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教學工作計劃 >

一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

一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貫徹、落實《音樂課程標準》的精神和各項要求,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為學生終生喜愛音樂、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奠定基礎。

一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

二、學生情況分析

1、基本情況分析:四年級共有5個教學班,各班人數均在60人左右。大部分學生,對音樂課有着濃厚的學習興趣,而且,四年級學生生活範圍和認知領域進一步發展,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增強,對音樂學習的渴求與期望也進一步增強了,但音樂欣賞課還是缺乏耐心的傾聽,學生最喜歡律動與音樂活動,在這兩方面表現非常好,樂譜知識的學習部分學生仍不是很感興趣。

2、雙基情況:五個班的學生情況大同小異,每班大約有20%--25%左右的學生唱歌時,五音不全,模仿能力又比較差。其中主要原因是性格內向,也不敢表現自己,因此在今後在學習中,應加強對這些學生的培養,利用生動活潑、富於藝術魅力的形式,鼓勵他們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以此來激發、培養、發展他們的興趣。對於五音不全的學生,可多鼓勵他們參與用課堂樂器為歌曲伴奏,以此來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

三、教材簡析

1、教材內容:本冊教材分為八個主題單元,即第一單元“林中的鳥聲”;第二單元“綠水江南”;第三單元“五十六朵花”;第四單元“學戲曲”;第五單元“環球採風”;第六單元“中國功夫”;第七單元“小小音樂劇”;第八單元“花的旋律”。每個單元包括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以及學習和了解音樂文化的廣闊天地等內容,這些內容均有機的聯繫。本學期教學內容包括唱歌、欣賞、歌表演、集體舞、活動等。

2、教材綜述:四年級的教材全面繼承了一、二、三年級教材的編寫思路,堅持教育性原則、以學生為本的原則、科學性原則、實踐性原則和綜合性、開放性的原則,隨着學生年齡的增長,教材內容更加豐富,表現形式和活動內容更加多彩,人文性也更強了,裝幀更加美麗漂亮,學生一打開就會愛不釋手。本年級教材仍以單元式的結構呈現,在內容上延續以人文為主題,下兩冊各有八個單元,分別是“林中的鳥聲”“綠水江南”“五十六朵花”“學戲曲”“環球採風”“中國功夫”“小小音樂劇”和“花的旋律”。其中幾個單元是有延續性的,如“東海漁歌”“綠水江南”是錦繡中華的系列單元;“五十六朵花”是民族音樂的系列單元;“環球採風”是世界多元文化的系列單元;“學戲曲”是戲曲、曲藝的系列單元。小小音樂劇《東郭先生》在三年級下冊《蝸牛與黃鸝鳥》的基礎上,第一次以四幕的形式比較完整地出現。教材涉及了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勞動、革命英雄主義、環境保護等方面的道德教育與樂觀向上的情感教育。根據四年級的內容標準,增加了知識和技能的要求,為突出這些知識和技能的要求,在教材中用方框標出,文字簡潔易懂,既可作為學生自學的材料,也可為教師提供參考。

在感受與鑑賞方面:

1.能感受音樂是怎樣表現情緒的,能分辨兩段體歌曲的結構,能分辨不同情緒的音樂。瞭解不同節奏的表現力,節奏表現的特點如表現鳥叫的節奏、火車行進節奏、維吾爾族舞曲的節奏特點等。

2.瞭解樂器的音色,主要以熟悉民族樂器為主,如:阮、嗩吶、竹笛、琵琶、京胡及京劇伴奏樂器(京二胡、小三絃、月琴、鼓板、大鑼、小鑼、鐃鈸等),外國民間樂器馬林巴及電子合成器等。

3.瞭解中外著名作曲家如:李羣、拉威爾等及其代表作品。

在表現方面:

1.在演唱方面,要求在正確呼吸的基礎上,練習均勻地呼吸,掌握正確的吐字咬字,正確地表現歌曲情緒。在齊唱的基礎上唱好合唱,學習四三拍的指揮手勢。

2.在器樂方面,能流暢地演奏幾首樂曲。

在創造性能力培養方面:

1.進一步培養學生蒐集信息和運用信息的能力,能主動地自主學習,在課堂中有創造性的見解,在小組中積極地參與音樂的探索和表演。

2.為一段旋律編配節奏伴奏,參與小小音樂劇的創編與表演等。

在音樂與相關文化方面:

1.能瞭解一些表現江南景色的詩歌、繪畫,初步接觸印度尼西亞、日本、埃及與阿根廷等國家的音樂;瞭解中國的武術和京劇的歷史;繼續瞭解壯族、侗族、維吾爾族和布依族的音樂和風土人情;瞭解讚美花的音樂、花的象徵性意義及一些國家的國花。

2.在教學方法上,應繼續提倡開放的、自主的、探究式、創造性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應鼓勵學生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更廣泛地瞭解音樂,在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開拓音樂的領域,積累更豐富的音樂作品。

3.在欣賞教學中,隨着學生年齡和知識的增長,應逐漸由體態律動的方法轉為加強對音樂要素感知的欣賞方法。特別是對中國的民族音樂,由於中國民族音樂深刻的文化內涵,應提倡詩、畫、樂“三位一體”的欣賞方法,加深對音樂的理解。

四、總的目標及要求

1、用音樂陶冶孩子們的情操,啟迪兒童心靈,讓孩子們熱愛音樂,感受音樂的美,用音樂的節奏、旋律打動孩子們的心通過音樂教學,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與愛好。

2、在學習歌曲的同時進一步學習音樂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3、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4、陶冶情操,進行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

5、培養學生養成觀察生活小事物的習慣,並將它帶到音樂中適當進行歌詞、節奏、舞蹈的創編。

五、具體目標

1、知識目標:

(1)認識延音線,學習四三拍的指揮手勢,並能在歌曲中運用。

(2)認識樂器嗩吶、竹笛,以及京劇的主要伴奏樂器,並瞭解其音色。(3)認識和了解不同的民族生活風俗。

(4)能創編簡單的動作為歌曲伴舞。

(5)通過學習歌曲與欣賞,理解歌曲或樂曲所包含的小知識。

2、能力目標:

(1)學生通過學習歌曲,學會用正確的口形,姿勢和呼吸方法,以及自然圓潤的發聲,清晰的咬字、吐字來有感情地進行歌唱。

(2)通過學習本冊教材,培養學生能創編簡單的舞蹈動作的能力。

(3)通過音樂活動,引起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合作進取的精神,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3、情感目標:通過音樂教學,突出其學科的特點,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樂教育中,啟迪智慧,培養合作意識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全面發展的新人。

4、質量目標: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規定的簡單的音樂技能,掌握認識簡單的樂譜的能力,自創打擊樂,能夠完整的演唱歌曲,創編簡單的舞蹈動作。

六、教學重點

1、繼續提高學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2、進一步引導學生勇於參與各項音樂實踐,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創造能力,合作能力。

七、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時,要適度而不誇張。

2、引導學生髮揮音樂想象時,注意鼓勵學生個人獨立的感受和理解。

3、通過學生自身體驗,培養學生舞蹈的創編能力。

八、教學措施

1、以活動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採用多種教學形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用,從而保證學生音樂學習的可持續性發展。

2、充分做好課前準備。

3、因材施教,課堂多給學生自我表現的機會。

4、根據學校條件設備,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具,努力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5、完成教材任務的同時,為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活動能力,且配合學校社會的中心工作,豐富校園生活,認真組織銅管樂隊進行活動。

九、個人成長計劃

活到老學到老,特別是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教師如果沒有堅實的教育理論和紮實的業務水平,就很難適應今天的教育,特別是音樂這門特殊的藝術學科,是一門技能性較強的學科,因此音樂教師必須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能。原來的專業技能之外,還要逐漸掌握合唱指揮、樂器演奏以及音樂創作等複合的專業技能。因此要樹立終生學習的教育理念。

1、讀書指導思想:積極參與學校的讀書活動,貫徹“思想導致行為,讀書改變命運”的讀書精神。把讀書活動融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當中,促進教學實踐與理論的結合與反思,提高師德素質和自身修養,滿足學校建設學習型組織的需要。

2、個人學習目標:(1)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科研能力和教學能力,提高教育實踐能力,以更加適應國小音樂教育發展的需要。(2)通過學習提高自己業務能力以解決教育教學中的一些難題。併為學校的一些藝術活動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3)提高自身學習的興趣,養成每天學習的習慣。

3、實施策略:(1)根據現有條件和現代教育的要求,制定個人讀書計劃,從讀書的內容到讀書的要求進行切實可行的規劃。(2)認真學習音樂教育學,養成每天練聲、唱歌、的習慣切實鞏固和提高自己的聲樂演唱水平,利用業餘時間繼續學習“基本樂理”和“和聲學”、《合唱指揮》、配器、等專業課程。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3)繼續鑽研各類樂器的演奏方法和演奏技巧,為學校的銅管樂隊壯大和發展打好基礎。(4)以教育專業為主要內容,認真學習《新課標》,同時對教學刊物如《中國小音樂教育》、《等雜誌進行學習和研究,尋求好的教法,以省時、高效地達到新的教學目標。用讀書指導教育教學實踐工作,實踐與所學相互印證,形成自己的成果。在學習過程中記下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寫出摘抄和隨筆,記錄自己點點滴滴的收穫與體會。(5)積極和組內教師相互交流,相互啟發,共同發展。(6)每學期撰寫一篇論文,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和宏觀教育教學改革進行深入的思考、探索和總結。十、教科研課題研究

1、課題名稱:怎樣進行音樂課堂器樂教學

2、與課題相關的理論學習內容:學習《音樂教育心理學》、《音樂課程標準》、《中國小音樂教育》等有關的音樂教育方面的各種資料。

3、操作措施:(1)利用課堂時間提供學生練習、自我表現的機會,激發學生興趣。(2)針對學生實情,進行教授的同時,注意個別學生的潛在因素,發揮學生特長,以個別帶動整體,提高總體水平。(3)根據學生興趣特長,組織開展學校銅管樂隊興趣小組。(4)及時總結、反思,以促進教學。(5)結合上學期寫出課題論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hua/jiaoxue/j9jg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