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教學工作計劃 >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學工作計劃(通用16篇)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學工作計劃(通用16篇)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學工作計劃 篇1

教學過程: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學工作計劃(通用16篇)

一、組織教學:

1學生隨音樂進教室

2律動“飛機,火車,輪船”

3師生問好

二、歌表演

師生共同複習歌曲《兩隻小耳朵》

1請學生看黑板:三個人頭,表情分別是快樂,着急,幸福

2請學生上台表演:快樂,着急,幸福的表情和動作。

3照書上動作規範學生

快樂——拍手

着急——跺腳

幸福——拍肩

三、節奏遊戲

學生跟老師一起做

我快樂,我快樂,我就拍拍手。我就拍拍手

我着急,我着急,我就跺跺腳。我就跺跺腳

我幸福,我幸福,我就拍拍肩。我就拍拍肩

1.看,大家一起拍拍手。

2看,大家一起跺跺腳。

3.學生自己找朋友互相拍手唱

4.學生上台表演

3.看,大家一起拍拍肩。

四、師生共唱《我快樂》

1.老師唱學生聽

2.學生集體跟琴有表情演唱

五、小結評比

六、下課

學生隨音樂出教室

板書設計:

我快樂

快樂——拍手

着急——跺腳

幸福——拍肩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學工作計劃 篇2

教學內容:湘教版音樂新教材六年級下冊第二課演唱《放風箏》

教學目標:

1.欣賞河北民歌《放風箏》,感受歌曲優美的旋律和歡快的情緒。

2.學生能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即興參與音樂活動,體會音樂所表現的意境。

3.通過聆聽不同版本的《放風箏》,進一步感受河北民歌的風格特點,從而激發學生對民族民間音樂的興趣。

4.能聽辯南北不同風格的民歌。

教學重點:

演唱河北民歌《放風箏》。

教學難點:

通過聆聽不同版本的《放風箏》,進一步感受河北民歌的風格特點;能聽辯南北不同風格的民歌。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聽音樂進教室,感受歌曲情緒。

引導學生帶着背景音樂所渲染的情緒愉快進入教室。

二、激趣導入

階段性目標:用“猜猜歌名”的方式自然導入作品,初次完整視聽歌曲、感受歌詞,使學生充滿興趣,帶着幾多新奇、幾許期待來欣賞音樂。

1、瞧瞧你們一張張笑臉,快來説説聽了這首歌曲你是帶着怎樣的情緒走進教室的?

生:高興、愉快、開心?

2、同學們的感受很準確,剛才帶給我們愉快情緒的這首歌曲,就是我們今天要欣賞的河北民歌,它的名字是什麼呢?老師先不告訴大家,就讓我們靜下心來,完整地欣賞一遍歌曲,看看同學們能不能從聽到的歌曲中找到答案。

3、同學們起了這麼多好聽的名字,老師看得出來,你們都充分地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這首歌的歌名就在同學們的答案中,是什麼呢?(揭示課題)

4、《放風箏》這首歌曲是流傳於我國河北南方一帶的民歌,它是一首“南歌北唱”的成功範例,知道什麼是南歌北唱嗎?

“南歌北唱”就是將流傳於江南一帶的優秀曲牌“移”到北方,用以歌唱當地民俗的歌曲,我們這首河北民歌《放風箏》用音樂描繪的是怎樣的當地民俗呢?

讓我們完整地視聽一遍歌曲,細細地體會歌詞,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完成聽賞。(播放動畫《放風箏》課件)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完成聽賞,展示彙報。師評價並給予獎勵

5、師小結:大家用不同的方式再現了歌曲的情景,音樂感受把握得很準確。這首歌曲所表現的意境正如同學們彙報的一樣,描繪的是舊時難得出門的姑娘們穿着漂亮的衣服,趁着陽春三月大好的時節,帶着各自喜愛的風箏去野外踏青、遊玩的喜悦心情。

三、分段賞析

階段性目標:通過方言和歌詞的學習,理解感受歌曲的情緒和旋律特點。

1、下面,讓我們分段欣賞,進一步體會歌曲的情緒和河北民歌的旋律特點。還記得這是什麼地方的民歌嗎?聽過河北南方的地方方言嗎?老師現學了幾句,現在呢我就用純正的河北南方的地方方言給大家把第一段歌詞朗讀一遍。(師幽默地用方言朗讀歌詞)

學生模仿

2、欣賞第一段,體會方言和民俗對歌曲的影響,學唱最具特色的樂句感受歌曲的旋律特點。

3、欣賞第二段,聽辯這首歌曲的歌詞和以前學過的歌曲有那些不同?(講解襯詞)

4、欣賞第三段,師生對唱。

四、整體復聽

階段性目標:以視聽為基礎,感受河北民歌的風格特點。

1、通過一遍遍地欣賞歌曲,我們感受到了河北民歌《放風箏》帶給我們的歡快、愉悦的情緒。音樂除了能表現一定的情緒外,還有着各自不同的風格特點,那麼這首河北民歌《放風箏》的風格特點是什麼呢?讓我們再一次完整地視聽歌曲,通過《放風箏》這首歌曲來感受我們河北民歌的風格特點。

2、(出示課件選擇)

3、師小結,因為這是一首“南歌北唱”的成功範例,所以它既有南方民歌的委婉、細膩,也有北方民歌的粗獷、高亢和嘹亮的曲風特點。

五、對比欣賞,拓展學習

階段性目標:通過對比欣賞感受南北不同地域民歌的風格特點,並能分辨。

1、《放風箏》這首歌曲的版本很多,歌唱的內容大同小異,旋律風格卻因地有別,欣賞南方版本的《放風箏》

2、(出示課件選擇)

3、師小結,同學們找得很準確,南方民歌的旋律曲調就是委婉、細膩、平穩、柔和地。

4、下面老師就給大家以一曲《茉莉花》為例,分別演唱兩個樂句,看看同學們能不能根據我們已掌握的知識來區分南北民歌。(師聲情並茂地演唱)

學生欣賞、判斷

六、總結

師:看得出大家今天的學習很有收穫,這節課我們在河北民歌《放風箏》的伴隨下,共同體驗了放風箏時的樂趣和喜悦的心情,同時也感受到北方民歌高亢、嘹亮和南方民歌委婉、細膩的旋律美,相信同學們通過這節課會更加熱愛我們的民族民間音樂。讓我們帶着想象的風箏下課吧!(在《放風箏》歌曲的伴隨中愉快地“飛”出教室)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以音樂音樂審美為核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音樂實踐,尊重個體不同的音樂體驗和學習方式,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在識譜能力上還欠缺,需要加大學習力度;同時,這個年級的學生不善於表現自己,不敢表現自己,過於羞澀,因此,在平常的音樂課教學中應多引導、鼓勵學生參與到音樂表現中來。

三、教學目標

1、能聽辨不同類型的男聲和女聲。知道常見的中國民族樂器和西洋樂器,並能聽辨其音色;

2、感知音樂節奏和旋律的過程中,能夠初步辨別節拍的不同,能夠聽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強弱;

3、能夠感知音樂主題和段落的變化,並能夠運用體態、線條、色彩作出相應的反映;

4、聽辨不同情緒的音樂,能用語言作簡單描述;

5、能夠體驗並簡述音樂情緒的變化;

6、能夠區別齊唱與合唱,齊奏與合奏;

7、能夠初步分辨小型的音樂體裁與形式,能夠聆聽音樂主題説出曲名;

8、在演唱歌曲時,能夠對指揮動作以及前奏作出恰當的反應;

9、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的獨唱或參與齊唱、合唱;

10、能夠背唱歌曲4~6首;

11、能夠選擇適當的演奏方法表現樂曲的情緒;

12、用已經學會的歌曲學唱樂譜;

13、結合所學歌曲認識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記號;

14、能夠識讀簡單樂譜;

15、能夠運用人聲、樂器聲或其他音源資料表現一定的情景。

四、教材重難點

1、從本學期開始,音樂知識的難度與深度在明顯的增加,因此,在教學中,老師要注意教學方法,以免使學生感到厭倦和困難;

2、歌曲教學逐漸開始了簡單的二聲部。因此,對學生進行二聲部的訓練是一個重點,為今後的二聲部歌曲的學習作好鋪墊。

五、教學措施

1、通過設計安排一些音樂實踐活動以及音樂遊戲提高學生的學習音樂的興趣、參與音樂學習活動的興趣。

2、創設良好的氛圍,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從音樂學習中感受到美、鑑賞美、體驗美。

3、充分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輔助教學,使學生感興趣。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以音樂音樂審美為核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音樂實踐,尊重個體不同的音樂體驗和學習方式,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

二、學生情況分析:

我擔任了四年級音樂教學工作,學生基礎薄弱,這個階段我會注重作好以前和今後知識的銜接工作。我會採取多種方式策略,幫助學生自己熟練的應用所學過的知識。並要注意避免學生厭煩枯燥的樂理知識的學習,採取遊戲的方式讓學生邊玩邊學。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分六個單元,教材內容的安排上強調了音樂與大自然、音樂與生活、音樂與人、音樂與動物的聯繫等等,內容豐富多彩,既有民族的、又有外國的,把音樂置身於大文化背景中,以文化主題組織教材。每一單元內容的安排上都具有一定的相關性或聯繫性,各單元之間又注意內容的銜接性或層遞性。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逐步獲得學習音樂必須掌握的淺顯音樂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本冊教材中,增加了許多學生唱的歌曲以及欣賞內容,更不同的是,大大增加了學生創作、表演、動手等活動,為學生的音樂學習創造了一個豐富的資源環境。在"識譜"要求上,開始要求結合鍵盤位置認識音階中的七個音,並試着填唱名、學唱字母譜和編創簡單旋律;在打擊樂的使用上,加大了為歌曲伴奏的力度;在掌握節奏和培養節奏感方面,以趣味化的謎語、遊戲和活動等形式出現,化枯燥為生動,化抽象為通俗,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教材重難點:

1、從本學期開始,音樂知識的難度與深度在明顯的增加,因此,在教學中,老師要注意教學方法,以免使學生感到厭倦和困難;

2、歌曲教學逐漸開始了簡單的二聲部。因此,對學生進行二聲部的訓練是一個重點,為今後的二聲部歌曲的學習作好鋪墊。

四、教學目標

1、能聽辨不同類型的男聲和女聲。知道常見的中國民族樂器和西洋樂器,並能聽辨其音色;

2、感知音樂節奏和旋律的過程中,能夠初步辨別節拍的不同,能夠聽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強弱;

3、能夠感知音樂主題和段落的變化,並能夠運用體態、線條、色彩作出相應的反映;

4、聽辨不同情緒的音樂,能用語言作簡單描述;

5、能夠體驗並簡述音樂情緒的變化;

6、能夠區別齊唱與合唱,齊奏與合奏;

7、能夠初步分辨小型的音樂體裁與形式,能夠聆聽音樂主題説出曲名;

8、在演唱歌曲時,能夠對指揮動作以及前奏作出恰當的反應;

9、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的獨唱或參與齊唱、合唱;

10、能夠背唱歌曲4——6首;

11、能夠選擇適當的演奏方法表現樂曲的情緒;

12、用已經學會的歌曲學唱樂譜;

13、結合所學歌曲認識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記號;

14、能夠識讀簡單樂譜;

15、能夠運用人聲、樂器聲或其他音源資料表現一定的情景;

16、滲透法制教育《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等。

五、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並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學工作計劃 篇5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內容有:六個單元,每個單元包括“音樂欣賞”、“器樂”、“樂理知識”等等內容,這些內容均有機的聯繫在一起。本學期教學內容包括唱歌、欣賞、器樂、視譜等,其要求如下:唱歌:學習用正確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清晰,學習正確的呼吸及連音演唱方法,能夠很好的表現歌曲的情感。欣賞:欣賞優秀的歌曲、樂曲、民歌、民間歌舞、民間器樂曲。瞭解人聲的分類和演唱形式,常見的樂器和演奏形式,瞭解中外傑出音樂家。感受音樂的不同情緒。器樂:練習豎迪的演奏姿勢與方法,培養初步的齊奏、合奏的能力。視譜:通過學習認識四二拍,四四拍的強弱規律。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思想已經有所成熟,總體來説,女生對音樂中的音準與節奏及動作的模仿能力普遍比男生要好。學生們的唱歌習慣不是很好,喊唱的現象還比較多。他們的識譜能力很差,一首比較簡單的曲譜對他們來説也比較困難。而且我發現學生的節奏感不是很好,唱歌時還不是很明顯,特別是跟音樂做動作時就算經過老師的反覆提醒、強調、練習還是會有很多的學生跟不上節奏。通過音樂教學,突出其學科的特點,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色教育中,啟迪智慧,培養合作意識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全面發展的新人。

三、教學目標:

(一)感受與鑑賞

1、音樂表現要素

(1)對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音響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夠用自己的聲音或樂器進行模仿。能隨着熟悉的歌曲或樂曲哼唱,或在體態上作出反應。

(2)能聽辨不同的女聲和男聲。知道常見的中國民族樂器和西洋樂器,並能聽辨不同類型其音色。

(3)在感知音樂節奏和旋律的過程中,能夠初步辨別節拍的不同,能夠聽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強弱。

(4)能夠感知音樂主題、樂句和段落的變化,並能夠運用體態或線條、色彩作出相應的反應。

2、音樂情緒與情感

(1)聽辨不同情緒的音樂,能用語言作簡單描述。

(2)能夠體驗並簡述音樂情緒的變化。

3、音樂體裁與形式

(1)聆聽少年兒童歌曲、頌歌、抒情歌曲、敍事歌曲、藝術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種體裁和類別的歌曲,能夠隨着歌曲輕聲哼唱或默唱。

(2)聆聽不同體裁和類別的器樂曲,能夠通過律動或打擊樂對所聽音樂作出反應。

(3)能夠區別齊唱和合唱、齊奏和合奏。

(4)能夠初步分辨小型的音樂體裁與形式,能夠聆聽音樂主題説出曲名,每學年2—4首。

4、音樂風格與流派

(1)聆聽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區和民族的民歌、民間歌舞、民間器樂曲和戲曲、曲藝音樂等,瞭解其不同的風格。

(2)聆聽世界各國民族民間音樂,感受一些國家和民族音樂的不同風格。

(二)表現

1、演唱

(1)樂於參與各種演唱活動。

(2)知道演唱的正確姿勢及呼吸方法,並能在唱歌實踐中逐步掌握和運用。能夠對指揮動作及前奏作出恰當的反應。

(3)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合唱。

(4)能夠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簡單評價。

(5)每學年能夠被唱歌曲4—6首。

2、演奏

(1)樂於參與各種演奏活動。

(2)學習課堂樂器的演奏方法,參與歌曲、樂曲的表現。

(3)能夠選擇適當的演奏方法表現樂曲的情緒,並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奏進行簡單評論。

(4)每學年能夠演奏樂曲2—3首。

3、綜合性藝術表演

(1)能夠主動地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並從中享有樂趣。

(2)在有情節的音樂表演活動中擔當一個角色。

(3)能夠對自己、他人的表演進行簡單的評論。

4、識讀樂譜

(1)用已經學會的歌曲學唱樂譜。

(2)結合所學歌曲認識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記號。

(3)能夠識讀簡單樂譜。

(三)創造

1、探索音響與音樂

(1)能夠自制簡易樂器。

(2)能夠運用人聲、樂器聲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現自然界或生活中的聲音。

2、即興創造

(1)能夠即興創編同歌曲情緒一致的律動`或舞蹈,並參與表演。

(2)能夠以各種音源及不同的音樂表現形式,即興創編音樂故事、音樂遊戲並參與表演。

3、創作實踐

(1)能夠創作2—4小節的節奏短奏。

(2)能夠創作2——4小節的旋律。

(四)音樂與相關文化

1、音樂與社會生活

(1)關注日常生活中的音樂。

(2)喜歡從廣播、電視、磁帶、等傳媒體中收集音樂材料,並經常聆聽。主動參加社區或鄉村的音樂活動,並能與他人進行音樂交流。

(3)樂於聽音樂會或觀看當地民俗活動中的音樂表演。

2、音樂與姊妹藝術

(1)接觸與瞭解戲劇、舞蹈等表演形式,認識音樂在其中的作用。

(2)能夠用色彩或線條表現音樂的相同與不同。

3、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

(1)能夠選用合適的背景音樂,為兒歌、童話故事或詩朗誦配樂。

(2)知道一些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域和國家的代表性兒童歌曲。

四、教學策略與措施:

本學期我將針對四年級各班級學生學習的情況,採取靈活多樣的方法進行教學,強調以音樂為本、注重情感體驗,在注重審美體驗的同時加強學生的基礎樂理知識的學習。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是溝通學生與音樂的橋樑。教學中要正確處理自己和學生的關係,提倡民主教學,使學生的心情愉快、想象力豐富,使學生以充滿自信的態度迎接每一次的學習。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學工作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音樂課程標準》的精神和各項要求,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為學生終生喜愛音樂、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奠定基礎。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生活範圍和認知領域進一步發展,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增強,但音樂欣賞課還是缺乏耐心的傾聽,學生最喜歡律動與音樂活動,在這兩方面表現非常好,樂譜知識的學習部分學生仍不是很感興趣。本屆四年級學生,共有七個班級含兩個民族班,七個班的學生情況大同小異,每班大約有20%--25%左右的學生唱歌時,五音不全,模仿能力又比較差。其中主要原因是性格內向,也不敢表現自己,因此在今後在學習中,應加強對這些學生的培養,利用生動活潑、富於藝術魅力的形式,鼓勵他們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以此來激發、培養、發展他們的興趣。對於五音不全的學生,可多鼓勵他們參與用課堂樂器為歌曲伴奏,以此來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分為八個單元,即第一單元“林中的鳥聲”;第二單元“綠水江南”;第三單元“五十六朵花”;第四單元“學戲曲”;第五單元“環球採風”;第六單元“中國功夫”;第七單元“小小音樂劇”;第八單元“花的旋律”。每個單元包括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以及學習和了解音樂文化的廣闊天地等內容,這些內容均有機的聯繫。本學期教學內容包括唱歌、欣賞、歌表演、集體舞、活動等。

四、學期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認識延音線,學習四三拍的指揮手勢,並能在歌曲中運用。

2.認識樂器嗩吶、竹笛,以及京劇的主要伴奏樂器,並瞭解其音色。

3.認識和了解不同的民族生活風俗。

4.能創編簡單的動作為歌曲伴舞。

5.通過學習歌曲與欣賞,理解歌曲或樂曲所包含的小知識。

(二)能力目標:

1.學生通過學習歌曲,學會用正確的口形,姿勢和呼吸方法,以及自然圓潤的發聲,清晰的咬字、吐字來有感情地進行歌唱。

2.通過學習本冊教材,培養學生能創編簡單的舞蹈動作的能力。

3.通過音樂活動,引起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合作進取的精神,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三)情意目標:通過音樂教學,突出其學科的特點,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樂教育中,啟迪智慧,培養合作意識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全面發展的新人。

(四)質量目標: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規定的簡單的音樂技能,掌握認識簡單的樂譜的能力,自創打擊樂,能夠完整的演唱歌曲,創編簡單的舞蹈動作。

五、教材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一)繼續提高學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二)進一步引導學生勇於參與各項音樂實踐,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創造能力,合作能力。

教學難點:

(一)引導學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時,要適度而不誇張。

(二)引導學生髮揮音樂想象時,注意鼓勵學生個人獨立的感受和理解。

(三)通過學生自身體驗,培養學生舞蹈的創編能力。

六、教學措施

(一)以活動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採用多種教學形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用,從而保證學生音樂學習的可持續性發展。

(二)充分做好課前準備。

(三)因材施教,課堂多給學生自我表現的機會。

(四)根據學校條件設備,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具,努力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五)完成教材任務的同時,為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活動能力,且配合學校社會的中心工作,豐富校園生活,認真組織舞蹈隊進行活動。

七、教學內容與進度

單元內容課時周次

第一單元《林中的鳥聲》4課時1—2周

第二單元《綠水江南》4課時3—4周

第三單元《五十六朵花》4課時5—6周

第四單元《學戲曲》4課時7—8周

複習會考9周

第五單元《環球採風》4課時10—11周

第六單元《中國功夫》3課時12—13周

第七單元《小小音樂劇》4課時14—15周

第八單元《花的旋律》4課時16—17周

複習考試18—19周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學工作計劃 篇7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四年級五個班的音樂課,從整體情況來看需要處理以下幾個問題。

A、緩吸的呼吸方法,有氣息支持的唱歌。合唱的歌曲聲音協和、節奏準確、並帶一定的感情,部分學生聲音嘹亮、悦耳。

B、器樂方面:能辨清中華民族樂器的名稱、種類、外形特點、演奏姿勢、音色。個別學生在演奏方面較突出。

C、欣賞方面:能説出演奏樂器的樂器名稱、構造、音色特點;節奏上、力度上、速度上的變化發展;能講出曲調的結構、情緒等。

D、表演方面:能精心設計編排一組動作,表演時認真持久,效果較好

E、視唱、節奏練習方面:能按一定的步驟,準備視唱或節奏練習的內容,有些同學稍作準備,便能準確的表達出來,部分學生還借用指揮來進行練習。

F、存在的問題:

a、音準還不夠要求,有些同學音符間的關係尚未明確,唱歌時很白,無感情,

b、完成作業不及時,字跡較差。課本沒好好愛護。

二、本年級認知目標:

(一)、讀譜知識

1、認識:保持音記號、上滑音、下滑音記號、切分音節奏、弱起小節、6/8拍子的含義及基本的強弱規律。

2、認識:上波音、下波音記號、前倚音、後倚音記號。

(二)、音樂常識

1、瞭解民族吹管樂器、拉絃樂器及其作品。

2、瞭解我國著名音樂家劉天華生平及作品

3、知道怎樣揮四拍子的指揮圖式

4、知道抄寫簡譜

5、瞭解民族彈撥樂器、打擊樂器及民族樂隊舞台演出常見排列圖式

6、瞭解我國著名兒童歌曲作曲家生平及主要作品

三、技能目標:

(一)、聽

1、聽辨八度以內c1__c2基本音階的各音

2、培養主音感

3、聽辯大、小三度、純四、純五度和聲音程

4、聽記2——4小節旋律

(二)、唱

1、用氣息支持唱歌,學習頓音唱法

2、視唱2/4、3/4、4/4、3/8、6/8拍和包括已學過知識在內的四小節旋律

3、學習二、三拍子的指揮圖式,有感情地背唱歌曲6——8首

(三)、動

1、律動綜合練習

2、繼續學習簡易樂器的演出法,能演奏簡單樂曲2——4首

四、思想感情目標:

通過對健康音樂的接觸,培養對音樂,特別是對祖國的民族音樂的興趣和愛好,樂於參加健康活潑的音樂活動,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性趣和完美的人格。

五、教學進度表

一、平均三個周完成一個單元的學習,三個周共六個課時。

六個課時的安排如下:

第一課時:瞭解本單元學習音樂的要點及背景樂理知識。

第二課時:學唱表演歌曲。

第三課時:鞏固背唱第一首歌曲。

第四課時:教唱第二首表演歌曲。

第五課時:鞏固背唱第二首歌曲。

第六課時:欣賞及音樂活動。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學工作計劃 篇8

一、指導思想

以《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指導,全面落實《全日制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提出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進行科學啟蒙教育,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創新精神為宗旨。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以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觀察實驗能力和重點訓練學生蒐集信息的能力為線索,圍繞“事物的結構與功能之間的關係”和“事物的變化”,編排了“植物生活的祕密”、“多種多樣的動物”、“聲音”、“信息的傳遞”、“水的變化”、“蒐集信息,讓我大開眼界”6個主題單元、53個活動。

第1單元(植物生活的祕密):本單元由3課書組成,第1課“植物的身體”,主要讓學生觀察、指認植物的6大器官,並通過查閲和蒐集資料,讓學生知道植物各大器官的作用;第2課“根與莖的奧祕”是在觀察根的形態的基礎上,通過實驗來驗證根、莖的作用;第3課“神奇的葉片”則利用科學史激趣和引領,通過實驗研究和直接呈現知識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明白太陽與植物的關係,瞭解葉的光合作用、蒸騰作用。

第2單元(多種多樣的動物):本單元按“總—分—總”的結構來構設教材,由5課書組成。第1課“動物的特徵”先指導學生對“動物的身體結構有助於其生存”這一特徵作個初步瞭解,然後再分生活在水中的、陸地的、空中的三個領域來具體研究動物的這一特徵,其中,第2課“水族的公民”側重研究身體結構對生活環境的適應,第3課“吃奶長大的動物”側重研究身體結構對獲取食物的適應,第4課“飛翔的精靈”側重研究身體結構對運動的適應,與此同時,通過每一課的學習再次體驗動物的多樣性;第5課“珍稀動物的保護”是進行單元總結,讓學生了解保護動物特別是保護瀕危動物的重要性。

第3單元(聲音):本單元由“辨聽聲音”、“聲音是怎樣產生的”、“聲音是怎樣傳播的”、“控制聲音”4課書組成。

第4單元(信息的傳遞):本單元由“信息”、“書信和標誌牌”、“電報與電話”、“信息時代”4課書組成,這是1個既與本冊訓練重點相關聯、又能體現科技史特色的單元。

第5單元(水的變化)):本單元由“不翼而飛的水”、“飛回來的小水珠”、“結冰了”、“水在自然界的循環”4課書組成。

第6單元(蒐集信息,讓我大開眼界):這是湘版科學教材的特色單元(每冊都有),都是對全冊教材的探究技能訓練重點的回顧與總結,並用又一次的活動來進一步強化、提升,而本冊教材是在總結了蒐集信息的方法和途徑之後,通過“恐龍之謎”的活動來鞏固、提升的。

三、教學目標

1、科學探究

能圍繞研究主題採用適當的途徑和方法蒐集信息進行主動學習,能比較熟練地製作資料卡片和資料摘要等。

嘗試探究動植物的身體結構與其所具有的功能之間的關係,逐漸從“認識是什麼”提高到“探究為什麼”。

能由“這是什麼?”、“怎麼會這樣?”等角度提出可探討的問題,能對提出的問題作出假設性解釋。

嘗試自己制定簡單的實驗(如對比實驗)計劃,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控制變量的實驗,覺察多次測量可以減小誤差,繼續學習通過觀察、實驗的方法採集數據,獲取有效信息。

能較好地進行合作學習,能描述與傳達事物的特徵,能根據事物的顯性變化特徵進行分類。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尊重證據並逐漸養成及時摘記和妥善存儲資料的良好習慣

3、科學知識

能指認植物的6大器官並瞭解它們(重點研究根、莖、葉)的作用,從水、陸、空3個領域瞭解動物的共同特徵及其多樣性,知道聲音是怎樣產生和傳播的,認識水的三態變化。

知道蒐集信息的多種方法和途徑。

四、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科學進入課程實驗的新階段。通過一年的學習,學生有了自己的科學思維方式,對科學探究過程有所瞭解,並能運用這一方法解決問題。但前兩年的學習相比,本期課外實踐活動增多,對觀察和記錄的要求很高,還需要長時間地觀察和記錄。要求學生有耐心、細緻的學習態度。新教材中部分知識比較抽象,和學生以前所學相比,難度較大。

五、教學措施

1、以蒐集信息的活動為載體,重點訓練學生接受式探究的相關技能,同時兼顧其它各項探究技能的提升。

2、挖掘科技史與教學內容之間的結合點,用多樣的呈現形式發揮科技史的教育功能,從不同的角度融入教材,充分發揮科技史的教育價值。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學工作計劃 篇9

一、指導思想:

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音樂實踐,尊重個體不同的音樂體驗和學習方式,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

二、學生情況分析:

我擔任了本年級一、四、五、六班的音樂教學工作,學生基礎薄弱,這個階段我會注重作好以前和今後知識的銜接工作。我會採取多種方式策略,幫助學生自己熟練的應用所學過的知識。並要注意避免學生厭煩枯燥的樂理知識的學習,採取遊戲的方式讓學生邊玩邊學。

三、本學期教學目標、任務:

除了歌曲的學習以外,結合音樂作品的欣賞,瞭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以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進入比較深入的欣賞,並要注意避免學生厭煩枯燥的樂理知識的學習。

四、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分十個單元,教材內容的安排上強調了音樂與大自然、音樂與生活、音樂與人、音樂與動物的聯繫等等,內容豐富多彩,既有民族的、又有外國的,把音樂置身於大文化背景中,以文化主題組織教材。每一單元內容的安排上都具有一定的相關性或聯繫性,各單元之間又注意內容的銜接性或層遞性。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逐步獲得學習音樂必須掌握的淺顯音樂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本冊教材中,增加了許多學生唱的歌曲以及欣賞內容,更不同的是,大大增加了學生創作、表演、動手等活動,為學生的音樂學習創造了一個豐富的資源環境。在"識譜"要求上,開始要求結合鍵盤位置認識音階中的七個音,並試着填唱名、學唱字母譜和編創簡單旋律;在打擊樂的使用上,加大了為歌曲伴奏的力度;在掌握節奏和培養節奏感方面,以趣味化的謎語、遊戲和活動等形式出現,化枯燥為生動,化抽象為通俗,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五、教學分析:

1、唱歌是學習一些適合學生演唱的中外優秀歌曲。注重學生用力度、速度的變化手段表現歌曲情感,能夠獨立、自信地唱歌。

2、欣賞教學是培養學生音樂感受、欣賞和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中外優秀音樂作品對於開闊學生視野,提高文化素養,豐富情感具有重要意義。

3、識譜教學是學生學習音樂的必要環節。教學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把知識融入音樂實踐中去學習。避免單純而枯燥的講授,要從感性入手,深入淺出,逐步提高。

4、綜合訓練為本課本的重要特色之一,旨在通過某一種形式的練習、達到多種技能訓練或知識運用的要求,依照各課教學目的、既抓住訓練重點,又要有所兼顧,充分發揮每一條練習中所包含的訓練作用。

六、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並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學工作計劃 篇10

(一)知識目標:

1.認識延音線,學習四三拍的指揮手勢,並能在歌曲中運用。

2.認識樂器嗩吶、竹笛,以及京劇的主要伴奏樂器,並瞭解其音色。

3.認識和了解不同的民族生活風俗。

4.能創編簡單的動作為歌曲伴舞。

5.通過學習歌曲與欣賞,理解歌曲或樂曲所包含的小知識。

(二)能力目標:

1.學生通過學習歌曲,學會用正確的口形,姿勢和呼吸方法,以及自然圓潤的發聲,清晰的咬字、吐字來有感情地進行歌唱。

2.通過學習本冊教材,培養學生能創編簡單的舞蹈動作的能力。

3.通過音樂活動,引起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合作進取的精神,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三)情意目標:

通過音樂教學,突出其學科的特點,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樂教育中,啟迪智慧,培養合作意識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全面發展的新人。

(四)質量目標:

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規定的簡單的音樂技能,掌握認識簡單的樂譜的能力,自創打擊樂,能夠完整的演唱歌曲,創編簡單的舞蹈動作。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學工作計劃 篇11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以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觀察實驗能力和重點訓練學生蒐集信息的能力為線索,圍繞“事物的結構與功能之間的關係”和“事物的變化”,編排了“植物生活的祕密”、“多種多樣的動物”、“聲音”、“信息的傳遞”、“水的變化”、“蒐集信息,讓我大開眼界”6個主題單元、53個活動。

第1單元(植物生活的祕密):本單元由3課書組成,第1課“植物的身體”,主要讓學生觀察、指認植物的6大器官,並通過查閲和蒐集資料,讓學生知道植物各大器官的作用;第2課“根與莖的奧祕”是在觀察根的形態的基礎上,通過實驗來驗證根、莖的作用;第3課“神奇的葉片”則利用科學史激趣和引領,通過實驗研究和直接呈現知識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明白太陽與植物的關係,瞭解葉的光合作用、蒸騰作用。

第2單元(多種多樣的動物):本單元按“總—分—總”的結構來構設教材,由5課書組成。第1課“動物的特徵”先指導學生對“動物的身體結構有助於其生存”這一特徵作個初步瞭解,然後再分生活在水中的、陸地的、空中的三個領域來具體研究動物的這一特徵,其中,第2課“水族的公民”側重研究身體結構對生活環境的適應,第3課“吃奶長大的動物”側重研究身體結構對獲取食物的適應,第4課“飛翔的精靈”側重研究身體結構對運動的適應,與此同時,通過每一課的學習再次體驗動物的多樣性;第5課“珍稀動物的保護”是進行單元總結,讓學生了解保護動物特別是保護瀕危動物的重要性。

第3單元(聲音):本單元由“辨聽聲音”、“聲音是怎樣產生的”、“聲音是怎樣傳播的”、“控制聲音”4課書組成。

第4單元(信息的傳遞):本單元由“信息”、“書信和標誌牌”、“電報與電話”、“信息時代”4課書組成,這是1個既與本冊訓練重點相關聯、又能體現科技史特色的單元。

第5單元(水的變化)):本單元由“不翼而飛的水”、“飛回來的小水珠”、“結冰了”、“水在自然界的循環”4課書組成。

第6單元(蒐集信息,讓我大開眼界):這是湘版科學教材的特色單元(每冊都有),都是對全冊教材的探究技能訓練重點的回顧與總結,並用又一次的活動來進一步強化、提升,而本冊教材是在總結了蒐集信息的方法和途徑之後,通過“恐龍之謎”的活動來鞏固、提升的。

二、本學期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能圍繞研究主題採用適當的途徑和方法蒐集信息進行主動學習,能比較熟練地製作資料卡片和資料摘要等。

嘗試探究動植物的身體結構與其所具有的功能之間的關係,逐漸從“認識是什麼”提高到“探究為什麼”。

能由“這是什麼?”、“怎麼會這樣?”等角度提出可探討的問題,能對提出的問題作出假設性解釋。嘗試自己制定簡單的實驗(如對比實驗)計劃,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控制變量的實驗,覺察多次測量可以減小誤差,繼續學習通過觀察、實驗的方法採集數據,獲取有效信息。

能較好地進行合作學習,能描述與傳達事物的特徵,能根據事物的顯性變化特徵進行分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尊重證據並逐漸養成及時摘記和妥善存儲資料的良好習慣科學知識。

能指認植物的6大器官並瞭解它們(重點研究根、莖、葉)的作用,從水、陸、空3個領域瞭解動物的共同特徵及其多樣性,知道聲音是怎樣產生和傳播的,認識水的三態變化。

知道蒐集信息的多種方法和途徑。

三、教學措施

1、以蒐集信息的活動為載體,重點訓練學生接受式探究的相關技能,同時兼顧其它各項探究技能的提升。

2、挖掘科技史與教學內容之間的結合點,用多樣的呈現形式發揮科技史的教育功能,從不同的角度融入教材,充分發揮科技史的教育價值。

四、教學安排(每週2課時)

周次教學內容第一週瞭解學情,常規教育第二週《植物的身體》第三週《根與莖的奧祕》,《神奇的葉片》第四周《動物的特徵》第五週第六週第七週第八週第九周第十週第十一週第十二週第十三週第十四周第十五週第十六週能成功》。

第十七週第十八週第十九周國慶長假。

《水族的公民》,《吃奶長大的動物》 《飛翔的精靈》,《珍稀動物的保護》 《辨聽聲音》,《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控制聲音》,《信息》期會考試

期會考試總結,《書信和標誌牌》 《信息時代》,第2、第3單元學習小結。《不翼而飛的水》,《飛回來的小水珠》 《結冰了》,《水在自然界的循環》第5單元學習小結,《科學自己做,我也第6單元學習評價複習期末考試《我們這樣蒐集信息》。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學工作計劃 篇12

一、指導思想:

國小音樂教育是向學生實施美育的主要手段,音樂以其特有的藝術魅力,吸引着廣大的少年兒童,音樂教育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學習音樂的慾望。它對少年兒童未來的成長具有深遠的影響,對提高民族素質、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培養熱愛社會主義的“四有”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們以新課程標準和新的教學理念為指導,優化教學環境,轉變教師角色,改變教學評價,使課堂教學符合現代課改的精神。

二、教學目標:

1、以審美為核心,在音樂教學活動中,使學生的音樂素養和人文素質得到整合發展。

2、用歡樂、優美的歌聲來表現課本中的歌曲,培養學生的歌唱表演能力,使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得到提升和科學發展。

3、通過音樂欣賞教學,使學生熟悉瞭解中外名曲和名家,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和理解能力。

4、通過一系列的音樂活動,如唱一唱、聽一聽、玩一玩等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

5、加強豎笛教學的探索和教學,通過豎笛教學培養學生音樂視唱、練耳能力。

三、情況分析:

1、學生對音樂的審美能力有所提高,歌唱、音樂欣賞、綜合訓練等相關內容得到了相應的發展。

2、大、小班學生的音樂能力差異較大。大班的歌唱能力有待提高。

3、器樂進課堂是音樂教學的重要環節,小班的豎笛教學要加強與其他相關內容的聯繫,切實起到音樂工具的作用。

四、教學措施:

1、轉變教師形象和角色,培養新型的師生關係,使學生喜愛音樂,喜愛上音樂課。

2、發揮豎笛的學具作用,使學生的音樂素質真正得到提高。

3、運用現代化的教學媒體輔助教學,激發學生的興趣,啟發學生的藝術想象力。

4、積極發揮師生共同資源,使音樂課堂真正充滿着生機和活力,並在師生共同協作下完成教學。

五、教學進度具體安排:

1-2周:第一單元生活多美好

3-4周:第二單元植樹好

5-6周:第三單元心中的豐碑

7-8周:第四單元小小畫家

9-10周:第五單元動物樂園

11-12周:第六單元海峽情

13-14周:第七單元草原上的歌

15-16周:第八單元我的中國心

17-18周:總複習教學檢測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學工作計劃 篇13

一、班級情況分析:

從這三個班級看,大多數學生對音樂很感興趣,而且課堂氣氛十分的活躍,上課紀律好,舉手發言膽子比較大。特別是在歌曲演唱這一塊上,識譜能力較強,能夠按照音樂的旋律歌唱,富有感情尤其是一些女生,這一羣力量比較龐大,很有實力去帶動幾個樂感較差的學生。

二、教學目的要求:

1、以音樂的美感感染學生,豐富的情感陶冶學生,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樂審美能力。

2、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逐步獲得學習音樂必須掌握的淺顯音樂基礎知識預技能:從“一拍”到各種音符時值,從單拍子到複拍子,從舞步到動作組合等等。

3、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探究與創造,開發學生的形象能力、創造性思維潛質。始終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三、教材分析

本教材從教育理念上,強調了“以學生髮展為本”,既要面對全體學生,也要注意學生個性的發展。以審美為中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音樂學科為基點,加強實踐與創造,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於始終。全書共8課,複習考試4教時。教材配有相應的光盤磁帶。

四、教學措施

1.認真學習和鑽研《大綱》及教材,掌握樂理、聽音、練唱之間的聯繫,使之相互密切配合。

2.分析兒童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

3.分析教材,突出重點,通過音樂表現手段的分析,進一步理解歌曲的感情。

4.採用多種方法及時瞭解學生學習情況,激發興趣:故事導入,聲情並茂的範唱,音樂遊戲,舞蹈,調動榮譽感和競爭意識。

5.組織形式多樣的興趣小組,有計劃開展活動。

五、教學進度表

周次

教學內容

課時備註

第一週

第一單元跳起來

第1、2課時第二週

第一單元跳起來

第3課時

第二單元少年的歌

第1課時第三週

第二單元少年的歌

第2、3課時第四周

第三單元水鄉

第1、2課時第五週

第三單元水鄉

第3課時

第六週

第四單元童年的音樂

第1、2課時第七週

第四單元童年的音樂

第3、4課時第八週

第四單元童年的音樂

第5、6課時第九周

第五單元風景如畫

第1、2課時第十週

第十一週

第十二週

第十三週

第十四周

第十五週

第十七週

第十八週

第十九周

期會考試

第五單元風景如畫

第六單元搖籃曲

第六單元搖籃曲

第七單元回聲

第七單元回聲

第七單元回聲

第八單元嚮往

第八單元嚮往

期末考試

第3、4課時

第1、2課時

第3課時

第1課時第2、3課時第4、5課時

第1、2課時

第3、4課時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學工作計劃 篇14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音樂課程標準》的精神和各項要求,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為學生終生喜愛音樂、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奠定基礎。

二、學情分析

這個學期我擔任四年級的音樂課。由於剛剛接手四年級的音樂教學,我對學生還不是很瞭解,因此上課紀律還不是很好,但是相信經過一段時間應該會有所進步。

總體來説,女生對音樂中的音準與節奏及動作的模仿能力普遍比男生要好。學生們的唱歌習慣不是很好,喊唱的現象還比較多。他們的識譜能力很差,一首比較簡單的曲譜對他們來説也比較困難。而且我發現學生的節奏感不是很好,唱歌時還不是很明顯,特別是跟音樂做動作時就算經過老師的反覆提醒、強調、練習還是會有很多的學生跟不上節奏。

三、教材分析

本冊音樂教材的內容強調了音樂與人、音樂與社會、音樂與民族、音樂與大自然的聯繫,把音樂置身於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題組織教材。共有八課,分別是《水鄉》、《國歌》、《月夜》、《快樂的課間》、《媽媽的歌》、《少年的歌》、《回聲》、《童心》。

其中歌曲有《採菱》、《柳樹姑娘》、《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愉快的夢》、《哦,十分鐘》、《大家來唱》、《搖籃曲》、《搖籃曲》、《我是少年阿凡提》、《小小少年》、《友誼的回聲》、《山谷靜悄悄》、《盪鞦韆》、《小孩世界》讓學生接觸並瞭解中國的幾首優秀的兒童節歌曲和外國出色的歌曲,並配以羣體的音樂活動,如齊唱、合唱等。它有助與學生養成共同參與的羣體意識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

欣賞有《採茶舞曲》、《漁光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歌唱祖國》、《小夜曲》、《月亮月光光》、《夢幻曲》、《乒乓變奏曲》。以審美為核心,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樂必要的審美能力。另外本教材的編創與活動中,編有大量的實踐要求,讓學生在編創與活動中去體驗音樂的美感,提高他們的音樂感受、表現、創造的能力。

四、教學目標

(一)感受與鑑賞

1、音樂表現要素

(1)對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音響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夠用自己的聲音或樂器進行模仿。能隨着熟悉的歌曲或樂曲哼唱,或在體態上作出反應。

(2)能聽辨不同的女聲和男聲。知道常見的中國民族樂器和西洋樂器,並能聽辨不同類型其音色。

(3)在感知音樂節奏和旋律的過程中,能夠初步辨別節拍的不同,

能夠聽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強弱。

(4)能夠感知音樂主題、樂句和段落的變化,並能夠運用體態或線條、色彩作出相應的反應。

2、音樂情緒與情感

(1)聽辨不同情緒的音樂,能用語言作簡單描述。

(2)能夠體驗並簡述音樂情緒的變化。

3、音樂體裁與形式

(1)聆聽少年兒童歌曲、頌歌、抒情歌曲、敍事歌曲、藝術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種體裁和類別的歌曲,能夠隨着歌曲輕聲哼唱或默唱。

(2)聆聽不同體裁和類別的器樂曲,能夠通過律動或打擊樂對所聽音樂作出反應。

(3)能夠區別齊唱和合唱、齊奏和合奏。

(4)能夠初步分辨小型的音樂體裁與形式,能夠聆聽音樂主題説出曲名,每學年2—4首。

4、音樂風格與流派

(1)聆聽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區和民族的民歌、民間歌舞、民間器樂曲和戲曲、曲藝音樂等,瞭解其不同的風格。

(2)聆聽世界各國民族民間音樂,感受一些國家和民族音樂的不同風格。

(二)表現

1、演唱

(1)樂於參與各種演唱活動。

(2)知道演唱的正確姿勢及呼吸方法,並能在唱歌實踐中逐步掌握和運用。能夠對指揮動作及前奏作出恰當的反應。

(3)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合唱。

(4)能夠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簡單評價。

(5)每學年能夠被唱歌曲4—6首。

2、演奏

(1)樂於參與各種演奏活動。

(2)學習課堂樂器的演奏方法,參與歌曲、樂曲的表現。

(3)能夠選擇適當的演奏方法表現樂曲的情緒,並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奏進行簡單評論。

(4)每學年能夠演奏樂曲2—3首。

3、綜合性藝術表演

(1)能夠主動地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並從中享有樂趣。

(2)在有情節的音樂表演活動中擔當一個角色。

(3)能夠對自己、他人的表演進行簡單的評論。

4、識讀樂譜

(1)用已經學會的歌曲學唱樂譜。

(2)結合所學歌曲認識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記號。

(3)能夠識讀簡單樂譜。

(三)創造

1、探索音響與音樂

(1)能夠自制簡易樂器。

(2)能夠運用人聲、樂器聲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現自然界或生活中的聲音。

2、即興創造

(1)能夠即興創編同歌曲情緒一致的律動`或舞蹈,並參與表演。

(2)能夠以各種音源及不同的音樂表現形式,即興創編音樂故事、音樂遊戲並參與表演。

3、創作實踐

(1)能夠創作2—4小節的節奏短奏。

(2)能夠創作2——4小節的旋律。

(四)音樂與相關文化

1、音樂與社會生活

(1)關注日常生活中的音樂。

(2)喜歡從廣播、電視、磁帶、等傳媒體中收集音樂材料,並經常聆聽。主動參加社區或鄉村的音樂活動,並能與他人進行音樂交流。

(3)樂於聽音樂會或觀看當地民俗活動中的音樂表演。

2、音樂與姊妹藝術

(1)接觸與瞭解戲劇、舞蹈等表演形式,認識音樂在其中的作用。

(2)能夠用色彩或線條表現音樂的相同與不同。

3、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

(1)能夠選用合適的背景音樂,為兒歌、童話故事或詩朗誦配樂。

(2)知道一些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域和國家的代表性兒童歌曲。

五、教學重點

1、在學生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他們的音樂欣賞水平

2、進一步加強基礎樂理知識的學習,特別是對音符的認識能力

3、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改善學生的歌唱習慣,減少喊唱現象

4、能參與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創編活動

六、教學措施

本學期我將針對四年級各班級學生學習的情況,採取靈活多樣的方法進行教學,強調以音樂為本、注重情感體驗,在注重審美體驗的同時加強學生的基礎樂理知識的學習。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是溝通學生與音樂的橋樑。教學中要正確處理自己和學生的關係,提倡民主教學,使學生的心情愉快、想象力豐富,使學生以充滿自信的態度迎接每一次的學習。

七、教學進度

周 次 內 容 課時 備註

1 表演《採菱》,聆聽《採茶舞曲》,編創與活動 2

2 表演《柳樹姑娘》,聆聽《漁光曲》,《洪湖水,浪打浪》,編創與活動 2

3 聆聽、表演《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編創與活動 2

4 編創與活動,聆聽《歌唱祖國》,編創與活動 2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學工作計劃 篇15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四年級大多數學生喜歡上音樂課,但是不喜歡學習樂理知識,誤認為音樂課就是唱歌課。還有的同學討厭教師教譜,多數學生雖然對歌唱發聲、節奏、律動、樂器演奏、音高聽辨、節奏與旋律的排列有初步的理解。但是對音樂的樂理知識缺乏正確的認識,學習樂理知識的積極性不高。因此,本期可多鼓勵他們參與音樂課堂實踐活動,以此來培養他們對音樂理論學習的興趣。

二、教材內容

本冊教學內容分為知識與技能、聆聽、演唱三部分,其中:

知識與技能內容包括:變拍子 前倚音 3/8拍 6/8拍 薩克斯管

聆聽內容包括:合唱《山童》 合唱《飛來的花瓣》 器樂曲《森林的歌聲》 管絃樂《雷鳴電閃波爾卡》 合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獨唱《雨花石》 管絃樂《晨景》 古箏獨奏《漁舟唱晚》 薩克斯管獨奏《回家》 管絃樂、獨唱《可愛的家》 管絃樂《打字機》 鋼琴獨奏《土耳其進行曲》 管絃樂《春節序曲》 管絃樂《乘雪橇》

演唱內容包括:齊唱《校園的早晨》 齊唱《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 齊唱《花蛤蟆》 領唱、齊唱《小青蛙,你唱吧》 齊唱、合唱《送別》 齊唱、合唱《我怎樣長的》 齊唱《清晨》 合唱《晚風》 齊唱《外婆的澎湖灣》 齊唱《牧場上的家》 齊唱《卡普里島》 齊唱、合唱《蘋果豐收》 合唱《平安夜》 合唱《鈴兒響叮噹》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八三、八六拍子及其強弱規律和指揮圖式、認識變拍子、倚音下滑音。

2.能力目標:學生通過學習歌曲,學會用正確的口形,呼吸及連音、斷音的演唱方法演唱,學會二部合唱,做到聲部間的和諧,均衡,看得懂簡單的指揮手勢。通過欣賞,瞭解幾種常見的演奏形式,培養學生對音樂的速度,力度,節奏、節拍、音色、音區的感知能力,培養他們的音樂想象力和聯想能力。認識瞭解音樂家格里格、肖邦、黃自。通過樂器的訓練,讓學生學會正確的演奏姿勢與方法,培養一定的齊奏、合奏及伴奏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音樂教學,突出其學科的特點,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色教育中,啟迪智慧,培養合作意識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全面發展的新人。

4.質量目標:通過學習能掌握教材規定的簡單的樂理知識和音樂技能,掌握簡單的視譜能力,能夠完整的演唱歌曲。

四、教學重點

1.在氣息的控制下,力求做到聲音位置的統一。

2.認識八三、八六拍子及其強弱規律和指揮圖式、認識變拍子、倚音下滑音。

3.視唱在C 、G、F調號上的自然大、小調音階,中國傳統五聲調式音式。

五、教學難點

1.在擴展音域中,謹慎地擴展低聲區音域在二聲部合唱中,力求做到咬字,吐字的連貫流暢,音色的豐滿,圓潤,聲部的和諧統一。

2.學習弱起節奏和不完全小節的唱法。

六、教學改革的初步設想

1、教改專題:如何培養國小四年級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2、方法措施

(1)以音樂的美感來陶冶學生,感染學生

(2)創造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培養兒童學習音樂的興趣。

(3)注重個性發展,建立平等互動的師生關係

法國大文豪雨果説:“開啟人類智慧的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把是數學,一把是文學,一把是音樂。”國小低年級的音樂教學是整個音樂教育的基礎。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針對低年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因材施教,還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提高個人音樂素養,讓更多更新穎的教學方法走進課堂,讓四十分鐘更加有聲有色,這樣才能使學生對音樂課產生濃厚的興趣。

七、實施計劃的具體措施

1.合理安排時間進行音樂欣賞,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愛好,開拓學生的視野,並瞭解一些音樂知識。

2.指導學生學習正確的坐姿、唱姿,以及合理的發聲練習曲;注重學生的音樂綜合技能、技巧、知識訓練,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歌唱。

3.在教學中指導學生了解歌曲的情緒,並能用正確的情緒來演唱不同的歌曲。

4.每節唱歌課給學生三分之一的時間練習,教師正確處理、引導。

5.利用多媒體開展教育活動,使學生參與耳、眼感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課堂生活,開拓音樂視野。

6.通過律動以及集體舞的訓練,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樂感,加強學生的全面素質。

7.在綜合課、唱歌課、欣賞課、器樂課、歌舞唱遊課中滲透德育,深化教育改革。

8.以素質教育為本,不斷提高音樂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並落實於教學,充分發揮音樂課益智、促體、輔德的功能。

八、教學進度

周次 教學內容 備 注

第1周 第1課:知識與技能變拍子聆聽《山童》演唱《校園的早晨》

第2周第1課:聆聽《飛來的花瓣》

演唱《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

第3周 第2課:知識與技能前倚音聆聽《森林的歌聲》演唱《花蛤蟆》

第4周 第2課:知識與技能3/8拍 聆聽《雷鳴電閃波爾卡》演唱《小青蛙,你唱吧》

第5周 第3課:聆聽《歌唱二小放牛郎》 演唱《送別》

第6周 國慶放假

第7周 第3課: 聆聽《雨花石》演唱《我怎樣長大》

第8周 第4課:聆聽《晨景》古箏獨奏《漁舟唱晚》演唱《清晨》合唱《晚風》

第9周 第4課:知識與技能6/8拍 聆聽《漁舟唱晚》演唱《晚風》

第10周第5課:知識與技能薩克斯管聆聽《回家》演唱 《外婆的澎湖灣》

第11周第5課:聆聽《可愛的家》演唱《牧場上的家》

第12周第6課:聆聽《打字機》演唱《卡普里島》

第13周第6課:聆聽《土耳其進行曲》演唱《蘋果豐收》

第14周第7課:聆聽《春節序曲》演唱《平安夜》

第15周第7課:聆聽《乘雪橇》演唱《鈴兒響叮噹》

第16-19周複習

第20周 考核

九、教學內容的課時分配

第1課:知識與技能:變拍子

聆聽:合唱《山童》合唱《飛來的花瓣》

演唱:齊唱《校園的早晨》齊唱《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 2課時

第2課:知識與技能:前倚音 3/8拍

聆聽:器樂曲《森林的歌聲》管絃樂《雷鳴電閃波爾卡》

演唱:齊唱《花蛤蟆》領唱、齊唱《小青蛙,你唱吧》 3課時

第3課:聆聽:合唱《歌唱二小放牛郎》獨唱《雨花石》

演唱:齊唱、合唱《送別》齊唱、合唱《我怎樣長大》3課時

第4課:知識與技能:6/8拍

聆聽:管絃樂《晨景》古箏獨奏《漁舟唱晚》

演唱:齊唱《清晨》合唱《晚風》2課時

第5課:知識與技能:薩克斯管

聆聽:薩克斯管獨奏《回家》管絃樂、獨唱《可愛的家》

演唱:齊唱《外婆的澎湖灣》齊唱《牧場上的家》2課時

第6課:聆聽:管絃樂《打字機》鋼琴獨奏《土耳其進行曲》

演唱:齊唱《卡普里島》齊唱、合唱《蘋果豐收》2 課時

第7課:聆聽:管絃樂《春節序曲》管絃樂《乘雪橇》

演唱:合唱《平安夜》合唱《鈴兒響叮噹》3課時

十、教學活動安排

五週 音樂宮

八週 小小音樂會

十八週春節匯演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學工作計劃 篇16

一、學生情況分析:

我擔任了本年級二班的音樂教學工作,學生基礎薄弱,這個階段我會注重作好以前和今後知識的銜接工作。我會採取多種方式策略,幫助學生自己熟練的應用所學過的知識。並要注意避免學生厭煩枯燥的樂理知識的學習,採取遊戲的方式讓學生邊玩邊學。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分十個單元,教材內容的安排上強調了音樂與大自然、音樂與生活、音樂與人、音樂與動物的聯繫等等,內容豐富多彩,既有民族的、又有外國的,把音樂置身於大文化背景中,以文化主題組織教材。每一單元內容的安排上都具有一定的相關性或聯繫性,各單元之間又注意內容的銜接性或層遞性。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逐步獲得學習音樂必須掌握的淺顯音樂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本冊教材中,增加了許多學生唱的歌曲以及欣賞內容,更不同的是,大大增加了學生創作、表演、動手等活動,為學生的音樂學習創造了一個豐富的資源環境。在"識譜"要求上,開始要求結合鍵盤位置認識音階中的七個音,並試着填唱名、學唱字母譜和編創簡單旋律;在打擊樂的使用上,加大了為歌曲伴奏的力度;在掌握節奏和培養節奏感方面,以趣味化的謎語、遊戲和活動等形式出現,化枯燥為生動,化抽象為通俗,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三、本學期教學目標:

除了歌曲的學習以外,結合音樂作品的欣賞,瞭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如旋律進行的方式、特點和一般的表現意義),以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進入比較深入的欣賞,並要注意避免學生厭煩枯燥的樂理知識的學習。

四、教學重、難點:

1、唱歌是學習一些適合學生演唱的中外優秀歌曲。學生用力度、速度的變化手段表現歌曲情感,能夠獨立、自信地唱歌。

2、實現各課教學目的、既抓住訓練重點,又要有所兼顧,充分發揮每一條練習。

五、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並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七、教學進度表

第2周 複習上學期的內容。 學習《採菱》

第3周 歌曲《柳樹姑娘》 聆聽《漁光曲》

第4周 聆聽《國歌》表演《國歌》 聆聽《歌唱祖國》

第5周 歌曲《愉快的夢》 編創《愉快的夢》

第6周 歌曲 《哦,十分鐘》《大家來唱》編創歌曲聆聽《乒乓變奏曲》

第7周聆聽《旋轉木馬》《陀螺》歌曲《只要媽媽露笑臉》

第8周聆聽大提琴曲《搖籃曲》管絃樂曲《搖籃曲》歌曲《搖籃曲》

第9周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 創編表演《我是少年阿凡提》

第10周 歌曲《小小少年》音樂知識:附點八分音符、歌曲《小機靈的歌》

第11周 聆聽《牧羊姑娘》 表演《小機靈的歌》

第12周聆聽《友誼的回聲》音樂知識:力度記號f p 聆聽《回聲》

第13周歌曲《山谷靜悄悄》表演《山谷靜悄悄》聆聽《羊腸小道》

第14周歌曲《盪鞦韆》表演《盪鞦韆》 聆聽《山童》

第15周 歌曲《小孩世界》編創《小孩世界》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

第16周編創《真善美的小世界》歌曲《堆雪人》聆聽《瞻宮珠簾》

第17周舉辦《我身邊的音樂》活動 聆聽《鈴蘭》

第18-19周 複習

第20 周 考核和學生自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hua/jiaoxue/kz6gw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