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節日慶典 >端午節 >

端午節吃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

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説,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盡相同的習俗,比如,賽龍舟、吃粽子、佩香囊等等。粽子,又叫“角黍”、“筒粽”。隨着時代的變遷,端午節吃粽子已經成為一種傳統。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粽子的資料,供大家瞭解!

端午節吃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

端午節吃粽子是我國傳統食俗。粽子多用於祭祀、祭神。由於祭祀屈原納入端午節的節俗活動中,粽子也從初夏的節令食品演變為端午節食俗,以表明人們祭祀屈原的特別方式。隨着端午節中屈原核心地位的確立,包粽子、吃粽子成了端午最佳性的節日習俗。粽子是我們祖先的發明,據專家考證:粽子從創制至今,至少已有上萬年曆史,在炊具沒有被髮明之前,已經有了粽子。可見,粽子是早於粥、飯便已出現的古老食品,它是中國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之一,有着豐厚的歷史沉澱和文化底藴。嘉興市稻作文化發祥地。據記載,早在古代就把米用植物葉子包裹起來,投入火石沸水中待熟後食用,這可能就是傳説中嘉興最早的粽子了。到了民國初年,幾個原以彈棉花為業的蘭溪人,在張家弄創辦五芳齋粽子店的傳奇故事,更是家喻户曉。近年嘉興粽子產業更是發揚光大,成為嘉興具有特色的旅遊商品。

關於粽子的傳説

屈原從南北朝以後,民間開始有粽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説法。話説當年屈原投身汨羅江之後,百姓莫不感歎哀傷,空有抱負的屈子就這樣離開了楚國,實乃國家損失。所以百姓未免讓魚蝦侵蝕屈子,就紛紛將米糧投入江中,希望魚蝦只顧吃這些米糧而不損傷屈子肉身。 而後,據古書記載,是屈原託夢百姓説,米糧投入江中實則被江中的蛟龍所食,如果用艾葉包裹,再綁以五色繩,則可以免遭蛟龍吞食;這才有了後來的粽子。

粽子的發展

端午吃粽子,現在人們只知道這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傳説,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

為什麼後來又用艾葉或葦葉、荷葉包粽子呢?《初學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官名),對他説:“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後可用艾葉包住,將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於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傳,並逐漸發展成為我國的端午節食品。

但據專家考證,粽子只不過是民間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説端午食粽是祭屈原,是後人附會而形成的,僅反映民眾的心願而已。

實際上,為了紀念春秋時晉國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間節俗的“寒食節”(清明前一天)吃粽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至今,許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與清明食粽的民間風俗。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裏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台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説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標籤: 端午節 粽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eri/duanwu/8kze8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