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節日慶典 >中秋節 >

中秋賞月範例

中秋賞月範例

每逢中秋來臨,賞月談月便成為人們久談不衰的話題。

中秋賞月範例

追溯中秋賞月的來歷,據《長安玩月詩序》載:“秋之於時,後夏先冬;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之夜,又月之中。稽於天道,則寒暑均,取於月數,則蟾魄圓。”也就是説,八月十五在秋季八月中間,故曰:“中秋”。為何人們鍾情中秋賞月呢?有詩道:“明月四時有,何事喜中秋?瑤台寶鑑,宜掛玉宇最高頭;放出白豪千丈,散作太虛一色。萬象入吾眸,星斗避光彩,風露助清幽。”

從時令上説,中種是“秋收節”,春播夏種的穀物到了秋天就該收穫了,自古以來,人們便在這個季節飲酒舞蹈,喜氣洋洋地慶祝豐收,這在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有描繪。從淵源上説,中秋又是“祭月節”,它源於遠古人類對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禮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最初祭月的日子在“秋分”這一天,“秋分”這個季節在八月內每年不同,所以秋分這一天不一定有月亮,祭月無月是大煞風景的,逐漸約定俗成,祭月的日子固定在八月十五日。從科學觀察來看,秋季地球與太陽的傾斜度加大,華夏大地上空的暖濕空氣逐漸消退,而此時,西北風還很微弱。如此,濕氣已去,沙塵未起,空氣即顯得格外清新,天空特別潔淨,月亮看上去既圓又大,是賞月的最佳時節。恰如古詩所云:“光輝皎潔,古今但賞中秋月,尋思豈是月華別?都為人間天上氣清澈。”

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盛於唐宋。據宋朱翌《曲消舊聞》説:’中秋玩月,不知起於何時?考古人賦詩,則始於杜子美。”瀏覽唐詩,中秋賞月詩確有多篇,如王建有詩云:“月似圓盛色漸凝,玉盆盛水欲侵稜。夜深盡放家人睡,直到天明不炷燈。”徐凝的詩云:“皎皎秋月八月圓,嫦娥端正桂枝鮮;一年無似如今夜,十二峯前看不眠。”

宋代,民間中秋賞月之風更加興盛。據《東京夢華錄》對北宋京都賞月盛況有這樣的描寫“中秋夕,貴家結飾台榭,民家爭佔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我連坐至曉”。《新編醉翁談錄》記載:“傾城人家子女不以貧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服飾之,登樓或於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皓月。”

明清以後,每逢中秋,一輪圓月東昇時,人們便在庭院、樓台,擺出月餅、柚子、石榴、芋頭、核桃、花生、西爪等果品,邊賞月,邊暢談,直到皓月當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樂融融。在我國的少數民族地區,中秋這一天,還舉行別具特色的“拜月”、“鬧月”、“行月”、“跳月”、“偷月”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碧空如洗,圓月如盤。人們在盡情賞月之際,會情不自禁地想念遠遊在外、客居異鄉的親人。因此,中秋節還有“團圓節”之稱。許多古詩表達了人們此時的思念之情。唐人殷文圭《八月十五夜》:“萬里無雲境九洲,最團圓夜是中秋。”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朗中》詩云:“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中國人歷來把家人團圓、親友團聚,共享天倫之樂看得極其珍貴,歷來有“花好月圓人團聚”之謂。 青 青 沐 月

都市中人們過中秋,再也不滿足於欣賞那樓縫中漏下的縷縷殘月,而希望投入山林原野的懷抱。“鐵青旅遊”會帶大家到青青世界中去,過一個充滿山野情趣的中秋節。青青世界位於深圳大南山的月亮灣畔,景區內綠草如菌,蒼木林立,飛瀑幽澗點綴其間,月色下的青青世界更是清新怡人,空氣中瀰漫着田野山林的芳香,中秋夜靜可賞清風明月,動可遊園戲水,草地上、山林間,或古樸的小屋中,知己言歡,家人同聚,共賞明月共沐清輝,其樂也融融。青青世界中不僅可以瀏覽觀光,還可以親自動手參與制陶、種植瓜菜等活動。草 原 明 月 賽 江 南

甘肅南部有一塊美麗的大草原,秋天裏格桑花、香柴花、小野菊、蒲公英競相開放,映射出甘南無處不飛花的意境。草原與山、河、湖密切相處,藏傳佛教古寺點綴期間,更添了些神祕和誘惑。

華夏的母親河——黃河流經這裏時,拐了一個彎,畫出了“天下黃河九曲十八灣”之首幅美景。

中秋之夜,半個月亮爬上來,明月照着黃河岸上連綿不斷的峯巔,微風拂煦,寧靜的大草原連牧羊犬聲也消失了,萬籟 俱靜。空中的明月在黃河的映襯下潔麗、明淨,還帶着點兒羞澀;而月下的草原更加空曠無際。“天蒼蒼、野茫茫”的景象出現在天邊的草原月色裏…… 三 江 口 吻 月

"三江口"位於宜賓。風平浪靜的月夜,江面上能倒映出兩輪月亮。遊人登上“雙月樓”眺望,可賞此奇觀。長 江 追 月

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氣勢雄偉。峽內重巒疊嶂,礁石林立。到了晚上,江上生明月,聽江濤澎湃,觀遠山夜景,夜色朦朧中的三峽別有一番景緻。由於受長江截流前“告別三峽遊”口號的影響,許多遊客誤認為截流後長江水位將上升,景點將被淹沒,三峽不能遊。事實上,三峽的景點在截流後不但美景如昔,而且增加了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大壩”這一氣勢恢宏的景觀。月明之夜,在豪華遊輪的大型觀景台上與三五好友品茗賞月,把酒談心,真是人生一大樂事。 三 潭 印 月

三潭印月是西湖三島之一,歷來人們將這裏比作神話傳説中的仙島,故有“小瀛洲”之稱。三潭印月園地是明萬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以湖泥堆積而成,周圍環形堤埂築於萬曆三十九年。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南北連以曲橋,東西系以柳堤。面積7公頃,俯視呈田字形,素以“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水上園林而著稱。洲上有“開網”、“亭亭”、“迎翠”、“閒放”、“我心相印”等亭、榭、樓、台,石橋曲折有致,漏窗空靈深遠,花木扶疏,倒影迷離,置身其間,有一步一景,步移景異之趣。

在中秋月明之夜,到杭州西湖泛舟,您可領略“煙籠秋水月籠紗”的美境。是西湖上的三潭印月,是自古以來的賞月勝地。三個石塔,亭亭玉立在碧波盪漾的湖面上。中秋月夜,在塔裏點上燈燭,洞口蒙上薄紙,燈光從紙中透出,宛如一輪輪明月,倒影在湖中。等到皓月當空時,月光、燈光和湖光交相 輝映,月影、塔影、雲影相互映襯,畫出一幅“一湖金水欲溶秋”的美景,讓人流連往返。

三潭印月的三個石塔始建於宋元四年(公元1089年),宋蘇軾任官杭州時,開浚西湖,於湖中立塔為標誌,禁止在三塔以內植菱種芡,以防湖泥淤積。原塔已在元代毀去,現存石塔為明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補立。塔形如瓶,高2米許,塔身中空,周有五個圓孔。每當暗月當空,塔內點燭,洞口蒙以薄紙,燈光從中透出,宛如一個個小月亮,與天空倒映湖中的明月相襯,出現“天上月一輪,湖中影成三”的奇麗景色。更有巧妙之處在於三塔位置是一個等邊三角形,三角形的中心線是岸上的“我心相印”亭和曲橋的中心線的延伸。站在這條線上,視線可以同時穿過三個塔上的洞孔,見到塔外的水面,因此當月光在某一角度射到水面時,在岸上就可以穿過洞口看到反襯的月光,彷彿每一個塔上都有一個小小的月亮。 長 沙 古 城 中 秋 月

朋友,如果您中秋之際正好在長沙,那可是天賜的良機,千萬別錯過啊!您可以趁着夜色,遊嶽麓、訪書院、看橘子洲頭成熟的金桔。最後,登上天心閣古城牆,在上面賞月可讓您充分感受一種久違了的古樸蒼涼的味道,不由得思緒萬千……石 湖 串 月

“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之夜,人們除卻吃月餅,賞月,蘇州人還有一個十分有趣的“石湖看串月”的民間習俗。

石湖,是太湖的支流,居上方山東麓,離蘇州城西南十八里。相傳春秋時,范蠡帶了西施就是從這裏泛舟入太湖的。石湖東面有越來溪,溪上有座越城橋,是當年越王勾踐率兵攻吳從太湖挖通水道,屯兵士城而得名。就在越城橋的右首,有座九環洞橋,叫行春橋。這裏是石湖看串月的最佳處。

每當農曆八月十七半夜子時,月亮偏西時,清澈的光輝,透過了九個環洞,直照北面的水面上。這時,微波粼粼,在石湖水面上可以看到一串月亮的影子,在波心蕩漾,這就是“石湖串月”奇景。遊人為了看這一勝景,一過中秋,不僅蘇州城裏城外,大小船隻一租而空,甚至還有人遠從無錫、常熟、吳江等地、趕來看串月的相沿成習。這二三天中,石湖裏燈船、遊船往來如梭,絲竹詩人蔡雲曾有詩説:行春橋畔畫橈停,十里秋光紅蓼汀。夜半潮生看串月,幾人醉倚望河亭。

詩人把行春橋畔秀麗的秋色同串月緊密聯結,融為一體,烘托出石湖串月的盛景。

清代沈朝初也有《憶江南》詞説:蘇州好,串月有長橋。橋面重重湖面闊,月亮片片桂輪高,此夜愛吹簫。

抒發了作者身臨其境的詩情畫意的意境,美在不言之中。難怪田園詩人范成大辭官回鄉要隱居這裏,以“石湖居士”自稱。

“蘇州好,串月有長橋”,除了行春橋,蘇州還有一座橋樑史上的傑作——寶帶橋。寶帶橋53孔,猶如“長虹卧波”橫卧在大運河和澹台湖之間。相傳在農曆八月十八半夜,明月正中,照在湖上,每一個橋憶亦都幻出一個月亮,水中的月亮,隨波起伏,猶如一串明月。

然而,“寶帶橋串月”卻不如“石湖串月”那麼有名。這不僅因為上方山石湖景色如畫,而且同上方山的另一個風俗有着連帶關係。相傳,農曆八月十七,是“五通神”的生日,蘇州一帶善男信女都要到上方山去燒香,“借陰債”。明代時,香火極盛,夜間,師孃(即巫婆——裝神弄鬼,熱鬧非凡。十八日一早,四鄉八里的燒香船都湧向石湖,許多船上載着各種會打拳弄武的高手,敲鑼打鼓隨着畫舫穿越橋洞,還把鋼叉從橋洞這邊飛過橋面,越過熱鬧的看客的頭頂,待船到橋洞那邊正好接住,以此來顯示該村村民武藝的高強。這時,行春橋上人山人海,喝彩聲四起。明代吳門畫派文徵明曾為此景作過一幅《泛舟石湖》詩畫卷。直到清末康熙年間,蘇州巡撫湯斌為了防止蘇州人利用結社賽會圖謀不軌。他親自拆掉了五通神廟。從此,迷信的“五聖作祟”煞住了,而八月十七的石潮訊卻依然存在,並流傳至今。

現在,每年八月十七,夜色清朗,蘇州旅遊業紛紛增開“石湖串月”遊覽專艇,這時,上方山上,楞枷塔下,皓月當空,澄澈萬里,湖波山嵐,一片清光。遙望蘇州城區,繁燈如星,恍若人間天堂。還有小船載酒,泛月湖心,傳出絃歌之聲。一到半夜最佳時刻,人們羣集行春橋周圍,待一輪明月升上中天,透過九個橋洞,神奇地顯現在波心之中,每一個人都會為此千古奇觀而發出歡呼和驚歎。洞 庭 攬 月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一望無際的蘆葦搖曳滿湖金黃。八百里洞庭煙波澹盪搖空碧,葉葉扁舟弄斜陽。1700年的風吹雨打併沒有使岳陽樓蒼老,日登層樓,見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夜上層樓,見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裏俱澄澈。瀟湘八意中的“洞庭秋月”、“遠浦歸帆”、“漁村夕照”都可見到。湖中的小島君山有湘妃祠、柳毅井、傳書亭等眾多古蹟,斑竹、連理竹等竹影婆娑。時間充裕可前往3小時車程距的長沙,遊嶽麓山,訪嶽麓書院,看橘子洲的金桔開始熟了,而天心閣古城牆上的月色更有一種古樸蒼涼的味道。 太 清 水 月

當你登上青島嶗山太清宮山項,中秋明月升空時,只見天上月與海中月交相輝是映。水生光,月更明,恍若置身於仙境之中。 峨 眉 山 月 半 抱 秋

有“峨眉天下秀”之稱的峨眉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因有山峯相對如峨眉得名。全山縱橫200多公里,頂峯萬佛頂海拔3099米,雄渾秀麗,氣象萬千,山上寺廟眾多,濃蔭密佈,雲霧繚繞。24座古剎依山取勢,各具特色。在半山賞月,峯如峨眉,月如金盤,別有一番靜劾和奇俏。觀方池秋月,波影融融,來水漱玉,去波尋珠。白水秋風,聖積晚鐘,雙橋清香,靈巖疊翠一處又一處的勝景讓人浮想連翩。特別是金頂的“峨眉四絕”——日出、雲海、佛光、聖燈和沿途可見的峨眉猴羣更別有情趣。 下了峨眉山,可遊樂山大佛,往距樂山城北23公里的平羌三峽,過奉節,遊長江三峽,感受朗月映照下的三峽“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壯闊。 天 野 蒼 茫 月 無 言

甘肅省蘭州以南的美麗大草原,貫穿了夏河、碌曲、瑪曲、合作等七個省市。這裏秋天雖不似夏天那般繁花似錦,但格桑花、香柴花、小野菊、蒲公英......星星點點,色色相映,營造着甘南無處不飛花的意境。草原與山、河、湖密切相處,藏傳佛教古寺點綴期間,更添了些神祕和誘惑。夏河是甘南遊的第一站,有“小西藏”之稱,擁有世界藏書最多的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拉卜楞寺。桑科草原、格桑花草原一個連一個。瑪曲的草原也很美,瑪曲的黃河又很壯觀。黃河流經這裏,突然一個加彎,形成了秀美絕倫的“天下黃河九曲十八灣”之首曲景觀。秋夜,半個月亮爬下來,月光灑在黃河岸上連綿不斷的峯巔,微風輕輕吹着,如濤低吟,大草原越發安靜了,連牧羊犬聲也聽不到,彷彿萬物都已沉入夢鄉。明月下黃河潔 麗、沉靜,還帶着點兒羞澀;而月下的草原更加空曠、靜沓。天蒼蒼、野茫茫的情結凝聚在天邊的草原月色裏。碌曲縣內有郎 木寺眾多寺廟,寺廟高高低低藏在鬱鬱葱葱的山谷裏,經殿金碧輝煌,佛邸、僧房、民宅則是木頂石壁,風情各異天藍山白,草綠水清的景緻好似瑞士風光。 二 泉 映 月

無錫二泉池設有漪瀾堂,二泉亭等建築。農曆每月望日前後,月戀水,水懷月,同輝水韻。佳景天成。西 湖 印 月

初秋的夜晚,在流光溢彩的燈光下,西湖熠熠生輝。三潭印月是西湖三島之一,也是自古以來的賞月勝地。

在這裏,遊客可以在輕柔的音樂下觀賞夜景。你可以駐足於湖上酒肆、花廳茶室、我心相印亭,或點曲或自彈,在一片幽遠的絲竹聲中醉去。若覺得江南的月色太過悽清,不如盡情一嬉,在湖邊點放各式荷花燈,泛舟環湖賞燈可盡享絲竹之樂,湖心還可燃放煙花,“廣之旅”可帶你尋求一個璀璨華美的中秋之夜。二 十 四 橋 月 夜

楊州二十四橋,橋美水秀,歷史悠久,二十四橋賞月如寒山寺聽鍾,令遊人神往。象 山 夜 月

在廣西桂林象山。象鼻和象身中間有一水月洞,江水從洞中橫貫而過。中秋之夜,乘小舟作江上游,駛入水月洞,便見“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不還流”的絕妙景觀。星 湖 秋 月

肇慶星湖將一展“平湖秋月”的意境,牌坊噴泉,燈粧彩峯與月相映,一幅天上人間美景。

近一兩年,肇慶旅遊界都會在牌坊噴泉廣場舉辦盛大的中秋聯歡活動,今年“世界中秋星湖夜”的歡慶節目比往年更多姿多彩,一些港澳旅行社提前幾個月就開始包租中秋夜的星湖遊船。其實,想靜心欣賞肇慶中秋夜景,到距離星湖幾百米遠的西江遊船上最合適不過,在這裏遠眺城市夜空,光霞輝映,遊興頓生。黃 山 邀 月

人常説,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黃山之美是一種多彩而又清純的美。在南國還是初秋時節的中秋佳節,黃山卻已層林盡染。漫山的紅葉,映着名傳天下的黃山迎客鬆,蒼翠中透出絢爛,更顯黃山的秀美。 入夜,盈盈明月高懸夜空,山霧如輕紗般將月兒籠在其中,透出朦朧而神祕的皎皎月光。黃山的月如此純淨,黃山的夜如此靜諡,這個時候,無論是行於山徑找尋月影,還是靜坐樹下以酒邀月,面對如此純淨的月,如此靜謐的山,都將不由自主沉醉於這片銀色的世界之中,方能明白什麼是空靈。 瑤 寨 邀 月

連南瑤寨風情賞月遊充滿着濃郁的民族風情,這裏的瑤寨散佈於“青山之上,白雲之下”的深山間,依然藴藏着民俗習慣,瑤胞人人能歌善舞、熱情好客。在明月下,圍着熊熊篝火,與瑤胞載歌載舞,對飲高歌,引來眾山溪水迴應。

遊連南,還可以到英西峯林攬勝,往地下河溶洞景區獵奇,品嚐盛名的九龍“豆腐宴”。如果想嘗試刺激的感覺,不妨在韶關碧湖少數民族歌舞賞月節目上演前,去試一試必背瑤寨的峽谷漂流,驚濤駭浪後方能體會出瑤寨的安逸靜謐。槳 聲 燈 影 水 鄉 月

浙江不僅西湖秋月、三潭映月動人,紹興水鄉的月更有一番靈韻。古城紹興河道縱橫、曲水流殤,石橋相連,酒肆林立,其水醉人,景醉人,書法醉人,黃酒醉人,月色更醉人。水鄉的月夜靈動飄逸如水墨畫,坐着紹興獨有的烏篷船漫遊夜的水鄉,艄公在船尾用雙腳划槳,好像在騎腳踏車,邊品嚐黃酒、茴香豆,輕櫺的月光便順着矣乃的槳聲流淌過來,和着水中倒映的臨河白牆青瓦小樓裏的燈影,如夢如幻,不由讓人猜度月的心事,細讀水的情節。

在紹興可參觀魯迅故居、百草園、三味書屋、蘭亭,遊稽山鑑水,咸豐酒店,景如詩畫,景含文化,各有情趣。而距紹興不遠的寧波有8月16過中秋的傳統,在天一閣上望月,便會有“秋月年年望相似,不知秋月待何人?”的感歎。奉化溪口是民國總統蔣介石的故鄉。那裏的中秋明月與山水掩映,顯得清幽秀麗。從寧波乘船前往海天佛國普陀山,可觀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壯觀景象。在潮聲音倫中賞月,更有一種超凡脱俗的味道。 圓 明 圓 月

珠海的圓明新園仿“萬園之園”的北京圓明園而建,是南中國最大的皇家園林,不僅可欣賞中國古建築金碧輝煌的氣勢,還可領略江南園林麴院風荷的韻致。宮廷食府安排了妙曼的清宮滿舞,還有水上競技表演、瑤台中秋晚會,碧波浩渺的福海湖,可泛舟賞月,看湖光月色,月夜中,流光溢彩的屋脊盡被冷月的清輝浸籠,塵囂遠去,似乎已可以神接古人。廬 山 邀 月

奇秀天下的廬山屹立於長江南岸,鄱陽湖之濱。詩人曾用“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峯”來形容廬山的峻美,廬山還有“清涼世界”、“避暑勝地”等美譽,秋日裏更是賞紅葉的好去處。

中秋之夜,人們大多喜歡到上匡廬賞月,那是令人陶醉的經歷。山上空氣清新,森林、花鳥、温泉、飛瀑、峭壁、別墅一應俱全,形成完善的休閒渡假旅遊勝地。廬山含鄱口是觀日出的最佳勝景,但其實這裏也是賞月的好去處。

當您在望鄱亭中小坐時,放眼望去,鄱陽湖上萬頃碧波,星星漁火,微風拂煦。慢慢地,明月升起,浩月當空。中秋的明月,在您看起來顯得更加清澈、明亮,如同垂手可得,讓人飄飄欲仙。如果您又踏上牯嶺鎮,便會看到明月如鏡,月光撒在地上,曠野裏如同鍍上一層銀色的光澤。 名 勝 賞 月 佳 對 多

重慶巫峽瑤上有一副妙聯:“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此聯運用疊字手法寫出了“月到中秋分外明”的特色,與巫山秀色為內容的下聯相對,堪稱工整自然,珠聯璧合。

上海豫園得月樓聯:“樓高但任雲飛過;池小能將月送來。”聯中闡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通過對聯的欣賞示人以哲理。

台灣阿里山古月亭聯:“滿地花陰風弄影;一亭山色月窺人。”全聯對仗既工且含無窮韻味。“弄”、“窺”兩字用得恰到好處,最能傳神。

杭州西湖水月亭聯:“水憑冷暖,溪間休尋何處來源,詠曲駐斜暉,湖邊風景隨人可;月自圓缺,亭畔莫問當年初照,舉杯邀今夕,天上嫦娥認我不?”此聯典雅明麗,富於想象力。 平 湖 秋 月

平湖秋月景在白堤西端,面臨西湖外湖,背倚孤山,是白堤的起點。唐代在此處建有望湖亭,明代萬曆十四年(1586年)改建為龍王祠,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又改建為“御書樓”,並在樓前水面鋪築平台,構圍欄,立碑亭,題名“平湖秋月”,由於平台向南伸出水面,視線低平,視野廣闊,是臨湖賞月的好地方。原平湖秋月的遊覽面積不到2000平方米,1959年拆去沿湖一帶“羅苑”(猶太商人哈同為其妻羅迦陵建造的別墅)的高聳圍牆,新建和改建八角亭、四面廳和“湖天一碧”樓等建築,增植石榴、紅楓、垂絲海棠等花木,掇疊了山石,遊覽面積擴大數倍。沿湖一組亭、樓、廳、榭掩映在花木叢中,高下錯落,極富詩情畫意。春夏秋冬,陰晴雨雪,皆有景色可觀,情趣各異。每當秋高氣爽,皎月當空,湖平如鏡,水月雲天,引人入勝。“萬頃湖平長似鏡,四時月好最宜秋”,“穿牖而來,夏日清風冬日日;捲簾相見,前山明月後山山”這兩副對聯,是平湖秋月的真實寫照。

杭州人中秋家節賞月有三大去處:一是湖中三島之一的三潭印月,是在湖中賞月;二是位於鳳凰山坡上賞月;至於岸邊賞月,首推這白風清,水天一碧的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景區曾作為英籍猶太富商哈同的私人花園,讓其夫人羅迦琳居住,稱為羅苑。1959年,重新進行了佈局,拆除了羅苑的圍牆,並改建和擴建了四面廳,八角亭,湖天一碧樓等建築,使景區面積從原來的不足2000平方米擴大到近6000平方米,構成一處沿湖展開,錯落有致,獨具一格的園林景觀。遊覽此處景觀,可乘7路,27路,16路公共汽車至少年宮廣場下車,漫步全長1公里的白堤,即可到達。或在湖濱乘船至中山公園上岸即至。

標籤: 賞月 範例 中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eri/zhongqiu/ppp7w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