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節日慶典 >中秋節 >

爸媽童年兒時的中秋節作文(通用3篇)

爸媽童年兒時的中秋節作文(通用3篇)

爸媽童年兒時的中秋節作文 篇1

記憶中,無論農活多麼忙碌,八月十五這天,母親仍然會放下手中的農具,換上乾淨衣服三五人一道去趕集,買回一些平時捨不得吃的東西。同時,住校唸書的我們也儘可能趕回家,既為了全家團圓賞月,也為了滿足腸胃對美好食物的渴望與需求。

爸媽童年兒時的中秋節作文(通用3篇)

趕集歸來,母親空空的籃子裏便多了一些讓我們垂涎的東西。割上斤把肉那是少不了的,手頭寬泛的話還會捎回條魚。因為是中秋節,自然少不了月餅、蘋果和柿子,但蘋果、柿子多是三五個,一般也就是剛好夠我們姐弟三人的,月餅更是隻買五塊,一個人一塊,用母親的話説,這些都不能當飯吃的。但為了圓孩子們中秋美夢,母親的便是製作手工月餅來給我們解饞。

趕集回來,母親便把“糟頭”(做餅時留下的一塊生面,主要用於發麪)用温水泡在瓷盆裏,午飯後便開始和麪。在醒面的間隙,母親把家中的芝麻拿出來選乾淨然後放在鍋裏炒,冷卻了以後便用家裏的石臼把它搗碎然後拌上糖,這樣月餅餡便做好了。我清楚地記得那時村裏只有我們家才有那個石臼,聽父親説那是祖上流傳下來的。因此,每年中秋節的下午,故鄉的老屋便始終彌散着芝麻的香味。這時面已發好母親便開始揉麪,並把它們做成盤子那麼大小的餅,裏面包上準備好的芝麻糖,用簸箕盛着端到鍋灶上,一塊塊地放到鍋裏面烤。當然,一鍋最多隻能放四塊,而且火候也要適中,大了就被烤糊了,小了有可能不熟,所以烤餅是一個細緻活,當然,這對於母親而言自然不是什麼難題。

晚上,皎潔的月亮早早地就掛在了空中,好像她也知道今天要受人們祭拜似的。母親和姐姐便把桌子抬到院子裏,放上早已用盤子裝好的蘋果、柿子、月餅和母親做的月餅,然後還要認真祈禱一番,無非是祈求平安、豐收之類的話語,具體説得是什麼聽不明白也聽不清楚更不想聽,因為心早已被那些食物給勾走了。

第二天一大早,母親便起牀為我準備回校的東西,自然少不了要在我的書包裏裝些月餅,有時,姐姐還把她沒吃的蘋果悄悄地塞到我的手裏。這些生活的細節與往事讓我記憶猶新,令我珍藏永遠。

爸媽童年兒時的中秋節作文 篇2

我比較鍾情於蘇軾在《永遇樂》裏描繪的“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它表述中秋多添了些人世情味,撩起內心對於中秋的那份記憶,融景入情,與我的生活經歷更為貼近了些。

農村人除了對春節過的相當隆重之外,其次便是中秋,因為這與莊稼收穫有關。從六歲便和母親開始下地種田,一瀉千里的魯西平原,黃綠層接不窮,一如海浪湧動着希望和激情。我實在不喜歡鑽玉米地,矮小的身子還夠不到玉米棒,走不好還會把腳邁到某位老人的墳頭上,一邊禱告,一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跑出如迷宮般的屏障,顧不得汗水,顧不得身上被刺的灼痛,頭髮上,眉毛上,渾身上下粘滿了白色玉米穗屑兒,樣子極其狼狽不堪。

那時候,父親剛師範畢業在離家很遠的鄉鎮教學,大多數時間我是和母親度過的,白天把玉米摘完,用鐮刀割出一條小路,我們把玉米撿拾到地板車上,那夜,月亮着了素白色衣服,周圍閃着銘黃的光芒,照亮了我和母親回家的路途。娘,該是中秋了吧?我詢問,她伸伸腰,抬頭望着月亮。是呀,回家給我們君超煮豆子,玉米吃。我興奮的點點頭。我又問母親,娘能多加點糖嗎?她回頭衝我笑笑,乾脆地説能。

緊挨着玉米地旁邊就是豆地,農村人種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換些錢或煮了放入罐子裏做鹹菜吃,配着蘿蔔居多。這個時節的豆子飽滿,一碰如調皮的孩子蹦蹦跳跳的出來,到處都是小東西的影子。母親輕輕地握住豆柄,迅速的用鐮刀把它割下,爾後遞給我放在包袱裏,接着,母親叮囑我彎腰去揀落在地上的豆子,她説,這是小月亮,中秋節夜裏,我就這樣擁有了繁多的小月亮。

鄉下沒有煤氣,就連燒蜂窩煤也是點着數。母親把豆子和玉米洗乾淨,倒入井水,木頭在灶堂裏霹靂啪啦,霹靂啪啦的聲音至今我仍記得清楚,雄雄火光烤着我稚嫩的臉頰,嘴裏含着口水。揭開大木頭圓鍋蓋後,滿屋子裏都是玉米和豆子的香甜氣息,母親試着捏了捏,直到她説熟啦的時候,我才把口水嚥到肚子裏去,直到成年,我仍然對堅果類的食物情有獨鍾。

在異鄉生活了八年,每過中秋,心裏依舊懷戀鄉下的暖月清輝,萬物靜寂,口齒生香。也是這個不算長或短的八年讓我一度品嚐了人生之團圓的況味,千里之外,清朗月色下,一個遊子唱誦着《明月幾時有》裏的詞句,盼望着世間萬物和諧美滿。

爸媽童年兒時的中秋節作文 篇3

時間過得真快呀,轉眼間就到了金風送爽、丹桂飄香的季節。中秋節就要到了,現在過中秋節的習俗主要是和家人一起吃月餅,但我突發奇想,很想知道爸爸媽媽小時候是怎樣過中秋節的,是不是和我們這般簡單。

媽媽説,搭寶塔是她關於小時候過中秋最美的記憶。中秋節那天,村裏的孩子王會帶着全村的小朋友滿村子找瓦片和磚頭,然後在一個空曠的可以看見月亮升起的地方,搭成寶塔,再找來煤油,點上火,等月亮升起來的時候,圍着寶塔拜月亮,唱着童謠,分享着彼此的勞動快樂。搖曳的燈火與皎白的月光遙輝映,格外美麗。我聽完之後,彷彿也置身其境,正和大夥一起唱呀跳呀。

另一個兒時的記憶就是拿着月餅聽他們的爺爺奶奶講故事。雖然現在電腦也能播放故事,但我更喜歡聽爸爸媽媽講他們覺得最有趣的故事,有《嫦娥奔月》、《玉兔搗藥》、和《吳剛伐桂》。如果我能進入故事裏,我肯定會幫玉兔搗藥,阻止吳剛砍伐那棵美麗的桂花樹的,因為愛護植物,人人有責。

比月餅是爸爸媽媽小時候最有趣的一個活動,聽爸爸説,那時的月餅做工粗糙,只有兩種,一種是有餡的月餅,一種無餡的發餅,外面都裹着芝麻。都特別美味,不過吃起來可要小心了,稍不注意,就會被裏面的冰糖粒嗑着牙。聽説大的發餅有我們家煎牛排的平底鍋那麼大,擁有它的小朋友會興奮地滿村子跑,把小夥伴們的月餅都比下去。雖然爸爸説餡裏的冰糖可能會嗑着牙,但我真的想有一個大大的月餅,然後再狠狠地咬上幾口,味道肯定很好。

現在的中秋節,月餅更精緻了,吃的人卻越來越少了;看電腦玩手機的人越來越多了,出門活動的人越來越少了。真希望能有一個和爸爸媽媽兒時一樣快樂的中秋節!真期待能品嚐到爸爸媽媽兒時中秋節那麼美好的味道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eri/zhongqiu/demlk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