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節日慶典 >節日習俗 >

紀念九一八85週年

紀念九一八85週年

紀念九一八事變爆發84週年 拉響3分鐘警報

紀念九一八85週年

今天是“九一八”事變爆發84週年紀念日,上午9時18分,瀋陽全城拉響警報三分鐘。行駛在瀋陽9條路、18條街及指定區域的車輛全部停駛。隨後,抗戰老兵、勞模、小學生代表共同敲響了警世鐘,14聲鐘響寓意中國軍民浴血抗戰的XX年。

為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中國抗日戰爭紀念館上午首次全面展出東北抗聯相關史料。此外,大興烈士紀念廣場於近日建成,並將在9月30日舉辦烈士紀念日公祭活動。

拉三分鐘警報敲警世鐘14下

今年是紀念反法西斯勝利70週年,也是“九一八”事變爆發84週年。為教育人民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珍愛和平,警醒世人居安思危、警鐘長鳴,勿忘“九一八”撞鐘鳴警儀式上午在“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殘歷碑廣場舉行,中宣部副部長王世明出席活動。

在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殘歷碑廣場上,18米高殘歷碑上的日曆定格在1931年9月18日,滿布的凹痕彷彿記錄下了那段歷史。廣場南側的“警世鐘”巍然高懸,警示人們牢記歷史、勿忘國恥。距離“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廣場不到800米,就是當年“九一八”事變的事發地南滿鐵路路軌。

上午9時,儀式正式開始,1000多名各界代表佇立在廣場上,一片靜默。上午9時18分,瀋陽全城拉響警報三分鐘。行駛在瀋陽9條路、18條街及指定區域的車輛全部停駛。奏唱國歌后,各界撞鐘手共撞鐘14下,抗戰老戰士、勞模、國小生代表各1名作為社會撞鐘手參與撞鐘。

1995年,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50週年之際,瀋陽市委、市政府決定以後每年的“九一八”都要在瀋陽全城鳴警報3分鐘,以此祭奠歷史,這一傳統至今已有20個年頭。

敲鐘代表

90歲新四軍曾參與圍攻日軍

值得一提的是,敲響警世鐘的老兵代表是90歲的抗日老兵陳寶書,他也是瀋陽警世鐘迄今年齡最大的敲鐘手。

據《遼瀋晚報》報道,在得到參與撞鐘鳴警儀式消息的第一時間,這位90歲的老人樂壞了,激動得幾乎説不出話。陳寶書説,這是他第一次有機會參與“九一八”紀念日撞鐘,也是給自己勿忘國恥、教育子孫後代的機會。

陳寶書出生於1926年8月,安徽來安縣人,在1939年參加了新四軍,1948年在遼寧義縣戰鬥中負傷,為因戰八級傷殘軍人。1939年,當時只有14歲的陳寶書參加了新四軍,就在當年11月,日軍侵佔了來安縣城,陳寶書就參加了人生中第一次大戰。新四軍組織第五支隊包圍了來安縣城,圍攻了兩天兩夜,日軍在兩天後潰逃,新四軍收復了來安城。據陳寶書回憶,當時共打死打傷日偽軍200餘名。

第二年的5月,日偽軍XX餘人分三路由黃土山、黃泥崗、沙河集向來安縣城進犯。當時陳寶書所在的部隊,沒有重炮火,據點一時沒有攻下來,眼看就要天亮了,陳寶書急中生智,提議採取“火攻”。頓時,敵人據點內變成了火海,被燒得抱頭亂竄。這就是後來著名的“火燒來安城”。

在1942年“五一”大掃蕩這天,他正在站瞭望哨,看見山下漢奸走在前,日軍在後想偷襲縣政府,陳寶書沒有聲張,趕忙回去報告。當時縣長週一亭等100多人迅速轉移,日軍在身後追了5天5夜也未成功,他們順利脱險。回憶起曾經的抗日經歷,陳寶書動情地説道,“我們要教育後代,不忘國恥,保衞祖國。今天的日子得來不易。”

從接到通知的那刻起,陳寶書就開始為參加撞鐘儀式做準備了。老伴説,“剛接到通知他就開始找那天要穿的衣服,還把勛章認認真真地別在了上面,高興得不行。對他來説,這是無比光榮的一件事。”

10歲國小生獲評道德小模範

據報道,今天上午的敲鐘代表,年齡最小的僅10歲。他是來自瀋陽市大東區一五年級的學生楊子泰。學校介紹,之所以推薦他為敲鐘手,是因為這個男孩品學兼優,敢於擔當,在各方面都是全校學生的榜樣。XX年,他還被評為大東區道德小模範。

在同學眼中,楊子泰就是一個陽光、善良的大哥哥形象,雖然他年紀並不比其他同學大,上課時他總是坐得端端正正,聽課不走神,成績和班級工作一直都讓人發自心底地佩服,同學有困難時,他常説“我幫你”,或者“我幫你想辦法”。“有他在身邊,心一下就不慌了。”一位同學這樣説。

上週得知自己要擔當今年“九一八”敲鐘儀式上的敲鐘代表,楊子泰既感覺自豪,也有些忐忑,他希望自己能更優秀一些,真正配得上敲鐘手這個光榮的角色。

東北抗聯史料首次全面展出

今天上午,《英勇的戰歌——東北抗日聯軍歷史圖片展》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開幕。這是抗戰館乃至北京地區首次全面展出東北抗聯的圖片。

東北抗日聯軍,是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人民抵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組成部分,在侵略者的大後方,他們XX年的艱苦鬥爭,支援了全國的抗日戰爭。

此次展覽共分“日軍入侵抗日救亡”、“創建武裝浴血奮戰”、“戰略配合殊死殺敵”、“整訓戰鬥奪取勝利”四部分,284張歷史圖片,48件(套)文物再現了東北抗日聯軍同日本侵略者的英勇鬥爭。謳歌了楊靖宇、趙尚志、周保中、李兆麟、趙一曼等英雄事蹟。

據記者瞭解,東北抗日聯軍的歷史以圖片形式全面展出,在北京尚屬首次。在上午的展覽開幕式上,《東北抗日聯軍歷史圖鑑》大型畫冊同時首發。

烈士紀念廣場月底舉辦公祭

近日,記者從大興區民政局獲悉,位於清源公園內的烈士紀念廣場建設正式完工,9月30日將在廣場舉行烈士紀念日公祭活動。

烈士紀念廣場佔地一萬四千平米,由烈士雕塑像、英烈牆、紀念廣場、大興歷史之路等部分組成。烈士雕塑像高度為781釐米,代表大興區的781名革命烈士。

雕塑人物以大興區6位烈士代表為原型,中間站立者是以冀中十分區清苑區區長、區委書記、涿良宛縣組織部長華黎為原型。

前排站立、舉手槍向前衝鋒的是以冀中軍區第五軍分區遊擊第三路總指揮、十一團團長閆墨緣為原型(採育鳳河營人);戴鐐銬、怒視前方的是以涿良宛縣五區民政助理、副區長崔振春烈士為原型(龐各莊人)。

全副武裝、身着志願軍服裝的是以1952年7月犧牲在朝鮮戰場的張潤堂烈士為原型;右邊站立,短髮、目光炯炯的女同志,是以婦女主任和抗聯主任佟景茂為原型(禮賢鎮東郟河村人)。

左邊站立,雙臂向後被捆綁的是以時任大興縣四區民政助理田載耕烈士為原型(長子營鎮趙縣營村人)。

英烈牆由解放軍渡江、羣眾支援前線、烈士英名錄三部分組成,配水波紋,全長55米,象徵哺育大興人民的永定河在大興流域的長度。大興區現有烈士781名,有零散烈士墓75座,分佈在全區10個鎮範圍內,由鎮、村自行管理。

標籤: 九一八 週年 紀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eri/xisu/0ny6q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