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教學工作計劃 >

二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計劃(精選22篇)

二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計劃(精選22篇)

二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計劃 篇1

生長是一個過程,也是一種快樂。在各方面都飛速發展的現今時代,人們的物質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與提高,各行業的競爭也日趨激烈。我們的教育事業要想穩中求進,就要改革、創新、鑽研、探索、積累,希望與挑戰並存,這就要求我們提高教育質量和完善教師自身素質。由上所述,根據課程特點,我制定了本學期個人工作計劃:

二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計劃(精選22篇)

一、工作理念:

工作着是快樂的、幸福的。工作中,一切從同學角度動身,以人為本,尊重差別,使不同的同學得到不同的發展,實現生命化教學。教學中,以兒童的實際生活為基礎,多種方式綜合出現學習內容;寓品德教育於學習活動中,注重體驗和感悟;發揮整體育人功能,以同學直接參與的多樣化的活動為主要出現形式,力爭使同學的學習活動化,活動生活化;注重活動指導,寓評價於活動中,注重個性評價。

二、教育教學方面:

認真做好本職工作,帶着一顆愛心去工作,發揮同學的主體地位,調動同學上課參與的積極性,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

(一)、本課程以兒童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把兒童與自我、兒童與社會、兒童與自然和內容規範四個方面的要求相互聯繫、互相貫通、整體出現在主題單元中,體現綜合性,注重生活性。教學活動內容從課堂擴展到家庭、社區和其兒童生活的其他空間。讓同學在開放的環境中獲得豐富多彩的體驗和個性化的創意與表示,實現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

(二)、教學目標:

1、情感與態度方面的培養:

(1)樂於助人,愛家鄉、愛祖國。

(2)珍愛生命,熱愛自然,熱愛科學。

(3)自信、老實、求上進。

2、行為與習慣方面的培養:

(1)樂於參與有意義的活動。

(2)維護環境,顧惜資源。

3、知識與技能方面的培養:

(1)、掌握一些自身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識和勞動技能。

(2)、使同學初步瞭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見的自然、社會常識。

4、過程與方法方面的培養:

(1)、體驗提出問題、探索問題的過程。

(2)、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探究活動。

(三)、教學措施:

1、在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注意從兒童的生活實際動身,在實際生活中捕獲有教育意義的內容,根據課程規範的各項規定製定教學計劃和教學設計,全面地,整體地實現課程目標,協助兒童展開活動。

2、兒童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知識和能力的發展、經驗的積累是一個連續的過程。通過同學適宜接受的生動活潑的遊戲活動形式,通過同學直接參與活動的方式,實現自我的,主動的教育過程,將道德認識轉化為同學自覺的道德行為教學活動中注意活動之間的連續性,協助兒童獲得相互聯繫的、不時深化的經驗和體驗。

3、教學活動要源於兒童的生活又高於生活,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的生活。從兒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獲有教育價值的課題,開展兒童喜歡的活動,使他們在主動積極的參與中生活得到空虛,情感得到薰陶,品德得到發展,價值判斷得到初步的培養。

4、發明性地使用教材,聯繫當地和兒童的實際,和時的把社會中新的信息、科學技術,新的效果、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時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生動性,提高整個教育的質量。

(四)、教學活動形式:

討論,資料調查,現場調查,情景模擬與角色扮演,操作性、實踐性活動,教學遊戲,觀賞訪問,欣賞,練習,講故事,講授等形式。

(五)、課時佈置:

本學期以20周計算,每週2課時,合計40課時。

具體佈置如下:

第一單元“愉快的校外生活” 4課時

第二單元“我會這樣做” 9課時

第三單元“我愛我的家鄉” 9課時

第四單元“我也會很棒” 9課時

第五單元“大自然探祕” 7課時

複習 2課時

總計: 40課時

三、自身素質的提高:

工作的同時,我會不時提高自身的自身素質和業務水平。

1、加強學習,不時更新知識,追逐教育教學最前沿意識,樹立現代化的育人觀和人才觀,不時更新教育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教學行為、教學手段,擴大知識面,完善知識結構,以適應課改需要。

2、多讀書、多考慮、多實踐。我會抓緊點滴時間學習,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學習專業的知識,讓讀書成為自身生活的一局部,不時空虛自身。同時通過網絡、媒體,開闊眼界,爭取完善自身,創新自身,做到終身學習。

3、多反思、多總結。每節課後進行自我反思,以提高業務素質,從“保守的經驗型”教師轉向“開拓的創新型”教師,同時總結自身教學工作中的成敗,以為今後的工作積累經驗。

4、確立研究課題:如何使同學實現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並進行研究。

新學期剛剛開始,我將腳踏實地,不時進取創新,爭取更大進步,力爭一步步走向勝利。

二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計劃 篇2

一、學生現狀分析:

樹立班集體榮譽感。用科學的方法指導每個人去學習。

二、本學期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知識,並聯系生活實際,認識自己的家鄉與校園,瞭解家鄉與校園,樹立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意識。用模範的行動指導自己的言行。

2、教育學生了解自己的組織(少先隊)。培養學生的榮譽感。

3、引導學生看課文説內容,聯繫實際能説出自己看到的、聽到的一些生活故事。

4、提高學生的思想意識,提高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

三、本學期教學進度:

每課目一課時,複習考試3課時。

四、改進措施及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充分利用電化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教育方法多樣化,發揮骨幹帶頭作用。

二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計劃 篇3

在各方面都飛速發展的現今時代,人們的物質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與提高,各行業的競爭也日趨激烈。我們的教育事業要想穩中求進,就要改革、創新、鑽研、探索、積累,希望與挑戰並存,這就要求我們提高教育質量和完善教師自身素質。由上所述,根據課程特點,我制定了本學期個人的工作計劃:

一、工作理念:

工作着是快樂的、幸福的。工作中,一切從同學角度動身,以人為本,尊重差別,使不同的同學得到不同的發展,實現生命化教學。教學中,以兒童的實際生活為基礎,多種方式綜合出現學習內容;寓品德教育於學習活動中,注重體驗和感悟;發揮整體育人功能,以同學直接參與的多樣化的活動為主要出現形式,力爭使同學的學習活動化,活動生活化;注重活動指導,寓評價於活動中,注重個性評價。

二、教育教學方面:

認真做好本職工作,帶着一顆愛心去工作,發揮同學的主體地位,調動同學上課參與的積極性,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

(一)、本課程以兒童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把兒童與自我、兒童與社會、兒童與自然和內容規範四個方面的要求相互聯繫、互相貫通、整體出現在主題單元中,體現綜合性,注重生活性。教學活動內容從課堂擴展到家庭、社區和其兒童生活的其他空間。讓同學在開放的環境中獲得豐富多彩的體驗和個性化的創意與表示,實現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

(二)、教學目標:

1、情感與態度方面的培養:

(1)樂於助人,愛家鄉、愛祖國。

(2)珍愛生命,熱愛自然,熱愛科學。

(3)自信、老實、求上進。

2、行為與習慣方面的培養:

(1)樂於參與有意義的活動。

(2)維護環境,顧惜資源。

3、知識與技能方面的培養:

(1)、掌握一些自身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識和勞動技能。

(2)、使同學初步瞭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見的自然、社會常識。

4、過程與方法方面的培養:

(1)、體驗提出問題、探索問題的過程。

(2)、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探究活動。

(三)、教學措施:

1、在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注意從兒童的生活實際動身,在實際生活中捕獲有教育意義的內容,根據課程規範的各項規定製定教學計劃和教學設計,全面地,整體地實現課程目標,協助兒童展開活動。

2、兒童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知識和能力的發展、經驗的積累是一個連續的過程。通過同學適宜接受的生動活潑的遊戲活動形式,通過同學直接參與活動的方式,實現自我的,主動的教育過程,將道德認識轉化為同學自覺的道德行為教學活動中注意活動之間的連續性,協助兒童獲得相互聯繫的、不時深化的經驗和體驗。

3、教學活動要源於兒童的生活又高於生活,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的生活。從兒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獲有教育價值的課題,開展兒童喜歡的活動,使他們在主動積極的參與中生活得到空虛,情感得到薰陶,品德得到發展,價值判斷得到初步的培養。

4、發明性地使用教材,聯繫當地和兒童的實際,和時的把社會中新的信息、科學技術,新的效果、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時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生動性,提高整個教育的質量。

(四)、教學活動形式:

討論,資料調查,現場調查,情景模擬與角色扮演,操作性、實踐性活動,教學遊戲,觀賞訪問,欣賞,練習,講故事,講授等形式。

(五)、課時佈置:

本學期以20周計算,每週2課時,合計40課時。

具體佈置如下:

第一單元“愉快的校外生活”4課時

第二單元“我會這樣做”9課時

第三單元“我愛我的家鄉”9課時

第四單元“我也會很棒”9課時

第五單元“大自然探祕”7課時

複習2課時

總計:40課時

三、自身素質的提高:

工作的同時,我會不時提高自身的自身素質和業務水平。

1、加強學習,不時更新知識,追逐教育教學最前沿意識,樹立現代化的育人觀和人才觀,不時更新教育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教學行為、教學手段,擴大知識面,完善知識結構,以適應課改需要。

2、多讀書、多考慮、多實踐。我會抓緊點滴時間學習,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學習專業的知識,讓讀書成為自身生活的一局部,不時空虛自身。同時通過網絡、媒體,開闊眼界,爭取完善自身,創新自身,做到終身學習。

3、多反思、多總結。每節課後進行自我反思,以提高業務素質,從“保守的經驗型”教師轉向“開拓的創新型”教師,同時總結自身教學工作中的成敗,以為今後的工作積累經驗。

4、確立研究課題:如何使同學實現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並進行研究。

新學期剛剛開始,我將腳踏實地,不時進取創新,爭取更大進步,力爭一步步走向勝利。

二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計劃 篇4

一、教材內容分析

本冊教材共5個單元,其中包括4個長單元和1個短單元。根據國小二年級兒童心理髮展特點,從兒童經過一年級的過渡,逐漸開始在更大的生活空間裏裏嘗試獨立生活的需要出發,設計主題單元。在每個單元的編排和組織上,教材不強求體系的結構性和完備性,而是遵循兒童生活自身的邏輯。從兒童生活出發,以時間推進過程中兒童自已感知的生活“邏輯”為線索,選擇指導的重心,設計主題單元。同時,本冊教材還試圖以社會技能、探究過程和方法的指導作為編寫的暗線。

這五個單元覆蓋了學校、家庭、社區、家鄉等兒童主要的生活空間,並向祖國、世界延伸,在教學主題上分別側重愉快積極(長大真好)、負責任有愛心(我們生活的地方、家在自然中)、動腦筋有創意(可愛的班級、我和大師交朋友)的生活主題教育,並同時進行其他生活主題教育。

二、學期教學目標

態度和情感:能以積極的態度參與班級的美化活動,努力運動會上為自己的班級爭光,能對自己在運動會上的表現做出合理的評價。感受到為班級爭光給自己帶來的樂趣。樂欣賞班級中同學的優點。為同學的良好表現而驕傲。能積極參與班級報的製作,在交流班級報的過程中感受生活在班級中的快樂。喜歡大自然,感受自然界動、植物的生命性,培養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敬畏之情,體會與同伴合作所帶來的快樂,感受自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有初步的生態意識。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喜受自己的業餘生活,對未來有美好的願望並有為此努力的決心。體會生活的樂趣,能用積極健康的心態投入每一天的生活。培養願意參加社區活動的情感,熱愛社區、尊敬社區工作人員。認識到整潔衞生的生活環境對人們生活的重要性。與鄰里文明相處,願意做社區的文明使者。培養對家鄉的自豪感和由衷熱愛之情。

行為和習慣:養成動腦筋、勤奮、專注、鍥而不捨、留心生活的良好學習習慣。認真負責地完成班級中的美化工作,保持教室的整潔美觀,能夠天天鍛鍊,在運動會等集體活動中和同學相互合作,共同為班級爭光。能及時發現並學會欣賞同學的優點,對人有禮貌。經常和班級同學交流自己的學習和生活,與同學一起分享班級生活的快樂。養成參加户外活動的習慣,積極參與各種和同伴合作的學習活動,能遵守各項環保規則,愛護花草樹木和動物。能有自己的業餘生活,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會關心家人的身體、工作及生活習慣,節約用錢,合理花錢,能對自己的成長過程進行初步的整理,並在生活中注意積累。能夠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幫助美化社區。能夠遵守各項環保規則和文明公約,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和與鄰里文明相處的生活習慣。在嘗試從各種途徑蒐集資料的過程中,培養關心家篆、關注家鄉變化的習慣。

過程和方法:嘗試通過多種途徑(如新華書店、圖書館,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用計算機網絡)搜尋資料,並進行簡單的整理、歸納;會用講故事、辯論等多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積極體驗提出問題、探究問題的過程,並在老師的幫助下總結提升經驗。積極參與美化班級、運動會、採訪小明星、製作班級報等一系列活動,在觀察、交流、相互評價、共同製作的體驗活動中,學會探究的方法,養成探究的習慣,悟出在班級中快樂生活的道理。在積極參與學習活動過程中,掌握科學探究、保護生態環境和用自己的行動美化家園的具體方法,會正確使用簡單的工具。通過社區生活交流,發現,體味社區人員提供的服務。在蒐集、整理與社區衞生、文明有關的資料過程中,學習做社區文明使者的方法。通過各種方法、途徑瞭解家鄉,發現家鄉的變化,並在介紹自己家鄉及其變化中,學習用各種形式、方法表達對家鄉的熱愛。

知識和技能:知道人類社會發展史上一些作出過重大貢獻的大師和他們的貢獻,掌握與他人合作、交流和分享感受、相法的相關技能。知道美化班級的方法和班級美化給自己帶來快樂;瞭解運動會的報名原則和運動會的前期準備,初步明瞭“集體的事就是大家的事,班級的榮譽裏有每一個人的功勞”。掌握採訪的基本程序和基本禮儀,學會在交流中感受他人的優點;能初步掌握出黑板報的方法,在感受編報的過程中體悟到班級的可愛。認識大自然中的一些動物和植物,瞭解它們的習性和特徵,知道不同季節適合參加的户外活動,認識到大自然、周圍環境和人們之間的密切關係,掌握一些簡單的環保方法。知道生活是豐富多彩的,體會心中有願望的美好感受。瞭解並掌握一些關心、體貼家人的方法,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知道節約金錢,合理花錢,樂意向有困難的人獻出愛心。認識社區環境、社區設施。知道要保持周圍的環境衞生,能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掌握一些簡單的環保方法。學會蒐集、整理與社區文明有關的資料,並能在老師的指導下,製作宣傳卡。瞭解家鄉的主要特產、風景,瞭解家鄉的變化。

三、教學措施

1.以直接學習為主,並逐漸向間接學習過渡的多種學習方式結合

直接學習是《品德與生活》課程不同於其他課程的主要學習方式,也是國小低段兒童主要的學習方式。本套教材在活動型教學設計中,強化以“感受—體驗—表現”為主線的體悟式學習,和以“觀察—假設—分析—發現”為主線的探究式學習兩種直接學習方式,並在這兩種主導的直接學習模式下,將講授、遊戲、實驗、討論和分析、角色扮演、美工活動、動手製作、講故事等多種學習形式結合其中,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使兒童能在豐富、積極的學習中感受生活、學會生活。

2.在生活背景和情感體驗支撐下滲透規範教育

教材不將規範作為兒童必須遵守的、加外給兒童的條條框框,而試圖以兒童對一定生活原型中規範所具價值的充分感受,幫助兒童意識到具體的規範是人們制定出來的、為人們更好生活服務的。通過這種真實生活背景和情感體驗的支撐,引發兒童內心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與規範意識,並自覺地接受規範制約,使規範真正成為指導兒童行為的一貫準則。

3.引導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每個兒童的個性都是獨特的、彌足珍貴的。教材通過活動設計提供的選擇性和評價中對學生個性化創意與表現的認同,鼓勵學生在自己獨特的生活體驗基礎上感受生活,以自己喜歡的表達方式參與活動、創造生活,從而為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與發展提供廣泛的支持。

4.支持隨機進入教學

隨機進入教學是本套教材提供的一種重要的教學指導策略。一方面,與教材的非線性呈現方式相呼應,有關教學指導是伴隨非線性的學習過程介入的。與此同時,在教材設計的活動框架指導下所展開的教學活動具有生成性的特點,要求教師隨時根據學生活動演進和學習需要的情況,調整教學指導。

5.以活動型教學為主要特徵的過程導向設計

為切實地引導活動型教學的開展,教材設計改變了傳統教材編寫中以教師的“教”組織教學過程的設計思路,消解以“預成的學習結果”為核心的教材組織模式下課文加練習的刻板結構,將活動型教學中學生的活動過程作為設計的主要依據。因此,教材試圖從學生的學習行為出發組織主題單元,促進自主活動,在學習活動的漸次展開中,引導教師重點關注學生學習過程是呈未分狀態的整體學習狀態和學習需要,使學生能在活動的不斷演進過程中實現原來被課程目標割裂的“情感態度、行為習慣、知識技能、過程方法”目標的自然統整。

四、教學研究課題

1.教學資源的開發

本冊各主題單元均選擇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師生具體真實地參與的活動題材,為師生在活動中進行二次開發留有空間。如瞭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回顧自己的成長曆程,關心自己的班級,關注自己身邊的大自然等等,教材中選擇設計了基礎的活動程序框架,具有開放的特點,從而使教材僅是師生開展活動的指導,教師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應考慮將施中具體而微的自然、人文資源和經濟、文化背景,以及師生的經驗和興趣等等都納入課程資源體系,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2.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活動和體悟學習

根據新的課程標準,教學中不是從傳統德育的規範體系或德目體系展開學習內容,而是着眼於兒童現實活的整體性,從學生生活原型出發,將從生活中分離出的,分散在《自然》、《常識》、《品德》及《勞動》等學科中零碎而離散的知識、規範、技能“還原”,重新融入兒童生活之中,有機整合為學習主題。因此,教學過程中,不是以教師為中心的直接講授和知識學習,而是以兒童為中心的自主活動和體悟學習,教師是活動的支持者、組織和啟發者。

五、教學時間安排

根據本次課程改革新教學計劃的規定,義務教育二年級每週《品德與生活》2課時,全學期以20周計,除去複習考試時間,實際教學時間擬安排17周,計34課時。具體分配如下:

第一單元7課時

第二單元8課時

第三單元8課時

第四單元7課時

第五單元4課時

二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計劃 篇5

一、學生現狀分析:

樹立班集體榮譽感。用科學的方法指導每個人去學習。

二、本學期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知識,並聯系生活實際,認識自己的家鄉與校園,瞭解家鄉與校園,樹立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意識。用模範的行動指導自己的言行。

2、教育學生了解自己的組織(少先隊)。培養學生的榮譽感。

3、引導學生看課文説內容,聯繫實際能説出自己看到的、聽到的一些生活故事。

4、提高學生的思想意識,提高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

三、本學期教學進度:

每課目一課時,複習考試3課時。

四、改進措施及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充分利用電化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教育方法多樣化,發揮骨幹帶頭作用。

3、讓學生多看、多説。培養學生動腦習慣。課外多蒐集有關愛祖國,保衞祖國的的事例,用事實來教育學生。

4、經常向其他老師學習,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

5、採用學生為主體的方法,課堂上讓學生多講多討論,從而讓學生在討論中提高辨別能力。

五、教學業務學習及有關的教學活動安排:

1、認真學習教學大綱、教育理論,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

2、積極參加上級各部門或教研組的各種教研活動,掌握新的教育動向。

3、組織學生收聽電視新聞,瞭解國家大事,樹立熱愛祖國的思想。參加一些社會活動,用生活中的事例教育學生。在實踐中提高學生的思想和能力。

二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教材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xx大提出的“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要求,充分體現《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等有關文件精神,以《全日制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實驗稿)》為根本依據。

二、教材分析:

《思想品德》九年級(全一冊)教材共分四單元十課,設計了28個框。從總的設計思路來看,第一單元“承擔責任服務社會”開門見山,讓學生在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社會關係的基礎上,感悟對自己、對家庭、對集體、對社會所應負的責任,增強責任意識,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

第二單元“瞭解祖國愛我中華”,從作為一箇中國公民所應負的社會責任和肩負的使命這一邏輯角度與第一單元相承接,引導學生從自己的實際生活出發,瞭解我們偉大祖國的基本國情、基本國策、博大精深的文化和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增進對社會主義祖國的熱愛之情。

從大的邏輯來看,第三單元“融入社會肩負使命”也是從責任與使命這一角度切入的。如果説第二單元主要是從宏觀的角度進行概略性的描繪,第三單元則從政治生活、經濟生活與文化生活三個維度作具體的介紹,幫助學生了解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有關內容,以利於學生更好地參與社會生活。

第四單元“滿懷希望迎接明天”,從社會與個人兩個角度,引導學生確立共同理想和個人理想,併為之艱苦奮鬥、有所作為,把個人的前途命運與祖國的前途命運自覺地結合起來。這樣,全書四個單元貫穿“責任與使命”這一核心價值觀,凸顯“承擔社會責 迎接希望明天”這一主題。

三、教學要求 :

第一、以人為本、以學生髮展為本。

突出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面向全體

學生,發揮學生的個性特徵。

第二、平等互動的師生關係。

充滿激情地營造一種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並在這種良好的氛圍中展現出自己的教學風采。通過師生之間的思維互動、情感互動、心靈互動,實現了師生在知識與能力的共同發展。:第三、學生積極主動、自主探究的學習。

在教學中,要特別關注學生在認知過程中的體驗、感悟,啟迪學生思維,讓學生在積極主動、自主探究的學習中有機地整合新課程改革所提出的“三維一體”的教學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有機統一。

第四、 努力踐行。

思想品德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思想品德情感、意識的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都離不開實踐。因此,思想品德課強調與社會生活、學生生活的緊密聯繫,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校、家庭和社區的實踐活動,在活動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提倡參與、體驗、討論、探究等多種學習方式,促進學生能力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新教材較大幅度地增加了實踐教學。在教學時間安排中,至少要有20%的課時,用於開展學生課堂活動和相關的實踐活動,做到知行統一。

四、教材的主題和重點:

九年級教材的主題是“責任與使命”,即重點探討個人與國家和社會的關係。

五、教學措施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積極性,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樹立為學生的終身服務的教學思想;

2、採用互動式教學,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活躍課堂,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教師的角色是學生學習的夥伴,主要任務是完成引導和點撥任務。教師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做學習的主人

3、紮實基礎、突出重點,培養學生堅強意志,能夠堅持學習。

4、充分運用新課程理念,加強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注重教學的過程和方法,知識和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三維目標的落實。

六,教學安排與方法:

教學進度安排:每框安排一課時。(教學內容過多的適當延長為二課時,第一遍教學一定要紮實)要增強教育的針對性、有效性和時代感,必須改進教學方法,採用啟發式、討論式、探究式、自主式等方法進行教學。

教學方法應該符合以下要求。

第一、能使學生主動參與。要創造一種良好的氣氛,使學生積極參與。

第二、鼓勵學生勇於探索。把課堂上的師生交往,看作是師生對知識共同探索的過程,視作為知識再發展、再創造的過程。

第三,有利於學生勤於動手。學生在動手中求知、求情、求發展。

第四,促使學生善於反思。 自我反思;交互反思──通過別人的評價來認識自己。 第五,能讓學生樂於合作 資源共享,情感共鳴,互幫互學,合作分工。為了達到以上要求,要努力做到以下“五要”。

一要重視情境創設。能讓學生在具體活動中得到體驗,求得發展。

二要學會活化教材。能拓寬教材的探索空間;挖掘教材的個性內涵;還原教材的生活本色。 三要善於和諧教學。

四要發揮學生作用。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突出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五要運用教學媒體。努力應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教學,努力實現教學手段的現代化。

二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計劃 篇7

一、教學指導思想

以學校和本教研組工作計劃為指南,加強全組教師教育教學理論學習,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全面落實教學常規,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尤其是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二、教學工作目標和任務:

根據現代教育精神突出“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學習”的育人要求和“學會關心”到21世紀教育主體,引導學生確立“尊重、關愛、責任”的基本價值目標,引導學生珍惜國中生活,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珍愛生命,正確、客觀地認識自己,主動把握自我、發展自我。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做一個自尊自信的人,注重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對其學生的思想素質進行昇華,讓他們學會做人,做到做知法、守法、用法,並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

教學難點:

教會學生自主學習,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和做人的方法,學生優良品質的培養,引導學生珍惜國中生活,學做生活的主人。

三、教情和學情分析

針對學生的年齡和學習特點,在教學中,教師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閲讀習慣、積累習慣、遷移習慣,切實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養。在教學中,教師充分發揮示範作用,指導學生把字寫規範、寫美觀,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教師還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在讀書中多識字,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積累習慣。設計貼近學生的生活,容易觸動學生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進入情境,進行體驗,展開想象,自由表達。

七年級學生共有264人,教材跟以前的完全是兩碼事,既是對我的挑戰也是學生的新起點,我們都有一定的學習積極性。據瞭解學生的生源還算比較好不,只要教師嚴格要求學生、轉變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法,就能使學生儘快進入學習狀態。但也要注意有一部分學生在國小就不認真學習,成績較差,也希望能通過一些激勵和創設跟他們米密切相關並喜歡的話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大部分學生已經自覺地養成了自覺學習的習慣,但突出存在的以下問題:

1、學生的認真做題的習慣有待提高。

2、學生分析、理解題意的能力較差。

四、具體工作和措施:

(一)全面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1、本學期要繼續深入學習、仔細研討新課程標準;認真鑽研新教材,研究教法,把握好新教材的廣度、深度和難度。組織好新教材、新課程標準的學習研討會,鼓勵本組教師積極開設公開課和開展各項教改實驗。

2、做好教情學情的調查,及時調整教與學。把“備學生”作為最重要的內容加以考慮。本組每位教師要深入瞭解學生的基本情況,進一步培養好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認真落實教學常規,發揮集體優勢

1、增強備課組凝聚力,發揮人才優勢,每節課都做到集體備課,三課一評,三課一議,統一教學進度,實施資源共享。切實落實以學生為主導的啟發式教學,積極探索課堂結構改革,倡導合作式、發現式、討論式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形成優良的學習習慣,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加強備課組內聽課評課制度,每人每學期備課組內公開課不少於一次,加強組內評課的深度,使青年教師儘快站穩講台,早日成長為教學骨幹。

3、貫徹落實教學常規,把握好教學的五個重要環節。認真把好練習關,精心選擇練習題;做好練習題的批改、講評;做好課後輔導。

4、加強尖子生的培養和後進生的轉化工作,防止學生學習上的分化。

(三)努力提高教學效率,提高教學質量

1、抓好政治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教學,使知識系統化、網絡化,牢固打好基礎。

2、課堂教學要重視和實現師生互動,課堂氣氛活躍,教學中要注重滲透德育教育。

3、教學中要注重:

(1)強化思維過程,努力提高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

(2)增強實踐意識、重視探究和應用;

(3)倡導主動學習,營造自主探索和應用:教師要善於從教材實際和社會生活中提出問題,開設研究性課題,讓學生自主學習討論交流,在解決問題中激發興趣、樹立信心,培養鑽研精神,提高表達能力和交流能力;

(4)注重教學研究,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5)、抓好政治小論文的培訓,積極開展政治小論文競賽活動。

(6)、指導幫助學生掌握中學的學習習慣和科學學習方法。

二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計劃 篇8

一、指導思想

按照學校的教學工作計劃要求,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契機,以現代教育理念為依據,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適應現代教育發展要求,從根本上轉變教學觀念,學習邱學華老師的嘗試教學法,以“先讓學生試一試”為指導,以“先練後講”為操作模式,培養學生的嘗試精神、探索精神和創新精神,全面落實自主學習方案,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堅持德育教研,以心理健康教育為重點,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

二、基本情況分析

1、學生情況

本學期我擔任八年級的思想品德教學工作,學生大部分基礎比較差,理解能力有待加強,上課時都有表達的勇氣,但是表達不到重點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特別是做題時主觀題的回答總是回答不到重點,但是作為一個負責的老師,不只是把好學生教得更好,而是更應把潛能生給教好,好學生誰都會教。我大致列出基本目標是:使全體同學都能樹立明確的學習目的,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

2、教材分析

第一單元:《相親相愛一家人》本單元分為兩課內容,分別是《愛在屋檐下》和《我與父母交朋友》,其中的知識點有:瞭解家庭關係的確立、現代家庭的主要類型,懂得子女與父母的關係不可選擇,撫養和教育子女是父母的道德和義務,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孝敬父母體現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這一單元的設立主要教育學生體會父母為撫養自己付出的辛勞,應該儘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學會與父母溝通,正確認識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和教育,客服逆反心理,與父母做朋友,做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第二單元:《師友結伴同行》的內容有:《同儕攜手共進》和《老師伴我成長》,處在青春期的青少年,至少面臨三方面的壓力和挑戰,其身體正在急劇發育,他們需要大量能量,容易過度興奮;學習上的任務重,面對激烈的競爭,他們的心理壓力比較大;隨着年齡的增長,他們渴望對外面的社會有的瞭解,人際關係逐漸增多,各種各樣的信息也紛至沓來。這就需要青少年學會處理人際關係,好的人際關係可以促進學生知識技能的增長,可以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還能促進個人的成長。本單元就以此為主題,立足學生的主要交往領域------學校的人際交往,比較全面的分析了中學生人際交往中存在的問題,以便促進學生的心理髮展、情感發展、道德發展和交往意識與能力的提升。

第三單元:《我們的朋友遍天下》有兩課內容,分別是《多元文化“地球村”》和《網絡交往新空間》,本單元引領學生從家庭、學校交往擴展到社會交往,隨着對外開放的日益擴大、國際交往的日益頻繁、交通和通訊工具的日益先進,我們的交往對象和就交往空間不斷擴大,如何領略不同國家、民族豐富多彩的文化,享受健康文明、積極有益的網絡交往,成為學生面對的課題。本單元的學習,對於培養學生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開闊視野與友好交往,具有重要意義,並培養學生的歷史眼光、時代眼光、世界眼光。

第四單元:《交往藝術新思維》內容比較多,[本站]有《友好交往禮為先》《合作競爭求雙贏》《心有他人天地寬》和《誠信做人到永遠》,本單元所講的各種道德,是人的寶貴精神財富,即與人們認識自己、戰勝挫折、變得堅強、加強修養密切相關,又與人們約束自己自覺遵守法律、積極參與社會生活、做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有着密切的關係。在學生的社會化過程中,學會與人交往是必不可缺的一項內容,其中形成良好的品德是根本。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將進一步理解和把握如何懂禮貌、講禮貌,如何與人合作、勇於合作,如何平等待人、心繫他人,如何誠信做人等內容。

三、教學目標

1、思想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突出“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學習”的育人要求,根據對課程標準的整體把握,確定以“尊重、關愛、責任”為整個國中階段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價值目標。

2、知識目標

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以及綜合性學習創設使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激發多角度的去思考問題。

3、成績目標:爭取期中檢測時學生能全部合格。

四、方法措施

1、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

2、認真鑽研教材,備好,上好每一節課,向45分鐘要質量。

3、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

4、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5、加強學生的基礎知識的練習,做好作業、單元測試及講評工作。

五、周計劃安排

周次  時間  內容

1  8.15-21  第一課第一框《我知我家》

2  8.22-28  《我愛我家》和《難報三春暉》

3  8.29-9.4  複習、測試第一課

4  9.5-11  第二課《我與父母交朋友》

5  9.12-18  第三課《同儕攜手共進》

6  9.19-25  複習、測試第二課、三課

7  9.26-10.2  第四課《老師伴我成長》

8  10.3-9  複習、測試第四課

9  10.10-16  第五課《多元文化地球村》

10  10.17-23  複習1---5課

11  10.24-30  期會考試

12  10.31-11.6  第六課《網絡交往新空間》

13  11.7-13  第七課《友好交往禮為先》

14  11.14-20  複習、測試第六、七課

15  11.21-27  第八課《合作競爭求雙贏》

16  11.28-12.4  第九課《心有他人天地寬》

17  12.5-11  複習、測試第九、十課

18  12.12-18  第十課《誠信做人到永遠》

19  12.19-25  複習六---十課

20  12.26-1.1  總複習

21  1.2-1.8  期末考試

22  1.9-1.15  放假

二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計劃 篇9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新課改精神,不斷優化課堂教學,以課堂教材改革為核心,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的改革。緊緊圍繞學校教務處工作的具體要求、年級組的具體情況,以新的教育思想和課程理念實施以學校發展為本,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探索有效教學的新模式,向課堂要質量,不斷提升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和課堂的教學效果等。不斷提高語言能力、教學能力,加強大家協同作戰、教學研究的能力;實施綜合性學習,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二、教材分析:

九年級《思想品德》教材把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作為第一單元的主體內容,可以為後面認清基本國情、肩負使命等教學內容打下堅實基礎;第二單元是對第一單元內容的深化,又是學生更好地學習第三單元內容的基礎;第三單元的內容是對第二單元內容的具體化,更好地瞭解第三單元的內容,有利於更深刻地理解第二單元的內容,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是引導學生走向社會、服務社會的基石;第四單元以學生成長中的問題作為全書的落腳點,體現了對學生的關注。(文章轉貼自實用工作文檔欄目)

三、重難點

重點:

1、我的角色,我的責任

2、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3、實施科教興國的發展戰略

4、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5、學會選擇,學會承擔

6、終身學習,持續發展

難點:

1、什麼代價,什麼回報

2、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3、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4、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5、生活的岔路口

四、學生情況分析:

1、九年級學生已進一步懂得了國中學習生活的基本要求和思路,特別是經過每學期幾次大型考試的鍛鍊和磨礪,學生對本門學科的答題規範和答題要領有了一定程度的認識,但是仍不夠細緻和全面,還需要在深度和廣度方面進行進一步的訓練和提高。

2、學生的嚴謹、上進的學風比較缺乏,仍有相當一部分中下游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任務不明確,學習方法不得要領,這就要求教師要在本學期教學中做好轉後遞進工作,縮小兩頭差距,充實中間力量。

3、本學期由於學校統籌安排,所教班級將有進一步調整,應爭取在最短時間內掌握不同學生的詳細情況,使教學工作更有針對性,增強實效性。

五、主要任務和要求

1、關注常態教學,向每一節課要質量。

認真分析新課程實施情況,學習先進。加強對新課程實施的反思,對新課程推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專題研究,積極撰寫論文,提高實施新課程的水平。積極參加政治學科青年教師的教學競賽活動,充分利用每一次外出聽課機會,努力提升業務水平。

2、做好備課、上課、作業、輔導、評價等環節的工作。要制定好改進教學五環節的具體要求。重視學法研究,分層教學,分層指導。堅持每週至少一次的集體備課活動,要落實內容、地點、人員等。

3、 處理國中畢業所面臨的問題。

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遠大的理想,學會正確處理、釋放面對的升學壓力,以積極的、自信的狀態去迎接即將到來的挑戰。

4、通過探討個人與國家、社會的關係,在瞭解基本國情、基本國策的基礎上,進一步瞭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增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的使命感,認識到應承擔的社會責任,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立志報效祖國。旨在結合學生的親身體驗,培養學生愛國、愛黨的情感,培養學生艱苦奮鬥和開拓創新精神。

六、改進教學的措施及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強化質量意識,優化課堂教學結構,積極發揮集體智慧,打好團體戰。本學科要做到“統一要求、統一備課、統一進度、統一考查”。着力提高課堂效率,向45分鐘要質量;要面向全體學生,不歧視任何一個學生;課堂上做到精講多練,課後認真做好培優補差工作。

2、強情感教學,多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發現學生思想問題,進行正確的幫助、指導,培養良好的師生關係,提高學生學習本門學科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3、加強集體備課和教學研究,學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共同進步。加強理論學習,深入研究新課程理念,新課程標準和新課程方法,跟上時代步伐,並把所學及時融入日常課堂教學。

4、繼續實行分層教學法,抓兩頭、促中間,促進教學質量的大面積提高。

5、強化對學生認知和記憶知識能力的訓練和提高,加強學法指導,繼續培養和提高學生規範答題,嚴謹求實、勤奮競爭的學習意識和氛圍。

七、教學進度附教學進度計劃表:

第一週 我對誰負責 誰對我負責、不言代價與回報

第二週 承擔關愛集體的責任、承擔對社會的責任

第三週 做一個負責人的公民、第一單元複習

第四周 我們的社會主義國家、黨的基本路線

第五週 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

第六週 計劃生育與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第七週 實施科教興國的發展戰略、燦爛的中華文化

第八週 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第二單元複習

第九周 人民當家作主的法治國家、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第十週 依法參與政治生活、單元複習與隨堂練習

第十一週 單元複習與隨堂練習

第十二週 造福人民的經濟制度

第十三週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學會合理消費

第十四周 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燦爛的文明之花

第__周 第三單元練習、我們的共同理想

第十六週 艱苦奮鬥 開拓創新、正確對待理想和現實

第十七週 理智面對學習壓力、未來道路我選擇

第十八週 擁抱美好未來、第四單元練習

第十九周 期末複習一、二單元

第二十週 期末複習三、四單元

二十一週開始 期末複習

二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計劃 篇10

一、教材分析:本冊教材共分五個單元:

第一單元《我學習,我快樂》,本單元體現了《全日制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中“珍惜時間,學習合理安排時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獨立完成學習任務,不抄襲,不舞弊”等內容而設置的。人的一生是學習的一生。學習是人類進步和發展的基礎,是每一個人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幫助孩子從小樹立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國小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而實際生活中,中年級的孩子對學習的重要性的認識還不到位,不深刻,自控能力比較弱,缺乏科學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二單元《家庭因我更美麗》,本單元體現了《全日制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中“瞭解有關安全的常識,有初步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和自救的能力”設置的。讓學生學習料理自己的生活,儘量少給父母添麻煩;關心家庭生活,願意分擔家務,有一定的責任感。知道在家庭中要講道德,家庭成員中要相互溝通、平等對待,能正確處理自己和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

第三單元《共享友愛陽光》,本單元體現了《全日制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中“感受與同學間的友愛之情,學會和心理學平等相處、互相幫助,體會真誠相待,相互理解、講信用的可貴”等方面的內容。在今日社會,學會與他人共處併合作也是現代人的一種基本素質。對於兒童而言,學校和班級是他們最重要的活動場所,與同學平等相處、互相關愛就成為他們相互學習,形成優良個性品質的最佳平台,對他們的心理髮展與健康成長,以及將來順利地走向社會,融入社會,都具有特殊的意義。

第四單元《謝謝你,家鄉的勞動者》,本單元體現了《全日制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中“觀察周圍不同行業的勞動者,感受他們的勞動給從們生活帶來的方便,尊重並感謝他們,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瞭解家鄉的優秀人物,向他們學習”等內容標準。取材於學生社區生活,力求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和興趣,觀察和訪問生活在身邊不同行業的勞動者,通過對他們工作和勞動時間、過程、成果等的瞭解,懂得勞動創造財富,勞動維繫人們的生活的道理。

第五單元《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本單元體現了《全日制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中“知道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瞭解不同民族的生活習慣與風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增進民族團結”等內容的要求。我國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風土人情,有着不同的民族文化。在偉大祖國這個多民族統一的大家庭裏56個民族脣齒相依、親如手足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團結。

二、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教學內容課時安排

1準備周1

2時光老人對我説2

3我有一把金鑰匙2

4今天我進步了嗎2

5媽媽,你放心吧2

6我愛我的家人2

7我們共同面對2

8大家都是好朋友2

9你的心情我理解2

10有愛是相同的2

11為了友誼,我們共同努力2

12清晨,誰在為我們忙碌2

13家鄉的打工族2

14行行出狀元2

15“小蜜蜂”在行動2

166個民族是一家2

17多彩的民族風情2

18民族團結一家親2

二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計劃 篇11

絕大部分學生能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思想上積極要求上進,班上班風好,學風好.但也有個別學生,組織紀律渙散,上課時能勉強遵守課堂紀律,課餘時間就不能自覺了,本學期得對他們進行自律教育。

教材分析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本課程根據中高年級學生社會生活範圍不斷擴大的實際、認識瞭解社會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主線,將品德、行為規範和法制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國情歷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環境教育等有機地融合,引導學生通過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社會環境、社會活動的社會關係的交互作用,不斷豐富和發展自己的經驗、情感、能力、知識,加深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並在此基礎上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基本的道德觀、價值觀和初步的道德判別能力,為他們成長為具備參與現代社會生活能力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

教學要求:

總要求: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情感態度價值觀

1、珍愛生命,熱愛生活,養成自尊自主、樂觀向上、熱愛科學、熱愛勞動、勤儉節約的態度。

2、在生活中養成文明禮貌、誠實守信、友愛寬容、公平公正、熱愛集體、團結合作、有責任心的品質。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觀念和規則意識。

4、熱愛祖國、珍視祖國的歷史、文化傳統。尊重不同國家和人民的文化差異,初步具有開放的國際意識。

5、關愛自然,感激大自然對人類的哺育,初步形成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能力:

1、能夠初步認識自我,控制和調整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護自救的本領。養成良好的生活和行為習慣。

2、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見解,能夠傾聽他人的意見,能夠與他人平等地交流與合作,學習民主參與集體生活。

3、學習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認識、分析社會事物和現象,嘗試合理地、有創意地探究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習對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問題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評價。

4、學習蒐集、整理、分析和運用社會信息,能夠運用簡單的學習工具探索和説明問題。 知識

1、初步瞭解兒童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初步理解個體與羣體的互動關係。瞭解一些社會組織機構和社會規則,初步懂得規則、法律對於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

2、初步瞭解生產、消費活動與人們生活的關係。知道科學技術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影響。

3、瞭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識,理解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簡單瞭解當今人類社會面臨的一些共同問題。

4、知道在中國長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優良傳統。初步知道影響中國發展的重大歷史事件。初步瞭解新中國成立和祖國建設的偉大成就。

5、知道世界歷史發展的一些重要知識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知道社會生活中不同羣體、民族、國家之間和睦相處的重要意義。

具體措施: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改變過去偏重知識學習,忽略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的教學觀念,通過多種教學活動,掌握必備的知識。

2、善於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

3、創設學習情境,靈活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

4、充實教學內容,從教科書擴展到學生的整個生活空間,把教學內容與本地區實際有機結合起來,同時關注社會新的發展和變化,增進課程內容的現實性和親近感。

5、拓展教學空間,不侷限於學校和課堂,創設條件儘可能向社會延伸。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體驗社會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二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計劃 篇12

一、學生情況分析:

六年級學生已經面臨着畢業,他們大部分活潑聰明,有禮貌,尊敬師長,遵守紀律,熱愛集體,熱愛學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作業能認真及時地完成。但由於大多數學生勞動觀念不強,不知道珍惜勞動成果,同學之間斤斤計較,部分學生自制力較差,課上東張西望,注意力不集中,有幾位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上得過且過,不懂得珍惜時間,更沒有刻苦學習的精神,因此,學習成績很不理想。本學期我們將以勤儉、禮貌、遵紀守法、誠實守信、自尊自愛等為教育重點,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加強思想教育。進一步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提高思想認識,培養學生德、智、體、勞全面的發展,使每個學生能健康、生動、活潑的成長,現制定教學計劃如下:

二、教學內容

第一課至第四課為學校生活中的道德規範,第五課至第八課為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規範,第九課至十三課為國家民族生活中的道德規範。

三、教學目標

第一課至第四課:懂得在學校生活,首要的一條道德規範就是必須熱愛學校、班級集體。要尊敬老師,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要與同學團結友愛,熱愛科學,勤奮好學,勇於創新。

第五課至第八課:懂得遵守社會公德的重要性。自覺遵守社會公德,知道注意公共安全是有公德心的表現,是遵守社會公德的基本要求之一。懂得保護環境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第九課至第十三課:懂得沒有祖國的興旺發達,也就沒有個人的前途和幸福。知道鄧小平是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引導全國人民建設有中國物色的社會主義。知道中國革命的勝利和興旺發達離不開各民族的團結。能做到和不同民族的人們友好相處,不説不利於民族團結的話,不做有損民族團結的事。知道戰爭給人類帶來災難,和平是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主動關心國內外大事。為發展與各國人民的友誼,維護世界和平做力所能及的事。

四、教學措施:

(一) 備課環節;

備好課,是思品課堂教學優化的前提條件,因此,要認真鑽研教材,根據課文的主旨教師要去補充一些學習材料,學文名理,落實到行動上,同時,還要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在講解課文時,要找準出發點和落腳點。

(二)上課環節:

1、對於國小六年級的學生來説,他們已有了一定邏輯思維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讓學生先預習課文,理觀點,談出自己的不同意見,在相互探討的同時,達到共事,有理論上落實於行動上。

2、在教學語言上,力求凝練簡潔,啟發學生去讀、思、説、辯,倡導學生自主、合作的形式,提倡學生在瞭解內容的基礎上,圍繞重點,通過教師指點,展開討論和交流,鼓勵學生髮表獨立見解。

3、注意及時反饋,圍繞課後練習題進行判斷辨析,強化導行,啟發學生聯繫實際,深化認識。

4、要重視課後實踐活動,教師要有計劃組織學生開展社會調查,參觀訪問,社區服務,力求活動精心設計,講求實效。

五、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週 第一課 我是學校的小主人

第二週 第二課 尊敬老師

第三週 第四課 真正的友誼

第四周 第五課 熱愛科學 勤奮學習

第五週 單元小結

第六週 第五課 講公德 守秩序

第七週 第六課 注意公共安全

第八週 第七課 保護公共財物

第九周 第八課 保護環境 人人有責

第十週 單元小結

第十一週 第九課 國家興亡 匹夫有責

第十二週 第十課 改革開放 國強民富

第十三週 第十一課 祖國要統一

第十四周 第十二課 民族團結一家人

第十五週 第十三課 我們愛和平

第十六週 單元小結

第十七週 實踐活動

第十八---二十週 複習

二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計劃 篇13

一、全冊教學分析

本冊教材根據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的規定,兒童年齡與生活的實際,以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精神編寫的,它力求突破知識單一的傳統教學模式,注重促進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只是在相互關聯中得到發展,以較好的落實三維目標。

全冊共分為四個單元,第一單元《我們生活在一個地球村》,意在使兒童瞭解地球的基本知識,熟悉世界海陸分佈等情況,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重要性,瞭解中國的面積、行政區劃、地理位置,讓學生知道各國在經濟上互通有無的重要性,正確對待互聯網。第二單元《地球生病了》,使學生有意識地關心和愛護人類共同的生存環境,學習一些常見自然災害中的自救知識,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重要,增強學生自覺主動保護物種的意識和情感,幫助學生逐漸養成節約和合理使用自然資源的良好習慣。第三單元《世界問題還不少》,使學生懂得和平的重要意義和價值,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正確對待科學技術,初步瞭解聯合國的性質和宗旨以及重要作用等。第四單元《新的生活就要開始了》,意在使學生能夠逐步學會確定自己的生活和學習目標,並據此獨立安排自己的生活,發展他們的自主性和獨立性,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2、在唱歌教學中,採用聽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完整的欣賞樂曲,合理的安排範唱,首先根據歌曲的難易程度決定範唱的次數和時機,

在一般情況下,第一次範唱可以放在分析歌曲之後,這時學生對歌曲有了初步的瞭解,教師有表情的為學生進行範唱有助於學生理解音樂,另外在處理歌曲時,教師也可以為學生再範唱,用來幫助學生進一步受到啟發達到更好的學習歌曲的目的。

二、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直面並審視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學會確定自己的生活和學習目標,學會獨立。

2、以現實生活中的經驗話題,逐步向學生打開成人生活的大門,在參與和探索中成長。

3、從各個不同方面和角度展示社會的多樣性,把兒童培養為優秀文化的一代新人。

4、向學生展示新的自然觀,使學生愛護環境,保護地球。

三、學生基本情況:

本年級有學生有66人,其中男生33人,女生33人,他們雖來自不同的學區,但短短的時間內便相處得十分融洽,他們聰明伶俐,而又天真可愛,上課遵守紀律,又能積極發言,大多數學生書寫工整認真。學習習慣十分好。個別同學也有表現得不太令人滿意的地方,我相信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這部分學生也會盡快趕上來的。

四、提高質量措施:

1、教法與時俱進,適應學生的實際,以及新課改的需要。

2、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使課內與課外有機的結合起來。

3、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

4、經常開展與課堂有關的活動。

5、強調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全冊教學進度安排表:

第一單元 我們生活在一個地球村 第1周至第3周

第二單元 地球生病了 第4周至第6周

第三單元 世界問題還不少 第7周至第12周

第四單元 新的生活就要開始了 第13周至第18周

第二學期品德與社會科單元教學計劃

單 元 第一單元我們生活在一個地球村

課 題 1、可愛的地球 2、從世界看中國 3、我們互通有無 4、網絡連接你我他

二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計劃 篇14

一、學生分析:

八年的學生經過了一學年的新教材學習,掌握了一定的與學生日常生活比較密切的心理品質知識和一些法律常識,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他們比較自覺認真地學習。一學年下來,特別是學生的閲讀能力、分析問題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八年政治上冊的教材的內容,全書共有四單元、十課書。

1、第一單元是相親相愛一家人。這一單元有兩個內容,一是愛在屋檐下,二是我與父母交朋友。這單元的內容主要是講述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是青少年成長的搖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對孩子的成長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學會同家長溝通,處理好與家長的關係,對青少年來説是十分必要的。

2、第二單元是師友結伴同行。這一單元的內容有兩個,一是同儕攜手共進。二是老師伴我成長。這一單元的內容是關於在學校人際交往中,我們同老師,與同學交往出現的相關問題。

3、第三單元我們的朋友遍天下。本單元的內容兩個,一是多元文化“地球村”,二是網絡交往新空間。這單元的教育屬於未來教育,可以培養我們面向未來的開闊視野和開闊胸襟。

4、第四單元交往藝術新思維。這一單元的內容有四個,一是友好交往禮為先,二是競爭合作求雙贏,三是心有他人天地寬,四是誠信做人到永遠。中學生要融入社會,瞭解現現代社會的交際方式,注意自身的言談舉止,學會展示自己,就要學會交往。

三、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要求中學生在家庭中要學會與父母交流,溝通,體會家長的辛苦,孝敬父母和長輩,處理好同父母的關係。

2、我們要正確處理學校內的人際關係,養成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在學校這個具體情境中與人流暢在交流,溝通,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3、從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入手,最終掌握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民友好交往,同時樹立強烈的忙亂自豪感。同時讓我們瞭解網絡交往,學會自我保護,過健康的網絡生活。

4、進一步理解和把握如何友好交往、如何合作竟爭、如何關心他人、如何誠信做人等等。

四、教學重點

1、在家庭中父母對子女的關愛和教育,子女與父母交往溝通能力的培養,作為子女要孝敬父母。

2、與友同行的內容,明確朋友的含義和意義,交友的方法和人際溝通的藝術。

3、網絡生活的雙面性,瞭解網絡既有很多優勢,但網絡也會帶來很多傷害,網絡環境複雜,容易對中學生帶來傷害。

4、平等競爭,換位思考,與人為善,平等尊重你我他,誠信守則,誠信的智慧。

五、教學難點:

1、代溝和逆反心理的產生和危害,家庭關係的確立。

2、正確面對青春期男女之間的交往,正視男女之間交往的現象,理智地把握青春,作出負責的選擇,在交往中學會保護自己。

3、自覺遵守網絡規則,樹立自我保護意識,為維護健康網絡環境儘自己應盡的義務。

4、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寬容他人,悦納自己。

六、教學措施:

1、認真鑽研課程標準,熟悉教材,通過聽課等方法吸取經驗,把握每節課學生互動的內容,讓學生真正動起來,

2、課堂上注意調控,讓大多數學生都有機會參與發言,發表見解,教師從中點拔,。

3、指導學生做好課前的收集資料和圖片的準備,養成積累知識、做筆記的良好學習習慣,課堂上多讓學生髮言,培養學生的口頭表述能力。

七、教研活動:

1、積極參加教育局和學校的科組活動。

2、按教導處的要求互相聽課,取他人之長,補已之短。

3、不斷提高身素質和業務水平,學會製作多煤體課件。

4、注意總結、積累資料,爭取寫一編高質量的教學論文。

二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計劃 篇15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科書以專題組織單元,設計了4個專題,圍繞專題以整合的方式安排了4組教學內容(可參看目錄)。它們依次是:親情樹下我成長;成長的搖籃;交往是堂必修課;安全伴我行.每個專題的內涵都比較豐富,為學生知識和能力、方法和習慣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和提高提供了廣闊的平台。教材內容貼近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特點,藴涵教育價值。

本冊共有13篇課文,分4個單元。第一單元分為三部分“家庭萬花筒”“父母我特別的朋友”“我是文明家庭一分子”。單元以小詩“傾訴的聲音”導入,讓學生通過讀詩體味其意境,然後以老照片,時空隧道等方式讓學生感受親情。第二單元由三部分組成,前兩課圍繞“我以母校為榮”展開教學活動,最後一課以“母校以我為榮”展開教學活動,兩層意思之間含有因果和遞進關係。第三單元也分為三部分,單元以社會交往的圖片和散文引入,希望學生通過圖意的理解和散文的體味對本單元的設計有個總體的把握。最後一單元分四部分,從四方面“居家安全、用電安全、交通安全、户外活動安全”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讓學生知通過活動學習一些安全知識,並使自己的自救、自護能力得到提高。

二、學情分析:

家庭是每個孩子成長的港灣,歡樂的源泉;每個孩子的成長都離不開學校教育;每個孩子的成長離不開與父母、老師、同學以及與他人的交往;每個孩子的成長道路上充滿誘惑,甚至危險,生活中許多不經意的小事是正深刻地影響和改變着人們的工作、生活等一切方面。甚至危險。幫助學生學會生活,使之真正為孩子的學習生活及成長服務,正成為國小品德教育的當務之急。

我們的班級是一個大集體,在與孩子們接觸中有了不少的瞭解,我發現他們有的覺得自己生活在幸福的家庭,對父母、老師有一顆感恩的心,有的孩子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在家中不聽父母的話,不尊重父母和老師的辛勤勞動。在校也不是個文明學生,有一點兒小事就斤斤計較,沒有一顆寬容的心。有的孩子安全防範意識較強,能時刻注意安全,也有的孩子們安全意識淡薄,對它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知之甚少。因此,全面瞭解它,正確利用它,既是我們的目標,也是孩子自身的需要。

三、教學目標:

1.感受、體驗家人對自己的親情,承繼傳統的家庭美德關愛家人.試着與父母相互瞭解,主動溝通,架設起溝通的橋樑,成為特殊的朋友.承擔起創建我是文明家庭一分子”的重任,培養良好的家庭生活生活習慣,共同建設幸福的家.

2.珍惜國小學習生活,體會到個人的成長是和學校老師的辛勤培養以及同學的真誠的幫助分不開的.在校園中經歷的歡樂和傷心都是必不可少的生命成長曆程.感受體驗真誠的師愛,珍惜同學友情.激發熱愛學校熱愛班級體的集體榮譽感.熱愛和尊重老師,能體會到老師工作的辛勞,理解老師的勞動.熱愛母校,增強民主參與學校管理,爭做學校小主人和學校共榮辱的責任心和自豪感.

3.體會誠信、寬容、互幫互助在社會交往中的意義,激發學生進一步瞭解誠信、寬容、互幫互助的價值.主動把誠信寬容互幫互助應用在自己日常的社會交往中.

4.感受生命的可貴、安全的重要,樹立安全意識.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有一種負責的態度,並願意做一個維護安全的有心人.

四、教學策略與措施:

伴隨着新課程改革的整體推進,《品德與社會》也承載着新理念步入了課堂,迴歸到學生真實的生活世界中來。教學中我,讓孩子們在實踐中體驗,在交流中感悟,在對話中引導行為。並將家長、教師請進課堂,共同參與學習交流,充分利用家長、教師已有的知識經驗這一鮮活的載體來引導學生點擊精彩世界,享受健康的生活。

1、關注“今天”,在生活中立德。

國家新課程改革專家組組長成尚榮在《讓兒童的道德生命自由成長》一書中説,“孩子們的名字既叫明天,又叫今天。孩子們的明天應當是美好的,孩子們的今天也應該是幸福的。”竭誠為少年兒童的成長服務是品德課程的重要任務。因此,對兒童的教育必須從其發展的現實和需要出發,始終用兒童的思維教育兒童,用兒童的方式引導兒童,使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都體現出對兒童的尊重、理解和關注。如課前調查、體驗,通過多方觀點的碰撞,呈現真實的生活世界,讓孩子在真實的生活場景中學習道德。

2、主體參與,在體驗中收穫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它離不開少年兒童的主體參與。教學中力圖走進兒童世界,採用兒童樂於和適於接受的的方式,幫助他們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課堂上我引導他們體驗、提高興趣,引導他們在與師長的平等對話中進一步感受,從而學會正確對待生活,享受健康的生活。這些內容和形式都貼近兒童的生活,使兒童樂於參與,在參與中體驗,在體驗中收穫。

3、對話交流,在碰撞中生成

新課程的理念認為教學不再是教師教,學生學的過程,而是師生相互交往,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師應該有一種“對話”的意識,要讓對話走進我們的課堂。對話式教學策略主要強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以平等的身份出現,就其本質而言,是交往的過程,是對話的活動。所以在整個教學中,老師始終是一個組織者,合作者,參與者,促進者,引導者,適時的提出問題,邀請家長參與互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需要和熱情,調動了學生的認知和經驗、情感和體驗。在這樣的自由的對話中,學生的各種想法有效地碰撞,產生新的思維火花。當然,教師也是對話的捲入者,在對話的過程中,或引發互動,或啟發激勵,或總結提升,或表明看法,進行價值引導,通過學生與學生、學生與師長的互動、交流,使每一個人的心靈世界產生強烈的共鳴,實現在對話中傾聽,在傾聽中碰撞,在碰撞中領悟。

4、開發資源,在文化中育德。

德育呼喚文化視野,生活是個文化磁場,開發品德的課程資源從廣義上説就是實施德育的文化浸潤。課程資源不僅是教材,還是生活。不僅是器物或藝術,還有人的行為方式等等。教師必須充分開發、利用各種課程資源,以期課程目標的實現。在教學中,如何統一學生、教師、家長三方的觀點,是兒童實現合理網絡生活的重要環節。將家長、教師等請進課堂,讓他們的思想及行為方式對少年兒童產生影響,增進了課程的現實性和親近感,使課程、學生、家長、老師有機地融為一體,共同發展。社會文化的浸染,使課堂教學充滿生命力,同時也賦予教材以現實的生命力,產生了超出預設的“溢出效應”。

要讓孩子真正過上有道德的生活,要使《品德與社會》課程真正為少年兒童的生活服務,那麼我們就不能僅僅滿足於課堂之內、滿足於師生之間,而要把我們的視野投向更為廣闊的兒童生活,要開發多方資源,調動各方力量,架設起學校、家庭、社會溝通的立交橋,讓道德在每一座橋樑上都能暢通無阻,使每個孩子真正過上和諧的道德生活。

五、教學進度:

日期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9月

家庭萬花筒

父母我特殊的朋友

我是文明家庭一分子

1、瞭解家庭模式變遷的歷程,知道忠孝節義是傳統家庭所倡導的美德,

2、繼承傳統家庭的美德,有效地發揚於現代家庭生活中。

3、知道家庭的穩定關係到社會的穩定,明確自己在家庭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4、瞭解父母與自己在生活方式思想觀念等方面的差異,學習和父母溝通的方式。學會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

10月

難忘的校園生活

園丁讚歌

我為母校添光彩

1、學習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蹟,激發熱愛和尊重老師的思想感情。

2、通過採訪身邊的老師、設計和參與教師節活動,增進師生情感,理解和尊重老師,尊重老師的勞動。

3瞭解母校的歷史,通過問卷調查、主題隊會等形式,加深對校園文化的理解,增強學生以校為榮的集體榮譽感。

4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展研究性學習,製作母校宣傳冊,想新生家長進行宣傳。

11月

誠信真可貴

退一步海闊天空

讓我們同行

1、知道什麼樣的行為是誠信、寬容,什麼樣的行為體現了互幫互助。

2、明白社會交往中誠信的價值、寬容的重要、互幫互助的意義。

3、在日常交往中,學着誠信、寬容,能辨別在怎樣的情況下應該對他人伸出援助之手。

12月

我是小小安全員

小心“電老虎”

紅綠燈

遇到危險我不怕

1、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在發現安全隱患時,能及時地提醒家長注意,做到防患於未然。

2、知道居家安全、用電安全、交通安全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瞭解生活中常見的安全隱患,並學會一些自護、自救的方法。

3、知道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現的危害少年兒童的事例,學會正確對待生活中的問題。

二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計劃 篇16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新課改精神,不斷優化課堂教學,以課堂教材改革為核心,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的改革。緊緊圍繞學校教務處工作的具體要求、年級組的具體情況,以新的教育思想和課程理念實施以學校發展為本,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探索有效教學的新模式,向課堂要質量,不斷提升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和課堂的教學效果等。不斷提高語言能力、教學能力,加強大家協同作戰、教學研究的能力;實施綜合性學習,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二、教材分析

九年級《思想品德》教材把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作為第一單元的主體內容,可以為後面認清基本國情、肩負使命等教學內容打下堅實基礎;第二單元是對第一單元內容的深化,又是學生更好地學習第三單元內容的基礎;第三單元的內容是對第二單元內容的具體化,更好地瞭解第三單元的內容,有利於更深刻地理解第二單元的內容,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是引導學生走向社會、服務社會的基石;第四單元以學生成長中的問題作為全書的落腳點,體現了對學生的關注。

三、重難點

重點:

1、我的角色,我的責任

2、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3、實施科教興國的發展戰略

4、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5、學會選擇,學會承擔

6、終身學習,持續發展

難點:

1、什麼代價,什麼回報

2、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3、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4、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5、生活的岔路口

四、學生情況分析

1、九年級學生已進一步懂得了國中學習生活的基本要求和思路,特別是經過每學期幾次大型考試的鍛鍊和磨礪,學生對本門學科的答題規範和答題要領有了一定程度的認識,但是仍不夠細緻和全面,還需要在深度和廣度方面進行進一步的訓練和提高。

2、學生的嚴謹、上進的學風比較缺乏,仍有相當一部分中下游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任務不明確,學習方法不得要領,這就要求教師要在本學期教學中做好轉後遞進工作,縮小兩頭差距,充實中間力量。

3、本學期由於學校統籌安排,所教班級將有進一步調整,應爭取在最短時間內掌握不同學生的詳細情況,使教學工作更有針對性,增強實效性。

五、主要任務和要求

1、關注常態教學,向每一節課要質量。

認真分析新課程實施情況,學習先進。加強對新課程實施的反思,對新課程推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專題研究,積極撰寫論文,提高實施新課程的水平。積極參加政治學科青年教師的教學競賽活動,充分利用每一次外出聽課機會,努力提升業務水平。

2、做好備課、上課、作業、輔導、評價等環節的工作。要制定好改進教學五環節的具體要求。重視學法研究,分層教學,分層指導。堅持每週至少一次的集體備課活動,要落實內容、地點、人員等。

3、處理國中畢業所面臨的問題。

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遠大的理想,學會正確處理、釋放面對的升學壓力,以積極的、自信的狀態去迎接即將到來的'挑戰。

4、通過探討個人與國家、社會的關係,在瞭解基本國情、基本國策的基礎上,進一步瞭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增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的使命感,認識到應承擔的社會責任,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立志報效祖國。旨在結合學生的親身體驗,培養學生愛國、愛黨的情感,培養學生艱苦奮鬥和開拓創新精神。

六、改進教學的措施及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強化質量意識,優化課堂教學結構,積極發揮集體智慧,打好團體戰。本學科要做到“統一要求、統一備課、統一進度、統一考查”。着力提高課堂效率,向45分鐘要質量;要面向全體學生,不歧視任何一個學生;課堂上做到精講多練,課後認真做好培優補差工作。

2、強情感教學,多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發現學生思想問題,進行正確的幫助、指導,培養良好的師生關係,提高學生學習本門學科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3、加強集體備課和教學研究,學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共同進步。加強理論學習,深入研究新課程理念,新課程標準和新課程方法,跟上時代步伐,並把所學及時融入日常課堂教學。

4、繼續實行分層教學法,抓兩頭、促中間,促進教學質量的大面積提高。

5、強化對學生認知和記憶知識能力的訓練和提高,加強學法指導,繼續培養和提高學生規範答題,嚴謹求實、勤奮競爭的學習意識和氛圍。

二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計劃 篇17

本學期我擔任八年級政治課教學。新學期開始,為切實有效地搞好教學工作,順利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特將本學期的教學工作計劃制定如下:

一.任務

八年級下冊思想品德教材

二.教材分析

八年級下冊政治教材共計10課,分4個單元,基礎內容較少,需要學生認真掌握。其中也列舉了相關案例,大部分是與學生日常生活接近的,起到導入的作用,個別部分也有起到總結作用,在這個從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循環中,能夠使學生掌握一般規律的基礎知識,又能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案例中去,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由於這冊教材涉及到有關法律方面的內容,再加上學生接觸面比較狹窄,課本又列舉了相關鏈接知識,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量,有助於更好地學習政治。

三.學生現狀分析

三年一班學生女同學愛學上進,但部分男同學雖很聰明,但不愛學習,對於政治這門學科,基礎知識及書寫方面對他們來説就是弱項,這還有待於採取恰當的方法去解決。二班學生總的來説比較穩定,學習態度及氛圍都比較好,學以致用恰恰是他們的弱點,這就需要讓他們知道政治這門學科不單需要記憶一些基礎知識,還需要靈活應用,來解決一些實際案例中存在的問題。由於我對這兩個班級的學生不是十分了解,這需要在今後的教學、生活與日常交往中,進一步瞭解、分析、及時發現,採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對症下藥,以便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這才是真正的意義所在。

四.目標

1.掌握基礎知識,達到漢字書寫規範,理解基礎知識的內涵。

2.學以致用,分析具體案例,進一步理解政治這門學科的意義。

3.通過學習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做一個有用於社會的人。

五.教學方法及措施

1.樹立正確的教學觀,以培養人為目的,為人師表,寓教於樂,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2.按上級及學校的要求,認真備課。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知識、備教法,做到心中有書,熟練掌握教材,努力選擇適合學生特點的最佳教學方法。

3.認真上好每一節課,講課時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抓住關鍵,精講多練,及時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訓練,提高起綜合運用能力,同時進行思想教育,使學生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養成良好的道德觀念。

4.搞好學生課前預習,讓學生提前對課文有大體的瞭解,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做到課堂有練習、課後有作業,並且當堂的知識當堂消化,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搞好課前、課中兩個提問;做好課堂、單元、月考、期中、期末測驗的準備及分析總結工作。

5.認真做好後進生的工作。以鼓勵為主,不輕易批評。幫助學生分析原因,建立自信心,並結合授課因材施教,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與策略,提高其學習興趣。

6.虛心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

以上就是我本學期的政治學科教學工作計劃,還需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及時發現問題,以不斷充實完善,還請各位領導多提寶貴意見。

二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計劃 篇18

思想品德新課程充分考慮九年級學生的認知基礎、身心特點和所面臨的實際問題,教學內容按照課程標準要求總體設計,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本教材有機地結合了國情、心理、道德、和法律等內容,為學生認識社會、理解社會,將有一定的幫助。

一、教材目標

本教材分四個單元,四個單元都是有內在聯繫的:它將引導學生在認清國情的基礎上,需要從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加強建設;面對當代的國際競爭,必須維護民族團結,高揚民主精神,以應對激烈的國際競爭;懂得國家的命運與個人的前途息息相關,每一個熱血青年都應該樹立崇高理想,立報國之志;肩負自己應承擔的歷史使命,增強社會責任感,愛崗敬業,甘於奉獻。

二、教材特點

本教材分單元、課、框三個層次呈現,每一個單元圍繞了一個生活主題整合相關內容,每課在課題下設主題詞以提煉本課主題,設導言幫助學生了解所要講的主要內容,起承上啟下作用。可引導學生從身邊或社會中的情景入手,體驗、探究不同的學習主題,激起學生學習興趣,辨別是非對錯,領悟知識。

三、學情分析

九年級的學生基礎不差,有一定的學習積極性,本學期學習有關的知識,理論性比較強,都是國情、國策,學生不好理解和掌握。不容易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了達到教學目的和教學效果。我們要轉變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法,使學生儘快進入學習狀態。但也要注意有一部分學生學習不認真,成績較差,要做好他們的工作。

四、教學方法和手段

1、系統學習,夯實基礎。

開放性試題的特點之一是“題在書外,理在書中”。沒有紮實的基礎知識,沒有對基礎知識融會貫通的理解,就不可能運用知識去解決問題,也就沒有了能力的提高。因此,必須進行系統學習,夯實基礎。一是要教會學生學會看書,“讀懂讀通讀薄”教材。“從整體着眼,從局部入手”,對知識進行全面、詳細的梳理。

首先可從目錄開始,從宏觀上把握好教材知識的基本線索;然後是每一單元、每一課、每一框、每一目,全面、系統、牢固、準確地掌握教材,形成相應的知識體系和網絡,做到“心中有書”,此謂“框架結構法”。

作用:(1)可以節約學生時間;(2)學優生能做到融會貫通,答題時發揮出更佳的水平;(3)學困生能瞭解教材體系,對於提高成績很有效。

2、深入理解,準確記憶。

記憶是掌握基礎知識的基本途徑和方法,是提高能力的前提。當然,記憶的內容應該是《課程標準》規定的教學重點。所謂教學重點是學生形成知識結構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的知識和技能,是聯貫全局、帶動全面的科學重要之點,它對學生的知識結構起着核心作用。

既可以動口讀、背誦,也可以動手寫、練;既可以自己考自己,也可與同學互考、互查、互糾;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是“巧記”的有效方法;根據學生遺忘規律,學生新學的知識剛開始忘得快,因此要及時學習,強化記憶。

做到“不死記,要記死"。此謂“巧記法”。多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轉變教學觀念,不用老方法教新教材,選取多種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引導。

緊扣教材與課標,抓好基礎知識。這一階段我們認為學習時間要長,甚至是全學年的。對知識的處理不能留死角,我們的具體方法是學案式學習,就是幫助學生整理出一份“作業”,即每一課要掌握的知識點,設計成填空題的形式,或簡單的簡答題形式打印出來,每個學生一份,學生在拿到這份“作業”時,非常樂意去做,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説,他們得到了老師給他們準備的一份“半加工食品”。因此他們學習起來就得心應手了。按照學校的統一要求每一節課老師們都進行小測,目的是最後大面積提高教學效果。

4、構建知識網絡,形成整體認知。

每次月考前,用一到兩節課的時間對所學知識進行整合、化零為整,讓學生弄明白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繫,為下一階段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打下良好基礎。切實注意做好與社會熱點的結合。學習中要做好對社會熱點問題的蒐集,根據學習內容進行篩選與分析,這就要求我們平時做有心人,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廣泛蒐集。

蒐集時要注意選取重大的社會熱點;學會對熱點問題進行分類,如經濟類、科技類、政治類、文化類等。首先尋找熱點問題與教材知識的結合點,通過對熱點現象的分析迴歸教材尋找理論依據。應該注意這些結合是多維度的。

5、精心組織考試。

(1)選題精。平時不論哪次考試給學生的試題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題,但我們要把握一個原則,那就是即使再好的題目我們也要對原題進行一定的改變,從不照抄照搬原題。

(2)對每一次的考試尤其是平時的測驗我們都要特別重視。從考試時間到考試形式甚至是學生在考試中的習慣都要做嚴格規範。老師批改、點評。找出答題過程中存在的優點及不足,提高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計劃 篇19

一、新課程規範要求

1、《品德與社會》的內容規範由6個主題構成,即:我在生長、我與家庭、我與學校、我的家鄉(社區)、我是中國人、走近世界。這種主題式框架是各國設計綜合課時常採用的,也被稱為“同心圓擴大”的框架。

2、將學習內容和學習活動融為一體。多樣的教學活動,既將同學的經驗作為學習的基礎,同時也將形成新的經驗作為學習的目標。

3、依照綜合主題的方式出現課程內容。為體現課程的綜合性,有機整合各門課程內容的構建思路,內容規範的各局部和各條均不是依照學科體系和知識點出現的。每一條規範中,都儘可能地體現出知識學習,情感態度和行為能力養成融為一體的課程理念。

4、倡議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的意義。只有根據具體的同學背景、區域、學校特點和條件,將多種學習活動有機結合起來。

5、體現以同學為主體的改革思想。為了更好地體現課程改革的價值取向,內容規範基本上採用了主體表述的方式,並以行為化的表述出現。

二、教材設計思路

1、以兒童與自我、兒童與自然、兒童與社會展開,每一個人都在與自我、自然和社會的互動中謀求生長和發展,自我、自然和社會在每一個人身上交織在一起,形成了密不可分的三對關係。其核心是兒童,偏重與兒童發展的課程設計則關注兒童的身心特徵,設計出的課程符合兒童發展的基本規律,充沛貫徹了兒童設計課程的理念。

2、品德與社會課程所設計的健康平安地生活,積極愉快地生活,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動腦筋、有創意地生活。品德與社會是集思品教育、社會教育、生活教育和科學教育於一身的課程,這四種教育需要在本課程的目標和內容中有明確而具體的反映。健康平安地生活偏重反映了生活教育和科學教育的目標與內容;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偏重反映了社會教育和品德教育的目標與內容;動腦筋、有創意地生活偏重地反映了科學教育的目標與內容。

三、教學理念和建議

(一)全面掌握課程目標:品德與社會課程目標的三個方面是一個有機結合的統一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協助同學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適應和參與社會的能力,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從而整體地實現課程目標。

(二)豐富同學的生活經驗:在教學時要善於調動和利用同學已有的經驗,結合同學實際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一起探究學習主題,不時豐富和發展同學的生活經驗,使同學在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中,形成符合社會規範的價值觀。

(三)引導同學自主學習:兒童是學習的主體,同學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教師創設同學樂於接受的學習情境,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同學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沛的空間。注意引導同學從自身的世界動身,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社會,獲得對世界的真實感受,讓同學在活動中探究,在探究中發現和解決問題,要和時鼓勵同學的各種嘗試和有發明性的考慮,引導同學得出有價值的觀點或結論。

(四)空虛教學內容:本課程的教學內容要注重與語文等學科教學內容的緊密結合,注重與同學生活和社會的聯繫,要把靜態的教學內容和同學豐富多彩的實際生活聯繫起來。教學內容可以從教科書擴展到同學的整個生活空間,包括社會生活中對兒童發展有意義的題材,把教學內容與本地區實際有機聯繫起來;同時關注社會新的發展和變化,和時豐富、空虛課程內容,增進課程內容的實際性和親近感。

(五)拓展教學空間:教學要面向同學的生活實際,加強課程內容與同學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繫,教學空間不侷限於學校和課堂,應創設條件儘可能向社會延伸。為此,鼓勵教師積極地開發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種課程資源,以滿足同學不同學習方式的需要。發明條件讓同學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體驗社會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獲得經驗,逐步提高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

四、教學活動設計

我在生長:1、開展“把各種有趣的一分鐘記錄下來,説説自身的感想”等活動。設計自身的學習時間表。2、結合實例,舉行把最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收入自身的錦囊的活動。3、試着每天把自身的新發現記下來。4、建立自身的學習檔案。

我與家庭:1、觀察和體會日常生活中家長的辛苦勞累,選擇一些自身可以承當的家務勞動,堅持去做。2、學會認識平安標誌,維護自身。3、模擬情境,和同學、老師一起演習生活中遇到過危險時應該怎樣自護自救。看誰反應快,方法多。4、建立自身的平安卡。

我與同學:1、為自身最要好的朋友和最喜歡的朋友設計小卡片,向他表達你的情誼。2、可以講述同學們互相關心的事例和自身的感受。也可以針對同學中常出現的磨擦和牴觸,設置情景,討論解決的方法。3、把你和朋友之間難忘的事情記錄下來,把你們的紀念物收藏起來,讓友情的芳香留在你們的記憶裏。

我的家鄉:1、想方法解開這些謎,找到這些“看不見的手”,瞭解他們是怎樣工作的。2、協助鉛筆和米粒找到“媽媽”,看誰編的故事最有趣,説説找媽媽的感想。3、家鄉的打工者帶着技術、資金回來了,與他們交談,瞭解他們的打算,試着説説你的想法。給在外地打工的親人寫一封信。4、採訪身邊的打工者,寫下自身的採訪記錄。5、尋找身邊的做出了一定成果的人物,瞭解他們的事蹟,自身製作一張“狀元榜”。

我與社會:1、用自身喜歡的方式去了解各民族的飲食習慣和特色食品。2、選擇你喜歡的可行的方式收集資料,瞭解各民族的服飾特點。3、瞭解一些民族的保守節日、特別的慶祝方式和來歷,把收集的資料與大家一起交流。

五、評價的方式和方法

(一)評價方式:本課程採用多主體、開放性的評價,教師可根據具體情況,選用或綜合運用教師評價、同學自我評價、同學相互評價與家長、社會參與評價等方式進行評價。

(二)本課程倡議的評價方法:

1、教師觀察記錄。教師對同學在日常生活中表示出的情感、態度、能力、行為進行觀察,並做記錄。

2、描述性評語。在與同學進行充沛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對同學在一段時間內學習本課程的學習態度、表示等以描述性的語言寫成評語,鼓勵同學鞏固進步,修正缺乏,繼續努力。

3、同學自評。教師引導和協助同學對自身在學習中的表示與效果進行自我評價,以提高自我認識、自我調控的能力。

4、同學互評。同學依據一定的規範互相評價,這種評價可以協助同學逐步養成尊重、理解、欣賞他人的態度,相互促進。

5、作品評價。將同學調查、訪問、收集資料等活動發生的作品進行展示和交流,師生一起進行研討。

6、個案分析。教師針對某一同學學習的特殊狀況進行跟蹤評價,它有助於教師因材施教和個別化教學。

二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計劃 篇20

一、思想品德學科教學指導思想

思想品德教學的組織與實施,應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為導向,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應堅持課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貫徹思想品德教學原則,進行教學改革,提高思想品德教學的實效性;應以思想品德課程標準為依據,遵循國中學生身心發展和思想品德形成與發展的規律。

思想品德教學應結合本省教育的實際情況,結合學校工作的要求,以學生為主體,積極開展教學工作。本科目教學要充分體現思想品德課程性質,能用知識解答學習上的課論問題,又能用所學知識解答生活中的一般現象,同時還要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

二、學生情況簡析

八年級學生對國中思想品德科目的學習有所瞭解,但也只是表面上的認識,還欠缺根本上的正確認識。本屆八年級學生的總體表現不是很好,基礎知識比較薄弱,學習態度還不夠認真。有個別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大部分學生還處於學習本科目的門檻邊緣。隨着難度的加大,學生遇到的困難增多,加上學生對思想品德科目的不重視,難免會在教學中出現許多困難。與其他科目比較,表面上看思想品德容易得分,但要真正取得不錯的成績,卻非常讓學生頭痛。久而久之會打消學生對思想品德科目學習的積極性。所以,思想品德科目教學所面臨的形勢是比較嚴峻的。

三、教學目標與要求

思想品德課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導向,旨在促進國中學生正確思想觀念和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與發展,為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本課程引導和幫助學生達到以下幾個方面的目標。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養成孝敬父母、尊重他人、誠實守信、樂於助人、有責任心、追求公正的品質;形成敢於競爭、善於合作、勇於創新的個性品質。

(二)能力目標:逐步掌握交往與溝通的技能,學習社會公共生活的方法。

(三)知識目標:瞭解我與他人和集體關係的基本知識,認識處理我與他人和集體關係的基本社會規範與道德規範。

通過對每一章節的學習,讓學生都能有所認識與體會,並能正確地運用所掌握的知識,解決身邊的事。同時能夠用知識幫助別人解答所遇到的困難,解答別人的問題,並能在考試中取得滿意的成績。

四、教學方法與措施

學習本冊思想品德必須深刻體會課文中的例子,體會課本中的文字。必須要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在學習解答課本中的思考題時結合自身實際,多思考,多練習,多感悟,多實踐!

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準確把握課程性質,全面落實課程目標;強調與生活實際以及其他課程的聯繫;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優化教學過程;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道德實踐;引導學生學會學習。

五、教材總體分析

八年級上冊的思想品德共有四單元十課,其主要內容講:學會與周圍的人與事物相處,做合格的人。

第一單元講:與家人相處

第二單元講:與老師,同學,朋友相處

第三單元講:與其他更多的人相處

第四單元講:文明交往,做合格的人

本冊教材的學習需要不同學們用心感受身邊的人和事,注意細末之處,體會到來自他人的情感。同時也需要同學們通過一些實踐體會人與人之間,人與周圍環境之間的關係。

二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計劃 篇21

一、指導思想:

根據教學大綱對低年級的最基本要求和初入學兒童的年齡特點,着重對學生進行最基礎的社會公德教育和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深入淺出地寓道德概念和行為習慣要求與於生動活潑的具體形象之中。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小朋友剛剛上學,對學校、老師、同學以及學習都很陌生。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學校這些陌生的事物對於他們都有一種新鮮感,能引起他們強烈的探索欲。在這個過程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學習,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

三、教學目標。

1、瞭解自己的成長過程,感受自己成長的變化。對比幼兒園與學校生活的不同,引導學生適應學校生活。

2、認識同學和老師,願意與他們交往。瞭解學校概況,知道自己的興趣、特長、生長的基本情況,手的作用及保健。關注天氣變化對生活的影響,學會使用簡單的測量工具。

3、尊敬國旗,學會唱國歌。有計劃有目標地安排自己的學校生活。知道規則在學校生活中的作用並自覺遵守。熱愛集體,樂於與他人合作,生活中有自己的創意。

4、瞭解自己家庭成員的構成及他們之間的倫理和血緣關係。形成初步的小主人意識,積極參與家務勞動,感受家庭生活愉快、和諧、健康、向上的氛圍。

5、瞭解元旦和春節的來歷及相關的民俗文化,認識十二生肖,學會區別公曆和農曆。培養學生主動參與、策劃、創意的能力和交往、合作的意識。能認真完成集體交給的任務,充分體驗集體生活的快樂。能夠嘗試一物多用,學會正確使用剪刀等工具。積極參與新年聯歡活動,並體驗節日的快樂。

四、教法設想:

1、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徵、興趣特長和認知水平,有利於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2、改變呆板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觀察、實踐、資料收集、合作交流以及體驗、感悟和反思活動,從而實現其學習方式的多樣化,拓展其學習的時間和空間。

3、寓道德概念和行為要求於生動、活潑的具體形象之中。利用插圖,圖文對照,邊看邊説邊想,幫助學生理解。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充分利用教學用書中的兒歌及小故事穿插於課堂教學中。結合大隊部的各項活動進行教育。

二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計劃 篇22

一、指導思想:

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對學生進行道德品質教育和愛國教育,教會學生怎樣做人,引導學生從小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為習慣。

二、基本情況:

全班共有學生20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5人,他們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受到家人的百般呵護,在各方面都存在不良的行為習慣,對他們的思想進行教育是件不容易的事。為順利完成本期教學任務,特定如下教學計劃。

三、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全書共有五個單元,包括我上學了、上學路上、我的同學和老師、家裏的我、大自然真美麗,每個單元又分為三個主題,其中第四單元有四個主題。

2、教學要求:①知道生活學習中常常會有不順心的事,有困難不要怕;②知道初步的健康常識,養成正確的坐、立、走姿勢和良好的衞生習慣;③學會自己照顧自己,知道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危險,知道最基本的緊急求助和自救辦法;④瞭解天氣、季節變化對生活的影響;⑤感受身邊環境對自己生活的影響。

3、教學重點難點:①培養學生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恆心和毅力;

②培養學生熱愛生命積極向上的情感和態度;

③引導孩子瞭解生活中基本的健康安全常識,引導孩子學會生活,保護自我;

④培養孩子熱愛家鄉的情感,讓學生從小形成關注家鄉,為建設家鄉做好準備;⑤讓學生感受身邊環境對自己生活的影響,能愛護家庭和公共環境衞生,節約用水、電、紙張等資源;

⑥初步養成學生積極上進的生活態度;

⑦使學生從小懂得珍愛生命,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4、教材的編排特點

①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教材內容的主要源泉;

②重視生活情感的陶冶;

③教材面向兒童的整個生活世界,重視地方學校、教師與兒童的創造性。

四、教學措施:

1、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創設寬鬆、和諧、活躍的課堂氛圍;

2、尊重學生的差異,關注邊緣兒童對學生進行開發性的、發展性的、鼓勵性的評價,幫助他們感受成長的愉悦;

3、與學生平等對話,傾聽他們的需要;

4、尊重學生的體驗和判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hua/jiaoxue/jly0m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