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節日慶典 >臘八節 >

關於臘八節喝粥的短篇作文(精選16篇)

關於臘八節喝粥的短篇作文(精選16篇)

關於臘八節喝粥的短篇作文 篇1

臘月初八早上,天剛矇矇亮,人們就趕快起牀熬粥。粥熬好後,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不是自己吃飯,而是先將熬好的粥餵給棗樹,將棗樹樹身上砍一些小口子,再虔誠地把粥抹在樹痕上,這就算是棗樹把飯吃掉了。人們這樣做的原因,據老人們講,原來我們這個地區的棗樹原都不結果,人們都不願意種棗樹。棗神見人們都不尊敬她,便變成一個老太婆來到人間。她在離村不遠的地方畫了一片果園,滿園棗樹,紅棗滿枝。人們摘下一嘗,又酸又甜,好吃極了,就紛紛跑到管理棗樹的老太婆那裏討教。老太婆告訴大家,只要每年臘月初八給棗樹喂頓米飯,棗樹就會結果。人們按照她説的方法去做,果然棵棵樹上都結出了紅棗。這不過是一個傳説而已,其實這裏麪包含着許多科學道理:在棗樹上砍些口子,可以調節棗樹的營養增長,阻止養分向地下輸送,好集中力量供應地上部分,從而保證了果實的營養需求。至於把粥抹在樹痕上,其實不過是一種保護傷口癒合的土辦法罷了。

直到現在,家鄉的有些地方還保留有臘月初八讓棗樹吃米飯的風俗。當地流傳有這樣一句民謠:“臘八棗樹吃米飯,棗兒結得干連蛋。”“干連蛋”,是家鄉的土語,意即棗樹碩果累累,果稠個大。

關於臘八節喝粥的短篇作文 篇2

臘八節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節日。因相傳這一天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並創立佛教的日子,又被稱為“佛成道節”。

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爭奇竟巧,品種繁多。摻在白米中的物品有紅棗.核桃.栗子.桂圓.葡萄.玫瑰.紅豆.花生......總計不下二十種。

我喜歡臘八節,因為臘八粥太好喝了。

關於臘八節喝粥的短篇作文 篇3

臘八節到了,又可以喝到香甜美味的臘八粥了。我準備今年自己親手做臘八粥。

我跟奶奶説明天由我來掌勺,我從網上查到,正宗的“八寶”是指豇豆、紅小豆、薏米、蓮子、栗子、花生、紅棗和葡萄乾。接下來就去購買材料,我和奶奶去了超市,經驗不足的我把“八寶”各抓了一把放進袋子,奶奶趕緊阻止了我的行為,並對我説:“豆子要挑沒有蟲眼的,米要顆粒飽滿的。”我又把那些豆子分類放回去,然後又一粒一粒按要求精心挑選。回到家後,我把“八寶”洗得乾乾淨淨,還把黃米、江米泡到水裏。

第二天,我早早起來準備做臘八粥。我把那些泡了一晚的豆子放入鍋裏,半個小時過去了,豆子也軟了,我又把江米、薏米、黃米放進鍋裏,20分鐘後,香噴噴的臘八粥出鍋了。我品嚐着自己的勞動成果,心裏美滋滋的。

今年的臘八節真開心,終於遲到自己親手做的臘八粥了。

關於臘八節喝粥的短篇作文 篇4

早上我們和爸爸媽媽出去玩了,做了好長時間的車,有點不適應,(我們本來就有點暈車呢,哎!)一到家就躺到了牀上。早上想出去拍點pp,但是因為某些原因,一張也沒照成,反正景色也不怎麼好,冬天一點綠色也沒有。

因為在早上出去玩之前,媽媽就買好了做八寶粥的材料了,提前先泡在了水裏,媽媽説這樣煮的快。所以,中午一到家,就可以煮上喝了。

臘八節吃的就是豐富!還有我最喜歡吃的紅燒肉呢~孩子們一般都喜歡吃肉吧!爸爸媽媽可不要説他們哦,因為都在長身體,吃的好是關鍵呢!

因為作業在昨天就寫完了,今天就只背背書就行了。我費了好長時間才把英語的10篇口語作文背下來,也不需要死記,只是為下星期三的英語口語考試做準備,沒次我們都是滿分,這次也要加油哦!

臘八這一天過得好開心哦~

關於臘八節喝粥的短篇作文 篇5

今天是農曆的臘月初八,是要喝臘八粥的。臘八粥是一種很講究的食品。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家家户户都要製作。傳説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慄、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説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也有窮人把它叫做“佛粥”。怪不得這種粥材料五花八門,十分好吃了!

前一天,奶奶就為這頓粥忙活起來。用涼水泡起了黃米、黑豆、紅棗、花生等穀物。光看着就讓人聯想到了美味。清晨一早,奶奶就用木材點起火爐,架起大禍,加好了水,輕輕放進了準備好的穀物,鍋中馬上變成了五彩世界,花花綠綠的,散發着微微的清香。奶奶用大勺柔柔的攪和了一下,鍋中馬上就翻騰了起來。奶奶滿意的蓋上鍋蓋,去看電視去了,可是我依舊對這十分感興趣,細細的等待着,我現在終於懂了奶奶用木炭的道理,木炭染出的火柔柔的,輕輕的烘托着鍋底,如此做出的粥才會更加香甜可口。木炭一點點向下延伸,我便把它往前推一下,那條堅實的木頭為了我們的一頓美味,變成了灰燼。過了一個多小時,鍋蓋沿冒出了白氣,鍋中也發出了咕咚咕咚的聲音,我興奮的大喊,奶奶走來拍拍我的腦袋,“等等,就來了,你這個小饞貓!”

她揭開鍋蓋,裏面的水幾乎消失待盡了,纏和在一起的米粒間不時有一個個小氣泡,彷彿一個個噴發的火山。膨大的紅棗們漂浮在上面,像一羣可愛的胖娃娃。我和奶奶的臉上都露出了笑容,“好了!”話音未落,我就捧出了碗筷,叫喚起了家人們。一家人圍坐在一桌,每個人前面都是一碗火紅的臘八粥,我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口,哇!這粥米糯糯的,十分可口!還透着一絲滑爽,彷彿吃親親果凍時的淺唱。誘人的紅棗更是香甜美味……

一碗粥下肚,整個人都暖融融了,冬日的寒冷一掃而光。神話故事説:“臘八粥既可口有營養,還能增福增壽。”唉,如果天天都是臘八節該多好,如果天天都能吃到臘八粥該多好!

關於臘八節喝粥的短篇作文 篇6

農曆十二月初八,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臘八節。每年臘八節的前夜,媽媽和奶奶便會煮上一大鍋的臘八粥,供一家人品嚐。

夜剛剛降臨,媽媽和奶奶便忙了起來,淘米、泡果子、去核……忙得媽媽和奶奶不可開交。隨後開始煮了起來,等鍋裏的水沸騰起來,就開始用微火燉。我一個勁地嚷嚷:“什麼時候可以吃了,怎麼還沒有好?”媽媽看見我等不及了,便對我説:“早着呢,臘八粥要燉到第二天早上才能燉好。”我掃興地去睡覺了。

第二天的早晨,我一起牀,媽媽盛了一碗臘八粥放在了桌上。我顧不上洗臉刷牙,便大口大口地吃起來,一邊吃,一邊看着碗裏的各種東西:赤豆、黃豆、紅棗、蓮心、花生……我好奇地問媽媽:“臘八節為什麼要吃臘八粥?”

“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寺院煮臘八粥,是為了敬佛;而我們煮臘八粥,一是為了供奉祖先,而是為了節約,你看,這粥裏的東西大多是我們以前吃剩下的,趁着臘八煮上一鍋粥,不是一舉兩得嗎?”媽媽停了一會兒,又接着對我説,“臘八粥雖然有一個‘八’字,但它不一定是用八種材料做成的,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葡萄、白果、紅豆、黃豆、綠豆、花生……都可放在一起煮。以前有些講究臘八節的人家,他們還要將果子刻成人形、動物形、花形,再放入鍋中煮呢。”

在我們家裏臘八這天,二件事必做,一是熬臘八粥,二是醃臘八蒜。臘八蒜就是將蒜剝皮後放入醋中,媽媽説這一天醃的蒜會變成碧綠色。很神奇,確實如此。多年來一直以為只有臘八這個節氣才能把蒜醃綠,前段時間無意中放入醋中的蒜居然也變綠了,才知道這大概是媽媽為了讓我們剝蒜皮而編出的一個美麗的謊言吧。臘八這天我們小孩子還有一項任務,就是挑豆子,將壞豆子及石子挑出來,這也是最開心的時刻花花綠綠地灘了一桌子,兩個姐姐仔細檢,我兩手抓滿豆子,滿桌子的和啦,劈啪直往地上掉,惹的她們倆生氣。現在挑豆子這項任務媽媽又交給了她的孫子輩,孫女要比他爸爸小時淘氣多了。臘八粥裏除了各式豆子外,還有紅棗、葡萄乾、桂元肉、桔皮等,自然少不了米,有大米、小米、糯米、黑米等。熬這種粥要有一定的技巧,既要軟爛黏稠又要不粘鍋,要用時用心的,媽媽熬出的臘八粥有一種特別清香的味道,常常是滿樓飄香,我們都是一路聞着香味上樓的。媽媽可以稱得上是一個民間美食家,上世紀70年代,物質普遍不太豐富,但我們家因有媽媽的粗糧精做,餐桌上總是有吃不盡的美味佳餚。

想不到臘八節那麼有講究,看來我要多瞭解瞭解臘八節的知識。

關於臘八節喝粥的短篇作文 篇7

元宵節的湯圓讓人吃出喜慶的味道,端午節的粽子讓人吃出懷念的味道,中秋節的月餅和除夕的年夜飯,讓人吃出團圓的味道,而臘八節的臘八粥,則讓人吃出温暖的滋味和親情的味道。

農曆十二月初八,是傳統的臘八節。時間過得可真快,轉眼又到了過臘八節的日子。温香綿軟的臘八粥,端一碗在手,香噴噴、熱乎乎、暖洋洋,一鍋濃情臘八粥,與家人團圓,品味那深情的傳統節日氣息。

小時候,我最難忘的是奶奶熬的臘八粥。看着奶奶準備各種食材,有大米、紅米、糯米、黃豆,加上芋頭,再放上紅砂糖,我就像她的“小尾巴”跟前跟後,問這問那,“奶奶這是什麼?”“我的孫兒,是黃豆啊!”奶奶一遍説着一遍用勺在鍋裏攪着。“奶奶這又是什麼?”“乖孫兒,是紅糖啊!”“哇!食物的種類可真多!”“對呀!”奶奶不緊不慢地遍攪遍説着“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圍着奶奶,嘴裏也一遍一遍重複着“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呼吸着從鍋裏飄散出的臘八粥,香軟、甜糯、綿滑,那美味是我童年時光裏最温暖的記憶。

我稍長大些時,成了媽媽為我們熬臘八粥。前一天晚上媽媽就把做粥的各種食材準備齊全,大米、糯米、玉米、蓮子、黃豆、花生米、紅棗等等,洗好放在鍋裏泡着,一早就起牀熬粥。鍋裏飄散過來的粥香味漸漸地溢滿在家裏的各個角落,絲絲香甜,繚繚繞繞,沁人心脾,我閉着眼輕輕地吸着香氣。

看着媽媽用心熬成的粥,白色的大米粒晶瑩透亮,圓圓黃豆和玉米金黃燦爛,臘八粥散發着誘人的香味和顏色,我總是捨不得把它一氣喝完,而是一小口小一口地慢慢喝、細細品。媽媽慈愛地、笑盈盈地看着我,我童年臘八節就是在臘八粥和着媽媽厚重的愛中過來的。

在我的記憶中,每頓飯第一碗媽媽總是先給奶奶端上桌,然後就是爸爸和我。這一年的臘八節,原本爸爸説好和我們一起過的,但臨時工作有安排不能按時回家了,聽到後,媽媽先是一愣,臉色暗淡了,隨後立馬又調整自己的情緒,安頓我和奶奶吃飯、休息。我都睡了,朦朦朧朧中聞到了香甜的臘八粥味。我推開門,朝亮着燈的地方看去,餐桌旁,爸爸正端着碗一口一口喝着粥,“工作再忙也要按時吃飯啊!”“沒事,這麼晚了,你也要早點休息!辛苦你了!”是啊,我的爸爸工作很忙,很少在家,家裏的一切重擔都落在媽媽一人肩上。她上孝敬婆婆,下關愛兒女,總是把自己放在最後,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媽媽沉甸甸的愛在我的脊髓裏越積澱越深厚。現在媽媽有了白髮,皺紋爬上了額頭,走路也不再像從前那樣輕快。

今天,媽媽依然還在為家裏熬着臘八粥,熱氣騰騰、香氣飄繞,濃香濃香的,細細品味,慢慢回味,今天的甜蜜,明天的希望,藴藏着多少生活的温馨快樂、幸福甜美。温暖的滋味和親情的味道在房間裏四散開來,緩緩地飄向窗外,飄向遠方。

關於臘八節喝粥的短篇作文 篇8

我還記得小時候,大人們都害怕過年,進了臘月便開始愁這個年怎麼能過得不那麼窘迫。那時候不比現在,稱半斤肉都要掐着指頭精打細算,更別提什麼臘八節的十八種食材了。奇怪的是我們家卻很神奇,每年的臘八都過得頗有滋味。

在那個與我來説艱難的年代,一碗甜糯可口的臘八粥可謂人間珍饈。初八的前一天我都會很認真地做一天作業,直到夜深的時候媽媽滿意地跟我説聲:“早點睡了,明天給你煮臘八粥吃。”我才用假裝滿不情願的神色戀戀不捨地收拾好書包爬上牀去,偷偷地一個人躲在被窩裏樂。一個臘月有三個“八”,初八、十八、二十八,最有盼頭的便是這頭一個臘八了——等了一年的美味終於在這一個深夜過後就要品嚐到,那將是多大的滿足!

哪有那麼容易睡着!蜷在被窩裏偷偷朝外瞄——家裏的三間瓦屋除了中間的廳堂和東房爺爺住,我和爸媽一家三口便是擠在西房了,大大小小的事都在這個小房間裏完成:媽媽在四音桌上教我寫字、看爸爸就着房門後用一塊木頭給我做槍、牀前面紅漆木踏板旁圈一個藤扁餵養十幾只黃嫩嫩的小雞仔……媽媽為第二天的臘八準備食材也就是在這個紅漆木踏板邊上了——

白天篩揀去了細砂粒的白糯米,用搪瓷面盆盛着;邊上是一隻開裂的水瓢,裏面有外婆送來的幾把紅皮的花生,這種紅皮花生是外婆親手種出來的,味道很純粹;紅皮花生米里隱約能看到一粒一粒的扁豆,那是秋後媽媽特地盛了在麥地旁的水杉樹下,專為臘月裏可以做上三頓臘八粥的,扁豆粒粒飽滿,那是她精挑細選的品種,個大、色潤;中間還夾雜着幾顆黃豆和綠豆;再往邊上看時,那才是整個臘八粥最誘惑我的。

沒有圓潤黃白的蓮子,沒有香甜黏脆的桂圓,沒有酥彈嚼勁的薏米仁,也沒有營養美味的核桃,一隻小巧的灰藍色塑料淘籮裏各式各樣的豇豆就足以讓我垂涎:個頭的通體黑色的我們叫它“黑豆”,雖然個頭大,但也是這裏最不好吃的一種,嚼在嘴裏沙沙的沒味;周身通紅的自然就叫“紅豆”,有韌性,就着一口糯米粥在嘴裏煞是可口,不過有時候也會碰到已經壞了的“紅豆”,常常是被蟲蛀了,味道就要差許多;還有米白色的“白豆”,墨紫的“紫豆”,青綠的“青豆”……端上一碗臘八粥,在碗裏翻來覆去找的卻是“虎皮豆”。那是豇豆的一種,身體上有暗紅色的斑紋,個頭是細細長長又圓潤飽滿的,不及“黑豆”那樣魁梧,卻也不失曼妙的身姿。倘在碗裏發現這樣的“虎皮豆”,於我是極大的幸福!那個年紀就一直固執地認為這是豇豆裏最美味的了,現在想起,倒也不知道是真的吃,還是它獨特的相貌使然,到今天媽媽在做臘八粥時還是會不自禁地拿筷子翻找,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

糯米要濕了以後慢慢地晾乾,黃豆和綠豆得泡個大半天,花生米也需在水裏浸小半個晚上,而豇豆則要從前一天晚上泡到第二天,所以媽媽依舊還是要忙活到大半夜。我便是在偷偷瞄開的被窩縫隙裏,看媽媽裏裏外外忙碌的身影漸漸地甜睡進夢鄉,我知道,那臘八的粥,一定會在這初七漸年的靜謐夜晚下,釀得醉人……

關於臘八節喝粥的短篇作文 篇9

每年農曆的十二月俗稱臘月,十二月初八(臘月初八)即是臘八節,習慣上稱作臘八;臘八節在我國有着很悠久的傳統和歷史,在這一天喝臘八粥、做臘八粥是全國各地老百姓最傳統、也是最講究的習俗。加之近期全國各地天氣普遍十分寒冷,南方凍雨,北方冷空氣,在這種情況下,喝粥暖胃正是借節氣養生的好時機。

民間有“臘七臘八,凍掉下巴”的説法,雖然有點誇張,但足見人們對於寒冷臘八時節的感受。中醫認為,寒為陰邪,是冬季的主氣,易傷人體陽氣,這一階段養生的關鍵是“養腎防寒”。中醫學還認為,早餐口味不開,而進清淡軟柔之湯粥,可滋潤胃氣,生津滑喉,特別是在寒冷的冬季,這個時節最宜滋補,這就是俗話説的“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而喝粥更能促進營養吸收,達到養胃養生的目的。

關於臘八節喝粥的短篇作文 篇10

農曆十二月初八,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臘八節。每年臘八節的前夜,媽媽和奶奶便會煮上一大鍋的臘八粥,供一家人品嚐。

夜剛剛降臨,媽媽和奶奶便忙了起來,淘米、泡果子、去核……忙得媽媽和奶奶不可開交。隨後開始煮了起來,等鍋裏的水沸騰起來,就開始用微火燉。我一個勁地嚷嚷:“什麼時候可以吃了,怎麼還沒有好?”媽媽看見我等不及了,便對我説:“早着呢,臘八粥要燉到第二天早上才能燉好。”我掃興地去睡覺了。

第二天的早晨,我一起牀,媽媽盛了一碗臘八粥放在了桌上。我顧不上洗臉刷牙,便大口大口地吃起來,一邊吃,一邊看着碗裏的各種東西:赤豆、黃豆、紅棗、蓮心、花生……我好奇地問媽媽:“臘八節為什麼要吃臘八粥?”

“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寺院煮臘八粥,是為了敬佛;而我們煮臘八粥,一是為了供奉祖先,而是為了節約,你看,這粥裏的東西大多是我們以前吃剩下的,趁着臘八煮上一鍋粥,不是一舉兩得嗎?”媽媽停了一會兒,又接着對我説,“臘八粥雖然有一個‘八’字,但它不一定是用八種材料做成的,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葡萄、白果、紅豆、黃豆、綠豆、花生……都可放在一起煮。以前有些講究臘八節的人家,他們還要將果子刻成人形、動物形、花形,再放入鍋中煮呢。”

在我們家裏臘八這天,二件事必做,一是熬臘八粥,二是醃臘八蒜。臘八蒜就是將蒜剝皮後放入醋中,媽媽説這一天醃的`蒜會變成碧綠色。很神奇,確實如此。多年來一直以為只有臘八這個節氣才能把蒜醃綠,前段時間無意中放入醋中的蒜居然也變綠了,才知道這大概是媽媽為了讓我們剝蒜皮而編出的一個美麗的謊言吧。臘八這天我們小孩子還有一項任務,就是挑豆子,將壞豆子及石子挑出來,這也是最開心的時刻花花綠綠地灘了一桌子,兩個姐姐仔細檢,我兩手抓滿豆子,滿桌子的和啦,劈啪直往地上掉,惹的她們倆生氣。現在挑豆子這項任務媽媽又交給了她的孫子輩,孫女要比他爸爸小時淘氣多了。臘八粥裏除了各式豆子外,還有紅棗、葡萄乾、桂元肉、桔皮等,自然少不了米,有大米、小米、糯米、黑米等。熬這種粥要有一定的技巧,既要軟爛黏稠又要不粘鍋,要用時用心的,媽媽熬出的臘八粥有一種特別清香的味道,常常是滿樓飄香,我們都是一路聞着香味上樓的。媽媽可以稱得上是一個民間美食家,上世紀70年代,物質普遍不太豐富,但我們家因有媽媽的粗糧精做,餐桌上總是有吃不盡的美味佳餚。

想不到臘八節那麼有講究,看來我要多瞭解瞭解臘八節的知識。

關於臘八節喝粥的短篇作文 篇11

臘月初八是進入臘月的第一個農曆節日,在這一天,各地均有喝臘八粥的習俗。在我國,臘八節喝臘八粥和中秋節吃月餅、端午節吃粽子是同等重要的風俗習慣,是千百年來流傳的習俗,代表着勞動人民對豐收的希冀與渴望,是我國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而近年來,臘八正與其他許多民俗節日一樣,漸漸淡出現代人的生活,成為遠去的記憶……

這天,以及這天的前前後後,都應該是雪花的節日。它們像少女一樣乾淨質樸,在這個時候輕盈地飄落人間,來了就把一切抱在懷裏:村莊、田野、小院、柴草堆、麥秸垛……

這天的炊煙是年底盛事開始的標誌,裊裊地蜿蜒在房頂上的天空裏,延續着幾千年的鄉俗。在醇香的氣息裏,遊子想起了母親的呼喚,想起了老屋的温暖,泛起了歸家的情思。

鐵鍋下火苗跳躍,像一羣好動的精靈拉扯着柴草,紅色的錦綢消解了鄉親們四季辛勞的痠痛,化作母親們臉龐止不住的笑意。水花沸騰中,清香飄逸。陽光的味道被各樣雜糧吸收,又在氤氲的水汽中化作一縷清香,散發出來。

這清香帶給我們臘月裏第一絲清清淡淡的幸福。鍋邊那口盛滿清清山泉水的石甕還笨重地立着嗎?大黑還在翹着尾巴繞着石甕打轉嗎?甕裏那把厚厚實實的水瓢還悠閒地漂着嗎?那隻陳舊的木盆還在工作嗎?木盆裏還有五彩的糧食嗎?金黃的小米,鮮紅的大棗,白的蓮子,各色各樣的豆子,核桃仁,花生米……那麼多的色彩,那麼濃的甜香,吸引着孩子們熱切的目光,傳達着鄉親們對土地的感激。

思來想去,似乎豁然開朗——生命其實是一個過程。即便走到那個“終點”,人生也應該像江河那樣激揚奔流,絕對不能凍結為冰山,在上面刻下“孤獨”、“冷寂”、“漠然”等字樣。何況長路上總會有關注的目光、友好的笑靨、温暖的雙手和親切的語言,引導我們一直向前行;何況鐫刻在心靈深處的親情、愛情、友情,早已譜就明媚的樂曲——那是一首無字詠歎調,只要在心底低吟淺唱着它,我們就會依然寄情於初春菜花、仲夏芙蕖、深秋桂蕊,還有那隆冬傲然開放的臘梅。

關於臘八節喝粥的短篇作文 篇12

臘八節到了,又可以喝到香甜美味的臘八粥了。

我跟奶奶説明天由我來掌勺,我從網上查到,正宗的“八寶”是指豇豆、紅小豆、薏米、蓮子、栗子、花生、紅棗和葡萄乾。接下來就去購買材料,我和奶奶去了超市,經驗不足的我把“八寶”各抓了一把放進袋子,奶奶趕緊阻止了我的行為,並對我説:“豆子要挑沒有蟲眼的,米要顆粒飽滿的。”我又把那些豆子分類放回去,然後又一粒一粒按要求精心挑選。回到家後,我把“八寶”洗得乾乾淨淨,還把黃米、江米泡到水裏。

第二天,我早早起來準備做臘八粥。我把那些泡了一晚的豆子放入鍋裏,半個小時過去了,豆子也軟了,我又把江米、薏米、黃米放進鍋裏,20分鐘後,香噴噴的臘八粥出鍋了。我品嚐着自己的勞動成果,心裏美滋滋的。

關於臘八節喝粥的短篇作文 篇13

農曆的臘月初八,是要喝臘八粥的。臘八粥是一種很講究的食品。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家家户户都要製作。傳説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慄、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説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也有窮人把它叫做“佛粥”。怪不得這種粥材料五花八門,十分好吃了!

前一天,奶奶就為這頓粥忙活起來。用涼水泡起了黃米、黑豆、紅棗、花生等穀物。光看着就讓人聯想到了美味。清晨一早,奶奶就用木材點起火爐,架起大禍,加好了水,輕輕放進了準備好的穀物,鍋中馬上變成了五彩世界,花花綠綠的,散發着微微的清香。奶奶用大勺柔柔的攪和了一下,鍋中馬上就翻騰了起來。奶奶滿意的蓋上鍋蓋,去看電視去了,可是我依舊對這十分感興趣,細細的等待着,我現在終於懂了奶奶用木炭的道理,木炭染出的火柔柔的,輕輕的烘托着鍋底,如此做出的粥才會更加香甜可口。木炭一點點向下延伸,我便把它往前推一下,那條堅實的木頭為了我們的一頓美味,變成了灰燼。過了一個多小時,鍋蓋沿冒出了白氣,鍋中也發出了咕咚咕咚的聲音,我興奮的大喊,奶奶走來拍拍我的腦袋,“等等,就來了,你這個小饞貓!”

她揭開鍋蓋,裏面的水幾乎消失待盡了,纏和在一起的米粒間不時有一個個小氣泡,彷彿一個個噴發的火山。膨大的紅棗們漂浮在上面,像一羣可愛的胖娃娃。我和奶奶的臉上都露出了笑容,“好了!”話音未落,我就捧出了碗筷,叫喚起了家人們。一家人圍坐在一桌,每個人前面都是一碗火紅的臘八粥,我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口,哇!這粥米糯糯的,十分可口!還透着一絲滑爽,彷彿吃親親果凍時的淺唱。誘人的紅棗更是香甜美味……

一碗粥下肚,整個人都暖融融了,冬日的寒冷一掃而光。神話故事説:“臘八粥既可口有營養,還能增福增壽。”唉,如果天天都是臘八節該多好,如果天天都能吃到臘八粥該多好!

關於臘八節喝粥的短篇作文 篇14

臘月初八是進入臘月的第一個農曆節日,在這一天,各地均有喝臘八粥的習俗。在我國,臘八節喝臘八粥和中秋節吃月餅、端午節吃粽子是同等重要的風俗習慣,是千百年來流傳的習俗,代表着勞動人民對豐收的希冀與渴望,是我國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而近年來,臘八正與其他許多民俗節日一樣,漸漸淡出現代人的生活,成為遠去的記憶……

這天,以及這天的前前後後,都應該是雪花的節日。它們像少女一樣乾淨質樸,在這個時候輕盈地飄落人間,來了就把一切抱在懷裏:村莊、田野、小院、柴草堆、麥秸垛……

這天的炊煙是年底盛事開始的標誌,裊裊地蜿蜒在房頂上的天空裏,延續着幾千年的鄉俗。在醇香的氣息裏,遊子想起了母親的呼喚,想起了老屋的温暖,泛起了歸家的情思。

鐵鍋下火苗跳躍,像一羣好動的精靈拉扯着柴草,紅色的錦綢消解了鄉親們四季辛勞的痠痛,化作母親們臉上止不住的笑意。水花沸騰中,清香飄逸。陽光的味道被各樣雜糧吸收,又在氤氲的水汽中化作一縷清香,散發出來。

這清香帶給我們臘月裏第一絲清清淡淡的幸福。鍋邊那口盛滿清清山泉水的石甕還笨重地立着嗎?大黑還在翹着尾巴繞着石甕打轉嗎?甕裏那把厚厚實實的水瓢還悠閒地漂着嗎?那隻陳舊的木盆還在工作嗎?木盆裏還有五彩的糧食嗎?金黃的小米,鮮紅的大棗,白的蓮子,各色各樣的豆子,核桃仁,花生米……那麼多的色彩,那麼濃的甜香,吸引着孩子們熱切的目光,傳達着鄉親們對土地的感激。

那個臉蛋紅撲撲、扎着小辮的“愛哭蟲”哪兒去了?呼呼的風箱聲裏還有媽媽那好聽的老故事嗎?還有媽媽那每年都説的話嗎?她説:過日子就像熬粥,總是要經過時間的煙熏火燎,香甜才會慢慢醖釀而成。收穫總需要用心情的水去浸潤,去蒸騰,去熬煮,才會在心中留下智慧的營養……

在臘八粥的醇香裏,是趕赴新春的歡欣與忙碌。

在臘八節的記憶裏,是家的温暖與舒心。

進了臘月的門坎兒,年就越來越近了。在我的家鄉鄂東北,臘月初八是莊户人家頭一個年節,稱之為“臘八節”。在這一天,家家户户都會煮臘八粥。

在所有的粥食中,鄉下孩子最盼望的便是香噴噴的臘八粥。之所以好吃,是因為臘八粥的原料很多,雜七雜八的有十多二十種,大多是我們平日裏很少能吃到的東西。乾果類的有紅棗、杏幹、花生米、香酥核桃仁、蓮子,鮮果片兒有鴨梨、山楂、橘子瓣兒,雜糧類的更齊全,有江米、大麥仁、豌豆、大刀豆,除了這些,還有秋日裏晾曬的一些乾菜,有白蘿蔔幹、胡蘿蔔條、扁豆角兒,有的人家還會放上冰糖、青紅絲。

關於臘八節喝粥的短篇作文 篇15

在我兒時的飲食記憶中,一個叫“臘八”的日子,簡直就是弘揚味覺的宏大敍事。

20世紀的成都平原,既未受到厄爾尼諾現象影響,也沒有“暖冬”一説。只要進入“三九”,川西壩子儘管沒有“燕山雪花大如席”的勝景,結結實實的寒冷卻叫人神清氣爽。

那時我在一個名叫“新繁”的小縣城上國小,學校與東湖公園僅一牆之隔,學生們在課間操也能溜進東湖公園玩一會兒。只有30畝大小的東湖,為唐朝西川節度使、著名宰相李德裕開鑿。我國現在僅存兩處唐代古典人文園林,新繁東湖就是其中之一(另一處為山西新絳縣絳守居園池);“宋蓮”則指宋仁宗天聖五年(1020xx年),王安石的父親王益任新繁縣令時,曾以東湖並蒂蓮為祥瑞大事,寫長詩《東湖瑞蓮歌》以資紀念。

精巧玲瓏的東湖,景物美得叫人心醉。紀念古代先賢的“懷李堂”、“三賢堂”和“四費祠”,掩映在大片古柏貞楠中,荷塘曲水環護20多處樓台亭閣,令人產生無限的遐思;還有許多楹聯匾額,常讓初識字的我平添思古幽情。最讓我喜愛的,是“三賢堂”的那副楹聯:“何物薦馨香,西蜀繁田,東湖清水;前賢有遺愛,唐封翠柏,宋詠紅蓮”。記得大哥曾用朗誦詩歌的語調對我解釋那副楹聯——什麼事物的芬芳比祭祀焚香更為悠長?只有川西繁江的沃土和東湖的清澈流水;唐代聖賢留下的蒼翠古柏和宋代詩人吟詠過的紅蓮芙蕖,都是先哲留給我們的深厚仁愛呀!

東湖是我和三弟兒時最愛玩兒的所在。初春時節,我們在城牆根一帶摘“狗蒂芽”(有清熱解毒等藥用價值的野菜),還有一種鮮紅色的野草果叫“蛇苞果”,據説那是蛇的最愛,我們總要狠下決心,才能拒絕它那水靈靈紅豔豔的誘惑。盛夏之中,榿木樹林是我們捉蟬子和“牽牛郎”的勝地,慈竹林則是我們捉“筍殼蟲”和“丁丁貓”(蜻蜓)的好去處。到了深秋,我們跳到乾涸的荷塘裏,幾乎不費力氣就能挖菱角和蓮藕。

即便進入隆冬,頑童眼中的東湖也是絕佳去處。一個陰霾瀰漫的下午,天冷得出奇,坐在教室裏百無聊賴的我朝窗外望去,只見紛紛揚揚的雪花漫天飛舞,不一會兒,操場旁那株高大鐵樹的墨綠色針狀葉子上就積滿白雪,看上去格外賞心悦目。放學鈴聲還在耳畔縈繞,我已叫上三弟,一邊背誦新學的課文“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一邊拉着他奮力朝東湖跑。

東湖城牆上,幾大片盛開的臘梅被積雪壓彎了枝頭,那雪松軟而潔淨,伸出舌頭尖舔而食之,冷絲絲、甜絲絲,差不多堪與街頭藝人賣的棉花糖媲美,卻又勝在多出幾分馥郁。我們採集臘梅上的積雪打雪仗,弄得滿身都散發着臘梅沁人心脾的幽香,眼見天色已晚,這才意猶未盡地回家。

未進家門,老遠就聞到一股誘人的噴香——有臘肉的醇香、蔬菜的清香、乾果的脆香,還有若干莫可言狀的馨香。來不及放下書包就直奔廚房灶頭,揭開鍋蓋,只見一大鍋五顏六色的稀飯。問及外婆此為何物,答曰“臘八稀飯”。再問“何為臘八”?外婆再答“農曆十二月初八就是臘八”,接下來的“佛成道節”等語我則完全聽不明白。

且不管“臘七飯”、“臘八飯”,只要可口就是好飯——好像有點兒“英雄不問來路”的意思。待到晚飯時,對吃喝問題一貫喜歡刨根問底的我再度提出質疑,外婆講的那些話我仍然一頭霧水。讓人喜出望外的是,平素嚴厲有餘和藹不足的父親居然給了答案:“臘八”古稱“臘日”。早在先秦,人們就在“臘八”這一天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云云。咦,一碗稀飯竟然有如此久遠的來歷和神奇作用,想不肅然起敬也難啊。

以吃喝為載體緬懷先人是“古已有之於今為烈”的事情,倘若套用IT業內人士的術語,就是“程序運行正常”。可是,怎麼也沒料到,今年我煮“臘八稀飯”的既定程序,卻因筆記本電腦莫名其妙染上“熊貓燒香”病毒而毀損殆盡。忙完重裝操作系統、安裝新買正版殺毒軟件等煩心事兒,“臘九”也要按“臘八”來過。至於將 “臘八粥”刷新為“臘八飯”,不是顛覆傳統,不為另類炫酷,不想顯擺廚藝,只因自己立志“把日子過成廚子”嘛——糯米、大米以及紅豆洗淨、分別煮至半熟瀝起;臘肉、火腿腸、四季豆、胡蘿蔔、獼猴桃、紅杏果脯、大棗、花生仁、核桃仁均切顆粒,鐵鍋燒熱調和油燒熟,先炒紅豆等輔料,再以米飯均勻覆蓋,扣上鍋蓋小火燜之,一刻鐘就成。

外婆當年做的“臘八稀飯”,一直是我私人食譜中的一個難以消解的塊壘,一種值得永遠珍藏的情愫。每年開始“數九”,我都會在潛意識裏默默期待“臘八”的到來。我不知道,這到底是“好吃”德行所致,還是味覺記憶使然,抑或生活原本就是一個圓,圓周的起點其實也是終點?

思來想去,似乎豁然開朗——生命其實是一個過程。即便走到那個“終點”,人生也應該該像江河那樣激揚奔流,絕對不能凍結為冰山,在上面刻下“孤獨”、 “冷寂”、“漠然”等字樣。何況長路上總會有關注的目光、友好的笑靨、温暖的雙手和親切的語言,引導我們一直向前行;何況鐫刻在心靈深處的親情、愛情、友情,早已譜就明媚的樂曲——那是一首無字詠歎調,只要在心底低吟淺唱着它,我們就會依然寄情於初春菜花、仲夏芙蕖、深秋桂蕊,還有那隆冬傲然開放的臘梅。

關於臘八節喝粥的短篇作文 篇16

一進臘月的門兒,就有點忙碌着要過年的氣象了。首先是臘鼓敲響了。平日裏難得聽見牛皮鼓聲,而一入臘月,十里八村的鼓手們便忙活開了。五人一夥,八人一組,鼓、鑼、鈸、鑔、鐃……所有的鑼鼓傢什兒無論新舊,全都派上了用場。那熱烈,那奔放,那派頭,那種拼盡全身力氣傾吐出自己一年的悲憂歡暢的勁頭兒,別提有多威風了,直聽得男女老少半夜裏睡下了還覺得心房裏咚咚作響。也難怪呀!鄉下人的樂趣本來就少,一年不就才碰上一回臘月天麼!

鑼鼓隊在自己村裏敲遍了大街小衚衕還覺得沒有過足癮,便十里八里地挨村表演。鑼鼓隊一來,你看吧,隊後頭跟着看熱鬧的那些小孩子呀,你就是天大的本事也數不過來。我永遠忘不了騎在三伯的脖子上,小臉兒凍得通紅通紅的,擠在人縫裏去看鑼鼓隊的場面。在踩高蹺的人前面,鑼鼓隊起了開道的作用。一身虎皮獵人打扮的鼓手們,在一位步伐穩健的大爺的指揮下,要急有急,要慢有慢,風風火火,不時贏得一陣陣老少爺兒們的喝彩聲:“好哇!再來一次哪!”

打鑼鼓的越發來勁兒了。三伯有時會擠到揮令旗的大爺面前説:“五爺,身子骨兒硬朗着哪!三侄兒給您捧場來了!給俺來一段《天門陣》好不好?”五爺一捋白鬍子,説聲:“行啊!你看好了!”

話音未落,令旗向上一指,於是,鑼鼓上下翻飛,煙塵升騰不息……

鑼鼓隊三兩天出來一次,直把我們這些小孩子們都看瘋了,而大人們卻在忙活着籌集東西,準備做“臘八粥”了。臘八粥,當然是臘月初八才能吃的,得有八樣東西。我記得那時候我們家年年的臘八粥總是用大米、小米、紅棗、豇豆、栗子、花生、豌豆和幹薯絲合在一起煮成的。臘八粥吃起來那個香甜呀,沒法説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eri/laba/ng9q0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