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節日慶典 >聖誕節 >

漫話聖誕節

漫話聖誕節

隨着一年一度的聖誕節的來臨,無論是現實中還是網絡上,到處都瀰漫着濃濃的聖誕氣氛,隨便坐在家裏搜索一下“聖誕節”,網上就有14000000,更不要説大街上炫耀的聖誕圖案,大幅的聖誕老人像了。

漫話聖誕節

對此種現象,筆者曾經作如下的思考,想和大家探討——

一、聖誕節來勢洶洶,中西文化的碰撞不可避免

近些年來,西方的聖誕節在中國非常流行,中國人顯然沒有普遍信仰耶穌和上帝,那麼,我們為什麼過聖誕節?這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奇怪現象。我們本來是信仰佛教、道教和儒家天道思想的國家,為什麼不過老子,孔子的生日?朋友們説:“大家都過,我們也湊熱鬧唄。”稍微年輕的則説:“聖誕節好玩。”還有人認為我國的節日以不再適應我國經濟發展的要求、人民文化、精神的需求,所以他們成了聖誕節的追隨者,熟不知這是西方文化的入侵。100多年以前,西方列強用槍炮企圖打開我國的國門,想把我們偉大的祖國消滅在他們的槍炮之下,但是他們失敗了。中國人民在1945年把帝國主義趕出了中國的國門;這時西方列強認識到古老的中國是非武力所能侵佔的,他們開始採用文化着手,企圖用文化來征服具有五千多年文明的中國,然而他們的計劃成功了,我國可憐的中國人現在不是正在崇拜西方的文化嗎?就連我國悠久的文化都已經忘得差不多了,我真的感到很擔心,偌大的一箇中國,長此以往,將是個什麼樣子呢?我想我們的知識分子不要忘本啊!今天過聖誕節,明天將是什麼樣子呢?

聖誕節是一個舶來品,它是個西洋人的玩意,盛行於中國不過是近幾年的事情。不少中國人盲目的認為,西方的文化代表着先進,倘若節日也有先進性可言,聖誕節在有的人看來則是一個先進的節日,至少是一個時髦的節日。原來無論東西方,節日已經流於空泛的形式,其內在的深刻含義和精神我們似乎已經忘記了。而這才是文化的核心,我們拋棄了節日文化的內在精神,民俗和物質文化就成為了祖宗留下來的擺設和花架子,這樣的節日除了形式上保留着,而本質的東西已經丟失,這不是傳統的節日,這是傳而不統的節日。

牢騷也好,怪話也好,聖誕節真真實實地在我們的身邊蔓延開來,節日還沒有到來,不少人就歡了起來,網上有帖,電台有音,電視有影,真個是舉國齊動,把聖誕節搞得都快成第二個春節了。聖誕節,可謂來勢洶洶啊。

其實,靜下心來想想,既不必吃驚,更不必惶惶,諸如“然而時至今天,隨着西方文明的滲透和中國社會的轉型,傳統的節日文化正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傳統節日不斷淡化,邯鄲學步來的外來節日日益抬頭,祖先數千年流傳下來的傳統節日,在我們這代人手裏,在短短的十多年裏,差點丟得個一乾二淨,如今倒好,想上根香都只能跑到外國人的墳頭上去拜了。”這樣的觀點,也只是憤激的言詞,試想,世界經濟乃至政治的融合,必將帶來思想觀念、經濟價值和文化傳統的相互交流和融合,更何況我們中國改革開放許多年,對世界的瞭解正在朝着理性和智慧的角度拓展,加上我們中國人本身就是一個容易吸收外來文化的為我所用的民族,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就像大街上圍着一團人,即使是和自己好不相關,也還忍不住伸過頭去看看熱鬧;這種看熱鬧的心態就很像聖誕節在我們中國的流行,明知自己不信耶穌,但是看着別人那麼紅紅火火熱熱鬧鬧地渲染,還是忍不住瞅瞅。

這正是東西方文化傳統的碰撞,不過我想這對於我們來説並無大礙,倒是【憑添了一個讓我們瞭解外國文化的好機會;如果説衝擊了我們的傳統文化,那是杞人憂天,已經根植於國人心中的傳統節日、已經寫到國家法定假日的傳統節日,怎麼就是會説坍塌就坍塌了呢?

二、中國傳統文化根基深厚,完全能夠經受任何外來文化的衝擊

中國人自己的傳統節日有很多,一般人還能記得住的包括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除夕節。長久以來,中國的節日是最富人情味的文化,深深紮根於民眾之中,源遠流長,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突出亮點。

中國的傳統節日與中國的生活方式是息息相關的,它有其自身的社會功能,我相信絕大多數的中國人是按照中國的生活方式和社會習慣生存的,我們並沒有完全被西化。而中國的傳統節日就有着其中國式的含義,有的傳統節日是為了緬懷先人,藉以寄託自己的思念,如端午節紀念屈原,即使是七夕節中的牛郎和織女,雖然是神話人物,但先人也把他們當作真實的歷史人物來祭頌,但聖誕節不同,基督耶穌應該不是中國人的祖先,自然也做不了中國人的神靈。其次,節日的飲食是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精華,是中國古代烹飪技術的集中表現,如立春節吃春餅,元宵節吃湯圓,中秋節吃月餅,節日的飲食豐富多彩,既是人們改善物質生活的需要,也是歷代人對飲食文化的創造,我不知道過聖誕節的時候是否人人都吃西餐,但我相信這與中國人傳統的生活方式是格格不入的。

中國的傳統節日期間有很多文化娛樂活動,諸如踩高蹺、耍龍燈、舞獅子、盪鞦韆、划龍舟、放風箏等,原本是為了悦神,後來逐漸發展為民間娛樂活動,這也是傳統文化體現之所在。既然絕大部分的中國人不信仰基督教,自然我們也不要取悦這個神了,而聖誕節的娛樂活動又在哪呢?除了西式的聚會,相互贈送禮物,比起中國的傳統節日來,其內容是枯燥乏味的,而且帶有濃厚的商業氣息,無非是媒體炒作,商家獲利,年輕人瞎起鬨。另外還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有的還能防災去病,如有的節日要求打掃衞生,進行積極的體育鍛煉。以端午節為例,喝雄黃酒、闢五毒、划龍舟,非典為何在端午節前後兩天結束,難道這是偶然的嗎?這些傳統的節日內容對人的身心健康是非常有益的。

中國傳統的節日文化是祖先留給我們的一份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產,是民間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傳統精神的體現,我們既然能夠搶着西方人的傳統節日過,自己的傳統節日有什麼理由去拋棄呢?前不久,韓國人搶先申請“端午節”為世界文化遺產,已經給中國人敲響了警鐘,我們不能數典忘祖,不能忘掉了中華民族自己的傳統節日文化,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在過着聖誕節的同時,也能張羅着過中國人自己的傳統節日,在傳統節日中體驗、領會、學習久違了的傳統的道德精神。

人家過節辦喜事,你買鞭炮到人家門口去放,我沒有意見,你能否自家過節辦喜事時,也買幾個鞭炮到自己家的園子裏熱鬧熱鬧呢?當你拿錢買鮮花到別人的祖墳上去磕頭的同時,能否也買束鮮花到自家的祖墳上去祭奠一下祖宗呢?哪怕是上柱香、叩幾個響頭也好。

三、聖誕節,中國人躲不過去也迴避不了的節日

12月25日是西方的聖誕節,中國人為什麼要把一個外國的節日搞得這麼隆重呢?因為在我們身邊,有為數不少的人愛湊熱鬧。舉個例子,在鬧市之中,一個人仰頭看着天空,一邊看一邊説:“有意思,真有意思。”不一會兒,便會有一個人湊過去問:“師傅,看什麼呢?”那人指指天空:“自己看。”於是,那人便也仰着頭看。沒多久,又有人湊過來問:“師傅,看什麼呢?”那人仍説“自己看”。人越聚越多,都等着看不明飛行物,把交通都堵塞了。其實,第一個仰頭看的人是個瘋子,天上什麼都沒有。

正因為有不少人愛湊熱鬧,愛跟着別人屁股後頭跑,一條大街上,如果有一家開發廊賺了錢,第二天便會出現七八家髮廊;一個人炒房發了財,過不了多久,他的親戚朋友中有實力的人也會幹這一行。跟着別人學,有時候能沾點光,但更多的時候是什麼光也沾不着,湊湊熱鬧而已,中國人過聖誕節就是如此。

中國人過聖誕節就純屬湊熱鬧。聖誕節是“耶穌聖誕瞻禮”,是“主降生節”,是紀念基督教徒耶穌誕生的節日。如果中國人要過,也只有中國的基督教徒過得有道理,不在基督教的人,跟着人家只有湊熱鬧。

任何事物都會因為時空的轉變而發生變化,文化也不例外,尤其是當它需要融入另一種文化時,必然會使本來面目有所改變。比如,在美國出售的中餐,味道會跟它在中國的有些區別,那是因為它要適應美國人的口味。同樣地,中國人慶祝西方節日的方式也跟美國人的傳統慶祝方式有很大區別。

節日是文化的一個方面,而文化則是隨着世界脈搏的跳動不斷變化的。我們每一次慶祝節日,都是在有意無意地幫助這種節日傳統在文化中得以延續,或者使其發生變化以達到與時俱進。正如人隨着年齡增長外貌會發生變化,人生經歷也會有所不同,文化以及傳統的變化也是理所當然的。隨着全球相互聯繫日益緊密,文化傳統也成為世界各國共享資源之一。而外來文化想要在某處落地生根,也必然需要進行調整以適應新的環境。

就文化本身來説,並沒有好壞之分。但無論如何,古老傳統的喪失的確令人痛心。如今,全世界的年輕人都流行説英語,穿牛仔褲,聽英文歌曲,甚至連聖誕節這樣的宗教節日在很多非宗教地區都開始盛行。我並不是説這樣不好,但它的確意味着,很多地方的傳統文化日漸沒落。每一種文化和傳統都有其不可替代的價值,它不應該隨着現代化和全球化的進程而被我們遺忘。很多人都認為現代和傳統互不相容,但實際上,文化傳統是能夠在現代社會中繼續生存的。就像處於傳統耕作方式的農民能夠適應手機片刻不能離身的現代生活一樣,古老的傳統和節日文化也一樣能夠得以在這個發達的現代社會發揚光大。但這歸根結底都要取決於人,如果人們決定拋棄傳統,那它勢必逐漸沒落;如果傳統得到人們的重視,那麼它必然會在現代社會煥發新的光彩。

所以不必為這樣的文化滲透惴惴不安,聖誕節已經成為你不能躲避的節日。

四、我們應該怎樣看待聖誕節

我教過香港的學生,也更多地瞭解了香港的文化,其實有人會説香港沒有文化,但是我要説,香港是對文化兼容幷包的,他們的節日特別多,中國的傳統節日一個不少,外國的節日也一個不拉,節假日也就特別多;在這種節假日裏,你可以去過,也可以不去,完全是個人的自由。能夠有這樣的假日可以休閒,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有一個朋友説的好:“過聖誕節不過是給自己個快樂的理由!”如果國人都能夠有這樣的心態,你還怕外來的文化會滲入到骨髓?我們不仿也來看看有哪些人在過聖誕節——

關於聖誕節的數字調查

①北京的聖誕節

據調查,從1998年開始,北京的聖誕節無一例外的伴隨着紛飛的大雪姍姍而來。西單、王府井等大商場早在15號左右就會擺出掛滿小飾物的聖誕樹,100%的專賣店工作人員戴上了聖誕老人專用的俏皮帽子,站在門口啪啪地拍手促銷。

北京的聖誕節沒有假期,所以慶祝活動100%都聚集在夜晚進行,忙碌了一天的學生、白領,這些活躍在時尚前沿的人羣,都趁着這個機會好好放鬆一把。因為聖誕節也是“第二個情人節”,所以高校裏的學子們最為熱衷於此,尤其是那些熱戀之中的情侶,都會選擇在平安夜裏聚眾狂歡,而宿舍樓的“樓長”們也識趣地順延了鎖門時間。

但是統計數字表明,67.2%的學生選擇將平安夜平常度過,依然像以前一樣去自習室。

北京的文化圈中,50%的文化人士會正經八百、附庸風雅地過一個平安夜,把簡陋的屋子裝飾得光怪陸離,桌子上一片狼藉,一幫外表委瑣的人圍在桌子旁邊,大碗喝酒、大口抽煙、大聲談笑,用錢鍾書的話來説就是“抽煙大會”。

但另外50%的人士對於<聖誕節持排斥態度,他們稱之為“節日的次殖民地化”,他們選擇平常度過。

北京是一個傳統色彩強烈的城市,也是一個思想自由發展的廣闊空間。按照參與率計算,聖誕節在這個城市中的份額,只有50%。

本文導航 1、首頁2、***

②上海的聖誕節

上海人一向以開放的心態對待外來的文化衝擊,聖誕節雖然不是一個傳統的節日,卻早已演變成了一種時尚,多少也有世俗的力量,令人身不由己。

據統計,上海城裏70%的14——30歲的年輕人在平安夜選擇走出家門,狂吃狂歡。其中90%的人會選擇像jj、紐約客等可容納千人的大型迪斯科舞廳,去參加通宵達旦的化粧舞會,發泄旺盛的精力。

情侶中88.3%去排場不大的西餐館享受一頓浪漫的西餐,10.8%選擇在家裏看電視,共享二人世界。剩下那部分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不能相聚。

30歲以上的人會選擇去徐家彙大教堂度過平安夜,那裏可以聆聽唱詩班現場大合唱的假日歌曲,更可以品嚐美味的食品。

年輕人嚮往的是在節日的氣氛中,感受到他們所向往的另外一種生活方式,另外一種文化氛圍。上海的聖誕節普及着一種國際視野,文化佔有率70%。

③南方沿海城市的聖誕節

這個時間的廣州、深圳大概會處於陰雨的包圍之中,但是聖誕節的氣氛卻一點也沒有受到陰雨的影響,依然濃烈喧騰。

因為沒有假期,聖誕節完全沒有闔家團聚的意義,聖誕節也就止於聖誕夜。白領們是聖誕夜街頭一道獨特的風景。學生們也許會選擇逛商場、飯館,舉行聚會鬧騰一番,但是80%的白領們都會三三兩兩相約在燈光暗淡,氛圍卻無比放鬆的酒吧或者茶館。所有的酒吧也不失時機地用氣球、聖誕卡片、聖誕樹裝飾一番,平時25元一杯的炭燒咖啡在平安夜漲到每杯100,自由出入的門口也放了崗哨加收門票,票價比平時翻至少三番。

“聖誕經濟”熱浪席捲大城市

①現象以及分析

對於所有的企業來説,聖誕節不但是一個巨大的商機,更是拉攏客户、討好員工的好機會。各大賓館乘機推出價格不菲的聖誕大餐,價格比平時上漲300%強。大廳小廳都一包而空,連大堂都用屏風隔出一方。

商家盡力擴大聖誕的參與人羣,一些商場和酒樓不斷開發新的商機。據這些單位的負責人説,他們準備過節的時間越來越提前了,促銷手段也五花八門。商場在聖誕節期間會推出跟聖誕老人合影等活動,而一些大酒店今年首次推出適合老年人特點的“聖誕晚會”,特別安排一些“現代抒情”的音樂欣賞,邀請的樂隊也都是老年演員。

在一些商場裏,一些平常的小禮品,如玩具熊、巧克力也被重新包裝,擺上聖誕專櫃。更有商家想出買商品搭送聖誕禮品的“巧招”。此外,旅行社大搞“聖誕旅遊”,就連電影院也弄個聖誕檔期的名頭,將一些“重頭戲”安排在這一期間強勢推出,聖誕的假日經濟現象已經顯現

②專家的觀點

經濟學者認為,這只是商家炒作賺錢的商機,商家的目的就是要賺取更多的利潤,利用節假日搞各種促銷手段是他們經常採用的方式,也是為了迎合消費者的心理需求。這種短期行為的確會在一定時間內刺激消費,但是一個國家經濟的發展不是靠這種暫時刺激消費的行為來推動的,更重要的是要為國家經濟發展累積更多更好的生產要素,這種借節日炒作是一種純粹的商業行為,它只能在一定限度內解決生產和消費的問題。

社會學者的看法是,人是一種情感動物,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使人們需要更多的與親朋交流與放鬆,而節日能夠給人們一個名正言順的休息、交流、消費的藉口。因此“洋節”這種“人造”的節日逐漸被很多人接受,而且賦予了它更多的中國特色。雖然人們所採取的過節方式不盡相同,但是他們的目的都是一樣的,就是需要一個能夠讓人放鬆心情並交流友情、親情的場所和時間。

角落裏的聖誕節

①冷清的聖誕節

無論各地聖誕節慶祝的方式如何,但是總有一個去處:上教堂參加彌撒。善男信女要憑票進入。不少非教徒的年輕人,是衝着聽聖歌去的,他們把莊嚴肅穆的教堂,當成了欣賞管風琴和聖誕頌歌的地方。神父、修女們也不能將兄弟姐妹拒之門外,於是,他們便被請進教堂邊上的平房,看閉路電視的現場實況轉播。教堂內外,秩序井然,沒有一點節日的喧囂,只有唱詩班悠揚的歌聲繞梁……

②我們沒有聖誕節

儘管聖誕樹年年閃閃發亮,聖誕節越來越商業化,但是中國大部分人還是對聖誕節不怎麼感冒的。

一個城市是否過聖誕節,怎麼過聖誕節,這與城市的文化構成、經濟發展、開放程度緊密相關。在北京、上海、廣州這種發達開放的城市,聖誕節已經成為販夫走卒都知道的洋節日,但是西北一些內地城市平安夜的熱鬧空氣十分稀薄,尤其是一些經濟並不發達的中小型城市,聖誕節形同虛設。再到城鎮、農村,聖誕節更沒有蹤跡了。

是否過聖誕節和職業也有關係。一些比較開放的、直接與腦力相關的行業,比如網絡、商務、教育等等,容易接觸到外來的新事物,在這些行業中工作的人自然而然就被職業帶進了平安夜。但是另外那部分人,例如體力勞動者,他們是不會去過聖誕節的,因為這對他們來説沒有意義。

既然如此,中國人對聖誕節還是很理性的,那種濃濃的氣氛也更多是商家的抄做,不過我是這樣看待的,在很多人心裏,不管是中國傳統節日還是西方的節日,他們都要過一過,藉此機會享受生活的樂趣。而聖誕節所寓意的平安、祥和和傳達的祝福,滿足了人們內心那種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渴求。這樣美好的祝願不就是人們所祈求的麼?我沒有理由反對!

聖誕節期間,人們紛紛互贈禮品,舉行聚會,宴請親朋好友。不過,中國人過聖誕節也有些中國特色,大部分人是把聖誕節當成他們一個休閒聚會的新機會來過。例如,很多年輕人會選擇和同學、朋友一起過個熱鬧、歡暢的聖誕節。正在北京的北方工業大學上四年級的女生徐明則説:“今年聖誕節呀,(因為)我是大四的學生,會去參加一個化粧舞會,以這種比較特別的方式來迎接我(在大學)的最後一個聖誕節吧。”

借用一個香港人的話來結尾——

中國人為什麼過聖誕節?有什麼可奇怪的!很簡單,中國人喜歡過節。中國人不但過節,還過節氣呢?過節為的不就是吃吃喝喝,熱熱鬧鬧(七年級吃餃子,十五吃元宵,立春吃春餅,……臘八要喝粥,二十三還得糖管粘),從年頭吃到年尾,多幾個節過,有什麼不好。

標籤: 漫話 聖誕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eri/shengdan/x4r0v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