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教學工作計劃 >

關於幼兒園體育教學計劃(精選3篇)

關於幼兒園體育教學計劃(精選3篇)

關於幼兒園體育教學計劃 篇1

科學的開展託班幼兒的體育活動,《綱要》指出體育的任務是:發展基本動作,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提高機體的功能,增強體質,以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關於幼兒園體育教學計劃(精選3篇)

幼兒生長、發育迅速,身高、體重增長較快,經常的、適宜的體育活動能促進其身體的正常生長髮育,有效地提高機體各器官系統的功能;促進基本動作和身體機能的協調發展,户外體育活動是幼兒心情愉快,有良好的睡眠和食慾,能提高幼兒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減少疾病,增強體質,促進身體健康; 體育活動是幼兒心情開朗,自由愉快,積極主動,有利於培養開朗的性格和良好的個性品質。因此,本學年對如何科學的開展託班幼兒的體育活動進行了一些探索,我們是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的。

(1)、 利用遊戲形式,激發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

培養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體育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體育活動的基本動作走、跑、跳、鑽、爬、平衡等機械單調,幼兒容易感到枯燥無味。用幼兒感興趣的小遊戲教他們掌握基本動作,既讓他們玩得開心,又能很快學到知識與技能。

(2)二、鼓勵幼兒大膽創造,科學地開展體育活動。

把一種遊戲變換多種玩法,逐漸增加遊戲的難度,鍛鍊幼兒在不同條件下運用動作的能力,這樣會使幼兒對體育活動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並始終保持學習的積極性。

(3)在整合各學科知識,培養自我保護意識

幼兒體育活動是幼兒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發幼兒智力的基礎。在幼兒體育運動中,讓幼兒再快樂的遊戲中學習體育活動。 具體的體育活動教育內容如下:

一、模仿和嘗試活動階段

1通過觀摩小班孩子進行快樂的體育遊戲,讓託班孩子對體育活動產生興趣!

2帶領託班孩子進行簡單户外遊戲,例如:快樂大滾球、找小貓等、主要是引導幼兒在做做玩玩中,感受到活動的歡樂氣氛。3引導幼兒參與集體活動,幫助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

二、基本動作模仿

1第一個階段目標:學習各個基本動作

能基本學會站立,爬、向前走、跳、鑽等基本動作模仿!

2第二個階段目標:用基本的動作進行遊戲,讓孩子在遊戲中的繼續模仿和學習!

3 第三個階段目標:運用滑梯等器械鍛鍊孩子鑽、爬、滑等基本動作! 主要實現過程:第一、發展幼兒控制身體動作的能力,提高動作的協調性。

第二、發展幼兒走、爬、跑、跳、平衡等運動能力和對運動的興趣。

第三、發展幼兒的鑽、爬、走等運動能力,提高靈活性。

第四、鍛鍊幼兒按指令控制自己動作的能力。

第五、發展幼兒各種肢體動作,通過活動,練習手部小肌肉動作。

三、發揮幼兒的創作力進行體育遊戲活動!

主要實現過程:第一、引導幼兒進行角色遊戲,體驗和其他幼兒一起遊戲的樂趣。

關於幼兒園體育教學計劃 篇2

體育教學活動是教師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地教授幼兒一些身體練習的基本形式,是增進幼兒體質以及促進幼兒情緒成熟的最基本的途徑。它不是單純的技能傳授,也不同於一般的身體鍛鍊,而是一種全方位的教育。在傳授幼兒體育知識技能的同時,完善幼兒人格和個性,發展智力,更為終身健康打下基礎。

然而目前國內體育教學活動仍存在不少值得探討的問題:①片面理解體育教育目標,未能全面發展幼兒的能力。活動往往重視對知識技能的掌握,卻容易忽視對幼兒道德情感、個性、社會性的教育。②體育活動訓練化、機械化,總是以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正確方法”的傳授者,未能實現幼兒主動、快樂和個性全面發展。③活動內容和形式比較單一,活動內容的設計缺乏科學性,從而造成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不濃或運動量不足。

一、活動目標的設計

1、各年級階段目標是制訂該年級階段幼兒體育教學活動目標的主要依據。例如:小班變換方向跑的要求是幼兒能沿場地周圍跑,那麼教學活動目標的制訂就不能超出這個水平,否則容易使幼兒造成身心疲憊,對體育活動失去興趣和信心,得不償失。

2、體育活動的具體內容和形式是制訂活動目標的直接依據。例如:以探索體育器械或玩具的玩法為主的教學活動,其目標往往注重培養幼兒的創造力、想象力;通過模仿角色以遊戲形式組織的教學活動,在增強幼兒體質的同時日標更強調讓幼兒體驗各種情緒或情感。

3、上次教學活動的反饋信息是制訂下次活動日標的重要依據。教師要了解幼兒對上次所學內容的掌握情況,再根據實際情況在複習鞏固的基礎上逐步提高要求,或增加新的較難的活動內容。

二、活動內容的設計

1、在設計活動內容時,要考慮目標的需要,要從目標引發到教學內容選擇上,這是很有好處和符合邏輯的。首先是目標設計得要合理,再考慮活動內容的難易程度及目標實現的可能性。

2、考慮幼兒年齡特點和實際水平。幼兒的身心發展有其自身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因而學齡兒童或成人進行的體育活動內容不適合幼兒,即使有類似的活動項目,也不能有相同的要求。

3、考慮活動課時與場地器材。在設計活動內容時,傳授幼兒知識和技能,增強幼兒體質,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等活動內容的選擇顯得甚為重要。要選擇那些具有典型性、基礎性、實用性和可行性的活動內容。還要考慮到場地器材的現實條件。有些幼兒園活動場地小,器械種類和數量也不多,這就需要我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物和廢棄物品,如利用小板凳、桌子、米袋、報紙、垃圾袋、硬紙板以及廢棄果奶瓶、易拉罐、長統襪等物品進行教學。

三、活動方法的設計

在設計活動時,還應注意方法的科學性。我們可以根據知識內容的性質和幼兒的年齡特點來選用不同的方法。方法的選用是否科學關係到教學目標實施效果的優劣。

1、主動探索法。主動探索法是教師提供活動材料,引導幼兒主動去發現玩法,然後請幼兒示範自己的玩法,最後經教師指導練習鞏固動作。這種方法注重以“兒童為中心”,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地位,讓幼兒感覺活動的輕鬆性、愉快性,真正形成“快樂體育”的理念,適合現今體育教改方向。

2、榜樣激勵法。一是教師的表率作用。“身教重於言教”,教師在體育活動中的表率對幼兒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對幼兒個性和良好品質的形成有着極為重大的影響,所以教師的榜樣作用不可忽視。二是同伴的影響作用。幼兒的能力是存在個體差異的,所以幼兒在活動時,教師要創造機會,鼓勵幼兒相互交流,使能力弱的幼兒在得到他人啟發的同時獲得成功,以增強自信心。

3、兒歌輔助法。兒歌輔助法就是把動作的基本要領或遊戲規則編成朗朗上口的兒歌,教給幼兒,使幼兒在理解兒歌的同時記憶了動作的要領或遊戲的規則。這種方法比較生動、形象,可以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幼兒也容易掌握。

幼兒體育教育是以健康為目標,以衞生科學、體育科學為內容的教育,也是向幼兒進行保護自己身體和促進心理健康的教育。

小班幼兒身體各個器官的生理機能尚未發育成熟,各個組織都柔嫩,其身體素質還相當薄弱;同時,他們又處於生長髮育十分迅速的時期,這有利於幼兒培養髮展良好的身體素質。教師為他們提供良好的保育和教育則有利於幼兒形成有益終身的健康行為方式。

首先:在幼兒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必須豐富幼兒的健康知識,教給幼兒促進和保持健康的方法行為,從而使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衞生習慣和體育鍛煉習慣。

可以用豐富的知識、動作和行為練習、講解示範、體育遊戲,訓練行為,培養習慣等方式進行。

其次:在幼兒健康教育的過程中,要發揮健康教育的各種功能。

1、結合日常生活進行

日常生活每一個環節都有可以用來對幼兒進行健康教育。例如:怎樣上廁所,就可以隨機進行;又例如:自我保護意識和方法可通過户外遊戲時進行滲透。體格鍛鍊通過早操、體遊、運動器材等進行……

2、與其他學科結合進行

使其變得生動活潑,符合幼兒心理特點。例如:將健康知識用兒歌形式傳授等……

最後:在培養幼兒健康行為過程中,要集體與個別教育相結合。先針對羣體進行教育,改變整個羣體的行為衞生習慣,來影響個體行為的形成,“大家都這樣,我也要這樣”。再針對個別特殊幼兒多提醒、多關心、多指導,使整體幼兒獲得全面的健康教育。

在制定本計劃的最後,還要考慮到幼兒健康教育必須得到家庭的積極配合,才能使幼兒健康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關於幼兒園體育教學計劃 篇3

活動設計思路

我園的體育室內有一根拔河用的繩子,對這根又粗又長的繩子,幼兒一直很好奇,經常過去摸摸玩玩。中班幼兒是否可以玩粗繩,我一直在思考。考慮到本班幼兒基本都已掌握了立定跳遠的動作要領,我決定選用粗大一點的繩子作為本次活動的主要教學用具,以“過河”遊戲為主要活動形式,來發展中班幼兒的助跑跨跳能力。

活動準備

大繩子兩根、小跳繩六根、20釐米高的障礙物一個。

活動目標

1.認知:通過遊戲,使幼兒能夠熟練掌握立定跳遠的動作,初步掌握助跑跨跳的方法。

2.技能:通過活動,使每個幼兒能夠根據自己的能力嘗試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遠。

3.情感:通過活動,使幼兒喜歡體育活動,不怕困難,具有敢於挑戰自我的意識。

活動過程

(一)開始階段:準備活動

教師帶領幼兒邊唱兒歌邊做遊戲

(兒歌《小蝌蚪變變變》:小蝌蚪,圓圓頭,排着長隊去游泳。小尾巴,搖搖搖,變成青蛙呱呱跳。)

(分析:用遊戲的形式導入,不僅可以達到熱身目的,而且還有利於調動幼兒的活動積極性。)

(二)基本階段:學習助跑跨跳跳小河

1.教師把兩根大繩子比作小河,要求幼兒跳過小河:教師逐步調整兩根繩子間的寬度來增加跳躍的難度。

(問題一)當我們用立定跳遠的方法跳不過小河時,想一想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跳過去?(教師請個別幼兒嘗試)

(問題二)這個小朋友是怎樣跳過小河的.?(教師引導幼兒發現助跑跨跳的方式)

2.教師示範並講解動作要領。

(分析:本環節的目的在於通過鞏固原已掌握的立定跳遠動作,自然過渡到助跑跨跳動作的練習)

活動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的成功之處在於創設問題情景――“讓小河逐漸變寬”來引出問題――用何種方法跨過小河?以此讓幼兒自然從立定跳的動作過渡到助跑跨跳動作的學習。問題情景的創設有助於促使幼兒去發現本次活動的學習重點:助跑跨跳的方法,進而有效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此外,在本次活動中,教師還根據幼兒運動能力的差異提出不同的活動目標和要求。在活動中教師用繩子擺放出不同寬度的小河,其實就是把活動的目標和要求分了三個不同的層面:第一組較窄的小河是為跳躍能力較弱的幼兒準備的,教師注意給這些幼兒以積極的鼓勵,希望他們更大膽和勇敢;第二組較寬的小河相對提高了幼兒的跳躍難度,幼兒可以用自願的方法嘗試用助跑跨跳的方法跳過小河;第三組是最寬的小河,這是為能力較強的幼兒提供的挑戰自我的機會,教師還在這條小河中放置了高約20釐米的障礙物,提高幼兒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

教師將整個助跑跨跳動作的練習分成三組,而這三個不同難度層次的活動又具有遞進關係;第一組是人人都應該完成的動作;第二組是次級目標,努力一下幼兒都應該達到,完成動作的幼兒因為實現了在原有基礎上的提高而顯得信心滿滿:第三組為富有挑戰的極限目標,要求幼兒能夠打破原有動作的約束而變得更加勇敢並富有創意。

從運動後的測試看,幼兒運動後的平均心率每分鐘約在130~140次,練習密度為40%~45%,基本達到預設的認知目標和動作技能目標。從教學效果看,活動中的幼兒身心放鬆,情緒愉悦,不怕困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hua/jiaoxue/mggge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