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節日慶典 >清明節 >

清明節烈士陵園掃墓講話稿(通用15篇)

清明節烈士陵園掃墓講話稿(通用15篇)

清明節烈士陵園掃墓講話稿 篇1

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學生們:

大家好!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早上好!

又是一年清明節,沐浴着和煦的春風,我們聚集在鮮豔的國旗下緬懷革命先烈,站在這裏,我們心中感慨萬千,並不是為烈士生命的消逝而悲歎,而是被那偉大的精神所震撼。那些英勇的烈士們不愧為炎黃子孫的後代,不愧為新中國永遠矗立的豐碑。

凝視着由烈士鮮血染紅的國旗迎着朝陽冉冉升起,一幅幅英雄的畫卷展現在我們眼前,烈士們為了祖國獨立統一挺身而出,為了人民解放甘灑一腔熱血,用他們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壯烈的愛國樂章。難道他們不知道生命的可貴?不!他們也珍愛自己的生命,但是他們深深懂得:在祖國危亡之時,作為一箇中國人,保衞祖國,拯救祖國是自己的責任,愛國主義就是他們力量之源。為了祖國的解放,他們能在戰火中出生入死,能在監牢裏堅貞不屈,能在刑場上大義凜然。他們用生命,熱血換來了華夏民族的新生。歷史不會忘記,高矗的勝利豐碑是無數先烈用熱血和頭顱壘就的。如今的光明和幸福是烈士們用鮮血換來的。立足今天,放眼未來,讓我們緬懷革命先烈,學習先輩的愛國主義精神和英雄氣概,將歷史永遠銘記我們的身上。也許,有的同學會説,那戰爭年代的硝煙早已在於中國大地上消散,現在,我們新中國迎來了嶄新的時代,我們再也不需要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了。錯!今天雖身處盛世,但我們的祖國依然需要奉獻,依然呼喚愛國。

那我們新一代的青少年該怎樣用行動來緬懷先烈呢?其實新的世紀早已給愛國主義注入了新的內涵,愛國不再變得虛無,我想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要愛國,要學習先烈的精神,首先應該落腳在我們的學習上,體現在我們熱愛學校、遵紀守法等一些小事情、細節上。

清晨我們在操場,那洪亮的國歌在我們身邊想起,同學們向國旗莊嚴的行注目禮,那就是愛國的一種表現。

同學們,戰爭年代造就了烈士們的勇敢與堅強,和平美好的環境為我們提供了學知識、長才能、成棟樑的機會。我們是時代的幸運兒,我們應該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更應該懂得我們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歷史使命。讓我們行動起來,在家庭做孝順父母,關懷他人的美德少年,在學校做團結友愛,創新進取的新同學;在社區我們做講究文明,保護環境的好公民,我們有信心,因為我們有榜樣!讓我們以實際行動呼喚祖國的美好明天,告慰烈士的忠魂。謝謝大家!

清明節烈士陵園掃墓講話稿 篇2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我們都是飛行軍,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在密密的樹林裏到處都安排着同志和兄弟……”清明時節,靜靜地打開中國文明網上“簽名祭英烈”活動的頁面,當國旗映襯下的“向烈士們致敬,向烈士們鞠躬”大字飄揚在眼前,我的腦海中浮現出了一個又一個革命烈士的名字,心頭不禁重温起他們的故事,耳畔又迴響起了這熟悉的旋律。

窗外繁花似錦,芬芳沁人心脾,春的温暖照入心靈。清明假日,遊人們沿河觀柳,踏青遠遊,感歎這春天的美好。是的,如此的春光多麼令人欣喜而幸福啊。可是,七十多年前的那個春天,祖國山河也有着這般的美景,但中國的八路軍戰士無暇觀賞這些。1940年3月20日晚,傅作義將軍親率主力奇襲五原。至3月22日徹底消滅日偽軍,擊斃綏西警備總司令永川信夫中將、特務機關長桑原中佐以下日偽軍3000多人,五原大捷!同樣也是春天,1941年3月15日至4月9日,上高戰役正式打響。中日軍隊在贛北上高進行了為時25天的會戰。中國軍隊斃傷日軍少將指揮官巖永以下1.5萬多人。對中國軍隊來説,這是一次難得的,始終掌握戰場主動權的會戰。可是,只要有戰爭,就難免有犧牲。在那幾次戰役中,我軍戰士也有重大的傷亡,繽紛的鮮花被鮮血染紅了,湛藍的天空被戰火映紅了,翠綠的羣山迴響着軍號聲聲……讓我們緩緩鞠躬,向烈士敬禮,向烈士默哀,心中不禁升騰起對帝國主義列強的滿腔怒火。

在旅遊景點,在大街小巷,年輕的父母帶着孩子奔跑在春風裏的幸福圖畫在今天已經太過平常。每一天,我們也是與父母相伴享受美好時光。可是,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這看似平常的幸福對戰士來説卻是那麼遙不可及。陳若克是一位偉大的母親,更是一名年輕的女性革命烈士。1941年11月7日,她不幸落入敵手。在日軍面前,她直截了當地申明自己和丈夫都是“幹抗日的”、“槍斃、刀殺隨你便!”在獄中,為求速死不成,陳若克採取了絕食的辦法。二天後,孩子出生,敵人假意送來牛奶,陳若克打下敵人手中奶瓶,讓孩子跟着媽媽一起絕食。11月26日,陳若克緊抱孩子赴刑場,一路高呼口號,高唱歌曲。陳若克被雙腳死死地拴在馬鞍上,孩子被扔進馬糧袋,糧食扎得她生疼,嘶聲肺裂的哭泣也刺着陳若克的心啊!她悄悄地對孩子説:“孩子,媽媽對不住你,沒能讓你喝上一口奶,今天,就讓你喝上我一口血吧!”隨後,陳若克母子被敵人用刺刀刺死,她犧牲時年僅22歲。

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當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裏,我常常憧憬將來成為一名教師,和學生一起學習、成長。時光倒流到戰爭年代,那一名名年輕的革命烈士何曾沒有自己的夢想?通過一個電視片,我認識了女烈士——辛鋭。1918年,她出生於山東章丘辛寨。後來,僅僅十幾歲便才華橫溢的她有了一個畫家夢。但是,美好的夢想被敵人的鐵蹄擊碎了。這位年輕的女子毅然參加八路軍,在鬥爭中光榮犧牲。

這個春天,還有一個英雄的名字正響徹中華大地。他叫朱彥夫,戰場上,失去了四肢,沒有了左眼,右眼的視力只有0.3。他參加過上百次戰鬥,三次立功,十次負傷,動過47次手術……就是這個殘缺的身軀,卻用超人的毅力,挑戰自己,挑戰人生。他用嘴銜筆、殘肢抱筆,歷時7年,七易其稿,創作完成了兩部震撼人心的自傳體長篇小説《極限人生》和《男兒無悔》。他雖體型矮小,卻是精神巨人,值得我們深深敬仰。

曾經,我到了沂蒙。面對那高大的英雄烈士紀念碑,面對上面雕刻着的六萬多個在沂蒙犧牲的烈士,我的心在流血,我的雙眸被淚水迷濛。多少次戰鬥,多少個犧牲才換來了今天的幸福?隨着時光流淌,如今的我們怎能忘卻昨天的硝煙,怎能忘卻這片平靜的大地曾經被烈士的鮮血染紅?烈士紀念碑上六萬多個名字就像是六萬多雙鋭利的眼睛,直視我們的心靈!

叩問心靈,作為當代青少年,我們應該怎麼做?讓我們莊嚴地向烈士致敬,讓我們再回顧他們的故事,讓我們再將目光穿越時空審視一下被烈士鮮血染紅的大地和河流,並因此決心為祖國的更加美好而奮發圖強,為我們的民族屹立於世界之巔貢獻力量!先烈們啊,你們為祖國和人民的利益而死,你們的死重於泰山,無愧於“生的偉大,死的光榮”,這種大無畏的英雄氣概、無私忘我的革命氣節,必將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寶貴精神財富,引領着我們向前進。革命烈士,你可知道,我們的“嫦娥一號”上天了,“蛟龍號”入海了,我們的祖國已經繁榮富強了。

面對網上祭英烈網頁,凝神注視着鮮豔的五星紅旗,一句句心裏話不禁自指尖流淌:不忘歷史,努力學習,回報烈士……

清明節烈士陵園掃墓講話稿 篇3

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4月5日前後是24節氣中的清明,清明節起先是晉文公為了紀念介子推而定的。現在已經成為了我國的一個傳統佳節。

清明節各個地方的習俗各不相同,在我的家鄉主要是給死去的親人掃墓。那幾天村子裏異常熱鬧,平常連過年也不來的人也都回到了村子。當然,每個節日都有它特定的美食,清明節的美食就是青餅了。

四月的艾草又嫩又綠,散發着迷人的清香,我們採了一些艾草葉子,回家洗乾淨,用水煮熟了,把裏面的苦水榨出來,跺碎了備用。然後把大米粉上鍋蒸,等香味出來了加上艾草再蒸,等到都熟了之後,一起倒入石臼裏,那香味隨着熱氣撲鼻而來,讓人垂涎三尺。外公掐了一小塊塞進我嘴裏,啊,真好吃!只見外公掄起大榔頭,隨着“嗨喲、嗨喲”的節奏聲,一錘一錘地敲打着米粉。趁外公掄榔頭的空檔,外婆迅速地去揉一下米粉,直到米粉和艾草完全溶和在一起了,就算搗好了,我們把青團摘成乒乓球大小的小球,最後把它放在刻着花紋的模具裏壓平,一個個雕刻着精美圖案的青餅就新鮮出爐了。接下來我們帶着剛剛做好的青餅、水果、還有煮好的小菜去為親人掃墓,清理清理樹葉,加加泥土什麼的,只見青幽幽的山間便是“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了。

清明節也是踏青、春遊的好時節,可以去踏踏青、爬爬山,采采那滿山遍野的映山紅。

清明節烈士陵園掃墓講話稿 篇4

清明節是中國二千多年來民間祭祀的傳統節日。清明祭祀是一種生者對逝者的懷念與敬重。

清明懷故掃墓,在祭祀逝者時,感恩之情便會油然而生。感激先祖的佑護,感念父母的生養之恩,表達自己對親人的誠敬之心等,如同上了一堂道德課,使靈魂深處的道德理性被喚醒。

風輕輕煙雨疏稀,情切切清淚幾許。每年清明時分,我都要攜妻回到故鄉,在父母的墳前祭奠。跪在父母雙親的墓前,擺放幾樣小菜,點燃一對蠟燭,敬上三炷佛香,獻上一束白花,焚一疊紙錢,灑幾盅美酒,感念父母的生養之恩;寄託父母的無限哀思;緬懷父母的音容笑貌。

紙錢悠悠化煙去,清香裊裊寄哀情。望着忽聚忽散的煙火,看着飄忽不定的燭光,父母雙親的身影,如同胡楊樹上飄落的花絮在眼前紛揚。紅燭淚,紙錢飛,一聲一句化香灰,墳前跪述思念情,寸草墓旁風雨吹。

每到清明時節,都是我思念氾濫的季節。想起那些塵封的往昔,點點滴滴,都像一股股清泉,滋潤着我的靈魂。

歲月如梭,彈指間父母雙親相繼去世已有二十多年了,思念如渴,牽掛流長。往事歷歷再現,一切又好似昨天。雙親的面容、身影,時常浮現在我眼前。

我閉上雙眼除了淚水,還彷彿看到了冥冥之外的另外一個世界。蒼蒼白髮的父母,寂寂之中站在十字路口。還是當年常穿的布衣被風吹起,身影在風中瑟瑟發抖。也許他們正仰望蒼穹,渴望知道人世間的兒孫們是否在今天想起了他們,兒孫們是否一切安好。

佛説:感恩方知足,關愛則付出,捨得方無悔,珍惜則幸福。此時的幸福不等同於享受,也許前者更偏向於心靈的陶冶,與實用的功利無關。

清明,踏青祭掃,彷彿人世間的哀與樂都交織在這一天。緬懷追思的心緒,清新明快的心境匯聚在一起。這一天悲傷的成份並不很多,相反,節日的氣氛倒顯比較濃厚,因為掃墓是與天堂裏父母的一次聚會。

先讓久違的父母品嚐幾樣家鄉可口的小菜,再乾一杯醇厚的老酒,向他們告知家族裏的悲歡信息,嘮叨幾句自己的心思,祈禱父母保佑子孫幸福安康。如此一來,清明祭祀對親人的思念就變得更加真實了許多。

清明,除了祭奠賦予我們生養之恩的父母外,還應追憶些什麼?在一片縈繞着惆悵與哀思中,理解了逝者如春花秋葉,寂寞輪迴的自然規律,我的心情自然也就淡然了許多。

清明,故鄉墓園下着淚雨的天空,不再是晴空萬里,無數的亡靈等待着親人的到來,那些再長的鞭炮,再多的紙錢,或許只是心靈深處贖過的表現。人死了,這些都是虛無縹緲的東西,他們需要的是活着時的盡孝,哪怕只是喂一口飯,梳梳頭,與他們説説心裏話,都可能像暖流一樣流過彼此的心田。

與其死後祭拜,不如生前孝敬。生前盡了孝,心中無遺憾。善待吧,善待一切應該善待的人。我不想看見或聽到陰陽相隔的悔恨,我討厭那種虛情假意的作態。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們應該重視當下,珍惜親情,關愛家人,不要在將來面對他們的死亡離去時,再感到悲切和懊悔。

有位老者説過:“老小孩,老小孩,父母老了就是小孩,孝敬父母不如把父母當成子女。”我贊成這種觀點。想想不是嗎?中華民族的一代代傳承到了今天,父母給予子女的何其多,而子女回報父母的卻是何其少啊!有幾個父母不是時刻惦記着孩子的,又有多少孩子在時刻惦記着父母呢?

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行萬里兒不愁。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無私的、無聲的,而子女對父母的愛卻是有聲的、有限的。子女有病,父母揪心,牽腸掛肚;父母有病,子女問問看看,父母就已很知足了。父母的家永遠是子女的家,而子女的家可不一定是父母的家。當今社會,人情世道都在變,不一樣就是不一樣啊。

現時社會飛速發展,我們工作和生活的壓力都很大,父母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們還是要少點交際,少點應酬,找點空閒,擠點時間,常回家看看。父母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我們的這種行為,正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我們的下一代。

我雖不信天堂之説,但心之深處,卻難免不自覺地往那些虛無飄渺的事上聯想,暗自祝福,願天上也有一個人間,願已故的父母都能安康快樂。

風飄飄紙灰飛揚,雨瀝瀝淚如泉湧。忽然間我發現自己老了許多,不知不覺中感到了人生的疲憊。驀然回首,墳前那棵胡楊樹已萌發出了無限生機,泛綠的枝條隨風搖曳着,彷彿在向我頻頻招手,替天堂裏的父母收下了我的深深眷戀。

清明節烈士陵園掃墓講話稿 篇5

長期在外地工作,放假時間很短,幾年的清明節都在外地過,極少回到故鄉。今年清明仍然只有三天假期,雖然回家一趟得大半天,但我還是帶着女兒義無反顧地登上了回家的車。

家鄉在襄北的一個偏僻小村,説偏僻是因為它是襄陽的邊界鎮,與河南省鄧州的一個鎮毗鄰,回家到了襄陽市區後還要再打截河南的班車才到我家所在村的交叉路口。

這一次的清明節,天氣咋暖還寒,回家的路上,天空不斷飄着綿綿細雨,下車之後,一眼就看到已年過花甲的母親站在三輪車前面朝我和女兒親切地喊着。我和女兒驚喜地奔向她,母親披着雨衣坐在駕駛座上,我和女兒撐着傘坐在車廂裏,一路上,我不斷要求母親下來我開車,但她依然像小時候保護我的那種樣子,次次拒絕,理由總是,路窄,她開慣了,而我僅僅是學會了而已。

女兒以前來過我的故鄉,但因那時年齡太小,尚沒有深刻記憶。這次回來,坐在三輪車上,沒有玻璃窗的阻隔,她一路上極其興奮,到處東張西望,車子孤獨地行走在鄉間水泥路上,兩岸成片綠色的麥田在雨水的滋潤中顯得格外嫩綠,格外肥厚,還有成片成片的金黃的油菜花靜靜地接受雨水的洗禮,安靜、挺拔、樸實、稠密。

快行駛到熟悉的渡槽下時,剛滿6歲的女兒好奇地指着長長的渡槽問,媽媽,那是什麼,我告訴她,那是用來灌溉的渡槽,她又問,渡槽是什麼,我説,渡槽就像山中凌空架起的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上走的是車,而渡槽上流的是水,他們都依靠下面的鋼筋石柱。女兒驚訝地感歎,哇塞,媽媽,我要上去看看。這時,母親聽到,寵愛地停下車子對着女兒説,小麗陽,你和媽媽去吧,外婆在下面等你。

於是乎,我牽着女兒胖乎乎的小手沿着斜斜的石梯慢慢登上了渡槽之上,10米高的渡槽之上:一頭是水流叮咚地向西流淌,分幾個水槽,一眼望去長長的,筆直且寬敞,下面是堅固的石柱在地面的梧桐樹叢中等距地立着,相當壯觀;另一頭是高於公路,與水槽等高的水渠,帶着深厚的底藴,穩重地流淌,水渠的兩側是兩大片碧綠的草地,站在草地俯視遠處,有一種登高望遠的空靈感。

突然憶起自己讀國中時,和兒時的夥伴經常在放假時騎着自行車一路從西沿着渡槽向居於東方的家裏狂蹬,有時是下午,有時是夜幕初降,特別是深秋時,渡槽的下方成片的梧桐樹林和成堆落下的黃色樹葉經常使我心曠神怡,我會像個假小子一般,邊快速騎着自行車,邊在田野中,在這寂靜而充滿美景的平坦的土路上大聲歌唱或者尖吼,然後聽着渡槽中傳出的回聲,格外興奮。

當我拉着女兒下來,重新登上三輪車時,我回望着一路向西延伸着的渡槽,彷彿又回到少年時代,回到在這渡槽附近的外婆家,過去,外婆經常帶着我在梧桐林中攬起成堆的漂亮的黃葉到竹筐裏,然後和我一起抬着它帶回家引火做飯。只是,年少的時光已經一去不復返,我的外婆也早已離世。

這個清明節,我像嫁人之前一樣,和父親一起來到長滿綠草的爺爺奶奶合葬的墳前,靜靜地燒紙、插柳、磕頭,漂泊的心似乎找回了兒時的感覺,一個倔強好強的野丫頭似乎終於肯回家了。

清明回家的感覺很好,和父母一起包餃子,和姑媽們一起聊着家常,和兒時的同學一起敍述這幾年的風雨,我的心裏悄悄盪漾着温暖的感覺。

我想,或者,我真的開始成熟了,經歷了人生的很多挫折之後,才明白,家是我唯一不變的港灣。

清明節烈士陵園掃墓講話稿 篇6

老師們,同學們:

又是一年清明節,沐浴着和煦的春風,我們聚集在鮮豔的國旗下緬懷革命先烈,站在這裏,我們心中感慨萬千,並不是為烈士生命的消逝而悲歎,而是被那偉大的精神所震撼。那些英勇的烈士們不愧為炎黃子孫的後代,不愧為新中國永遠矗立的豐碑。

凝視着由烈士鮮血染紅的國旗迎着朝陽冉冉升起,一幅幅英雄的畫卷展現在我們眼前,烈士們為了祖國獨立統一挺身而出,為了人民解放甘灑一腔熱血,用他們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壯烈的愛國樂章。難道他們不知道生命的可貴?不!他們也珍愛自己的生命,但是他們深深懂得:在祖國危亡之時,作為一箇中國人,保衞祖國,拯救祖國是自己的責任,愛國主義就是他們力量之源。為了祖國的解放,他們能在戰火中出生入死,能在監牢裏堅貞不屈,能在刑場上大義凜然。他們用生命,熱血換來了華夏民族的新生。歷史不會忘記,高矗的勝利豐碑是無數先烈用熱血和頭顱壘就的。如今的光明和幸福是烈士們用鮮血換來的。立足今天,放眼未來,讓我們緬懷革命先烈,學習先輩的愛國主義精神和英雄氣概,將歷史永遠銘記我們的身上。也許,有的同學會説,那戰爭年代的硝煙早已在於中國大地上消散,現在,我們新中國迎來了嶄新的時代,我們再也不需要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了。錯!今天雖身處盛世,但我們的祖國依然需要奉獻,依然呼喚愛國。

那我們新一代的青少年該怎樣用行動來緬懷先烈呢?其實新的世紀早已給愛國主義注入了新的內涵,愛國不再變得虛無,我想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要愛國,要學習先烈的精神,首先應該落腳在我們的學習上,體現在我們熱愛學校、遵紀守法等一些小事情、細節上。

清晨我們在操場,那洪亮的國歌在我們身邊想起,同學們向國旗莊嚴的行注目禮,那就是愛國的一種表現。

同學們,戰爭年代造就了烈士們的勇敢與堅強,和平美好的環境為我們提供了學知識、長才能、成棟樑的機會。我們是時代的幸運兒,我們應該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更應該懂得我們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歷史使命。讓我們行動起來,在家庭做孝順父母,關懷他人的'美德少年,在學校做團結友愛,創新進取的新同學;在社區我們做講究文明,保護環境的好公民,我們有信心,因為我們有榜樣!讓我們以實際行動呼喚祖國的美好明天,告慰烈士的忠魂。謝謝大家!

清明節烈士陵園掃墓講話稿 篇7

今天是四月四日,學校放清明節假期。我回到了家鄉和親人們一起過清明節。

早上的時候,媽媽和奶奶早早就起牀了,要做許多的事情,到市場買菜、肉,其中有葱、荷蘭豆、豬腸子、豆腐、豬肉、豬肚。媽媽買完各種東西后,就回家當場和爸爸一起殺雞、炒菜、買鞭炮……做清明掃墓前的準備。媽媽叮囑我們説:飯後不要亂跑,上午準備出發去掃墓。

媽媽、爸爸、奶奶、二伯、二伯母等一直在做準備工作,從早上忙到中午。差不多11點的時候,我們帶着汽水和啤酒,還有雞鴨、米、水果、鞭炮等供品,帶着裝滿黃草紙,冥幣等祭祀品的麻袋就出發了。哥哥是負責扛所有的汽水和啤酒,雖然很重但卻堅持扛到目的地,因為媽媽相信他的實力。相對來説,我拿的東西是很輕的',但責任重大:一不小心可能引起大爆炸,我拿的是鞭炮。

我們走了很長的一段路,終於到達目的地了,哥哥累的氣喘吁吁,而我也累的心臟怦怦直跳。我和哥哥最先到達墓地,後面的一羣慢慢才跟上來了。

二伯一上來就二話不説,拿起鋤頭就把太公的墓碑前後的野草和爛泥清理起來,清理乾淨後,就叫爸爸到附近的泥地裏,拿起鋤頭挖了幾塊大的泥塊。我、哥哥還有表哥一同去搬石塊。我們把石塊搬到墓前,接着大家把帶來的紙錢統統交給二伯,二伯把疊得整整齊齊的紙錢分別放在石碑的東西南北方向,用石頭壓着。此後,奶奶把盛了兩碗乾飯用兩雙筷子插在飯的中央,再在墓碑前擺上各種供品。然後奶奶就拿出一袋的黃紙和冥錢,讓我們分別把它們搓得均勻。哥哥搓得最搞笑,他使盡力氣地搓,像打沙包一樣用力地打着,使冥錢都均勻散開而他的拳頭的皮搓破了。紙錢搓好以後,表哥就把火點着了,點燃了香燭,紙錢一疊一疊地燒,在燒紙錢的過程中,由於風勢很大,使得周圍的乾草燃起來了,我們趕緊拿起樹枝撲打火焰,撲滅火焰後,又鋤了一條防火隔離帶。接着把還沒有燒完的紙錢再燒起來。這時候,天上下起了小雨,表哥説:“糟糕,下雨了。“小姑和媽媽卻不慌張,她們異口同聲地説:“下錢羅,下錢羅,祖宗在保佑我們今年賺大錢了!”。幾位表哥們點燃了“浪漫禮花”,隨着“呼——啪啪啪”響了三聲,那禮炮就像離弓的箭一樣,在空中跳舞幾圈後爆炸了,顯得絢麗多彩。小雨此時也停了,天空又出現了太陽。

我們全體成員在鋪了氈子的墓碑前齊齊地跪下來,隨着二伯的叫聲又跪又拜,我們在默默祝願祖宗在九泉下安息,祈禱祖宗保佑我們下一代興旺發達。

最後,我們打開了帶來的東西,午飯就在墓前吃,含義是邀請祖宗和我們一起吃飯。我覺得這頓飯很好吃,也覺得清明節掃墓是一件有趣的有意義的事情。

清明節烈士陵園掃墓講話稿 篇8

親愛的社區居民朋友們:

又是一年清明時。緬懷先烈、紀念先賢、祭奠親人是清明時節的重要活動。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xx大精神、廣泛開展“中國夢”學習教育,深化“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廣大居民和青少年學生銘記中華民族艱苦卓絕的奮鬥歷程,緬懷革命先烈豐功偉績,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動員大家響應中央、省、市、區、街道號召,廣泛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我們發出如下倡議:

一、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民族精神。3月**日至4月**日清明期間,社區居民們可以利用課餘時間或上信息課時段登錄中國文明網、央視網、中國未成年人網以及三明文明網、三明教育網等鏈接網站的“網上祭英烈”欄目,在網上向先賢先烈鞠躬獻花、抒寫感言寄語。開展以歌頌、描繪和放飛“中國夢”為主題的徵文演講、詩歌朗誦、團日活動,創編“清明”節日小報,撰寫“清明”文明小博客,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牢固樹立心向黨跟黨走、愛祖國愛家鄉的意識。

二、學習先烈事蹟,爭做有德之人。要通過“網上祭英烈”活動,瞭解民族傳統文化,學習祖國曆史,銘記革命先烈光榮事蹟,倍加珍惜今天幸福生活,懂得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的道理,將“網上祭英烈”活動與開展祭掃烈士陵墓和“美麗家園、美好生活”家園清潔行動、“灑掃應對”、“日行一善”、“經典誦讀”、感恩教育等“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結合起來,努力增強道德意識,提升精神境界,強化道德養成,踐行道德規範,提高道德素質,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從小樹立與祖國共奮進、與時代同進步、與社會齊發展,為祖國和人民貢獻智慧和力量的遠大理想。

三、繼承先烈遺志,勇當時代先鋒。要繼承先烈遺志,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富民強國、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弘揚先烈革命精神,勤於學習、善於創造、甘於奉獻,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關愛自然,在社會實踐中受教育,在奉獻社會中長才幹;要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偉大“中國夢”而努力學習、成長成才!

清明節烈士陵園掃墓講話稿 篇9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古人的詩句把清明時節人們的心情及氣候寫得入木三分。今年學校就安排我們六年級七個班的學生去慈城祭掃烈士墓。老師讓我們每人都手工做一朵白花,去敬獻給烈士。我回家忙乎了二個多小時也沒做出個樣來,最後只能厚着臉皮請教媽媽,終於把兩條美侖美奐的白花做成了,還帶着兩片綠葉,新鮮的宛若沐浴在春風裏帶着露珠的真花。慈城在我印象中只有年糕,雖然知道離市區不遠,但卻從沒去過,只知道媽媽買年糕時總挑慈城的買。究竟那裏有什麼風景?還有烈士們的感人事蹟是怎樣的呢?帶着大大的問號,晚上我怎麼也睡不着……迫不及待的我們經過一路的顛簸終於到了慈城。故城的早晨籠罩在陽光下特別耀眼,古樸典雅的象是中國畫……

祭掃烈士墓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烈士們用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以前我寫祭掃烈士墓活動,都喜歡用一些“懷着沉痛的心情”、“對烈士無比崇敬”等句子,這次我實在不想用這些句子了,因為我看到大家在烈士墓前嘻嘻哈哈;有的同學還不住地埋怨:用了好大的力氣跑到這兒,也沒玩一玩;有的同學還玩起了拍手遊戲;更有甚者,在向烈士默哀時,有的同學竟然哈哈大笑……

回到家,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下來。同學們在烈士墓前的那份沉痛和崇敬到那兒去了呢?我想:我們這些國小生,現在的生活都十分美好,平時吃穿不愁,大部分人是要什麼有什麼,誰也不會想起那段硝煙瀰漫的歷史,誰也不去問這美好的生活的怎麼得來的,又是如何的來之不易。加上平時對我們的革命歷史教育也不是太多,我們平時看電視專挑“神奇寶貝”、“奧特曼”等動畫片看,對烈士們“拋頭顱,灑熱血”的故事瞭解得很少,對烈士們並沒有情真意切的感情,在烈士墓前怎麼會沉痛和崇敬呢?

這就是我今天的一點感受。

清明節烈士陵園掃墓講話稿 篇10

今天是清明節,是紀念祖先和介子推的日子。不禁讓我想起杜甫的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大概到了8點左右,我與媽媽爺爺從家中出發了。在路上,我不斷回想着以前的事,似乎我從來沒有見到太太那慈祥和藹的模樣,腦海裏也沒有任何跟太太有關的事蹟。她長什麼樣子?待我好嗎……一連串的問題一下子湧到我的大腦。我問媽媽:“媽媽 ,我見過太太嗎?待我好嗎?”媽媽無奈的説:“實話説吧,我也沒見過,應該很早就去世了吧。所以這……”

漫長的20分鐘過去了,我們終於來到了上林湖,頓時天空中飄下了似花針的雨。停好車,拿好工具,準備上山。向遠處望去,這人也太多了吧,把整條過道都擠滿了,一點空隙也沒有。隨着人羣,我們緩緩移動着。我發現一些老年人十分封建迷信,帶着爆竹,香燭,紙錢等。萬一發生什麼不測,那可這麼辦呢?

我們再次隨人羣而上,拐過一個彎,再拐過一個彎,上了階梯,我們找到了太太的墳,跟往常一樣。這次我給經歷了一個春秋風吹雨打的字上色。我寫着這一個個的大字,想到如果太太還活着,那麼該多好啊!這下我肯定與太太快樂的聊天……想到這我的欣慰的笑了。

媽媽與爺爺拿着鐮刀,在墳旁邊把雜草雜花清理掉。我拾起墳沿邊的杜鵑花,靜靜地將花插在太太的碑後,望去,猶如太太頭上的裝飾品。這時媽媽爺爺也做好了清理工作,整個墳邊看起來乾淨了許多。

之後我們小心翼翼地點了一柱清香,放上祭品,默默祈禱,給予我們的祝福。

我轉過身子,放眼望向藍色的湖,上面還有一個個的漣漪,湖面上行駛着一條條的遊船,它帶着人們的祝福,帶着人們的祈求,帶着人們的希望……駛向遠方。

清明節作文1不知為何,心中懷舊的情感越來越強烈似乎還夾雜着一絲絲淡淡的愁緒。找到了那個被遺忘在角落裏的儲物箱,輕輕地吹了吹,並用紙巾稍稍的擦拭了一下。..

清明節烈士陵園掃墓講話稿 篇11

每年的清明節在4月4日到5日之間。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24節氣之一。表示春天來臨的節氣。關於清明節,還有許多有趣的活動和常識哩!盪鞦韆。

盪鞦韆是古代的一種習俗。盪鞦韆不僅能增進健康,而且還能培養勇敢精神。至今,人們還在流傳着這個習俗。踏青。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中國民間長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習慣。植樹。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樹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放風箏。放風箏也是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活動之一。

每逢清明節時,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據説,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掃墓。清明掃墓,其習俗來由來已久。掃墓是為了祭奠逝去的親人和故人,也是對親人和故人的思念。雖然他們都已經不在人世了,可是,他們生前的經歷在我們腦海中仍然清晰可見。這份思念是永恆而深刻的。插柳。據説,清明插柳的風俗,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至今,被人們流傳了下來。射柳。射柳是練習射箭技巧的遊戲。也是清明節的一種習俗。據明朝人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裏,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鴿子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採茶。採茶是南方人的一種清明節習俗。清明時節,南方天氣轉暖,正是採茶的好季節。我國西湖的龍井至今聞名天下。

古人有許多讚美清明節的詩句,比如張繼的那首《清明》: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看了上面的清明節習俗和那些有趣的活動後,大家一定對中國的文化有所瞭解,但,有關清明節的習俗和傳説還有很多很多,這就需要我們不斷的去了解掌握。

清明節烈士陵園掃墓講話稿 篇12

這天上午,在學校領導的組織和帶領下,我校四~六年級師生前往陰平鎮烈士陵園參加清明節掃墓活動。

瞻仰革命烈士,緬懷先烈的事蹟,在莊嚴的革命先烈墓碑前,同學們駐足停留,靜靜深思。當領導宣佈“默哀”時,所有師生立即被其莊嚴的氣氛所感染。大家心懷敬意,神情肅穆,這一切正就是在告訴我們:那硝煙瀰漫的戰場已成為歷史,而完美的明天需要我們來創新!

墓碑上刻着先烈們的名字。這些樸實無華的墓碑正就是他們的人生寫照。平凡的他們投身於革命事業中,為國犧牲,也為共和國的豐碑增添了不平凡的光彩。他們就是時代的英雄,此時就是軍人的楷模!在生死關頭,總就是把生的期望讓給戰友,把死神留給自己。他們就是那樣輕視生命,用鮮血譜寫了新時代壯烈的凱旋之歌!

走出烈士陵園,革命先烈的一幕幕事蹟總就是浮此刻眼前:在戰火硝煙中前赴後繼奮勇拼搏的戰士們;在新中國建設中忘我工作的勞動者們......我的心靈深深體會着這次活動受到的震撼與洗滌。那些名字被一生刻在先烈們的墓碑上,那一生,就是不平凡的一生,就是英雄的一生,就是光輝的一生!他們給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縱觀他們為國家的建設和繁榮昌盛而奮鬥的壯麗生涯。我深深的感到,在先烈們的激勵下,我國幾代優秀的中華兒女也在奮力拼搏,無私奉獻,為新中國的再一次崛起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這時,我想起一句名言:人就就是要有一股氣,對一個國家來講,要有民氣;此時對一個羣眾來講,要有士氣;對一個人來講,更要有志氣!

就是啊!革命烈士雖然犧牲了,但就是他們的精神永遠留在我們心中。為弘揚先烈精神,繼承先烈遺志,我們應始終不渝的勵精圖治,奮發圖強,為中華民族的復興而努力奮鬥!

清明節烈士陵園掃墓講話稿 篇13

今天,我和媽媽和奶奶一起去神龍公園踏春。

我們下了車,走過小路,走過飯館,就來到了樹林。幽靜的森林裏因高大的樹而感到舒服,因花美花香而感到美麗,因小草而感到生機勃勃,樹撐開了傘,為人們送去清涼。

我們又繼續沿着小徑,來到了一個小草坪,許多人正在玩耍、做操、踢球,風呼呼的吹着,小草被吹得彎下腰。

我們上了橋,站在上面看着這美麗的景色,好像我已沉浸有之中了,我看得出神,美麗的小湖水平如鏡,小魚歡快的遊着,它們搖搖尾巴,湖面上就晾起波紋,我真想玩一玩水啊!但又生怕破壞這美麗的畫卷。

我們沿着湖邊的堤壩,看着湖面上的小船,旁邊唱着鳥叫,風吹着我的臉,真舒服!我心裏想:要是一年四季都是這樣,那該多好啊!

多麼美麗的春天!為了保護、愛護它,就要讓我們一起行動,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清明節烈士陵園掃墓講話稿 篇1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題記

燕子飛到南方去了,有在飛回來的時候。楊柳枯萎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可是親愛的爺爺。您長眠在這冰冷的墓地裏很久很久了。孫女和您近在咫尺,卻又陰陽兩隔,千呼萬喚也無法和您相見。這怎麼不讓孫女悲傷,痛苦,而又惆悵滿懷呢。

記憶中清明節曾有過的快樂早已蕩然無存。沒有爺爺的清明節連天都灰濛濛的。無休無止的綿綿細雨讓我悲從心起。寒風啊,請你告訴斷腸人,那樣愛孫女的爺爺怎麼就在也不回來了。

透過蒙蒙的雨絲,我又看見了那熟悉的小山坡。滿山的小草還是那麼嫩綠,五顏六色的野花寂寞地開放着。還有那無人採摘的碧綠的青蓬。這一切都讓我感到親切極了。景物依舊,爺爺卻早已不在了。畫面再次重現,藍藍的天空下,一個小女孩握着風箏的線軸,歡快地跑着。哪個緊隨其後的慈祥老人不正是爺爺嗎,他的臉色為何這樣蒼白,為什麼不停下休息,我明白他是捨不得。

畫面模糊了又清晰了,小女孩跟着爺爺乖乖地採青蓬。再老人的嘮叨中,小女孩知道了清明節,清明果,僅此而已。粗心的小女孩,你怎麼沒有看出爺爺眼中的憂傷,爺爺在用最後的力量延長着小女孩的快樂。直到無奈的離開人世。

爺爺走了,再思念和等待中,我一天天長大了。也終於明白,燕子能再飛回來,楊柳有再青之時爺爺卻再也回不來了,陪我度過的是常常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清明節烈士陵園掃墓講話稿 篇15

又到了一年一次的清明節了,爸爸媽媽帶我回廣西老家去掃墓,我十分高興,因為又可以看到幾年不見的表哥表姐了,心情是那樣地激動,又是那麼地緊張,多希望可以快點見到他們。

我家鄉的清明節是那麼的隆重了,家的祖墳分佈在風景秀麗的山上,清明節的時候,滿山遍野都是上山掃墓的人,山上一片熱鬧。長輩們準備了許多糕餅點心、水果飲料,一整袋一整袋用扁擔挑着,我們這些小孩子有的拿着鋤頭、有的拿鏟子隨後跟着,一家人一起上山掃墓。掃墓活動可有意思了,每找到一處祖墳,我們就分頭忙開了,有的除草、有的添土,不一會兒就把雜草叢生的墳頭整理得乾淨了許多,接着還要把五顏六色的墓錢插在墳頭的新土中,並用毛筆蘸上紅漆把墓碑上的字工工整整的描新一遍,這一來,日久未修的祖墳頓時面目一新了。大人們取出供品:燒豬、雞、鴨等擺在墳前,點燃了香燭,還燒了許多的紙錢,這些供品是給祖先吃的,紙錢是給祖先用的,這表示我們這些後輩對祖先的一片孝心。最後大家要按從大到小的輩份輪流磕頭祭拜祖先,有的口中還唸唸有詞呢。瞧,表哥念着:“祖先保佑啊,讓我考試高多幾分吧,不再被別的同學笑了!”你看看我表哥還是那麼可笑。還有更有趣的事呢,太爺爺的墓碑左列留有一行未曾描過的文字,我呢不假思索拿起了筆就描了一下,慌得爸爸一聲驚叫:“別動!”哦,原來這行字是留着給太奶奶逝世後才能寫上的,我差點闖了大禍,趕緊在太爺爺的墳前磕了四個響頭,希望他能原諒我剛剛所犯的錯誤,長輩們樂得呵呵大笑起來。

掃完了墓後,可真是把我們給累壞了,但這一次的清明節我過得還真有意義,清明節讓我對我們的祖先增添了幾分得敬意,也增進了我和表哥表姐的親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eri/qingming/zydzl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