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班主任工作計劃 >

二年級語文德育計劃3篇

二年級語文德育計劃3篇

學校德育工作不僅涉及到學校的教學、管理和服務的各個方面,而且還滲透到了學校的辦學指導思想、教師的職業道德、學校的校風、教風和學風以及育人環境等方方面面。本文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二年級語文德育計劃,僅供參考。

二年級語文德育計劃3篇
二年級語文德育計劃篇一:

一、指導思想:

在新的一學期裏,我將繼續努力從加強理論學習和實踐鍛鍊兩方面入手,系統地學習語文教學大綱和語文課程標準等教育教學理論,並按要求上好每一堂課,不斷探索符合學生實際而又能促進其長遠發展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不斷充實自己的教學思想,並及時總結經驗教訓,爭取儘快站穩講台,為將來的語文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年級第四冊語文教材遵循語文教育的規律,順應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致力於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教材體系,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堅實的語文基礎。教材以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為己任,用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培植愛國主義情感。同時注意尊重多樣文化,吸收人類文化的營養。思想乃行動的先導,總體而言:我將堅持以下幾點重要教學思想,指導我的教學實踐,以求儘快走進語文教學的殿堂。堅持語文教學的總體方向;着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科書以專題組織單元,以整合的方式組織教材內容。共設八個專題,八個專題貼近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特點,藴含教育價值,把知識,能力,方法,情感融為一體。通過學習意境優美,內涵豐富的識字課,學生不僅識了字,而且積累了優美的語言,豐富了知識儲備,並受到思想和文化的薰陶。教育學生關愛他人,尊敬長輩,樂於助人。本冊教材重視語言積累和感悟,重視練習語文基本功,也重視課內外結合,將語文學習和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同時通過理解課文內容又受到了思想品德教育。

三、培養目標: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通過認識豐厚博的大中華文化,吸收各族民族文化智慧,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在關注學生語言能力培養的同時,更要注意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激發學生想像力和創造潛能,逐步養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度,初步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初步具備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四、措施方法:

(一)、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中體現的人格魅力。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三)、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德育滲透。

(四)、利用活動和其他形式進行德育教育。

在語文課教學中滲透德育,猶如“春雨潤物細無聲”,在學生純潔無瑕的心田裏,種下美好的種子,必能開出絢麗的花朵。因此,做為一名語文教師要提高滲透的自覺性,把握滲透的可行性,注重滲透的反覆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學中,結合學生思想實際和知識的接受能力,點點滴滴,有機滲透,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以達到德育、智育的雙重教育目的。

二年級語文德育計劃篇二:

一、指導思想: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的培養在於教育,德育則是教育的首位。 作為基礎學科的語文肯定必須重視德育教育。

二、培養目標:

針對學生的德育基礎,結合學生的實際開展德育教育。因此在語文學科的教學中,有責任也應有目的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的培養,期望能使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品性,不斷規範自己的行為。

三、德育滲透教育總目標

1、通過觀察、朗讀、學習、活動等,着眼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實踐能力,懂得關愛、思考、創新,培養學生的情感意識和創新精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觀察美麗的春天、家鄉和豐富多彩的大自然,瞭解大自然是一本讀不完的“書”,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熱愛大千世界的思想。

3、通過識字、寓言、童話故事,瞭解凡事從小事做起、善於思考與合作的道理,培養學生真誠、謙虛、誠實、認真的意識。

4、通過課文的學習,結合身邊的事例,讓學生貼近生活,走進科技世界,正確處理事件,培養學生現代科學發展觀。

四、德育滲透教育目標及實施

引導學生去感受春天,而且激勵學生走進春天,去發現春天的特點,去探索春天的奧祕。

愛,在二單元教材中就像一股清泉,流淌在字裏行間,流進同學們的心裏。培養學生要學會關愛別人。誰需要幫助,就要伸出熱情的手;誰需要温暖,就要獻上一顆火熱的心。

三單元是圍繞愛祖國、愛家鄉的專題來組織的。通過這組教材的學習,進一步瞭解祖國的遼闊、美麗,並激發學生認識家鄉的渴望和讚美家鄉的感情。

從第四組教材中受到啟發,學會留心身邊的事物,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利用身邊的材料做起,經常自己動動手,或者互相協作做做看,學會獨立思考、大膽創新。

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畫,是一本讀不完的“書”,學習五單元,要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激發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發現身邊的科學知識,做生活的有心人。

謙虛、誠信、孝敬父母、關愛他人這些優秀的品質始終貫穿着本單元的課文。學習六單元課文,就是要讓學生向文中人物學習,養成上述優秀的品質,做一個好少年。

要正確看待問題,善於思考,要是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要是肯動腦筋,看來不可能辦成的事也能辦成。要正確地認識自己 25、玲玲的畫 讓學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二年級語文德育計劃篇三:

國小語文學科是基礎性工具學科。語言文字作為表情達意的工具,具有強烈的思想性,國小語文學科的教學在完成德育任務方面具有許多的優越條件。我們要研究德育在國小語文教學內容中的特徵,根據國小語文學科的特點,通過形象感染、感情陶冶和潛移默化的作用來實施德育,培養高尚的情操,提高思想覺悟和社會主義道德品質。

一、國小語文滲透德育的途徑

(一)課堂教學

語文教育通常指的是關於自己祖國語言的教育活動。祖國語言負載着自己祖國和民族的思維方式、思想感情,傳承着自己祖國綿延不息的文化,具有深刻的底藴。課堂教學是進行德育的主要場所,它以教材為本,教材中有極其豐富的德育內容,諸如愛國主義、艱苦奮鬥、民族自豪感等。所以,應該把語文教學與德育工作相結合的重點放在課堂教學上。

1、講析理解法

在課堂教學中應實施德育與智育的統一,不能離開語文訓練去進行德育,更不能讓語文訓練從屬於德育。在語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來正確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在領會思想內容的基礎上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以收到語文教學應有的效果。學習課文時,應使學生學好語言文字,瞭解字、詞、句的含義,把德育滲透到語言文字的講析中,達到智育與德育的自然融合。

2、情感薰陶法

教學課文應該以與課文相適應的情感介紹資料,模擬真實情境以製造氛圍,使學生似身臨其境,在創設的情境中、在強烈的氛圍中投入學習,從而使學生獲得更真實、更深刻的體會。語文課本中有很多地方描述的 情景是無法得到再現的。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進入課文描寫的情境,利用一些藝術的手段再現課文描寫的情境,把它直觀再現在學生的眼前,能有效的激發教師所期望的情感。

3、榜樣學習法

品德基礎的建立不是靠長篇大論的説教,而是用榜樣的磚塊一天一天鋪砌起來的。語文教師一定要用好教材,藉助教材為學生樹立起榜樣。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向文章中的人物學習,從而達到德育的目的。

4、比較分析法

運用比較法,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起他們求知的慾望,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辨別能力,使他們分清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什麼可以效仿,什麼應該譴責。 教材本身有許多可供比較的條件,利用這些條件,教師可採用比較法教學,有利於將情感滲透在閲讀教學的全過程之中。通過多次對比,學生認識到在學習上應有頑強的學習意志、明確的學習目的和端正的學習態度,從而也激發了學生為國爭光,為四化建設努力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閲讀教材的過程中受到了深刻的情感教育。

(二)課外閲讀

課外閲讀是語文德育實施的途徑之一。積極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語文課外閲讀,不僅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意志性格特徵,而且有助於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當然,書有良莠之分,不能不加選擇地讓學生去讀。教師應該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徵、興趣愛好、思想實際,向學生推薦有關讀物,列出書目,引導學生去讀,要加強閲讀指導,激發學生課外閲讀興趣,教給他們讀書方法,特別是評價與欣賞的方法,使學生從閲讀中有所收穫。 一本好書相當於一位良師益友,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習成績,而且還能培養刻苦學習、戰勝困難的奮鬥精神,所以應該鼓勵學生訂閲書刊雜誌,使學生擴大視野,提高思想覺悟。

(三)語文課外活動

寫日記是課外寫作活動的一種重要形式。有位特級教師説:“日記是‘道德長跑’,每天堅持,使人心靈求真、向善愛美。”絕大多數學生寫日記時都説真話,説心裏話,這便起到了使人求真的作用。“寫日記能規勸自己上進,勸人改過。許多學生在日記中鍼砭假惡醜,讚揚真善美„„,這便起到了教人向善、愛美的作用。”教師應充分利用日記這種寫作形式的德育功能。課外寫作活動還有編寫板報、牆報等。這些寫作活動也是進行語文德育的重要陣地,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而且能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獨立工作能力。

(四)教師的影響

學生的思想品德主要由教師來培養。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是學生直接的榜樣,教師的情感、態度對學生有着最直接、最重要的影響。教師在課堂上進行品德教育,在課後言行一致、以身作則,以優雅的儀表、文明的談吐樹立起良好的形象,就會對學生道德風貌的健康培養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成為學生的鏡子。

二、實施國小語文德育的方法

1、平等待人,潤物無聲

國小語文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德育,必須熟悉和了解學生,做他們的知心朋友,使他們感到教師的心和他們的心是息息相通的,彼此便要互相尊重,相互信賴。對每個學生應該有正確、全面的看法,在評定學生品德上不能有認識定勢,更不能把道德與語文學習成績等同視之,而要看到後進生的閃光點和優生的不足。理想的教師應該是公平的、對學生一視同仁的、不存偏見的教師,是理解學生、親近學生、和學生打成一片,和學生多交流的教師,是身教重於言傳的教師,是和學生相處融洽,對學生默默關心、暗中瞭解情況,對學生寬鬆,與學生心心相印、像朋友一樣的教師。要排除一切干擾因素,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設身處地為學生着想。在情感上師生互相接近,消除學生的猜疑心理。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要注意道德情感陶冶,教師要運用情感去感染學生,以滿腔的熱情去教育學生。語文教師還要民主平等地與學生交流思想、探討問題,用自己真摯的感情感染學生,用高尚健康的道德情操影響學生,滲透到學生的心靈中,起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作用。

2、活動入手,開闢渠道

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必須開闢多條渠道,使德育像涓涓細流流到學生心田。課內與課外結合,課堂與生活結合,集中與分散結合,閲讀與寫作結合,圍繞中心,指導學生讀有關的書,出有關牆報,辦有關小報,寫有關評論,開展演講會、朗誦會、辯論會等各種活動,實行全面教育,綜合治理,形成集體輿論,充分發揮多渠道功能。

3、針對特徵,有的放矢

實施國小語文德育,要注意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徵,不搞成人化、兒童化教育。 在教學中,教師要做學生的引路人,引導他們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激發他們積極向上的動力。 只要把握住德育的特徵,將語文教學活動與德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發揮教師自身的榜樣作用,就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hua/banzhuren/jwwlo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