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教學工作計劃 >

歷史教師教學工作計劃(通用22篇)

歷史教師教學工作計劃(通用22篇)

歷史教師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歷史教師教學工作計劃(通用22篇)

新高中課程計劃在明確高中培養目標、優化課程結構、確保教學內容、促進教學方式轉變等方面作了積極的改革探索。所以教學中應緊跟高中課程改革的步伐前進,為了適應這一形勢,確保高貴的順利推進,確保高中教育質量的穩步前進,教學中要切實有利於廣大學生的自主發展。

二、教材分析:

人類社會政治領域中的問題是極其複雜的。教科書選取的糾葛貫通古今、關聯之外的學習專題,瞭解人類歷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等基本史實,正確認識歷的階級、階級關係和階級鬥爭,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學習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產生、發展及其歷史影響,理解政治變革是社會歷史發站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並能對其進行科學的評價與解釋、理解從專制到民主、葱人治到法治市人類社會一個漫長而艱難的歷史過程,從而樹立為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而奮鬥的人生理想。

政治活動是人類社會生活的主要組成部分。人類的政治活動既受制於經濟和社會其他方面的發展,又發作用於經濟及其他活動,給社會發展以巨大的影響。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列寧曾指出:政治就是參與國家事務,給國家定方向,確定國家活動的形式、任務和內容。換句話説,代表一定佳績利益的社會集團、社會勢力及其個人在國家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國際方面的言論和活動都是政治。因此,我們學習歷史,瞭解人類社會政治領域中的活動,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學情分析:

高一年級共一個班近四十個學生,生源質量參次不齊,教學上一定要進行分層次分階段地鞏固和提高。針對一些成績較好的學生則又要進行一定的較難的作業佈置和試卷的佈置。針對學情和特點略講某些章節教學中一定要重點突出詳略得當,並以基礎知識為主。

四、教學方法:

綜合考點內容,突出學科內的知識銜接,注重學科間的貫通,拓寬學生知識面,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基礎訓練,重在運用;拓展訓練,重在提高;綜合訓練,重在發展。使學生既從“點”上拓展,有能對所學知識點結合,融會貫通。

高中歷史教材的主體結構按“學習專題”購建。共九個學習專題,包括導語、學習建議、主要介紹辦專題的歷史發展線索或學習重點,並提出一些學習方法上的建議。正文後輻射自我測評、材料閲讀與思考,以拓展我們的知識面,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歷的政治活動是豐富多彩、極其複雜的,他與經濟活動、文化活動的呢個一起構成料人類歷多彩的生活活動。只要同學們潛心學習,細心探究,就一定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感悟許多歷史的真諦。

歷史教師教學工作計劃 篇2

在這新的一年裏,我決心更加嚴格要求自己,以課改為中心,以科研為導向,注重課堂常規教學,在學習中成長,在反思中進步。

一、指導思想

以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為指導,根據歷史學科和歷史教學的特點,全面發揮歷史教育的功能,在掌握基本歷史知識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閲讀和通過多種途徑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通過對歷史事實的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概括等認知活動,培養歷史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注意教學設計與學生的學習方式整合,使歷史學習成為一個不斷積累歷史知識、不斷加深對歷史和現實的理解過程;成為一個主動參與、學會學習的過程,一個逐漸掌握歷史學習的基本方法的過程。通過歷史學習,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陶冶關愛人類的情操,使學生增強歷史意識,汲取歷史智慧,開闊視野,瞭解中國和世界的發展大勢,增強歷史洞察力和歷史使命感。

二、總體教學目標

依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整合人民版歷史教材,在改革中創新,在探索中提高,逐漸建構帶有清河中學學校特色的高中歷史教學模式,爭取高一年級歷史學科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三、教學措施

1、深入鑽研新課程教材,依據歷史課程目標,針對學校和學生的實際,精心地設計歷史教學課堂。在集體研究的基礎上備大綱、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

2、認真教好每一堂課。上課是整個教學的中心環節,把創新教育和素質教育引入課堂,採用問題教學法和討論法,激勵學生自主學習,激活學生思維。同時重視基礎知識,搞好學科內專題研究。在教學過程中,構建知識體系,注重知識遷移,培養對歷史事實的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概括等能力和歷史思維能力。

3、採用“情境教學”,精心設計多媒體課件,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在愉快中學到知識,拓寬學生視野,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4、習題要精選。教師要立足校情、學情、優化精選習題。做到習題要精選,反饋要及時。要通過習題講評評出方法、規律,同時還要強化學生對試題的掌握。進行復習時,重在理清每一專題的框架,儘量使每一專題重點突出,邏輯清晰。

歷史教師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區國中歷史、思品(道德與法治)學科教研工作將按照市教科院、區教師發展中心的統一部署,恪守“求是務實、與時俱進”的教育哲學,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培養、提升學生的歷史、思品(道德與法治)學科核心素養為目標,以深化課程改革、優化課程建設與實施、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基於歷史、思品(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教育教學特點和區域教育教學實際,突出方向引領和工作重點,優化教研工作方式,提高教研對教育教學的促進作用,切實履行研究、指導、服務的職能;質化教育教學研究,切實抓好教研組建設,營造良好的區域及校本教研氛圍,不斷提升教師羣體的研究水平和教學能力;深化複習教學改革,優化畢業班會考複習教學策略,全面提高區域歷史、思品學科教育教學質量;強化教學常規和課程資源建設,不斷拓展國中歷史、思品(道德與法治)教育教學的新空間。

二、主要工作

(一)深度推進課程改革,努力優化課程實施

1、利用新修訂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的學習契機,進一步引導教師理解、反思課程改革理念的實質性內涵,認真研究學科核心素養與課程規劃、課程實施、課程評價、課程資源建設、教師學科能力建設的關係問題,提高教師自主學習、反思性學習的能力。特別是要進一步挖掘歷史、思品(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育人功能,推進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探索並優化歷史、思品(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校本化實施,切實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2、以課堂教學為中心,以培養學科核心素養為目標,以逐步形成具有學科特質的思維品質和關鍵能力為重點,進一步加強課程統整和探究性教學、生成性教學的研究,借力數字化學習、研究性學習和公民教育項目,不斷改進教與學行為及課堂教學範式,彰顯歷史、思品(道德與法治)課程的主體性、生活性、實踐性和養成性,努力打造求真務實的歷史教學“智慧課堂”和思品(道德與法治)教學“生命課堂”。

3、繼續開展新課標、新教材研訓活動,尤其是歷史統編教材及八年級法治教育專冊的培訓,通過主題培訓、同題異構、學術沙龍、參與式研討、集體備課等多元方式,分享教學實踐智慧,切實提高研訓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努力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及新時代教育教學新要求的適應能力。

4、展拓多元平台,加強青年教師培養。以區、市國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基本功競賽、市中學政治年度優秀論文評比、市年度精品課拍攝等為契機,充分發揮以評促教的功能;加強研究課活動指導,提高研究課的引領作用和評價導向;鼓勵積極參加江蘇省“名師大課堂”網絡教學直播活動、區新一輪國中的政史送培活動等,加速區域學科青年教師快速成長。

(二)紮實教研科研活動,切實提高教學效益

1、繼續引導教師研讀“_市中國小學科教學建議”及《課型範式與實施策略》,結合日常學科調研,強化教學常規管理,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把落實教學常規作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調動教師教育教學改革積極性的基本手段。

2、加強課型範式與微課研究,組織國中不同年級主題研究課,不斷豐富、優化區域歷史、思品(道德與法治)學科課型。本學期歷史學科研究主題是加強對學生史料實證、歷史解釋能力的培養;道德與法治學科研究主題是加強對學生法治意識、公民素養的培育。

3、推進校本教研工作。以區優秀教研組評選為契機,發揮市、區學科優秀教研組的示範作用,引領全區國中歷史、思品教研組積極開展校本教研活動,營造研究氛圍,落實研究內容,深化研究主題,不斷提升校本教研質量,爭取在校本課程開發、聯校教研活動、資源共享等方面有所研究、有所探索。各國中校歷史、思品教研組要強化獨立備課、集體研討的意識;要提高集體備課活動效益,集體備課重點應放在如何確定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如何針對性地選擇教學資源、設計學習活動,如何優化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以及加強課的整體性研究等方面。

4、各國中校歷史、思品教研組要重視課題研究工作,以各級各類學科課題研究為抓手,以學科教學關鍵性問題研究為重點,充分發揮學科骨幹教師的作用,常態化開展專題性研討,爭取在課程改革的一些關鍵問題上有所突破。各教研組要提前醖釀新的課題研究項目,為下學期省、市、區級課題申報做準備;要鼓勵老師主動撰寫反應課改、體現自我主題研究的教學反思、教學論文,積極參與各類各級相關評選活動並積極向刊物投稿,加速自我專業發展。

(三)優化畢業教學工作,有效提升教學質量

1、各國中校歷史、思品九年級備課組及學科教研組,要及時研讀20_年_市會考學科考試説明及近幾年_市會考試卷,明確會考命題改革方向與思路,充分發揮會考對教學的導向作用;要第一時間研製細化的學期教學與複習工作計劃,做早、做好畢業教學與複習工作;要加強複習課型特點與教學方法的研究,理性思考考試説明、課程標準、教材內容的關係,科學定位紮實主幹知識與培養學科基本能力的關係、專題教學與知識系統整合的關係以及講、練、析的關係;要及時反思、糾正複習教學中的偏差;要加強組內分工合作、複習資源與信息共享,不斷提升複習教學的實效性和高效性,努力提升學校及區域會考質量。

2、認真組織好各教學協作片會考複習研討活動。各中心組長要提前思考研討活動主題,確立觀摩課研討方向,安排各校研討任務。通過研討活動,確保九年級各位歷史、思品老師都能深入瞭解、理解20_年_市會考歷史、思品學科考試説明及_市會考命題研討會的相關精神,明確複習教學的導向與價值,優化複習策略,提升複習效率。

3、各九年級歷史、思品老師要重視會考命題研究與自主命題實踐工作。要加強對學生學業發展的過程性與終結性評價工作的理論研究,要加強對_市會考試題特別是近幾年試題的精細化深入研究,要重視命題素材的日常性積累,要積極嘗試自主命制高仿真複習試題,不斷增強自我命題的科學性和針對性。

三、主要活動

二、三月份

1、部分學校國中歷史、思品(道德與法治)老師參加_市教科院開學初教研活動;

2、組織八年級全體道德與法治老師參加_市法治教育專冊新教材培訓活動;

3、召開區國中歷史、思品(道德與法治)中心組長會議,商討本學期片教研活動事宜;

4、開展區國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活動;

5、舉辦省教研重點課題“基於學科素養培養的史料教學優化研究”課題研討活動;

6、區國中歷史、思品(道德與法治)送培開班儀式及第一次活動;

7、推薦部分老師參加_市年度國中歷史精品課拍攝;

8、部分國中校歷史、思品(道德與法治)學科常規教學調研活動。

四月份

1、協助各教學協作片做好20_年會考政史學科複習研討活動。傳達市會考命題研討會議有關精神,解讀20_《考試説明》相關變化,探討複習應考策略,提升複習教學效率;

2、推薦部分老師參加_市國中道德與法治學科基本功比賽;

3、組織部分協作片七、八年級歷史新教材研訓活動;

4、區國中歷史、思品(道德與法治)送培第二次活動;

5、部分國中校歷史、思品(道德與法治)學科常規教學調研活動。

五月份

1、組織九年級歷史、思品模擬考試,及時做好分析評價工作,優化後續複習策略;

2、區九年級歷史、思品專題複習教學研討會;

3、組織部分協作片七、八年級道德與法治新教材研訓活動;

4、區國中歷史、思品(道德與法治)送培第三次活動;

5、做好_市中學政治專業委員會年會論文評比活動的區級選送工作;

6、部分國中校歷史、思品學科畢業班教學、複習工作專項調研。

六、七月份

1、推薦部分老師參加_市年度國中道德與法治精品課拍攝;

2、選薦部分老師參加_市會考歷史、思品學科閲卷工作;

3、召開省教研重點課題“基於學科素養培養的史料教學優化研究”學期研究總結會議,交流研究進展情況,研討下學期研究重點;

4、區國中歷史、思品(道德與法治)送培第四次活動;

5、做好七、八年級歷史、道德與法治學科期末質量檢測的有關工作;

6、學期學科教研工作總結及下學期教研工作計劃擬訂;

7、組織開展暑期區國中歷史、思品(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主題培訓活動。

歷史教師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教七1、6兩個班,七(1)班有學生x人,七(6)班有學生x人,大部分學生因為從國小剛剛步入中學,學習習慣不好,學習方法還未掌握,不能較好地完成學習任務,本學期要多加學法指導、習慣養成,因材施教。

二、指導思想:

進一步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思想精神,結合中學歷史與社會教學實踐,促進歷史教學工作發展,深化基礎教育教學改革。

三、工作思路:

堅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教學工作方向,貫徹基礎教育改革的思想精神,認真學習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以及史學研究的有關理論,優化課堂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學實效。

以課程教材改革為契機,以義務教育新課程實驗、國中新教材教學為重點,切實落實義務教育新課程教學過程方法探索、新課程教法研究、歷史學科教學質量提高,促進教學成效。

學習與掌握先進的教學手段與方法,全面提高自身素質,進一步提高歷史教學工作的實效性與可持續性,提高歷史教學質量。

四、教材分析:

七年級《歷史與社會》上冊教材內容,主要以地理知識為主。從對社區的瞭解,到對地圖的認識,再到對大洲、大洋的分佈和主要國家的瞭解,然後是對時間自然環境的初步把握,最後是中國國家地理的展示,從中國在世界的位置――中國國土的組成――鄰國――地形類型――平原――山地――高原――盆地――河流――以及村落的發展。

五、教材重難點:

重點:第二、三、四單元

難點:比例尺的計算和運用;地理事物之間的聯繫;分析和歸納地理事物的特點。

歷史教師教學工作計劃 篇5

為更好地適應新課改要求,進一步提高高二歷史教學水平,現將本期工作初步計劃如下:

一、文科班教學計劃:

1、繼續完成選修一教學,繼續以知識的概括歸納為重心

2、完成選修三教學,側重在材料的運用、比較和分析能力的培養上

3、進行必修一、二、三的學業測試複習,兼顧知識時空線索的梳理

二、理科班教學計劃:

1、以練習促複習,通過對考綱知識的一一訓練,幫助學生鞏固知識迎考

2、通過綜合訓練和解題方法指導幫助學生實現考前衝刺

三、備課組要求:

1、落實學業測試複習資料:

(1)按考綱知識點合作編寫知識提要;

(2)按考綱知識點每本書命制練習試卷,作為要點解讀的補充;

(3)要點解讀要督促學生落實。

2、補差與提高:

(1)對學習有一些欠缺的學生,要一一督促檢查其複習,儘可能地提高及格率;

(2)為了爭取更高的優秀率,加強對知識點的查漏補缺。

3、加強分工與合作:

(1)分工明確:每位老師在備課、提要編寫、練習編排等方面要有明確而細緻的分工,各負其責;

(2)合作緊密:彼此間加強學習與交流,在加強集體備課的同時,通過互聯網、無線通訊、辦公室交流等加強溝通,並相互學習,彼此聽課,注意資料的共享與彼此配合的及時和到位。

4、高度關注新課改動態:

(1)瞭解各省的新課程教學經驗,積極吸收教改成果;

(2)及時關注湖南省學業水平測試的相關信息,並積極反映一線意見;

(3)高度關注新課改下的湖南大學聯考走向與形勢,不因為學業測試而忽視大學聯考。

5、堅持兩條腿走路:

(1)文科班在搞好學業測試複習的同時搞好知識的梳理;理科班重在落實基礎和查漏補缺。

(2)堅持同時搞好知識提要與練習訓練;

(3)堅持及格率與優秀率一起抓;

(4)堅持課堂教學和課後練習共同運用。

歷史教師教學工作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新高中課程標準在明確高中培養目標、優化課程結構、確保教學內容、促進教學方式轉變等方面作了積極的改革探索,在教學中我們應緊跟高中課程改革的步伐前進。為適應這一新形勢,確保高中教育質量的穩步前進,我們的教學要切實有利於廣大學生的自主發展;針對這一新形勢,我們提出了“培養具有中國靈魂、世界眼光的現代人”這一口號。要培養這樣的跨世紀人才,首先要求教師自身應該胸懷祖國,放眼世界。

高中歷史新課程這一高中歷史教育的實驗田,對我們教師來講既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機遇。只有認真研究,深入思考,努力實踐才能贏得主動,取得事業和人生的雙重進步。在接下來的教學實踐中,我們要本着拓展教學思路、創新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技能、放寬教學視野的指導精神,積極摸索和總結教學規律,儘快提升學生在歷史學習中的認知能力和求知興趣,實現望亭中學歷史教學的新突破。

二、學生情況分析:

高一年級共六個班近三百四十個學生,重點班生源質量相對較好,普通班生源質量相對差一些,高一新生一方面由於初次來到一個新環境,心理和作息習慣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另一方面由於國中的歷史基礎知識都比較薄弱,所以高一歷史教學應注重基礎的培養和興趣的培育。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穿插一些與歷史教學相關的歷史典故,儘量多地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將歷史知識與歷史發展脈絡通過生動活波和直觀淺顯的方式呈現給學生。

三、教學方法:

綜合考點內容,突出學科內的知識銜接,注重學科間的貫通,拓寬學生知識面,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基礎訓練,重在運用;拓展訓練,重在提高;綜合訓練,重在發展。使學生既從“點”上拓展,又能對所學知識點結合,融會貫通。

高中歷史教材的主體結構按“學習專題”構建。歷的政治活動是豐富多彩、極其複雜的,他與經濟活動、文化活動一起構成了人類歷多彩的生活活動。只要同學們潛心學習,細心探究,就一定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感悟許多歷史的真諦。

四、重點工作及具體措施:

(一)、重點工作:

(1)明確教學任務、抓好教學常規、注重基礎知識、培養學生興趣。

(2)精心備課,把每一堂課當成優質課來準備,注重教學設計的探索。

(3)注意教學方法的改進,讓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更能掌握學習知識的方法。

(二)、具體措施:

1、增加歷史教學的趣味性,活躍課堂氣氛

高中學生的思想認識水平相較於國中生來説,已經開始發生重大轉變,理性思維的'能力大幅提升。但是由於畢竟高一年級的學生還沒有完全過渡到成熟的理性思維,完全枯燥和單一的理性分析還不完全適合他們的認知層次。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既要培養他們對於事件本質和事件規律的認識和分析,也要糅合趣味性較強的歷史典故和歷史逸聞,輔助學生對當時歷史環境和歷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

2、轉變教學方式,力求做到日日清、週週清、月月清

(1)每堂課均採取1+2+1的模式。前3―5分鐘複習上一節內容;30分鐘講課;最後3―5分鐘檢測本節課學習情況。做到日日清。

(2)每兩週一次小考,把兩週內所學主要內容以提問形式或試卷形式考察一遍。

歷史教師教學工作計劃 篇7

一、所教班級基本情況

本學期我擔任高二年級三個文科班和一個理科班的歷史教學,其中2,3,4班為文科班,文科的.學生學習歷史的目標是為爭取大學聯考高分大基礎。1班為理科班,他們學習歷史的目標是通過歷史學科的學業水平測試。本年級使用人教版新教材,其中文科班,每週四節課,本期教學任務為完成必修三,部分選修一的新課教學內容;理科班,每週兩節課,本學期教學任務為歷史必修三。

二、教學目標及措施

必修三講述的是人類社會思想文化和科技技術發展的歷史,包括中國的和外國的。涉及古代,近代和現代不同的歷史時期。思想文化的內容不是很容易掌握的,也不好理解。

首先:在教學中,全面貫徹素質教育的指導方針,落實新課程標準的精神,使學生“從歷史的角度去認識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從歷史中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養,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其次:以夯實基礎知識為根本,以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為重點,充分發揮教學中雙主體作用,迅速提高教與學的質量,為更好地適應新課改要求,進一步提高高二歷史教學水平,完成教學目標,本期工作主要採取措施如下:

1、進一步學習新的教學理念,更新教育思想,認真研究課標、教材、教法、學法,努力提高教學效果。具體講:

(1)、端正教學指導思想,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對於老師的要求:做一個導師,在知識傳授、思想交流、能力培養等各方面都要積極正面的引導學

生,同時不斷加強對歷史專業知識的學習和對新課改的研討,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提高自身的

專業素養。針對學生,注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傳授基礎知識的同時,強化學生能力的培養,尤其是要培養學生學會思考,學會正確而全面的看待和處理歷史問題;把握好歷史的科學性,教給學生一個傳承的歷史、發展的歷史、客觀的歷史,引導學生學會求真,學會吸收;加強歷史學習基礎,要求充分掌握教材基礎知識,加大歷史訓練,用適當的練習題來提高歷史的應用能力。理科學生要求掌握以課程標準為核心的基本歷史內容。狠抓學風建設,管理好自己的課堂,加強方法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注重常規工作,保證教學的順利開展。堅持備課,做到每課都備好重點難點,認識學情,尋找突破點;認真準備好每一個教案(或課件);課堂教學難易適當,突出重點,多展開師生互動;作業是鞏固提高學生學習的重要手段,積極對作業進行批閲,做到每個單元一閲,並對每一課學生出現的疑難作講解。文科的教學內容會深入詳細些,而理科的只是掌握基本的事實,所以在教學時間上也是有區別的,

(3)、加強教學研究與探討:①、積極進行課堂教學探索,探索高效的教學模式。常規教學在鞏固基礎的同時強化歷史的思辨能力,訓練學生多角度多聯繫地看待問題,習題講評則從審題入手,把握解題規律。②、積極進行現代技術環境下的歷史教學探索,課堂教學積極藉助多媒體手段,充分藉助網絡豐富知識與題庫。③、加強對學生的學習指導,在如何學,如何進行知識的歸納與整理,如何提高身體水平和解題技巧上多下功夫。

2、關於考試:按照年級組的統一要求,認真組織好每一次階段考試,做

到精心命題,細心閲卷,認真講評。

3、關於作業:要求學生按進度及時按質、按量完成好所訂同步訓練資料(優化探究);教師平時加強監督,按時、按要求批改好作業。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周密的計劃和認真的教學必將收到很好的效果!拭目以待吧!

四、教學內容與進度安排

歷史教師教學工作計劃 篇8

一、指導思想

以課程標準,考試説明為指導,以課本為依據,充分研究大學聯考,不斷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探索高三教學模式,增強歷史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應試能力,從而提高歷史課的教學質量.

二、工作目標

1、以課本和課程標準為基本,充分研讀考綱,從整體上把握複習的要求,讓學生加工教材,理解掌握基本的歷史概念,歷史現象,歷史事件,基本的歷史發展脈絡.

2、改變教學觀念,大膽地進行課堂改革,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和提高學生概括,歸納,分析,綜合,比較,遷移等基本的學科思維能力.學會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評價問題的能力.

3、採用多種多樣的方式方法,讓學生學會用基本的史學方法去認識和總結歷史發展的規律,從而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強年輕人責任感和愛國主義情感,理解國家大政方針制定的歷史依據及其正確性,培養學生正確的歷史觀.

4、加強教研,研究大學聯考和大學聯考試題,注重知識的遷移和運用,精選習題.

5、進行有效知識落實,把課堂上的基本知識做為落實的主渠道,及時進行"章結","單元過關"和"月清".

6、學生的學科成績在優秀率,平均成績和及格率上有明顯提升.

三、高三歷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缺乏對高三教學,複習的整體把握和詳細計劃及實施措施,對高三隻是有大致的階段安排與複習進度,對每一階段的教學和複習目標,複習策略和學生學習任務的完成沒有細緻考慮,這種計劃的盲目性,必然導致教學的盲目性,質量提高的盲目性.

2、教師沒有對大綱,考試説明進行詳細研究.大綱中對知識掌握程度有明確要求,考試説明中也有明確的考核目標和要求,並有詳細的解讀説明,教師只是在想當然的去教學.

3、教學手段單一,課堂效率低下,對於新的教學方法,模式及新理念缺乏學習和實踐,課堂中仍習慣於教師一講到底,教師累,學生睡,效果差,成績低.

4、課堂教學中缺乏針對性,高三教學沒有高三的特點.高三複習課,絕大多數教師都在就知識講知識,缺乏深層分析,只是知識的簡單羅列,對主幹知識把握不到位;學生理解只偏留在表面上;不能把握歷史整體框架,歷史基本線索,學生所學的知識是零散的,無序的.

5、缺乏對學生的基礎知識理解和思維能力的培養.近幾年大學聯考命題思路是非常明確的,就是注重學生的能力培養,注重學生的學科思維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注重基礎,以大綱,考綱為指導,以課本為本,注重基礎知識的遷移與應用,以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為主線來統領知識.

6、缺乏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還習慣於只講知識,不講方法,學生不會主動學習,結果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辛苦而沒有太大的成效.

7、缺乏對習題的篩選和大學聯考試題研究,很多學校給學生髮了很多資料,讓學生自己去做,結果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效果也不是很好.

8、缺乏將課本知識與現實熱點,重點問題的聯繫的能力,只是單講課本上的知識,一遇到解決實際問題就無從下手,不能進行有效的知識遷移.

四、採取措施

1、從整體上考慮和制定教學複習計劃,按照計劃有條不紊的進行實施.在計劃的制定中要有總目標和階段目標以及具體措施,評價,時間安排,內容安排等內容.

2、在每輪複習中應注意的問題.針對近幾年高級的命題特點和歷史課實際,一般採用三輪複習法.

第一輪複習主要是抓課本知識落實,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詳讀課本,圍繞主幹知識進行梳理,形成內在的主體結構網絡,在記憶的基礎上對知識進行理解.

第二輪複習主要以主幹知識為中心,以專題的形式,對歷史知識重新加以梳理和加工,走出課本,讓學生從宏觀上把握歷史發展的規律.不能把每節相關知識簡單列出來放到一起,要重點分析,歸納出歷史發展規律,教會學生學會把握規律,得出啟示,提升學生縱橫比較問題的難力.

第三輪:依據考綱,重新梳理課本,查缺補漏,教師少講,讓學生自己進行,並適當地進行綜合練習.

3、要認真研讀大綱,考綱和考試説明.應該説,考試説明是依據大綱制定的,大綱是作為整個高中教學的依據,而考試説明只是為了大學聯考的需要而定的.做為備考來講,應該以教材為依託,全面複習,對考試説明沒有列出的內容不必過分深究.大學聯考題目大體上分兩部分,一部分考查對基本知識的分解,另一部分考查較為深層次的能力.前者與教材關係較緊密,但不會是直接照搬教材的某一部分內容,後者基本上是教材內容的拓展.因此,依託教材不等於捆死在教材上.

4、提高課堂效率,做好知識落實.對於歷史課來講,教師不必面面俱到,應重點講清重要的歷史概念,歷史現象和歷史事件,講清梳理歷史脈絡的基本方法,幫助學生加工整理知識,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總結出基本的歷史規律,得出結論.知識落實要做到"四清",把課本知識的記憶放在課堂上,在習題練習上,注重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及知識的遷移能力.

5、適當練習.在每一輪複習中都要有適當練習,但選題一定要注意層次性和代表性,切忌陷入題海戰,在講題中一定要針對學生問題去講解,並不是單純的就題講題,要舉一反三,融會貫通,讓學生能窺一斑而知全貌.另外,選題儘量選一些新題,不要過於陳舊,學生會在新題新情境下愉快的做題,效果更好些.注意主觀題的檢查與落實.

6、要處理好學科之問的關係.不能在複習時一味單幹,應適當穿插些兩門學科知識,適當串串門,使學生在平時學習中就養成基本的文綜思維習慣,同時也有利於本學科的學習.

五、時間安排

1、第一輪單元複習(20xx年2月-20xx年3月中旬)

20xx年2月-3月中旬 選修一、選修三

2、二輪專題複習(20xx年3月下旬-4月底)

3、三輪:迴歸書本、查漏補缺、綜合訓練、考前指導(20xx年5月-6月

歷史教師教學工作計劃 篇9

一、指導思想:

歷史教學是貫徹德、智、體、全面發展方針,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手段之一。要求學生學習和掌握基礎的歷史知識,即瞭解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瞭解重要的歷史事件、

歷史人物和歷史現象,以及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向學生進行初步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教育,尤其是以發展規律教育,要求教會學生初步掌握記憶、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方法,培養學生學習和表述歷史的能力,培養學生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內容:

1、中國近代史部分: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到民國時期的文化。

2、中國現代史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時期的文化。

三、情況分析:

1、學生情況:八年級(1)、(2)現有學生101人,學生雖對歷史較感興趣,但他們不願花時間對知識進行識記。

2、第四冊共有27課,學習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到上世紀90年代初期的歷史。正文部分是必須掌握的內容。註釋和文字説明,不作要求。

四、具體實施與要求:

1、認真備好每節課,明確重點、難點。

2、課堂教學按大綱的要求,全面完成歷史教學。

3、在傳授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養,教學內容要突出重點。

4、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講究教學技能和教學藝術,以增強學生的積極性。

5、要充分運用歷史地理、圖畫、圖表,積極創造條件,以教學的直觀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6、採取多種方式進行復習和考核,抓住線索,突出重點,弄清概念,活躍思路;

7、加強環境教育,使學生樹立環保意識。

歷史教師教學工作計劃 篇10

根據湖北省20xx年大學聯考方向及新課改省份(特別是寧夏、海南)大學聯考歷史試題的特點,結合新課標下高三歷史教學的現狀,特制訂高三歷史複習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新的學科課程標準為依據,求真務實,探究適合我校學生的教法與學法,落實好新課程的理念,突破以基礎夯實與能力培養為核心目標,爭取在20xx年大學聯考中取得好的成績。

二、複習依據

1、內容

高三歷史學科的教學要以《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20xx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的説明(湖北卷)文科綜合》考綱、人教版教材為依據。課程標準是國家意志的體現,是歷史新課改賴以進行的綱領性文件;歷史教材是歷史教學主要素材;考試大綱是備考複習的重要依據。三個依據互相依存,缺一不可。

2、命題

新課改下的大學聯考是正確引導中學實施素質教育,體現高中新課程改革精神與理念,反映高中新課程方案的特點和各學科課程標準的整體要求,

20xx年是湖北省新課改後的第一年大學聯考,因此應認真研究其他新課改地區的大學聯考試題(特別是寧夏、海南等地),通過“新材料、新情景”的創設與運用,利用學生在現實生活的背景中學習知識,引導他們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深入理解知識,倡導研究性學習,強調“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史學原則,從而在知識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達到有機的統一。

三、複習方法

1、時間安排: 20xx年暑期—20xx年2月底(一輪複習)

2、複習思路:夯實基礎知識,理清基本線索,培養基本技能。

3、主要任務:以教材為主,進行單元內小專題複習,夯實基礎,使知識系統化,結構化,並在此基礎上向深、廣度擴展,結合現實,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要搞好單元過關,精選習題,精講精練,及時講評,並且每節課力爭留出時間讓學生記憶一些重點知識,做到當堂知識當堂鞏固。

4、方法:以課時為主要學習方式,單元內小專題式進行,一個單元結束後要進行單元總結與測試,每個模塊結束後要進行模塊過關測試。

採用讀、講(聽)、練、評四個環節:

第一環節——讀書:利用正課時間,明確目的和要求,按照學案,由學生帶着問題有針對性和計劃性地讀書,在此基礎之上理清單元與單元之間、課與課之間的邏輯聯繫,構建相對嚴謹的教學知識結構,使掌握的知識系統化、條理化、網絡化。

第二環節——講(析):在熟知基礎知識的基礎上,理解基本史實,突出重點、難點,提高歷史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鞏固知識並逐步形成歷史學科思維能力)。同時,要針對考點進行知識擴展,教師最好做到精講多練,講重點,要突破每個考點的核心問題

第三環節——訓練:在課時複習結束後,要選取典型試題及時進行測試、反饋,可採取一課一小練(當堂訓練)的形式,以便及時鞏固落實,練習後,必須核對答案,分析總結。通過典型題目逐步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如理解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表述能力、分析能力、創新能力等。

第四環節——講評:包括教師的講評與學生的自評。每一單元測試及模塊測試後教師要重點講評,教師在講評練習和試卷過程中,要特別留心解題方法的講評,從而減少解題錯誤,提高應試能力。

一輪複習側重點在於理解歷史概念,掌握基礎知識。

基礎知識既包括具體史實,也包括規律性的認識,歷史線索和階段特徵也屬於這一範疇。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要貫徹“全、準、新、細”的原則。“全”即複習要全面,不能漏掉考試大綱的任何知識點,在此基礎上才可以強化重點;“準”即對知識的識記、理解、闡釋要準確;“深”即對歷史現象、內在聯繫和規律的理解認識要深刻;“新”即對歷史知識要從多角度、多層次、多方位來認識和鞏固;“細”即注重細節,近幾年文科綜合試題啟發我們必須抓好細節,很多問題並不難,但考察很細緻,於細微處方顯精神,細節決定成敗。

四、具體要求

(一)瞄準大學聯考,落實課程新理念,轉變課堂模式。

1、改一講到底,不訓練學生能力。

調動學生參與,加強對學生的思維訓,老師重在幫助學生整理思維層次和指導思維方法;邊講邊練,這樣才能做到訓練及時、訓練充分

2、改只有知識教學,沒有材料教學。

大學聯考無題不材料,如果課堂不進行材料教學,學生就不能形成材料處理能力。

3、改只有純知識的梳理、分析,沒有解讀大學聯考考點及其要求。

每堂課都應有大學聯考的考點解讀、考題回顧、考情預測和模擬訓練。以大學聯考的感覺和要求去指導教與學。否則這是嚴重的教學不到位,也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

(大學聯考考的許多是老師講不到的,需要學生具有獨立的思維能力,獨立思維能力單憑老師講授是培養不出來的,需要在訓練中參與和培養)

(二)落實常規

1、認真備課。

認真編寫教學案,優化整合,既有專詳,又有大學聯考鏈接、材料教學與教學方法和教學流程。

2、分層教學。

知識的深淺是有層次的,思維的發展是按層遞進的,學生的素質也是有層次差異的,因此實行分層教學,梯度推進,中下等生能接受,上等生能發展,全體學生皆都能得到提高。

3、作業檢查。每天應佈置一定量的作業,並進行批改或檢查,關鍵在於督促學生在課後練,鞏固和深化知識,這是落實教學效果的一個關鍵。

4、週考月考。知識鞏固和思維深化,除課堂教學和課後作業外,還須通過週考、月考去強化。週考、月考也是我們教學時段要檢查的內容。要強調的是,週考有的改為周練,練不如考,考對學生的壓力感、速度訓練和答題規範養成遠遠超過練。其次,不管練習、週考、月考,有練有考就必須講評。只有講評,學生才能明確自己的錯誤,思路才能得到昇華。

5、自習輔導。晚自習讀歷史是歷史學習鞏固一個重要的時間保證,但要學生讀歷史,就必需歷史老師能下班輔導。歷史老師晚自習下班輔導,有利於學生釋疑解難和提高學習歷史的興趣,還會對學生學習歷史產生感情壓力和督促作用,這自然有利於歷史知識的鞏固。

五、複習內容與進度(略)

歷史教師教學工作計劃 篇11

一、基本情況分析:

2.教師及課程基本情況高一隻有本人一位歷史教師,中學歷史一級教師,9年教齡,負責六個班的歷史教學任務兼任班主任,平均每班每週2節課,每週坐班2晚共6節晚自習。課時相對每班不多,但是教師的整體課時量不少,所以注重提高課堂效率,而不是額外增加教學時間。

3.教材分析高一歷史主要是學習歷史(嶽麓版)必修1,屬於中外古今政治發展史,採取的是模塊化設置,每一單元既有相對獨立性,又有一定聯繫,再加上增加了古代世界政治史,學生和老師都相對生疏,更應該重點把握。相對國中歷史而言,學生比較適應編年體的教材,當今的高中歷史教材,以模塊化設置,更加需要學生掌握歷史學習方法,培養歷史思維能力。

二、教學目的及任務:

通過學習,瞭解人類歷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實,正確認識歷史上的階級,階級關係和階級鬥爭,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學習蒐集歷史上有關政治活動方面的資料,並能進行初步的歸納與分析;學會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產生,發展及其歷史影響,理解政治變革是社會歷史發展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並能對其進行科學的評價與解釋;理解從專制到民主,從人治到法治是人類社會一個漫長而艱難的歷史過程,樹立為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而奮鬥的人生理想。

三、針對性措施:

1.精心設計教學,積極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精心備課,把每一堂課當成優質課來準備,注重教學設計的探索,增加歷史教學的趣味性,活躍課堂氣氛。

2.細心組織教學,努力做到讓學生主動去學,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充分利用課堂上有限的時間,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4.注意教學方法的改進,讓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更能掌握學習知識的方法。讓學生改變國中對歷史學習的觀念,學會高中歷史的基本學習方法。

四、教學安排:

針對學生需要一段時間適應,及必修一前幾模塊知識比較重要的的特點現在考慮給予前幾模塊相對較多的教學課時,最後幾個模塊適當加快速度,做到有重有輕,合理安排。

歷史教師教學工作計劃 篇12

一、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深化教育改革,本學期八年級歷史組的歷史教學工作以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為重點,積極開展教研工作,努力把本期的歷史成績提高到全市的領先水平。

二、教材簡析

八年級歷史下冊教材內容有所刪改,在全面貫徹基礎知識、能力培養和思想教育三大目標的前提下,突出了三點:(1)減負,降低難度;(2)增加啟發性和生動性;(3)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本冊內容敍述了從新中國的成立到社會主義新時期的歷史,共21課,每課一課時,另有活動課4課時,由提示、正文、閲讀、圖表、資料、註釋及課文中思考題和課後練習、活動建議等部分組成,其中正文部分是必掌握的內容。

教學的重難點以每單元、每課時的重難點為重難點。

三、學情分析

通過一年半的學習,八年級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逐步提高,初步具備歷史理解、分析、概括等能力,掌握了大部分基礎史實。但是在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方面,在綜合運用方面,尚需要加大訓練力度。

四、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達到課程標準中的三惟目標要求。

2.質量目標:合格率90%高分38%及格76%低分2%

五、教學措施

一)加強學習,更新觀念

本學期,每2週一次的八年級歷史組會,組織學習學校佈置學習的資料文章,要在學生觀、人才觀和教學觀上不斷更新觀念,進一步在教育觀念、教育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方面謀求創新,深化教學改革,走創新之路。

課堂教學是整個教學工作的主戰場,我們要構建適應創新教育的課堂教學模式,有效地利用好45分鐘,不斷提高45分鐘的教學質量。

二)堅持常規教學

八年級歷史組有計劃、有目的安排好兩週一次不少於兩節課的組活動。備課組活動每週不少於2節。教師聽課不少於15節。提倡本組內教師互相聽課,鼓勵教師們跨學科聽課,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三)充分利用好現代化教學手段

電腦班的老師要採用電子教案。在學校的指導下設立教學資源庫優秀教案、試題庫和課件庫等。

歷史教師教學工作計劃 篇13

高三年級伊始,各學科轉入全面複習階段,我所帶的歷史學科也是這樣。20xx年大學聯考能否取得理想成績,取決於全體師生齊心協力,同舟共濟。儘管我分擔學校部分行政工作,但我會竭盡全力地做好高三複習工作,為學校20xx年大學聯考取得輝煌成績貢獻自己的力量。

一、學情分析

具體的教學(複習)計劃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並服務於新課程下的大學聯考。我所帶的高三208班、213班、215班,其中208、213班為特長班,215班為文化班。這三個班的學生成績參差不齊,而且一直不夠穩定,其中有學生的原因,比如在是識記基礎知識方面不夠下功夫,鑽研學習的勁頭不足,等、靠、要的依賴思想比較嚴重;學生的習題訓練量不足,學生見的少,從而導致部分學生對自己的真實水平不能正確認識;許多學習自覺性差的學生,再加之老師對檢查力度不強,督促不及時,對很多知識總是似是而非。

二、大學聯考動向分析

20xx年我省首次開始新課程的新大學聯考。從20xx年新大學聯考歷史試卷來看有以下特點:(1)側重考核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掌握,強調對歷史事件過程的學習,回到學習歷史最基本的層面。(2)側重考核學生對歷史史料的閲讀、表述能力,以及從不同角度剖析問題的能力,這是對歷史學習更本質的要求。(3)重視考核學生的歷史感悟能力。

總之,對學生歷史知識的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選擇題出現了對歷史事件細節的考察,盡力還原歷史的本來面目;非選擇題的的設計集中體現了“論從史出”的觀點,題的閲讀量很大,要求學生從中根據要求提取相關歷史信息,難度有所增加。值得注意的是有一部分題直接來自人民教育版的教材內容,而其他版根本就未提及過,因此,參考別的版本的教材,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複習措施

(1)首先從思想上引導學生對歷史學科予以足夠的重視。與其他學科相比,歷史學習不會遇到絕對聽不懂的內容,因此只要大家用心學,人人都會有收穫,讓學生從心理上樹立我能學好和要學好歷史的信心。再者用往屆學生的成績鼓勵他們,考好成績不是設想,而是完全有這種可能。

(2)課堂教學中實施好講和練的關係。在講的環節上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講,給學生講清知識框架,講透前後知識的內在聯繫,梳理經濟、政治和文化之間的關係。講的內容注意結合其他版本,盡力彌補知識的疏漏點。

練,之前做好學生記憶的鞏固,指導記憶方法。堅持學生的做在前,教師的指導在後。針對選擇題指導學生運用排除法,用已知推導出未知,審題時注意表示時間限制、範圍限制的詞,按題目要求答題。對於非選擇題指導學生先讀題,然後帶着疑問閲讀史料,從材料中層層分析其表述的內在含義,並訓練準確表達的能力。

此外,指導學生用好手中的複習資料《備戰新課程大學聯考·歷史通史複習新思維》,引導學生在聽講的基礎上,看課本看資料,堅持自學鑽研,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3)針對學生在學習上的個體差異,在輔導方法上採取大同小異的方法,大同,大多數學生緊跟老師的輔導步伐,能把講的內容、習題弄懂弄透。小異,對於還有可能拔高的學生,就要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勵他們在現有資料之外,練更多的題,多鑽研,長見識,不斷提高歷史學習水平。

歷史教師教學工作計劃 篇14

一、指導思想以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為指導,以《課程方案》及各科課程標準為依據,以省素質教育會議精神為指導,以“大力推進教育教學創新,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建設殷實和諧、公平質優教育名市提供智力支持”為實踐載體,自覺踐行科學發展觀,用科學發展觀引領學科教研工作,全面提升學科教育教學質量。

二、基本思路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為重點,以打造高效課堂為、實現學科實施素質教育的發展與突破;實現備課優化和互補;以提高教研水平與實效為目標,實現自身與師生的共成長。

三、重點任務和主要措施(一)全面落實福建省普通高中歷史教學實施意見,規範學科教學行為。

1、科學安排歷史學科課程,紮實推進課程改革。本學期的教學內容是歷史必修II與校本課程。

2、研究模塊專題教學的特點,更新評價理念。

(1)依據課程標準,全面落實課程目標。教師要認真學習、深入研究課程標準,準確把握課程的性質、基本理念和設計思路,明確課程對教學實施提出的要求,進一步轉變教學觀念。教學時要着眼於模塊或專題的整體設計,有機整合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維目標,將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融入教學實踐。

(2)尊重教學規律,開展教育教學創新。既要繼承傳統教學中有利於學生身心發展、符合教育教學規律的教學方式,堅持教學常規,也要根據新課程精神,不斷創新教學方法,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教師要特別注意做好備課、上課、課後反思三個環節的工作,借鑑、融合各派教學理論,與同伴、專家開展合作研究,不斷探索提高教學效率的途徑。

(3)轉變教學方式,打造高效課堂。要認真研究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組織實施策略和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瞭解各種教學媒體和手段的特點,根據具體的教學任務,選擇合適的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媒體,提高教學質量。

(4)樹立正確的評價觀,採用多元化的評價其方式。

3、加強校本課程的研究與指導。培植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典型學校,適時舉辦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現場觀摩會。

4、加強學生選課指導研究,嘗試研究性學習與學科教學結合。

(二)強化理論研究,深化課堂教學創新與改革。

1、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各個環節。

針對課時少,教學任務重的形勢,我們應全面優化備課、説課、上課、聽課、評課、改課、反思等各個教學環節。充分準備課,高效落實課,開誠佈公聽評課,認真反思提升課。

2、進一步完善三種課型的基本環節。

新授課的基本環節:創設情境、課標導航→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成果展示、彙報交流→歸納總結、提升拓展→反饋訓練、鞏固落實。

複習課基本環節:問題驅動、自主學習→重點難點、合作探究→知識梳理、點撥歸納→典例評析、深化提高→變式鞏固、拓展完善。

講評課基本環節:考情展示→個性糾錯→典例分析→變式鞏固→補償訓練。自查自糾→合作交流→問題彙報→教師點撥→典題鞏固→補償訓練。

3、進一步完善學案導學模式,落實循環大課堂理念。

積極倡導和落實“循環大課堂”的教學管理理念。為了解決規範辦學行為帶來的課時少與教學任務重的矛盾,要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目標,充分發揮“學案”的導學功能和“合作學習”的智慧共享,讓全體學生能高效利用自主學習時間,完成基礎知識的學習,集中有限的課堂時間引導學生消化重點、難點,解決思想、方法問題。課前精心編制學案,充分發揮學案對學生自主學習的引領作用;課堂高效落實學案的導學功能;課後充分發揮學案導學的延展功能。

歷史教師教學工作計劃 篇15

為我校學生在大學聯考會考出好成績,特制定以下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依據課程標準、考試大綱和考試説明,準確把握考情、教情、學情,制定有效的備考策略,力爭讓我校歷史學科在20__年大學聯考中取得優異成績。

二、具體實施方法

1、把“三綱二題”作為複習的基本依據。

第一、“三綱”即課程標準、20__年考試大綱和20__年考試説明。

第二、“二題”即20某某年全國大學聯考歷史卷試題和20某某年全國各套大學聯考歷史卷。

2、加強集體備課,提高備考效益。

第一、加強集體備課的組織管理。集體備課要定時間、定地點,要有計劃性(週四、週六上午)。

第二,優化備課方式。集體備課要實現由備教案向備學案的過渡,由備教學內容、備知識梳理向備教學實施的過渡。

第三、優化備課內容。要認真關注三情(考情、學情、材情)、三態(原生態知識、衍生態知識、動態知識)、三生(尖子生、邊緣生、學困生)等問題。

3、依循“五步式學案導學模式”進行課時複習,提高課堂效益。

第一步為“複習舊課”。主要通過檢查提問進行。

第二步為“依案掌握要點”。首先,解讀課標,明確要點。其次,結合教材理解記憶學案“知識概括梳理”部分的內容。再次,通過教師提問、學生板演、默寫、互查互評等活動進行展示交流。

第三步為“問題質疑討論”。學生提出學習中的疑問,通過合作學習或者由老師幫助解決疑難。

第四步為 “知能拓展提高”。通過優化處理學案的“知新整合”完成。

第五步為 “鞏固反思感悟”。通過優化處理學案中的“達標測評”,在精練中鞏固成果,昇華認識。 依循此模式進行復習時,要分塊落實“知識概括梳理”部分的內容。

4、優化訓練過程及講評課模式,提高學生解題能力。

第一、精心選題。選題的基本依據是“三綱二題”;選題應以“三新”(新材料、新情景、新視角)題型為主。

第二、仿真訓練。訓練要採用限時、閉卷的形式;要使用答題卡(選擇題)和答題紙(非選擇題)。

第三、精心批改。限時訓練應做到逢練必批,逢批必記。

第四、上好講評課。講評課的一般模式為“自我矯正——精評新練——自我完善——典題記錄”。

5、加強規範化訓練,保證不因規範化問題而無謂失分。

第一,注意審題的規範。選擇題要審清主題、題乾和選項;非選擇題要審清限制語、求答項和相關背景材料。

第二,注意答題程序的規範。應在做完Ⅰ卷後及時塗卡,不能全部試題做完後再塗;在做非選擇題時,不宜跨題或跨問答題等。

第三,注意答題紙使用的規範。書寫時不要超出答題區域;要將答案與題號和各小問的序號對應好,以防錯位;選做題應先寫題號等。

第四,要注意書寫的要點化、段落化、序號化、整潔化以及語言的術語化等。 針對實高高三學生的現有知識水平和能力素質,特制定以下計劃: 附一輪複習計劃:

複習進度:(基本按照某某歷史教研室意見,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微調,備課組保持統一。)

複習方法:

1.充分發掘利用一輪複習資料《創新方案》,完成相關填空和練習,掌握基本知識;

2.備課組組織編寫知識點複習講義,幫助學生梳理基礎、夯實基礎;

3.每週利用自習課進行一次限時訓練,及時反饋,提高能力;

4.課前檢查,進一步夯實基礎。

歷史教師教學工作計劃 篇16

一、教材分析

高一上學期學習歷史必修ⅰ“政治文明歷程”,着重反映人類社會政治領域發展進程中的重要內容。政治活動是人類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社會經濟、文化活動密切相關,相互作用。瞭解中外歷史上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探討其在人類歷史進程中的作用及其影響,汲取必要的歷史經驗教訓。

二、學生現狀分析

今年任教高一六、七、八、九四個的歷史教學工作。通過初步接觸和了解發現學生歷史學科基礎相當薄弱,缺乏學習興趣,基本的學習方法和習慣都沒有養成,而且對歷史學科一慣當作“副科”,非常不重視。

三、本學期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通過學習,瞭解人類歷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實,正確認識歷史上階級、階級關係和階級鬥爭,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

2。過程與方法:學習蒐集歷史上有關政治活動方面的資料,並能進行初步的歸納與分析;學會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產生、發展及其歷史影響,理解政治變革是社會歷史發展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並能對其進行科學的評價與解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從到民主、從人治到法治是人類社會一個漫長而艱難的歷史過程,樹立為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而奮鬥的人生理想。

四、工作措施

強化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質,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水平

就是要將課標要求的基礎知識記憶牢固,理解準確。要注意研究在複習中怎樣把注重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專題問題、熱點問題聯繫起來;要研究怎樣整合教材,怎樣加強三個必修模塊內容之間的嫁接與聯繫,怎樣整合選修模塊與必修模塊之間的聯繫;要研究採取哪些方式方法才能讓學生把主幹歷史知識紮紮實實地掌握起來,達到記憶牢固,理解準確,運用靈活。

2。加強對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學習能力的培養

針對前面分析的學生在知識遷移能力、提取有效信息能力、思維能力、審題能力等方面存在的諸多問題,要採取得力措施

(1)研究怎樣實施問題意識教學,即怎樣在複習教學中滲透問題意識,將教材中陳述性的史實,轉換成問題性的素材,把説史變成問史和疑史,鼓勵學生尋找史實之間的因果轉化關係,把歷史的知識序列變成史實的問題序列。

(2)研究怎樣提高學生理論認識能力,即學會應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分析和解決問題,使學生把理論觀點轉化為認識歷史的思維方法,用以全面地、辯證地分析歷史問題。

(3)研究採取什麼措施和方法落實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與訓練,即怎樣把各種能力培養與具體的歷史知識相結合,與一定的方法技巧相結合;怎樣把能力的培養貫穿於教學、測試等各個環節和各種教學活動中,做到能力培養內容化、方法化、經常化,以期切實提高學生解答歷史試題的基本能力。

(4)研究採取那些措施和方法培養學生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做到:能夠正確理解材料信息的含義;能夠準確概括提煉有效信息;能夠結合所學知識解決新問題。

3。加強學生行文答卷的規範性

初步設想通過老師明確要求和樣卷展覽、個別指導、限期做到等四個環節來落實加強學生行文答卷的規範性的訓練。

通過採取各種有效措施達到三個教學目標:一是放慢速度,夯實基礎;二是理清線索,構建結構;三是注重能力,接軌大學聯考。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要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為目的,全面整合教材內容,優化教學模式,以期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提高歷史學科的學習能力和綜合探究能力。

五、專業成長計劃

本學期繼續努力學習,廣泛涉獵本學科、現代教育技術以及教育教學和學生管理方面的理論,並積極參加各種學習和培訓,對素質教育和高效課堂要有更明確的認識,並積極參加投身教研教改,把成果落實到教學實踐中。

六、教學進度安排

第2—4周:第一單元

第5—6周:第二單元

第7—8周:第三單元

第9—10周:第四單元

第11周:期會考試

第12—13周:第五單元

第14—15周:第六單元

第16—17周:第七單元

第18—22周:複習準備期終考試

歷史教師教學工作計劃 篇17

高三的下學期複習任務十分的繁重,所以需要制定詳細的教學計劃:

一、教材分析

1、(結構系統、單元內容、重難點)

本學期主要是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複習: 高三近現代史的章節基礎和專題複習;

2、歷史大專題複習及熱點透析;

3、考前練習

二、學生分析

1、(雙基智能水平、學習態度、方法、紀律) 學生在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學習態度、上課紀律方面做的比較好。

2、在材料分析、解題方面還有所欠缺。

3、在知識的整合上,普遍出現思維混亂局面。

三、教學目的要求

1、對世界史做一個比較透徹的分析和理解

2、對歷史做一個比較恰當的整合,注重專題知識

3、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四、完成教學任務和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每星期的考試,使學生適應考試

2、不定期的進行抽測,抓好學生的基礎知識

3、進行鍼對性練習,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五、教學進度

歷史教師教學工作計劃 篇18

為了更有效地提升我市高中歷史教師的學科教學水平,搞好高三歷史複習,提高歷史課的教學質量,特制定運城市高中歷史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課程標準,考試説明為指導,以課本為依據,充分研究大學聯考,不斷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探索高三教學模式,增強歷史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應試能力,從而提高歷史課的教學質量。

二、工作目標

1、以課本和課程標準為基本,充分研讀考綱,從整體上把握複習的要求,讓學生加工教材,理解掌握基本的歷史概念,歷史現象,歷史事件,基本的歷史發展脈絡。

2、改變教學觀念,大膽地進行課堂改革,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和提高學生概括,歸納,分析,綜合,比較,遷移等基本的學科思維能力。學會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評價問題的能力。

3、採用多種多樣的方式方法,讓學生學會用基本的史學方法去認識和總結歷史發展的規律,從而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強年輕人責任感和愛國主義情感,理解國家大政方針制定的歷史依據及其正確性,培養學生正確的歷史觀。

4、加強教研,研究大學聯考和大學聯考試題,注重知識的遷移和運用,精選習題。

5、進行有效知識落實,把課堂上的基本知識做為落實的主渠道,及時進行"章結","單元過關"和"月清"。

6、學生的學科成績在優秀率,平均成績和及格率上有明顯提升。

三、高三歷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缺乏對高三教學,複習的整體把握和詳細計劃及實施措施,對高三隻是有大致的階段安排與複習進度,對每一階段的教學和複習目標,複習策略和學生學習任務的完成沒有細緻考慮,這種計劃的盲目性,必然導致教學的盲目性,質量提高的盲目性。

2、教師沒有對大綱,考試説明進行詳細研究。大綱中對知識掌握程度有明確要求,考試説明中也有明確的考核目標和要求,並有詳細的解讀説明,教師只是在想當然的.去教學。

3、教學手段單一,課堂效率低下,對於新的教學方法,模式及新理念缺乏學習和實踐,課堂中仍習慣於教師一講到底,教師累,學生睡,效果差,成績低。

4、課堂教學中缺乏針對性,高三教學沒有高三的特點。高三複習課,絕大多數教師都在就知識講知識,缺乏深層分析,只是知識的簡單羅列,對主幹知識把握不到位;學生理解只偏留在表面上;不能把握歷史整體框架,歷史基本線索,學生所學的知識是零散的,無序的。

5、缺乏對學生的基礎知識理解和思維能力的培養。近幾年大學聯考命題思路是非常明確的,就是注重學生的能力培養,注重學生的學科思維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注重基礎,以大綱,考綱為指導,以課本為本,注重基礎知識的遷移與應用,以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為主線來統領知識。

6、缺乏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還習慣於只講知識,不講方法,學生不會主動學習,結果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辛苦而沒有太大的成效。

7、缺乏對習題的篩選和大學聯考試題研究,很多學校給學生髮了很多資料,讓學生自己去做,結果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效果也不是很好。

8、缺乏將課本知識與現實熱點,重點問題的聯繫的能力,只是單講課本上的知識,一遇到解決實際問題就無從下手,不能進行有效的知識遷移。

四、採取措施

1、從整體上考慮和制定教學複習計劃,按照計劃有條不紊的進行實施。在計劃的制定中要有總目標和階段目標以及具體措施,評價,時間安排,內容安排等內容。

2、在每輪複習中應注意的問題。針對近幾年高級的命題特點和歷史課實際,一般採用三輪複習法。

第一輪複習主要是抓課本知識落實,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詳讀課本,圍繞主幹知識進行梳理,形成內在的主體結構網絡,在記憶的基礎上對知識進行理解。

第二輪複習主要以主幹知識為中心,以專題的形式,對歷史知識重新加以梳理和加工,走出課本,讓學生從宏觀上把握歷史發展的規律。不能把每節相關知識簡單列出來放到一起,要重點分析,歸納出歷史發展規律,教會學生學會把握規律,得出啟示,提升學生縱橫比較問題的難力。

第三輪:依據考綱,重新梳理課本,查缺補漏,教師少講,讓學生自己進行,並適當地進行綜合練習。

3、要認真研讀大綱,考綱和考試説明。應該説,考試説明是依據大綱制定的,大綱是作為整個高中教學的依據,而考試説明只是為了大學聯考的需要而定的。做為備考來講,應該以教材為依託,全面複習,對考試説明沒有列出的內容不必過分深究。大學聯考題目大體上分兩部分,一部分考查對基本知識的分解,另一部分考查較為深層次的能力。前者與教材關係較緊密,但不會是直接照搬教材的某一部分內容,後者基本上是教材內容的拓展。因此,依託教材不等於捆死在教材上。

4、提高課堂效率,做好知識落實。對於歷史課來講,教師不必面面俱到,應重點講清重要的歷史概念,歷史現象和歷史事件,講清梳理歷史脈絡的基本方法,幫助學生加工整理知識,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總結出基本的歷史規律,得出結論。知識落實要做到"四清",把課本知識的記憶放在課堂上,在習題練習上,注重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及知識的遷移能力。

5、適當練習。在每一輪複習中都要有適當練習,但選題一定要注意層次性和代表性,切忌陷入題海戰,在講題中一定要針對學生問題去講解,並不是單純的就題講題,要舉一反三,融會貫通,讓學生能窺一斑而知全貌。

歷史教師教學工作計劃5

一、學生情況分析

1、本人任教的班級是804、805、806三個班級,這3個班級的學生,他們在七年級的社會課中對有了一定的掌握,但對於八年級的下學期的歷史內容相對較為陌生,所以針對學生的這種狀態,教師需要在近段時間內對學生的學習歷史的習慣進行引導,以便他們形成較好的學習習慣,為了適應國中的學習節奏、學科知識以及學科特點,都需要我們教師花大力氣去引導和點撥,因此我們的教育教學任務並沒有絲毫的減輕,放鬆不得。

2、從以前的課堂教學看,發現以下幾個問題:

(1)學生的學習習慣很不好,尤其是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思考問題的主動性、聽課與做筆記以及完成作業的質量上存在明顯的偷懶現象。

(2)學生對歷史學科也表現出無所謂的態度,其中有部分優生對歷史學科也不感興趣,這對他們提高學習成績是很不利的,所以這學期,要想提高這三個班級的歷史成績和學習能力,困難很大。

(3)學生對學科的一些歷史知識概念、基礎知識掌握不紮實,經常表現為“鬍子眉毛一把抓”,沒有進行分析得出正確的答案。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所授的內容是中國歷史現代史部分。教科書由單元和課組成。每一個單元為一個學習主題,每一個學習主題下分若干課。本冊共七個單元,共二十一課。由文化課和活動課兩種課型組成,以課為單位。每課課文由提示、正文、閲讀課文、圖、表、資料、註釋、每課一得以及課文中思考題和課後練習,活動建議等組成。其中正文緊扣教學大綱目標要求,可作為課堂教學應完成的基本任務。其餘內容,可根據學生具體情況,提出不同的教學目標與要求。

1、注重學科間知識的融合與滲透

在把握教材時,教師應從總體上突破原有學科之間的界限,使學生能在多學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學內容。在宏觀上,應保持合理的綜合結構;在微觀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學科知識間的合理滲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聯繫。

2、注重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倡導真正立足於學生髮展的新的學習方式,即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在教學中,通過那些能夠帶給學生理智挑戰的教學;通過那些在教學內容上能夠切入並豐富學生經驗系統的教學;通過那些能夠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深層次的體驗的教學;通過那些給學生足夠自主的空間、足夠活動的機會的教學,真正做到“以參與求體驗,以創新求發展”的教學,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3、突出能力目標的主導

即強調學生思考能力、創造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以能力目標為主導,教師在教學中要以平等、理解、信任的態度,創造融洽的教學環境,給學生足夠的空間,促使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在教學中,始終圍繞能力目標的實現,努力探討用能力目標主導教學的途徑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識、能力和人格培養有機結合起來。

三、教學措施

1、認真鑽研新課程教學目標和要求,認真備好每節課,明確重點、難點,在傳授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養。

2、廣泛應用多媒體資源進行教學,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講究教學技能和教學藝術,加強課堂教學的設計,增強趣味,幽默感。要充分運用多媒體、歷史地理、圖畫、圖表,積極創造條件,以教學的直觀性,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和興趣。

3、增加課堂容量,精講精練,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課堂效率。一節課是四十五分種,再除去三分種準備時間,實際只有四十二分鐘。我打算將課堂內的四十二分鐘分成三份:前五到八分鐘複習上節課所學的內容,導入新課;中間二十五分鐘教學新課;後十分鐘練習鞏固。

4、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在上一個學期,我在指導學生自主學習上做得不夠好,本學期我要教會學生學習歷史的基本方法,在教學中注重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思維,使學生有舉一反三的能力;注重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發散學生的思維,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思維的嚴謹性及邏輯性,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思維素質。

5、積極參加教研室歷史組、學校教研組的教研活動,反思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將教學中的點滴進行整理以提高自身教學水平。

6、認真完成學校佈置的各項工作。

7、成立歷史學習小組,互出測試題,切實提高歷史學業成績。

8、在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四、本學期教研課題:提高學生的歷史閲讀能力

1、課前出示預習目標,要求學生預習所複習課文,閲讀課文。

2、課堂上首先要求學生閲讀課文,之後老師要求學生回答預習的歷史知識。

3、在課堂檢查中,讓學生回答學習的知識。

4、課堂訓練中,出示材料題,讓學生通過閲讀,説出材料要求解決的問題,然後回答,從而提高閲讀能力。

5、通過對閲讀問題的理解,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分析能力。

總之,在本學期的教學當中,我會繼續努力,爭取取得更好的成績。

歷史教師教學工作計劃 篇19

一、學情分析:

下學期,我擔任高一歷史科教學。學生基礎差,底子薄,且各科成績發展不平衡。但是經過分科以後,學生明確了學習目的,端正了學習態度,學習的主動性大為增強,學習風氣較好。80%以上的同學對歷史學習興趣濃厚,能積極主動的複習和研究課本,參與探求和討論相關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正在逐步形成。相信經過本學期師生的共同努力,學生的歷史學科成績將會有一個整體的提高。

二、課程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在義務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歷史發展進程中的重大歷史問題,包括重要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現象和歷史發展的基本脈絡。在掌握基本歷史知識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閲讀和通過多種途徑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通過對歷史事實的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概括等認知活動,培養歷史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進一步認識歷史學習的一般過程。感知歷史、積累歷史、理解歷史與現實和主動參與的過程。掌握歷史學習的基本方法。學習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論從史出,史論結合;注重探究學習,善於從不同的角度發現問題,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養成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能對所學內容進行較為全面的比較、概括和闡釋;學會同他人合作學習和交流。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歷史學習,進一步瞭解中國國情,熱愛和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激發對祖國曆史與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對國家、民族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培養愛國主義情感,樹立為祖國現代化建設、人類和平與進步事業做貢獻的人生理想。

加深對歷史上以人為本、善待生命、關注人類命運的個人主義精神的理解。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養堅強的意志和團結合作的精神,增強經受挫折、適應生存環境的能力。進一步樹立崇尚科學精神,堅定求真、求實和創新的科學態度。

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統一性和多樣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區、各國、各民族的文化傳統,汲取人類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進一步形成開放的世界意識。

在教學過程中,實現上述三維課程目標是一個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滲透的連續過程和有機整體。

三、教學措施1、深入鑽研新課程教材,依據歷史課程目標,針對學校和學生的實際,精心地設計歷史教學課堂。在集體研究的基礎上備大綱、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

2、認真教好每一堂課。上課是整個教學的中心環節,靈活安排必修課和選修課的教學順序,把創新教育和素質教育引入課堂,採用問題教學法和討論法,激勵學生的學習,激活學生思維。同時重視基礎知識,搞好學科內專題研究。在教學過程中,構建知識體系,注重知識遷移,培養對歷史事實的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概括等能力和歷史思維能力。

3、關愛學生,以情動人,耐心輔導每一個學生,認真批閲學生的每一次作業。搞好對學生的學習評價,及時反饋教學,同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4、採用“ 情境教學”,精心設計多媒體課件,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在愉快中學到知識。相互配合學校進行綜合知識競賽,開闢第二課堂,拓寬學生視野,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以應對大學聯考的挑戰。

5、結合實際,開闢第二課堂。本學期要求學生進行適量的課外閲讀和歷史調查活動,收集相關史料,撰寫歷史習作和製作歷史課件等。重點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動手和動腦的綜合能力,逐步形成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歷史教師教學工作計劃 篇20

根據湖北省20xx年大學聯考方向及新課改省份(特別是寧夏、海南)大學聯考歷史試題的特點,結合新課標下高三歷史教學的現狀,特制訂高三歷史複習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新的學科課程標準為依據,求真務實,探究適合我校學生的教法與學法,落實好新課程的理念,突破以基礎夯實與能力培養為核心目標,爭取在20xx年大學聯考中取得好的成績。

二、複習依據

1、內容

高三歷史學科的教學要以《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20xx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的説明(湖北卷)文科綜合》考綱、人教版教材為依據。課程標準是國家意志的體現,是歷史新課改賴以進行的綱領性文件;歷史教材是歷史教學主要素材;考試大綱是備考複習的重要依據。三個依據互相依存,缺一不可。

2、命題

新課改下的大學聯考是正確引導中學實施素質教育,體現高中新課程改革精神與理念,反映高中新課程方案的特點和各學科課程標準的整體要求,

20xx年是湖北省新課改後的第一年大學聯考,因此應認真研究其他新課改地區的大學聯考試題(特別是寧夏、海南等地),通過“新材料、新情景”的創設與運用,利用學生在現實生活的背景中學習知識,引導他們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深入理解知識,倡導研究性學習,強調“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史學原則,從而在知識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達到有機的統一。

三、複習方法

1、時間安排: 20xx年暑期—20xx年2月底(一輪複習)

2、複習思路:夯實基礎知識,理清基本線索,培養基本技能。

3、主要任務:以教材為主,進行單元內小專題複習,夯實基礎,使知識系統化,結構化,並在此基礎上向深、廣度擴展,結合現實,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要搞好單元過關,精選習題,精講精練,及時講評,並且每節課力爭留出時間讓學生記憶一些重點知識,做到當堂知識當堂鞏固。

4、方法:以課時為主要學習方式,單元內小專題式進行,一個單元結束後要進行單元總結與測試,每個模塊結束後要進行模塊過關測試。

採用讀、講(聽)、練、評四個環節:

第一環節——讀書:利用正課時間,明確目的和要求,按照學案,由學生帶着問題有針對性和計劃性地讀書,在此基礎之上理清單元與單元之間、課與課之間的邏輯聯繫,構建相對嚴謹的教學知識結構,使掌握的知識系統化、條理化、網絡化。

第二環節——講(析):在熟知基礎知識的基礎上,理解基本史實,突出重點、難點,提高歷史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鞏固知識並逐步形成歷史學科思維能力)。同時,要針對考點進行知識擴展,教師最好做到精講多練,講重點,要突破每個考點的核心問題

第三環節——訓練:在課時複習結束後,要選取典型試題及時進行測試、反饋,可採取一課一小練(當堂訓練)的形式,以便及時鞏固落實,練習後,必須核對答案,分析總結。通過典型題目逐步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如理解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表述能力、分析能力、創新能力等。

第四環節——講評:包括教師的講評與學生的自評。每一單元測試及模塊測試後教師要重點講評,教師在講評練習和試卷過程中,要特別留心解題方法的講評,從而減少解題錯誤,提高應試能力。

一輪複習側重點在於理解歷史概念,掌握基礎知識。

基礎知識既包括具體史實,也包括規律性的認識,歷史線索和階段特徵也屬於這一範疇。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要貫徹“全、準、新、細”的原則。“全”即複習要全面,不能漏掉考試大綱的任何知識點,在此基礎上才可以強化重點;“準”即對知識的識記、理解、闡釋要準確;“深”即對歷史現象、內在聯繫和規律的理解認識要深刻;“新”即對歷史知識要從多角度、多層次、多方位來認識和鞏固;“細”即注重細節,近幾年文科綜合試題啟發我們必須抓好細節,很多問題並不難,但考察很細緻,於細微處方顯精神,細節決定成敗。

四、具體要求

(一)瞄準大學聯考,落實課程新理念,轉變課堂模式。

1、改一講到底,不訓練學生能力。

調動學生參與,加強對學生的思維訓,老師重在幫助學生整理思維層次和指導思維方法;邊講邊練,這樣才能做到訓練及時、訓練充分

2、改只有知識教學,沒有材料教學。

大學聯考無題不材料,如果課堂不進行材料教學,學生就不能形成材料處理能力。

3、改只有純知識的梳理、分析,沒有解讀大學聯考考點及其要求。

每堂課都應有大學聯考的考點解讀、考題回顧、考情預測和模擬訓練。以大學聯考的感覺和要求去指導教與學。否則這是嚴重的教學不到位,也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大學聯考考的許多是老師講不到的,需要學生具有獨立的思維能力,獨立思維能力單憑老師講授是培養不出來的,需要在訓練中參與和培養)

(二)落實常規

1、認真備課。

認真編寫教學案,優化整合,既有專詳,又有大學聯考鏈接、材料教學與教學方法和教學流程。

2、分層教學。

知識的深淺是有層次的,思維的發展是按層遞進的,學生的素質也是有層次差異的,因此實行分層教學,梯度推進,中下等生能接受,上等生能發展,全體學生皆都能得到提高。

3、作業檢查。每天應佈置一定量的作業,並進行批改或檢查,關鍵在於督促學生在課後練,鞏固和深化知識,這是落實教學效果的一個關鍵。

4、週考月考。知識鞏固和思維深化,除課堂教學和課後作業外,還須通過週考、月考去強化。週考、月考也是我們教學時段要檢查的內容。要強調的是,週考有的改為周練,練不如考,考對學生的壓力感、速度訓練和答題規範養成遠遠超過練。其次,不管練習、週考、月考,有練有考就必須講評。只有講評,學生才能明確自己的錯誤,思路才能得到昇華。

5、自習輔導。晚自習讀歷史是歷史學習鞏固一個重要的時間保證,但要學生讀歷史,就必需歷史老師能下班輔導。歷史老師晚自習下班輔導,有利於學生釋疑解難和提高學習歷史的興趣,還會對學生學習歷史產生感情壓力和督促作用,這自然有利於歷史知識的鞏固。

五、複習內容與進度

(略)

歷史教師教學工作計劃 篇21

一、教材分析

九年級歷史在會考中佔有三分之一的比例。所要學的是九年級歷史的上下兩冊,壓力是相當大的,加上課程的縮減,稍微不注意就會做成夾生飯,九年級學生對於世界歷史有的還是很熟悉的,比如人類的形成,金字塔的歷史。但大部分應該是很陌生的,比如説美國資產階級革命、法國大革命、南美獨立革命運動、世界經濟的發展。學起來壓力要比中國歷史大些,為此一定要積極的把課備好、備精、備全、備充分。只有圍繞學生的學習目標,並結合課堂的要求,在問題設計上一定要合理、重點一定要突出、難點一定要引導好、總體一定要在自己的計劃之中。總體要把握好,爭取做到讓學生學的好,學的快,學的精。九年級的歷史學習是在為學生的良好的世界觀服務的,培養學生形成初步的歷史觀和明辯歷史是非的能力,並且對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形成自己初步的歷史評價。但是歷史又是會考的科目,還要為學生的會考服務的,為此還要引導學生積極的探索歷史的記憶方法,對歷史大事要學會評價,結合杜郎口的教學模式在九年級這一階段一定要積極的形成自己的教學方法和一種學生的學習方式和記憶方法,讓學生能夠形成一個清晰的歷史脈絡。做到學而不忘、學而不亂。九年級歷史的學習是要複習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的,做到讓學生在兩者之間能夠積極的遨遊。爭取讓學生在會考中歷史不丟分,不拖腿。

二、學情分析

八年級年級的學生經過了第一學期的熟悉,對他們每個人的學習習慣都已經很熟悉了,在上一學期的教學中能夠及時的做到有的放矢。教學方法能夠結合各班的特點做到靈活的教學。九年級學生應該説大部分擺脱了八年級的浮躁和衝動,對自己的人生應該有了定位,對於未來都有了自己的精彩設計,在學習中肯定會有良好的表現和起色,但是他們畢竟是孩子,正處於向成年人過渡階段,身體和生理各項機制還處於一種過渡階段,學習的耐力和韌性還是需要老師去積極的引導和培養,在學生面前一定要作好為人師表,爭取為學生做好表率,讓他們有學習的榜樣,再説他們的家庭條件都是很優秀的,學習缺乏動力和活力,為此他們的學習都是要靠老師的獨具特色且良好的教學方法和精彩的亮點和絕招來激發他們歷史的學習,這就好比他們每天都吃的是山珍美味,現在我們給他一些山間小味,他們也許會食慾大振,促使他們向前進,並且在八年級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鑽研教學大綱和教材,認真學習和研究教學改革,認真分析學生的學習狀況,結合杜郎口的教學模式改變教學的方式、方法,堅持實施素質教育為根本點,把握對學生正確歷史觀的灌輸,側重基礎知識的傳授,認真完成教學內容。促使他們的歷史學習能夠作到自我學習、自我檢測、自我總結、自我考查、自我探究。形成一套自己的學習方法,這樣歷史的課程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歷史知識點的掌握就會遊刃有餘,進而提高自己的成績,課堂改革的趨勢是不可避免的,為了在課堂中解放學生,同時也是為了減輕教師的負擔,應大力的貫徹杜郎口的教學模式並結合自我的實際情況,對自己和學生的大腦進行了一次“大清洗運動”。能夠和課改的腳步緊緊相隨。提高自己的課堂掌握能力。

三、優秀生培養和學困生的轉化問題

其實歷史的學習所謂的優秀生和學困生都是相對的,我認為還是我沒有做好,比如説八年級二班的_ _雖然總體成績不盡如人意,但是我發現有一次我在提問她問題的時候她表現的很不錯,我就大力的表揚了她,沒有想到她的學習積極性就被調動了,所以我認為有些時候還是要積極的探索和發現學生的亮點的,只要找肯定會找到的。對於優秀生一定要給他們佈置好有針對性的練習,讓他們能夠吃好、吃飽,對於一些歷史的知識重點和要點一定要求他們掌握和熟記。在這一點上要注意一些處於第一梯隊和第二梯隊的學生,一定要讓他們把成績提高到第一梯隊中去,要特別注意對第二梯隊學生的管理力度,爭取讓他們在這段黃金時光能夠全身心的學習。

我相信我會通過自己的辛勤努力把自己的課堂變成高效、和諧、全面、緊湊的精彩課堂。讓我的學生能夠在課堂中積極的投入進去,並且會有全面的提高。

歷史教師教學工作計劃 篇22

根據實驗區省份文綜歷史試題的特點及大學聯考閲卷中所反映的問題,結合新課標下高三歷史教學的現狀,整合各地大學聯考歷史試題及複習策略,特制訂高三歷史下學期複習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三個“明確”

新一輪課程改革剛剛開始的時候,教育部有關領導就明確地提出了要以大學聯考的改革來推動課程改革。可見大學聯考命題思路也要緊跟課程改革,努力體現《課程標準》提出的新理念。這使得新課標下的大學聯考呈以下特點:

第一,基礎性。對基本知識的掌握也是新課程標準所規定的課程目標之一,它不追求非結構類知識的廣度,更加重視對結構類知識的把握,就是要求掌握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現象和歷史發展的基本脈絡。山東省的文綜試題的考查表現在知識考查的基礎性,絕大多數的題目都是基於主幹知識的考查,着重考察學生知識的理解水平和思維深度,要求學生通過新材料或關鍵詞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和方法不是空中樓閣,它離不開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承載作用。

第二,歷史性。指的是歷史課程的育人目標通過“歷史事實”來實現,而不是抽象的理論灌輸,歷史不同於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其獨立存在的價值就在於“歷史性”,這體現在貼近現實、不避熱點。注重試題的現實性不是簡單地考“熱點”,簡單地圖解歷史,而是通過考點的選擇體現當今社會和世界的重大問題和整體走向,拉近歷史與現實的距離。並以此來考查考生學習過程與方法。如試題中的所涉及的“人民幣”“中美關係”“社會保障”等問題。

第三,人文性。就是對歷史問題的分析指向現實,具有現實性;指向學生的成長,尤其是指向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 歷史教育本質上是人文教育,在素質教育中起着人格養成和文化薰陶的基礎性作用,《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提出“必須全面實現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現代公民的人文素養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20__年大學聯考山東文綜歷史試題取材生動、親切,關注人文精神的培養,具有較強的情感色彩,對情感體驗和價值觀的考查也屢屢出現,如對“服飾”“民族關係”等問題的考查。

第四,研究性。通過“新材料、新情景”的創設與運用,利用學生在現實生活的背景中學習知識,倡導他們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深入理解知識,倡導研究性學習,強調“史由證來,證史一致,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史學原則。知識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達到有機的統一,體現了歷史學科的基本特點,這是新課標程標準所倡導的。20__年大學聯考山東文綜歷史試題突出體現了這一點,如第12題對根據地示意圖的判斷等題。

第五,地域性。各省單獨命題,體現地方特色是近年大學聯考試題的重要特徵。各省自主命題注意以地方相關的歷史知識為背景創設情境,為考生營造了一種親切的地域文化氛圍。20__年各省試題中有明顯的體現,山東卷第29題以山東在中國、世界的地位為主題。

3.明確內容進度

必修內容:必修Ⅰ《政治文明歷程》、必修Ⅱ《經濟成長曆程》、必修Ⅲ《文化發展歷程》。

選修內容:選修Ⅰ《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選修Ⅲ《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等。

二、複習進程——三輪要求

(1)時間安排:20202年3月-4月。

(2)複習思路:以專題知識為主,整合必修、選修模塊,貫穿中外、聯通古今。加大對知識點與線的相關材料的閲讀理解,包括對各版本教材之間知識點的銜接,包括對歷史概念的把握、同一歷史事件的不同觀點等。

①專題的設計:專題設計形式要靈活,要服從教學的實際需要。可採取四種類型:即線性專題(縱向專題)、時段專題(某一特定時期,如20世紀二、三十年代等)、問題專題(以某一問題為中心,包括熱點專題)、地域專題(如環渤海地區等),專題的設計既要突出歷史主幹知識,又要注意重點、熱點問題,可縱可橫,可大可小。

②二輪複習可採取四步複習法

第一、“知識歸類”:把教材中的相關知識歸類到專題中。這種歸類決不是所有相關知識的簡單羅列,關鍵在要捕捉那些能有承前啟後作用的知識點,形成知識鏈,組成知識網,以體現專題的基本特徵和主要內容。

第二、“分析比較”:在專題史實的歸類完成之後,着力分析專題的特點,要選擇與本專題相關、相近的問題(包括本專題與地理、政治之間相關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比較,加深理論認識,從微觀上升到宏觀,從感性上升到理性,從單科上升到綜合,以準確、完整地把握專題的特徵。除此之外,還應該選擇一些相關的大學聯考試題或典型的模擬試題,尤其是近幾年的跨學科試題,分析其只是要求和能力要求,以加深對專題的認識和理解。

第三、“複習鞏固”: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有計劃地複習專題內容,包括完成二輪複習資料、複習專題相關的教材,準備專題考試。這一過程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必須有明確的要求,例如記憶二輪複習資料的有關史實,閲讀教材的規定章節,完成教師佈置的練習題、思考題等。

第四、“測試和講評”:每次考試的時間根據需要確定,一般以一節課為宜,也可兩個專題合在一起進行考試。“講評試卷”的前提是教師要認真批改試卷,通過批改試卷發現學生答題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學生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據此決定講評的內容和方式。學生失分一般有四種情況:(1)知識欠缺;(2)能力欠缺;(3)審題失誤;(4)技術失誤(如圖錯選項、寫錯年代,錯別字等):教師應對症下藥,結合有代表性的典型錯題深入分析,使學生從深層上弄清楚失誤的原因,有針對性地糾正錯誤,以免重犯。

講評時尤其要注意總結解題方法,培養解題能力,同時要強調答題的步驟、技巧和格式。為了提高學生的身體能力,教師應該經常進行審題訓練,可設計一些問題,只要求學生回答解題思路、方法和答案要點。這種訓練費時少,效果好,抓住了問題的關鍵,值得提倡。

(1)時間安排:20__年5月

(2)第三輪重點放在熱點複習,安排四次模擬訓練。在廣泛蒐集資料基礎上精選試題,而且每練必改,每練必評,增強訓練的針對性、實效性,並根據練習反饋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hua/jiaoxue/ey04e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