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節日慶典 >清明節 >

清明寒食的歷史傳説解讀:晉文公血書賜樹“清明柳”

清明寒食的歷史傳説解讀:晉文公血書賜樹“清明柳”

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寒食的歷史傳説解讀:晉文公血書賜樹“清明柳”

關於寒食,有這樣一個傳説: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揹着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説,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着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着個柳樹樹洞,洞裏好象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

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着它歎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説就是來源於此。

第二年,晉文公領着羣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着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以後,晉文公常把血書袖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佑銘。他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

此後,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麪粉和着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後,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清明節的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晉文公重耳是春秋五霸之一,他使晉國成為霸主,是經歷了一番艱難曲折的歷程的,開始,他受到父親的寵妃驪姬的陷害,被迫逃出晉國,在許多國家流浪,經歷了19年的磨難,增長了見識,積累了經驗,開闊了眼界,更重要的是磨鍊了他的性格。公元前636年,由於晉國發生內亂,沒有了國君,重耳結束了在外國流亡的生活,在秦國的護送下回到了晉國,當了國君,這就是晉文公。

晉文公回國後,雄心勃勃,想成就一番大事業,就開始訓練他的百姓。兩年以後,晉文公認為差不多了,便準備用他的百姓稱霸諸侯。子犯曾經跟他在外流浪,是一個十分有見識的人,他勸阻説:“百姓雖經過訓練,但還不懂得什麼是義,還沒能各安其位,不能用。”晉文公聽了他的這一番話,覺得很有道理,他便想辦法讓百姓懂得義。

正在這時,周朝發生了“昭叔之難”。昭叔是周惠王的兒子,他的母親是惠後,昭叔還有個哥哥,是太子,即後來的周襄王。惠王想立昭叔為太子,但還沒來得及便死亡,昭叔便逃到齊國。襄王即位後,將昭叔接回來。然而昭叔回國後,又與襄王的王后亂搞。襄王知道後,便將王后廢掉。這下觸怒了王后的孃家,他們派兵討伐周朝,周襄王便逃到了鄭國。周朝在當時名義上還是各諸侯國的宗主國,雖然有名無實,但各諸侯國畢竟還得尊重它。

於是晉文公決定幫助周襄王返回周朝,其主要的目的是用此事教育晉國的百姓,讓他們懂得什麼是義。他派出左右兩軍,右軍攻殺昭叔,左軍往鄭國迎接周襄王返國。周襄王為表彰晉文公的功勞,待之以殊禮。晉文公推辭説:“這是臣下分內之事。”晉文公用他的實際行動告訴他的百姓,對上盡忠就是義。他的這一舉動對他自己的聲譽產生了很好的影響,使得百姓願意向他盡忠。

他在幫助襄王返國後,又回國致力於造福百姓,使百姓安居樂業。他認為這回可以役用百姓了。不料,子犯又出來阻攔,他説:“百姓雖然懂得了義,但還不知道信是怎麼回事,還不能使用。”

於是,晉文公又想方設法讓百姓懂得信。他率領軍隊攻打原國,命令士兵們攜帶3天口糧。軍隊圍困原國整整3天,士兵們攜帶3天的糧食全部吃完了,而原國還未投降。晉文公就下令退兵。正當晉國剛退兵時,派出的間諜從城裏出來報告説:“原國已經支持不住,準備投降。”晉文公説:“初帶3天軍糧,就是準備攻打3天,如今已下令退兵,就應該説話算數。如果不退兵,即使攻下了原國,也不能取信於人,如果沒有了信用,百姓也就失去庇護。得失相比哪個多呢?”晉文公故意利用打原國來教育百姓,讓他們知道什麼是信,以此來樹立自己的威。結果,國內民風大變,凡事以信為本,做買賣不求暴利,不貪不騙,民皆信實。

做到了這些後,晉文公又問子犯:“這回行了吧?”子犯回答:“還不行。百姓雖知信、義,還不知道什麼是禮,還沒有養成恭敬的習慣。”

於是,晉文公又讓百姓在知禮方面做出了努力。他舉行盛大的閲兵儀式,每個環節都依照軍禮執行,使百姓看到了什麼是禮儀。又設立專門執行社會秩序的官員來規定百官的等級職責,使百姓知道對什麼官行什麼禮。不僅如此,人們還知道了根據禮來判斷一件事的是非曲直。這一次,晉文公沒有去問子犯,子犯卻主動地找到晉文公,説:“民力可用矣!民心可用矣!”於是,晉文公開始伐曹國,攻衞國,取得齊國之地,解救宋國之圍,大敗楚軍於城濮,遂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孔子在《論語》中講過,“去兵、去食、不去禮”,足以見禮儀對一個人的重要性。對一個國家政治的重要性。晉文公稱王春秋五霸之一,其根本原因就在於以義、信、禮治民治國。義是治民治國的基本原則;信則是保證政令暢通的根本原則;而禮則是建立社會秩序的必不可少的行為方式。三者結合為一體,就會無往而不勝。晉文公治國治民的經驗,不僅對於現在,即使是對於將來,也必然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eri/qingming/jmmwv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