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教學工作計劃 >

高一歷史教學工作計劃彙編(精選15篇)

高一歷史教學工作計劃彙編(精選15篇)

高一歷史教學工作計劃彙編 篇1

我們常説,科教興國,教育的興衰維繫國家的興衰!根據現在江蘇省的大學聯考要求,歷史學科在大學聯考中同樣有着決定性的作用。因此,我們必須充分發揮團隊精神,既分工又合作,保質保量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為將來的大學聯考打好基礎。

高一歷史教學工作計劃彙編(精選15篇)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教學設計與學生的學習方式整合,使歷史學習成為一個不斷積累歷史知識、不斷加深對歷史和現實的理解過程;成為一個主動參與、學會學習的過程,一個逐漸掌握歷史學習的基本方法的過程。通過歷史學習,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陶冶關愛人類的情操,使學生增強歷史意識,汲取歷史智慧,開闊視野,瞭解中國和世界的發展大勢,增強歷史洞察力和歷史使命感。

一、工作重點及目標

1、全組成員互相關心,互相支持,使我們高一歷史組更加優秀。

2、互相交流進一步研討教材及適合與我們學生的教學方法,努力提高課堂效率。

3、以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入手,提高教學質量

二、情況分析:

1、教材分析:

本學期高一歷史學科採用人教版教材,教學內容是歷史必修2,是經濟專題史,主要反映了人類社會經濟領域發展進程中的重要內容。在人類歷史的忔呂,經濟活動是人類賴以自下而上和發展的基礎,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且它在政治、文化的發展中起決定作用。所以必修2在三門必修課中佔據特別重要的地位。要求學生在瞭解中外歷史上重要經濟制度、經濟政策、重大經濟事件及重要人物基礎上,探討其在人類歷史進程中的作用及其影響,汲取必要的歷史經驗教訓。經濟史的內容理論性較強,學習的難度增大。

2、學生分析:

專題經濟史的學習,要求對通史知識要熟悉,所以部分學生會感到相當困難,容易造成記憶混亂。

三、教學進度安排:

第1周:期末試卷講評;發達的古代農業

第2周:古代手工業的進步;古代商業的發展

第3周:古代的經濟政策;講評練習

第4周:開闢新航路;殖民擴張和世界市場的擴展

第5周: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

第6周:講評練習;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

第7周: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講評練習

第8周:經濟建設的發展和曲折;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

第9周:對外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講評練習

第10周:期中複習

第11周:期會考試

第12周:物質生活和習俗的變遷;交通工具和通訊工具的進步

第13周:大眾傳媒的變遷;講評練習

第14周:空前嚴重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羅斯福新政

第15 周:戰後資本主義的新變化;講評練習

第16周:從“戰時共產主義”到“斯大林模式”;二戰後蘇聯的經濟改革

第17周:講評練習;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

第18周:世界經濟的區域集團化;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

第19周:期末複習

第20周:期末複習

第21周:期末考試

高一歷史教學工作計劃彙編 篇2

一、教材分析

高一上學期學習歷史必修Ⅰ“政治文明歷程”,着重反映人類社會政治領域發展進程中的重要內容。政治活動是人類社會生活~本文由.方案範-文庫’為您;搜}集整-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社會經濟、文化活動密切相關,相互作用。瞭解中外歷史上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探討其在人類歷史進程中的作用及其影響,汲取必要的歷史經驗教訓。

二、學生現狀分析

今年任教高一六、七、八、九四個的歷史教學工作。通過初步接觸和了解發現學生歷史學科基礎相當薄弱,缺乏學習興趣,基本的學習方法和習慣都沒有養成,而且對歷史學科一慣當作“副科”,非常.本文.由方/案.範文庫;為您搜;集’整理^不重視。

三、本學期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方案範文.庫.整.理^:通過學習,瞭解人類歷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實,正確認識歷史上階級、階級關係和階級鬥爭,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

2.過程與方法:學習蒐集歷史上有關政治活動方面的資料,並能進行初步的歸納與分析;學會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產生、發展及其歷史影響,理解`方案範#文.庫整-理^政治變革是社會歷史發展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並能對其進行科學的評價與解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從專制到民主、從人治到法治是人類社會一個漫長而艱難的歷史過程,樹立為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而奮鬥的人生理想。

四、工作措施

1.強化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質,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水平

就是要將課標要求的基礎知識記憶牢固,理解`方案範#文.庫整-理^準確。要注意研究在複習中怎樣把注重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專題問題、熱點問題聯繫起來;要研究怎樣整合教材,怎樣加強三個必修模塊內容之間的嫁接與聯繫,怎樣整合選修模塊與必修模塊之間的聯繫;要研究採取哪些方式方法才能讓學生把主幹歷史知識紮紮實實地掌握起來,達到記憶牢固,,運用靈活。

2.加強對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學習能力的培養

針對前面分析的學生在知識遷移能力、提取有效信息能力、思維能力、審題能力等方面存在的諸多問題,要採取得力措施:

(1)研究怎樣實施問題意識教學,即怎樣在複習教學中滲透問題意識,將教材中陳述性的史實,轉換成問題性的素材,把説史變成問史和疑史,鼓勵學生尋找史實之間的因果轉化關係,把歷史的知識序列變成史實的問題序列。

(2)研究怎樣提高學生理論認識能力,即學會應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分析和解決問題,使學生把理論觀點轉化為認識歷史的思維方法,用以全面地、辯證地分析歷史問題。

(3)研究採取什麼措施和方法落實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與訓練,即怎樣把各種能力培養與具體的歷史知識相結合,與一定的方法技巧相結合;怎樣把能力的培養貫穿於教學、測試等各個環節和各種教學活動中,做到能力培養內容化、方法化、經常化,以期切實提高學生解答歷史試題的基本能力。

(4)研究採取那些措施和方法培養學生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做到:能夠正確理解`方案範#文.庫整-理^材料信息的含義;能夠準確概括提煉有效信息;能夠結合所學知識解決新問題。

3.加強學生行文答卷的規範性

初步設想通過老師明確要求和樣卷展覽、個別指導、限期做到等四個環節來落實加強學生行文答卷的規範性的訓練。

通過採取各種有效措施達到三個教學目標}方案範文.庫.整.理^:一是放慢速度,夯實基礎;二是理清線索,構建結構;三是注重能力,接軌大學聯考。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要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為目的,全面整合教材內容,優化教學模式,以期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提高歷史學科的學習能力和綜合探究能力。

五、專業成長計劃

本學期繼續努力學習,廣泛涉獵本學科、現代教育技術以及教育教學和學生管理方面的理論,並積極參加各種學習和培訓,對素質教育和高效課堂要有更明確的認識,並積極參加投身教研教改,把成果落實到教學實踐中。

六、教學進度安排

第2-4周:第一單元

第5-6周:第二單元

第7-8周:第三單元

第9-10周:第四單元

第11周:期會考試

第12-13周:第五單元

第14-15周:第六單元

第16-17周:第七單元

第18-22周:複習準備期終考試

初步設想通過老師明確要求和樣卷展覽、個別指導、限期做到等四個環節來落實加強學生行文答卷的規範性的訓練。

通過採取各種有效措施達到三個教學目標}方案範文.庫.整.理^:一是放慢速度,夯實基礎;二是理清線索,構建結構;三是注重能力,接軌大學聯考。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要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為目的,全面整合教材內容,優化教學模式,以期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提高歷史學科的學習能力和綜合探究能力。

七、專業成長計劃

本學期繼續努力學習,廣泛涉獵本學科、現代教育技術以及教育教學和學生管理方面的理論,並積極參加各種學習和培訓,對素質教育和高效課堂要有更明確的認識,並積極參加投身教研教改,把成果落實到教學實踐中。

八、教學進度安排

第2-4周:第一單元

第5-6周:第二單元

第7-8周:第三單元

第9-10周:第四單元

第11周:期會考試

第12-13周:第五單元

第14-15周:第六單元

第16-17周:第七單元

第18-22周:複習準備期終考試

高一歷史教學工作計劃彙編 篇3

一、教材分析

由於新課改的實施,高中歷史教材現已被劃分為專題式教學,針對教育部這一改革,教師在教材分析時就該更加全面,視野也應更加廣泛,也要求在思維上要有較大的跨越性。

高一教材分上下兩冊,上學期為必修一,下學期為必修二,由於涉及範圍比較廣泛,加上進度較快,這就要求學生在思維上要有快速的轉變,當然,這需要教師的積極引導。

二、學生狀況

學校招收的學生以藝術類為主,針對藝術類學生思維敏捷,好動,甚至有些學生有特殊的愛好,教師應積極加以引導,讓學生把自己的特長髮揮在學習上,這樣,我想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學方法

針對藝術類學生,在教學方法上要加以改進,我想最好的方法就是課堂互動,教師以提問的方式,來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四、教學措施

在教學中,教學措施的運用很重要,因為這直接影響到課堂氛圍,以及教學效果,具體的教學措施,我想還是以“因材施教”為準,積極引導學生配合老師,共同完成學習任務。五、教學進度表

本學期共有19周,具體教學的有16周,一週用於總結,兩週用於考試,具體的教學計劃見下表:(略)

高一歷史教學工作計劃彙編 篇4

為了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堅持做好培優補差工作顯得非常重要,根據學生課堂表現和我校實際情況,特制訂本學期培優補差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每一個學生的個體差異是不同的,因此培優補差是教學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高發展,體驗學習的快樂,進步的樂趣,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體現因材施教,量力性原則在班級中挖掘學生的個體差異,做好拔尖補差工作,從而讓優生更優,差生不差。共同成長、共享快樂。

二、弄清學生情況,做到有重點、有針對性。本學期我所帶三—六年級共十五個班級的美術課,根據上期學生的學習情況,要搞清學生學習基礎,做到對培優補差工作心中有數,

三、紮實做好培優工作。

1、成立課外興趣小組,通過活動進行培優。對於優良學生在時間上把好關,然後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來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從而逐步提高優良學生的學習成績。

2、做好學生的“補差”工作有些學生對形體造型能力天生弱勢,只有培養了他們的興趣,使他們喜歡美術課,才能使們他的學習循序漸進,不斷提高,從“差”變“優”。

四、採取的措施:

1、助學生樹立自信心。潛能生形成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是一時的玩或不感興趣,有的是家庭困難學習工具不全,所以,作為老師首先應該助他們分析查找落後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藥,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樹立戰勝困難的自信心,再根據具體情況把比較差的弱項補上去。

2、教會他們正確的學習方法,使學習變被動為主動,多給孩子們展示的機會學習的效果就會比較好。

3、專項訓練。訓練中選取潛能生普遍的弱項進行專項訓練,訓練中讓優秀學生髮揮帶作用,要求學生課內完成作業,並及時講評。

4、堅持不懈地關愛潛能生。多鼓勵少批評。潛能生普遍自信心不強,學習生活習慣無規律,所以在教學工作中必須多關愛他們,多鼓勵他們,多和他們談心。只要發現他們有進步,哪怕是很小的進步,也要及時表揚他們,鼓勵他們再接再厲。只有主觀積極性調動起來了,才能更好地發揮他們自己的潛能,使他們很快地步入中等生甚至是優等生的行列。組織互助小組進行助。組織互助小組,舉行一一活動,對生活和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給予助。

高一歷史教學工作計劃彙編 篇5

一、指導思想

1、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和頒佈的《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對歷史教學的要求,把教學目標定位於全面完成歷史必修2《經濟成長曆程》規定的各項具體任務,包括課程目標、內容標準等。

2、教學過程中,儘可能幫助學生認真學習,理解課表要求,打好堅實的基礎,同時,重視培養學生的歷史創新思維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提高學生歷史學科解決問題能力,培養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3、在教學方式上,着眼於發揮學生自主學習,在交流中互相幫助,互相促進,努力嘗試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

二、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經過第一學期的熟悉,相對來説容易融合到歷史老師的教學習慣中,但一方面由於本學期重新分班,來到一個新環境,心理和作息習慣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另一方面上學期的歷史教學中看到,學生的歷史基礎知識都比較薄弱,所以高一下學期歷史教學仍應注重基礎的培養和興趣的培育。此外,學校推行學案制教學,但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比較喜歡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因此,在製作學案的同時也製作PPT,將歷史知識與歷史發展脈絡通過多媒體直觀淺顯、生動活潑的方式呈現給學生。

三、工作重點及具體措施:

(一)工作重點:

1、總的要求:明確教學任務,抓好教學常規,注重基礎知識,培養學生興趣。

2、注重教學設計的探索,精心備課,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學情、備學習方法。

3、上好每一節課,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

4、注意教學方法的改進,讓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更能掌握學習知識的方法。

5、努力學習,加強理論學習和教學操作能力,提高自身教學水平。

(二)具體措施:

1、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創新與改革。

(1)優化課堂教學各個環節

針對我校實行學案制的情況,使教學的各個環節如備課、説課、上課、聽課、評課、反思等各個教學環節,得到全面優化。做到課前充分準備,課中高效落實,平時聽評課開誠佈公,課後認真反思提升質量。

(2)努力嘗試三種課型的模式

結合其他優秀教師的經驗,在教學中,努力建立自己的教學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培養自己的教學習慣。

第一種課型,新授課。它的基本環節:課標導航,制定學案,創設情境,模式學習→自主學習,自我檢測→落實知識,合作探究→歸納總結,提升拓展→反饋訓練,鞏固知識。

第二種課型,複習課。它的基本環節:問題驅動,自主學習→重點難點,合作探究→知識梳理,點撥歸納→典例評析,深化提高→變式鞏固,拓展完善

第三種課型,講評課。基本環節:考情展示→個性糾錯→典例分析→變式鞏固→補償訓練。

(3)進一步完善學案導學模式

針對我校學生基礎相對薄弱的情況,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目標,充分發揮“學案”的導學功能和“合作學習”的智慧共享,讓全體學生能高效利用自主學習時間,完成基礎知識的學習,集中有限的課堂時間引導學生消化重點、難點,解決思想、方法問題。課前精心編制的學案,充分發揮學案對學生自主學習的引領作用;課堂高效落實學案的導學功能;課後充分發揮學案導學的延展功能。

(4)在鞏固環節上,力求做到每課一練,每單元一練。

(1)每堂課最後留一些時間檢測本節課學習情況,做到每課一練。

(2)每單元總結測查,把前面所學主要內容以試卷形式考察一遍,做到每單元一練。

(3)利用學校教導處、級組組織的月考、中段考、期末考,查漏補缺,讓老師做到心中有數,讓學生知道得與失。

2、虛心向科組的其他歷史老師學習。

根據科組的安排,教學結對子活動中,與夏培榮老師結成教學夥伴,互相之間多聽課、多指導,加在備課、教學重難點把握、課堂語言表達、授課板書設計、作業批改、試卷講評等教學過程所有環節的互相學習,促進我校歷史學科建設的成長。

3、充分利用科組教研活動,展開高效交流。

歷史科組人數少,高一年級歷史老師就本人一人,集體備課的落實只能在科組教研活動或課後進行。在集體備課過程中充分發揮個人主觀能動性和創新精神,集體研究,做到課前一週認真準備,寫好教案;課間向40分鐘要效益;課後及時反思成敗得失。

四、教學進度(略)

高一歷史教學工作計劃彙編 篇6

一、指導思想

1.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和頒佈的《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對歷史教學的要求,把教學目標定位於全面完成歷史必修2《經濟成長曆程》規定的各項具體任務,包括課程目標、內容標準等。

2.教學過程中,儘可能幫助學生認真學習,理解課表要求,打好堅實的基礎,同時,重視培養學生的歷史創新思維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提高學生歷史學科解決問題能力,培養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3、在教學方式上,着眼於發揮學生自主學習,在交流中互相幫助,互相促進,努力嘗試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

二、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經過第一學期的熟悉,相對來説容易融合到歷史老師的教學習慣中,但一方面由於本學期重新分班,來到一個新環境,心理和作息習慣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另一方面上學期的歷史教學中看到,學生的歷史基礎知識都比較薄弱,所以高一下學期歷史教學仍應注重基礎的培養和興趣的培育。此外,學校推行學案制教學,但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比較喜歡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因此,在製作學案的同時也製作PPT,將歷史知識與歷史發展脈絡通過多媒體直觀淺顯、生動活潑的方式呈現給學生。

三、工作重點及具體措施:

(一) 工作重點:

1.總的要求:明確教學任務,抓好教學常規,注重基礎知識,培養學生興趣。

2.注重教學設計的探索,精心備課,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學情、備學習方法。

3.上好每一節課,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

4.注意教學方法的改進,讓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更能掌握學習知識的方法。

5.努力學習,加強理論學習和教學操作能力,提高自身教學水平。

(二)具體措施:

1.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創新與改革。

(1)優化課堂教學各個環節

針對我校實行學案制的情況,使教學的各個環節如備課、説課、上課、聽課、評課、反思等各個教學環節,得到全面優化。做到課前充分準備,課中高效落實,平時聽評課開誠佈公,課後認真反思提升質量。

(2)努力嘗試三種課型的模式

結合其他優秀教師的經驗,在教學中,努力建立自己的教學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培養自己的教學習慣。

第一種課型,新授課。它的基本環節:課標導航,制定學案,創設情境,模式學習→自主學習,自我檢測→落實知識,合作探究→歸納總結,提升拓展→反饋訓練,鞏固知識。

第二種課型,複習課。它的基本環節:問題驅動,自主學習→重點難點,合作探究→知識梳理,點撥歸納→典例評析,深化提高→變式鞏固,拓展完善

第三種課型,講評課。基本環節:考情展示→個性糾錯→典例分析→變式鞏固→補償訓練。

(3)進一步完善學案導學模式

針對我校學生基礎相對薄弱的情況,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目標,充分發揮“學案”的導學功能和“合作學習”的智慧共享,讓全體學生能高效利用自主學習時間,完成基礎知識的學習,集中有限的課堂時間引導學生消化重點、難點,解決思想、方法問題。課前精心編制的學案,充分發揮學案對學生自主學習的引領作用;課堂高效落實學案的導學功能;課後充分發揮學案導學的延展功能。

(4)在鞏固環節上,力求做到每課一練,每單元一練。

(1)每堂課最後留一些時間檢測本節課學習情況,做到每課一練。

(2)每單元總結測查,把前面所學主要內容以試卷形式考察一遍,做到每單元一練。

(3)利用學校教導處、級組組織的月考、中段考、期末考,查漏補缺,讓老師做到心中有數,讓學生知道得與失。

2.虛心向科組的其他歷史老師學習。

根據科組的安排,教學結對子活動中,與夏培榮老師結成教學夥伴,互相之間多聽課、多指導,加在備課、教學重難點把握、課堂語言表達、授課板書設計、作業批改、試卷講評等教學過程所有環節的互相學習,促進我校歷史學科建設的成長。

3.充分利用科組教研活動,展開高效交流。

歷史科組人數少,高一年級歷史老師就本人一人,集體備課的落實只能在科組教研活動或課後進行。在集體備課過程中充分發揮個人主觀能動性和創新精神,集體研究,做到課前一週認真準備,寫好教案;課間向40分鐘要效益;課後及時反思成敗得失。

四、教學進度

周次時間教 學 內 容備 注

12、13——2、19 第一單元 第1課、第2課

22、20——3、26 第一單元 第3課、第4課

3 2、27——3、5 第一單元 第5課、第6課

單元測試及講評

43、6——3、12 第一單元複習、測試及講評

53、13——3、19 第二單元 第7課、第8課

63、20——3、26 第二單元 第9課、

73、27——4、2 第二單元 第10課、第11課

8 4、3——4、9 第二單元 第12課4月5日週一,清明節3天

94、10——4、16 第二單元 第13課、單元複習、測評

104、17——4、23 第三單元 第14課、第15課、

11 4、24——4、30 期中複習迎考、考試與講評

125、1——5、7 第三單元 第16課五一勞動節3天

135、8——5、14 第三單元 第17課 單元複習、測評

145、15——6、21 第四單元 第18課、第19課

155、22——5、28 第四單元 第21課、自習第22課

16 5、29——6、4 第四單元 單元測試6、16日端午節3天

176、5——6、11 第五單元 第23課 第24課

186、12——6、18 第五單元 第25課 第26課

196、19——6、25 複習迎考

206、26—7、2 期末考試,放假

高一歷史教學工作計劃彙編 篇7

這一學期以來,在校領導和各位同事的真誠幫助下,我的工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面對新的學期,為了爭創更加優異的成績,特制定如下教學計劃:

一、學生分析

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大多學生已適應了高中學習的難度與強度。同時也對我的教學風格適應了。我所教的高一六班和四班在上個學期的全市統測中獲得了優異的成績,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大多同學的學習自覺性不夠,不重視平常對知識的記憶,而只是在考試之前才看書。結果導致考試只能取得七十分左右的成績而難以得高分,因此這學期的教學中一定要做得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三、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把握不同歷史時期的基本特徵及其發展趨勢,認識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和基本規律。

2、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學習的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運用歷史資料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對學生進行國情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使學生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樹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國際意識,增強積極參與國際活動和國際競爭的意識。

四、教學措施

1、強調學習歷史的重要性、必要性,端正學生學習態度。注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培養,及智力的發展。充分發揮月考、期中、期末等考試的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2、提高課堂效率:精心設計,精講多練。注意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多樣化,更新教育觀念,改變教學方法,合理利用計算機等教學設備。結合自身及學生實際,制定適合本級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案。

3、注意歷史與其它學科的聯繫,適時補充一些有關歷史事件、人物的小知識,拓寬學生知識面,引發學生學習興趣,力爭使課上得生動活潑,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4、轉變教學方式,力求做到日日清、週週清、月月清。

每堂課前3-5分鐘複習上一節內容;30分鐘講課;最後3-5分鐘讓學生做練習以檢測當節學習情況。做到日日清。

5.在教學中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使學生在學習中學會認知、學會做人、學會合作。

6、充分發揮個人自身優勢,在學習,生活各方面都力所能及地關心幫助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讓學生在温暖安定的環境中健康地成長。

高一歷史教學工作計劃彙編 篇8

一、指導思想

以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為指導,以《課程方案》及各科課程標準為依據,以省素質教育會議精神為指導,以“大力推進教育教學創新,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建設殷實和諧、公平質優教育名市提供智力支持”為實踐載體,自覺踐行科學發展觀,用科學發展觀引領學科教研工作,全面提升學科教育教學質量。

二、基本思路

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為重點,以打造高效課堂為、實現學科實施素質教育的發展與突破;以強化網上教研為契機,實現教研方式的優化和互補;以提高教研水平與實效為目標,實現自身與師生的共成長。

三、重點任務和主要措施

(一)全面落實xx省普通高中歷史教學實施意見,規範學科教學行為。

1、科學安排歷史學科課程,紮實推進課程改革。本學期的教學內容是歷史必修ii與校本課程。

2、研究模塊專題教學的特點,更新評價理念。

(1)依據課程標準,全面落實課程目標。教師要認真學習、深入研究課程標準,準確把握課程的性質、基本理念和設計思路,明確課程對教學實施提出的要求,進一步轉變教學觀念。教學時要着眼於模塊或專題的整體設計,有機整合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維目標,將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融入教學實踐。

(2)尊重教學規律,開展教育教學創新。既要繼承傳統教學中有利於學生身心發展、符合教育教學規律的教學方式,堅持教學常規,也要根據新課程精神,不斷創新教學方法,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教師要特別注意做好備課、上課、課後反思三個環節的工作,借鑑、融合各派教學理論,與同伴、專家開展合作研究,不斷探索提高教學效率的途徑。

(3)轉變教學方式,打造高效課堂。要認真研究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組織實施策略和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瞭解各種教學媒體和手段的特點,根據具體的教學任務,選擇合適的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媒體,提高教學質量。

(4)樹立正確的評價觀,採用多元化的評價其方式。

高一歷史教學工作計劃彙編 篇9

一、指導思想

以新課程實驗為中心,以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為指導,根據歷史學科和歷史教學的特點,全面發揮歷史教育的功能,在掌握基本歷史知識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閲讀和通過多種途徑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通過對歷史事實的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概括等認知活動,培養歷史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注意教學設計與學生的學習方式整合,使歷史學習成為一個不斷積累歷史知識、不斷加深對歷史和現實的理解過程;成為一個主動參與、學會學習的過程,一個逐漸掌握歷史學習的基本方法的過程。通過歷史學習,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陶冶關愛人類的情操,使學生增強歷史意識,汲取歷史智慧,開闊視野,瞭解中國和世界的發展大勢,增強歷史洞察力和歷史使命感。

二、情況分析

1、教材分析:

本學期高一歷史 學習人教版必修二,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歷史。經濟史是人類歷史發展的重要方面,通過本學期的學習,可以瞭解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歷史過程和一些規律,以及各個不同時代人們在經濟活動中表現出的聰明才智和創造精神。經濟是政治、文化發展的基礎,在政治和文化的發展中起決定作用,所以必修二在高中歷史必修教材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必修二的學習要求學生在瞭解中外歷史重要經濟制度、經濟政策、重大經濟事件及重要人物基礎上,探討其在人類歷史進程中的作用及其影響,汲取必要的歷史經驗教訓。在學習過程中,要聯繫政治史和文化史的相關內容,探討它們之間的相互影響。其內容的理論性較強,學習的難度較大。

2、 學情 分析:

高中歷史教材是模塊與專題結合,必修二經濟發展歷程的學習需要學生國中的通史知識作為背景,學生國中歷史知識大部分掌握得不錯。但高中歷史教學和國中歷史教學有所不同,經過上個學期的學習,學生已稍適應高中教學模式,這有利於教學的進行。我要擔任六個班級的歷史教學,每個班級的`學生水平、學習氛圍等不同,因此需要有針對不同班級的不同教學方法。另外,歷史一項被認為是副科,學生大多想學理科,對副科態度愛理不理,因此本學期一方面要增加歷史課堂的趣味性,另一方面要增加相關知識點大學聯考題目的訓練,讓學生對歷史大學聯考有所瞭解。

三、教學措施

新學期的歷史教學,主要從以下幾個環節入手:

第一是備課, 深入鑽研新課程教材,依據歷史課程目標,針對學校和學生的實際,精心地設計歷史教學課堂。在 集體備課的 的基礎上 設計符合所教班級的課件,提前一週手寫課時教案。另外,作為新教師要結合高一歷史組同事的課表,多聽課,多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儘快提高教學水平和自身素質。

第二是上課, 上課是整個教學的中心環節,把創新教育和素質教育引入課堂,採用問題教學法和討論法,激勵學生自主學習,激活學生思維。同時重視基礎知識,搞好學科內專題研究。在教學過程中,構建知識體系,注重知識遷移,培養對歷史事實的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概括等能力和歷史思維能力。 具體而言,上課首先要 明確單元及課時目標 是上課的首要任務, 整個教學過程要緊扣教學目標,及時反饋,合理調控,最終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其次,導入是課堂的開始,好的導入語能迅速吸引學生到課堂,因此要 從教材和學生實際出發設計好 導入部分 ,為實施教學目標創設良好的學習氣氛。 在講課的過程中, 重點要突出,講授要得法,要在重點、難點和關鍵地方下功夫,防止面面俱到,貪多求全和主次不分的現象。 經過一個學期的上課,我發現這是我在課堂上沒有達到的地方,課程的重點和難點並沒有很突出。此外,還要注意 啟發式教學 。歷史知識的一般講述過程看起來有點乏味,容易使學生從課堂中抽離出去,因此 知識 講述要 富有啟發性,努力做到科學準確,深入淺出,具體形象,生動有趣 ,時刻吸引着學生。注重課堂中與學生的互動也是上好歷史課應該做的,比如有啟發性地提問,鼓勵學生回答問題等。最後, 課堂重訓練。課堂教學的過程應該是教師精心組織,學生主動積極參與的訓練過程,課堂習題配備要精當,有梯度, 使優生和後進生都能得到訓練。

第三是佈置和批改作業。作業要適當 ,適當的題量,適當的難度。根據 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難易適度,有層次性 地選擇題目, 注意“一題多變”、“一題多解”,使學生綜合運用知識。 交作業時要求學生做到 “獨立、按時、整潔、規範” ,逐步 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業習慣。對 於 學生 的 作業 要 及時全批全改,對欠交作業的學生要登記、處理,並及時做好作業的講評工作。

高一歷史教學工作計劃彙編 篇10

一、指導思想

以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為指導,以《課程方案》及各科課程標準為依據,以省素質教育會議精神為指導,以“大力推進教育教學創新,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建設殷實和諧、公平質優教育名市提供智力支持”為實踐載體,全面提升學科教育教學質量。

二、基本思路

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為重點,以打造高效課堂為、實現學科實施素質教育的發展與突破;實現備課優化和互補;以提高教研水平與實效為目標,實現自身與師生的共成長。

三、重點任務和主要措施

(一)全面落實福建省普通高中歷史教學實施意見,規範學科教學行為。

1、科學安排歷史學科課程,紮實推進課程改革。本學期的教學內容是歷史必修II與校本課程。

2、研究模塊專題教學的特點,更新評價理念。

(1)依據課程標準,全面落實課程目標。教師要認真學習、深入研究課程標準,準確把握課程的性質、基本理念和設計思路,明確課程對教學實施提出的要求,進一步轉變教學觀念。教學時要着眼於模塊或專題的整體設計,有機整合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維目標,將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融入教學實踐。

(2)尊重教學規律,開展教育教學創新。既要繼承傳統教學中有利於學生身心發展、符合教育教學規律的教學方式,堅持教學常規,也要根據新課程精神,不斷創新教學方法,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教師要特別注意做好備課、上課、課後反思三個環節的工作,借鑑、融合各派教學理論,與同伴、專家開展合作研究,不斷探索提高教學效率的途徑。

(3)轉變教學方式,打造高效課堂。要認真研究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組織實施策略和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瞭解各種教學媒體和手段的特點,根據具體的.教學任務,選擇合適的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媒體,提高教學質量。

(4)樹立正確的評價觀,採用多元化的評價其方式。

3、加強校本課程的研究與指導。培植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典型學校,適時舉辦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現場觀摩會。

4、加強學生選課指導研究,嘗試研究性學習與學科教學結合。

(二)強化理論研究,深化課堂教學創新與改革。

1、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各個環節。

針對課時少,教學任務重的形勢,我們應全面優化備課、説課、上課、聽課、評課、改課、反思等各個教學環節。充分準備課,高效落實課,開誠佈公聽評課,認真反思提升課。

2、進一步完善三種課型的基本環節。

新授課的基本環節:創設情境、課標導航→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成果展示、彙報交流→歸納總結、提升拓展→反饋訓練、鞏固落實。

複習課基本環節:問題驅動、自主學習→重點難點、合作探究→知識梳理、點撥歸納→典例評析、深化提高→變式鞏固、拓展完善。

講評課基本環節:考情展示→個性糾錯→典例分析→變式鞏固→補償訓練。自查自糾→合作交流→問題彙報→教師點撥→典題鞏固→補償訓練。

3、進一步完善學案導學模式,落實循環大課堂理念。

積極倡導和落實“循環大課堂”的教學管理理念。為了解決規範辦學行為帶來的課時少與教學任務重的矛盾,要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目標,充分發揮“學案”的導學功能和“合作學習”的智慧共享,讓全體學生能高效利用自主學習時間,完成基礎知識的學習,集中有限的課堂時間引導學生消化重點、難點,解決思想、方法問題。課前精心編制學案,充分發揮學案對學生自主學習的引領作用;課堂高效落實學案的導學功能;課後充分發揮學案導學的延展功能。

高一歷史教學工作計劃彙編 篇11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切實貫徹省教育廳頒佈的《關於進一步規範中國小辦學行為、深入實施素質教育意見》的通知精神以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為主線,構建“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和諧課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教學任務

本學期偏文興趣班按計劃完成歷史必修①後半部分的教學及歷史必修②的教學。在期會考試之前完成必修①的教學,期末考試前完成必修②的教學,偏理興趣班完成必修②的教學。

三、具體教學舉措

1、把握課改方向,注意新、舊教材的銜接。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歷史教材不同於以往的通史體例,而是將歷史按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模塊的形式編寫,割裂了歷史之間的聯繫,同時重歷史史實的敍述,缺乏相關歷史背景的介紹及對歷史史實的評價。為彌補這一缺陷,我們在備課時力爭做到深入鑽研新、舊教材,對比新、舊教材的不同,力爭做到兩者的有機結合,讓學生形成完整而科學的歷史體系。

2、羣策羣力,構建有效課堂

①在每週的集體備課時間,由備課組老師談一談對本週教法相關意見和看法,在集思廣益的基礎上把握備課環節。

②在課堂教學上,找到學生的興趣點,設計一些相關的問題由學生思考或討論,以激發學生的興趣。

③狠抓歷史基礎知識的教學,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注意培養學生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並進行情感教育。

④每節課後由備課組老師互相交換教學心得,力爭讓課堂精益求精。

3、精講精練,夯實學生基礎

以《優化訓練》節節練和單元訓練卷為依託,並在此基礎上教師精心設計一些題目,通過強化訓練的方式,夯實學生的基礎。節節練上的題目要求大家平時完成,每星期利用一節課的時間有重點地進行講解,單元訓練卷主要用於晚自習的練習或考試。作業要求全批全改,對部分學生的作業進行面批面改。

4、在期中、期末等大型考試前用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進行復習備考。

四、加強備課組的交流和建設

1、切實抓好每週的集體備課,提高備課組的合力。

2、以聽課、評課的方式帶動全組的教學,由海江老師多講示範課、優質課,宋小英、潘延庭老師講實驗課、研討課,並組織全組老師進行互評,促進組內的交流和提高。

3、由宋小英老師設計相關多媒體教學課,在全組進行交流。

4、將歷史教材的相關專題分配給組內的每一位老師,以一位老師為主體,並在採納其他老師的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形成統一的教案。

上面的高一歷史下學期教學計劃,為我們提供了一份優秀的高一歷史教學計劃,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一歷史教學工作計劃彙編 篇12

為進一步做好學科教研工作,促進全市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和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特制定本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為指導,以《課程方案》及各科課程標準為依據,以省素質教育會議精神為指導,以“大力推進教育教學創新,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建設殷實和諧、公平質優教育名市供給智力支持”為實踐載體,全面提升學科教育教學質量。

二、基本思路

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為重點,以打造高效課堂為、實現學科實施素質教育的發展與突破;以強化網上教研為契機,實現教研方式的優化和互補;以提高教研水平與實效為目標,實現自身與師生的共成長。

三、重點任務和主要措施

(一)全面落實山東省普通高中歷史教學實施意見,規範學科教學行為。

1、科學安排歷史學科課程,紮實推進課程改革。本學期的教學資料是歷史必修ii與校本課程。

2、研究模塊專題教學的特點,更新評價理念。

(1)依據課程標準,全面落實課程目標。教師要認真學習、深入研究課程標準,準確把握課程的性質、基本理念和設計思路,明確課程對教學實施提出的要求,進一步轉變教學觀念。教學時要着眼於模塊或專題的整體設計,有機整合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維目標,將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融入教學實踐。

(2)尊重教學規律,開展教育教學創新。既要繼承傳統教學中有利於學生身心發展、貼合教育教學規律的教學方式,堅持教學常規,也要根據新課程精神,不斷創新教學方法,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教師要異常注意做好備課、上課、課後反思三個環節的工作,借鑑、融合各派教學理論,與同伴、專家開展合作研究,不斷探索提高教學效率的途徑。

(3)轉變教學方式,打造高效課堂。要認真研究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組織實施策略和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本事、創新本事和實踐本事。瞭解各種教學媒體和手段的特點,根據具體的教學任務,選擇適宜的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媒體,提高教學質量。

(4)樹立正確的評價觀,採用多元化的評價其方式。

3、加強校本課程的研究與指導。培植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典型學校,適時舉辦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現場觀摩會。

4、加強學生選課指導研究,嘗試研究性學習與學科教學結合。

(二)強化理論研究,深化課堂教學創新與改革。

1、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各個環節

針對課時少,教學任務重的形勢,我們應全面優化備課、説課、上課、聽課、評課、改課、反思等各個教學環節。充分準備課,高效落實課,開誠佈公聽評課,認真反思提升課。

2、進一步完善三種課型的基本環節

新授課的基本環節:創設情境、課標導航→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成果展示、彙報交流→歸納總結、提升拓展→反饋訓練、鞏固落實複習課基本環節:問題驅動、自主學習→重點難點、合作探究→知識梳理、點撥歸納→典例評析、深化提高→變式鞏固、拓展完善

講評課基本環節:考情展示→個性糾錯→典例分析→變式鞏固→補償訓練。

自查自糾→合作交流→問題彙報→教師點撥→典題鞏固→補償訓練

3、進一步完善學案導學模式,落實循環大課堂理念

進取倡導和落實“循環大課堂”的教學管理理念。為了解決規範辦學行為帶來的課時少與教學任務重的矛盾,要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本事為目標,充分發揮“學案”的導學功能和“合作學習”的智慧共享,讓全體學生能高效利用自主學習時間,完成基礎知識的學習,集中有限的課堂時間引導學生消化重點、難點,解決思想、方法問題。課前精心編制學案,充分發揮學案對學生自主學習的引領作用;課堂高效落實學案的導學功能;課後充分發揮學案導學的延展功能。

4、開展系列課堂教學創新活動,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開展優秀學案設計、優質視頻、課件製作等系列評比活動。

教師要提高自身專業與理論素養。進取擴大課程資源,拓展知識視野,研讀時新的學術專着及相關期刊雜誌,關注學術進展,並與歷史教學實際適當聯繫。注意新的史觀的學習和吸納,及時學習淄博教科研網相關介紹新的史學觀點文章。

(三)精心組織常規教研活動,增強教研活動的實效性。組織打造高效課堂專題研討,開展同課異構、課例研究等活動,發揮典型和骨幹的引領作用,加強青年教師的培訓活動。

(四)搭建網絡教研平台,開展網絡教研研討與經驗交流。

1、依託淄博教科研網與“淄博市學生(網絡)自主學習輔導站”,打造全市教學教研共同體與學生自主學習的平台。不斷豐富“淄博市中國小生自主學習網絡輔導站”資源,集全市優秀教師的智慧,以解決同步學習和階段性複習中的共性問題為主要資料,開發同步輔導與節假日輔導兩種網絡視頻資源,以實現學生針對性地自主選擇輔導資料。

2、以推廣高效課堂方式、解決教學中的難點、熱點問題為主要資料,進一步完善市級層面的學科月團體備課制度,並以此為平台,發揮市級學科帶頭人、省市教學能手、特級教師的在教學中的專業引領作用。

3、繼續搞好學案的上傳工作,各校要按照分工和時限及時上傳學案電子稿,歡迎其他教師上傳資料,作到資源共享。

4、加強對網絡教研工作的過程管理與評價,培植和樹立典型學科和典型教師,及時推廣先進模式與方法,適時召開全市網絡教研調度會、工作會,總結經驗,表彰先進。

(五)其它關工作。做好教研室安排的其它教育教研工作。

高一歷史教學工作計劃彙編 篇13

新學期又開始了。為了以後的工作更順利,特制定本工作方案,請領導多批評指導。

一、教材分析

高一上學期把歷史作為政治文明的必修課來學習,主要體現了人類社會和政治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內容。政治活動是人類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社會經濟和文化活動密切相關,相互作用。瞭解中外歷史上的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和重要人物,探索他們在人類歷史進程中的作用和影響,學習必要的歷史經驗和教訓。

二、學生現狀分析

今年在16級,7級,8級,94級教歷史教學。通過初步接觸和了解,發現學生的歷史基礎相當薄弱,他們在

2、過程和方法:學會收集政治活動的數據,進行初步歸納和分析;學會從歷史的角度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產生、發展和歷史影響,理解政治變革是社會歷史發展中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能夠科學地評價和解釋;

3、情感、態度、價值觀:理解從到民主、從人治到法治是人類社會漫長而艱難的歷史進程,為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確立人生理想。

三、工作措施

1、加強學生基礎知識質量,提高學生知識應用水平

要牢牢記住課程標準要求的基礎知識,準確理解。要注意如何把基礎知識的學習與複習中的特殊問題和熱點問題聯繫起來;需要研究如何整合教材,如何加強三大必修模塊內容之間的嫁接與銜接,如何整合選修模塊與必修模塊之間的銜接;要研究讓學生腳踏實地地掌握主要歷史知識的方式方法,做到記憶牢固、理解準確、應用靈活。

2、加強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學習能力的培養

針對學生在知識轉移能力、有效信息提取能力、思維能力和考試能力等方面存在的諸多問題,應採取有效措施

(1)研究如何實施問題意識教學,即如何在複習教學中滲透問題意識,將教材中的陳述性歷史事實轉化為問題性材料,將歷史轉化為質疑和質疑歷史,鼓勵學生髮現歷史事實之間的因果轉化關係,將歷史知識序列轉化為歷史問題序列。

(2)研究如何提高學生的理論理解能力,即學會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來分析和解決問題,使學生把自己的理論觀點轉化為理解歷史的思維方法,從而全面、辯證地分析歷史問題。

(3)研究實施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應該採取什麼措施和方法,即如何將各種能力培養與具體的歷史知識和一定的方法技能相結合;如何將能力培養融入教學、測試等環節和各種教學活動中,使能力培養內容有針對性、有方法性、有規律,以期有效提高學生回答歷史問題的基本能力。

(4)研究培養學生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和答題能力的措施和方法,使學生正確理解材料信息的含義;能準確總結提取有效信息;用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3、加強學生寫作答案的規範化

初步設想通過教師明確要求、樣本展示、個別指導、截止日期四個環節,開展強化學生寫作答案的規範性培訓。

通過採取各種有效措施實現三個教學目標:一是放慢腳步,夯實基礎;二是整理線索,搭建結構;第三,注重能力,符合大學聯考。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應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目標,全面整合教材,優化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在提高綜合素質的基礎上,提高歷史學科的學習能力和綜合探究能力。

四、職業成長計劃

這學期我們繼續努力學習,廣泛涉獵學科、現代教育技術、教育理論、教學理論和學生管理理論,積極參加各種學習和培訓,對素質教育和高效課堂有了更清晰的認識,積極參與教學和科研改革,並將成果付諸教學實踐。

高一歷史教學工作計劃彙編 篇14

一、教材分析

本學期高一歷史呈獻給學生的是人類政治文明發展史,內容包括中國和外國,涉及古代、近代和現代不同的歷史時期。全本書共計八個單元: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展,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從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現代中國的對外關係,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經濟決定政治,政治反作用於經濟,文化是經濟、社會在社會中的體現。在整個高中階段,高一學段的政治文明史具有先導性的作用。

二、學生狀況

本學期是高一年級新生從國中升入高中的第一學期,學生處於新的學習環境、面對新的師資面孔、手握新的教材,這一切絕定了高一新生必然有一個或短或長的心理適應期、心理調整轉軌期。在這一時期,學生可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排斥情緒。

高一新生在學習方式、學習方法上也面臨着調整,高一新生同時也面臨初、高中教材所述的知識點銜接問題。國中時強調記憶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高中則更多地強調在記憶的基礎上的理解和運用。對歷史而言,則是形成正確的史觀,充分發掘教材及相關材料中的有效歷史信息,並運用正確的史觀和歷史信息分析解決歷史問題,形成能力。

高一新生來自於全縣不同的學校,原學校不同的文化氛圍,使學生在心理、生理、學習方式、學習態度和社會認知等方面存在着較多的差異性。應積極正視學生的差異性,努力推進學生差異性發展。

由此,“新”是高一學生的一大特點,“新”也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學生具有更多的塑性。為此,作為高一年級任課教師,應該緊緊圍繞“新”,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做足“新”的文章,充分發掘學生潛能,在“塑才”的征程上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

在義務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歷史發展進程中重大歷史問題;在掌握歷史知識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閲讀和通過多種途徑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

2、過程和方法:

進一步認識歷史學習的一般過程,掌握歷史學習的基本方法。學習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的方法,努力做到論從史處、史論結合;注重探究學習,養成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學會與他人尤其是不同見解人合作學習和交流。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歷史學習,進一步瞭解中國國情,熱愛和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弘揚和培育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加深對歷史上以人為本、善待生命、關注人類命運的人文主義精神的理解。

四、教學要求

在漫長的人類文明史中,政治活動是人類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學習本學期的課程,使學生了解人類歷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正確理解政治制度演變的必然性和對近代、現代的影響,進而正確把握人類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發展規律和發展特點,做到以史為鑑、面向未來。

五、教學措施

1.課標為本

認真研讀和分析課程標準,瞭解我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歷史學科測試標準,深度挖掘教材,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做好課前課時設計。

2. 創新授課

創新課堂,上好每一節課。運用課前課時設計,採用問題教學法、學案導學法、討論法等。關注課中生成,及時調整教學思路,激活課堂,激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我歸納的能力。

3. 改進教法

用好學校提供的課程資源,把“白板”引入歷史課堂,充分利用其容量大、易於營造新的教學情境等特點,創設快樂和諧課堂,拓展學生視野,拓寬學生知識面。

4. 及時總結

認真做好學生意見、建議的收集整理工作,及時調整工作,不斷修正教學方法和教育理念。把關注全面與關注學生個性有機結合,耐心輔導學生,促進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

高一歷史教學工作計劃彙編 篇15

本期我擔任九年賤史教學,由於他們原來沒有接受專業的歷史教育,歷史知識基礎較差,缺乏一定的學習歷史知識的習慣和方法。而且知識面比較狹窄,對學習歷駛有興趣。因此,為了在本學期有效地提高成績,特制定以下培優轉差計劃。

一、指導思想

提高優生的自主和自覺學習能力,進一步鞏固並提高中等生的學習成績,助差生取得適當進步,讓差生在教師的輔導和優生的助下,逐步提高學習成績,並培養較好的學習習慣,形成基本能力。培輔計劃要落到實處,發掘並培養一批尖子,挖掘他們的潛能,從培養能力入手,訓練良好學習習慣,從而形成較紮實基礎,並能協助老師進行輔差活動,提高整個班級的素養和成績。

二、現狀分析

我所教的九(3)班共有學生46人,從開學兩星期的學習情況及知識技能掌握情況看,全班學生學習基礎不夠紮實,學習習慣很差,優生不優,差生很差,學習的目的不夠明確,有少數學生的態度也不夠端正,書寫潦草,因此本學期除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外,我準備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上下功夫,通過培優輔差的方式使優秀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潛能生得到較進步。

三、任務和目標

通過集體和個別相結合的方式,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學習潛能,端正學習態度,提高學習成績。儘可能增加優分和及格人數。

四、方法措施

1、認真備好每節課,努力做好學習過程的趣味性和知識性相結合。

2、加強交流,瞭解潛能生、優異生的家庭、學習的具體情況,儘量排除學習上遇到的困難。

3、搞好家工作,及時瞭解學生家庭情況,交流、聽取建議意見。

4、溝通思想,切實解決潛能生在學習上的困難。

5、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安排不同難度的作業。

6、採用競爭對手進行一一提高學習成績。

7、請優生介紹學習經驗,帶動差生學習。

8、課堂上創造機會,用優生學習思維、方法來影響差生。

9、適當安排課外參觀、走等活動,不斷提高學生對歷史學科的興趣和對歷史的感悟。

10、採用激勵機制,對差生的每一點進步都給予肯定,並鼓勵其繼續進取,在優生中樹立榜樣,給機會表現,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成功感。

11、充分了解差生現行學習方法,給予正確引導,朝正確方向發展,保證差生改善目前學習差的狀況,提高學習成績。

五、內容安排

1—3周端正學生學習態度

4—5周輔導學生學習方法

6—8周輔導閲讀課外歷史書籍

9—11周優差生各進行半期來的總結,找出好的方法和存在的問題。考前應試技巧及心理輔導

12—15周探討歷史與現實的聯繫

16—18周探尋學習歷史的習慣

19—21周指導期末複習,迎接期末考試

六、培優輔差對象

優生:

差生:

5、高中化學教學工作計劃範文:高一化學教學工作計劃

本學期,我擔任高一化學教學任務,按照教學計劃和教學綱的要求,本學期需要完成高中化學必修二的教學任務。為了能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地引導學生有效地學習必修一的`內容,特制訂一下教學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的教學工作計劃為指導,積極開展教學教研工作。以學生髮展為本,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以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學為中心,結合學生現狀不斷轉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狠抓教學常規,提高教學效率。

二、具體工作和措施

1、認真學習新課標,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

加強教育教學的理論學習,研究新課標,組織切實有效的學習討論活動,用先進的教育理念支撐深化教育,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

2、轉變教學方式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以新理念指導自己的教學工作,牢固樹立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以平等、寬容的態度對待學生,在溝通和"對話"中實現師生的共同發展,努力建立互動的師生關係。

3、改變備課方式,提高教師的課質量、例題的選擇,習題的配備與要求,可根據每個班級學生的實際,靈活處理。重視教學過程的思,儘可能做到每節課後教師要思教學過程。

4、發揮備課組的集體作用集體備課,礁和學案基本統一。每一節課都有一個主備,然後集體討論,補充完善。備課組要做到資源共享。作業在完成課本上的習題的基礎上,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完成補充習題。

5、完成教材中必要的實驗探究和演示、學生實驗,並適當補充部分實驗,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教學的直觀性。

三、課程的實施與操作

1、備課要求

對於化學概念、知識與技能的備課,要注意新舊知識的連接點;同時要根據教材內容的廣度、深度和《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基礎來確定重難點,找出突破難點的方法,螺旋上升地安排核心化學概念、知識與技能的內容。突出促進學生、教師的發展,體現學科特點、教師特色,備課思路過程要有特色。

2、授課要求

⑴應重視新知識的引入,新知識的引入是實現舊知識向新知識遷移的過程。在新知識引入中既應重視與舊知識的聯繫,又應創設有利於遷移的情景,因此能否講好引入是講好新課的一個關鍵。

⑵新授課應樹立化學課堂教學是一種化學活動的教學的觀念。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化學活動的教學。化學活動是學生經歷化學學習過程的活動,也是學生自己建構化學知識的活動。

⑶應鼓勵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有效的化學學習過程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教師應引導學生主動的經歷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化學活動,從而使學生形成自己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和有效的策略。

⑷新授課應重視培養學生應用化學的意識和能力。

⑸新授課應重視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創造精神。

3、作業佈置與批改

作業是使學生掌握所學知識、培養各種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記錄學生成長和評價饋的重要手段。但是作業過多過難,則會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使學生疲於應付,嚴重地束縛和影響學生的智力發展和身心健康。故應注意以下幾點:

⑴適量性,使適量的作業既可以達到鞏固所學知識和提高各種能力的目的,又能夠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己自學、總結、歸納和思。

⑵層次性,作業本身要有層次,應由易到難。

⑶針對性,設計或佈置一些有針對性的、適合其個性發展的作業,培養和促進每位學生髮展其特長。

⑷實踐性,讓學生動手、動腦,理論聯繫實際,提高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實際操作能力。

4、測驗評價必要的測驗檢查是檢測教學效果、激勵學生學習的一個有效方法。各章及時過關考試,認真對待周清、月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hua/jiaoxue/ey6mj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