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講話稿 >思想宣傳講話稿 >

讓法治觀念更加深入人心範文五篇

讓法治觀念更加深入人心範文五篇

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在基礎性、戰略性工作上下功夫,在關鍵處、要害處下功夫,在工作質量和水平上下功夫,推動宣傳思想工作不斷強起來。那麼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關於思想宣傳的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讓法治觀念更加深入人心範文五篇

【思想宣傳範文】一

法治觀念是法治體系運行必可不少的組成部分,與制度規範相互作用、相輔相成。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引導幹部羣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是法治中國建設的思想基礎,對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具有重要現實意義。要深入理解法治觀念的豐富理論內涵,重點把握其規則觀、權利觀、公平觀、倫理觀、主體觀,在科學認識當前全民法治觀念發展水平的基礎上,堅持問題導向,通過塑造法治信仰、健全普法機制、強化制度支持、繁榮法治文化等舉措進一步增強全民法治觀念。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法治體系不僅是一套完整的制度規範體系,也是一個先進的價值觀念體系,是制度與觀念的有機統一。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已經建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法律規範不斷完善。黨的xx屆四中全會作出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推進法治社會建設的重要戰略部署。xx同志指出,“注重培育人們的法律信仰、法治觀念、規則意識,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營造全社會都講法治、守法治的文化環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建設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在全體人民中牢固樹立法治信仰、法治觀念、法治思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深入理解法治觀念的豐富內涵

法治觀念不僅是人們對法治的一般性認知,還表現為對法治的態度、喜好,是法治情感認同與法治思維習慣的融合,是法治規則意識與價值理念、實體觀念與程序意識、思想認同與行為服從相統一的結果。歸結起來,法治觀念的內涵可從以下角度理解。

規則觀。法律規則的權威性是法治的首要特徵。嚴守法律規範、崇尚法律權威的規則觀是法治觀念的基本要素。規則觀要求人們不僅懂規矩、守規矩,更要形成規則至上的理念。應牢固樹立規則意識、尊重規則權威、自覺遵守規則、依據規則行事、捍衞規則尊嚴,形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觀念,並將這種觀念融入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之中,自覺將法律規則作為生活準則。

權利觀。法治不僅僅表現為制度規範,還是價值的集中展示。法治觀念包含着依法實現權利的價值訴求。其中,尊重和保障人權是憲法規定的原則,維護人的尊嚴與權利是法治的魅力所在。現代社會,法治是權利的最佳實現方式,維護法治實質上就是維護權利。權利與權力也是一體兩面的關係,國家的權力來源於人民的權利;人民要行使好當家作主的權利,管理、監督、制約好權力,也需要形成符合法治要求的權利觀。

公平觀。法律乃天下公器,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線。社會需要依靠法治來確認公平的原則、構造公平的規則、適用公平的程序、維護公平的結果,不斷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法治能夠通過實體規範,公正地配置權利與義務,通過程序規範公正地解決社會矛盾糾紛,使越軌的行為得到糾正、失範的秩序得以修復、斷裂的關係得以彌合、受損的權利得到救濟。失去了法治,無論是機會公平、結果公平,還是權利公平、規則公平,都難以維繫。所以,講法治就是講公平,公平觀是法治觀念的內核之一。

倫理觀。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心的法律,道德對法治體系的構建與運行具有無可替代的價值引導、激勵與糾偏功能。良法善治要求實現法治與德治的結合。只有以道德滋養法治,在法治中注入理性的精神、德性的要求,才能讓法治更加充滿活力,獲得興旺發達的源頭活水。所以,是非、對錯、善惡、美醜、真假等道德觀念與倫理要求同樣應當體現在法治觀念中,沒有道德維度的法治觀念是缺乏生命力的。

主體觀。法治主體觀是法治觀念的重要內容。這主要體現為堅持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和力量源泉。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權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實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同時,也要使人民認識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權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須遵守的行為規範。全體社會成員都應樹立法治建設主人翁意識,以法治主體而非客體、法治施行者而非被動接受者的姿態,積極主動地投身於法治建設。

在全社會牢固樹立法治觀念

讓法治觀念在人們心中牢固樹立起來,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國家治理現代化離不開對權力的法治監督和對秩序的法治維護。無論是對權力的監督制約,還是對秩序的服從信守,都需要人民對法律發自內心的真誠擁護,增強法治觀念也就成為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思想條件和必然要求。只有增強法治觀念,才能凝聚起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強大精神動力。

黨的xx大以來,全社會法治觀念明顯增強,法治教育體系建設初見成效。我國逐步形成了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學歷教育與一般培訓相結合的法治教育工作機制。根據新形勢、新要求,深入實施五年普法規劃,把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貫徹到普法宣傳教育之中。黨中央加強頂層設計、採取有效舉措,切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把剛性的法律之治與柔性的道德之力融為一體,向社會傳遞正確的價值導向。同時,把法治建設成效作為衡量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工作實績的重要內容,提高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工作、解決問題、推動發展的能力。這也對促進廣大羣眾自覺守法、涵養法律意識起到了示範作用,全社會依法辦事的觀念日益強化。

也應當看到,同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要求相比,同人民羣眾期待相比,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目標相比,人們的法治觀念還存在一些不適應、不符合的問題。比如,還有一部分社會成員對法律規範表現出無知或冷漠,以致無視規則秩序。少數國家工作人員依法辦事觀念不強、能力不足,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的現象依然存在。為解決這些問題,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遵循,堅持問題導向,採取有力有效舉措,不斷增進全民法治觀念。

樹立法治信仰。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如果説尊法守法是法治觀念的基本實踐要求,那麼,信仰法治則是法治觀念更高級的形態。塑造法治信仰,需要充分重視和發揮立法執法司法的示範效應,提高法律的公信力;使全體社會成員深刻認識到法治能夠保障個體有尊嚴地生活,是實現自身美好生活的必需,使法治觀念內化於心,使廣大人民羣眾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衞者。

健全普法機制。堅持把全民普法作為全面依法治國的長期基礎性工作,加大力度,引導全民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從少年兒童的規則意識啟蒙到成人法治教育,形成終身學法的教育體系。其中,學校教育是法治觀念培育的主陣地,要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在中國小設立法治知識課程。社會培育是增強法治觀念的重要渠道,基層社區、社會組織、公司企業和媒體輿論等應積極引導公民樹立牢固的法治觀念。

強化制度支持。加強社會誠信建設,健全公民和組織守法信用記錄,完善守法誠信褒獎機制和違法失信行為懲戒機制,倡導契約精神,弘揚公序良俗,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使尊法守法成為全體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覺行動。發揮鄉規民約、組織章程與社區規範等基層社會自治制度在增強法治觀念中的作用,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制度環境。

繁榮法治文化。法治觀念的深化離不開法治文化的培育。要立足實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發展先進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更好構築法治的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強化全民法治觀念提供文化環境。重視開發多樣的法治文化產品,把法治內容納入精神文明建設,開展羣眾性法治文化創建活動,健全媒體公益普法制度,樹立先進法治典型,弘揚法治正氣。豐富法治文化載體,建設和利用法治新媒體、網絡平台、大數據、案例庫等,更好把握和引領網絡時代的法治文化動向,增強法治文化創建實效。

【思想宣傳範文】二

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在改革開放即將迎來40週年紀念日之際,xxxx到廣東視察時指出,要把改革開放的旗幟舉得更高更穩。這不僅僅是對廣東的要求,從全國範圍來説,我們要不忘改革開放初心,認真總結改革開放40年成功經驗,始終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繼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把改革開放的旗幟舉得更高更穩,以更堅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把改革開放不斷推向深入。

進一步解放思想,破除思想僵化問題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們黨實施改革開放的一條成功經驗。在改革開放過程中,我們黨重新審視長期形成的傳統觀念,使我們的思想不斷地從那些被實踐證明不合乎實際、不合乎時代進步、不合乎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條條框框中解放出來。事實上,我們在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發展鄉鎮企業、創辦經濟特區、引進外資、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建立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之間的關係等問題上,都有過不同的意見和各種各樣的疑慮。正是我們黨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用事實來説話,用實踐來檢驗,所以,是非逐漸得到了澄清,廣大黨員幹部轉變了觀念,統一了認識,使得改革開放的進程得以推進,這是我們改革開放40年取得輝煌成就的一個重要原因。

經過40年改革開放,我們取得了令世界驚歎的“中國奇蹟”。同時,黨內也產生了一些新的思想僵化問題。有人認為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了,改革開放已經完成了“歷史使命”,不需要再繼續推進改革開放了;有人認為中國不能再繼續改革開放了,再改革開放就和資本主義沒什麼區別了;有人認為是時候對民營經濟進行新的徵收了,民營經濟應該“離場”了,所以有人提出所謂“新公私合營論”,把現在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曲解為新一輪“公私合營”;有的人甚至説加強企業黨建和工會工作是要對民營企業進行控制,等等。這些言論都是思想僵化的表現,不符合我們黨制定的路線方針政策,是極其錯誤的,必須堅決反對。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對於這些新的思想僵化問題,我們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衝破主觀偏見的束縛,改變不接受新事物的精神狀態。在解放思想的過程中,要堅持實事求是,不斷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勇於變革、勇於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在深入研究新情況、不斷解決新問題的實踐中增強本領、提高能力。

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改革開放

xxxx指出,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把改革開放不斷推向深入。把改革開放的旗幟舉得更高更穩,就不能再耽於低的起點、限於低的層次、停留於低的目標,而應該充分認識新形勢下改革開放的時代性、體系性、全局性問題,立足更高起點,向着更高層次,瞄着更高目標推進改革開放。

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40年改革開放的努力拼搏推動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天的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中國人民生活從短缺走向充裕、從貧困走向小康。經過黨的xx大以來的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推進改革開放是在這個新的更高起點上繼續推進的。這個新時代,我們黨執政的方式和方略有重大的創新,改革開放的環境和條件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尤其是今年以來經濟運行穩中有變,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部分企業經營困難較多,長期積累的風險隱患有所暴露。經濟運行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要求我們政治站位要更高,站在新時代的高度去統籌謀劃改革開放,把握好改革開放的正確方向;要堅持問題導向,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改革;要堅持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相結合,把握好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良性互動;要以釘釘子精神狠抓改革開放舉措的落實,蹄疾步穩地推進改革開放。

在更高層次上推進改革開放。經過40年改革開放,我國經濟已經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我們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在這個時期,經濟擴張速度會放緩,但消費結構全面升級,需求結構快速調整,對供給質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更高層次上推進改革開放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着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着力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

在更高目標上推進改革開放。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三步走”的戰略安排,提出了“兩個一百年”的發展目標和新的“兩個階段”的戰略安排。如果説經過40年改革開放,我們提前完成了原來設定的目標,那麼下一階段,我們就要瞄着更高的目標去全面推進,那就是要圍繞“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來進行佈局和安排。要通過進一步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來實現富強的目標,提升物質文明;通過進一步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實現民主的目標,提升政治文明;通過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來實現文明的目標,提升精神文明;通過進一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實現和諧的目標,提升社會文明;通過進一步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實現美麗中國的目標,提升生態文明。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作為檢驗改革成效的標準

改革開放40年,是我們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40年。在人民羣眾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基礎上,把改革開放的旗幟舉得更高更穩,必須毫不動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作為檢驗改革成效的標準。

始終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保證改革開放正確政治方向。改革開放40年,我們國家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歸根結底都是在黨的領導下進行的。黨中央統籌謀劃,有計劃分步驟實施一系列改革開放的政策,發揮了領導核心作用。繼續推進改革開放,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保證黨領導一切,使黨繼續發揮領導核心作用。要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為改革開放提供堅強政治保證,不斷提高黨的領導能力和執政水平,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在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中,不斷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我們的奮鬥目標。40年改革開放的快速發展使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期盼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衞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時,人民羣眾的民主意識、公平意識、法治意識、參與意識、監督意識等也不斷增強。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從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們要聚焦這對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調整和完善發展戰略、方針政策,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地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堅決同損害人民羣眾利益的行為作鬥爭。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深化改革開放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現實中存在的各種損害人民羣眾利益的現象,嚴重損害了黨在人民羣眾心目中的形象,損害了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損害了黨執政的政治基礎。廣大黨員幹部必須深刻認識到維護羣眾利益的重要性,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將維護人民羣眾利益作為執政興國的根本要求,堅持把羣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羣眾需要作為首要選擇、把羣眾利益作為優先考慮、把羣眾滿意作為最高標準,努力為羣眾排憂解難。惟其如此,我們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才能獲得最廣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羣眾基礎和力量源泉。

不斷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完善公共服務體系,保障羣眾基本生活,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斷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形成有效的社會治理、良好的社會秩序,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這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聚焦到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個方面,大大提升了獲得感的層次。深化改革開放,我們就要採取有效措施,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朝着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

【思想宣傳範文】三

xxxx前不久在廣東考察時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為人民謀幸福作為檢驗改革成效的標準,讓改革開放成果更好惠及廣大人民羣眾。”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人民生活從短缺走向充裕、從貧困走向小康,享受到的改革發展成果越來越多。以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為契機,將改革進行到底,就要不忘改革開放初心,始終牢記全面深化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是改革開放的寶貴經驗

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黨帶領人民進行改革開放,就是為了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讓人民富裕起來。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黨始終堅守人民立場,堅持人民創造歷史這一馬克思主義科學原理,最廣泛地調動人民羣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從人民中汲取智慧,凝聚起強大合力,從而取得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

黨的xx大以來,以xx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順應人民羣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推出一批能叫得響、立得住、羣眾認可的硬招實招,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來,讓人民羣眾有更多獲得感。在黨中央正確領導下,廣大幹部羣眾積極投身改革,譜寫了改革新篇章。

在改革不斷深化的進程中,處處體現着“人民至上”。黨的xx屆三中全會強調,全面深化改革必須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全面深化改革”。站在更高起點謀劃和推進改革,必須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繼續統籌推進各領域各方面改革。無論改什麼、改到哪一步,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改革價值取向不能變。

實踐證明,改革開放之所以得到廣大人民羣眾的衷心擁護和積極參與,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改革開放事業深深紮根於人民羣眾之中,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總結歸納改革開放積累的寶貴經驗,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強調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羣眾首創精神,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可以説,沒有人民的支持和參與,任何改革都難以取得成功;只要有人民的支持和參與,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和越不過去的坎。

圍繞提升人民羣眾獲得感將改革推深做實

改革開放雖已走過萬水千山,但仍需要不斷跋山涉水。在新時代不斷將改革推深做實,就要堅定不移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切實做到改革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把是否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是否給人民羣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作為改革成效的評價標準。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就要善於從羣眾關注的焦點、百姓生活的難點中尋找改革切入點。xxxx強調,“要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作為一面鏡子,審視我們各方面體制機制和政策規定,哪裏有不符合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問題,哪裏就需要改革;哪個領域哪個環節問題突出,哪個領域哪個環節就是改革的重點”。改革開放40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為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提供了堅實物質基礎和有利條件。同時也要看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全面深化改革要緊緊圍繞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有針對性地謀劃改革思路、制定改革措施。對人民羣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堅決改、馬上改;對事關戰略全局、事關長遠發展、事關人民福祉的緊要問題,科學統籌、優先解決。總之,要把有利於增強人民羣眾獲得感的改革放到更加突出位置來抓。

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人民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空前高漲,充分顯示了強大力量。正如xxxx所指出的,改革開放在認識和實踐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開放中每一個新生事物的產生和發展,改革開放每一個領域和環節經驗的創造和積累,無不來自億萬人民的智慧和實踐。在新時代,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必須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敢於向頑瘴痼疾開刀,勇於突破利益固化藩籬。在此過程中,遇到關係複雜、難以權衡的利益問題,需要廣泛聽取人民羣眾意見和建議,及時總結人民羣眾創造的新鮮經驗,充分調動人民羣眾推進改革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最廣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來,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進。改革任務越繁重,就越要依靠人民羣眾支持和參與,從人民的實踐創造和發展要求中完善改革的政策主張。

以為人民謀幸福為標準檢驗改革成效。改革效果怎麼樣,需要建立科學評價機制進行全面評估。特別是要把改革舉措放到實踐中去檢驗,讓基層來評判,讓羣眾來打分,看改革是否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是否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是否給人民羣眾帶來獲得感。對重大改革尤其是涉及人民羣眾切身利益的改革決策,要及時深入瞭解改革能給羣眾帶來的利益有多少,從人民利益出發謀劃思路、制定舉措、推進落實。近幾年,黨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惠及民生的重大改革舉措,深受羣眾歡迎,今後要進一步完善改革落實機制,讓人民羣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改革成效。

【思想宣傳範文】四

黨的xx大以來,xxxx高度重視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這是我們黨關於文化建設理論的重大創新,是對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重大發展,集中彰顯了我們黨的文化自覺和使命擔當,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提供了重要遵循。

1.把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與禮敬傳統結合起來,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轉化創新把航定向

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中國具體實際既包括中國革命、建設、改革開放的具體實踐,同時也包括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的具體實際。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正是新時代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題中之義,也是禮敬傳統的時代新舉。首先,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來鑑別、傳承、發展傳統文化,客觀、科學、全面地對待傳統文化,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傳統文化現代化緊密結合起來,通過傳統文化的轉化創新來增強文化自信力,在傳承發展中傳播民族精神、弘揚時代價值、增強正向能量,不斷壯大主流意識形態,進一步夯實“兩個鞏固”的根本任務。其次,禮敬傳統是對待傳統文化的基本態度和自然情感。要敬重尊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地位,珍視禮遇民族歷史的寶貴文化財富,以對待歷史的温情敬意態度去探究傳統文化,用新時代的視域詮釋出傳統的精彩。再次,要增強文化自覺,以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去感悟傳統文化的魅力,擔當起傳承中華文明血脈的歷史任務,積極做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弘揚者、創新者。最後,要切實推動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發展,促進優秀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相融相通,真正使馬克思主義在中華文化沃土中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2.把辯證取捨與時代發展結合起來,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時俱進

對歷史文化特別是先人傳承下來的價值理念和道德規範,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有鑑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應明確回答傳承什麼、發展到哪裏去的問題,既要辯證取捨,又要轉化創新,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一方面需要釐清“守”與“舍”,做好減法文章。傳統文化有精華也有糟粕。做減法就是辯證取捨、取精去粕,對傳統文化有鑑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對於傳統文化中與當今時代精神相契合的精華部分,即其中藴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等,要傳承發展、應時而用,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對於陳舊過時的糟粕沉渣,要明辨是非、堅決捨棄。另一方面需要把握好“變”與“增”,做好加法文章。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傳統文化唯有不斷吸收時代精神,持續與現實文化相融通,才能永葆魅力與風采。所謂“變”主要是指實現樣態的轉化,即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對傳統加以改造轉變,賦予其新的表現形式,使其更好地融入當代、服務今人,在應時轉化中“飛入尋常百姓家”。所謂“增”主要是指內涵的補益豐富,即守正開新、與時俱進,結合新時代新思想新發展,補充、拓展、創新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意藴,使其更好地迴應時代問題、滿足人民需要。

3.把深化學理研究與融入生產生活結合起來,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紮根人心

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要做好“深入”和“淺出”工作。所謂“深入”,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寶庫,把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標識提煉出來、展示出來,把優秀傳統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提煉出來、展示出來,進一步發揮其砥礪民族精神、錘鍊民族品格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要通過學理研究、典籍整理、檔案編修等基礎性工作,為講清楚中華文化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基本走向,講清楚中華文化的獨特創造、價值理念、鮮明特色提供強有力支撐,進一步增強人民羣眾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認同,從而引導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這既是幾千年來中華文化薪火相傳、綿延不絕的重要原因,也是當下弘揚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基礎。所謂“淺出”,就是要讓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生產生活。必須讓優秀傳統文化紮根人心,在人民羣眾中煥發活力。首先要創新傳播方式,讓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必須既注重內涵創新又注重形式創新,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元素融入文藝創作、文化產業諸多方面,結合網絡化信息化時代特徵,虛擬體驗、聲畫結合,讓古老的傳統文化“活”在當下。其次,強化實踐養成,把優秀傳統文化用起來。要豐富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提煉出凸顯文化特色的經典元素,與民風民俗、文化旅遊、服裝服飾、建築設計等結合起來,讓傳統文化深度嵌入百姓生活;發掘傳統文化資源用於幹部政德教育培訓;注重用傳統美德涵養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使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讓人們從中找尋當下問題的解決之道,進而使之成為日用不覺的行為準則。最後,從娃娃抓起,讓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起來。大力推動優秀傳統文化進教材、進校園、進課堂,讓廣大青少年廣泛接觸戲曲、國畫、武術、中醫藥等文化遺產,不斷提高傳統文化涵養,在青少年中播撒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為優秀傳統文化代代相傳創造有利條件。

4.把文明交流互鑑與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結合起來,不斷提高中華文化影響力

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要在“引進來”與“走出去”上下功夫,繼續廣泛吸收各國優秀文化成果,同時大力傳播中華文化,不斷增強中國文化軟實力。一方面,要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具有當代價值的優秀文化“引進來”。xxxx指出,“中華民族是一個兼容幷蓄、海納百川的民族,在漫長曆史進程中,不斷學習他人的好東西,把他人的好東西化成我們自己的東西,這才形成我們的民族特色”。中國正以前所未有的開放姿態,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更要以開放的胸襟,將一切人類文明優秀成果兼收幷蓄、為我所用,在交流融合中尋求文明的共通之處,在反覆比較中不斷增強文化上的戰略定力。另一方面,要積極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然伴隨着中華文化的繁榮昌盛。要講好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故事,講清中國夢和世界各國人民的美好夢想是相通的;要大力闡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獨特優勢,增進各國民眾對我國發展道路的認同;要聚焦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難題,闡釋好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展現中國的負責任大國形象;要向世界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不斷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澱着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在加強文明交流互鑑的同時,必須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場是處理問題的立足點,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就是要有中華文化的主體意識,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既不唯洋是舉、盲目媚外,也不唯我獨尊、盲目自大,自覺抵禦西方錯誤思潮、腐朽文化的侵蝕,深刻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盪中站穩腳跟的根基,更加堅定守護好中華民族精神家園的決心信心。

【思想宣傳範文】五

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的再次修訂,是黨中央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對全面從嚴治黨、加強紀律建設的再部署、再動員,體現了黨中央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的堅定決心,釋放了嚴字當頭、全面從嚴、一嚴到底的強烈信號。紀檢監察機關作為黨內“紀律部隊”,必須深入學習領會,堅決貫徹執行,用好紀律戒尺,切實做到有紀必依、執紀必嚴、違紀必究,不斷推動新時代黨的紀律建設取得新成效。

堅持使命引領,以鮮明的政治態度踐行“兩個維護”

在黨的紀律中,政治紀律最重要、最根本、最關鍵。新修訂的《條例》把堅決維護xxxx在黨中央和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轉化為紀律要求,對xxxx反覆強調的“七個有之”問題作出更有針對性的規定,有利於引導全黨增強“四個意識”,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也必將推動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始終自覺地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確保全黨令行禁止,確保黨中央一錘定音、定於一尊的權威。黨的xx大以來發現的管黨治黨的所有問題,其本質上都是政治問題,都是“四個意識”不強的問題,都是對黨不忠誠不老實的問題。紀檢監察機關作為政治機關,必須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政治擔當,把帶頭踐行“兩個維護”作為根本政治任務和最重要的政治紀律,具體落實到監督執紀、審查調查、巡視巡察工作之中。堅持把對黨忠誠作為工作的首要政治原則、隊伍的首要政治本色、幹部的首要政治品質,嚴肅查處對黨不忠誠、陽奉陰違的問題,嚴肅查處違背黨的政治路線、破壞民主集中制、破壞黨內政治生態等問題。聚焦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責任落實不到位,對維護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失責、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不力、選人用人問題突出、腐敗問題嚴重、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通過專項監督檢查,嚴肅追責問責,層層傳導壓力,推動各級黨組織自覺向核心看齊、自覺維護核心,真正把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擔起來,自覺涵養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努力營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

堅持人民立場,以強烈的時代擔當貫徹新發展理念

人民羣眾是最深厚的執政之基。反腐敗鬥爭,本質上是嚴肅的政治鬥爭,説到底是民心所向問題。xxxx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條例》緊密結合新時代新使命新要求,更加註重對脱貧攻堅、民生等領域侵害人民利益問題的處理,增加了相應的處分規定;把“保護傘”問題納入新增“負面清單”,為黨員幹部行為劃出了紅線。紀檢監察工作必須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價值取向,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決貫徹好羣眾路線,做到人民羣眾反對什麼、痛恨什麼,就堅決防範和糾正什麼。當前,要着力聚焦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脱貧、污染防治等重大政治任務,找準自身定位,履行監督責任,嚴肅查處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為,堅決糾正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態度不堅決、工作不紮實等現象,推動扛起打好“三大攻堅戰”的政治責任。將懲治“蠅貪”同掃黑除惡相結合,進一步加大對涉黑涉惡腐敗和黑惡勢力“保護傘”打擊力度,一查到底、絕不姑息,堅決剷除黑惡勢力滋生土壤,以維護羣眾利益的實際成效取信於民,積極營造風清氣正、扶正祛邪的良好社會氛圍。

堅持問題導向,以密實的紀律規範紮緊制度籠子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黨的xx大以來,黨中央以黨章為根本遵循,興利除弊、破立並舉,推進制度改革創新,把管黨治黨創新成果固化為法規制度。時隔三年,對《條例》作出再次修訂,體現了以xx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管黨治黨規律的深刻把握,體現了黨紀“螺栓”越擰越緊、制度籠子越扎越緊的鮮明導向。將黨章中關於紀律建設的新精神新要求具體化,注重與《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等近年來頒佈的黨內法規相銜接,真正實現了制度的與時俱進。修訂後的《條例》,對以學習培訓、考察調研為名變相公款旅遊等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新表現作出處分規定,增加對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只表態不落實、熱衷於搞輿論造勢等行為的處分規定,強化對黨員幹部從事營利活動的監督,增寫借用管理和服務對象錢款、通過民間借貸等金融活動獲取大額回報等影響公正執行公務行為的處分條款,等等,及時修補了制度漏洞, 也充分彰顯了《條例》的科學性、開放性以及強大的實踐指導和規範意義。紀檢監察機關要深刻把握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相統一的重要經驗,把嚴厲懲治、形成震懾與健全法規制度、紮緊制度籠子緊密結合起來,始終堅持問題導向,深化標本兼治,注重源頭治理,進一步發揮制度治本功效,實現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同步推進、同向發力。

堅持底線思維,以嚴格的監督執紀彰顯法規剛性

“蓋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法規制度的生命力在於執行。《條例》是規範黨組織和黨員行為的基礎性法規,嚴格遵守《條例》,是對各級黨組織和每一名黨員的基本要求。對於廣大黨員幹部來説,黨的紀律規矩既是“緊箍咒”,也是“安全帶”,必須時時處處嚴格遵守,使鐵的紀律真正轉化為日常習慣和自覺遵循。紀檢監察機關要加強對《條例》貫徹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將其作為巡察重點,納入年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檢查考核內容,組織開展專項檢查,推動各級黨組織切實履行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緊緊圍繞監督第一職責,完善執紀監督工作格局,推動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察監督“四個全覆蓋”。堅持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方針,堅持嚴管與厚愛相結合,深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尤其要在用好第一種形態上下功夫,強化日常教育監督管理,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深刻把握紀法協同要求,在內部建立統一決策、一體運行的執紀執法權力運行機制,使執紀審查和依法調查、黨紀處分和政務處分、黨內問責和監察問責精準有序對接,實現紀法貫通。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執紀必嚴、違紀必究常態化成果,嚴格監督、嚴肅執紀、嚴厲問責,真正讓制度的“牙齒”更加鋒利,讓紀律成為帶電的“高壓線”,堅決維護黨規黨紀的權威性、嚴肅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anghua/sixiang/d4pdrp.html