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節日慶典 >節日習俗 >

南京夏至節氣吃什麼有哪些習俗

南京夏至節氣吃什麼有哪些習俗

夏至節氣過後,就要到一年最熱的時候,為了平安度夏,民間保留着很多習俗,你知道南京夏至節氣吃什麼嗎?下面是有夏至節氣習俗,歡迎參閲。

南京夏至節氣吃什麼有哪些習俗
南京夏至吃什麼

夏至這一天,太陽直射北迴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因為其重要性,很多地方自古以來就直接以“節”來命名這一天,因此夏至又被稱為夏節。老南京過夏至還是頗有講究的,吃麪條、禁詛咒、戒剃頭,有的地方熱鬧程度不亞於端午節

1、吃涼麪

首先在這天要吃涼麪,且有句俗語叫,“冬至餛飩,夏至面”,然後還要在這天稱稱體重,這是有講究的,因為夏至過後南京進入梅雨季節,隨後而來的就是酷熱難當的“三伏天”,人們很難忍受這樣的天氣,身體比起其他的日子要差些,一般體重下降。在夏至稱體重就是期望在這個夏天裏吃好睡好,身體好自然體重也不會下降了。

每到夏至老南京人有吃麪的習俗。“冬至餛飩夏至面”,一大藍邊碗裏堆滿了長長的麪條,老南京一般都會在麪條上放上豆芽、芹菜、胡蘿蔔絲等時節菜,紅紅綠綠非常好看。有的還放上一些雞蛋絲,寓意生活越來越富。

問到原因,老人們説夏至麥收已完,稻秧也插完畢,所謂“夏至關秧門”。為此,夏至面其實是品嚐新麥子活動,以此來犒勞全家人。還有的老人也説南京的夏天總是很長,吃麪有着平安長壽的好兆頭。“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人們盼望送走夏天,涼爽的天氣早日到來。

不僅南京人吃麪,夏至吃麪是漢族風俗,流行於全國大部地區。夏至吃麪是有説法的,夏至雖不是夏天最熱的時候,但表示炎熱的夏天即將到來。人們從夏至開始改變飲食,以熱量低、便於製作、清涼的食品為主要飲食,麪條通常為一般家庭的首選。所以,夏至面也叫做“入伏面”。

2、吃豌豆糕

“夏至”這一天,在老南京的風俗中,大人要叫小孩騎坐於門檻上吃豌豆糕防百病。據民國時期民俗學家潘宗鼎在《金陵歲時記》中解釋,這項風俗的由來是因為夏令天氣火熱,人們多不思飲食,才讓小孩先吃豌豆糕開胃。

豌豆糕又叫豆沙糕,澄沙糕,宜在夏季食用。用上等豌豆脱皮磨粉,加入白糖、柿餅、柿子霜製作而成。香甜可口,清涼下火,爽口綿甜,益脾胃,解熱祛毒。

做法很簡單,將豌豆磨細,温火熬成糊狀,加糖精、食色,攪勻。另取柿餅,去蓋切成薄片,擺入容器內,撒一層青紅絲,一層豌豆糊。依次撒若干層後,晾冷。凝結即成,食時切塊盛盤,滴雪花白糖及香精水少許。

南京夏至的習俗

迎接炎熱時節的到來,老南京人還有一有趣的“送夏”之俗。《歲華憶語》説:“人家有嫁女者,在五月前,必備紗葛之衣贈之,曰‘送夏’。”一般是送女兒、女婿紗羅衣裳各一身。

大户人家還要送去芭蕉扇、摺扇、宮扇及時令食物等,讓女兒(新媳婦)將這些物件分送姑嫂、犒勞丫環和老媽子等人。

“老南京”一般比較注重夏日養生,提倡順應自然陰陽盛衰變化。進入夏至,天氣炎熱,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飲食宜清淡不宜濃重,要適當多吃些雜糧,不可過多食用熱性食物如辣椒、洋葱、荔枝等,以免內熱過重;冷食瓜果也應當適可而止,不可過多食用,以免損傷到脾胃。

夏至習俗

祭神祀祖:夏至時值麥收,自古以來有在此時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災年豐。因此,夏至作為節日,納入了古代祭神禮典。《周禮·春官》載:“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為清除荒年、飢餓和死亡。夏至日正是麥收之後,農人既感謝天賜豐收,又祈求獲得“秋報”。夏至前後,有的地方舉辦隆重的“過夏麥”,系古代“夏祭”活動的遺存。

消夏避伏:夏至日,婦女們即互相贈送摺扇、脂粉等什物。《酉陽雜俎·禮異》:“夏至日,進扇及粉脂囊,皆有辭。”“扇”,藉以生風;“粉脂”,以之塗抹,散體熱所生濁氣,防生痱子。在朝廷,“夏至”之後,皇家則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從周代始,歷朝沿用,竟而成為制度。

“夏至”食品:

“麥粽”與“夏至餅”:江南食俗,一般有麥粽、角黍、李子、餛飩、湯麪等。《吳江縣誌》:“夏至日,作麥粽,祭先畢,則以相餉。”不僅食“麥粽”,而且將“麥粽”作為禮物,互相饋贈。夏至日,農家還擀麪為薄餅,烤熟,夾以青菜、豆莢、豆腐、及臘肉等,祭祖後食用,俗謂“夏至餅”,或分贈親友。

冬至餛飩夏至面:自古以來,中國民間就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説法,江南一帶夏至吃麪是很多地區的重要習俗,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説法。南方的麪條品種多,如陽春麪、幹湯麪、肉絲麪、三鮮面、過橋面及麻油涼拌麪等,而北方則是打滷麪和炸醬麪。“因夏至新麥已經登場,所以夏至吃麪也有嘗新的意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eri/xisu/omo0n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