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節日慶典 >清明節 >

清明的節俗——掃墓與踏青

清明的節俗——掃墓與踏青

清明節俗稱鬼節,祭掃祖先親人之墓,在中國傳統文化觀念中當然是此節日最重要的活動。

清明的節俗——掃墓與踏青

祭拜亡人,豈能無悲!明人謝在杭《五雜組》卷二説"北人重墓祭,餘在山東,每遇寒食,郊外哭聲相望,至不忍聞。"寒食清明早合二為一,這裏説的寒食,即清明也。謝在杭比較南北之人此日節俗時,對南方人微有譏刺:"南人借祭墓為踏青遊戲之具,紙錢未灰,鞋履相錯,日暮,墦(墳)間主客無不頹然醉倒……"謝氏所説清明節南方人踏青遊樂是事實,但清明節的遊樂不限於南方,北方其實一如南方。唐代的長安,寒食清明,遊樂風氣已盛。宋代的汴京,清明這天,人們更是傾城出動,遊賞歡宴。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謂:"寒食第三天,即清明日矣,凡新墳皆用此日拜掃。都城人出郊……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樹之下,或園囿之間,羅列杯盤,直相勸酬。都城之歌兒舞女,遍滿園亭,抵暮而歸。"明清以後,南人是日遊樂開始勝過北方,可能與經濟重心南移有關,這且不説。我從前一直納悶,祭祖祀先,為盡孝道,古人常講"慎終追遠",講"事死如事生",故吾人於此日,當肅穆盡哀,豈能流連光景,飲酒作樂呢?宋人高菊卿有《清明》詩:

南北山頭多墓天,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這首《清明》,顯然是有感於人們雖於清明節祭墓,但這對於死者已毫無意義,人死後,再也享受不到人間的快樂了,所謂"一滴何曾到九泉"。你看世間兒女,掃墓歸來,不是都在燈前笑語嗎?所以人生在世,不如飲酒作樂。我讀這首詩,直有心驚肉跳之感。清明之節俗,給他帶來的竟是這樣的感受。然我們又何能責怪詩人呢?清明節的遊樂性內容還少嗎?如踏青、盪鞦韆、拔河、放風箏、插柳等等。我們的古人賦予這個掃墓日那麼豐富的遊樂活動,其藴意究竟何在?它難道是藉此告訴世人,對祖先死者可以不必多介意,活着的人的快樂才是最重要的!我們能在這一天作樂,那麼其他的日子更可以去尋歡了。但我不敢作這樣的判斷,因為我們民族的重祖宗家族、重孝道親情更是有目可睹的。祭奠先人與遊樂可以如此結合起來嗎?我總有一些疑惑。於是我重新考察了清明節的一些遊樂活動,發現它們開始時大都並不是遊樂性質的。

先來説説踏青,踏青現在一般理解為遊春。但踏青的時間,古代並不限於清明,而是因時因地而異。二月二日、三月三日,甚或正月八日、正月十五都有踏青之説。其中二月二日更有踏青節之名,而三月三日則另稱上巳節。踏青不管在一月、二月還是在三月,它們都是春天的行事。古人之於季節變換、萬物轉綠的時候出外踏青,是純粹為了遊玩嗎?顯然不是。三月三日上巳節是祓除不祥的"祓禊"之日,這人人皆知。二月二日除了踏青節,還有社日、春龍節、龍抬頭日等名,社的活動甚為古老,有祈雨祈農等內涵。中國是農業國,春天是一年農事活動開始的季節,此時安排祈農祈雨十分自然。春龍節的節俗活動也多驅邪求福之意,這裏不煩徵引。清明的踏青,和二月二等節俗活動應具有相同的內涵,它原來並非遊樂性質的絕無疑義。

再來看拔河,清明拔河也有悠久的歷史。唐代的《封氏聞見錄》説當時百姓用大麻繩長四五十丈,繩之兩頭又分系小繩索幾百根,分兩隊拔挽。規模聲勢之大,可以想見。拔河當然可以視作一種體育運動,但拔河還是一種厭勝辟邪的民俗活動。有些地方拔河結束後將大繩剁碎撒到田野,或用作牛飼料,相信如此就會帶來好運與吉祥。"鞦韆",古人也認為具有"擺疥",即去掉疾病的作用。至於從前插柳的風俗,一種意見以為起源於唐代寒食節皇帝的賜火,寒食改火,皇帝賜一些大臣新火,大臣保存新火後,把柳枝插於門楣以視榮耀,他人仿效,故形成插柳習俗。但插柳之俗,賈思勰《齊民要術》已道及,是為辟邪闢鬼,俗信柳枝具驅邪的功能,清明是鬼節,除了祭奠自家親人,也要防野鬼襲擾,所以人們要插戴柳條了。清明的其他一些活動,如競渡、放風箏等也有某種驅邪求福的意義,茲不贅述。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物至此時,皆明潔而清朗。我國古人早在先秦時代,就形成了一套適應自然界季節變化的所謂月令制度。清明節踏青等民俗活動初始時非為遊樂可知,同時清明的這類民俗活動,也絕非是限於清明日的活動,它們是我們的古人在大自然發生季節轉換時,對大自然的一種迴應,從這種迴應中,表現了他們的信仰與生活情趣。首先我們可以看到的是他們對大自然節律的敏感,他們對大自然的親近親和之情;其次,清明節俗活動説到底都是儀式活動,他們通過這些儀式活動祈農祈福,去疾去災,反映了他們所具有的福、災繫於天的觀念,這裏恰恰藴含着他們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清明的更核心的民俗活動是掃墓祀先,它不是誰設計出來,而是自然形成的,中國人之祭祖祀先,既有重親情孝道,慎終追遠的意味,又有託庇祖宗,以求蔭福的意思。可見,在祈福這一根本點上,掃墓與所謂遊樂的踏青可以並行不悖。

我以為,清明掃墓是一種良俗,它不僅有利於重親情與孝道的氛圍的形成,還會引導(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我們去關心、思索生命與生死問題,而在大自然呈現欣欣向榮、蓬勃生機的時節思考這類問題,有利於克服某些消極虛無的生命觀、人生觀。王羲之在《蘭亭集序》中所表現出的那種"死生亦大矣"的思想,他的對生及人間情感的積極肯定,和他當時處於良辰美景之中不無關係吧。而像宋人高菊卿那樣由清明節俗引發出虛無人生觀的,我見到的也極少,這大概也不是偶然的罷。

清明習俗還要發展,這種發展當然是在繼承的基礎上,如掃墓祭祖,它的重親情與孝道的內核,我們如何能丟!但我們值此新時代,豈能不賦予它新意呢!譬如生死觀教育、生命教育是完全可以與清明節俗結合的。清明踏青、拔河等習俗,我們既已弄清它們背後的欲求,我們自也可以在力守與自然和諧相處,愛護、敬畏自然的基礎上,加以發揚光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eri/qingming/jkyqd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