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節日慶典 >元旦 >

元旦是怎麼來的

元旦是怎麼來的

元旦,即公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數國家通稱的“新年”。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公曆1月1日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國也被稱為“陽曆年”、“新曆年”或“公曆年”。這裏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元旦的節日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元旦是怎麼來的

元旦節日小知識

元旦,即世界多數國家通稱的“新年”,是公曆新一年的第一天。元,謂“首”;旦,謂“日”;“元旦”意即“首日”。“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但其含義已經沿用4000多年。

中國古代曾以臘月、十月等的月首為元旦,漢武帝起為農曆1月1日,中華民國起為公曆1月1日,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亦以公曆1月1日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國也被稱為“陽曆年”。

中國元旦歷來指的是農(夏、陰)歷正月七年級。“元旦”的“元”,指開始,是第一的意思,元旦凡數之始稱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陽,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線。“旦”即太陽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象徵一日的開始。

人們把“元”和“旦”兩個字結合起來,就引申為新年開始的第一天。元旦又稱“三元”,即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

“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的詩中。晉代詩人辛蘭曾有《元正》詩:“元正啟令節,嘉慶肇自茲。鹹奏萬年觴,小大同悦熙。”記述了元旦慶賀的情景。

南朝蕭子云的《介雅》詩中也有“四季新元旦,萬壽初春朝”的記載。宋代吳自牧《夢粱錄》中有關於:“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歲節序,此為之首。”的記載。

傳説在遠古的堯舜盛世之時,堯天子在位時勤政於民為百姓辦了很多好事,很受廣大百姓愛戴,但因其子無才不太成器,他沒把“天子”的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品德才能兼備的舜。

堯對舜説:“你今後一定要把帝位傳交好,待我死後也可安心瞑目了。”後來舜把帝位傳給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樣親民愛民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愛戴。

後來人們把堯死後,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堯的那一天,當作一年的開始之日,把正月七年級稱為“元旦”,或“元正”,這就是古代的元旦。

元旦的演變過程和由來

其實元旦的的稱呼,是在世界上很多國家對新年的一個統稱,在公元紀年裏,新年的第一天。元,也就是首的意思,旦也就是日的意思,在中國,元旦最早是在《晉書》中出現的。但是,中國的元旦,一直都是指農曆的正月七年級的,但是,就這個日期也是從漢武帝時期才開始定下來的。而元旦的起源,卻是在5020xx年多年之前了,也就是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時期,《晉書》中記載説:顓頊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

在漢武帝之前,新年的第一天、月份基本上都不一樣的,主要是根據所使用的歷法而定元旦的日期、月份,在夏朝時期,所使用的歷法為夏曆,元旦的日期就是夏曆中的夢喜月為正月,(夢喜月就是元月),而到了商朝時期,商朝所使用的歷法是殷歷,而殷歷卻是以每年的12月為正月的,也就是説每年的12月的第一天為元旦,到了周朝時期,曆法又換了,周朝所使用的歷法是周曆,周曆中規定,每年的冬月,也就是11月七年級為每年的元旦了,到了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再次更換曆法,以陽春月為正月,陽春月也就是10月,那麼10月七年級就是秦朝的元旦之日。

直到漢武帝時期,超TV規定,夢喜月為正月,這個夢喜月就是元月,也是咱們所説的正月,把夢喜月的第一天稱為元旦,也就是説漢武帝所使用的歷法是夏曆,也就是咱們所説的農曆的正月七年級,就是新年的開始,定為元旦之日,漢武帝時期的這個規定,一直都沒有改動過,沿用到清朝末帝退位,民國建立才有所改動,共使用了20xx多年之久。

在1920xx年1月13日,孫中山先生髮布《臨時大總統關於頒佈曆書令》中規定,公曆的1月1日為新年,但不是元旦。也就是説,按着這種規定,過年就是在陽曆的1月1日。農曆的正月七年級這個節日就不存在了。雖然當時的政府也強力推行新曆法,但是也考慮到幾千年來的傳統,以及民眾的生活需要,就採用了兩種曆法並存的現象。陽曆用來公共行政、執法和國際交往,陰曆用於服務農時和日常的生活。

但是,這樣就存在兩個元旦日期,為了更好的區分和叫法,於1920xx年,袁世凱批准,把傳統的農曆正月七年級的新年歲首正式更名為春節,把陽曆的1月1日定為元旦,也就是説,袁世凱把傳統的“元旦”這個詞挪到了陽曆的1月1日,把傳統的正月七年級定了一個新的名字。新中國建立之後,採用公元紀年法,把正月七年級稱為春節,把陽曆的1月1日定為元旦。也就是説,咱們現在過的元旦,是公元紀年的新年開始。

標籤: 元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eri/yuandan/pxe6d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