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節日慶典 >中秋節 >

傳統中秋節的當代價值(精選3篇)

傳統中秋節的當代價值(精選3篇)

傳統中秋節的當代價值 篇1

西方社會對太陽的崇拜完全不同,中國人的許多節日都考慮了與月亮的對應關係,中秋節是中國人對月亮進行特別崇拜的節日。中國傳統文化對月亮情有獨鍾,月亮始終是柔和與光明的象徵,人們在靜謐的夜晚與月亮對話,將月亮看作上天對人事的見證,認為月亮能夠帶來人生的幸福,這種人生與自然的和諧是中國人所特有的情感。

傳統中秋節的當代價值(精選3篇)

中秋拜月習俗,今天雖存在於局部地區,但已不廣泛流行。月亮在今天已失去昔日的神性光輝,月亮神話成為愉悦精神的口頭作品。其實古代拜月習俗,今天可以進行有效轉換利用,如果將虔誠的叩拜變為一種特定的趣味化的遊戲,拜月活動就可增添我們的生活情趣。比如拜月祈福、拜月問姻緣、拜月求平安等,可以作為一種生活願望的表達,在嬉戲中獲得一種心理滿足。

中秋賞月是自古至今普遍流行的節俗。“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時節,秋高氣爽,月光如水,人們沐浴在潔淨的月光中,獲得身心的愉悦。賞月是人與自然對話、溝通的良機,也是實現人際關係協調的有效途徑。賞月節俗在今天尤有意義。傳統的賞月集中在親人與朋友之間,明月印證着家庭親情與朋友的友情。在社會工作聯繫日益緊密、人心卻日漸疏遠的今天,中秋賞月應該成為凝聚社區民羣的機緣。

在一些少數民族地區,中秋是青年男女相戀、締結情緣的日子,“走月亮”“踏月亮”,月光下的浪漫,遠勝於歌樓舞榭。

天上月兒圓,地下人團圓,人們利用難得的秋天明月,素心對月,各抒情懷。從近年流傳的手機短信微信中不難看出,中秋這一特殊的節日習俗已成為都市人表達親情友情的重要契機。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對於喧鬧的都市居民來説,是一次精神洗禮,人們在明月照天的情境中,享受着迴歸自然的樂趣。

傳統中秋節的當代價值 篇2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已到了八月十五了,這一天,我過得很愉快。

這個中秋我們是在鄉下姥姥家過的。鄉下的月亮格外大、格外圓,就象一個金黃色的大餅從山後一跳一跳地跳了出來,讓人發饞,倒讓我們這些孩子對月餅沒了多大食慾。

姥姥鄭重其事地把一張四腿小方桌搬到院子裏,然後就把月餅呀、葡萄呀、西瓜呀、大葵花餅子呀什麼的擺了滿滿一桌,姥爺説,得先讓後天爺(月亮)先吃飽,咱們才能吃呢!“那什麼時候後天爺就吃飽了?”我好奇地問。“等月亮從東到西慢慢落下去了,它就吃飽回家了,你看它現在是不是正從東到西慢慢地散步呢?”我抬頭望去,果然,月亮爺好愜意哦,一邊吃月餅,一邊小蹓躂,怪不得食慾那麼好要吃一大桌東西呢!

既然現在沒月餅可吃,趁月兒爺吃月餅的空,媽媽又在院子裏擺上了一張小桌子,我們開始打撲克嘍!十五的月亮比平時要大要亮,滿院子都是亮堂堂的,加上屋檐上的一盞小燈,滿院如同白晝,而這個季節又是最舒服的,既不冷又不熱,此情此景,我覺得生活是如此地美好和幸福。

月亮吃飽喝足回家睡覺了,姥爺把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團圓餅給我們一人發了一塊兒,連姥姥的寶貝貓咪虎和眼兒都有份兒,我吃着一直甜到了心坎裏……

願全天下所有人都能過一個團圓、快樂、幸福地中秋節!

傳統中秋節的當代價值 篇3

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

農曆八月十五日我國傳統的中秋節。因處於秋天的中間,故此名。在這一天天上的有一輪皎潔的明月,形如玉盤一樣非常圓,所以就有“中秋月正圓”之美稱。我國民間把圓當作團圓的象徵,把中秋節作為家人團聚的日子,所以中秋節也叫團圓節。

我愛太陽,但我更愛月亮,那種白玉盤似的月亮。在我眼裏,太陽是個豪放,熱情的男孩,而月亮則是個温柔,恬靜的女孩。我愛這種恬靜也愛這種優雅。再望着那輪明月,我感覺她如同天空中鑲嵌着的一顆碩大的明珠,光澤豔麗,閃閃發光;她如同一塊無與倫比而又價值連城的玉盤,純潔高雅,討人喜愛。瞧,天空飄來了朵朵淡雲輕輕地遮住了月亮,只看見在雲層中穿行閃光。她擠啊,使勁想鑽出來。一陣陣涼爽的晚風吹來,雲散了,月亮重新露出了她清麗的臉蛋,像小女孩撩開了披在額上的烏髮向大地露出微笑。我卻覺得那穿於雲層的月亮似乎更蓬勃而又富有詩意。我又發現月姑娘正用月光鋪成一條小道,直延伸到我眼前,好像是在邀請我到她的家裏去做客呢!

今天夜晚,我們一家人來到院子裏,一人搬了把小椅子,靜靜的坐着,悄悄的等着,一輪明月的升起,終於,這個小女孩露出了小腦袋,看着人們,好像還有些羞澀,漸漸的,在我們的歡聲笑語中,她,呵呵,也膽大了起來,不停地爬向天空,我們一家人看着她,像看着一塊寶玉似的,一刻也不想將眼神兒轉移。

這是,姥姥拿出一盤月餅,給大家分開來吃,每個人都笑眯眯的,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心裏美極了!

周圍依舊是那樣的寂靜,我也漸困了,悄悄進入了夢鄉,唯獨只有那輪明月依舊散發着那優雅,温柔的光,依舊是那樣純潔、恬靜。好美麗的月色。

真是一個令人難忘的中秋之夜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eri/zhongqiu/vw0jx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