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教學工作計劃 >

二年級上冊教學工作計劃2篇

二年級上冊教學工作計劃2篇

本文目錄二年級上冊教學工作計劃國小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工作計劃範文

龍口西國小

二年級上冊教學工作計劃2篇

劉聰玲 一、

班級基本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任教二年1班和二年9班的數學,學生通過一年級新教材學習,已經適應新課程的教材特點,順利度過國小適應期,逐步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數學學習上,無論是口算還是解決問題,都有很大的進步,但在審題和解決問題策略使用上差異性比較大,有些孩子審題意識差,認比較少,對於人民幣運用方面能力比較差,涉及連加、連減以及加減混合運算的兩步問題解決的能力有待提高。在本學期仍要加強這些方面的訓練以及提高。 二、

教材內容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長度單位、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角的初步認識、表內乘法(一)、觀察物體(一)、表內乘法(二)、量一量,比一比、認識時間、數學廣角---搭配(一),總複習。(下圖)從xx年版修訂教材與實驗教材的內容對比來看,修訂版教材適當減低了難度,增強了問題解決部分的知識點,注重學生“四能”的培養。本冊數與代數部分100以內加減法的筆算以及問題解決是教學的重點,學生也初步接觸乘法和除法,表內乘法也是重點考核的內容。 實驗教材 修訂教材 一 長度單位 一 長度單位 二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 二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 實踐活動 我長高了 三 角的初步認識 三 角的初步認識 四 表內乘法(一) 四 表內乘法(一) 五 觀察物體(一) 五 觀察物體 六 表內乘法(二) 六 表內乘法(二) 綜合與實踐 量一量、比一比 綜合與實踐 看一看,擺一擺 七 認識時間 七 統計 八 數學廣角(搭配) 八 數學廣角(簡單的邏輯推理) 三、

教學目標: 1、

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

知道乘法的含義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熟記全部乘法口訣,熟練地口算兩個一位數相乘; 3、

初步認識長度單位釐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釐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釐米;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釐米);初步形成估計物體長度的意識; 4、

初步認識線段,會量整釐米線段的長度;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認識直角、鋭角和鈍角;會用三角尺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會辨認鋭角、鈍角;初步學會畫線段,角和直角; 5、

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6、

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 7、

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8、

體會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

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

通過綜合與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四、教學要求及教學重難點 1、熟練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進行計算。 2、熟記全部乘法口訣,熟練口算表內乘法,並會用乘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五、教學措施 1.注重動手操作,形象感知,從具體到抽象轉變。 2.採用多樣化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為主,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3.加強演示、觀察與操作,讓學生經歷用數和數學符號描述現實世界的過程。4.在學習方式上倡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注重課堂前測,提高教學效率以及質量。 5、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7、對學生堅持正面評價,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六、課時計劃 單元名稱 教學內容 計劃課時 實際課時 第一單元 長度單位 4

第二單元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 15

第三單元 角的初步認識 4

第四單元 表內乘法(一) 12

第五單元 觀察物體(一) 2

第六單元 表內乘法(二) 11

綜合實踐 量一量、比一比 1

第八單元 認識時間 3

第九單元 數學廣角—搭配(一) 2

第十單元 總複習 4

總計

58

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二年級數學教學一週四節課,一個學期一般只有19周教學時間,去掉國家統一休假以及考試時間2周左右時間,還有17周教學時間,共68個課時。計劃課時中還剩10個課時,可以作為查漏補缺、整理複習、鞏固練習課時機動進行。

國小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工作計劃範文二年級上冊教學工作計劃(2) | 返回目錄

一、 基本情況: 學生構成:

班 級

人 數

轉 入

二(1)班  72人

42人  30人  2人

2、學生綜合素質分析:

經過一年的學習,本班學生已經熟悉了學校生活,適應了學校的學習環境,形成了一定的學習能力,養成了一定的學習、行為習慣。但有一部分學生由於家庭、社會環境的影響,行為習慣差,學習吃力,對學習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待於今後與家長聯繫,建立幫教對象,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學習能力,使學生的語文素養逐步形成與提高。在教學的同時注意加大閲讀量,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自主識,培養學生自覺讀書的習慣,開闊學生的視野。

二、教材簡析。 指導思想: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構建開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體系,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着眼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促進全面發展。

2、教材內容簡析:

本冊教材共有八個專題,圍繞專題以整合的方式組織了八組教材內容。依次是:美麗的秋天,豐富多彩的學校生活,熱愛祖國,怎樣看問題、想問題,友好相處、團結合作,關愛他人,保護環境、愛護動物,熱愛科學。每組教材都包括導語、一課“識”、四~五篇課文以及“語文園地”。全冊教材共有八個識,有成語、詞語、諺語、三經、對聯、兒歌等。全冊34篇課文,內容豐富,體裁多樣,語言生動,對學生有較強的吸引力。八個“語文園地”包括四個欄目: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口語交際、展示台。

3、教材地位及聯繫:

本冊教材是低年級段的拼音與識的繼續、提高,同時又是中年級段閲讀教學的基礎。這一冊教材主要是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識方法、規律在生活中自主識、積累語言、運用語言,從而為中年級的篇段訓練打下堅實的基礎。

4、教學重點:

(1)識、寫。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與識規律在生活中自主識,積累語言。

(2)重視朗讀的指導與訓練,注重學生的閲讀感受。

5、教學難點:

(1)鞏固識,積累詞語,正確運用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目標。 複習鞏固漢語拼音,能借助漢語拼音識正音。

2、認識450個,會寫350個。要求會寫的能讀準音,認清形,理解意思,正確書寫,練習在口頭和書面表達中運用。有主動識的願望,在生活中識。養成學生良好的寫習慣,書寫規範、端正、整潔。

3、會用音序查法,學習用部首查法查典,培養獨立識的能力。

4、喜歡閲讀,對閲讀有興趣。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和喜歡的課文片段。

5、能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閲讀中主動積累詞語。

6、能閲讀淺顯的課外讀物,能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養成愛護圖書的習慣。

7、認識課文中出現的常用標點符號。學習使用句號、問號、歎號。

8、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和願意與他人交流的意識,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聽懂主要內容,能主動與別人交談,講述簡短的故事和見聞。説話時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9、對寫話有興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寫下來。在生活中樂於運用閲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瞭解日記的格式,學習寫日記。

四、教學措施。 要注意把握同組各部分內容的內在聯繫。本冊教材以專題整合內容,要注意每組教材在內容上的聯繫,從整體上把握內容,設計教學方案。教學中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據當時、當地和本班學生的實際,活用教材,隨時利用身邊的語文教育資源,豐富語文教學的內容與形式,拓寬語文教學的渠道

2、識和寫。

教學時要引導學生藉助拼音和典學習生,發現生與熟的聯繫,用學過的識方法、偏旁部件記認形。

3、閲讀教學。

首先重視朗讀的指導,在學生讀正確、流利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讀出感情。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質疑部難,鼓勵學生説出自己的閲讀感受。在課堂教學中,對提問要精心設計,問題既要有思考價值,又要能引起學生興趣。鼓勵學生互相釋疑,合作釋疑,培養他們勤思善問的習慣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口語交際。

教學時要注意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和點撥引導,放手讓學生交流,以適當的方式予以糾正,及時給予肯定,使學生思維更加活躍,自由、愉快地參與口語交際。

5、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

充分利用語文課程資源和遠程教育網絡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

五、教改設想。 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構建交流平台,變“讓我學”為“我要學”。

2、以“識”教學為重點,以“鞏固識”為難點,構建大語文教學觀,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教學中應加強開放性,向學校生活開放拓展、向家庭生活開放拓展、向社會生活開放拓展,使學生從小了解社會、參與社會,培養適應社會的能力。

3、立足全面發展,體現三個維度。

凸現“情感、態度、價值觀”,關注“過程與方法”,落實“知識與能力”。既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激發學生積極的學習熱情和正確的學習態度,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加強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基本技能的訓練,重視學生經歷學習的過程,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中發現、總結和掌握知識的規律與學習方法。

六、學科評價方案。 以課程標準為基本依據,明確評價目的,採用開放、多元、多樣的評價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態度、興趣、習慣、方法、知識與技能、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狀況等方面進行檢測和評價。

2、評價注重過程性評價,可通過觀察、訪談、問卷、課堂即時評價、特長展示、作業批閲、實踐操作、社會調查、成長記錄等形式考察和評價學生,使評價成為促進學生髮展的過程。

七、綜合實踐活動。

結合本冊教材中的口語交際與展示,本學期安排兩次實踐活動: 我是小導遊。請學生介紹自己去過的風景名勝,

2、有趣的動物、植物。

八、教學進度。

見前面進度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hua/jiaoxue/mmqmz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