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節日慶典 >中秋節 >

中秋節燒塔仔風俗習慣的內容介紹

中秋節燒塔仔風俗習慣的內容介紹

“燒塔仔”,是孩童們在節日裏最大的娛樂。中秋將近,孩子便三五成羣,拾碎磚和瓦片,疊造“塔仔”。塔仔大小不一,但都靠疊造,不用泥土糊粘。用柴草燒時,火便從瓦片的空隙中熊熊吐射出來。至磚熱瓦紅,大家便爭相灑鹽於塔間,於是“嘩嘩叭叭”響聲激烈,震徹夜空,頗為壯觀。傳説燒塔仔也也殺元兵的義舉有關。

中秋節燒塔仔風俗習慣的內容介紹

過去中秋,閩南孩童有燒塔仔的習俗,撿瓦片,疊塔仔,蓋到七層就不會再往上高了。掃來樹枝樹葉放進塔中燒,燒得通紅通紅的,如今可是很難得一見了。

有的老先生説,以前從農曆八月十四到十六連續3天,幾乎每個村的空曠地都可以看到玩“燒塔仔”的孩子和熊熊火光下那一張張開心的笑臉。

火力猛時,塔仔猶如一座座“烽火台”,極其壯觀。

所謂“塔仔”,就是用碎磚和瓦片砌壘成的圓窯形小磚塔。“塔仔”一般有2~3尺高,當然也有5~6尺甚至一丈多高的。中秋月兒初上之時,便開始賽燒塔。其規則是把瓦塔燒得全身通紅則勝,在燃燒過程中先倒塌的則負。燒塔仔的整個過程可以延續數個小時,甚至從晚飯後燒到下半夜。如果肚子“咕咕”叫,還可以把番薯和芋頭埋進膛內熱灰烘烤。就這樣,一邊玩一邊吃,既可大飽眼福又不會餓着,可謂一舉兩得。

據傳,“燒塔仔”的習俗源起元朝末年,當時漢族人民反抗殘暴統治者,便相約於中秋起義時舉火為號,殺戮韃子。從此,“燒塔仔”便成為中秋習俗相沿下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eri/zhongqiu/j0vqg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