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節日慶典 >中秋節 >

有關中秋節的日記(精選20篇)

有關中秋節的日記(精選20篇)

有關中秋節的日記 篇1

盼望已久的中秋節到了,遠在他鄉的爸爸,趁着國慶長假,一路風塵僕僕地趕了回來,我們全家終於聚到了一起。

有關中秋節的日記(精選20篇)

夜幕降臨了,我們吃着媽媽精心準備的豐盛的晚飯,我們都向爸爸敬酒,爸爸開心極了,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晚餐後,我們拿着爸爸帶回來的月餅就到院子裏賞月去了。今晚的月亮真的特別的圓﹑特別的亮,她彷彿懂得我的心思。看着那深藍的天空,高懸着如同銀盤般的明月,我不禁想起了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明月啊,我想對你説:如果我長大了當個文學家,一定用優美的詩句來讚美你;如果我是畫家,一定要用最美﹑最明亮的色彩把你畫在紙上;如果我是個歌手,一定用甜美的歌曲來祝福你﹗

有關中秋節的日記 篇2

今天是中秋節,吃過晚飯侯,我迅速地叫上爸爸、媽媽,搬來桌子和凳子,坐在陽台上,一邊品嚐美味的月餅,一邊聊天賞月。

夜靜悄悄的。漆黑的夜空上,月亮好似一個美麗的大大的圓盤,已不是平常的“鐮刀”了。它把皎潔的月光灑向大地。大地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柔皎潔的月光。一陣清風吹過,讓我感到中秋節的月亮顯得格外明亮,格外圓。我問媽媽:“為什麼中秋節月亮這麼大呢?”媽媽説:“中秋節,是一家人團圓的日子,所以中秋節的月亮又大又圓。”聽完媽媽的話,我不禁想起李白著名的詩《靜夜思》: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過了一會兒,我看見月亮越來越高,首先是慢慢的往上爬,像一個膽小的小姑娘,接着,望望四周,“嗖”的一聲,就跳了上來。我呆呆的瞧着月亮,彷彿看見了美麗的嫦娥,可愛的玉兔。你瞧,嫦娥帶着玉兔朝我笑呢。

啊,中秋節多麼美啊!月亮多麼圓啊!月光多麼皎潔啊!我真希望月亮可以天天都是這麼圓,天天都是這麼皎潔的月光啊!

有關中秋節的日記 篇3

過中秋節是我最開心的一個節日,那是因為可以打火把。

上午一直在做作業。作業寫完了,我開始着急了,因為都快中午了,我的火把還沒買呢。我就開始纏着大舅,嚷着讓他陪我去集市買。可姥姥説快要吃飯了,大舅只好答應我吃完午飯才去。

吃完午飯,我和大舅就去集市,找了好久才找到賣火把的地方。我看到火把後興奮不已,剛開始我並不認識麻桿,大舅就向我介紹麻桿的來源,用途。麻桿是一種農作物,春天種秋天收,它的長度可以達到2米多或更長,它的“衣服”曬乾後可以變成麻繩。大舅還説在他很小的時候,姥姥也種過麻桿。

火把的製作材料主要有麻桿,許多根麻繩,稻草組成的。大舅賣了十把,他説:“今年大朋友陪着小朋友一起玩”,我開心的鼓起掌。因為我們買的火把沒有稻草,沒有稻草燃燒起來很費勁。回到家,大舅和媽媽就給火把加工,往火把裏添加少許稻草。把一根根火把上的麻繩打開,添加少許稻草,然後在一根根系上。一個火把需要5—6根繩,在一個火把的前、中、後有序的放入稻草。經過加工火把很快就完成了。

望着火把,心裏很激動,好希望晚上快快來到,這樣我就可以打火把啦。

有關中秋節的日記 篇4

小時候在農村長大總盼着過節。春節和中秋是家鄉最受重視的兩個節日。或許是因為那時候生活水平比較低只有過節時家裏才會改善一下生活;或許是一到過節就放假總會搞一些娛樂活動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場;或許兩者兼而有之。總之過節忙的是大人。但大人們忙歸忙每到過節也都有一種心情的放鬆。當然最高興的還是我們這些無憂無慮孩子。

春節的時候雖然恰逢農閒但總感覺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惟獨中秋給人一種特別的欣喜一種心境的安歇一種特別的想往。後來想起來似乎是心緒不同使然。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穫的積蓄又是收穫的開端。説她是積蓄是由於夏收才過不多時候。説她是開端是因為秋天邁着她碩果累累的腳步迎面而來融着人內心即將收穫的欣喜。我想惟有經歷過鄉村生活體驗的人才會有這種情感、心境和內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圓圓的月光之下圓圓的月餅蘋果熟了鴨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們品嚐着節日的美食談論收穫的話題。一邊賞月一邊思念身處異鄉的親人。實所謂:“每逢佳節備思親”。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媽媽每年都要親手給我們做月餅吃。媽媽做的月餅外觀象大餅很厚實新鮮的面新鮮的餡。不管是蒸出來的還是烙出來的上面都有用農家的大碗所刻畫出來的月的圖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餡也很特別主料是紅塘裏面放些芝麻、清紅絲果仁、葡萄乾什麼的。新做出的月餅蒸的柔軟可口適合老年人;烙的外焦裏嫩年輕人情有獨鍾。你看新端上來的月餅熱氣騰騰一股清香味道兒撲面而來真令人垂涎欲滴!

多少年過去了雖然現在市場上的月餅琳琅滿目各種瓜果一應俱全但是我還是喜歡吃媽媽做的月餅。月餅的花紋雖然沒有太多變化但是花紋總是那麼的清晰那麼均勻那麼好看。所以一趕上中秋過節回家總要吃上兩大塊兒覺得好香、好甜……。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因為從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水平變遷。

你看農家餐桌上除家禽肉類傳統的蔬菜等食品外越來越多的餐桌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肉類、蔬菜、海鮮。

“無酒不成筵席”喜慶的日子中國人總要飲一點酒。過去多是二鍋頭等高度白酒現在人頭馬、茅台等國宴酒也堂而煌之地上了百姓的餐桌。這些都預示着祖國經濟的崛起百姓日子的紅火。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小康生活不再是藍圖上的規劃和設想而是逐漸成為千家萬户實實在在的生活寫真。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給我帶來新的感受新的體驗新的收穫。我願意在這種意境中感受親人的關愛品味生活的哲理體會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

中秋節就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圓、更明更祈望我的親人愈加健康、我的家鄉愈加美麗、富饒;也從內心起期望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或許這就是我中秋情結的真諦。

有關中秋節的日記 篇5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而中秋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賞月、吃月餅都是必不可少的事。

瞧!我們家早早地在陽台擺設了一個宴席,上面有月餅、橘子、蘋果等等。我們邊吃邊等着天暗下來……

終於夜幕降臨了,我看到一個明亮的月亮從山坡上升起來了。它,先是金黃金黃的,徐徐的穿過一個一個輕煙似的白雲,向上升着、升着,突然,就在一剎那間,月兒的顏色變淺了,淺了,然後又變白了,白了!它傲然地、高高地升起來了。圓園的、亮亮的,它是那樣的可愛、那樣的有趣,就像一個銀色的玉盤反射出一道道白光。

看着這潔白的月亮,引起了我的想象。嫦娥偷吃了仙藥,正在寂寞的廣寒宮裏守着夜;吳鋼正在月亮裏砍桂花樹,我多麼想去陪寂寞的嫦娥啊,又多麼想去幫助吳鋼砍桂花樹,而且還想去逗一逗正在搗藥的小玉兔呢。

這個中秋的夜晚,我們一家一邊賞月,一邊吃着香甜的月餅,真幸福。

有關中秋節的日記 篇6

今天是中秋節,圓圓的月亮像個大玉盤,高高的掛在天空。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把一塊月餅分成幾份,每人一份,大家都非常開心的享用着美味的月餅,同時大家又盡情的品嚐着香嫩的香水梨、香香的香蕉、甜甜的西瓜、酸甜的葡萄……。大家吃着可口的食品,欣賞着有趣的電視節目,説着開心的話題,都沉浸在這團圓祥和的節日氣氛中。平時不怎麼好吃的月餅也變得更加香甜可口起來,這真是一個讓我難忘的中秋節啊!

有關中秋節的日記 篇7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到了,我們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品嚐着美味的月餅。

雖然中秋節這天沒有月亮,但媽媽還是準備了許多食品敬月光。媽媽首先哪一張桌子放在外面,然後把許多新鮮的水果和蓮藕放在桌子上。哦、對了還要倒三碗水和放三個月餅。媽媽告訴我這象徵着家人團圓。一切準備好了,燒香、放煙花。敬過月光後,一家人就一起品嚐美味的月餅。我們吃着不同口味的月餅,有草莓月餅,哈密瓜月餅、水蜜桃月餅……

爺爺奶奶看到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臉上洋溢了幸福的笑容,享受着天倫之樂。我們吃完月餅還玩了一個遊戲叫“對詩”。每個人都要説一句帶“月”的古詩。説到這、哥哥靈機一動立即搶先説道:“牀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我連忙接到:“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剛説完,爸爸立即答到:“小時不識月,呼作白月盤”。輪到媽媽了,可是媽媽想説的都被我們説完了,在那急的來回直走,這時媽媽眼珠一轉説:“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聽到媽媽説的,我們都為她鼓起了掌……我們玩的開心極了。

這真是個快樂的中秋節!

有關中秋節的日記 篇8

八月十五,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之一—中秋節。那天,人們吃月餅,賞月,有的地方還有花燈,十分熱鬧

稱這天為中秋節的原因是: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處於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個,民間稱為中秋。

中秋前夕,親朋好友都以月餅為禮互相贈送,因為月餅象徵團圓。月餅的款式也是琳琅滿目:有鳳梨味的、紅棗的、香橙的,還有我最喜歡的冰皮月餅……

中秋那天,人們買來除了月餅外的各式各樣的東西,大部分都是吃的。傍晚,一家人吃着團圓飯,望着即將要黑的天空,都盼望月亮早點兒出來。

晚上,月亮出來了,像個大圓盤似的。這時一家人把桌椅、茶具都搬到陽台上,各種月餅也都一齊拿了出來。大家望着皎潔的月亮,想起了在外地不能回家的親人;有的人在月光下舉杯相慶,寄託了美好的願望;煙花冉冉升起,在夜空中綻放!

中秋節是我們閤家歡樂的日子,是我們思念親人的日子,更是我們不可磨滅的日子。

有關中秋節的日記 篇9

適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見一輪圓月,但不是我們常説的一輪皎潔的圓月,天空中有層層清雲,如煙似霧,彌矇在月光下。月暈恰恰是這圓月與清雲的紅娘,牽於二者之間,淡淡的點上一圈,既不喧賓奪主,又有萬般嬌態。

有人説,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圓月如西子之明眸。這似明眸的圓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實為不妥,諺語有“八月十五雲遮月”之説。雲生月隱,神祕、迷離。此中秋圓月雖不及西子之善睞明眸,卻獨具情調。

我願隨月在雲中漫步,聽她講古老的傳説;也願站在靜處悄悄凝望。不過,這一切都化為柔和的月光灑在我身上。這才是真實的接觸,是老朋友的祝福。許多人願意在屋中歡飲度過這中秋之夜,而我卻更喜歡在寧謐的夜晚,在高高的陽台或户外傾聽月的歌聲,感受“月中清朝夜”。

我曾讀過唐人曹鬆的《中秋對月》中“直到天頭無盡處,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詩句,也曾看過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的絕對,還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這些難得的佳作中曹鬆的詩抒發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發對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發哀愁。他們均寫月,寫月的無私公平普照大地,寫月的淡淡月光給人的安慰,縱然其中並非都是中秋圓月。月亮從古至今都是思念、温柔、恬靜的象徵。尤其是中秋圓月,多少詩人睹物生情,寫下傳世之作;又有多少離別之人的惆悵。而我卻沒有這樣的哀愁,我記起中國台灣的地震,它牽動着我也牽動着億萬炎黃赤子的心,一片片温暖跨海傳情。中秋的月好象也正為此感人之舉默默流淚。她,繁忙的信差,祖國人民的安慰由她傳達。那麼,原來思念、温柔、美好、恬靜的象徵中,更應添上一筆關愛和幫助,使無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這月光雖不及太陽熾熱的光芒,但卻更能喚起聯想在困難之時,定有人伸出無私的手,給你幫助和温暖。這聯想不是對世俗的乞求,而是我們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類年輕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納百川,這中秋圓月彷彿是平靜的大海吸收這每個人的思索,在她的温柔恬靜中,思索的波濤也在緩緩地釋放,化成雲霧環繞其周。這是意境,注入新象徵的意境。

願這意境盪滌我陳舊的思想,沖刷掉世間的不平。或許你對這圓月還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請開啟你思維的閘門,暢想明天,暢想屬於自己的“心月”吧。

有關中秋節的日記 篇10

中秋節美食首推月餅,其起源説法多種。一説元代末年,江蘇 中秋月餅 泰州的反元起義領袖張士誠(或説是朱元璋的謀士劉伯温)利用中秋民眾互贈圓餅之際,在餅中夾帶“八月十五夜殺韃子”的字條,大家見了餅中字條,一傳十,十傳百,如約於這天夜裏一起手刃無惡不作的“韃子”(元兵),過後家家吃餅慶祝起義勝利,並正式稱中秋節的圓餅為月餅。在後來很長曆史時期,甚至在上世紀末,許多月餅上還貼有一方小紙片!只可惜,近年所產月餅已不見小紙片蹤影,月餅所含代代相傳的“文化密碼”蕩然無存。另有一説為,明洪武初年,大將徐達攻下元朝殘餘勢力盤踞的元大都北京,捷報傳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傳諭中秋節普天同慶,並將當初反元大起義時傳遞信息的月餅賞賜臣民。月餅從此成為中秋節“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了。

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突厥靠月餅隱蔽的傳話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此後,吃月餅成為每年的習俗。當時有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説:“應將胡餅邀蟾蜍”。説完把餅分給羣臣一起吃。

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賞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遊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到了清代,關於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製作越來越精細。

有關中秋節的日記 篇11

中秋的一天,早晨起來,感覺一絲涼意,站在我家房屋的坪台上,看見全城攏罩在白霧之中,貢水河水面上一層薄薄的白色霧,幾隻白鷺從水面的白霧上輕輕滑過,有時就停在岸邊,等小魚游到水面上來。近處的各種樹葉一片金黃。遠處寶塔已經變得模模模糊糊了,只能看到點點蹤影。

到了中午,霧就慢慢的散開了,太陽光透過淡淡的霧灑在大地和建築物上,照得大地一片金黃。遠處的寶塔、貢水河二橋都清晰的展現在我眼前。

真是讓人目不暇接。

有關中秋節的日記 篇12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是宋代詩人蘇東坡的一句小詩,裏面的嬋娟是什麼?當然是月亮了,所有節日裏面我最喜歡中秋節了,因為中秋節不僅可以賞月還可以吃團圓飯。

今晚,天公不作美,不把月亮放出來,所以我們只好將興趣轉到團圓飯上。奶奶先把水果和月餅拿出來“敬月光”,然後再把一樣樣好吃的擺上桌子,然後就開飯啦!

大家正準備吃,而我發現餐桌旁少了一個人,“爸爸”,我叫道,卻沒人迴應。媽媽也着急了,不停地打電話去催。不一會兒,爸爸回來了,從頭到腳都有許多水珠,手裏還拿了我最愛吃的蛋黃月餅,我感動了,連忙請他坐下,終於能吃團圓飯了。

開始吃了,只見我趕緊拿了一雙筷子,吃了起來,我先夾了一塊紅燒肉,這是我最喜歡吃的菜了,一口吞了下去。而大人們談笑風生,從中國的神話談到歷史,從家裏的趣事談到別人家的喜事,從中國的主席談到外國的總統……總之,他們四人就是很快活的樣子,慢慢吃,慢慢喝,很是高興,我的興致也被他們提起了,跟着聊了起來。這頓團圓飯真是香啊!

今天,雖然沒有月亮也沒有她和太陽的兒子—星星們,沒有看到月亮圓圓的臉,但我真的很開心很開心。

有關中秋節的日記 篇13

農曆八月十五日也是“人月團圓”的中秋節。人們都喜歡在今天一家人一起吃個晚飯一起賞月。

我們家每年中秋節都去伯伯家裏和爺爺奶奶叔叔嬸嬸他們一起吃飯糰聚。吃過豐富的晚飯後月亮已經爬上了天空中。它又大又圓好像一個大“明鏡”照向夜晚的大地特別明亮。大人在賞月吃月餅水果;品着茶;談着家事趣事笑聲連連。而我和哥哥姐姐們也玩得很高興。

我們家裏每年都有一個歡樂“團圓的中秋節”!

有關中秋節的日記 篇14

在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裏,除了春節,中秋節也是一個重要的節日。

在八月十五這個月圓之夜,皎潔的明月“照在家鄉,照在邊關,寧靜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人們思念什麼?思念的是遠方的親人。雖然“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無論怎樣,到了八月十五這一天,人們總希望能和遠方的親人團圓。這是中國的古老傳統,也是東方文化的深刻內涵,這種親情是什麼力量也無法阻擋的。所以中秋便成“全家團圓”的象徵節日。

在如水的月光下,我們一大家子又圍坐在大圓桌旁一塊兒吃飯,滿桌子的菜各式各樣的,我夾起一片熱騰騰的肥肉慢慢咀嚼着,味道鮮嫩極了!真是好久都沒有吃到過這麼美味可口的飯菜了。大家都吃得很起勁,漸漸興高采烈起來,都相互祝福着乾杯。“光輝皎潔,古今但賞中秋月”,所以今年也不例外,飯後,我們一起坐在院子裏賞月。面前放着許多月餅,咬一口,那甜甜的感覺就好像今兒個和家人聚在一起高高興興的感覺一樣。“人逢喜事尤其樂,月到中秋分外明”,今晚的月亮跟平日裏的確實不一樣,那圓圓的樣子不就像我們這圍坐在一起的一家人嗎。

“至正月十五夜,天色清朗,星月交輝,六街三市,竟放花燈”,向院外望去,街市上熱鬧的景象更勝往日,處處都洋溢着全家團聚所帶來的幸福氣氛。

然而我又想起王建的一詩句:“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絲落誰家”。是啊,就在人們與家人團圓時,一定也有人身在他鄉而沒能與家人團聚,所以我向今晚的圓月託去了一份祝福,希望孤單的你不要傷悲,抬頭看看那輪明月吧,説不定你的家人也正看着它呢。

有關中秋節的日記 篇15

小時候經常唱到“月亮在白蓮花的雲朵裏穿行,晚風吹來一陣陣快樂的歌聲,我們做在高高的谷堆旁邊……”一首動人聽的歌謠,讓人停留在歌謠的幻想,和那美好的情景中。“百歌不如一見”,盼望的中秋節終於在今年不只不覺中降臨了。我非常地喜歡中秋節,因為中秋節的前一天就是我的生日。

晚上,我吃完飯。來到窗前,打開窗户,抬頭仰望浩瀚而深沉的藍天,還沒怎麼看見那輪期待的月亮。我想着那首首歌謠,開始了幻想:我心中的月亮是像一個圓圓的盤子,如一塊翡翠,掛在初秋的夜空,照亮黑夜,照亮我們前進的大路。

想着,風伯伯乘着雲朵從上空飄過,為大地又添了一絲涼意。

出來了!終於來了,那如大玉盤一樣的明月,唯一遺憾的是,在明月裏混雜了一似烏雲般的雲煙。

漸漸地,夜深了,月亮娃娃也被風伯伯帶進了甜蜜的夢鄉,小朋友們一個個也有入睡了,原本熱鬧的中秋,餡入了一片寂然無聲而寧靜的世界……

有關中秋節的日記 篇16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這一天的月亮非常非常地圓,真像一個白玉盆。

在農曆八月十四時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家友超市買月餅、水果和零食,哇!來家友超市買月餅的人還真多呀,形形色色,人頭傳動,大家都忙碌着挑選月餅,月餅的形式多樣,有大有小、花紋不一、形狀各異真漂亮。八月十五日放學後,我興高采烈地回家做完老師佈置的作業,吃完晚飯後天剛好黑了下來,我馬上拿出我的望遠鏡對着“白玉盆”望了起來,我看見了月亮上的許多黑色的陰影,真像神話故事中的吳剛砍桂花樹的傳説啊!

我拿起了一塊月餅吃了起來,我發現月餅裏的豆沙餡還很好吃呢,我想起了一個神話傳説,傳説古代的時候,嫦娥下凡時在天間撒下了無數的月餅,而那天正好是農曆八月十五日,所以就有了八月十五中秋節吃月餅的習慣。

有關中秋節的日記 篇17

歷八月十五日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這一天的月亮非常非常地圓,真像一個白玉盆。

在農曆八月十四時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家友超市買月餅、水果和零食,哇!來家友超市買月餅的人還真多呀,形形色色人頭傳動,大家都忙碌着挑選月餅,月餅的形式多樣,有大有小、花紋不一、形狀各異真漂亮。八月十五日放學後,我興高采烈地回家做完老師佈置的作業,吃完晚飯後天剛好黑了下來,我馬上拿出我的望遠鏡對着"白玉盆"望了起來,我看見了月亮上的許多黑色的陰影,真像神話故事中的吳剛砍桂花樹的傳説啊!

我拿起了一塊月餅吃了起來,我發現月餅裏的豆沙餡還很好吃呢,我想起了一個神話傳説,傳説古代的時候,嫦娥下凡時在天間撒下了無數的月餅,而那天正好是農曆八月十五日,所以就有了八月十五中秋節吃月餅的習慣。

有關中秋節的日記 篇18

中秋我國的傳統節日,我國古有嫦娥月的典故。俗話説:一家團圓,吃月餅。

但是我們家卻是一個個糯米糰子。首先餡是憑自己的喜好選擇。我們家的餡是黑芝麻糖的。

第一步;芝麻要成末。

我們把口紮了起來然後用事先準備的木錘子。用力砸。

第一步;芝麻糖要吵得香。

我麼把砸好的芝麻糖放進水中清洗一下。然後,放進鍋裏炒炒得芝麻香氣撲鼻了,再加入紅糖。翻炒十幾

分鐘之後,出鍋,放涼。

第三步;包糰子

把糯米粉揉成麪餅。然後,放入芝麻糖後包緊揉成糰子

這就是我們家的中秋節。

有關中秋節的日記 篇19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我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 稱謂“仲秋”, 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 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 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 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 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後 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 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 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我國各地至今遺存着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蹟。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 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 每當中秋月亮升起,於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於桌案上,拜月後,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現在,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 盛大、多彩多姿的羣眾賞月遊樂活動所替代。

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徵着團圓。月餅的製作從唐代以後越來越考 究。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看來當時 的月餅和現在已頗為相近了。

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西湖遊覽志餘》中説:“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説:“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中秋晚上,我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徵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一份,表示閤家團圓。

中秋節時,雲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乾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説法是: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有關中秋節的日記 篇20

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

昨天下午寫完日記,我就去了好又多一趟,想看看超市(是怎麼迎接中秋佳節的)裏中秋節的情況。我走到商場入口時,只見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我好不容易擠到了台階旁邊,我突然看到了一個大大的月餅模型,上面刻着小孩子在搶吃月餅時的場景。許多顧客(見了這個模形)都圍在旁邊欣賞,似乎在讚歎它的(美麗)精緻。我顧不得慢慢地看這些,趕緊走上了台階。“喲,這可怎麼進去呀?擠死我了!”我左碰碰右撞撞,才好不容易地跟着人羣擠了超市。果然不出我所料,商場真的大變樣了!以前,超市(只賣些)用來促銷日用品、糖果之類的地方,現在改成賣“中秋用品”了!你瞧啊,哪個地方賣的商品不是關於中秋的?筆直走向前,就是賣月餅的地方了。

中秋象徵團團圓圓,過中秋肯定得買幾盒月餅嚐嚐。這不,那些叔叔阿姨們正圍着貨架高高興興地選購月餅呢!偏右的地方在賣燈籠、花燈。中秋佳節少了燈籠可不行,那可是中秋節的傳統習俗哦。中秋還是我國三大燈節之一,過節一定要玩燈。大人們拉着小孩,選購他們喜愛的花燈,那些小孩一見花燈就可高興了,沒買單就提着玩起來了。

我覺得今年的中秋過得沒什麼意義,媽媽不給我買花燈、燈籠,又沒帶我去哪兒玩。可晚上爸爸回來後給了我一個驚喜:好幾個漂亮的花燈和燈籠!我可高興了,剛吃完飯就和爸爸、弟弟去天台玩花燈、賞月。今天的月兒特別圓,真像一個大月餅。我和弟弟(坐在地上,)一邊看月亮,一邊玩着五顏六色的花燈,還不時隨着花燈的音樂跳起來,共同度過了這段美好的時光。

今年的中秋節真難忘,要是每天都這樣那就好了。

標籤: 中秋節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eri/zhongqiu/vj0zw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