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德育工作計劃 >

一年級德育工作計劃參考

一年級德育工作計劃參考

工作計劃可以協調大家的行動,增強工作的主動性,減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同時,計劃本身又是對工作進度和質量的考核標準,對大家有較強的約束和督促作用。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精心蒐集和整理的一年級德育工作計劃,希望大家喜歡!

一年級德育工作計劃參考
20xx一年級德育工作計劃(一)

工作目標:

以黨的xx大提出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德育工作。完善德育工作制度,創新德育工作形式,開拓德育渠道,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充分發揮班主任、團、隊的作用,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確保無學生違法犯罪行為。

工作措施:

一、加強培訓,完善考核,提升德育隊伍的素質。

1、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繼續對青年班主任實施導師制,用榜樣引領進步,以科學的方法引導人,樹立具有時代特徵的德育工作思想。

2、進一步完善《葛江中學班主任考核方案》,加強出勤考核(早操跑操、班主任會議等的出勤及紀律要求)、管理考核(認真上好上足班會課、學生的常規管理、完成學校佈置的各項任務等),以考核促進步,激勵班主任工作熱情。

3、認真組織班主任進行理論學習,開展每週一次班主任工作例會,明確班主任的崗位職責,利用學校優質資源推廣優秀班主任的成功經驗(班主任論壇、班主任基本功比賽、於潔工作室等),着力打造一支思想穩、業務精、作風硬,具有創新精神的班主任隊伍。

二、加強班級管理,以班級文化提升校園文化。

1、利用班主任例會,對每週的班級工作預先安排,分解、落實學校每月的教育要點,認真積極開展各主題月活動,並且深化主題教育活動。

2、培養學生骨幹參與班級、學校管理,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聰明才智,使班級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斷加強,促使良好班風和校風的形成。以班級文化建設為重點,通過黑板報、教室文化佈置營造奮發向上的環境氛圍,以特色鮮明的班級文化感染人,發揮環境育人的積極作用。

三、加強養成教育,加強法宣教育,提高青少年法制意識,從而推動學生良好品質和行為習慣的形成。

1、以開展 “創文明班級,做文明學生”活動為抓手,強化《中學生日常行

為規範》、《葛江中學學生一日常規》的要求,使學生明確道德規範,養成道德行為,增強道德修養,學會道德評價。樹立典型,弘揚先進,形成人人爭做“葛江中學文明禮儀之星”、爭取“崑山市葛江氏德育獎勵金”的良好局面,推動學生良好品質和行為習慣的形成,促進良好校風的形成。利用“12.4”法制宣傳日等教育時機,分層次、分階段,適時、適量地對學生進行生動活潑的法制教育,開展法制才藝展示活動,積極申報創建“崑山市‘六五’普法(中期)先進學校”。

2、強化學校行政、教師、文明監督崗值日意識,加強對班級包乾區衞生、早操眼保健操、胸卡佩戴、學生文明禮儀等日常巡檢,認真做好記錄。德育處每週彙總,及時公佈,班主任例會進行總結,從而發現德育管理各條線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溝通,使每個細節都成為學校德育工作的落實處。

四、加強德育教育網絡建設,創設“全員育人”的德育氛圍。

1、學校現推行副班主任的聘任制度,每學年由教師提出申請學校統一安排擔任副班主任,以此加大班主任培養的廣度,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深度。(本學年的報名工作已開始,昨天陸續收到教師遞交的申請,還有教師有意向的抓緊,學校安排後29日下午召開正副班主任會議)

2、紮實開展特殊學生德育導師制工作,通過建立特殊學生檔案,聘請學校行政、黨員同志及部分任課教師擔任特殊學生的德育導師,一對一進行幫教,關注和關愛每一位學生的健康成長,及時化解學校“特殊學生”可能引發的安全事故隱患。

3、(校外)建立健全學校、社會、家庭三結合德育教育網絡,科學利用“家校路路通”“家校E通”及家長學校,幫助家長不斷提高家庭教育水平。通過上門家訪、電話聯繫、邀請座談、參與社區活動等形式,讓學校、家庭、社會形成教育合力。

20xx一年級德育工作計劃(二)

本學期我校德育工作,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按照學校總體工作計劃的要求,緊緊圍繞《國小生守則》、《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及《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結合當前德育工作的新形勢,不斷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效。加強以愛國主義教育為核心的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創建良好班集體為基礎,在德育管理、學生教育中關注人的終身發展,促進德育工作者個人專業發展,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健康向上的個性心理,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一、指導思想

以養成教育為主線,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為重點,以多種形式為手段,以全員參與為保障,對學生進行培養教育,使之學會做人,學會學習,為成高素質的人才打下堅實基礎。

二、成立德育工作領導小組。

三、工作目標及思路:

1、要求全體教師本着全身心投入、全方位重視、全過程負責的育人心態共同創建出一支師德素養好,業務水平高的師資隊伍。

2、加強陣地建設,優化育人環境,開展好各類主題教育活動,為學生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氛圍。

3、加強學生法制教育,並加強師生的安全教育,確保學期內無重大責任事故發生。

四、主要工作措施:

(一)、堅持思想道德建設的首要地位,加強師德建設。

結合學校工作重點,從校長到教師都有明確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具體任務,並共同參與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研究。全員要繼續加強多形式的學習,創設“全員育人”的氛圍,樹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識,促進和推動學校德育工作,教師要在平時教學過程中積極開展思想道德滲透教育,進一步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培養一支素質優良、精幹實效、開拓進取的班主任隊伍。

(二)、高度重視學生的文明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強化行為的內化

深入開展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教育。根據新的《國小生守則》、《日常行為規範》要求,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爭創“行為規範示範班”等活動為載體,積極構建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勵”的“三自”機制,並形成以學生自評、互評與教師評、家長評相結合的評價制度。圍繞培養學生“十個好習慣” (即誠實守信,説了就要做的習慣;尊重別人,耐心聽別人講話的習慣;按規則行動的習慣;時刻記住自己責任的習慣;節儉的習慣;天天鍛鍊身體的習慣;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的習慣;及時感謝別人幫助的習慣;做事之前先計劃的習慣;乾乾淨淨迎接每一天的習慣。),加強班級管理,經常性地進行班容班貌檢查,將國小生日常規範教育抓細、抓嚴、抓實,努力達到的日常行為規範的“五無”、“五有”要求,(即地上無痰跡紙屑、牆上無污痕、桌面無刻畫、門窗無破損、衞生無死角;課堂有紀律、課間有秩序、言行有禮貌、心中有他人、學困生有進步),各年級、各班要根據學生的情況,着重對學生進行以文明禮儀為重點的文明養成教育,在教育和訓練的過程中要堅持高標準、低起點、多層次、嚴要求、重訓練的原則。通過嚴格的訓練,努力使學生的行為規範外化為行為,內化為素質,逐步養成“文明用語脱口而出,文明行為隨處可見”的好習慣,要進一步強化管理中的學生主體意識和學生自我管理的意識及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主組織活動、管理、評價,逐步使學生從“要我這樣做”轉變為“我應該這樣做”,讓良好的行為習慣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動。

(三)、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實施“生態德育”、“難忘教育”。

積極實施“生態德育”工程。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全面開展理想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教育、法制教育和禁毒教育等;以“堅持人人共成長”為教育主題,以道德教育為核心,切實開展公德教育、孝敬教育、體驗教育、養成教育、愛心教育、誠信教育;以“堅持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為教育主題,以環保教育為核心,積極開展熱愛自然教育、愛護動物教育、學校文化傳統教育和審美教育。

各年級應根據學生特點選定大主題,精心設計活動方案,紮實有效地開展好主題綜合實踐活動,實現“生態校園,景觀優美,文化和諧”的願景。

(四)調動各界參與,整合德育資源,塑造心理健康教育特色。

1、 提高家教水平。

抓好家長學校的組織管理和教育教學活動,做到目標明確,計劃落實,規範嚴格,內容針對性、實用性強,並且認真做好資料蒐集、積累工作。形成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相互溝通與合作的教育網絡;做到每學期同每位學生家長均有一定程度的聯繫,特別重視做好與學困生家長的經常性聯繫;加強對教師家訪工作的組織管理,積極開展“教師家訪”活動,要求所有班主任必須對本班學生進行一次家訪,家訪率達100%,任課老師也要隨同進行家訪。

2、 營造良好環境。

認真貫徹教育部《關於加強中國小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認真落實每週一節心理健康教育課,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加強教師對心理健康知識的學習、瞭解,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識,具備基礎的心理諮詢能力,能從學生行為表象發現其內在的心理疾障,並及時反饋給學生家長,進行合理疏導。

第二:充分利用家長會、開放活動等,讓家長認識心理健康對學生的意義及作用,能用正確的心態面對學生的心理髮展,對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能正確面對,不迴避、不漠視。我校將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方面的輔導,這是學校、家庭義不容辭的責任,所以刻不容緩。只有我們共同努力,探索出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和方法,才能逐步解決少年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才能促進少年兒童和諧發展。

第三:加強對周邊環境的綜合治理,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育人環境。要讓學生自覺遠離網吧、電子遊戲廳和其他未成年人不宜進入的場所,增強道德自律和對不良誘惑的免疫力。還要積極爭取有關部門的支持和關心,加大校園周邊環境的整治,形成齊抓共管、共同培育一代新人的局面。

(五)重視學科滲透,加強德育科研。

1、 優化學科教學。

課堂是實施德育教育的主陣地,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是一種全員性策略,教師要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諸方面滲透德育教育來優化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各學科要繼續上好學科滲透德育教育的教研課,要繼續認真上好思想品德、晨會、班隊活動課.

2、 開展實踐活動。

緊緊把握教改脈搏,在三-六年級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並同學校傳統校園文化、中華經典誦讀等特色緊密結合。傳統校園文化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來自社會生活、自然界,任課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向學生推薦主題。結合德育課題,組織學生考察、實驗、探索、研究,通過一系列的活動發現和解決問題,發展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

3、 開展德育科研。

要樹立向科研質量要效益的意識,要認真學習教科研理論的書籍,並運用於德育實踐研究。要認真作好學習筆記,要針對新形勢下的學生特點,進行分析研究,撰寫有一定質量的教育論文,積極向報刊雜誌投稿。期末將繼續舉行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會。同時,要加強德育課題的研究,各位教師要適應課改新形勢發展的需求,切實轉變觀念,提升教育理念,探索德育工作的新規律和新途徑。要針對德育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不斷轉變工作方式、更新教育內容,為德育工作注入活力,走特色之路。要以人為本,強調學生的主體性,把握青少年的年齡特徵、身心發展需要、存在的問題,把“管、卡、壓、罰”轉變到“疏、導、育、教”上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hua/deyu/wp66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