2、會口算百以內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會口算整百、整千數加、減法,會進行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計算,並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

3、知道除法的含義,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乘法和除法的關係;能夠熟練地用乘法口訣求商。

4、初步理解數學問題的含義,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會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知道小括號的作用,會在解決問題中使用小括號。

5、會辨認鋭角、鈍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轉現象,會在方格紙上將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或豎直方向平移。

6、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質量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瞭解統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5個單位)和簡單的複式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並能進行簡單的分析。

8、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簡單規律;有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有運用數學去創造美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1、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七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18

一、基本情況分析:

在學生的數學知識上看,國小學過的四則混合運算,相應的較為簡單的應用題,對圖形、圖形的面積、體積,數據的收集與整理上有了初步的認識,無論是代數的知識,圖形的知識都有待於進一步系統化,理論化,這就是國中的內容,本學期將要學習有關代數的初步知識,對圖形的進一步認識;在數學的思維上,學生正處於形象思維向邏輯抽象思維的轉變期,這期間,結合教學,讓學生適當思考部分有利於思維的題,無疑是對學生終身有用的;在學習習慣上,部分國小的不良習慣要得到糾正,良好的習慣要得到鞏固,如獨立思考,認真進行總結,及時改正作業,超前學習等,都應得到強化;通過前面幾天的觀察,大部分學生對數學是很感興趣的,儘管成績較差,但仍有部分學生對數學嚴重喪失信心,談數學而色變,因此要給這部分學生樹信心,鼓幹勁;對於國小升入國中,學生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剛開始起點宜低,講解宜慢,使學生迅速適應國中生活。

二、教材分析:

第一章、有理數

本章的主要內容是有量數的的概念及其運算。

通過學生身邊的例子體驗相反意義的量;從相反意義的量的表示,理解有理數產生的必然性,合理性;學習有關有理數、數軸、相反數、絕對值等知識,初步理解有理數可以用數軸上的點表示,為以後的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因為數的大小比較是今後學習不等式的重要基礎,數軸在各個數學領域裏都有重要的應用。

藉助豐富的現實背景,引入有理數的加、減、乘、除和乘方運算,以及與乘方和有理數運算密切相關的科學計數法、近似數和有效數字等。通過學生討論,歸納、總結出運算法則和運算律。教材還設計了大量運用有理數及其運算解決實際問題的內容,以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所學知識與現實世界的聯繫。

第二章、走進代數

本章的主要內容是代數式、整式、單項式、多項式的概念和整式的加減運算。

代數是一門具有豐富內容並且與現實世界、學生生活、其他科學聯繫十分密切的學科。代數的符號表示手段,深刻提示了存在於一類實際問題的共性。用字母表示數,可以把數和數量關係簡明地表示出來,是代數的一個重要特點。通過學生身邊的例子體驗用字母表示數;從數的字母表示,理解代數式產生的必然性,合理性;學習有關代數式、單項式、多項式、整式等知識,代數式在以後的解方程、函數中有重要作用。

藉助豐富的現實背景,引入代數式的加減運算。通過學生討論,歸納、總結出運算法則。教材還設計了大量運用代數式及其運算解決實際問題的內容,以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所學知識與現實世界的聯繫。/

第三章、一次方程與方程組

一元一次方程是方程學習的開端,又是進一步學習方程組、函數、一元二次方程等數學內容的必備知識。數學建模是中學數學的一條主線,而方程與方程組是反映現實問題的一個典型的數學模型,對於方程與方程組,教材緊扣數學建模思想,努力讓學生學會從實際問題中獲取信息、建立數學模型、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

本章突出數學知識產生於現實生活與數學發展需要,從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引入一次方程,研究它的解法,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中體會一次方程與周圍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繫。引導學生重點探求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其實際應用。

第四章、直線與角

本章的主要內容是圖形的初步認識,教科書首先從大量的實例入手,讓學生從生活中的物體中抽象出一些常見的幾何圖形,認識常見的幾何圖形以及進一步認識點、線、面、體,在此基礎上,通過從不同方向看立體圖形和展開立體圖形等活動,在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轉換中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第五章、數據的收集與整理

“統計與概率”領域主要學習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等處理數據的基本方法和概率的初步認識。

本章是統計與概率的基礎,作為義務教育第二學段的統計與概率部分,為後續的統計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其主要目的是使學生學習收集、整理和描述數據的方法,並學習怎樣從統計圖、統計表中獲取信息,經歷運用數據描述信息、作出推斷的過程,發展統計觀念。

三、明確本期教學目標:

本期教材知識內容為“走進數學世界”、“有理數”、“整式的加減”、“圖形的初步認識”、“數據的收集與表示”。

1、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通過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符號的過程,認識有理數和代數式,掌握必要的有理數和代數式的運算(包括估算)技能,能運用有理數,代數式探索具體問題中的數量關係和變化規律,並能運用有理數的代數式來進行描述;學生在經歷物體和圖形的初步認識過程中,掌握基本的識圖與作圖技能,認識最基本的圖形――點和線,進而認識角、相交線和平行線,掌握與此相關的基本推理技能;學生通過經歷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數據,做出判斷並進行交流活動的全過程,體會數據的作用,掌握基本的數據處理技能,形成對統計與概率的初步認識。

2、過程與方法(數學思考與解決問題)目標:①學會能對具體情境中較大的數字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釋和推斷,能用有理數、代數式刻劃事物間的相互關係。②學生通過在探索圖形(點、線、角、相交線、平行線)的性質、圖形的變換以及平面圖形與窨幾何體的相互轉換(三視圖、展開圖)等到活動過程中,初步建立空間觀念,發展幾何直覺;能在説理的推證過程中,體會證明的必要性,發展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③學生能在數據的收集與表示中,學會收集、選擇、處理數學信息,做出合理的推斷或大膽的猜測,並能用實例進行檢驗,從而增加可信度或否定。④學會能結合生活實際的具體情境發現並提出數學問題。⑤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解決問題的方法,有效地解決問題,嘗試對比評價不同方法之間的差異,並學會對解決問題過程的反思,從而獲得解決問題的經驗。⑥學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與他人合作學習,養成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習慣。

3、情感與態度目標:①學生通過初步認識數學與現實世界的密切聯繫,樂於接觸生活環境中的數學信息,願意參與數學話題的研討,從中懂得數學的價值,形成用數學的意識。②學會敢於面對數學活動中的困難,勇於運用所學數學知識克服困難並解決問題,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③學生通過學習,體驗到數學中的有理數、代數式和幾何圖形是有效地描述現實世界的重要手段,認識到這些數學知識是解決實際問題和進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從而瞭解數學對促進社會進步和發展人類理性精神的作用。④初步認識到數學活動是一個充滿觀察、實驗、歸納、類比、推斷可以獲得數學猜想的探索過程,體驗到數學活動充滿着創造性,感受證明的必要性、證明過程的嚴謹性和結論的確定性。⑤學會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學習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觀點,並能虛心聽取、尊重與理解他人的見解,從而學會在交流中提高自己,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⑥通過閲讀學習,瞭解我國數學家在數學上的傑出貢獻,從而增強民族的自豪感,增強愛國主義。

上述三維目標是一個密切聯繫的有機整體,它們是相互聯繫的和相互作用的。過程與方法目標的實現,情感與態度目標的實現,離不開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否則它們的實現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同時,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必須以有利於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與態度目標的實現為前提。

四、具體措施:

1、做好教學六認真工作。把教學六認真做為提高成績的主要方法,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鑽研新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擴充教材內容,認真上課,批改作業,認真輔導,認真製作測試試卷,也讓學生學會認真。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愛因斯坦如是説。激發學生的興趣,給學生介紹數學家,數學史,介紹相應的數學趣題,給出相應的數學思考題,激發學生的興趣。

3、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課外調查,數學建模,野外測量,課件演示。使學生樂在其中,樂此不疲。

4、挖掘數學特長生,發展這部分學生的特長,使其冒尖。

5、開展分層教學實驗,使不同的學生學到不同的知識,使人人能學到有用的知識,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發展,獲得成功感,使優生更優,差生逐漸趕上。

6、用哲理的高度,站在系統的高度,思如泉湧的精神狀態,八方聯繫,渾然一體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學得鬆。成績好,發展學生的素質。

五、時間安排:

第一章:有理數……………………………………………第1——4周

第二章:走進代數…………………………………………第5――8周

第三章:一次方程與方程組………………………………第9――12周

第四章:直線與角…………………………………………第13――16周

第五章:數據的收集與整理………………………………第17——19周

第20周進行期末複習。

迎接期終考試。

七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19

一、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

(一)、認識更大的數;

(二)、線與角;

(三)、乘法;

(四)、圖形的變換;

(五)、除法;

(六)、方向與位置;

(七)、生活中的負數;

(八)、統計。

在認識更大的數內容中主要有:億以內數的認識、億以內數的讀寫、大數的該協議及近似數的認識;在線與角的內容中有:線段、射線與直線的認識,平行線與垂線的認識,平角、周角的認識,以及用量角器量角與畫角。在乘法內容中主要有兩、三位數乘法,能對一些較大的數進行估計,認識計算器以及運用計算器探索數學規律。在圖形的變換內容中有:通過具體實例的展示,使學生知道一個簡單的圖形在旋轉、平移的過程中,能形成一個較複雜的圖形。在除法內容中有:三位數除以整十數,三位數除以兩位數,商不變的運算規律,整數四則混合運算。在方向與位置的內容中有:提高學生的空間觀念,認識生活周圍的環境等內容。在生活中的負數內容中有:從每天都接觸的氣温中瞭解生活中負數的表示方法;瞭解一些生活中常見負數的意義。在統計內容中有:1格表示多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

二、教學目標:

1、學生將經歷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見大數的過程,感受學習更大數的必要性,並能體會大數的實際意義;認識億以內數的計數單位,瞭解各單位之間的關係,並會正確讀、寫;能比較億以內數的大小;掌握用萬、億為單位表示大數的方法;認識近似數,能求一個數的近似數,能對大數進行估計。

2、學生將能識別線段、射線與直線,會用字母表示線段、射線與直線;認識平面上的平行線和垂線,能用三角尺畫平行線、垂線;知道兩點確定一條直線,兩點間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認識平角、周角;會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數、畫指定度數的角。

3、學生將掌握兩、三位數乘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體會大數的實際意義,並能進行估計;掌握計算器的使用方法,會利用計算器探索一些數學規律,認識加法、乘法運算律。

4、學生將經歷把一個簡單圖形經過變換來製作美麗圖形的過程,並能在方格上將簡單圖形旋轉90度;能在方格紙上進行圖形變換的操作活動,説出圖形變換中的平移或旋轉的過程。

5、學生將掌握除數是兩位數除法的計算方法,並能進行正確的計算;在實際情境中,理解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係,並能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經歷探索商不變規律的過程,初步掌握探索的方法,並能運用發現的規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中括號的應用在計算中的必要性,並能正確計算帶有中括號的三步整數四則混合運算。

6、學生將能在具體的情境中,用數對來表示物體的位置;在具體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離表示物體的位置。

7、學生將瞭解負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意義,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現象。

8、學生將體會統計圖中1格表示多個單位的必要性,並進一步瞭解條形統計圖的特點。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能將生活中的一些數據繪製成折線統計圖,並能從折線統計圖上預測事物變化的趨勢。

三、教學措施:

1、以學生經驗為基礎,設計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2、充分利用教具和學具進行直觀教學。

3、加強導優輔差工作,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

4、多設計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動,培養實驗能力和創新精神。

此外,由於四年級學生仍以形象思維為主,教學中教師應該加強直觀教學,因此應制作和收集一些教具和學具。

七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20

二、全冊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數一數,比一比,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分類,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錶,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認數和計算,比較多少、長短和高矮,簡單的分類,以及初步認識鐘面,使學生獲得數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發展數學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建立學習和應用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三、教學內容分析:

20以內的.數的認識與計算是本冊的重點教學內容。它們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是學習較大數的認識和計算的基礎。在國小數學中處於最基礎的地位,是學生適應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除了認數和計算外,本冊教科書還安排了簡單的分類、認識常見的物體和實踐活動等內容。學生對這些內容的學習,有助於他們加深對20以內數的認識、計算的理解與掌握,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增強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領域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認識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瞭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二)解決問題領域

1.學生能在教師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開始具有一定的問題意識。

2.學生初步瞭解到同意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

3.學生有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初步體驗。

4.學生初步學習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三)情感與態度領域

1.學生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

2.學生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學生可以用20以內的數和長方形、正方形、圓柱形、球等幾何體,描述某些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4.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5.學生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七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21

一、學生情況分析:

五年級共有學生49人,學生較為活潑、好動,字體書寫較工整;大部分學生基礎知識紮實,中下層生比較貪玩,基礎差,計算能不強,尤其是對應用題難於理解,還有待進一步提高。這需要在平時的教學中補缺,通過個別輔導,爭取吧成績趕上來,努力提高班本年級數學成績。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編排內容

蘇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材共安排了九個單元,分四個領域編排教學內容。

1.數與代數領域——數與代數領域的內容,無論從課時還是從內容份量上看,都仍然是國小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這方面內容也是本冊教材的主要內容之一,本冊教材共安排6個單元,分為三個部分。

⑴數的認識:包括《負數的初步認識》、《小數的意義和性質》2個單元。

《負數的初步認識》:是學生認數過程中一次十分重要的飛躍,也為學生在第三學段進一步學習有理數打下基礎。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結合具體的實例幫助學生初步瞭解正數和負數的含義,知道正數、負數和0的關係。

《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小數的意義是比較抽象的數學概念,小數的性質也是比較抽象的數學規律。小數的意義是本單元的.教學難點,它是學生進一步探索小數的性質、學習小數大小的比較,以及理解求一個小數近似數的方法的基礎;另一方面,它對學生接下來學習小數四則計算,包括探索計算方法、理解計算原理等環節都有着重要的影響。

⑵數的運算:包括《小數加法和減法》、《小數乘法和除法》、《解決問題的策略》3個單元。

《小數加法和減法》:主要引導學生探索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把加法運算律從整數範圍推廣到小數,學習用計算器計算稍複雜的小數加、減法。這部分內容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有着廣泛的應用,同時也是進一步學習數學的重要基礎。

《小數乘法和除法》:主要引導學生探索並掌握小數乘小數以及一個數除以小數的計算方法,幫助學生更為完整地掌握小數乘、除法的計算方法,增進對相關運算規律的理解,提高應用小數四則計算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教者需引導學生將整數乘、除法的經驗遷移到小數乘、除法中來,同時理解並掌握小數乘、除法計算中小數點的處理方法。

《解決問題的策略》:主要教學用“列舉”的策略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幫助學生進一步加深對現實問題中基本數量關係的理解,增強根據需要解決的問題特點靈活運用策略的意識,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⑶式與方程:這部分內容安排了1個單元,即《用字母表示數》。

《用字母表示數》:經歷由數字表示數到用字母表示數、由日常語言表示數量關係到用符號語言表示數量關係的抽象過程,是學生數學思維發展的一次跨越,也是學生進一步學習代數知識乃至其它數學知識的重要基礎。

2.圖形與幾何領域——這部分內容安排了1個單元,即《多邊形的面積》。

《多邊形的面積》:主要教學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計算,以及計量土地面積的單位“公頃”和“平方千米”。多邊形面積的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求平面圖形面積的知識與技能,還要通過面積公式的推導,體會“轉化”是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常用策略。

3.統計與概率領域——這部分內容安排了1個單元,即《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二)》。

《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二)》:學習複式統計表和複式統計圖的特點,並要求學生“舉出一些用統計表和統計圖描述數據的例子”,體會統計圖表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啟發他們聯繫實際事例進一步感受複式統計圖表的特點。

4.綜合與實踐領域——本冊教材共安排3次實踐與綜合應用活動:

⑴《校園的綠地面積》:這是一次操作型實踐活動,主要活動是測量土地的長度、計算其面積。認識土地的形狀、設計並實施測量方案是活動的重點。

⑵《班級聯歡會》:組織一次班級聯歡會有許多準備工作需要做,購買物品也是準備工作的一部分。這次實踐活動為舉行班級聯歡會購買物品,聯繫實際應用小數四則運算的知識。學生剛學習了小數的計算,安排這樣的實踐活動很及時。實踐活動的教學目的不僅是開展活動,更要通過活動促進學生髮展。因此,活動即將結束時,教材安排“回顧反思”欄目,交流活動中的收穫和體會。

⑶《釘子板上的多邊形》:這是一次研究平面圖形面積的活動,是探索規律,安排在形成了面積概念,掌握了常用面積單位,能計算簡單圖形面積的基礎上進行。通過學生在釘子板上圍圖形、數釘子的枚數、算圖形的面積,探索圍成的圖形面積與圖形邊上的釘子枚數之間的關係,還要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達這種關係,培養學生探索精神和數學思維能力。

本冊教材的重點:多邊形面積的計算、小數加減法、小數的乘法和除法的意義和計算法則。

本冊教材的難點:用字母表示數,理解小數的乘法和除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的道理,準確計算,引導梳理適合學生自主解決的實際問題。

(二)教材編寫特點

1.充分利用直觀,藉助圖形幫助學生理解數的意義,探索解題方法,理解數量關係。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這樣抽象的小數意義如果能與簡單的幾何圖形聯繫起來,顯然更易於學生理解。為此,教科書多次以一個正方形表示“1”,把它平均分成10份或100份,分別用分數和小數表示其中的幾份從而直觀地溝通了十進分數與小數之間的聯繫,促進了學生從具體到抽象逐步深入地體會小數的意義,形成小數的概念。

2.突出推理過程,為學生留出較多的探索學習機會和較大的獨立思考空間。推理活動是學生獲得新知識的一條重要渠道。組織學生開展推理活動,本質上就是引導他們主動構建自己的數學知識。教學小數乘整數以及一個數乘10、100、1000……的計算規律時,教科書一方面讓學生藉助具體情境初步感知積的小數位數與乘數小數位數的關係,並形成基本猜想;另一方面通過用計算器計算進一步驗證猜想,並由此進行歸納,得出結論。教學小數乘小數時,則以相對完整的演繹推論,引導學生比較3.8×3.2與38×32的豎式,並以積的變化規律為推理的前提,通過在括號裏填數的形式,幫助他們合乎邏輯地認識到:積的小數位數應該與兩個乘數的小數位數之和相同。

3.精心設計練習,增加鞏固知識和應用知識的機會。本冊教材在每課時教學內容的後面先安排“練一練”,內容指向例題教學中最重要、最基礎的知識和方法,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在兩課時或幾課時教學內容的後面安排一次練習。練習設計題量適中、層次清晰、形式多樣。例如,《小數加法和減法》單元的練習八安排了12道題,設計成三個層次:第一層次通過口算簡單的小數加、減法和筆算小數加、減法,幫助學生鞏固基本計算方法;第二層次重點引導學生通過計算和驗算,進一步掌握小數加、減法中的關鍵環節,突破計算學習的難點;第三層次通過加、減計算方法的比較,幫助學生形成必要的技能,提高正確進行計算的能力。同時,在每一層次的計算練習中都安排了一些實際問題讓學生分析、解答,以感受小數加、減法的應用價值,提高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4.適時安排複習,完善認知結構,培養實踐和應用的能力。在較大的單元末安排了“整理與練習”,“整理與練習”分“回顧與整理”“練習與應用”“探索與實踐”和“評價與反思”四部分。

期末的“整理與複習”內容分成四塊編寫。其中“數的世界”“圖形王國”“統計天地”分別側重於複習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部分的知識;“應用廣角”則綜合各部分的知識和方法,突出了在日常生活中提出數學問題和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5.引導評價反思,增添自主發展的動力。全冊教科書共安排了四次“評價與反思”的活動,內容既關注知識技能的獲得與達成情況,也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其他各方面的表現,努力把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等方面的目標要求融合在一起。教科書率先在評價、反思的方法上做出大膽、有益和富有創造性的改革,希望能夠由此促進學生的發展,促進教師改進教學。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聯繫已有的知識經驗,經歷從具體問題中抽象數量關係並探索計算的過程,掌握有關的計算方法;初步認識負數的一些特徵;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和基本方法。

2.讓學生經歷動手操作,通過圖形的等積變形,探索常見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經歷推導面積公式的過程,加強“轉化”思想的教學。

3.聯繫具體問題初步認識複式統計表和複式條形統計圖,初步掌握用複式統計表和複式條形統計圖表示數據的方法,能按照數據變化特點進行簡單的分析、交流;初步學會根據數據特點和實際需要選擇統計方法。

4.初步學會用枚舉的策略解決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

1.在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發展合理推理能力。

2.在探索負數的特徵、學習用字母表示數的過程中,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進一步發展抽象思維,增強符號感。

3.在探索多邊形的面積計算過程、對圖形進行轉化中,進一步發展形象思維和空間觀念。

4.在收集和整理數據、選擇相應的形式描述數據,以及對統計結果進行分析和解釋的過程中,進一步增強統計觀念。

5.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策略,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逐漸增強對解決問題過程的反思意識。

(三)情感與態度

1.在探索和發現數學知識、規律的過程中,進一步獲得成功的體驗,產生對數學事實和數學內在聯繫的好奇心,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2.在理解數學內容以及運用數學知識、方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數學的價值與作用。

3.能努力克服數學學習中遇到的困難;熱心參與數學問題的討論;發現錯誤能主動改正。

4.能主動、認真地閲讀一些數學背景資料,感受數學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進一步形成對數學的積極情感。

四、教學措施

1、加強學習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2、增強學生的動手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3、加強個別輔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4、多創設學習情景,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學,解疑問難,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

5、注意加強數學與實際生活聯繫,讓學生在活動中解決數學問題,感受、體驗理解數學。

6、合作探究,拓展引申。

7、給特殊羣體更多的關心與愛心,因材施教,分層次作業,適當降低要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hua/jiaoxue/ozmde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